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矫机弯辊控制的完善与优化研究论文[大全]

时间:2019-11-01 07:3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冷矫机弯辊控制的完善与优化研究论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冷矫机弯辊控制的完善与优化研究论文[大全]》。

第一篇:冷矫机弯辊控制的完善与优化研究论文[大全]

摘 要:摘 要 :本文据国内矫直机的使用情况,提出完善弯辊功能,解决辊缝标定清零及运行中的问题,提升轧钢厂运行效率与产品质量。关键词: 关键词: 冷矫机 PLC系统 弯辊功能 在当前钢铁产能过剩情况,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客户对钢材的板型、表面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论文发表,发表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发表

摘 要:本文据国内矫直机的使用情况,提出完善弯辊功能,解决辊缝标定清零及运行中的问题,提升轧钢厂运行效率与产品质量。

关键词:

关键词:冷矫机 PLC系统 弯辊功能

在当前钢铁产能过剩情况,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客户对钢材的板型、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根据国内矫直机的使用情况,设计出完善弯辊功能程序,解决辊缝标定清零及运行中的问题,提升轧钢厂运行效率与产品质量。矫直机弯辊功能的原理

矫直机的原理是辊子的位置与被矫直制品运动方向成某种角度,两个或三个大的是主动压力辊,由电动机带动作同方向旋转,另一边的若干个小辊是从动的压力辊,靠着旋转着的圆棒或管材摩擦力使之旋转的。为了达到辊子对制品所要求的压缩,这些小辊可以同时或分别向前或向后调整位置,钢材被辊子咬入之后,不断地作直线或旋转运动,因而使制品承受各方面的压缩、弯曲、压扁等变形,最后达到矫直的目的。起设施主要将上万向轴套上夹紧块与上万向轴套的接触面为设计为倒V型接触面,并将下万向轴套下夹紧块与下万向轴套的接触面为V型接触面。V型设计的夹紧块与上万向轴套的外圆呈两点接触,而且接触点控制力指向万向轴套圆心,因此定位更加准确;同时,由于上万向轴套下夹紧块的数量为两只,且两只下夹紧块与上万向轴套的接触面为V型接触面,更为有效的控制了万向轴套的定位精度,不易受万向轴套外圆面尺寸误差造成定位偏差的影响。为冷矫直机换辊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夹紧装置。矫直机弯辊系统机械设计

本文设计中对冷矫机弯辊系统进行完善,特别是硬件问题,包括伺服阀、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安装。由于矫直机弯辊系统主要补偿矫直机的辊系和框架的变形,在矫直过程中,弯辊系统用来保持矫直辗子的平行。理论上允许非平行位置,同时钢材的表面形状由操作员调整弯辊的弯曲,这样将矫直机上框架由一个活动结合点分开成相连的两部分。位于框架顶部的偏心允许分开这两个部件从而弯曲矫直辊。液压气缸内部安装了一个位置检测器来测量偏心量,液压缸两个腔分别安装两个2压力传感器,给出了每个缸腔中的压力反馈。控制由一个伺服-比例阀驱动弯辊液压缸,电气控制系统设置位置控制和超载保护。弯辊功能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PLC将接收到的各个信号经过程序运行后输出,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弯辊功能电气控制系统完善冷矫机的标定程序,理顺出标定逻辑,优化标定条件,对冷矫机PLC系统进行优化,增加弯辊的信号输入输出系统;对冷矫机弯辊程序进行开发,建立一套适合实际生产的控制模式。冷矫直机控制功能由Level1 PLC S7-400,包括辊缝设定,弯辊控制等各项控制功能实现,PLC 通过以太网TCP-IP与上位机计算机相连接,接收预设数据,HMI人机接口,输出结果及各种显示。弯辊功能的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弯辊功能电气控制系统框图

