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减灾委全体会议暨省减灾委专家委会议上讲话
在省减灾委全体会议暨省减灾委专家委会议上的讲话
马上就是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X 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这个日子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记忆犹新,X 年前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 级地震,近7 万名同胞被夺去了鲜活的生命。为让全社会铭记这场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2009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今天下午,省减灾委组织了减灾集中宣传活动、救灾帐篷搭建比赛,向市、县赠阅了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刚才,X 同志宣布了省减灾委第二届专家委聘任决定,水利、气象两位专家又分别分析预测了我省今年气候和水旱灾害趋势。近年来,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其他常规工作,专家科学理性的预测和严谨务实的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 年我省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气象和水利等方面的专家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准确掌握全流域的气象和洪峰情况,精准预测水位涨落,科学预判哪段堤坝可能出现险情及淹没区域,提前撤离受威胁的人员,在抗洪抢险过程中全省没有一人死亡。做到这一点正是我们的专家提出了科学决策建议,非常不容易。在这里,我代表省政府向为全省做出重要贡献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这次省减灾委专家委换届,吸纳了省内诸多著名专家,感谢大家对防灾减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大家积极为防灾减灾工作和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十二五”期间,我省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2X13 万人次受灾,59 万人次被迫转移安置,49 万间民房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 650 亿元。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大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不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防灾减
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水平稳步提升,救灾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灾害救助水准显著增强,减灾宣传教育日益普及,全省减灾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要认清减灾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十三五”期间我省减灾救灾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的关键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从灾害形势看,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 5 年全国极端天气增多趋势明显,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增加,地震、暴雨等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增多,“北涝南旱”等区域性气候现象发生概率较大。特别是灾害形成机制、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影响深度和广度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影响,南方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类似 199X 年的气象和灾害现象,嫩江、松花江流域今年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的预判极有可能出现,面临的灾害形势十分严峻。从国家和社会要求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即将启动实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逐渐发展成长为救灾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巨灾保险等市场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凸显,为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新机遇。从综合减灾能力看,传统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与防灾减灾职能不断拓展、任务日益加重的要求不相适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灾害发生的综合性、越来越强的社会关注度不相适应,防灾减灾投入与灾害频发性、突发性、重大危害性不相适应,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依法行政、依法防灾、依法救灾不相适应,这些亟待研究破解。从以上分析来看,“十三五”期间减灾任务仍很繁重,许
多重大灾害是无先兆、难预判的,这也是减灾工作的规律,我们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去做工作,切实增强做好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地做好减灾预案和准备,做到有备无患,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救灾,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全力确保小康社会建设成果。
第二,要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做好“十三五”期间全省减灾工作。做好“十三五”期间的减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一要以风险防控先行为引领,提高灾害信息管理能力。全面开展区域内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重点推进县级以下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民用、军用对地观测手段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自然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立体监测能力。做好跨境河流、界河、界湖灾情信息交换,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充分利用各成员单位的基础地理信息、经济社会专题信息和灾害信息,完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和灾害信息的分析、处理机制,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组织专家委专家及时开展灾害形势研判和重大灾害评估等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二要以共享改革成果为引领,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省减灾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和地震应急处置系统建设,力争与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同步,有效衔接。