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合集5篇]

时间:2019-11-04 13:3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

第一篇:《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圣人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理想人格,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诸子依据自己的理想人格塑造各自不同的圣人形象。有学者立足儒家圣人观的表达,试图透视中国文化的精神(王文亮:《中国圣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年版,第21-22页)。但在《庄子》文本中,最高理想人格的内涵却非圣人所能体现。至人虽不是《庄子》原文中的唯一代表或最高代表,但却是《庄子》理想人格的重要载体。《庄子》中理想人格称呼有很多,有能力超凡脱俗的真人、神人、天人和独有之人;有具有非凡人格的圣人、大圣、君子、贤人;有无为而治的明王、“古之王天下者”和“善治天下者”等;亦有从体道的角度发展出来的“睹道之人”(本文所引《庄子》原文均出自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年版,以下仅注篇名)。这些理想人格的称呼体现了《庄子》理论的独特。但驳杂不一的称呼,对解释《庄子》思想带来了困难。《庄子》中至人现17处,笔者认为至人能够突出《庄子》独特性和后学对内篇的思想承继,彰显至人的位之至(边缘化社会地位)、德之至(安命无为)、知之至(知天知人)、游之至(登天游雾)、神之至(神秘神奇),突显《庄子》理想人格的登峰造极和难以企及的高度。笔者借用至人作为《庄子》理想人格的代称,可以有效解析至人的内涵特征,从而解释《庄子》思想的全面复杂,探讨《庄子》哲学的演变。

二、至人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和存在方式

《庄子》中至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分为三种:人君、人臣、在野士人。人君多为“真实”人物或历史人物,如为人熟知的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齐桓公、魏侯等等。《庄子》对他们的评价不同于其他派别,甚至《庄子》不同篇章对同一人物的评价也不同,如尧、舜等人在不同篇章中、不同故事中随缘立说、因事辩理,满足了《庄子》以不同故事表达不同观点的需要。人臣或在野士人多为《庄子》自创的虚幻人物,或其他派别不引用、不熟知的人物。《庄子》利用故事、寓言、神话的形式,借助虚幻人物联想模拟,表达独特理论。这些虚幻人物要么是寓言、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肩吾、连叔(《逍遥游》)、狂接舆(《人间世》)、意而子(《大宗师》)、天根、无名人(《应帝王》)、门无鬼(《天地》)、鸿蒙、云将(《天地》)、伯昏无人和温伯雪子(《田子方》)、狂屈、无为谓(《知北游》)等,要么是社会下层代表如厄丁(《养生主》)、种树的荆氏(《人间世》)、为人缝隙衣服或簸米筛糠的支离疏(《人间世》)、为圃者(《天地》)、技术高超的车夫和善于粘蝉的驼背人(《达生》)、相马狗之徒(《徐无鬼》)等,要么是自创人物如子来、子舆、子祀,或者残疾人物如无趾、申屠嘉、哀验它(《德充符》),要么是拟古的超常之人:“古之隐身者”(《缮性》)、“古之人”(《天道》)、“古之存身者”(《缮性》)、“古之真人”(《田子方》)、“古之得志者”和“古之治道者”(《缮性》),要么是被改造过的不同于儒家或其他派别的人物,如孔子在不少篇章中被《庄子》批判,孔子及弟子也被改造成道家理想人格的形象。

三、至人超然、超脱的精神追求

至人以边缘的社会地位,保持心灵的虚淡缥缈和精神的逍遥自由,体现强大的精神超越力量。至人以出世态度看待人世,形成至人严肃豁达、认真超脱的人生境界。豁达超脱和严肃认真,两方面结合形成了至人心境的安宁平静。

至人的思维常从现实世界跃到玄想世界,神秘的精神体验是对玄想世界的展示。神秘体验使至人深感孤独,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死生、祸福、荣辱等不足以动心。精神超脱和心灵虚淡使至人摆脱现实利害关系的牵绊,形成至人对现实的超越性审视。

