第一篇:色彩图形与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在视觉艺术中,平面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平面设计是运用艺术符号表达内在涵义,同时还对设计作品中的色彩、各种图形以及文字根据整体设计需要进行处理,只有实现多种设计元素的有机融合,才能够使得平面设计作品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本论文针对色彩、图形与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图形元素;现代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具有以设计为主,将艺术元素融入其中,以使得平面设计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且渗透着文化内容。平面设计创作中,设计者还要将自己的主观思想有效地传达出来,就要重视设计图案中的色彩运用,并对文字和图像进行艺术化处理,以使得平面设计作品极具艺术表现力。色彩、文字、图形都属于是平面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元素,通过合理运用,可以将艺术信息有效地传达出来。
一、平面设计中对色彩的运用
平面设计中,色彩对人都的视觉是极具冲击力的。当人接触到平面设计作品的时候,首先就会对色彩有所感知,并对色彩的设计表现力予以识别。色彩之所以会使人有所感觉,是由于色彩能够激发起人的情感。平面设计作品主要是通过色彩表达内涵,而作品是否具有创意也体现在色彩上。所以,在一件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要能够有效地应用色彩。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而言,色彩属于是物理现象,之所以色彩能够对人的情感具有影响力,并不是由于色彩本身是有灵魂的,而是色彩对人产生视觉刺激,将人的主观思想激发起来,并产生想象力,加之情境的渲染,就会使得色彩调动起人的情感。事实上,关于色彩对人的情感的影响,与人是心理具有直接关联。心理学研究人员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色彩的象征意义。比如,当人接触到暖色调的时候,诸如红色、橙黄色等等,视觉神经受到色彩的刺激就会在大脑中浮现出火焰或者太阳等等事物,于是主观上就会有温暖之感。当人接触到冷色调的时候,诸如绿色、蓝色等等,视觉神经受到色彩的刺激就会在大脑中浮现出大海或者山泉等等事物,于是主观上就会有凉爽之感。平面设计师要能够对各种颜色对人的视觉冲击而产生的效果充分掌握,从人们对色彩的主观思想出发选择色彩,以使人们能够对平面设计作品准确解读。比如,人们对可口可乐的LOGO设计是非常熟悉的。这个LOGO设计在色彩上就是以红色为基调,红色会给人以热情之感,似乎喝了可口可乐就会精神百倍、充满活力。如果对制冷的家用电器,诸如电冰箱、空调等进行LOGO设计,在色彩的基调选择上,就应该以冷色调为主,让人们看到LOGO之后,第一感觉就能够对品牌的性质予以定位。值得注意的是,色彩的寓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色彩的内在涵义也会有所不同。平面设计师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设计主题以及受众群体的特殊性,以在设计中着意于正确的色彩选择,以避免让受众对所传达的信息曲解。所以,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所发挥的是服务性作用,以使平面设计的主题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平面设计中对文字的运用
平面设计中,文字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平面设计作品本身所传达的信息是运用图画语言传达信息的,具有抽象性。对于图画语言知之甚少的人而言,就很难对平面设计以准确理解。对文字以有效运用,就是将设计理念以及所要表达的设计主题都通过文字明确,以将平面设计作品的意图传达出来。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应用文字,是对平面设计的深入说明。文字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作品的信息传达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平面设计师应用文字作为设计内容,就要将文字的属性合理利用,比如,文字的字体、文字的自豪以及文字的排列方式等等,都可以对设计作品的平面的审美产生不同的效果。对文字造型的不同设计,对人的情感也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将文字处理为设计元素,以样式不同的流动的线条呈现,不仅与文字的运用规律相符合,而且还能够使平面设计作品的内在涵义准确表达。
三、平面设计中对图形的运用
平面设计作品能够对受众产生吸引力,图形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图形可以使得平面设计作品中的意境被塑造出来。人的视觉对图形的感知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其信息传递的速度要高于文字。图形优于文字的重要之处是图像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能够将人的想象力激发起来。从平面设计作品的功用价值上来看,其是信息传达的字体。一件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仅仅会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信息准确表达,或者是宣传,或者是劝说,其最终的目的是受众能够接受信息。对于平面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受众要通过解读设计信息才能够充分理解。自由当平面设计作品引起平面设计师与受众的共鸣的时候,才能够使得受众对设计作品产生认同感。平面设计师对图形的运用,主要采用三种图形形式,即根据设计需要经过变异的图形、结构规则的图形、结构不规则的图形。变异的图形就是打破了传统的图形设计思维,在结构形式上不是按照常规设计手法。这种图形设计形式被广为欢迎。结构规则的图形和结构不规则的图形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存在着互补性。规则图形如果根据设计作品需要而进行不规则设计,就会使得设计作品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效果。如果是应用规则图形,则会给人以严肃之感,令人观之便会肃然起敬。特别是一些规则图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用于平面设计中使得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涵义更为直观。
四、总结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平面设计中不再拘泥于图像的视觉表达,而是要发挥其视觉传媒而传达高质量的信息。平面设计者要使自己所设计的作品符合时代需求,且具有时代色彩而被受众所接受,就要将色彩元素、文字元素和图形元素合理利用,以创作出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郝云超.由文字到图形——浅谈平面设计视觉语言[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04):100.[2]马方春.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1(A02):176.[3]盛键.浅谈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独特魅力[J].北方经贸,2013(4):148.[4]赵红彬.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祖国:建设版,2012(12):35.
