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璧县科技扶贫需求
附件 1:灵璧县科技扶贫需求 需求编号 需求内容 LB01 蘑菇增值利用关键技术及新产品开发:针对食用菌生产大量鲜品积压,研发资源化综合利用食用菌的精深加工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食用菌加工产品,提高食用菌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效率,提高食用菌副产品附加值,丰富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提升食用菌鲜产品的价值。
LB02 小麦面粉及其副产物的提质增效加工技术:利用当地的小麦资源,开展小麦面粉不同面筋水平分离技术研究,把小麦面粉有效分离低筋度、中筋度和高筋度的专用粉;研究小麦面粉加工过程中的水分、温度、颗粒等实时检测技术;研究小麦麸皮副产物的加工利用技术,实现小麦麸皮的提质增效。
LB03 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番茄和黄瓜等果蔬,在栽培生产过程中,因秸秆还田和麦茬连作等原因,造成病毒病、线虫病、虫害、以及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等问题。需要解决:系统研究番茄等果蔬病害的成因与发生规律;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相结合和技术配套,开发经济、高效的番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番茄等果蔬的产量和品质;分析长期连作对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开发改善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的方法。
LB04 冷冻牛肉胴体解冻、分割及储运过程中的品质关键控制技术及新产品开发:针对冷冻牛肉胴体在解冻、分割及储运过程中出现的色泽变化、汁液损失、脂肪氧化等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品质关键控制技术;针对目前市场上生鲜牛肉产品种类不足的问题,开发基于植物多酚和真菌多糖等活性分子的功能性生鲜调理牛肉产品。
LB05 生物质偶联畜禽粪便制备生物菌有机肥的发酵工艺调控:定向筛选畜禽粪便与生物质代谢优良菌种(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优化生物质颗粒、畜禽粪便、水份及辅料搭配比例,结合菌种特性实施发酵工艺(温度、氧耗、翻蓬等)优化;在发酵工艺放大基础上,完成发酵产品的生物菌活力效价(有效活菌数、纤维素酶活、蛋白酶活等)及肥效(育苗对比、增肥培肥)的表征与评价。
LB06 冷拔钢管自动矫正机构设计与控制系统研发:设计针对冷拔钢管的矫正装备主机及辅具机械结构,具备直径 200mm 冷拔钢管直线度矫正功能和足够的抗疲劳能力;研究非接触测量直线度技术和方法,保证冷拔钢管测量精度;针对不同尺寸的冷拔钢管,研究矫正工艺关键技术,优化矫正工艺参数和流程,完善矫正评价体系;开发针对冷拔钢管矫正装备的控制系统,具有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以及矫正工艺参数的存储、在线修改、矫正结果存储和质量追溯功能。
LB07 灵璧县尹集镇城乡发展规划:调查尹集镇城乡发展基础条件,研判发展核心问题;立足尹集镇自然资源本底,围绕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综合交通等方面提出尹集镇城乡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明确尹集镇城乡空间格局;提出尹集镇镇区用地布局规划方案,优化配置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提出近期建设范围及项目库。
第二篇:扶贫办科技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科技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开展麻鸡养殖、优质稻栽培、大棚蔬菜等技术培训3期,组织水稻种植、麻鸡饲养、蔬菜栽培等方面的农业专家在三山乡张家、六家桥乡七分等村举办了“水稻栽培技术、绿色无公害麻鸡种养技术和蔬菜高产栽培”的科技推广培训班。各重点村农民素质普遍提高,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
一、工作成效
(一)、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农民在培训中得到实惠,主动求教、主动咨询人次越来越多,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热情高涨。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氛围。
(二)、加快了贫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通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配方施肥的培训力度,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思维有了转变,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三)、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培训思路,推动了主导产业水平的快速提高,扩大了新优技术的幅射面,促进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培养了农业技术员队伍和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我们聘请了**名专业教师进村搞好技术指导,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通过2011年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参训学员的整体科技素质进一步增强,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养殖规模。
二、主要做法
(一)、部门联动、整合资金。与县农业局、农业特色办公室联合,成立了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突出重点、整村推进。以村为单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
(三)、注重实效、方便农民。此活动在2个重点乡镇开展,聘请省市技术专家下乡讲课,及时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此参训人数达**多人次,指导农民**余人,共发放农民培训材料**多套,培训资料**多份,从而使学员能够在听取理论课的同时,有较系统完整的学习材料,为复习、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了教学成果。
(四)、点面结合,辐射带动。一是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典型引路,又要总结经验,积极引导,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如:****,通过培训学习,麻鸡养殖由原来的**羽扩大到现在的**羽,通过科学养殖及时的运用及场地规划,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今年收入**余元,在黄民芝的带动下,临近乡村的**余农户养殖麻鸡规模不断扩大,现养殖规模仅略少于**镇;**学员通过培训水稻栽培技术,科学种植水稻,扩大种植面积**余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水稻种植近**余亩;二是支持和指导他们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做好各种跟进服务。如**发展木竹加工业,成立**县相山镇竹木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办厂经营,争取林业部门中、幼林抚育及阔叶林封山项目,实现人平均增收**元;三是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扶贫机制。**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了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使该县麻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产供销良性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村意识不强,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经验缺乏,使教学实施困难,培训效果受到影响,需要今后认真总结、完善。