在程序设计中,利用标志位来表示不同的现场情况和程序的状态,增加了程序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整个程序由不同 的子程序构成,各子模块独立完成各自的功能互不干扰,因而程序结构清晰,便于修改。再就是定时器的使用,利用不同的定时器来设置不同设备的延时时间,可以灵活地根据控制要求进行延时时间的设定。主程序主要由程序初始化、计数清零、系统复位、增减变频、切长脉冲转换、速度、切料、暂停急停安全门八个子程序和一个切料中断子程序构成。辊缝标定优化

辊缝要根据钢材的厚度与强度进行调整,如果钢板强度较大,则辊缝值与钢材的厚度值相差较大,若钢材的强度较小则辊缝值与钢材的厚度值相差较小,但钢材的厚度与辊缝值的差值一般不大于7~8mm。辊缝标定优化为从H M I 启动的自动运行过程,调整顺序如下:一是先辊缝打开至最大极限,将辊缝设定为粗标定值,该值根据机架机械尺寸及辊径确定;二是是关闭辊缝,直至轧制力达到最小轧制力,将辊缝预标定为“0 ”;三是以低速转动轧辊;四是断开轧制力差控制,提升轧制力至标定轧制力;五是当轧制力达到标定轧制力后,继续转动轧辊2~3圈,监测在此期间辊缝实际值的变化率,若大于预设的监测值(轧辊偏心指标,通常取0.05~0.1mm/rad),则报警,若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则将辊缝标定为“0 ”;六是减小轧制力至最小轧制力,轧辊停止转动;若有报警,辊缝打开最大极限;若无报警,辊缝打开至穿带辊缝。弯辊标定测量弯辊缸前后销轴中心距1500mm,操作员在上位标定画面中按照指示进行弯辊缸伸缩操作至中位,按下标定确认,标定完成。

辊缝的调整主要是在上位给定,给定前后辊缝数值,同时AGC四缸极限压力为26Mpa,程序已经内部设定,操作时,先设定好前后辊

第二篇:海关论文:优化海关内部控制对策研究

海关论文:优化海关内部控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自1998年来,中国海关经过廉政风暴和打击走私的洗礼,更加认识到依靠内部控制同步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重要性。近两年来,中国海关依靠自身优势,不断学习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初步的海关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并付诸于实践。到2010年,海关总署党组作出了加强和完善海关执法内部控制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国海关范围内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规范性和指导性强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由于中国海关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建立在COSO理论基础上,本文拟以COSO理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COSO理论成立的背景、主要研究成果,进而提出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两套研究成果整合形成政府内部控制框架的设想。本文以荷兰海关内部控制情况为案例,重点分析了荷兰海关在风险管理和监督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中国海关较之荷兰海关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5点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海关对COSO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认为中国海关基于COSO理论的内部控制设计存在四点缺陷:一是风险管理的相关要素缺失,二是在“内部环境”要素的实现中忽视了对组织成员的要求和董事会的监督,三是在“监督”要素的实现中忽视了报告制度,四是内部控制各要素间缺乏联系。本文以上海海关为例,围绕海关总署内部控制设计中的缺陷,对内部控制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借鉴政府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和荷兰海关内部控制实践经验,针对中国海关内部控制在设计中的缺陷,本文从完善内部控制要素和完善控制要素关系两个方面出发,提出重新设计海关内部控制框架的对策,即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加强评估和报告、将内部控制的要求纳入人事工作和加大海关执法信息化程度。

【英文摘要】Since 1998, China Customs ha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minimizing the risk of law-enforcement and integrity by internal control, after its battle against

smuggling and corruption.In recent years, China Customs has set up its ow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by consistent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and has put it forward into the whole territory.In 2010,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Customs, hereafter called GACC, filed the decision to build up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all field customs.As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China Customs is built up on the COSO Model, this article starts on the theory of COSO Model,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COSO Model, main researching objects and then raises the point that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l control in government bureau underand.It studies the cas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of the Netherlands Customs, and it emphasizes on the experience of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Netherlands Customs,pointing out 5 disadvantages in China Customs’building control system.By analyzing China Customs’practicing and development

of COSO Model, it raises 4 weaknesses in China Customs’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which are risk management, ignoring

requirement of the personnal and control of board in internal environment, lack of report of supervision and missing of the integration of all elements.This article takes Shanghai Customs for instance to analyse the problems taking place during the progress in setting up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Finally, it raises 5 suggestions of rebuild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 in China Custom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 and experiences of the Netherlands

counterpart, in 2 fields of modify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element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s.The suggestions are:recogni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mproving risk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valuation and feeding back, adding internal control into the human resource works,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IT in customs enforcement.【关键词】海关 内部控制 优化对策