第二篇: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
色彩原理及配色实例分析
课
题:色彩原理及配色实例分析
第 1 页 授课形式:理论讲解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色彩的心理表情。
二、让学生理解掌握配色的基本原则。
三、学习10种常用配色方案
理论讲解资料:
一、色彩基础知识 ㈠、色彩的种类:
生活中的色彩虽然五光十色,但其种类大致可分为: “无彩色”,例如:黑色、白色、灰色;
“有彩色”,例如:红、橙、黄、绿、蓝、紫 等有颜色的色彩。红、黄、蓝 被称为 原色,即无法用其它单色混合出来的色。
橙、绿、紫 被称为 间色,既用三原色中任意两种调合出来的色。
红—绿、橙—蓝、黄—紫;被各自成为对方的补色,又叫对比色;三原色中任何两色调
合而成的间色与第三原色成互补关系。按一定比例运用对比色搭配,是最常见、有效,也比较能协调的配色方案。
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亮度、饱和度)
第 2 页
1、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指色彩显示出来的面貌,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面特征,它来源于人眼对色彩的感觉经验积累。
2、饱和度:指颜色的纯粹程度,颜色在饱和状态时就是该色相的标准色。例如:一块红色掺
入一点黑或者任何其它颜色,红色的纯度就会随之降低,掺入越多纯度就越低。
3、亮度:指同一色相由于受光的强弱不同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也就是色彩在加入
不同程度白或黑色而产生的不同深浅层次。另外,不同颜色本身的亮度值也不相同,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黄、橙、绿、红、蓝、紫
二、色彩的心理情绪和表情
第 3 页 色彩的物理光刺激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和生理学家对此都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色彩只是一种物理现象,本身是没有灵魂的,但人们却能从中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㈠、色彩的心理情绪:
色彩的“冷、暖” → 温度感 <冷暖色系表现出两种温度感>
↓
↓
轻、重
→ 重量感 <冷色偏轻,暖色偏重>
↓
↓
湿润、干燥
→ 湿度感 <冷色显湿润,暖色显干燥> ↓
↓
后退、前进
→ 空间感 <冷色有后退感,暖色有前进感> ↓
↓
透明、不透明 → 密度感 <冷色显透明,暖色显不透明>
同样道理,无论有彩色还是无彩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亮度和饱和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变化了。因此,要想说出各种颜色的表情特征,就想要说出世界上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那样困难,然而对典型的性格作些描述,总还是有趣并可能的。
㈡、色彩的表情(联想)
1、红色:最热烈、冲动的色彩,是强有力的色彩。
深红底+红<显平静>、蓝绿底+红<热烈燃烧>、黄绿底+红<显冒失莽撞>、橙色底+红<暗淡而无生命>
2、橙色: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彩。
第 4 页
(橙、混25%白、混25%黑、混50%白、混50%黑、混30%红)橙混入少量黑色或白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而明快的暖色。橙+大量黑<显烧焦感>、橙+大量白<显甜腻感>、3、黄色:是亮度最高的色彩
橙+蓝<这种搭配显得响亮而欢快>
黑色或紫色的衬托可以扩大黄色的色彩强度。白色和淡淡的粉红色都是能吞没黄色的色彩。
(黄、混50%黑、混50%白)黄色最不能承受黑色或白色的侵蚀,这两个色只要稍微的渗入,黄色即刻失去光辉。
4、绿色和蓝色:两种都是宽容而博大的颜色。
5、紫色:非常神秘,难以捉摸,且很难界定的色彩。
因为红色加少许蓝色或蓝色加少许红色都会明显地呈紫味。所以很难确定标准的紫色。
(紫红、紫蓝、紫红混50%白、紫蓝混50%白、紫蓝混25%黑)
第 5 页 当紫色深化暗化时,会给人高贵的感觉,同时也会有压迫感。而一旦被淡化,就会产 生优美可爱,并带着浪漫的感觉。
6、灰色:是最被动的色彩,视觉上最安稳的休息点。
三、色彩运用原则;
(灰底+红、灰底+蓝)步骤㈠、根据设计的主题和风格进行配色设计
分析主题的内涵,分析观众的类别,并结合设计者的个人设计风格进行配色。
确定主色调可以通过:
1、色块面积的大小;
2、同类色的呼应;来实现。
步骤㈡、确定基本色调
确定基本色调是色彩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人的视觉生理本能地要求色彩的统一,主色调是统一和谐组合的手段之一。毫无秩序相互冲突的杂乱色彩关系是会丢掉主色 调并失去美感的。
步骤㈢、在统一中有变化地使用色彩,追求视觉平衡
但是人们的生理特征又本能地需要多样化的新的刺激,过分地单调一致会使人感到沉闷乏
味。统一和变化这两种之间存在着即矛盾又统一的辨证关系。当然,主色调与从属色之间 需要有一定的色彩秩序。
1、增加色彩设计的共同点,例如使用 同色系配色 可以使设计协调而平衡
例如:橙+黄+红、紫+蓝+绿 等
2、多运用中性色(例如灰色、或亮度、明度中等的色彩)进行色彩设计,以缓和、中和过 于强烈的色彩对比,有助于实现视觉平衡。
例如:R128G128B128 为灰色,只需在此基础上变动任意几个颜色的数值则可调出 有色相的灰色。
3、运用对比色搭配也是建立色彩秩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步骤㈣、突出个人设计风格
1、单色调的设计:指只采用一种颜色,只在亮度和饱和度上做调整,并用中性色进行协调。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
2、对比色冲突的设计:指运用如“红→绿、蓝→橙、紫→黄……”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进行设计,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大小、位置,并通过中性色进行协调。
3、黑白灰简约化设计
单色调设计范例
第 6 页
同色系配色设计
对比色配色设计
第 7 页
黑白简约配色设计
四、配色实例
第 8 页
1、浪漫
以明亮清色为中心的配色,没有明度差的配色,给人以柔和感觉。加上明度差则产生跳跃感。用于表达兴奋的心理感觉。将明度低的颜色运用到某一点或局部,则会产生抑扬顿挫。
R247 G197 B200 R209 G201 B223
R247 G197 B200
R240 G241 B198
R198 G218 B135
R247 G197 B200 R209 G201 B223
