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型发言
我为学院发展做贡献-----发言提纲
所谓应用技术型大学就是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学校,中国现在把大学分两类一种是研究性,一种是应用型。从国家上学说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有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做到学以致用。
根据国家的转型目的和学校的转型需要我对自己做了几点要求:
一是积极提高自己的教课水平,老师的职业就是上课,上好课是基础。针对自己所带的课程: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做到信手捏来、讲解清楚,思路明确,逻辑清晰。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
二是丰富课堂。上课容易,但是上好课,上好每一节课是比较困难的,再平时注意多观察生活,留心知识,课堂上能用生活实例讲解
知识更能体现学习乐趣,所以要求自己不能只是课堂上是老师,要时时刻刻是老师。只有把生活中的东西带入课堂才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管是通过网络搜索,还是实验证明,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应用型大学的要求就是增强技能水平。我们要本着这个宗旨,把自己的能力转化给学生。
四是在今后的能通过企业实习这个机会,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把企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能转化到课堂上,开阔学生的眼界,把课堂与生产相结合,真正做到产学相结合。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加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教与学生练相结合,分配合理,增加自主学习环节。
以上是我对学院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所做的总结和自己的发展目标。针对学校应用技术型转型,我们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自己。给自己制定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目标,为学校的顺利转型共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转型升级主题发言
创新思路 多措并举 推动蜂产业转型升级
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市蜂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在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然而,近年来江山蜂业也遭遇了发展瓶颈:全国最大的养蜂县、连续19年养蜂产值和经济效益位居全国各县(市)之首,如今蜂群数和养蜂员却队伍逐年下降,且趋于老龄化;全市34家蜂产品企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加工技术落后、粗放型经营特征明显、缺少高新技术的研发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全市出口企业较少,出口产值较低,国外更加严格的卫生标准和一些带有贸易保护性质的措施,使国外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蜜蜂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社会中影响仍然不够;蜜蜂传花授粉、为农作物增产增效,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华蜜蜂是我国的珍贵蜜蜂种质资源,然而从事中蜂养殖的人群越来越少。面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挑战,协会着力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挖潜革新,提升效益,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蜂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以质量安全为引领,走外向型升级之路
创建浙江省出口蜂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愈加苛刻的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2011年,江山市政府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主抓、企业带动、蜂农参与”为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组织保障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蜂药统一配送体系、产品可追溯体系、出口预警与应急体系、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多元化国际市场销售体系、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等八大 1 体系,完成了我市浙江省出口蜂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任务,成功带动了示范区内四家蜂产品出口企业、786户蜂农、10万箱蜜蜂走上产品量质提升之路,有效提高了我市出口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我市蜂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蜂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
续建浙江省蜂产品出口预警机制项目。从2007年开始,在外贸部门的支持下,我协会在全国蜂业界率先实施了蜂产品出口贸易预警机制建设项目,项目实施4年多来,制订了规范的工作制度,多种渠道收集和发布预警信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为我市蜂产品企业在抗击国际市场风险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连续4四年被省外贸厅考评为优秀。今年,组成单位由原来的4家企业增加到6家,预警示范点企业信息员增加至12名,定期向预警示范点办公室和市养蜂产业化协会报送相关出口动态信息,共上报信息262条。协会编制蜂产品出口预警期刊12期、在网站上公布出口预警信息360多条,以手机短信形式对蜂农发布信息26条。举办蜂产品对外贸易技术培训4期,宣传国家对蜂产品出口的有关政策、法规,通报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蜂产品中抗生素等药物残留检测标准。培训人次600人,免费印发资料1200份。蜜蜂之都网站对外贸易预警专栏点击率达到55万多人次,成为中国蜂业界最受欢迎、点击率最高的网站。
二、以中蜂培育为引领,走特色型升级之路