承认人类的有限性,才能正视和接受无奈的现实,才能达到心灵宁静。人类是有限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的精神境界却可以无限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无论在哪个层次上,都可以无限提升。《庄子》至人观之逍遥可能是多数人无法实现、无法追求的,但追求超脱本身就是有启示意义的。虽然逍遥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实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无论你身处哪个层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自己痛苦、茫然的心境,得到不同程度的超然享受。从而提升我们的胸襟,拓展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人格,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从更高层面观察、认识世界,极大扩展我们的精神境界。在独与天地万物相往来的体验中,达至小合灵的转化和精神的高峰体验。

第二篇: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

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 姓名:石秀诗学号:***

【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

引言

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

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

“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庄子》这一本奇书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观点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与《庄子》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的是与非、虚与实、对与错之精神观是为后人看待现实世界开拓的一个窗口。

二、庄子之“忘”

“忘”即是“心亡”——忘记自我意识之意,简而言之为“忘我”。然而,庄子之忘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仅在于“忘我”。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是庄子高妙人生的条件关键,诚如武林高手般“忘我”之境才是武功最高之境,手中无剑才是剑招之至。但是,庄子强调的“忘”应该是《逍遥游》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意,他的“无己”“忘我”是“至人”即是人之至也,“无功”“无名”则是“神人”“圣人”无功名利禄的品格体现。庄子在纷争的现实之下,以“无己、无功、无名”的心态来“出世”,以“心斋”、“坐忘”,“忘礼乐,忘儒之仁义”意识而有了庄周是蝶,蝶是庄周的“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故事,进而体现了庄子为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和解放的观点。这“忘”的哲学观,是庄子与人生现实争对的尖刀武器,他以“赤子之心”涤洗尘世间的污垢,超脱于六合,更以“牛马四足,是谓天”的自然而然的思想无为无拘束。这也是中国自由美学观点的体现。庄子之“忘”形成的依据,诚如黑格尔说的:“在斗争不发生效用的地方,合理的办法就在于放弃斗争,这样至少还可以恢复主体自由的形式的独立自足性。因为这样,那种冤屈对他就不要再有什么力量;反之,如果他硬要抵抗它,2。战国纷争,诸侯争霸,百姓流离,他就必然见到他毕竟完全受它的统治”○

百家争鸣等丰富复杂的社会背景,就是庄子之“忘”的土壤,也是庄子之希望——“游”的根枝。

“忘”的目的在于“逍遥”,“逍遥”之目的在于逃离现实,神游六界宇宙。庄子的“忘”即是忘掉一切甚至自我,从而探索人生哲理达到逍遥宇宙的目的。以八字来形容庄子之“忘”即是:忘之洒脱,忘源无奈。

三、庄子之“游”

庄子之游,“游于四海之外”、“游于物之初”、“游乎天地之一气”、“游方之外”而逍遥。“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简之为“逍遥”。那么,对于庄子来说,何为逍遥之游?又为何逍遥呢?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鲲鹏逍遥乎?然,借物而怒飞非真正逍遥之游也。逍遥之意,诚如王夫之说的:“逍者,向于消也,过儿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心知之灵也”。显然,我们可知,庄子之“游”与庄子之“忘”这两大观点的关系是庄子道家思想哲学的目的与条件的关系,也是庄子哲学观点的主要思想体现。换句话说,以“忘”而“游”谓之“庄子”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说,儒家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观点写出了儒家对现实社会的积极意义作用体现;那么,道家的“自守静笃”“乘物游心”则是为了不能改变“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黑暗现实而给人们一种忘我的无拘无束,超越有限生命的自由与解放,其同样对社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游”字在《庄子》中一共出现的107次,这足以说明庄子对精神之“游”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逃避体现。正因为庄子的过于强调“忘我”的“逍遥之游”,后人对其消极的评价也是多见的,如任继愈认为:“庄子的思想,反映了奴

3,隶主阶级在封建实力强大后,没有前途、失去信心的失败主义精神状态”○

侯外庐认为:“庄子不知悦生,不知恶死,齐死生,忘物我,未始有是非,未始有物也,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思想是消极人生观,宿命观,完全陷入了主观唯

4其实,心主义,是反动的。”○“傍日月,挟宇宙,游乎尘垢”的庄子之“游”