R198 G218 B135
R253 G214 B1792、清纯
以明亮清色为主的配色。由于各色之间的明度差接近与无,因此显得十分平稳。加入白色强调清洁感。而灰色的掺入则能减弱个性,令人感觉柔和。如想显示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可以使用明度差大的颜色或同为补色的颜色进行配色。
R247 G197 B200 R255 G246 B199
R253 G214 B179
R234 G234 B234
R240 G241 B198
R247 G197 B200 R255 G246 B199
R248 G197 B184
R240 G241 B198
注:清色指明度和饱和度较高的纯色,该系列主要以高明度的色彩搭配为主,同类色表现
和谐、柔和;对比色表现跳跃、兴奋。
3、童话
第 9 页
以明亮清色与接近纯色的颜色搭配。若想加强空想或幻想色彩,不妨以紫色系列为中心进行配色,也可以用掺入蓝色或紫色系列来强调梦幻般的感觉。明亮颜色的配色,能首先使人感觉到年轻与孩子气。
R143 G143 B190 R237 G157 B173
R226 G191 B212
R189 G209 B234
R117 G193 B2
21R226 G191 B212 R189 G209 B234
R143 G143 B190
R237 G157 B173
4、孩子气
以明亮清色为中心的配色。因为代表的并非孩子本身,因此需要使用彩度高的颜色来作为点缀。大多使用暖色调。但如果希望表现纯真,则多使用冷色调。浅蓝色与粉红色的组合能使人不由得心生怜爱。
R247 G197 B200 R209 G201 B223
R209 G201 B223
R240 G241 B198
R189 G209 B234
R247 G197 B200
R255 G246 B199
R189 G209 B234 R244 G170 B41
注:该系列高彩度的配色为主,主要以蓝色、紫色、粉红、浅黄为主,暖色调表现温馨,冷色调表现纯真。
5、未来
第 10 页
不管明度如何,蓝色与紫色系列的配色都能演绎出未来的印象。配以明亮清色,或让人感觉未来的轻松,或让人体验未来的脱离实际。若以蓝色系列为主,能产生科幻般的印象,而紫色系列为主的配色让人感受的是梦幻般的未来。
R67 G120 B182
R143 G143 B190
R67 G120 B182
R188 G192 B221
R118 G166 B212
R188 G192 B221
R98 G98 B159
G70 B139
R190 G225 B246
6、希望
绿色与紫色系列的配色。尤其是紫色系列能让人感受到对未来的憧憬,使它成为表现希望时所不可缺少的颜色。如加入粉红色,则能烘托出有关恋爱或结婚的希望。只使用绿色系列的配色,突出的四新颖的期待感。
R143 G143 B190
G157 B165
R64 G164 B113
R98 G98 B159
G157 B165
R150 G200 B172
R247 G197 B200
R98 G98 B159
R64 G164 B113
7、生机勃勃
由明亮的高彩度清色为中心的配色。以绿色系列为主,配以蓝色、青紫色系列。此外,点缀性地使用黄色能赋予配色以生气。明亮的清色与白色在形成对比度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体现清洁感。
R225 G229 B78
R119 G182 B10
R67 G120 B182
R225 G229 B78
R172 G203 B57
R225 G229 B78
R172 G203 B57
R64 G164 B113
G63 B113
第 11 页 注:表现未来、希望等主体可以紫色、蓝色、绿色为主调,再根据对象配以其它颜色辅助。
8、女性化
第 12 页
以红色与紫红色系列为中心的配色。由于彩度高的颜色缺乏柔和感,因此最好只用作点缀,避免大量使用。青紫色系列的加入能增添高雅感。彩度高的配色可以加入灰色调颜色。
R233 G133 B135
R143 G143 B190
R240 G154 B132 R209 G107 B144 R237 G157 B173
R233 G133 B135
R143 G143 B190 R182 G139 B180
R240 G154 B132
9、有力
第 13 页
使用除了蓝色系列以外的纯色进行的配合。起重要作用的是红色,但黄色与黑色也举足轻重。为了显示出强有力的跳跃感,需要有一定的对比度。辅助性地多使用些橘黄色系列,能表现热烈,加入白色则能增添几分优雅。
R197 G63
G137 B85
R255 G223
R197 B63
R71 G31 B85
R154 G88
G137 B85
R0 G0 B0
R197 B63
10、时尚
第 14 页
配色以明亮清色的绿色与紫色系列为主。尤其是如能同时使用紫色系列中的青紫色、紫色、紫红色,可以营造出轻微的时尚感。青紫色属于成人,紫红色属于年轻人。减弱对比度是本配色的关键。
R143 G143 B190
R216 G233 B214
R200 G200 B200
R143 G143 B190 R192 G224 B230
R143 G143 B190
R188 G192 B221
R178 G189 B170 R192 G224 B230
第 15 页
第三篇:色彩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内容摘要:
钢琴演奏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同时,钢琴又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具有实用功能的一种乐器。如何进一步完善钢琴教学并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技能,是每一位钢琴教师的职责所在。
关 键 词:
色彩教学 钢琴演奏 立体感觉
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过程中,由于受到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影响,在演奏作品时往往追求大而响的声音,认为只有大而响的声音才是正确的,从而忽略了作品原本具有的风格和内涵。在高师钢琴教学课程中,钢琴演奏是一门主要课程,由于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在色彩教学思想方面作了一些较深入的探索。
色彩教学的思想内涵
在现今的钢琴教学中,重技巧、轻音乐感觉的教学模式比比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拿到钢琴作业时,不是先去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色、音乐风格、作曲家的意图以及作品的和声、织体、曲式结构等一系列应当注意和研究的问题,而是急于完成作业,粗枝大叶、交差了事。这样一来,所完成的作业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有些作品如此弹奏不至于会破坏音乐作品的风格,而对于一些极富表现力的作品而言,如此弹奏则会破坏其作品的音乐风格。例如:根据我国古曲及传统乐曲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这两首钢琴曲在音乐、色彩及诗情画意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对上述音乐创作背景和它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入细致的体会,那就肯定弹奏不出乐曲的优美意境,弹奏不出乐曲的艺术色彩,因而乐曲的整体风格及其光彩之处便会遭到扭曲和破坏。
