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藜蒿是我市蔬菜中的优势产品,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为使我市的藜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现拟定藜蒿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请生产单位参照执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叶藜蒿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投入品的使用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合于黄石市大叶藜蒿生产。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批注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
3.1无公害食品 指有害有毒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具有安全性、优质性、高附加值三个明显特征。
3.2藜蒿 藜蒿又名芦蒿、水蒿、湖蒿、柳蒿、香艾、小艾、水艾,学名Artemisin、Selengensis。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根、茎均可繁殖。我国东北、华北、华中、日本、朝鲜及西伯利亚东部均有野生种分布。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2002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块。
5.生产管理技术规程
5.1选种
5.1.1选择大叶青藜蒿或大叶白藜蒿作栽培种
5.1.1.1大叶青藜蒿。叶柳叶型或羽状分裂,茎绿色,香味略浓。
5.1.1.2大叶白藜蒿。叶柳叶型,茎淡绿色,茎杆较粗,香味淡。
5.1.2选择生长整齐、健壮、无病虫害的田块作留种田,每亩种田大叶青藜蒿可供种植8亩,大叶白藜蒿可供种植3亩。
5.2整地作畦
5.2.1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垄。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或多元复合肥50公斤,深耕细耙,平整作畦,畦宽1.5—2米,畦高30厘米,畦长10—20米。
5.3栽种。
藜蒿栽种方式有多种,以下分别介绍
5.3.1种子种植。3月上、中旬将藜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于畦面上,撒播条播匀可,条播行距30厘米,播后覆土1—2厘米,并浇水,15—20天后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
5.3.2分株种植。5月上旬在留种田块将藜蒿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按行株距45×40厘米栽种,每穴种1—2株,栽后踏实,浇透水。
5.3.3茎杆压条种植。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割下,截去顶端嫩梢,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沟深5—7厘米,将藜蒿茎种植于沟中,头尾相联,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5.3.4扦插种植。7—9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藜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斜插入土2/3,地上露1/3,插条与地面夹角35°—40°,每穴插2根,插后踏紧土壤,浇足水。大叶白藜蒿株行距10×10厘米,每亩插92000根,大叶青藜蒿株行距15×15,每亩插41000根。
5.3.5地下茎种植。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在畦面上按行距10厘米开浅沟,将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5.4田间管理
5.4.1施肥。
肥料使用执行NY/T469—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苗长3—5厘米,每公顷施尿素150公斤,10月上旬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11月下旬盖棚时每亩施复合肥70公斤。采收期每采收1—2次追施一次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5公斤或尿素0.5公斤喷雾。
5.4.2除草。
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扦插前半个月杂草5公分高时用“盖草能”和“精稳杀得”等喷雾,出苗后以人工除草为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5.4.3灌水。
灌溉水必须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中第4.2条规定,定植成活后,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水,每采收1—2次浇次透水,保持畦面湿润。
5.4.4温度
5.4.4.1萌发一苗期温度>4.5℃—10℃。
5.4.4.2嫩茎生长期最适温度12℃—18℃,冬季盖棚保温,保持棚温12℃以上。
5.4.4.3盖棚。
11月下旬,齐地面割去大叶青藜蒿茎杆,清除田间枯叶、残叶和杂草、残土,施肥浇水。搭竹棚,棚宽6米,棚高1.5—1.8米,棚长因地形面定,最长不超 过50米。12月上旬盖棚膜。同时用地膜浮面覆盖于畦面,棚四周用土将棚膜压紧。
5.4.5主要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执行BG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相关规定。
5.4.5.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5.4.5.2防虫。
藜蒿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刺蛾、蚜虫、虫瘿。
物理防治。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60亩挂一盏灯。
农药防治。钻心虫,将种茎小段,放在1%的杀虫双药中浸泡10—20分钟。、猿叶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刺蛾、大肚象等害虫,可用灭多威、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5.4.5.3防病。
藜蒿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菌核病。
白粉病用多菌灵、粉锈灵或1%生理盐水喷雾于叶背面,7天一次连续3次。菌核病采取轮作、选择无病种株、用50%速克灵1000—2000倍液喷雾的综合措施防治。
5.4.6防抽苔。
10月打头摘心,防止抽苔开花。
5.5采收、整理、软化。
5.5.1采收:株高20—25厘米即采收,用利刀平地面在藜蒿基部割下。
5.5.2整理:嫩茎上留少数心叶,其余叶全部抹除,按直径10-15cm大小扎捆入箱送到贮存处。
5.5.3软化:将整理好的藜蒿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或湿草帘盖好,经8—10小时软化即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