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区农村小学校长先进事迹材料——矢志不渝扎根山区,无怨无悔情系学生
我叫许叶彪,相思乡中心小学校长。1991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在山区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24年。每一天,我都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促使我在这三尺讲台边,踏实地工作,默默地奉献。
一、矢志不渝扎根山区,积极投身教学教改
1991年8月,蒲圻师范毕业的我,若按正常情况,完全可以安排在县城,而我却出人意料地在众多亲友及同学的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地选择了到穷偏山区毛田镇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在边远山区一干就是24年。理由很简单:知识改变命运,我想用所学的知识,让更多的农村娃走出大山!到教育组报到那天,我主动要求到该乡最偏远的“孟城小学”任教。该校有6个年级,因为学生少,成班率不高,6个年级只有5位教师,每人包一个班还有一个班空堂,所以学校决定开设一个“复式班”,我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个复式班二年级数学和四年级语文、数学的教学任务,并兼任这个复式班的班主任。我一边辛勤工作,一边学习探索,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复式班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动”“静”搭配顺序合理,过程紧凑,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培养“小助手”,维护课堂秩序,组织同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用手势、眼神、符号等教学手段,减少不同年级间“教”与“学”的相互干扰……一年下来,这个复式班的孩子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团结意识,在期末测试时,还在全镇十多所小学近二十个教学班中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我系统地学习了农村小学课堂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大量阅览教育教学刊物,更新观念,了解信息,不断的把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教法,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的学习氛围,实现个性差异互补,通过生教生、生帮生扩大交流面积。力求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
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取代了“一言堂、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
用组织讨论式、娱乐式、竞赛式的教学活动取代了单纯的交作业、改作业的评估方式,通过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例子,真正让学生充满激情、愉快地学习。长年来,我立足校本教研,潜心进行教学研究,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小组,带动广大教师学习操作电脑,制作课件,收集远程教育资源。针对教学实际定期学习探讨,带动了全校教师了解前沿教育信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本领,使山区学生享受到了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当十几年校长,我始终坚持上一门主课,取得了突出成绩,所任教班在期末测试中名列我镇前列,2011年岳阳县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我教四年级语文获全县第三名,论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利于弊及改进》获省一等奖,《建构简约实效的品德常态课》在《中外教研》发表。公开课《角的分类》获县一等奖,2006年辅导刘磊《美丽的秋天》获省征文竞赛三等奖,2012年辅导许官诚《海底热世界》获岳阳市科技创新一等奖。2012至2014年获数学奥赛县优秀辅导员。
二、爱心、细心、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牛形村山高路险,全是崎岖小路,学生上学必须步行。家住牛形村的我五年如一日,带着同路6到7个学生一同上学一同回家,不论刮风下雨,不管泥泞路滑,从未间断过一次。年龄小的牵在手中,有时学生病了,我背着走。这个冲里的学生家长用不着为孩子上学的安全操心。到学校的路要经过几条小溪和一个水库,许老师总是提醒学生不要东张西望,怕不小心滑倒。一次天下大雨,为了不迟到,我带着学生借着晨光走路往学校赶。突然发现路面塌陷,露出一个深坑,我把伞一丢,将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去,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身体瘦小的我背“小胖子”时无力的摔倒了,我把“小胖子”用尽全力一推,学生安然无恙,自己却掉进深坑右腿骨折,将患有严重静脉曲张右腿再添新伤,到现在走路脚都留下后遗症:一拐一拐的。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60%。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我经常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是其他老师学习的经验。“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
“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
“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11年,我教了一个四年级,当时班里有一名叫许晓华的女孩,她上课纪律松懈,成绩很差,课下性格怪癖,与同学极不和群,而且爱与同学打架。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及时地对她进行了一次家访,了解到晓华这种性格行成的原因原来与她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她从小就没有妈妈,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由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原因,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多,只留下这么小的孩子,独自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看到这种情况,我明白了,因为晓华缺少父母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刻意的去关照这个孩子,向其他同学讲她如何的聪明能干、如何的懂事孝顺,树立她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给她补习功课,教给她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生活上更是倾心而为,每逢家里做好吃的就让同龄的女儿请她回家一起吃饭。暑假期间,她的爸爸外出打工,我就把晓华叫到家里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并经常送她一些合适的衣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晓华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的也越来越好。正是因为这件事,学生和家长对我更加信任和拥护。在2012年相思乡举办的“优秀教师演讲报告会”活动中,我以这件事为例,在各个学校做报告,曾让很多的学生、家长、老师为之感动。