一般认为,色彩在美术领域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而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则很少。实际上,音乐教学在许多方面是离不开美术的,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诗、画、乐三者是相通的,音乐同样具有色彩美。那么音乐中的色彩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首先从美术色彩的三要素谈起。色彩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而任何颜色的组成都离不开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在绘画中用光线来构成情调的重要方法是明暗调子。蓓蒂.L·施莱姆在其所著《绘画与光》这本书中指出:“如果我们用音乐世界中的乐器之王——钢琴来解释美术中色调的这个问题,那么,钢琴中的高音音域则相当于绘画中的亮色调,而钢琴中的低音音域则相当于绘画中的暗色调。当然,无论钢琴上的音阶还是色调中的层次都有属于中间的。”同样,钢琴在演奏作品时也应有明暗色彩上的变化。根据这种明暗色彩的理论,在音乐中表现明暗色彩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及对比上。而将色彩学运用在音乐领域中的人物则是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德彪西在其作品中始终抓住了光线与色彩的瞬间感觉,将诗意、画面、乐思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近年来,很多关于钢琴教学的文章都谈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音色、歌唱性”的弹奏方法,却忽略了色彩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有时由于钢琴作品的风格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的不同,因此便产生了不同性格的音乐作品。而色彩也同样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例如:性格热烈的人喜欢红色,因为红色可以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等,并给人以喜庆、热烈和吉祥的感受;性格开朗的人喜欢黄色,因为黄色给人以辉煌之感,并使人联想到黄金、阳光等;性格平和的人喜欢绿色,因为绿色给人以和平、安全之感,使人感觉到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生机、青春和希望……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运用色彩教学,则会使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对正确演奏与处理钢琴作品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色彩教学思想在钢琴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在我国古典音乐的宝库中,曾有这样一首曲目与印象主义音乐十分相似,这就是由黎英海根据一首琵琶曲《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等)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夕阳箫鼓》汲取了我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中的美妙意境,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形象地刻画了夜色、月色、水色那美不胜收的美好景色。这首钢琴曲在保留原琵琶曲的风格基础上,运用了民族五声织体写法,四五度的空泛和声及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演奏法的特点,以其优美而又空灵的音乐风格将我们带入一个纯净、美妙而又如诗如画的音乐世界里,以恬静的田园风光和深邃的诗歌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教师应首先根据作品的内涵及中心思想给学生进行讲解。如在“引子”这一段,钢琴模拟江楼钟鼓,音乐的进行是在钢琴的低声区;而在力度上是一个mp的要求,由远而近、由弱到强逐渐过渡到钢琴的中声区、高声区。首先,主题的出现演奏了一段优美如歌、具有江南风格的主旋律,力度在mf—p之间,给人们展现出了一幅微波荡漾、轻风拂面、夕阳柔和、月上梢头的美好场景。其次,主题音调移高四度,自由模进使音乐有轻轻上升的动感,恰似月亮从江面上缓缓升起,流水荡漾,令人神采飞扬,神清气爽,给人一种登高远眺、联想无限之感。再次,钢琴再度模拟江楼钟鼓,顿挫有力的上行模进音型,力度、速度上的变化则给人以渔舟破水、浪花飞溅、掀起波澜、惊涛骇浪之感,并将音乐推向高潮。尾声的部分则给人以归舟远去、静寂无声之感。全曲令人回肠荡气,心旷神怡。此曲特别注意的是在演奏五声音阶的时候,由于此时的音符是模仿古筝的音色,因此要注意色彩的运用。这是一种光与影的运用,力度上的变化要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因此,在演奏这首作品时要尽可能地将音乐中的力度与美术中的白色、绿色、银色、灰色等色彩的性格和以上这些色彩在作品中的感觉运用到作品的弹奏过程中,并正确把握这些色彩在作品中的音乐感觉。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运用,将会产生不同的声响效果与色彩特征,由此也会形成不同的演奏风格并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