(二)、资金不足,培训要求高,时间长,工作量大,教材及辅导材料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第三篇: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教育资讯网
**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打算(科技扶贫)
一、**年科技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1、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育主导产业
根据我省和各县区“十五科技扶贫规划”,**-**年科技部与省科技厅立足各地的比较优势,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培育,重点扶持霍山、金寨、太湖县的“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岳西、潜山、太湖县的“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六安市科技局的“皖西大别山区十万人科技培训”和岳西“有机猕猴桃转换基地建设”五个国家级科技扶贫项目,除此之外,还支持了“有机茶综合开发”、“灵芝种植开发”等省级科技扶贫项目,共资助项目经费近130万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三县共计种植4700多亩,扶贫100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岳西县有些地方户均增收多达3000元。高山绿色蔬菜的种植已成为岳西县的主导产业,也是潜山县继瓜蒌之后的新型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仅霍山、金寨两县就举办中药材栽培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栽培户18000多人次,使1500多户贫困户当年获得了增收,户均增收600-1000元,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但是,有些农户由于今年遭受了自然灾害,增收不明显。
霍山县通过实施有机茶项目,全县共建立有机茶基地1000亩,有800亩茶园赢得了有机茶认证证书和加工证书,5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销售证书。还有8000多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原料转换证书。有机茶项目实施村的农民拿着复印件卖茶,平均价格提高50%。
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项目,在奶业扶贫项目区内的扶贫户60户,户均养牛6头,成母牛4头,全年增加收入达2万元以上。并且可带动150户发展饲草种植,实施黑麦草与饲料玉米的轮作技术,每亩可年产青粗饲养7-8吨,实现收入800-1000元,亩均利润达400元以上,是种植传统作物的4倍。因此,利用奶业进行科技扶贫是适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最佳致富选择。“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已成为干群的共识。
太湖县的“油茶产业化建设”、金安区的“皖西白鹅千户示范养殖工程”是省厅前期支持的项目,现仍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其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同期,两县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了的“中药材种植示范”,“茯苓、皖贝母、金佛手示范种植”“ 蓖麻试验、示范种植”等项目的小范围试验示范,为科技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作储备。
UNDP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是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等现实难题,岳西县**年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覆盖2个村,280个贫困户,投入滚动资金70万元,建有5个中心,56个小组,扶持贫困户种植蔬菜840 亩,中药材150亩,养猪、牛、羊950头,创产值150万元,回收信贷资金28万元。
2、建立、巩固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引导
一年来,各县区围绕各自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大了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太湖县建立的300多亩油茶示范基地和300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坚持技术高起点、质量严要求,以加速辐射,扩大影响,为油茶新品种的推广和黄花菜种植技术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裕安区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 “汪家行生态农业示范园”改组改造的力度,使得示范园建设充满活力,经济效益、示范效应逐步提高;岳西县围绕“茶、菜、果、药”四大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引智、引技工作,聘请了以色列有机农业专家太尔·阿地乐先生到县里开展有机蔬菜和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讲座,他们还聘请了湖北省农科院和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到县里做技术指导,为全县的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霍山通过建立有机茶基地,带动农户发展有机茶,提高茶叶附加值,达到增收目的。
3、扶持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
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依托,开展“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扶贫模式,是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六安市奶牛场是一家集牧草种植开发、奶牛饲养、奶牛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综合企业,近年来,在科技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奶牛技术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通过建立牧草种植示范园,逐步向农户推广。奶牛场通过为农民提供奶牛、牧草良种和相关技术支持,致力周边农户的脱贫致富,已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科技、服务型的转变,成为皖西地区奶业科技扶贫的中心和骨干企业。