及时修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加强减灾救灾骨干救援队伍及专业救援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应急通信设备、救灾办公设备等救灾物资、装备,提高灾情采集与传输能力、搜救能力、后勤保障等应急反应能力。调整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市、县政府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补助标准,逐步推进基层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全面提高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近几年,我省在救灾物资储备和储备库建设上舍得投入,特别是建成了中央级救灾储备库,并且储备了数量多、品种全的救灾物资,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救灾能力。“十二五”期间,我们规划建设 6 个省级储备库,去年年底前已经有 3 个完工,另外 3个要加快建设进度,今年一定要建成投入使用。三要以夯实基层基础为引领,提高减灾设施防灾能力。加快实施“三江”治理工程,重点治理三江干流堤防和胖头泡蓄滞洪区,提升流域综合防洪减灾能力。积极推进森林防火道路、大型灭火机械、扑火装备等防火试点项目建设;实施宁安市江南乡等 9 个灾害体工程治理;大力实施飞机航化作业,进一步扩大稻瘟病等重大病虫统防统治面积;及时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推进大中型城市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和易灾县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街道(乡镇)和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城乡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四要以普及减灾文化为引领,提高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能力。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对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非常重要。如果广大群众从小能够掌握避险和救援知识,一旦自然灾害来临,不但可以自我保护和自救,而且能够救助别人。宣传工作不但需要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领和推动,更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加入其中,建立起全民宣传的格局。特别是媒体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多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给予防灾减灾宣传以助力和支持。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
和社会组织协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机制,优化传统媒体在灾害信息传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途径多、速度快和覆盖广的特点,拓宽减灾宣传渠道,实现宣传无死角、全覆盖。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幼儿园、中小学学校教育内容,推进减灾知识进课堂。把社区作为主要宣传阵地,推广各级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识,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组织专家参与防灾减灾科普宣讲活动,扩大科普宣传受众面和影响力。五要以顺应社会期待为引领,提高防灾减灾社会参与能力。统筹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推动建立政府和社会协同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按照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行巨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注重工作落实,不断推进“十三五”期间全省减灾工作创新发展。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分工,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落实。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完善工作预案,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大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政策支持,加强资金、物资、技术、装备和人员保障。各级减灾协调机构的成员单位要主动作为、互相支持、协调配合,资源整合,力量集成,共同推动工作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抢险救灾一线,做到有序、有力、有效地组织和指挥,切实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要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和灾后恢复重建,尽最大可能防止和减少因灾返贫现象。二要做好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实施工作。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规划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建设水平的高低。近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城
市发生洪涝灾害以后,出现了“到城市看海”“坐在家里看海”甚至到街上抓鱼的场景。出现在老城市还可以理解,但一些新城市、新区也出现了,这就是下水道等城市排水设施规划不科学,就是规划的缺失。目前,我国已经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哈尔滨市等 15 个大型城市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 X 省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防灾减灾规划颁布后,各地、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做好规划的宣传贯彻实施,并结合实际编制本地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推动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上下衔接、同步推进。三要加强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工作。