老师们记得,近几年来,每逢周二的下午,我的电脑都会准时打开,连上网线,插上摄像头。20多个心情激动的留守儿童早早来的我的办公室,我的手机成了家长与学生热线电话,一个男孩坐在电脑前,笑逐颜开。他对着屏幕说着什么,并不时发出纯真的笑声。对许老师来说,这个叫许亚飞的学生能这样谈笑风生,那真是莫大的安慰!要知道,这个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对学习兴趣不大。而今,许老师让他每周与父母通过网络见面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王亚飞爱说了,爱笑了,爱学习了。这怎能不让许老师倍感欣慰!我吃得省,用得省,一件衣服都是洗了又洗,穿了又穿,但我经常掏钱给学生买文具,买饭菜。邻居的孩子卢中凤,因父母出车祸去世,年迈爷爷无力供他读书,我夫妇当“代理爸爸妈妈”,资助他从小学读到初中,从初中读到高中,现在还没有停止。
三、竭力改变学校面貌,为了山区教育的明天
2010年元旦,教育局领导说:“相思乡珠港完小校舍是危房,学生在集镇民房借读已有两年,现已征地,但矛盾丛丛,群众要求在九月份开学,你是相思人,筹建你敢去吗?”当时的我在毛田镇中心小学当校长,一般人是想方设法进城,相思乡是岳阳县最东边乡镇,比毛田镇更穷更偏,看到领导信任的目光,我毅然说:“珠港完小是我的母校,而且相思的孩子更需要教育,在矛盾丛丛的农村教育园地更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依靠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耐心做好群众工作,自己吃住在工地上,从平整土地到高标准新建教学楼、食堂、厕所,仅仅9个月。九月份学生顺利的开学。学校改名为相思乡中心小学,我担任校长。2011年5月我校校安工程受到省教育厅、审计厅高度赞扬。为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争取上级部门重视,2011年完成配套工程建设,学校工程开工后,为了节省开支,节假日课余时间,我带领男老师亲自做小工。拌沙浆、筛沙、挑砖,整整五个月(包括整个暑假)。后来在美化教学楼时,为省下一笔油漆工钱,我又放弃整个寒假的休息,自己动手,把校舍油漆一新。还四处求援,申请项目和资金,将必需的教学仪器、班班通全部配备到位。2012年新建综合楼。2013年我们千方百计利用家乡资源,依靠相思籍领导、老板爱心汇报家乡捐资30万元完善学校绿化工程,教学条件得到了大的提升、学习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连续几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中前八名。特色工作“读写成为快乐,书香溢满校园”受到教育局高度评价。我校终于办成规范化花园式小学,成为农村小学一颗明珠。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贫困学生,如何号召更多有能力的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我苦苦思索着。我们以退休老领导、知名人士为顾问,以政府书记、乡长为领导,多次上门拜访。2013年我利用自己堂弟博雅集团董事长许满军回家过春节的机会,反复上门婆婆妈妈的讲山区教育的落后,贫困学子的无助,许满军感动了捐资10万元,并主动联络相思籍在外领导和老板成立“相思学子爱心基金会”,今年许宝平老板捐款150万元。我从自己微薄收入中捐出2000元,首次捐款达资金200万元。暑假首次为贫困教师、学生献爱心5万元,考上重本学子奖励5万元。
四、亏欠家人,为了学子的梦想
长期站立教学,伏案备课、批改作业,加上岁月的侵蚀,身体每况愈下。每天步行往返学校,身患多年的静脉曲张越来越严重,造成手脚经常麻木,有时候正在黑板上写字的粉笔都会不时从手中掉落,每当双腿疼痛难忍的时候,导致无法站立执教,但我不仅没有请假,硬是拿着椅子支撑着身体上课。今年,我做了静脉手术,市二医院的医生再三叮嘱,腕部再也不能用力了,建议休息两个月,不然很难短时期内康复。可是,由于相思乡教师紧缺且没有合适人替代,我硬是带病坚持上课。三年前,我的脚痛得厉害,无法长时间步行,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上又没有公共汽车可以搭乘,我的妻子劝我买摩托被我拒绝了,因为牵挂学生路途来回安全。妻子说我太敬业了,对家庭不管不顾,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
一双儿女说爸爸太辛苦了,这样的身体除了当校长还承担语文教学任务,都感到于心不忍。但是,所有的困难,所有的痛苦,我都藏在心里。我只想着教学、孩子,不要耽搁一节课,不能误了他们任何一个人。
从事教育近三十多年来,自己的父亲病逝,母亲患脑溢血卧床一年多,我都未耽搁一节课。经熟人的牵线搭桥,相思乡中心小学于2012年5月和广州市博雅教育集团结为“手拉手”联谊学校。邀请我校去签订协议,为我校音乐教室建设投入资金八万元。而就在这时,患病数月的父亲病情加重。去吧,怕父亲有意外情况,不去吧,这是学校与博雅集团第一次开展活动,还要签订协议。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知道情况后,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对他说:“孩子,去吧,还是工作要紧啊!”我眼含热泪去了广州。身在广州的我一天3次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而活动的开展使我无法离开,我毅然强忍心中的悲痛,坚持把活动开展下去。父亲弥留之际,我还在广州筹集教育资金,都没有在老人离世之际赶到身边送终,我是家中的长子啊,“百善孝为先”。当我从广州回来时,父亲已病逝了,跪在父亲的灵堂前,我悲痛欲绝。默默地说:“父亲原谅我吧。”
我从教24年,能一直坚守山区、坚守贫困、坚守岗位源于对事业的热爱、对职业的喜爱,更源于对孩子们的关爱。我不仅多次被县、乡评为“优秀教师”,还担任过相思乡的人大代表。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会更加执着地努力,扎根于这由智慧、情感、信念、理想融汇成的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地献身于山区的教育事业!
第二篇: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汝城县2017年“善待你所在的单位(学校)”参评征文
1990年7月,我从郴州师范毕业,分配到汝城县的偏远山区任教。从那时到今天,27年过去了,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的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我还依然坚守在这里。教学楼前的树都已长到三层楼高了,而我也早已两鬓斑白。
我不会忘记90年刚到中心校的情景——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只不过它实在太“新”,“新”到学校除了二栋房子,什么都没有,校园里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一到下雨天,师生们深一脚浅一脚全是泥,教室里就踩满了泥脚印。校园里只有一个简易的花坛,还是老师们自己动手搭建的。在学校进门左手边的草坪中,有一块刨尽草的空地,上面立着一只陈旧的木制篮球架,天晴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练习投篮。至于那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就更别提了。学校只有一部旧的油印机,蜡纸要自己刻,平时考试的试卷就是老师们自己刻蜡纸油印的。经常会有印的不清,学生无法辨认的情形。学校还有一台旧风琴,是给音乐老师上课用的。平时上课,老师们基本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