何尝不是其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的理解与开拓。“无为,不是无所为”乃是以自然顺应为主,以精神超脱为具而追求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的观点。正如“庖丁解牛”中“庖丁之刀之所以十九年而新如当初,是因为用刀之人能依据牛的结构,使刀锋专走空隙之处,连经络都不肯触及,何况大的骨头!正因为庖丁之刀飘忽无定,游走于空隙之间,所以可以不为经络骨头等硬物所伤。当然,庄子用庖丁解牛的5。故事是为了说明,善于养生之人,其行为不拘于所为而有开放性的特点。”○

而庄子的齐死生,忘物我,未始有是非,未始有物也,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思想则是相对辨证主义观点。

虽然庄子的消极无奈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庄子之“游”,是人性解放的自由,庄子“以大为状美”是其对人生追求的审美标准,庄子之精神是浪漫主义的体现,庄子之哲学观更是中过古典哲学的重要精华。

四、结语

不管是庄子本人,还是《庄子》思想 ;不管是庄子之“忘”,还是庄子之“游”;不管是现实主义的逃避,还是精神解放的消极;不管是批评者多,还是赏其者少。庄子以及其思想的一切对于今之世人来说是一笔精神的财富,是永久不会竭尽干枯的“精神之河”,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大餐。因为矛盾无奈的现实以及人事关系的复杂社会依然存在,所以庄子思想的“忘”与“游”也必将存活于世人的心灵深处。此外,它还是中国人追求浪漫与善美的中国美学的核心观念,诚如“而庄子通过个人自我内心的沉寂而忘记世界,从而实现精神的无拘无束,6的评价一样。超越有限的人生。自由的人生,这就是中国美学精神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庄子的自由之道>,粟亮,湘潭大学,2010,05,08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268页,商务印书馆,1979

[3]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修订出版, 2003

[4]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版, 1957

[5]<庄子无为思想研究>,雷吉振,湖南大学,2009,05,15

[6]寇鹏:<文艺美学>,第一章,第23页,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第三篇:庄子的人生哲学研究

解读庄子的人生哲学

[摘要] 庄子的哲学是人生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建立在庄子“道”的自然观的基础之上,透过《庄子》一书,可以看到庄子毕生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对生命的深切关注,对自由的热切探 求,对名利的淡泊心境,是那个时代“不自由,毋宁死”的强音,庄子哲学是庄子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我们能从庄子人生哲学的基础本体论、庄子对其人生理想的上下求索的分析中,体悟他那对人与人生的关注,对幸福自由的追求,以及庄子所留给后人的启示。

Abstract:Zhuangzi’S philosophy is mainly about life,which is based on“Taoism”,the view on nature.The ideal state of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 and human,which Zhuangzi pursued all his life,can be seen in his work“Zhuangzi”.He coneemed life closely and pursued

freedom enthusiastically.We can get his philosophy about life from his ontological theory.Fur—thermore,his enlightenment to later generations can be seen from his concerning on human and life along with his continuous pursuing to happiness.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爱情与生死观;处世观;自由观;

哲学家们说:“哲学是智慧的碰撞。”庄子这种具有大智慧的人无疑具有很高的哲学境界。而他又把自己这种崇高的哲学境界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中去,这无疑更增加了我们对其的崇拜。我不知道庄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在池塘前问龟,在墓道里问骷髅,在梦里问翩翩飞临的蝴蝶,他的问题穿过了茫茫的光阴,依然使我们伤透脑筋。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我们用无数试验解出来的那个结果如此相似,使我们在千载而下依然望着他喜笑颜开,或痛哭流涕,庄子告诉我,这两种表现并无分别。

像哲学一样存在人间,这也许是庄子对自己的终极认识。他的哲学本源只有一个字:道。道为万有之无。时间和空间,茫茫的宇宙和一生,所有的存在,所有的“有”,都只是“无”。当时间的一切都放在你的面前,你就什么都没有。因为一切都会在刹那间灭失,不,是变化,一个事物不见了,它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这世间,一切的没有消失,所以一切也未曾存在过。死或者生、死在哪里都没有分别,把你挂在树上,你会成为鹰的一部分;把你埋在土里,你就会变成蝼蚁,这无关宏旨。