又如《月光》这首小曲,是德彪西在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一首,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小曲组成。这一组曲直到1905年才出版,前后历时15年,可见这一组曲的写作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推敲。这一组曲不但旋律优美,而且运用了色彩极其丰富的和声,表明了德彪西已逐渐走向他自己所创立的印象派,是德彪西那独特的个性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的过渡性作品。组曲的曲名则来源于德彪西在意大利留学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风景的感受和留下的深刻印象。《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它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较弱和弦的反复出现更加深了这一印象,而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令人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
印象派画家所要捕捉的是光与影之间的感觉,而德彪西就像这些画家一样,他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并且是用最简捷的方式将一瞬间所产生的某个音乐念头记录下来。德彪西可以说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德彪西认为:“音乐因其本性使然,绝不可能被局限于传统与固定的形式中,音乐是颜色与韵律的组合。”正由于他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他才能创造出有音乐色彩的音乐。这种能力大半是天生的,很难用后天的训练培养。
虽然德彪西没有专业的钢琴技巧,但他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敏锐的音乐感觉帮助他弥补了一切技术上的缺憾,从他指尖上流泻出来的音乐、和声和色彩简直就是一首首清丽、高雅而又富于动感的优美诗篇。尤其是这首《月光》,更是将色彩与音乐结合得完美无瑕。这首作品取材于法国象征派诗人魏伦的一首同名诗,并将诗篇中几位舞者的艺术形象复活在音乐作品中。钢琴的高超演奏充分地表现出舞者在美丽而又柔和的月光之下轻盈舞蹈的艺术形象,同时又通过音乐的塑造让我们感受到了舞者的舞姿所表现出的一种奇异而又神秘的色彩。音乐在开始进入时给人以非常安谧和静寂之感,使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音乐从第15小节之后,逐渐增强了力度与律动感,而传统式的分解和弦则为乐曲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同时在主旋律声部的下方不断地运动着。这其中还有中间声部起着点缀作用的音程,而运用钟铃声的原理则使一些浮动着的柔和泛音能够产生出如水面波光闪烁的音响效果。这样就使这部作品在音乐上既具有统一的风格,也同时具有了丰富多彩的色彩上的对比。在音乐旋律的引导下,听觉形象逐渐转化为视觉形象,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诗情画意、音响丰满、月光如水的立体画面。
运用色彩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可以这样说,美术的色彩表现在颜色上的运用,而音乐中的色彩则表现在力度与速度的变化上。在以上这两首钢琴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色彩教学的思想内涵,那么将会产生出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钢琴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对于演奏者来说,这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极富创造力的表演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这一特性,有目的地将色彩教学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钢琴教学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并针对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缺乏想象力、没有色彩感的缺陷,加强其训练的力度与强度,让他们习惯在看乐谱的时候就养成伴随着色彩和想象力来阅读作品的习惯,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用丰富的画面和丰富的想象来演奏作品的能力。
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每个正常人都具有这种生理和心理的潜力。佛家常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互用”,所以能“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耳目互治,以度众难”。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就指出:“触觉和视觉是如此地互相补充,以至我们往往可以根据某一物的外形来预言它在触觉上的性质。”触觉和视觉是如此,听觉和视觉以及其他感觉系统之间也是如此。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度过“众难”——排除或减弱各种感觉系统之间的障碍和局限,获得对世间万物的整体认识。例如:失明的人从鼓风机的声音,可以“看见”炉中的熊熊烈火;失聪的人从音乐师的动作,可以“听”出乐声的高低起伏。其实这种感觉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人的各种感觉神经系统及其在大脑中的相应的区域,不是孤立的封闭系统,而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它们在感知外界事物时可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互诱发。当一种感觉功能发生了困难,另一种感觉功能就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助它一臂之力。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生理和心理是有一定的活动规律的,而当刺激物对器官的感受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过程之后,这其中就关系着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射的活动。教师的责任则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这个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并熟练地运用这个规律,并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完成听觉与视觉、音响与色彩之间的整体呈现。