2009年在协会的帮助下,福赐德中蜂种蜂场取得“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被评为省一级种蜂场,为全省唯一一家中蜂种蜂场,并建立了中蜂保护区。同时,协会承担了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中华蜜蜂高产品系的培育与推广”,经过两年 2 多的实施,于今年顺利通过了由市科技局、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大等院校的专家教授组成的项目验收、评审会,并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被确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经选择育种素材及生产能力与生物学特性综合测评,采用蜜蜂营养杂交技术和雄蜂配子选育技术,利用人工授精和自然隔离交尾等方式控制雄蜂来源,通过6代的定向选育,首次选育出中华蜜蜂高产品系——江山中蜂1号,并制定了国内首个中蜂蜂种地方标准。项目选育出的江山中蜂1号,蜂王产卵力提高23%,繁殖力提高25%,蜂蜜产量提高49.83%,分蜂性下降11%。项目实施期间,在7省15个县,共推广原种1200余只,应用蜂群达18.4万群,经济效益达到5168万元。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极大推动我市乃至全省中蜂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同时,在该项目的带动下,全市中蜂饲养量从原来的不足一千群发展到现在的一万多群,协会通过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广大中蜂饲养户从原来的旧式木桶养殖,逐步掌握了活框式养殖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为真正保护中蜂养殖户切身利益,提高大家饲养中蜂的积极性,协会帮助福赐德中蜂种蜂场筹备举办了“蜂养殖协议签字仪式暨2011年蜂农集训会议”,帮助邀请市分管农业副市长、宣传部、农业局、碗窑乡等领导出席,为其联系保险公司为蜂农购买保险。
三、以农牧结合为引领,走共赢型升级之路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做到发展养蜂生产和为农作物授粉并举,从而实现农牧结合、生态循环、高效发展,协会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蜜蜂授粉技术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帮助绿洲生物公司创建了专业授粉公司——“江山绿洲蜜蜂授粉科技开 3 发有限公司”,并建立了国内首个蜜蜂授粉示范基地。在现代农业园区峡口镇连丰村租用土地90亩,建成80箱蜜蜂的授粉示范蜂场,开展蜜蜂授粉对比试验、推广示范、技术培训、接待参观考察等业务,建成养蜂生产、授粉业务与技术培训用房等。完成蜜蜂授粉油菜增产效果及授粉技术对比试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经试验结果统计,蜜蜂授粉试验组油菜籽产量比对照组提高75.98%,其千粒重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2.34%和32.22%,出油率提高28.14%,种子的畸形率下降53.59%。在研究油菜蜜蜂授粉的同时,授粉基地另外搭建了 8000m2的GLP-832连栋钢架大棚,并在大棚内陆续种植黑番茄,草莓,青椒等瓜果蔬菜,进行蜜蜂授粉对比试验。此外,基地还大量种植了蓝莓、樱桃等作物,开展蜜蜂授粉试验。与此同时,协会制订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实施方案,有序、有力、有效的推进蜜蜂授粉技术推广,及时总结与推广蜜蜂授粉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开展蜜蜂授粉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维护生态平衡重要性等方面的宣传,使蜜蜂授粉技术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社会所认同,促进蜜蜂授粉的产业化。
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高效型升级之路
中国第一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蜜蜂专用放蜂车”在江山诞生。由于养蜂劳作辛苦,收入得不到保证,养蜂人数逐渐减少,蜜蜂饲养量也不断下降。为了切实改善蜂农养蜂生产与生活条件,减轻养蜂人的劳动强度,转变养蜂生产方式,逐步实现养蜂生产现代化,提高养蜂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促进传统养蜂业向现代养蜂业转变,协会积极帮助我市祥瑞蜂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养蜂专用车的设计、研发。并邀请蜂业界专家和多年从事 4 养蜂生产的养蜂员召开研讨会,征求大家的意见,根据养蜂实际需求结合蜜蜂的生活习性,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修改,经过3年的时间最终开发出了能够满足养蜂户实际需求的养蜂专用汽车。这款集房车和养蜂平台于一体的专用车为蜂农野外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该养蜂车车箱两侧为多层框架,至少可以装128个蜂箱。两侧蜂箱之间的空间为工作场所,在车箱上完成蜂产品采集工作。车箱前部设臵了独立的生活空间,并配备了太阳能发电装臵,蜂农可以安装卫星电视、冰箱等现代化设施,缓解枯燥的野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车箱下部还设臵了储存箱,方便收纳各种生产、生活用具,非常适合养蜂专业户在野外使用。而且出于对蜂农人身安全考虑,该车还首创安装了“一键救助按钮”,不管蜂农在任何地方,一旦遇到危险,只要按下该按钮,终端管理即刻收到求救信号,在第一时间为蜂农提供救助服务。养蜂户使用养蜂专用平台作为养殖、采集的工作场所,在平台上进行生产,不用装卸蜂箱,机动性强,可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收益。
五、以项目实施为引领,走高端型升级之路
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新产品不断推出。科技创新是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灵魂,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我市蜂产品企业今年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品研发加强,精深加工新产品不断推出,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恒亮、健康、野春园、蜂翁等公司进行新厂房建设,恒亮公司投资1.5亿元占地107亩的7000吨蜂产品综合加工厂,并在扩大出口业务的同时,开始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准备做大国内市场份额。健康公司 5 新厂房的建设也已全部结束,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将在年前全部开工。福赐德公司在继成功开发黄蜂胶后,又与浙江中药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出两款新产品。千红公司研发出了蜂蜜饮料、蜂蜜酒、王浆多胎片等新产品。绿洲生物公司成功转让 “蜂花粉功能因子提取与开发”省科技项目成果,成功完成“蜂花粉多糖”新产品开发。
六、以蜜蜂文化为引领,走内延型升级之路