我是一个容易安于现状的人,没有失望,没有抱怨,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担任了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那一年我19岁。
幸运地是当时的中心校L校长是一个很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他带领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每个周末,我们都没有休息,学生回家了,老师们就去附近的小河里挖河沙和河卵石,奋战二个月,校园里终于有了一条石子铺成的路了。下雨天,师生们再也不用担心泥浆乱溅了。利用周末,我们还到附近的山上挖树苗,自己动手绿化校园,在师生的努力下,校园里有了绿化带,有了桃树、李树、桂花树,有了竹丛,有了各色花。最后,我们甚至有了一个竹制的校门。这多少像一所学校了。
从中心校到初中,再从初中到如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7年来,这所僻远的学校也几经变化,可喜的是学校越变越美,条件越变越优,教育质量越来越佳,群众口碑越来越好。
27年来,我与这所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我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发展,而这所学校也见证了我的成熟。在这里,我从一个初登讲坛的青涩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从一名经验缺乏的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有一定经验的学校管理者。我要感谢学校,这里艰苦的条件磨砺了我坚强的品质,这里淳朴的民风坚定了我献身教育的信念,这里可亲可敬的同仁帮助我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这里勤奋上进的学生实现了我展翅翱翔的梦想。可以说,27年来,我随着学校一起成长,尽管步履蹒跚,但脚步日渐坚实,身影日渐挺拨。
27年来,身边许多同事都调到县城工作了,而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也飞向了全国各地。有时候,我问自己,羡慕别人吗?自己的坚守有意义吗?说实话,我自己也说不上有什么意义。因为自己不是那种举足轻重的人物,更不会有什么扭转乾坤的作用。就像千万万农民耕耘在脚下这片土地一样,我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习惯了这里的校园,习惯了这里的家长,习惯了这里的孩子,习惯了这里的空气。我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烦恼,也有“高堂明镜悲白发”伤感,但,27年来我从不后悔。
与许多城市学校比起来,甚至与其他一些乡村学校比起来,学校的条件依然很艰苦,教育发展的现状依然不甚令人满意。作为一名奋战了27年的老兵,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山区教育工作中去,“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我坚信,只要全社会来关心山区教育,奉献我们的爱,山区教育必将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第三篇:扎根山区,情系学生
扎根山区,情系学生
——学习唐举金校长先进事迹
肖堰完小
严洁
连日来,唐举金校长的感人事迹,在肖堰,在南漳,在襄阳,乃至在全省引起了很大反响。唐校长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的校长。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他的平凡在于他只是千百万农村小学校长中的一员。他的平凡在于他以一生来践行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他的平凡体现在他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唐校长又是伟大的,唐校长的伟大在于他浓浓的平民情结。他始终扎根乡村,情系平民,数十年如一日,这是难能可贵的。唐校长不愧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为南漳教育事业奋斗了几十年,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的精神财富和模范事迹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初踏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我们最主要的是学习他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的坚强党性;学习他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习他爱生如子、严格笃行的高尚师德;学习他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工作态度。
我和唐校长有过数面之缘,平常也经常听到大家谈论这位优秀的校长,说他如何如何好,但仅止于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最近在学习了他的相关报道后更是被他的所作所为所感动,看到关于他的先进事迹的详细介绍,从一些平凡的小事可以反映出他那善解人意的品德,这充分体现了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令我颇有感触.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任何溢美之词都无法形容的。再回首自己走过的这短短的一年教育路程,自惭形秽,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学习:
一、用“爱”教育,率先垂范。
这几年他用一个字教育每个学生,那就是“爱”。所带班级到处弥漫着“爱”,他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是严格要求着自己,在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首先规范了自己的行为,特别注重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面向全体学生,从不歧视学困生,甚至给予学困生的关爱更多,“先成人后成才”是他带班的准则,“一切为了学生”是他的工作准则。他能和学生融为一体,经常不定时地深入学生中与他们交心谈心,替他们排忧解难。用高度负责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启迪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所以他将自己班级的班训定为“爱就在你身边”他让学生学会爱学校、爱班级、爱同学甚至是周围的一草一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总之,他时刻铭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应该学习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精神,用我们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去打开学生的扉,把爱倾注在讲课中,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让课堂教学因为有了爱而充满生命力。