任何一种演奏形式和演奏习惯都是不断培养和通过自我努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空洞的说教;学生则必须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而不应该只将自己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更不应该将老师当成一个陪练者来完成视谱工作。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作品中具有色彩表现的地方要进行丰富多彩的、富有感性的讲解。这样就可使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加强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色彩绚丽的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蓓蒂.L·施莱姆著,郑录高编译《绘画与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3月
[2]石家泉著《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原载于《艺术教育》,2005年第3期
[3]弗兰克·道斯著《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4月
[4]朱秋华编著《德彪西》,东方出版社,1997年1月
第四篇: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优质技能课评比
教学设计(教案)
所 属 专 业
计算机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图形图像(下)
课题名称(主题)色彩在Coreldraw电脑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类别
课题类型
技能操作
授课人
俞 燕
报送日期
课题:色彩在Coreldraw电脑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色彩应用的魅力,其中主要学习Coreldraw基本工具的综合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平面设计作品。
二、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掌握色彩综合搭配技巧以及Coreldraw常用工具的综合应用能力。开展校园技能节大赛,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合作,根据营销项目完成海报设计。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找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专业教室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色彩的应用范围以及色彩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软件Coreldraw的表现手段将色彩应用到海报设计中去。
三、教法:主体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
布置项目--学生课前自主领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评价与讲解—学生实际操作,完成项目制作—小结。
1、布置项目(课前)
概括性地介绍项目的知识点,理顺学生的思路,为学生自主领悟作准备。
2、学生课前自主领悟
设置一些引导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了解项目涉及的教学内容。在这一阶段,培养了学生查找、整理、分析学习参考资料的能力。
3、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与答疑
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解疑的能力。
点拨与答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有针对地对学生加以点拨指导、解惑答问。
4、学生分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调控下学生进行讨论,制订项目的解决方案。
5、教师评价与讲解
教师对学生制订的项目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激励团队协作精神和学生个体的学习热情。
6、学生实际操作,完成项目制作 示范、引导学生完成项目。
7、总结,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作进一步评点分析。
8、布置作业:布置下一个项目,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四、教学步骤
导入: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色彩的视频(10分钟)提问:通过视频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回答:不同色彩在才同一海报中的不同表现手法。
导出:对了,同样的元素,但是应用了不同的色彩,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颜色的卡纸,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点回顾:色彩的情感表现,红、橙、黄、绿、青、蓝、紫给人的不同感觉。(每个小组以分到什么颜色的卡纸来回答相对应的问题)
教师出任务:
既然同学们对色彩的知识了解了很多了,我们今天就要把这些色彩知识应用到海报设计当中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项目让同学们来完成: 首先,学生根据分组来成立各自的设计公司,各自命名,老师作为客户,同学们作为设计公司来招标,学生们的任务就是全力拿下这个项目
任务一:(25分钟)
教师作为客户给出一个无填色的海报招贴,需要学生做出一个文字方案,内容需要学生给出海报的整体色调,为什么使用这个色调以及想体现了什么样效果
学生分小组讨论,给出一个方案
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方案来进行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提出意见,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教师在文字策划活动中给出各个小组一个基础分,最终能否中标还是要看最后的效果