岳西、潜山县的多家蔬菜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采取返租倒包、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的形式,辐射带动农户。同时,公司将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和在大城市设立专卖店方式,增加经济效益,使2万多人稳定增收,当年脱贫,深得群众称赞。
4、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帮助农户致富
在科技部农村中心的支持下,大别山区多数县区均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站,计算机网络在科技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各县区围绕“指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帮助农民卖出去”这几个环节,加大信息扶贫的力度,上网查询信息、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网上招商引资、网上登载科技扶贫信息等形式,正在成为提高科技扶贫效益的有效手段,广大干群的信息意识也不断增强,为农业信息化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霍山县科技扶贫信息网站的建立和20个乡村信息服务站,在信息扶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改善了信息闭塞落后的状况,促进了山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过渡。
5、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以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为契机,针对农户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班和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年各地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30多期,培训农民21万多人,印发了大量的科技资料和科技“明白纸”,有的县还利用电影、VCD光盘、广播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6、普及卫生知识,科学抗击非典
**年春季,“非典”肆虐,我国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为了帮助广大贫困地区人民科学认识非典疫情,正确对待从外出务工的农民,各县区科技局按照省厅的部署,发放了《防治非典60问》和科技部赠送我省防治非典宣传材料,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治非典科学知识。潜山县等科技局会同该县卫生局等部门,深入乡镇开展以“依靠科技、战胜非典”为主题的科技普及活动,号召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抗击非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地的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不均衡。有些地方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申报的科技扶贫项目内容深入调研不够,对农民的真正需求了解不深,重点不突出。
2、部分扶贫项目载体不明确,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分散的贫困农户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产品流通市场,市场竞争力弱,项目实施成效不明显。
3、部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跟踪管理不够,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技术依托单位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有些项目的实施,仅靠国家或省科技厅的项目经费,缺乏灵活多样的运行模式和吸纳资金渠道。因此,应在国家、省科技厅经费支持的基础上,采用国家、省、市、县(区)科技局四级联动形式,争取多元资金投入,以保证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
三、下一步科技扶贫的打算
1、发挥大别山区环境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原则上以科技部重点支持的科技扶贫项目为主,按照“特色产业规模化和一县(区)一业”的思路,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重点有:一是高山蔬菜。要注意提高高山蔬菜的科技含量,改善高山蔬菜的种植结构,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无公害蔬菜,同时,要注重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和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二是中药材。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做好中药材的原产地保护工作,为引进、开发深加工项目创造条件;三是围绕“十五”科技扶贫规划继续抓好传统产业(蚕桑、毛竹、茶叶、食用菌、板栗、油茶、皖西白鹅等)的深度开发,引进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积极抓好优质奶牛饲养扶贫工程,带领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五是积极发展高山花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大别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重点发展球根花卉和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卉产业。
2、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中介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服务为依托,引导和帮助农户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走订单农业的道路,以订销促生产,以订销促调整。继续探索实行“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引导,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山区特色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开发,不断提升特色优势,壮大山区特色经济。
3、充分利用各县区信息网站,加大科技信息扶贫的力度。一是各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扶贫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二是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信息扶贫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信息发布渠道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解决好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的问题;四是提高基层干群的信息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查询、发布信息的能力,为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