前苏联经典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深爱着我的每一个学生,我会深情地赞美学生的优点;也会宽容地面对学生的缺点。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用博爱去关怀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用毅力感染学生,用自信鼓舞学生,自然会换得一颗颗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的行为发生神奇的变化,自尊、自信,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前进。因为热爱事业,我可以一往无前,风雨兼程,也可以披星戴月,鞠躬尽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的精神。”此所谓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他深知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要当一名人民放心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他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2005年秋,唯一的一名英语教师也调走了。一下子,学校面临着英语停课的窘境。当时,已是39岁的唐校长是学校最年轻的,主动请缨接手英语教学工作。从那后,他常常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看碟片、听录音,一学就是半天。作为初踏上讲台的我们更应该如他一样学而不厌,坚持不懈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本领,孜孜不倦,勤奋学习,透彻地懂得并能轻松地驾驭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居高临下,有高屋建瓴的感觉,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教师读书,既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又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让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让读书创造我们生命的喜悦。
此外,除了要向书本学习以外,还要向别人学习。事实上,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学习的教师。他们知道与他人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可以吸取别人的亮点为己所用,他们知道经验的可贵,了解自己的不足。向别人学习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的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还要善于思考。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站在课堂上,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他不去思考,那么就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拼命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然而,我们从教书的第一天起就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思考并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又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不断总结提升,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蒸蒸日上,优秀教师将层出不穷。千万切忌盲目自大,目中无人,要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有点及自身缺点的眼睛,千万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另外,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也有我们自身的优势,我们年轻有朝气,有精力,懂电脑,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运用电脑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添光添彩,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三、乐于奉献,心系学生
唐校长1984年高中毕业后,回到高峰岭上拿起了教鞭,在贫困大别山深处,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任劳任怨,从普通教师到后来的副校长、校长,一干就是28年,从未离开过高峰岭。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他让食堂、厕所焕然一新,资助上百贫困学子拿到国家补助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安分乐道。
他热爱教育事业,心系学生,在中国义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人民教师的春蚕吐丝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人生的红烛精神,一直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群体始终表现着惊人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唐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毕生从事山区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钻研,心系学生,无私奉献!这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课余时间奉献出来,和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到所学知识的有趣,每周组织开展各种力求实效的教育活动,如:小组“合作”赛、“一对一”竞争赛、成语故事会、辩论赛、跳棋比赛等,让校园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学生的欢声和笑语。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教学更加有特色、更加有效果,让学生学会脚步放快一点、眼睛放亮一点、思维放活一点、心胸开阔一点、嘴巴甜一点。让我们用用光彩的生命,去照亮一种工作,一种职业,甚至照亮其他人的命运。”
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行动,我们作为年轻教师,在刚开始投入工作时,更不应一味地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应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