【英文关键词】CustomsInternal Control

Resolution of Improvement

【目录】优化海关内部控制对策研究

3-4Abstract4中文摘要

一、选题的背第一章 导论5-1

2景和意义5-8

二、国内外政府内部控制发展经历及现状

8-10

11-1

2环境12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10-1112-20

四、研究方法

一、理论诞生第二章 COSO内部控制理论

二、理论发展过程12-1

3三、COSO内部控制理论相关情况综述13-17

四、《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整合下的政府内部控制框架17-20

第三章 COSO内部控制理论在国外政府部门的实际应用分析

20-26

一、以荷兰海关为例的意义20

二、基于COSO理论上的荷兰海关内部控制20-2

4之比较24-26

法内部控制的主体

三、荷兰海关内部控制与中国

一、执第四章 中国海关内部控制26-3726

二、执法内部控制的客体26-27

四、中国海关内部控制发展过程

三、执法内部控制的目标27

及特点分析27-

3131-33

33-3

535-37

五、中国海关开展内部控制的优势分析

六、中国海关内部控制对COSO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七、中国海关内部控制基于COSO理论之上缺陷第五章 上海海关内部控制37-

42一、以上海海

三、第六

一、重关为例的意义37

二、上海海关内部控制实践37-4040-42上海海关内部控制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章 以COSO内部控制理论指导海关内部控制优化42-48

新设计海关内部控制框架42-

4343-48

51-52 第七章 结语48-49

二、海关内部控制优化对策参考文献49-51后记

第三篇: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论文

摘要:教学质量的高低与高校教学管理质量息息相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实施了“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各级管理主体责权利关系不明确成为在推进三级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各级教学管理主体应具有不同的管理职责,三级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的关键是明晰管理层级,校级管理以行使宏观决策与调控职能为主,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的教学管理权限,着重加强其办学主体地位,夯实系部的基层管理职能,增强其日常教学管理和常规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三级教学管理;管理体系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学管理的幅度和难度也在增大,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与基础教学,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应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从外部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向内部微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1]。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体系。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现状是“校-系”两级管理体系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并存[2]。目前许多高校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各级管理主体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如何完善三级教学管理体系,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3],探讨激发教学院和系部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校-院-系”教学管理体系的运行与完善提供切合操作实际的方法与建议。

一、目前“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校级管理权力下放不足

目前,大部分的过程管理和环节审批仍然集中在学校职能部门,决策和管理权限也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管理重心并未真正下移。当执行力这一因素的重大作用被忽视时,新发展目标、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实施方案的制定文件往往成为了学校层面下发的空洞的文字游戏,降低管理效果。

(二)教学院职能定位不明确

教学院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职称评聘、人员调配、人才引进、经费调度等方面的管理自主性和决定权不够,成为简单的上传下达的执行机构,对于一些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学院却不敢管或不愿意管,虽然不易出错,却容易致使教学管理安于现状,办学的依赖心理越来越严重,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学管理工作缺乏活力和生机。

(三)系部功能弱化

很少有人研究教学院所属的系部功能和系部目标,高校预算也鲜有给予系部教学活动的经费,系主任岗位也属于兼职设置,系主任地位、任务和职责也没有在校级层面上明确,系主任属于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级”干部,系部教学管理档案的分类及归档范围没有标准,教学建设、研究、改革、监控等资料的保存完整性没有保障。学校对系部工作的不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部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导致系部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陷入日常琐碎的事务中。学校或教学院没有系部工作的绩效评价,缺乏对系部未来工作的导向作用,系部工作质量的差别没有在学校、学院的管理机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在“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下,校院系有各自的职责分工:学校主要负责目标管理和监控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与教学质量;学院重点负责学科建设并监控专业、课程建设过程;系的重点是负责专业建设并保证教学质量[4]。