通过讨论、总结各小组确定了海报颜色的设计方向 任务二:(40分钟)
各个设计公司利用软件Coreldraw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做出最终的效果图,在操作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问教师(20分钟)
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控制电脑,讲解同学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的技术问题,(5分钟)同学可提问
最后小组提交设计作品,各小组负责人进行讲解,教师点评,给分,评选最后胜出的小组,学生可对其他小组的效果图做出提问(15分钟)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对本次中标的小组司表示祝贺,对未中标的小组鼓励,因为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项目,主题就是技能节与营销专业的同学合作完成一份营销策划方案。
附:板书设计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单位: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 姓名:何婉
摘 要:
通过图形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的整合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整合了信息技术与空间图形的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者的教学手段、激发学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图形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示图形教学中的动态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并且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与探索能力、增强空间意识。关键词:
有效、运用、整合、提升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新纪元,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作为数学学科来说,在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最为紧密和有效的,我认为莫过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了。图形教学本身就要体现其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而且也需要学生具有一种空间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这就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很多时候老师光凭着自制的教具无法演绎得全面和到位。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形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师不易展示或说明的图形,利用信息技术清晰而形象的加以说明。并且通过图形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的整合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整合了信息技术与空间图形的教学。
一、丰富教者的教学手段、激发学者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者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同时通过精美的课件,瞬间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起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例如我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时,首先通过一组精美而生活化的图片,再配上徐徐清淡的音乐,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带入了课堂氛围中,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平行四边行也无处不在。试想这一环节如果仅凭教师的口述或是一组手拿的图片是达不到所要的效果的。
其次,在研究平行四边的特征时,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得出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的结论。结合实物投影仪的使用,我们更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也会让听的小朋友感受具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者,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以往都是我们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不易看清。此时再结合视频清楚地展示了画高的几个步骤。另外在研究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与转化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多媒体的形象演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由此,如果离开了多媒体感觉将寸步难行,笔者没有夸大多媒体的意思,只是在这样的图形认识课上,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确实能事半功倍。虽然我们现在要求返朴归真、追求本味课堂,但是还是要视教材特点和教学效果而定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图形教学中的重难点
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图形教学中有些复杂、抽象、立体性强的问题,有时即使我们借用直观的教具,也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这时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组织教学,从而化难为易,轻松地让学生理解。