几千字的事迹介绍,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学习唐举金校长,说不尽、学不尽!但我知道了许多事情,我们不是想不到,也不是做不到,缺乏的是对平常事的恒心和毅力,是把许多小事做好,把每一天走好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他身上,我深深地知道: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他的事迹,他的精神,更深层次的学习,应该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充满无比热爱、无比忠诚,从形成信念,到坚定信念,到科学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
他的事迹更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教师,我珍爱这一岗位,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用爱和责任铸造伟大的师魂。没有完美的教育,但有着美丽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这份世界上最美的职业,我们应该也必须努力去做一名像唐校长一样优秀的老师。
第四篇: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
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
——记牟定县高平中心小学教师王加富
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高平中心小学的王加富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典范,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信任。
王加富,男,1964年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山区教育教学第一线,27年的教学生涯中有17年时间都是在一师一校渡过。在教学生涯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一、爱岗敬业、扎根山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王加富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可是他将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他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的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作风受到了学校广大教师的赞誉;他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奉献于平凡的教育岗位;他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他,工作27年来,他多次获得高平中心小学和江坡镇政府表彰,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多次在师德师风和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1985年8月,刚刚初中毕业的他,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为人诚恳,就被江坡中心小学聘请为代课教师。并先后在条件非常艰苦的花瓶山小学、希坝冲小学和黑龙潭小学等一师一校的村小学任教。其间,条件最为恶劣的是黑龙潭小学。黑龙潭小学是江坡镇乐利冲村委会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它与禄丰县妥安乡的干箐村隔箐相望。黑龙潭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山高坡陡箐深,村里不通公路,购买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吃水要到一公里之外的大箐里去找,吃的米和菜要从自己家里背去。全村总人口只有约100人,学生也不多,但班级却从学前班到四年级都齐全。他既要上学前班、一年级的课,1 又要上三年级的课;放学后,又要忙着做饭吃。一整天让人精疲力竭。面对教室里四面漆黑的墙壁和坑坑洼洼的地面,他有些心灰意冷了,但是,当他想起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渴求知识的眼睛、一张张充满笑容的面孔时,又精神百倍,满腔热情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忙着给学困生进行辅导,给学生批改作业,晚上还要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虽然黑龙潭小学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是,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在乎这些,而是静下心来教书,一干就是十一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的孩子。在偏远的山区,没有娱乐的地方,生活很枯燥,他就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看书学习上。由于他的好学,终于在1998年8月考起了民代班,成为了一名公办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2004年8月份,因工作需要到大成完小任教,面对简陋的校舍,扬尘的操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工作环境,他毫无怨言,爱岗敬业,踏实工作,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寒来暑往,一晃就是九个年头,扎根山区教育的他默默为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做着自己的努力。
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在工作中,他深深地认识到,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不学习是不行的,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他积极参加了学历提高学习,2002年参加中央电大函授小学教育专业学习,并于2004年取得专科学历。另外,他还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事交流,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他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形势下的教育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制作课件,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他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爱心育德,落实阳光理念,关爱留守儿童,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大成完小地处牟定、楚雄、禄丰三县交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特殊的生源。