(一)一级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宏观决策与调控的核心能力

一级管理组织包括学校党委会、学校行政和各职能部门。一级管理组织主要通过制订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制度框架、任免干部、考核绩效、检查实施过程和落实情况、筹措并分配经费以及提供服务保障等实施管理。1.作为教学主办者,宏观管理权由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负责。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把握并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偏差,确定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必要的机构设置,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筹措办学经费;另一方面要负责校园基本建设,扩大对外交往,注重考核评估与监督管理的协调性等协调性工作都是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的主要职责。2.校级职能部门应主要负责制定总体目标和发展的宏观政策。学校职能部门包括人事、教务、财务、科技、资产、对外办事处等部门及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职责是根据行使职能分块处理学校的具体事务。凭借学校政策与各项规章制度的导向作用,利用外部因素影响来引导教学院各项活动的进行,使用目标、规划、督导、评估和经费投入等杠杆因素直接调控教学院的具体工作,进而间接调控学院的教学管理目标,促进学院工作的科学有效发展,使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与学校宏观发展的总体目标相适应。

(二)强化教学院教学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地位

教学院对各个具体专业、具体学科的情况最了解,教学院应该是三级教学管理体系的主体和中心,应担当起本单位教学管理的重任[5]。教学院主要负责业务管理,制定具体计划和执行上级方针政策;既充当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者,承担着教学科研、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等重要工作的任务,又是执行者、控制者,负责维持教学秩序,组织日常教学活动和具体的学生管理。

(1)教学院应具有自主的教学管理权限。教学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应该实行“准企业化模式操作”。即按照教学院的教师及学生人数、课时数、实习实训所需经费等按比例下拨各项资金。学院可拥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限,包括制订、调整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经费管理权与使用权、教师岗位津贴分配权、教师岗位聘任权、实验室管理权、学科专业规划建设权,使教学院成为办学管理实体,充分发挥其从事教学管理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2)教学院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教学院在拥有更多自主权时,义务和责任也相应增加。明确规定教学院主要领导的管理职责;设立学院的教学委员会,主管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咨询、研究工作;应定期研究讨论学校的教学工作,并向学校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展发挥教学骨干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学校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业务骨干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和主要完成者,在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重视培育教学名师,提升教学团队,鼓励并大力支持他们发挥在基层学术事务、教学、科研以及学校民主决策中的作用。

(三)夯实系部管理职能

学院所属系部是学院领导下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其设立与调整的依据是一个或多个相近专业,或者是与产业链相对应的专业集合;也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科研单位,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是直接在系的组织下进行的,教师依课程(或专业)和兴趣组成课程(或学术)小组,负责组织和落实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和科研[6]。系部的工作效率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各项教学工作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教风和学风建设。每个系部把本系部的教师管理好,问题解决好,保证每个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都能不断地提高,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也就能得到提升。

1.设立系部教学管理的专项经费预算。每年由学校人事处核定学每个系部的教职工人数,确定经费标准和经费总额,规定系部教学管理费、办公费、学术活动费、差旅费、短期培训费等支付办法。

2.明确规定系主任的权益与职责,择优选拔系主任。通过制定《系部主任工作职责》,明确系部主任的义务、职责和权力。适当提高系主任的待遇,有利于调动系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相应的鼓励机制,激发系主任工作的创造性。

3.制定《系部评估质量标准》。按照标准规定,对系部工作和成果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评估,对评估优秀者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对不合格者要求限期整改。通过系部评估质量标准,各个系部不断自查和改进,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管理,以创建优质高效系部。

4.定期召开系主任工作会议和教师代表座谈会,加强教学院与系部之间的沟通,加强对系部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系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束语