例如在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要求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起来转化为一个长方体。实际教学操作中,如果平均分成16等份,还可以动手操作,但是平均分成32份、64份甚至更多的情况,我想操作起来就有些费时和有难度了。但是,其实分得越多转化的就越接近,此时,我们就可以请出多媒体来帮忙了,也让学生心服口服了。
其实还有很多同样的例子,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将圆等分再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我们也没有办法实际操作演示下去,同样需要借助多媒体。那么,这两个案例都包含了极限的思想,传统的教学难以让学生去体验,那么计算机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将复杂、精细的实验变化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效地化解了教材中的重难点。
三、演示图形教学中的动态内容,化抽象为形象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属于直观几何,教学中力求形象,一些需要动态生成的知识,运用传统教学媒体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就需要利用课件展示其动态过程,色彩鲜艳的画面、化静为动的直观效果,使学生从直观演示和操作实验中深入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数学图形知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中,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通过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或是两个直角梯形,再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如果仅凭教具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而且也比较费时,但通过课件的演示,再加上学生的动手操作,我想这个体验就会更深,同时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也会轻松得出,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苏教版第九册中《校园的绿化面积》就是利用所学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将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割补的方式转化为规则的图形。针对校园的绿化面积,学生通过测量有关的数据,结合多媒体展示平面图,计算出校园总体的绿化面积,并且可以设计校园新的绿化方案,解决孩子们身边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此课如果缺失多媒体的运用,将大大降低信息量,也不利于课堂中多种方法的交流。
还有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公式时,多媒体创设设计墙报的花边情景、学习面积的计算时多媒体创设设计粉刷墙壁情景、学习圆形的特征时多媒体设计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多媒体创设修理桌椅的情景,都能让学生应用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与探索能力、增强空间意识。
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也大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其在知识的海洋中勇敢地探究、自由地遨游。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在传统的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先推导出公式,然后巩固练习应用。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将计算机超链接,课前就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所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在网上探索,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在网上同学相关图形进行转化、找出联系从而推导出公式,完成自主探索的过程。有的学生还利用把三角的高按一半分割、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探索品质在不断的发展。
另外,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弥补这一弱势,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完成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学一课时,难度较大,光凭教具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结合多媒体的演示,不但能迎刃而解,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还容易理解。
在图形教学中,具有内容抽象、操作复杂、需要空间想象的特点,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用图文声影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图形教学的有效整合,将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选择和运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但我们发现运用了信息技术的同时,往往只是注重知识的一个传授的过程,对于传授后实际的解题能力会有所放松,整堂课动手解题的时间较少,甚至于对于解题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备课是考虑较少。如何在运用好信息技术的同时,把握好知识的接受过程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