一、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们珍惜生命,是因为生命里有死亡。我们珍重爱情,是因为爱情会变成背叛。可是,你珍重了,就会不死吗?爱情就会永恒吗? 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者,假借也。” 生命是我们在这世间暂时借用的一躯壳,不可以滥用,我们迟早要将自己交还给冥冥中的那个神祗。你和这躯壳所拥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像水一样蒸发,像河流一样远走,像梦一样无可追寻。你珍惜或是挥霍,不足以改变这个结局。当然庄子是无神论者,但我相信,当他面对浩浩长空,面对生死离散,他一定会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条鱼摇着尾巴游来,乞求庄子的爱情,庄子敲敲鱼的脑袋,告诉他:你拥有,就会失去。你若没有生的快乐,就不会有死的痛苦。所以拥有就是失去,死就是生。相濡以沫,最终还是要在光阴中彼此迷失,我们为什么走那么多弯路呢?结局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他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抵达。

他告诉鱼:你还是回海里去吧,江长湖宽,生命只是一场体验。老婆在他的臂弯中逝去。千千万万年,造化安排的这一次绝无仅有的相逢结束了。在几个小时前,她还在劝告儿子要读书,还在用树叶和红薯煮粥。看着她渐冷的面孔微笑,他放下妻子,在宋国的街市中敲着盆大声歌唱。

“你怎么了?”有人问。

“哦,我的老婆死了。”他说,继续歌唱。

庄子望向天空。云朵在头上不停变幻,太阳散发出美丽的光辉,他看见死去的妻子正在慢慢扩散,变成云,变成泥土,变成阳光,变成包围自己的空气。

“人且偃然寝与巨室,而我悄然随而哭之,是不通命也。” 庄子喃喃地说,妻子睡在天地的大屋子里,她即将永恒,她再也不会有穷苦和疼痛,这是她的归宿,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归宿,所以我要为她庆贺。数千年的光阴如飞鸟一样落在他的头上,他霎时间明白了生命的道理,死一直隐藏在生之中,死去也就意味着得到永生。天地之间最能惊扰人之本真的正是生死,坦然地面对死亡,从而摆脱生死大限的困扰,才能引起人们寻求自己存在的意义。对死的大彻大悟,使庄子可以从容地面对纷至沓来的欢乐与痛苦,超越人世间的是非物欲,让一己生命融人宇宙的生命之流。

二、看破名利求逍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但终庄子一生,他始终淡泊名利。他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穿行帝阙,向王侯亮出宝剑;他和林间的枯骨、河里的渔夫结成朋友,向飞鸟和青草深情凝视。

他从骨头里藐视金钱和名位。挤胧的得一辆车,舔痔疮的得五辆车,你有这么多车,给当官的舔了几次痔疮?读这种书让人感觉暑汗顿消,两腋生风。“不要跟我说当官的事!”他捂上了耳朵。“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途。”

他自己编草鞋换米,我想他编草鞋的时候嘴里一定还哼着风雅颂的小曲儿,心中无比自豪,出将入相又怎么样?堂呼阶应又怎么样?如果人有了精神上不朽的追求,那么物质只不过是猫头鹰嘴里腐烂的老鼠尸体。

庄子的行为真正符合了那句话:志于道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于丹教授解读《庄子》时说:“当人在追求名誉的时候,心已被束缚”而庄子就是对名誉的无动于衷,才使得他的身心真正的自由、豁达。在不被名利所牵累的同时,做人才真正的坦然、淡定。

三、崇尚自由,极乐逍遥

“人生而自由。”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巧遇到无名人,曰:“请问为天下。” 答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复问。

复答:“你游心于恬淡之境,清静无为,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夹杂私心成见,天下就可以治理好了。”