文章探讨了高校实施的“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的关键是明晰管理层级,校级管理主要行使宏观决策与调控职能,切实加强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为其赋予更多的教学管理权限,学校和教学院必须夯实系部的基层管理职能,增强其日常教学管理和常规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谢献忠 聂忆华 刘丽芳 钟新谷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杨西玲.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2,4:83.[2]王海骊,张兴.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00.[3]赵保全,孟莉,刘圣汉.校院两级管理十年研究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27.[4]孔焱清.关于校院系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46.[5]赵振国,刘丽.高校二级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182.[6]马长伟,汪利祥.完善高等学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1):3-6.

第四篇: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

1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1.1优化管理方法

对造价管理的方法可以进行相关的优化和整合,其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网络中是否可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相关造价管理部门及时的组织工作人员以及专业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进行方法之间的整合和优化,对造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整理,并且提出一个统一的解决的方法,对于存在一些优势的物质进行推广和利用,利用最为强大的开发系统,并且对环境进行及时的监控。只有对造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及时地优化,才能使得网络结构得到最大的优化,充分发挥其效能。

1.2强化前期工程项目工作的管理

在进行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对其静态的投资和项目工程要进行具体的管理和强化。一般来说,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限额的设计要在控制的过程中实行,相应的超惩、节奖的策略在设计部门中确立,这样对设计者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能有效的增加,对审查的步骤要进行严格的掌握,保证其能够达到具体审批的要求。

(2)执法、监督的力度要进行加强,对超出预算范围的具体原因要进行解释说明,对其进行动态的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动态因素,施工的具体情况不同,工程造价控制的情况就不相同。这就要求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顺利的进行。

1.3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材料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方面,必须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施工材料的使用的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必须要制订材料的损耗标准,一些容易损耗的施工材料也要限额领料。每一个施工队伍必须要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的用量来说,领取一定量的材料。如果施工的材料使用超过了标准,必须要及时分析原因,合理的控制施工材料的用量。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新型的材料和新型的施工技术,简化施工的方法,减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除此之外,水利水电部门还必须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库存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运输成本。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必须要准确的掌握施工材料的市场,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在对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货比三家,要全面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合理的将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1.4充分熟悉设计文件,控制工程变更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对设计文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将招投标文件中不合理的地方都提出来,从而减少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的误差的问题。对于数额变更相对于较大的数字来说,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能进行改动。从施工企业的角度上来说,并不是说对条文进行更改就是有利的。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产生变更的环节很多。因此,在进行变更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严格地探讨之后才能进行改动。信息价一般都会比产品的供应商的批量价格,并不包括运输的相关费用和一些环节相对于较小的费用。人工工资和定额价相差越大,目前工程造价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于人员的劳动力。所以,工程量的变更越大,对施工企业造成的变更的损失也就越大。同时,造价的变更还应该和施工的合同对工程的变更和造价的专用条款,工程造价招投标单价对变更产生的影响更大,从而对工程的变更进行合理的确定。

2结语

目前,我国的资源使用以及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水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如果能将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就因此而展开,其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对其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不仅能够控制整个工程建设的投资资金,还是在进行项目建设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因而,为了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对其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进行深入地了解。

第五篇:冷链型企业采购与调度联合优化问题研究

冷链型企业采购与调度联合优化问题研究

摘要:一般的生产调度论文都不考虑原材料采购因素,但对于某些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的企业而言,原材料采购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原材料采购因素。本文讨论了原材料采购时间和生产调度的联合优化问题,假设原材料净成本和库存成本分别是采购时间和库存时间的线性增函数,目标在于最小化原材料总成本与库存总成本之和。根据原材料净成本转换系数与库存成本转换系数的大小比较,将目标函数分成了四种情况讨论,并分别证明了各种情况题是多项式可解的。