近年来,外出务工家长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多了,对班上的留守孩子,他非常关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使这些孩子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他们班有一个叫高贵的女同学,几年前父亲不幸因病身亡,母亲改嫁,年幼的她由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刚入学时,这个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做事小心翼翼。了解这些情况后,王老师主动找她谈话,积极推荐她担任班干部,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时间一长,这个孩子变得爱说爱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她的爷爷、奶奶对老师非常感谢,正是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使这个孩子摆脱了失去父母的阴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他所在班级的学生自信、乐观、大方,班风班貌好。
四、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总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与同事相处和睦。在工作中能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他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别人。年轻的班主任们总是将“难啃的骨头”交给他,教师中间有难以开展的工作也交给她。年轻的教师们亲切称他为“老大哥”,王老师也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热情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想的多。同事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愿意跟他说。他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对他们进行谈心、开导,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王老师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们的一致认可。
王加富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凭着对事业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 奉献,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进步。他说,我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源自于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用心写下忠诚,让青春闪光!因为我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
第五篇: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精彩演讲比赛
“三尺讲台”成就了我简单质朴的人生,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就如生长在荒山野岭的无名花草一样。我没有文学巨匠们的豪放人生,也没有歌星影星们的风光人生,更没有款爷显贵们的富豪人生。或许,我拥有的只是简约而清贫的人生。身居穷乡僻岭,有望不断的陡峭山崖,走不尽的崎岖山路,翻不完的纵横沟壑。这里穷山恶水,荒凉贫寒,曾令几多城里人望而却步。然而,贫瘠的土地在召唤,山里孩子荒芜的心灵在呼唤,这里更需要知识,这里更渴求文明。也许你们会问我:“为何要选择当山区教师?”不怕你们笑话,儿时的一次小小的游戏(当老师)促成了我最初的梦想。没想到,今天我还真的就站上了三尺讲台。
小学时,我曾听老师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这样一位山村教师,辛勤耕耘二十余载,有一天却突然倒在了三尺讲台上,一时间,教室里哭声动天……追悼会上,前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有学生,有同事,还有纯朴的山民。长天悲恸,群山呜咽,那场面何等悲壮,何等感人啊!这故事萦绕在我心头好多好多年,挥之不去。身在乡村,我 亲眼 目睹了山村的贫瘠与落后,也 切身 领略了山区教师的酸甜苦辣与清贫。瞅着年轻人纷纷跳槽,抑或调至繁华都市,我曾犹豫过,也曾徘徊过,但是一想到更多山区教师无私执着的奉献,一想到无数山民殷殷的期望,一想到山里娃那双双充满期待与 渴望 的目光,我又不得不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义不反顾地投身到艰难而清贫的山区教育事业中。在我们身边,有着多如星辰的山区教育工作者的典范,他们都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生命演绎着山区教育的动人华章:有坚守清贫,扎根深山37载的重庆市农村优秀教师谭宜树;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重庆市优秀教师谭树攸;有呕心沥血,抱病执教的向福召老师;有励精图治,连创佳绩的山区优秀校长向科斌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奉献的身影在山区学校随处可见,可更多奉献者的感人事迹却鲜为人知。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一只只金凤凰 的出 飞,一年又一年山区教育质量的腾飞,无不凝聚着我们山区教师的心血与汗水。曾记否,为了“普九”大业,我们山区教师的足迹踏遍了四山五岭,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将一个个含泪辍学的孩子请回了 校园。平静的山区教坛始终演绎着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君不见,多少乡村教师肩挑两任,跋山涉水,频繁地穿梭于家校之间,忙了学校又忙家里,中午就几根咸菜、一碗冷饭给打发了;君不见,多少教师抱病上课,很少休假;君不见,多少教师殚精竭虑,献身课改。这里的教室没有城里的宽敞明亮,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身粉笔灰,两袖清风,三寸不烂之舌,四只眼睛”成了山区教师的简约写照,可是我们依然无怨无悔。聆听着山里孩子诗意般的书声,我们喜悦;眼见着山里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欣慰。有人说: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这话不错,可是如果我们都放弃这清贫而艰巨的事业,谁来给荒寒的土地播种文明?谁来给贫困的山区撒播希望?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虽不是时代的精英,但我们足以堪称大山的骄子!为了山村的希望,为了孩子的明天,我愿固守我清贫的“教师梦”,无怨无悔!不求轰轰烈烈,但求问心无愧;不求涓滴相报,但求青春无悔!也许XX年,20年后,山里的孩子们会飞向五州四海,一个个功成名就,那不就是我们山村教师的最大骄傲吗? 尚 能如此,我们将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我誓将青春献 杏坛,甘洒热血哺新苗!
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绘山区教育的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