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五篇范文

时间:2020-11-02 21:2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篇:山东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

山东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按要求回答。

(共10题;

共79分)1.(5分)(2019一上·京山期中)下边的物体是由上边哪些物体组合拼成的?连一连。

2.(5分)在长方体的下面画“○”。

3.(5分)在滚得最快的下面画“√”。

4.(4分)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5.(5分)把图与名称连一连. 6.(5分)找朋友。

7.(12分)(2020一上·即墨期末)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________个图形,正方体________个,长方体________个,圆柱________个,球________个。

(2)从左数排在第________,它的右边有________个图形。

(3)把右面2个图形圈起来。

8.(6分)(2018一上·榆林月考)(1)先往左走________格,再往________走________格到 处。

(2)先往上走________格,再往________走________格到 处。

9.(25分)贝贝和甜甜是一对双胞胎,她俩请了14名小朋友在自家的院子里开生日聚会。

(1)一张方桌能坐4个小朋友,两张拼在一起能坐6个小朋友,三张拼在一起能坐8个小朋友……如下图。

①照上面的方法拼下去,要坐下全部小朋友,需拼几张桌子? ②若按两排拼(如下图),那么要坐下全部小朋友需拼几张桌子?(2)贝贝家的卫生间装修得很漂亮。贝贝告诉小雅:“我家的卫生间有4.2平方米,装修铺地面时用的是底为6分米、高为5分米的三角形的瓷砖。”小雅想:“那最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呢?”请你帮小雅算一算。

(3)贝贝家院子有一个周长是5.2米的圆形花坛,在花坛边每13分米摆了一盆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花?(4)帮贝贝、甜甜填购物表。

物品名称 单价/元 数量 金额/元 蛋糕 2个 75.00 橘子 0.85 17.00 香蕉 7.8千克 人民币合计(大写)壹佰贰拾肆元柒角陆分(5)聚会后,郭强和刘佳去买本子。(用方程解)10.(7分)我会数,我会填(1)正方体有________个,长方体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

(2)球比圆柱少________个。

(3)长方体比正方体多________个,比圆柱少________个。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回答。

(共10题;

共79分)1-1、2-1、3-1、4-1、5-1、6-1、7-1、7-2、7-3、8-1、8-2、9-1、9-2、9-3、9-4、9-5、10-1、10-2、10-3、

第二篇: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第34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7页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各类立体图形,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分学具: ⑴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狗)

⑵师: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实物名称)

⑶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B:摸――感知图形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师:谁能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样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② 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 出示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讨论)② 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出示抽象的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活动

a)数一数(电脑出示)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b)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P37页的第1、2题

安全教育: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要有序,不在走廊或者教室里乱跑乱撞、互相追逐、拿粉笔头当子弹,或者大声喧哗。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形,立体图等的观察。对所学内容掌握较好。

第2课时

活动课(搭积木)教学目标

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教学过程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车就行。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安全教育:有些同学喜欢爬高爬围墙,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应自觉控制自己改正这种行为,以防摔伤。

教学反思:学生对搭积木很感兴趣,本节课通过“玩”,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怎样才能把球放稳等等。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篇: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学具准备:

1、积木一套;

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

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喜欢的积木,谁能给大家说说看,你们还认识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生自由回答)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其实啊,在立体图形中,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他们的每一个面,都代表着一种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动: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感受一下?选择一个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回答,平平的)。你能想办法,把你摸的面搬到这张白纸上吗?(生,交流方法)

(2)展示:同学们,请你们找出自己书包里的立体图形,把你摸的面搬到这张白纸上。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

(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板书)(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

(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找一找他的特点,先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汇报:A:哪个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B:哪个小朋友选择的图形和他不一样?自由说,适当表扬。(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3)比一比:

A:你觉得在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比较相似?(长方形和正方形)

B:它俩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条边和4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条边相等与否)(4)折纸验证:

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那哪个小朋友有好办法来验证XXX的想法?(折纸)B: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师一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对折)这样折你发现了什么?(变成了长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两条边叠在一起,这两条边相等。)这样折你又发现了什么?(变成三角形,这两条边相等。)C:小结:所以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D: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验证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吗?请你折一折,学生活动。E:抽生上台边折边讲,集体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小结回顾:

小朋友们都能说能找能摆,真厉害!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一共认识了几种图形?是哪几种?