无名人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看透一切人世百态,明确一切治国要领,但他的身心又不愿被外物、被名利之事所束缚,他所追求的仅仅是无忧无虑的“游”,而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抛开外物,翱翔于属于自己那一片天地,尽情的“游”。庄子追求的不是仅仅为了蝇头小利而落得“心为形役”,而是追求高境界的“放浪形骸之外”。他的自由,不是无道德约束的任意的胡作非为,而是在“道”的基础上的一种洒脱的人生观。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是水中之鱼,空中之鸟,是蝴蝶,双翼飘举,游历花丛;是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更是庄子的“道”。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千,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冷眼看穿。

庄子留给我们的只是三十三篇短文,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当然我们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他的衣角,他的精神的和思想,还在高天之上,俯瞰着众生沉默不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欲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 参考文献] [1] 蒋锡昌.庄子哲学.逍遥游校释[M ].上海: 上海书店, 1992: 78 [2] 张鹏飞.论庄子遥游命理念对大学生人格魅力养成的审美观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0(1):133-136 [3] 程光泉.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中国海洋大学报》,2010(1): 74-76 [4] 丁忠甫.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 10-14

第四篇:社会主义荣辱观论文-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实践价值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强调指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被称为“八荣八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社会各层面都在回应,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在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中组部提出践行“八荣八耻”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还提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这种新的实际,理论界也开展了广泛地讨论和研究,文汇报对“八荣八耻”专题理论座谈会发言进行摘编,有专家称八荣八耻是“是当代的论语”,是“行动的指南”。但从目前所见的论述及体会来看,我认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有一个时代的理解。否则的话,就可能像前几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公民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等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提出的时代背景

有两个方面的认识,第一,是以胡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执政路径的连续性的体现。回顾“三个文明”的提出,我们看到,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不断充实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使我们看到务实亲民的执政党形象和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在这些新战略背后都有一个主体道德和精神的支撑。在主体建设上,首先注重从党的先进性要求上提升党员队伍的良风道德风尚。为期三年的全党保持党员先进性活动,旨在使“党员受教育,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群众得实惠”,构建党的合法性。但仅靠党员的先进性是建不成“三个文明”的,更不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还必须有全社会民众参与的国民道德精神,我们的社会主义才可能是坚实的,有群众基础的。一句话,没有群众伦理精神参与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八荣八耻”,旨在扩大社会主义伦理建设的主体。从党员先进性到社会各阶层的共建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和道德风尚,是明智之举,也是遵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识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是对全社会遵循的

道德的基本规范。“八荣八耻”,简洁易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但是,这绝不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的简单回归,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升华,我认为主要表现在,首先,要解决当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判断问题。现在总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的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不同步的,甚至认为,基本道德规范都缺乏坚守,这是一个需要重新梳理的话题,限于篇幅,我不在此过多论述。但有一点必须看到,市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也经历了不断变革,而且也推动社会主义伦理观念的发展,当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进步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首先我们要自信地看到一个包容、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本身就是社会伦理精神的一次大变革。我们不能以偏概全,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次,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简单地问答社会风气和伦理精神“是什么”的问题,而是社会风气和伦理精神如何构建?“怎么干”的问题。我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实践,特别是随着执政能力的提高,对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和道德风尚的建设,我们党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拓性。通过制度和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和道德风尚是一个必然选择。道德的法治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它的确是实现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民众行为规范的制度保障和有益经验。所以,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不仅是各部门,各主体要践行“八荣八耻”,更重要的是还要寻找一个全社会有效遵循道德规范的制度激励和惩罚制度和机制,使国民道德风尚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二)结合政治学研究,我认为当前我们在宣传、研究和贯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发挥研究的主导作用。“八荣八耻”看似一个道德规范问题,实际上还是一个国民精神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充实了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把荣辱观提高到政治文明建设高度去认识,既要注重继承,同时也要借鉴世界国民精神教育的好的经验与做法。通过法治化的方式来构建道德规范,塑造国民精神。仅从政治学角度,八荣八耻就涉及到“政党的先进性标准”,“政府的公共性标准”,“民众的道德普适性标准”,这些内容就有许多可以研究的重大课题,如官员道德的制度和机制建设问题。从机制和制度的角度看,以荣辱观的践行情况考评官员道德,涉及如何创新我国政府人才的考核机制。在有些国家,由于制定了具体的公务员道德法,譬如《政府道德法》、《政府官员道德法》等,所以对官员的道德考核能够持之有据,进而分化出合理的考核指标,取得较好的考核效果。这方面,我们可以争取立项,结合中国和省情提出相关的调研报告和《政府道德法》大纲。进一步使理论结合实际,变成可操作性地制度和机制。