发挥天气雷达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和联防联动作用,提高灾害性天气和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短临预警的准确率;增加地震监测手段,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建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签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双线”目标责任书,加强对西部杨树食叶害虫、蛀干害虫、东部叶蜂和鼠害的防治工作;重点地质灾害防治隐患点搬迁避让整治等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工作;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洪水防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等工作;开展中俄、黑吉蒙及省内相关水域的应急演练和合作交流活动;做好多灾易灾地区和脆弱人群摸底调查和救灾物资储备布点工作,适时组织开展灾情会商,及时启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提升灾后应急救助保障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要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各地、各成员单位要抓住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各类纪念日的契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以农村、城镇、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以及媒体、网络、手机等传播手段全覆盖的全民防灾、合力减灾、共同救灾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各成员单位要抓住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各类纪念日的契机,共同合作,做好科普宣传工作。五要发挥好专家委的“智库”作用。省减灾委要发挥专家委的智库支撑、技术保
障、推动创新作用,为减灾救灾工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各位专家也要坚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实事求是,把使命感、独立的学术精神与合理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在减灾救灾政策法规、战略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重特大灾害综合评估和应急处置、科技手段应用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技术进步,为减灾救灾工作服务。
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王宪魁书记、陆昊省长也一直把防灾减灾工作抓在手上,反复强调并亲力亲为,深入一线调度和指挥。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10、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成立减灾委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成立湖北省减灾委员会的通知
(鄂政发„2008‟87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研究制定全省减灾工作的政策和规划,协调组织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提高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水平,在重大自然灾害期间协调和指挥全省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湖北省减灾委员会(简称“省减灾委”)。现将委员会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主任:张岱梨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主任:李元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谢松保省民政厅厅长
成员:张永忠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
肖安民省发改委副主任
黄国雄省经委副主任
郑年春省教育厅副厅长
郑春白省科技厅副厅长
赵飞省公安厅副厅长
康明先省监察厅副厅长
陈吉学省民政厅副厅长
王华新省财政厅副厅长
徐振坤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
杨世元省建设厅副厅长
张云省交通厅副厅长
卜江戎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郭志高省水利厅副厅长
李昌桂省农业厅副厅长
张早阳省商务厅副厅长
张瑜省卫生厅副厅长
方国建省审计厅巡视员
曾照祥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巡视员
李国斌
史有才
李克勤
刘晓洪
沈桥梁
张结民
司腊元
柯怡明
龚平
彭承波
杨军
马清轩
周曾祥
焦清平
文显新
丁孔信
杨颖
杨波
徐菊明
毛三元 省环保局副巡视员 省广播电视局纪检组长 省统计局副局长 省林业局副局长 省粮食局副局长省物价局巡视员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省气象局副局长 省地震局副局长 省移民局副局长 省台办副主任 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 中国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副局长 民航湖北监管办副主任 武汉铁路局副局长 省军区副参谋长 武警湖北省总队副总队长 省科协副主席 省红十字会副会长
易旺青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省减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负责省减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陈吉学同志兼任省减灾委办公室主任。
今后,省减灾委员会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经省减灾委办公室审核,报省减灾委主任批准后,由省减灾委行文,并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
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机构设置与省减灾委员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2011.5.5省经信委考察
省经信委园区处到息烽实地调研给力园区发展
为做好2010“省级 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评选工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业园区处,于2011年5月5日对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省经信委园区处专家领导一行对开磷集团30万吨硝基复合肥、27万吨硝酸、5000吨食品二氧化碳、6万吨季戊四醇、30万吨硝铵项目建设工地、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中化开磷合资有限公司、开磷建筑建材总公司标砖厂、拆迁安置小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座谈会上,县工业园区建设开发办公室主任、小寨坝镇党委书记陈才忠向考察组汇报了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申报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工作情况,从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产业建设情况;打造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业园区特色;落实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业园区项目;加强政府与企业联系;实现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业园“十二五”规划目标等六个方面做了重要阐述。