4、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科技培训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紧紧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发挥各地信息网站的远程教育功能,建立和完善近程与远程相结合的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贫困地区科技管理干部、农民群众的教育,提高其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职业教育,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一批贫困地区农民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成为指导农民生产的主要技术骨干,带动贫困农户共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科技致富人才。围绕本县的主导产业,以民营中小企业、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基层技术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打造民间技术网络,加大推广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的力度。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科技服务。
6、加大科技合作和交流,培育新型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引进集成配套技术,提升产业档次和产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自身的产业开发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强与县外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为开拓市场提供服务。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7、加强项目管理,推进投入多元化。根据科技部部署,培育优势产业,扶优扶强,尽快使其成为县域的支柱产业,对项目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在加大科技扶贫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引导社会投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体系,推动科技扶贫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篇: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
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
工作简报
(第五期)
联合推动组在黔西南州试验区举办 “农民培训与扶贫开发论坛”
黔西南州星火试验区办公室
二00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2007年11月11日—14日,由中央智力支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部农村司、农业部科教司、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教育部职成司主办,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合推动组、贵州省黔西南州试验区工作组、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承办的“农民培训与扶贫开发论坛”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隆重举行。“论坛”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交流总结农民培训和扶贫开发的成效和经验,探讨农民培训和扶贫开发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顾问、黔西南联合推动组组长洪绂曾,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毕节专家顾问组副组长朱培康,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联合推动组秘书长何丕洁,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赵会,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苟红旗,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郭勇,中央统战部经济局三处处长魏登田、副处长陈蓓等联合推动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曹一化,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石燕泉,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张昭文,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副 司长谭卫平,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曾一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处长唐明龙,交通部办公厅综合处处长刘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农村培训处处长柴海山、水利部水利教育协会秘书牛杰以及中央农广校、中国农民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民盟湖南省委社会服务部、四川省仪陇县委统战部、甘肃省定西市扶贫办、深圳市伯乐达职业介绍中心等单位领导和专家;贵州省委统战部秘书长王茂爱,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赵维娜,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孟武建,贵州省农业厅助理巡视员杨明聪,民革贵州省委秘书长尹晓芬,贵州省智力支边办联络处处长张光银,致公党贵州省委社会服务处处长史武钢,贵州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刘玉国,民盟贵州省委社会服务处处长范祖艳,贵州省农业办公室社会扶贫处处长杨国海,贵州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何秀黔以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全国政协报》、《农民日报》记者等共60人到黔西南试验区出席了“论坛”。