第二,发挥理论宣传的普及作用。要重视理论研究的通俗化和时代性,集中全社会尤其是社会研究方面优秀的人才,编写出一批精品,我们的宣传重在理论研究的普及推广上,增强“八荣八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上。全省征集招标,可专门组织一个队伍编写群众和广大干部喜爱的系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丛书。

第三,运用传统而有效的载体进行约束和调节。道德伦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民意识的自我提升、自上而下的伦理教育、以及自下而上的各种民主活动都是实施国民道德教育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关于宣传的手段与方式,各路专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办法,比如利用科技手段,在网络游戏中寓乐于教中。但我认为,做这项工作,我们要考虑社会接受面和社会成本,因此,可以借鉴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在国民精神的培育中所创造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式,如利用宗教、族训、乡风民俗和村规民约、开展“邻居节”活动以及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志愿者等方式,使整个社会在继承和创新中推陈出新.

第五篇:《庄子研究》、《诗词格律》考查题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08 级本科、10 级专升本《庄子研究》考查试题(A)

一、解释句意(3*5=15):

1、和其光,同其尘。

2、弱者,道之用。

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二、简答题(3*15=45):

1、道家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为何?

2、浅谈道家与道教之异同。

3、谈谈司马迁对庄子的评价。

三、论述分析题(40 分): 试阐述《庄子》的思想主要通过哪三个字表现?并谈谈你的体悟。(要求字数 600 字)

2011—2012 年第一学期 《诗词格律》考查试题时间 12 月 20 日 一.完成或回答(50 分)1.写出七言律诗的平起首句入韵式的平仄格式。(10 分)2.律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0 分)3.词在押韵方面有什么特点?(20 分)二.写出平仄(古四声)并标出韵脚(20 分,每小题 10 分)1.标出李白七绝《早发白帝城》的平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白马凼 1 号武警二支队警通中队 400039
?主题学:主题学主要指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情节、意象、人物典型等跨民族跨国界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进而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 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 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 因素的来源。?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 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 学的“共同规律”。(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西比较诗学。)?教堂山会议: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 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 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下载《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先秦著名思想家——庄子思想研究

    先秦著名思想家——庄子思想研究 (学号:4515010003 姓名:姜健 专业:哲学) 庄子是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哲学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像很多......

    鲁迅、闻一多对庄子散文的研究

    鲁迅、闻一多的《庄子》散文艺术研究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庄子》的散文艺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鲁迅和闻一多以其精辟而新锐的理论洞察,于哲学与文学的会通处,......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先秦散文研究[共五篇]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以及看破红尘最终达到超凡脱俗,殊不知这些只是为他失败的人生找的漂亮的借口。 关键字:逍遥 借口 我见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 庄......

    关于庄子,马哲论文[本站推荐]

    关于庄子 摘要:庄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他的人生哲学,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关键词:庄子 思想 人生哲学 正......

    庄子与第欧根尼处世观的比较研究

    庄子与第欧根尼处世观的比较研究 景文文 庄子与第欧根尼虽然一个在中国,一个远在希腊,两个古代文明相距甚远,彼此之间毫无直接的文化交流与思想联系,但历史却偏偏在公元前四到......

    德育研究论文

    德育研究论文 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赵长磊 0721010021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措......

    切分音研究论文

    摇滚、庞克、重金属、迪斯科、饶舌、嘻哈、迷幻浩室、青少年叛逆文化、流行音乐、唱片工业,近年的音乐社会学与文化研究已就这些标题产出了相当可观的文献。本文将不在这些标......

    歌词研究论文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歌词研究 题目:叶倩文 班级:防雷技术092 姓名:陈汶文学号:200936613205 指导老师:费良华 叶倩文 专业:防雷技术 班级:092 姓名: 陈汶文 学号:200936613205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