朱庭莉处长对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省经信委还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息烽县工业园区建设,并就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业园申报创建工作提出了忠肯的建议和意见。并预祝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业园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成功。
第四篇:(最新)实施细则省经信委
关于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7‟53号)要求,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简便、权责明确、公正透明的原则,特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
申报条件和材料
一、基本要求
(一)基本材料
申报支持资金的单位都需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1.市(直管县)经信委(主管部门)上报文件; 2.申报单位的资金申请表;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如与营业执照三证合一,提供一证即可);
4.申报单位和其法定代表人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的承诺书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限制性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享受资金奖补:
1.自2015年以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严重违纪、违法等问题的单位;
2和供应业)项目。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不予贴息;
(6)列入导向计划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优先支持。2.申报材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3)项目核准(备案)、环评、用地、规划等项目前期工作审批文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进行节能审查的高耗能行业需提供节能审查文件;
(4)项目资金证明材料,包括银行的贷款合同、进账单(借款凭证)、利息单(支付利息等费用的相关凭证)等。
3.支持方式
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0%给予贴息,单个项目贴息期不超过3年,贴息总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三)补助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示范应用 1.申报条件
认定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省内研制和使用单位。2.申报材料
(1)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当年认定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文件。3.支持方式
对省内研制和省内使用单位,分别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售价的15%给予补助,合计最高可达500万元。
(四)支持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
1.申报条件
已认定的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已交付。2.申报材料
(1)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方和用户方所签订的正规合同复印件;
(2)保单及保险费发票复印件。3.支持方式
对于已认定的安徽省重大技术装备,投保“综合险”或选择国际通行保险条款投保的企业,首台(套)装备(是指用户首次使用的前五台(套)装备产品)或首批次装备(是指用户首次使用的同品种、同技术规格参数、同批签订合同、同批生产的装备产品),按保费的80%给予补助。
(五)补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 1.申报条件
(1)符合《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制造强省建设实施方案》等确定的新材料发展方向;
(2)生产企业在我国拥有产品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者依法取得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取得重大突破;
(3)省内外率先批量使用,符合条件的自制自用企业视为首批次应用示范企业。
2.申报材料
(1)省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助项目申请报告书,包括新材料的性能及用途、生产和使用企业基本情况、6200万元。
(九)奖补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1.申报条件
根据《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当年认定为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企业。
2.申报材料
(1)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当年认定为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企业的文件。3.支持方式
经省认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
(十)奖补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 1.申报条件
(1)企业已通过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2)企业在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打造新型能力发挥等方面评定为优秀。
2.申报材料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
(2)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报告。报告需体现企业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推动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3.支持方式
对通过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择优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
(十一)奖补工业机器人购置 1.申报条件
上一1月1日至当年申报截止时间企业购臵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自由度≥4)。
2.申报材料
(1)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购买工业机器人的清单和发票、合同复印件;机器人在企业车间使用的电子照片(大小不低于5M,像素不低于800万,张数不少于10张,并附照片说明性文字)。
3.支持方式