蜜蜂文化工作有突破。为了突破产业瓶颈,加快产业发展,深入挖掘、提升我市蜜蜂文化,发挥蜂业观光、旅游休闲功能。今年在协会的宣传发动下,各龙头企业都将蜜蜂文化建设列入企业重要建设项目。目前初步建成的有福赐德、健康、三郎、千红、绿洲。特别是福赐德公司在花园岗建立了占地15亩的蜜蜂文化园,包括产品展示中心、蜜蜂文化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并与旅游相结合,进行蜜蜂文化和企业产品的宣传,其碗窑蜜蜂养殖基地被评为“省特色农业精品园”。供游客零距离接触观赏蜜蜂的群体生活,学习蜂产品知识,感受蜜蜂文化等。恒亮公司计划在新厂房规划15亩土地、投资1000万建造国内一流的、用3D立体效果展现蜜蜂文化的蜜蜂博物馆。今年将成为蜜蜂产业文化提升年。此外,由养蜂协会牵头,邀请市文联、报社、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5名作家与记者编辑。通过深入采访、收集资料、完稿、反复修改、多次校对,于今年9月份编印,共发行2000册。
今年,全市蜂群数量23.1万箱,累计实现蜂业总产值10.1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实现养蜂产值3.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8.57%;企业经销加工产值6.79亿元,比去年增长10.95%;直接出口产值约为14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7%。
第三篇:城市转型发展表态发言
凝心聚力 克难攻坚 全力推进瓯北转型发展
——在“比学赶超 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2012年是瓯北城市新区组建新格局的首开之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大都市核心区的关键时期。温州跨江发展的序幕已全面拉开,瓯北城市新区将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加速融入温州。
一、精心规划,描绘瓯北新区大蓝图
紧紧围绕温州“1650”大都市区空间布局,完善瓯北城市新区规划,优化城市设计,加快推进部分区块功能调整,修编三江新城、黄田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紧抓新区体制改革的大好机遇,着力加快规划、建设、管理、监督一条龙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化“拔钉破难”行动,大力打击违法建设,圆满完成拆违工作。
二、更新理念,加速瓯北经济大转型
以打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契机,加速永嘉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强势推进上正阀门等16个促开工项目,大昌金属等27个促竣工项目,全面启动乌牛岭下、桥头林福两大工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国家阀门质检中心,加快推进奥康、红蜻蜓等一批企业上市步伐,积极引导企业“零土地技改”,加快推进6个研发中心建设;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引领,加快中心城区“优二兴三”,全力推进三江国际性休闲商务区、瓯北现代物流区建设,全力推进瓯北商务中心、乌牛华隆大酒店建设,改造提升瓯北阳光大道、双塔路等商业街,着力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争取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落户瓯北,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紧抓机遇,推进瓯北城市大发展
有效依托大都市核心区建设战略,全力推进三江新城开发,加大三江农房集聚改造、三江标准堤塘建设力度,完成三江片道路网初步设计审批,完成1300亩围堤造地项目;有效依托固定资产投资85亿的任务,大力推进交通道路网、防洪减灾骨干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104国道西过境永嘉段、马岙农房集聚、乌牛新闸、黄田水厂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阳光大道东向延伸、瓯北大桥等重点工程;有效依托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开工建设乌牛污水处理厂,着力改造瓯北污水管网,加快完成县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
四、用心管理,助推瓯北形象大提升
加大创新力度,实施网格精细工程,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效率,推进环卫工作市场化改革,依托东瓯街道试点典型引路,全力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加大管理力度,整治占道经营,继续抓好罗浮大街、双塔路等治理工作,深化 “四小车” 整治,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建筑垃圾运输,整体改造提升周边农贸市场;加大创绿力度,开展“揭疤栽花”活动,加强道路绿地、街头绿景、河边绿道整治,加快推进北郊森林公园、塘头山公园、罗马城公园等建设,着力营造优美环境,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第四篇:转型升级路径座谈会发言
加强资源整合加快科技创新 为XX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20XX年X月X日
实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之策。经济转型升级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动力的转变、中观层面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微观层面上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都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已得到很大改变,海工设备、电子信息、复合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委XX届X次全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争创全省转型升级先行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科学研判,抢抓机遇,迎接挑战,顺应潮流而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努力打造“创新XX”、建设“幸福XX”、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但客观地讲,全市原有经济基础和传统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我市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和引导,相关部门需要更大力度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具体而言,我市目前转型升级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制约因素:
一是传统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低的制约。如我市发展多年的机械加工产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并未能完全走出产品档次低、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的困扰,多数企业因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一旦遭遇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就难以从容应对,致使整个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这种矛盾不会以投资规模或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实现传统产业改变并提升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全市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6%;201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企业28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比例为19.8%;全市新标准实施以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仅8.4%。可见,虽然大企业占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权重较大,但高新技术企业数仍然偏少,覆盖面不够广,未能形成铺天盖地之势。
三是新兴产业链条短粗脱节的制约。“新兴产业”在我市具有一定基础,是我市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但“四新产业”中,有些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有些产业产品分布广且集中在中低端节点,尚未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些产业产品生产上下游和 外围服务配套不紧密,产业链衔接能力不强,需要补齐填平,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结构自我调整的主体,企业建立开放的研发机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欠缺。我市目前已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26家大中型企业分别建有各类研发机构,但相对全市XXX家规模企业而言仍然不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五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制约。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是支撑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作为年轻的地级市主城市,缺少集聚众多创新资源的高校院所的支持,缺少精通产业政策、擅长各项管理的高级经理人才的加盟,加之企业科技研发人员不足的制约,决定了我市需要进一步改善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大环境。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改进,促使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充分显示了其对社会文明,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工作是重要的经济工作,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点。我们在推动转型升级、争创全市转型升级先行市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度挖潜,更加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视瞄准科技抓经济,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实现科技与产业、科技与 人才、科技与金融的多方联动,为加快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市本级财政经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为新兴产业技术产业化提供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风险投资。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产业扶持、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重视研发创新和转型升级。设立市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园市建设,通过政府示范性投入拉动社会资金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引导风险投资参与新兴产业培育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强银企对接,创新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助推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是大力招商引资。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转型升级目标定位,从产业链的延伸和填平角度进行“补链式”招商,以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为目标,收集研究机构的新兴产业化项目信息,举办技术与项目对接会,积极引导市内实力企业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发展转移,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深入研究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市域资本转移趋向,精选招商人员,加大招商培训,适应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域竞争形势,努力打造一支“会交朋友、会抓信息、会 谈项目、会搞服务”的专业招商队伍,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化、组织化、高效化运作,以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手段、专业的方法,确保专业招商取得实效。
三是发展高新技术。着眼科技前沿,发展转型升级绕不开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组织开展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认真发动并指导相关企业申报承担国家、省、市新产品试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双创人才等各有关部门的资金引导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通过课题计划实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我市转型升级的扶持和资助,弥补企业研发经费不足,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指导,深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税收优惠和其他产业扶持政策,以各类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快全市转型升级步伐。