关键词: 单机调度

采购时间

原材料净成本

库存成本

中图分类号:O221;F406.2;TP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冷链是一种特殊的供应链系统,是指易变质性产品从原材料获得、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一般包括食品冷链、医药冷链和化工冷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各种食品等要求不断提高,冷链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冷链的特殊性,导致冷链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低温环境下进行,而且在此期间原材料或产成品可能会变质,所以冷链型企业的生产调度问题对该企业至关重要。

现有的冷链研究中,多数都是关于生产调度和经济批量或生产调度和车辆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如周泓等人、Chen等人研究了易腐产品的生产调度和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李娜、王守彬讨论了易腐产品的生产调度和车辆路径问题;Pedro、Amorim等人讨论了多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目标是使可变成本、车辆租赁成本、司机成本的和最小;Nargess、Shirvani等人研究了订单存在释放时间、尾时间、截止日期的易腐产品的平行机调度问题。

而在冷链型企业中,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生变质,导致数量上的减少或质量上的降低,因此生产时间受到限制,或者为了保证其在一段时间内不变质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储藏。基于此,原材料对于冷链型企业的生产调度有一定的影响。关于考虑原材料的文献,刘凯飞和刘晓的研究对象是一类原材料极易发生变质而成品在其保质期内相对稳定的易腐食品(如牛奶),假设原材料的生命周期固定,且变质率和单位采购成本已知,提出了库存原材料的动态库存策略,根据运作风险及库存策略建立了生产与配送的随机规划模型。

在现实的冷链型企业中,存在某些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的企业,原材料采购时间会影响该类企业的运营成本。例如,对于某些原材料为初级农产品的产品,原材料在收货季节的时候价格相对便宜,而过了收货季节就会变贵。且对于采购时间早于开工时间的原材料,为了保证其在一个调度周期内不变质或保证其新鲜度,须要一定的储藏条件,这无疑会产生库存成本。该类型的冷链型企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生产需要更强的协调性,除考虑常规的基于时间的目标函数外,还需要考虑包含原材料净成本和库存成本在内的企业运作成本。本文研究原材料在一个周期内不变质情况下采购时间和生产调度的联合优化问题,目标是对采购时间和开工时间同时进行优化,使得总库存成本与总原材料净成本之和最小,证明了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算法可以得到该问题的最优解。

二、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四、结语及进一步的工作

本文讨论了考虑原材料采购时间和生产调度的联合优化问题,首先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对原材料净成本转换系数和库存成本转换系数的大小比较,将该模型分成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分别证明了对全部作业的原材料净成本转换系数大于、等于或小于库存成本转换系数以及最一般情况下(部分作业的原材料净成本转换系数大于,且部分订单等于,部分订单小于库存成本转换系数)这四种情况使用SPT、SPT、WSPT及从小到大排序可以得到该模型的最优解。

本文的进一步工作将从如下2个方面展开:第一,考虑原材料数量减少型变质,假设原材料变质导致的数量损失与原材料库存时间之间呈某种函数关系,由此推导出原材料的总成本(净成本与变质成本之和)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原材料采购时间、采购数量以及生产调度的联合优化模型,平衡原材料采购的价格波动、变质成本以及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第二,原材料数量质量降低型变质,对这种情况下的原材料采购时间、产品选择以及生产调度同时进行优化,构建相应的联合优化模型,并设计对应的调度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泓,夏晓雯.易变质产品的生产计划与作业排序集成优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18):192-195

[2] 李娜,王守彬.不确定需求下易腐产品的生产配送优化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3):927-934

[3] 刘凯飞,刘晓.考虑运作风险的易腐产品生产配送随机规划模型[J].工业工程,2013,16(1):38-44

[4] 唐恒永,赵传立.排序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赵传立,唐恒永.一类资源约束单机排序问题[J].系统工程学报,2004,19(5):451-456

[6] 李凯,马华伟,杨善林.含作业到达时间的单机调度问题的改进算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8):929-932

[7] 罗庆,杨善林,李凯.释放时间具有凸减函数约束的单机调度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6):1516-1522

下载冷矫机弯辊控制的完善与优化研究论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冷矫机弯辊控制的完善与优化研究论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