鼓励企业购买省产机器人。对购臵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自由度≥4)的企业,按购臵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
(十二)奖补煤矿安全和信息化改造项目 1.申报条件
(1)煤矿安全风险防控和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项目;(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改造项目;(3)煤矿违章自动识别系统;(4)煤矿水害预警信息化系统;
(5)其它与煤矿安全生产有关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改造项目。2.申报材料
(1)企业概况、项目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及项目基本情况;
10划函„2013‟249号)等,上一获得省经信委认定的安徽工业精品、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
2.申报材料
省经信委公布的上一安徽工业精品、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的认定文件。
3.支持方式
对认定的“安徽工业精品”每个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认定的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
(十六)奖补在中央媒体宣传推介“安徽工业精品” 1.申报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品牌优势突出,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2)企业具有行业或省内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行业和全省工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示范性,获得“安徽工业精品”称号;
(3)企业产品宣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有关要求及央视广告审播要求。
2.申报材料
(1)“安徽工业精品”央视宣传推广申报书;
(2)企业相关证明材料:“安徽工业精品”扫描件、企业生产许可证扫描件、质监部门有关产品质量证明、税务部门有关企业纳税情况证明、企业商标注册证扫描件;
(3)各市经信委对企业上报的“安徽工业精品”央视宣传推广申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申报书内容真实无误,并提出初审意见(企业宣传脚本的制作原则上由企业自主提供);
(4)省经信委、省财政厅联合委托第三方机构根据有关要求,组织专家对各市组织上报的企业申报书进行评定,最终确定播出企业名单和播出序列。
3.支持方式
宣传推广费用省级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十七)奖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1.申报条件
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企业(示范区)。
2.申报材料
(1)工信部关于公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的相关文件;
(2)中国质量奖(仅限制造业)、中国工业大奖主办单位公布的相关文件。
3.支持方式
对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314(1)节能环保生产企业需提供前两年节能环保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节能环保新产品数量(型号)及产值证明材料;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的企业需提供其技术、装备产品列入工信部相关目录的文件资料;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需提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废物来源、利用量相关证明材料;节能环保服务公司需提供节能诊断报告、服务协议或合同;
(2)已完工节能环保重点项目需提供项目竣工验收材料(环境保护单项验收批复或验收监测报告、项目决算审计报告、有行业资质评估机构出具的项目节能环保第三方评估报告等);
(3)在建节能环保重点项目需提供项目核准(备案)、环评、用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审批文件,项目资金证明材料,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报表。
3.支持方式
(1)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生产企业、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或装备产品企业、节能环保服务公司一次性奖补50万元;
(2)对已完工节能环保重点项目的企业,一次性奖补50万元;经评定为优秀在建节能环保重点项目的企业,一次性奖补50万元(经第三方专家评定择优安排,评定标准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在建重点项目评选标准)。
(二十一)奖补国家级绿色工厂与绿色产品 1.申报条件
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称号的企业。2.申报材料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文件。3.支持方式
对获得国家级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只分种类,不分型号)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
(二十二)奖补省级绿色工厂 1.申报条件
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2.申报材料
省有关部门认定文件。3.支持方式
对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
六、支持服务型制造
(二十三)奖补服务型制造示范的企业 服务型制造示范的企业——国家级 1.申报条件
获得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包括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平台)的企业。
2.申报材料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文件。3.支持方式
对获得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奖补服务型制造示范的企业——省级
718上一“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发布通知。3.支持方式
对进入“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的本省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奖补100万元。
(二十七)奖补总部新落户我省的全国百强企业 总部新落户我省的全国百强企业——电子信息行业 1.申报条件
总部迁至我省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申报材料
(1)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上一“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发布通知;(3)总部迁至我省的董事会会议决议报告、公司总部迁移公告、总部建设方案及相关投资协议文件等证明材料。
3.支持方式
对总部落户我省的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一次性给予奖补200万元。
总部新落户我省的全国百强企业——软件行业 1.申报条件
总部迁至我省的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在省经信委统计系统按时填报软件统计数据。