四、深化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练习题

第二课时

活动课:我有一双巧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学具准备: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小房子,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这个小房子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房子?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房子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做房子要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小结: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教师板书:四条边相等)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找到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现在我们用相同的图形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刚才我们是用相同的图形进行拼组,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不同的图形做一个喜欢的东西呢?(全班同学动手做„„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图形?(展示同学们的作品)

三、做一做

1.教材第5页和第6页动手操作。(课后做)

2、练习册第2页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第三课时 七巧板乐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具准备: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 对边相等,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四边相等,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看图激趣,认识七巧板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吗?(出示整套七巧板)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学生观察七巧板,了解它的构成。

2、动手拼一拼

教师:你们想动手拼一拼吗?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七巧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出示题目要求):请大家读一读题目,看看你们知道了什么,是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提炼,师板书:“一套”、“拼”、“三角形”、“多”。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3、操作讨论,积累经验

教师:在动手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学生独立操作)4.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教师:你使用了几块板?怎样拼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方法 反馈:(1)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2)用3块图形拼摆 教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即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拼的时候,从用2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5.教师:现在请大家用一套七巧板拼摆三角形,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拼摆的并展示出来。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教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理解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完善我们的想法,找到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教材第7页做一做

第四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

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计20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对齐,也就是()对齐。2、0.47加上()个0.01是0.5;()加上7个0.1是1。3、6.53至少加上(),才能得到整数。4、11.67比()少8.49;41.74比()多17.45。

5、比9.25吨多500千克是()吨;比1.95米少8厘米是()米。6、7.5与0.61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7、小丽带了15元去买一本10.2元的书,她还剩(两本,那么还缺()元。

8、两个数的和是3.79,如果一个加数增加4.2,另一个加数减少3.5,和是()

9、两个数的差是2.51,如果被减数减少1.3,减数增加1.2,差是()。

10、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比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大()。

11、根据6.4-2.47=3.93,请写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12、2.17+3.84+6.16=2.17+(3.84+6.16)应用的运算律是()。

13、一桶水,倒去3.2升,剩下的比倒去的多2.8升,这桶水原()升。

14、李师傅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米的绳子接起了捆扎报纸,接头处用去0.2米,接好后的绳子长度是()米。

二、缜密思考,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计5分)1、44个百分之一加上0.56的结果是1。()

2、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3、一个两位小数加上另一个两位小数,和一定是两位小数。()

4、一个三位小数减去一个一位小数,差一定是三位小数。()

5、和是小数,两个加数一定都是小数。()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剪去3.8米,第二次剪去4.15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米。)元,如果他想买A、12.05 B、7.95 C、3.8 D、7.23

2、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2.6,另一个减少1.2,和就增加()。

A、2.6 B、3.8 C、1.2 D、1.4

3、两个数的差是4.5,如果被减数减少0.6,减数增加1.4,差是()。

A、5.3 B、3.7 C、2.5 D、6.5

4、把0.5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大()。

A、0.522 B、5.22 C、57.42 D、574.2

5、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减数是4.8,差是()。

A、7.2 B、1.2 C、16.8 D、10.8

6、甲乙两数的和比甲数多2.7,比乙数多3.5,甲数比乙数多()。

A、6.2 B、0.8 C、3.5 D、2.7

7、一支钢笔和一本练习本共12.7元,已知钢笔的单价是8元,一支钢笔比一本练习本贵()元。

A、4.7 B、3.3 C、8 D、20.7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5米,宽是0.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A、2.9 B、1 C、5.8 D、10