中共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中共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陈鸣明,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陈文发,州政协副主席、州统战部部长潘立德,州政协副主席、民进黔西南州委主委黄健勇,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姜紫勤,州人民政府秘书长唐正禧,州委副秘书长尹琛、方先红以及州发改局、州科技局、州教育局、州农办(扶贫办、综开办)、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交通局、州农业局、州水利局、州畜牧局、州智力支边办、民盟黔西南州委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11月12日,“农民培训及扶贫开发论坛”开幕,中共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致欢迎辞。陈敏书记首先对联合推动组多年来对黔西南州试验区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向出席“论坛”的各方领导和专家介绍了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希望通过“农民培训与扶贫开发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增强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的平台作用,加快黔 西南州的扶贫开发进程,进一步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顾问、黔西南联合推动组组长洪绂曾在开幕式上就新时期农民培训与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讲话。
洪绂曾说:农民培训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具有战略性的任务,是全方位、基础性和适应人才市场迫切需要的农村教育,是科技和智力扶贫的根本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完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贫困地区的农民培训工作不仅重要而且要通过采用先进手段、远程教育等力求扩大覆盖面,务求实效。农民培训要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实用化、管理正规化。通过短期培训,使基础不同的农民适应市场需求,与市场对接,使他们具有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初步本领。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适应培训对象的接受能力。培训内容要根据农民应用的需要,在以培养实用技能为主的同时,辅以文化、法律和职业教育,做好基本知识教育,使农民成为政治、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农民培训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扶持政策,应建立多部门协调整合机制,把分散的教学资源、资金和基础设施条件统筹协调,特别是县以下政府应捆绑集中使用,提高资源、资金、设施和师资的效能,最大限度扩大农民培训的覆盖面。黔西南试验区联合推动组始终把扶贫任务依托于智力,不间断地把开展并逐步完善农民培训和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晴隆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草地畜牧业加快扶贫步伐的经验,国务院扶贫办将其在岩溶地区推广,其实质就是用科技、用智力武装贫困农民,从而获得了短期见效和长期稳定的扶贫效果。
贵州省委统战部秘书长王茂爱代表贵州省工作组对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工作以及农民培训等作了发言。王茂爱说,“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农民,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历来关注农民素质的提高,黔西南州试验区把农民培训作为工作重点,是抓住了关键问题,只 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才能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通道。贵州省工作组将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省委的优势,配合联合推动组做好黔西南州试验区农民培训和扶贫开发等工作。
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联合推动组秘书长何丕洁主持了会议。在“论坛”会上,农业部科教司、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职成司、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等领导分别就农民培训与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相关政策、途径等作了讲话,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中央农广校、甘肃省定西市扶贫办、中国农民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农民远程信息服务中心、深圳市伯乐达职业介绍中心等领导和代表在“论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石燕泉说,农民培训必须加大政府投入,以项目为支撑;必须解决农民生产、就业等实际问题;必须贴近农民,进村入户;必须建立开放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必须加强领导,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副司长谭卫平说。农民培训要以扶贫干部培训和贫困地区农民培训为重点,要做好规划,强化机制,建岗立卡,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要认定培训基地,建立建全培训网络;要创新培训方法和模式,提高培训效率;要开展定单培训,保障就业。
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曹一化说。农民培训是“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中一个社会性民生工程,培训工作要理性化,要体现十七大精神,核心是科学发展观;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一线问题,使农民真正尝到科技的恩惠;组织和承办单位要树立培训工作政绩观,对培训工作的评价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考量;培训工作是基层科技部门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民生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张昭文说。贫困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现象,农民培训要以贫困农民为主体,达到“转移一人,一家脱贫”的目标。他还介绍了教育部2007年实施的培训计划和“一网两工程”、“两后生”培训、“一校办两校,日校办夜校”等培训模式。张昭文在培训资金筹措上,主张“财政拔一点,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培训单位让一点,个人自己付一点”的多渠道投入方式。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农村培训处处长柴海山说。他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非农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强调要加强农民工岗位培训制度、培训机构和专业认定制度、日常监管制度、培训成果转化制度、培训鉴定补贴资金管理制度等建设。他说,把各民主党派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一个平台来开展农民培训,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政府之外有许多群团组织、慈善家、企业家等,要让他们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政府要做好基础性和基本的服务。