2.申报材料
(1)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上一“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发布通知;
(3)总部迁至我省的董事会会议决议报告、公司总部迁移公告、总部建设方案及相关投资协议文件等证明材料。
3.支持方式
对总部新落户我省的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200万元。
(二十八)奖补首次进入安徽省重点企业名单 首次进入安徽省重点企业名单——电子信息行业 1.申报条件
依据《安徽省重点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经省经信委发布的安徽省重点电子信息企业。
2.申报材料
企业申请奖补报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上一生产经营、经济效益及研发创新情况,产品创新性、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带动性情况,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社会责任贡献情况,经审计的上一企业会计报表等)。
3.支持方式
对首次进入安徽省重点电子信息企业名单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
首次进入安徽省重点企业名单——软件行业 1.申报条件
依据《安徽省重点电子信息、软件和大数据企业管理办法(试行)》发布的安徽省重点软件企业。
2.申报材料
122(三十一)奖励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进入50亿、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企业
1.申报条件
(1)企业上一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相应标准;(2)企业在省经信委企业云平台上报主营业务收入达到相应标准。
2.申报材料
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3.支持方式
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企业领导班子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30万元,其中法人代表不少于40%。
(三十二)奖励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 1.申报条件
新进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企业。
2.申报材料
近两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评选结果文件材料。3.支持方式
对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企业领导班子100万元,其中法人代表不少于40%。
(三十三)奖励新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 1.申报条件
新进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500强,在我省注册登记且总部设在我省的制造业企业。
2.申报材料:基本材料。3.支持方式
对新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企业领导班子100万元,其中法人代表不少于40%。
(三十四)奖补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申报条件
(1)省经信委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根据《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评价办法》,上一综合评价为“优秀”的专精特新企业。
2.申报材料 企业申请报告。3.支持方式
对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根据综合评价情况,择优给予每户一次性奖补50万元。
(三十五)奖补省认定成长型小微企业 1.申报条件
符合《安徽省成长型小微企业评价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申报要求的工业类小微企业。
2.申报材料
(1)企业基本情况、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品牌质量管理和人才培育发展等情况;
5262.申报材料 工信部认定文件。3.支持方式
对获得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给予一次性奖补300万元。奖补工业设计中心——省级 1.申报条件
依据《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皖经信产业„2014‟184号),获得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的企业。
2.申报材料
(1)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文件。
(2)《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评价办法》要求的相关附件材料。
3.支持方式
对获得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择优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50万元。
(四十)奖补省企业技术中心 1.申报条件
省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申报材料
省经信委等部门联合公布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文件。3.支持方式
对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择优一次性奖补50万元。
九、强化金融土地要素支撑
(四十一)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四十二)补贴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 1.申报条件
(1)制造业中小企业;
(2)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期限在36个月及以上,截至申报时,已履约12个月以上,第一年还款金额不得超过总金额的40%,前两年还款不得超过总金额的80%;
(3)合作的融资租赁机构:省内登记注册资本金2亿元以上(实缴),省外登记注册资本金20亿元以上(实缴)、资产规模50亿元以上,近3年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投放额逐年增长。
2.申报材料
(1)资金申请报告;
(2)供需融三方协议,设备明细表,购臵发票或价值评估报告,厂家发货凭证、清单,入库验收清单,安装验收清单,竣工验收材料;
(3)企业还款计划表,放款、支付租金银行流水凭证,收款收据、租息发票;
(4)企业和公司法人代表的征信报告(记录),近3年纳税证明,中征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确权登记记录;(5)合作的融资租赁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近3年财务审计报告和纳税证明,征信报告;
(6)企业、融资租赁机构真实性及不提前解除融资租赁业
930
四、省经信委负责组织实施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负责开展项目资金的稽查核查等工作。省财政厅负责完善涉企项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协助对涉企项目进行比对。