四是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扎实做好企业项目需求和技术难题征集等基础性工作,对口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同时通过实施开放式创新,弥补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促进优质创新资源引进和创新成果转化,力推转型升级。改变企业与高校院所简单项目合作的单一模式,深入 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全覆盖;在微电子器件、海工设备、功能复合材料、数控机床、现代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引导建设一批科技孵化器、产业化基地、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跨领域集成创新,增强市域创新活力。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用好各类人才。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按照“引进高端人才带来创新产品,引进创业团队催生新兴产业”的思路,加快转型升级关键因素创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招引,重点引进拥有创新成果、通晓国际先进管理、善于运作创新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企业家,切实增强技术全市创新的能力和转型升级的活力。深化用人机制,坚持“用培并重”,把本土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等各类计划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以项目的实施来锻炼和凝聚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既扩充人才资源又推进转型升级。
六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广泛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利用其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实施原始创新,加快转 型升级。在产业集中的特色园市,面向中小企业,建设科技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中介、标准化信息咨询及产品质量公共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项目包装、技术咨询、专利代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产业园专业孵化器建设,吸引更多高层次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实现以研发优势带动产业创新,以龙头产品带动纵向产业链发展。加快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加大高科技项目和高科技企业招引力度,加快入驻企业孵化速度,加速成熟企业毕业和项目产业化进程,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输送优质资源。
七是完善相关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切实加快项目规划、立项等办理速度,重点加强土地、电力等紧缺要素资源的协调,为新企业进驻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和有力的制度保障。组建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内外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产业发展“听诊搭脉”,搭建专家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新兴产业人才库,与国内外先进地市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实体;加大现行各项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切实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取得专利的技术和产品,切实加强专利保护,形成 良好的专利保护法制环境。
第五篇:理财经理转型总结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时光荏苒,我之前是在xx营业厅,本周三接到通知后,我信心满满来到鞋城网点,想着可以多多学习进步,我到xx邮政已第三天了,从8月13日我和郑老师学习至今,我认为我的进步是飞跃的,在此也非常感谢省局领导、市局领导给我们这次转型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对我这两天的感悟我总结如下:
一、金融基础知识的提升
在见x老师之前,我是一名保险客户经理,我对大理财岗位应该是陌生的,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分工。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第一周的学习中,我认识到日益上涨的物价和通货膨胀对人的影响,金融理财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我也尽量按照郑老师要求从客户需求出发帮助客户提升理财概念,抓住当下理财热点。以前我对我们邮政的理财产品只是局限在保险等一些最常出售的产品上,现在我通过学习,学习到基金定投这一强大的理财产品,也让我抓住了更多的客户。郑老师一直说“每天、每月,积累一点一滴的进步,原本今天无法实现的梦想,明天就可以得到丰硕的果实”。是的,我在这三天已经收集三十多个客户信息,以有很小成就,10万的理财,3000期缴保险,客户资源也收集的越来越多了,我为我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真的很感谢领导的培养和郑老师的指导。
二、服务营销流程、销售流程的改变
我们网点每天客户资源都比较优质都是在鞋城的一些大客户,以前由于柜员不重视服务客户的意识,也不知道如何提升客户体验,对于中高端客户也不知道怎么管理,造成一些优质客户流失。以前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把产品推销给用户,而不是以客户金融需求为导向来提供营销服务。现在无论客户男女老幼,我们始终坚持客户一走进我们的营业厅,就会有大堂经理迎接:“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么?”之后我们的团队中柜员和大堂经理都会把高价值客户转介给我,我再对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并把他们引导到贵宾区。记得有位阿姨的一句话真的让我很感动,她一直说你们的服务真好,这是对我们这段时间以来工作努力的肯定,我相信很多客户都已经感受到了我们的真诚热情的服务,这是我们整个团队这些天坚持换来的回报,也是我们这个团队努力结出的成果。我为我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一员感到骄傲而自豪。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会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多多学习金融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业绩,让我们邮政的客户越来越满意我们的服务,让邮政的优质客户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