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陈文发作了《扶贫开发矛盾论》的交流发言,提出了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十对主要矛盾和相应的破解之法。十对主要矛盾:一是农民素质提高要求与教育设施落后的矛盾,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低下的劳动效益的矛盾,三是大产业建设与小生产单位的矛盾,四是生产规模化与土地使用权分散的矛盾,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六是基础设施滞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七是农产品丰富与加工薄弱的矛盾,八是农业生产风险与保险的矛盾,九是投入不足与生产需求的矛盾,十是农村建设发展与规划滞后的矛盾等。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曾一春作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农民培训作支撑”的专题报告。他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依然偏低,农民培训面临深刻变革。他提出了 “五个理念、五个转变、三项任务和五支队伍”的农民培训思路。即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实用实效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就业培训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二是要实现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身份型向职能型转变、经验型向技术型转变、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受体性向主体性转变;三是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开展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农村适用技术人才培训;四是要建设高效的村干部队伍、精干的农民技术人员队伍、高素质的农民骨干队伍、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和高技能的农民工队伍。
北京农林科学院农民远程信息服务中心主任郭建鑫说:低素质人口在农村积淀,高素质人口向城市集聚,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劳动力供求进入一个新阶段,农村出现了“精兵强将去创业,年轻力壮去打工,老弱病残搞农业”的普遍现象。他认为农民教育是新形势下的老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培训的机制创新和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各类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低下,农村成人教育边缘化,“农、科、教”结合弱化,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人才流失严重等。
中国农民大学校长助理王新武发言介绍了中国农民大学立志培养创业型农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服务理论。深圳市伯乐达职业介绍中心主任曹金兰发言,希望黔西南州实行“走出去”战略,组织农民工到深圳等沿海城市培训,深圳不仅是产品加工厂,也是人才加工厂,农民在那里可以很快学会自食其力。
11月13日,参加“论坛”的各方代表分两组进行讨论。中共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中共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陈鸣明,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陈文发以及州职院、州发改局、州科技局、州社保局、州农办(扶贫办、综开办)、州交通局、州农业局、州水利局、州支边办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第一组讨论。黔西同南州各参会部门负责人分别向联合推动组和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了本地区、本部门的近期工作情况,并提出了需要 联合推动组和国家有关部委帮助呼吁和协调的工作。基础设施方面:一是请交通部对我州乡村公路(县道以下)建设给予大力资金支持;二是水利部批准我州“盘江灌区”建设项目,解决我州粮食主产区的用水问题;三是请帮助呼吁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上,加大对我州的投入力度和国家支持比例,取消或减少西部地区地方财政配套投入的比例。科技工作方面:主要是特色产业规划和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的编制、企业诊断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农民科技培训、草地畜牧业建设、民族药研发、生物质能源开发等。农业和扶贫方面:加大对我州在进村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乡村清洁工程、沼气工程建设、扶贫开发等的帮助和资金支持力度。社会发展方面:一是请帮助呼吁在职业教育教学评估上,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并加大对西部教育的扶持力度;二是请求帮助解决我州职业教育的师资和部分边远县还没有职业教育学校的问题;三是请帮助协调在捐赠办学等捐助项目中,取消或减少受助方的配套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建设一所建成一所,并引导捐赠方把主要扶助对象集中到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等方面。
中共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陈鸣明最后发言:他介绍了黔西南州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好“五大战略”。黔西南州是典型的“两欠”(欠开发、欠发达)地区,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要又好又快发展。现在我州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较困难。南昆铁路是贯穿滇、黔、桂三省区的一条扶贫路,现已超负荷运行,我们要争取南昆铁路的扩能改造规划和建设按原来路线(经过本州)进行;争取汕—昆高速公路黔西南段(127公里)尽快上马建设;镇—胜高速公路经过晴隆、普安两县,我州要争取“十一五”期间动工建设兴义—晴隆高速公路,实现兴义与高速公路真正联接。二是人才制约。我州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 中唯一没有本科院校的州,明年争取州民族师专升格为本科。三是要把发展建立在资源可再生的基础上,我州不挖煤不行,只挖煤也不行,明年要调整发展方式,延长煤化工、重化工产业链,争取在西煤西用和西电东送上有新突破,如兴义火电厂建设,实现水火互济。四是要大力发展轻工业,主要是烟、酒、糖、茶、制药、特色食品等要上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民族医药要加快发展,建设制药工业园区。五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务之急是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联合推动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黔西南州试验区提高造血机能,希望对以上工作给予帮助和推动。