五、对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截留、挪用、转移或侵占奖补资金,擅自改变承诺实施事项等行为,视情况责令限期整改、停止拨付资金、限期收回已拨付的资金,同时按规定对项目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将项目单位及中介机构列入信用信息“黑名单”、取消其3年内省级所有财政资金申报资格。对触犯法律的单位和个人,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篇:省国资委检查汇报材料
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实现公司科学发展
尊敬的青海省国资委领导,尊敬的翟总经理:
大家好!在这盛夏酷暑、骄阳似火的激情七月,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了青海省国资委的各位领导以及翟总经理莅临义安公司检查指导工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向不辞劳苦、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把义安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况
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是由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公司位于新安县正村乡境内,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于2009年6月26日竣工投产。矿井地质储量1.64亿吨,可采储量0.94亿吨,井筒垂深708米,采用立井双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采煤工艺为综采,服务年限55年,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010年以来,公司先后荣获义煤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河南省安全生产示范单位”、河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河南省“五优”矿井、国家级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化矿井、国家二级安全高效矿井等荣誉称号。
二、安全工作主要做法
(一)提升理念,更新思路,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一是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的科学发展理念。公司上下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3号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干煤矿可以不死人,一切事故可防可控”的观念,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凡是涉及安全生产的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凡是安全生产需要的资金优先予以安排,凡是安全生产需要的人才优先配置。上至公司领导,下至一线职工都能时刻关心安全、牢记安全,带着感情、带着亲情抓安全,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除不生产、质量不达标不生产、安全没有把握不生产”。
二是自觉实施以安全零事故为目标的安全管理理念。确立了“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的安全核心理念。形成了“人身安全事故为零、机电设备运转事故为零、工程质量事故为零、顶板事故为零、瓦斯超限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等6个安全“零”目标。广大干部职工坚定“隐患可控、事故可防”的信念,高标准、严防范、真落实,用心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为安全管理注入了强劲的内在动力。
三是自觉践行“三维”安全管理理念。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坚持“三维”管理。即全员参与管理、全过程控制管理、全头面全方位执行管理。我们推行普通话“两述”,开展岗位安全确认,建立职工安全档案,举行员工安全意识综合分析,实行安全互保联保等,形成了人人有责任、处处有考核的安全管理运作体系;我们注重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控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每项工序的全部过程都有明确要求,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推行程序化工作法,把安全要素串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使任何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都由始而终构成一个连续闭环的回路,实现了各要素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制衡,达到了高效落实的效果;我们要求井上下每个空间、每个区域、每个岗位均要实施动态化、定置化控制管理,开展了全头面,全巷道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动态达标、整体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严格安全管理,加强“双基”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确保每一项制度执行到每一位员工。安全管理,重在责任落实。公司全面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坚持每年定期开展准军事化训练。通过军事化训练不仅规范了职工的安全行为,更有效地强化了执行力。例如,为保证防突钻孔施工工作落实到位,公司引入工程监理制度,对各钻场实行区域包干,由监理人员对本区域的钻孔数量、规格、深度等实施监管,并承担相应责任。为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发生人身轻重伤事故,一律对分管副总经理问责,逐步建立了“有职必有责,任职必负责,失职必追责”的责任追究机制。
二是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行安全评价和评定制度,每月由公司分管领导组织业务技术部门对矿井水、瓦斯、顶板等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对矿井六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定。2008年初,公司率先在义煤集团实施了安全隐患三级闭环网络管理制度,建立了隐患排查及整改台账,并对重大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形成了隐患排查(信息采集)→分类管理→制定整改措施→过程重点控制→隐患销号处理的全闭环管理机制,保证了隐患整改的落实。根据不同时期安全工作重点,坚持“一月一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专项治理活动,通过树典型、立样板,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起到了以月促季、以季保年的效果。
三是深入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建立了大学生进区队、进班组机制,积极推行以“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三自”管理。开展“优秀班组”创建活动,实行班组安全宣誓,班组成员列队打旗统一入井、班组安全互保联保制度。通过开展班组建设,职工安全行为逐步规范,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全面加强。