9、在十位上的2比在十分位上的2大()。

A、9.8 B、9.98 C、1.98 D、19.98

10、莎莎在计算1.39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A、5.89 B、6.34 C、4.5 D、3.23

四、注意细节,认真计算。(共计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计6分)

3.6+4.8 = 5.2+0.48 = 1-0.01 =

4.7-0.47 = 0.76-0.6 = 0.64+0.46 =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计12分)

35-18.6 = 12.7+3.47 = 17.6-6.9 =

10.6-6.98 = 6.7+5.89 = 5.07-4.890 =

3、简便计算。(每题3分,共计12分)

26.75+8.32+3.25 3.64-2.57-0.43

5.37+10.9-2.37 19.38-(3.25+4.38)

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红红在计算5.42减去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减号看成了加号,结果得到6.5,这个减法算式的正确得数是多少?

2、一筐水果连筐重11.45千克,卖了一半后,连筐重6.45千克,原来筐内有水果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3、维修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6.25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1.05千米,还剩6.45千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4、(1)各自从家到学校,小月比小强多走多少千米?

(2)小月从家到少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5、张老师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张老师46.75元,张老师说找多了,那么应该找回多少元?

2.13km少年宫0.86km小强家学校3.65km小月家

第五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

A、9、8B、7、6C、7、55、下列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书写正确的是().1x×5写作5x○2x+y写作xy○3a+b写作ab○

1、小明身高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身高()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米

3、一堆煤有a吨,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吨。

4、在自然数中,与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和()它们三个数的和是()。6、2.8比()的5倍少1.2。

7、已知x

4是方程ax186的解,a的值是(),6a=()。

8、小丽买了5个笔记本,每个x元,付出了20元,应找回()元。

9、某班有学生40名。女生有40-b名,这里的b表示()。

9、解1.7x=8.5时,需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x=()。

二、判断

1、㎡>2m()

2、5x+5=5(x+1)()

3、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2个面。()

4、如果盒里有8个白球,2个黄球,小明先摸一个,一定是白球。()

5、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三、选择题:

1、下面()说法是正确的。

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②a2一定大于a。

③方程4÷x=0.2的解是20。

2、爸爸今年a岁,比妈妈大3岁,表示妈妈明年岁数的式子是()。① a3② a3③ a31

3、下面各式不属于方程的是()。

① 3a>2b② x31③ 82b134、已知△+△+○=19 △+○=12,那么:△=()○=()。

三、解下列方程。

5X+28=486X-12=3013(x+5)=169

3X-4×6=4842x+25x=134(x-3)÷2=7.5四、列方程解应用题.1、一幅画长是宽2倍。做画框用了1.8米木条。这幅画的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

2、小芳买了2本笔记本和5枝圆珠笔,共用去7.5元,每枝圆珠笔0.5元,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下载山东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九册第四单元评估卷校区_______识字写字(30分) 1.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注意开头空两格)(2分)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

    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姓名:分数: 一. 选字组词。(5分) 1.乖 乘()巧()法()坐 2.诞涎()生()水圣()节 3. 惧具文()()备畏 () 4. 简艰()单()苦()陋 5. 寞漠沙()冷()寂()二. 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12分)君{甲 {亢 {竟{明......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四种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辨别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我设计的是一堂开放,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质量分析 通过这次测试,学生的成绩比较理想,在这次单元考试中全班24人,24人及格,及格率为100℅,优分19人,优分率79℅,全班最低分63分,最高分100分。下......

    2011年秋季一年级英语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集体教案

    威戎小学2011年秋季第六周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内 容: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主 备:李彩云 备课人员 :张宏芳 高凤国 杨学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2.掌握“多——少”、“大—......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主备人:邱文玉 集体备课人:吴清华 李秀燕 刘玉玉 马莉娟 张岳 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4篇课文。这些课文......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认识位置 课题:猜一猜-----左右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活动中识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掌握判断不同方位的方法。 2、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