参加“论坛”的领导和代表还考察了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培训基地、州农民职业教学示范点以及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旅游资源。“论坛”会期间,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郭勇等一行3人到兴仁县巴铃镇绿茵河村考察了生猪养殖及畜牧业发展情况,并分别在兴仁县和兴义市举办了两场“135保健养猪法”专题讲座,兴仁县和兴义市共500多人接受了专题培训。讲座不仅为农民提供了解决养猪的技术难题,还为农民养猪致富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技术途径,受到农民欢迎。
11月14日,朱培康副主席一行3人前往晴隆县考察了草地畜牧业。
黔西南试验区联合推动办公室
2007年11月16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联合推动组15份,省工作组5份,州有关领导、州直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县市份。共份。
第五篇:区科技扶贫工作情况报告
区科技扶贫工作情况报告
区科技扶贫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现将我区关于2020科技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我局采取优中选优的原则与组织部、扶贫局等5部门联合从省、市、县(市、区)三级科技人员和驻村干部、选调大学生村官、贫困户帮扶人员及原有科技特派员中选派了*名区级科技特派员(省级、区级科技特派员共*名),实现了对我区*个贫困村的科技特派员贫困村科技服务全覆盖。为帮扶贫困村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期,请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种植大户的中药材种植水平。2020年*月重新选派*名科技特派员,与区*个贫困村进行结对科技服务,实现了科技特派员贫困村科技服务全覆盖。
每名科技特派员都签订协议书,并深入贫困村开展工作。通过先进技术指导推广,成果转化应用,就业岗位提供等多种方式,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
区科技局加强科技特派员监督管理工作,组织了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出台了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与考评细则,制作了科技特派员标识牌和科技特派员工作手册。详细规定了考评打分办法。通过对其电话访谈,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了科技特派员的实际工作。并在市科技局的调研中获得一致好评。
二、特派员工作站建设
目前我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有两处。
1.中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中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立于20**年*月,现有办公楼及仓库*间,面积*平方米,晾棚*平方米,塑料大棚*平方米,水泥晒场*平方米,排水沟*米,机井*眼,半移动式喷灌设备*套,做到能灌能排。化验室配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二氧化硫设备、快速水分测定设备干燥箱、恒温箱、电脑、投影仪等一起设备。
工作站核心团队*人,(助理研究员)、(执业药师)、(执业药师)、(药师)、(高级农艺师),主要完成中药种苗的脱毒快繁、规模化种植技术指导、产品取样化验等。
20**年末,市、区科技局组成专家组对工作站进行实地考察及日常工作审核,支出存在的问题,现已整改到位。工作站正常运行期间,市、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经常对本工作站项目负责人进行专业指导,并督促每季度完成自查报告,以便工作站能继续高效的运行。
工作站自建成以来,带动附近农户就业近*户,直接带动农户人均增收*元/月。20**年初,工作站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通过签订种植收购协议等方式,扶助家庭农场建立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亩,建设中药材初加工厂房*平方米,其中贫困户*户,公司高于市场价回收原药材*吨,增加药农收入*元。
2.**生态中药渣生产生物腐殖酸有机肥特派员工作站。
工作站根据要求,为入站的*名特派员提供了每人不少于*平方的工作场所。目前工作站实验室面积*平方米,设理化实验室等科室,拥有高速制粒机、快速干燥机、快速水分测定仪等三十多台设备。公司联合中药种植公司在流转了*余亩基地,租期*年,供研发有机肥使用效果实验。
2020,区科技局先后三次实地指导公司建立完善特派员与贫困村建立联络帮扶制度,目前本站所有特派员基本情况已经在所服务行政村进行标示,一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特派员工作站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先考虑贫困人员参与就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流转土地优先考虑贫困人员参与就业,解决贫困人员*人就业问题,*名贫困人员已经参与特派员工作站工作,累计支付工资*万余元。
目前由于公司原生产有机肥生产工艺及原料处理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环保要求,需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公司计划放弃现有厂区生产建设,特派员工作站暂时停止。
三、科技扶贫项目具体情况
1.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2020科技扶贫项目---新品种亳桑皮的种植加工技术成果应用推广,项目科技特派员为**,项目起止时间为2020年*月至2020年*月。
项目计划计划示范推广种植中药材500亩以上;带动贫困人员7人就业,项目实施期内帮扶每人每年增加收入*万元以上;项目实施期内培训劳动就业人员*人次以上,其中贫困人员*人次以上。
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过半,在镇村完成中药材种植基地*亩,和帮扶贫困户签订了项目劳动合同,并给扶贫户7人每人打卡发放扶贫款*元,并给他们购买发放了种苗、化肥等农用品,同时组织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给他们培养岗前培训,指导帮扶培训他们一些相关的种植知识。
2.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承担2020县级科技扶贫项目---地产中药一体化种植加工技术成果推广与应用,项目科技特派员为孙彩霞,项目起止时间为2020年*月至2020年*月。
保障中药饮片的成品质量稳定,建立*亩以上的地产桑树、白芍、牡丹等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中药材原料。发挥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严格按照“五个统一”的原则实行管理,实施项目实行过程中新增人员,优先考虑贫困户,借助项目实施人员培养培训贫困劳务人员掌握中药材种植、加工技能,保障贫困劳动人员的生活质量,加快帮扶其实现脱贫目标。2020年*月份,区科技局下拨财政精准扶贫补助金**万元。目前,我公司专款专用,2020年项目进度已完成过半,现于镇完成中药材种植基地*亩、乡村*亩,并于贫困户*人签订了项目劳动合同,同时组织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为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指导帮扶培训他们一些相关的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