四是强化职工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培训。培训不过关,人人是隐患。按照“强化培训,岗位练兵、注重实效、提高技能”的工作思路,坚持“订单式”集中培训与“以师带徒”个体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灵活运用现场实践教学、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载体,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今年以来,公司共计开办各类培训班17期,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同时按照“大学生工人化、工人知识化”的具体要求,把班组长及业务骨干纳入准管理岗进行管理,开办班组长学历达标培训班,全面提高班组长专业理论和管理技术水平。
公司成立以来,在“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方针的指导下,坚持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把文化因子引入到安全管理中,编印了《企业文化手册》、《瓦斯综合治理手册》等文化宣传手册,集结了以安全理念为核心内容的MIS识别系统,健全了安全视听觉识别系统,完善了“六条线”安全管理体制,建设了井上下安全文化长廊,形成了育心与规行相结合的管理新模式,精心建塑了具有义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三、加大瓦斯综合治理力度,提升矿井安全保障程度 义安公司作为一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一直是矿井安全管理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按照“防突服务于生产,生产服从于防突”的工作思路,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防突工作。仅去年一年就施工防突
钻孔50.9万m,安装抽放管路4090m,抽放瓦斯549.52万m。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现场管理,建立瓦斯综合治理管理新机制。坚持每周一次防突例会、每月一次瓦斯综合治理专题会,建立完善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投入保障机制,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健全瓦斯治理和防突工作管理制度等,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保障;把瓦斯治理工作由制度措施完善向加强现场管理转移,实现了“四个到位”,即防突措施制定到位、措施孔施工到位、专职人员现场监督到位、管理人员现场抽查到位。坚信“没有抽不出的瓦斯,只有打不好的钻孔”。为切实将防突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钻孔深度和钻孔质量,我们制定了《监钻管理办法》,要求所有中层干部全员参与,现场跟班,严格检查回撤钻杆数量和角度,保证抽查率达到50%以上;建立瓦斯预警机制,要求工作面出现瓦斯异常、地质构造等特殊情况时,进行重点监控,并采取特别的防突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严格做好“区域防突-区域消突评价-区域验证-局部防突-局部效检”的防突工作程序。
二是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以“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为目标,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采取了保护层开采、底(顶)板岩巷预抽、网格抽采、本煤层抽采、煤巷条带预抽的区域防突措施体系,并广泛采 3
用水力压裂、水力冲孔等新技术进行区域防突。目前,瓦斯综合治理的所有措施和手段,在义安都能够看到。
三是加强瓦斯综合利用工作。由于我矿煤层透气差,瓦斯解吸速度快,抽放浓度仅为3-5%,不能直接用于发电和民用,经多方考察论证,我们于去年购置了一套乏风氧化设备,利用氧化装置销毁乏风中的甲烷并取热利用,实现了瓦斯资源的变废为宝。
四、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创新力度,夯实矿井安全基础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始终坚持“规格上尺量,压力用表测”的原则,严格执行班验收,班评估制度,积极采用大断面、松帮卸压技术、煤层注水技术等,提高生产现场支护管理水平。
一是强力实施大断面支护改革。在井下所有巷道强力实施大断面支护改革,巷道断面最低不小于18m,特别是井下轨道大巷断面已达24m。同时在巷道大断面的基础上,按照地铁化、明亮化、彩色化、语音化的要求,对巷道进行高标准装修,美化、亮化,不断改善职工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
二是全面推广松帮卸压技术。在所有煤巷全面推行松帮卸压技术。松帮卸压孔作为月底工程验收必检项目。通过实施松帮卸压,大大减少了巷道底臌、帮臌等现象,对于控制巷道支架变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平均每条巷道每个月的支架失修数量仅为30~70根,巷道支架变形量仅为15~
285mm,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十分明显。
三是强力推行煤层注水工作。坚持把煤层注水工作放在和防突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设置专门注水队伍,在所有煤巷头面全面开展水力化工程,形成了“深浅孔相结合、高低压相结合、压注抽相结合”的煤层水力化工作体系。通过实施煤层注水,回采工作面平均降尘率达58.1%,掘进工作面降尘率达67.2%,井下各个采掘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注水后,在防片帮冒顶、防瓦斯、降温等方面效果也极为明显。
五、加大安全质量质量标准化建设力度,改善矿井安全环境
以创建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目标,按照“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和新常态化”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了《工程质量管理标准》等标准化制度,重点强化物品编码、贴牌等数字化管理,采掘工作面“六条线、一整齐、一整洁、三统一”精细化管理,作业环境“日日有更新,月月有变化”常态化管理。今年上半年,共施工质量标准化项目207项,投入资金414.92万元。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逐步实现了“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由局部达标向全方位、全过程达标,由视觉形象达标向本质安全达标”的全面转变和提升。在今年第一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中,我公司是唯一一家被集团
公司授予创新奖的单位,河南省政府陈雪枫副省长、省安监局张国辉局长、省人大常委会等领导先后莅临我公司调研指导工作,都对我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无尘化矿井”建设活动。所有煤巷打钻坚持使用孔口捕尘器,确保80%以上的煤尘能够从源头上得到控制。所有巷道坚持定期冲尘制度,班班上扫帚打扫,设备台台用抹布擦洗,在各巷道口修建涮脚池,所有运输矿车加盖防尘罩。工人出班自觉执行“一拍、二解、三擞、四倒”出井程序,升井自觉经过三道涮脚池,把胶鞋上的煤灰、岩尘涮掉。通过不懈努力,使井上下安全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义安公司作为义煤集团一个刚刚投产的新建矿井,无论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还是在矿井管理方面与贵省先进矿井相比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见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尽快加以改善解决。
最后,忠心祝愿各位领导工作愉快、心情舒畅!希望此次义安之行能够给各位领导留下一段美好的印象,成为日后一段精彩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