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矫正刑罚。在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年试点到2012年全面推进,仅用了九年的时间,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将社区矫正制度写进刑事基本法,标志着我国监外刑罚执行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矫正正式成为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但仍未能解决社区矫正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对社区矫正检察法律监督工作的探索检察机关也尚处于摸索阶段。
一、基层社区矫正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社区矫正现状。社区矫正人数逐年上涨,在刑法实践中,随着“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执法理念影响不断加深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趋势是非监禁刑,可以预见实行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数比例今后还将呈上涨趋势。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局组织实施,检察院全程对各执法环节进行监督。司法局确定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新入矫人员按统一编号、指派、采集信息、进行谈话教育,建立社区矫正执法档案等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接收手续,之后通知其所在的司法所接受矫正人员。各乡镇司法所将收到的执行档案副本的资料按“一人一档”进行管理,成立相应的帮教小组,坚持组织开展日常报告、每月至少8小时的教育学习以及社区公益服务,并将以上情况在矫正档案上详细记载,填写月度、季度汇总归档管理。矫正期限满后将矫正表现材料等报司法局统一办理解矫手续。检察院以定期和不定期、日常检察和专项检察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深入到每个乡镇司法所详细了解矫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检察建议。
(二)社区矫正的特点。一是社区矫正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分类结构较稳定。二是社区矫正期限多在三年以内的人数较多。三是基本数据随时都在变化,矫正人员分布不均。四是监管情况参差不齐。五是担负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任务繁重,责任艰巨。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律适用依据不足,有待完善。《刑法修正案(八)》与《刑事诉讼法》为社区矫正依据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地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各环节实行法律监督的地位,对违反法律和社区矫正相关规定的,检察机关可以视情形采取监督措施。《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也规定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执法活动有监督职责,有违法情形的,应依法向相关机构提出纠正意见。但相关法律原则过于宽泛,细则不够明确,致使监督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权威性,工作措施无力,监督过程中漏洞常常出现,在实际工作中,法律监督人员的很多工作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对发现的问题,找不到有关法律支撑。在监督中发现违法情形,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引用,只能引用大范围的法律条款,极大地降低了监督的严谨性,实际监督效果不佳。
(二)监督方式单一,及时性、全面性不强。社区矫正的特点之一就是矫正人数不稳定,每月都有新接收的人员也有期满解除矫正的,再次犯罪、变更居住地、收监、死亡等也会引起人数的变化,统计工作也要随时更新。每月要与司法局核对人数,出现检察机关掌握的矫正人数少于司法机关的情况,原因多在于异地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在做出社区矫正决定后不能及时告知检察机关,没有办法得到社区矫正人员的相关信息,监督也就无从下手。文书送达、对象交接阶段存在空白区域,容易给监督留下盲区,这种现象常出现在异地交付执行过程中。
异地法院应交付本地执行的罪犯,有时只给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送达执行通知书和生效判决书,使得检察机关对该监管对象无法列入监督对象的范围相关档案无法完善,而且根据地域管辖原则,又不能给相关人民法院下发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使得监督工作很被动。
法院在送达法律文书时,罪犯不在居住地居住,司法行政机关不予接收,法院只能向罪犯常居住地送达,但没有通知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在监督时发现监管单位的监管台账中并没有该社区矫正人员,经核查才发现人民法院没有交付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执行,使得对监管对象底数不能及时掌握,不能有效监督。(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