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文学的特征和本质
第一章 文学的特征
第一节 文学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一、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或情境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文学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宗教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同之处
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精神形式。
1.从来源看
它们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类对某种客体现象的反映。
2.从认识过程看
都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规律。
3.从功能效果看
都能达到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影响人,从而影响社会。
(二)不同之处
1.反映和表现生活的方式不同
(1)理性说明与感性显现的不同
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以抽象的概念、逻辑的论证、直接的结论来理性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揭示事物的规律,对生活进行理性说明。
文学则以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景感性地呈现生活的真实生态,显示生活本身包含的某些本质特征和固有规律。比如《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2)语言表意的确定性与不定性的不同
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论证中语言严格遵守语言的所指原则,必须准确无误,持之有据,观点明确。
文学的语言则充分运用语言的能指和意指功能,往往多维无定,可以意在言外,采用赋比兴等手法。诗无达诂,文无定解。
2.反映和表现的客体对象不同
(1)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生活中的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根据事实现象反映和表现其本质和规律。哲学是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理论体系,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其他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则分门别类地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特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等。
(2)文学,则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整体进行审美的认识、反映、表现和评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整体,都是文学的表现对象。
一是就人的生存本质和生命意义而言,每一个个体的活生生的人都是完整的。
二是就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言,文学在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广泛联系中,反映和表现人的多样、复杂的生活形态和关系状态,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现实关系。如,唐代李绅的《悯农》两首。
3.影响生活的方式和着眼点、着力点不同。
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影响社会生活的方式是说理,以理服人,让人信服从而去展开实践行动,着眼点在透过现象尽可能触及和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着力点在把道理讲清楚,让人明白,为人接受。
文学影响社会生活的方式则是以情动人,让人感动,从而去展开实践行动,着眼点在具体的感性情景的审美观照,着力点在以情感人,让人感同身受而动心入情。
文学主要是人类形象思维的产物,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前者形成感性直观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动形象和情景,后者形成理性抽象的一般概念和范畴。如别林斯基所言,文学用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来反映和表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整体,表达沉淀着思想的特定情感。
二、形象的含义和特点
(一)含义
1.形象
原意是指人的形体长相或镜子中映出的形体状貌。
引申泛指生活中能直接诉诸人直观感受的存在形态。能诉诸眼耳鼻舌身的色香味形触,都课程称作实际的生活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生活形象经作家加工创造而塑造的虚拟形象,称为艺术形象,它既保留着生活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又渗透着作家独特的审美情感和一定的理性评价。文学反映和表现生活的方式,指的就是这种艺术形象。
2.艺术形象
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可感而又普遍概括并富于情感色彩和审美感染力的某种情景。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般指人物形象,也包括环境、场面、景物、事态及一切有形物体。
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则主要指情景交融的画面或氛围意境。
每一部作品都是由若干具体或模糊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从而能整体性地反映生活,表现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如《阿Q正传》《渔歌子》。
(二)特点
1.具体可感性
艺术形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感性形式,像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事、景、物一样以其光、色、声、形或运动态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显得真切而生动,创造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的情景氛围。如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
2.普遍概括性
艺术形象不是生活中实际的人、事、景、物的机械模仿和简单再现,而是作家感物而动、加工创作的产物,具有或大或小的普遍概括性,能以个别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更为广泛的普遍内容。
(1)某人某物的形象,既是某人某物,又不完全是某人某物,还表现着同类人、物的某些共同特点。如阿Q,林黛玉,高觉慧,郭靖、黄蓉、张无忌、赵敏等。
(2)形象所体现的某种思想情感带有普遍性,并非仅限于具体形象情景本身。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情感感染性
是指艺术形象既表现情感,释放情感,也作用于人的情感并唤起情感,使人感动。如杜甫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梁启超: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余怒。如:上邪······如:十年生死两茫茫。
4.审美愉悦性
艺术形象是言天地之大美的产物,是彰显万物之美的创造,是现实中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人的美的集中、提炼和表现,也是按一定审美原则“化丑为美”的结果呈现。文学通过语言的符号形式,把现实的一切生活形象变成虚拟性的艺术变相,作为审美对象供人们审美观照。艺术形象以其生动性、美感性使人在观照的过程中进入想象和体验,融入美的变相世界,获得对现实时空和现实自我的暂时超越,在自由自觉的心境中得到精神的快乐、情感的宣泄和健康的休息,这种状况,就是审美愉悦性。席勒说,只有美才使全世界人都快乐,在美的魔力之下,每个人都忘了他的局限性。艺术形象正是凭借它美的魔力,一方面激起人们的自由联想,一方面激发人们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包括肯定性的快感,也包括否定性的快感;包括作品内容带来的快感,也包括作品形式技巧产生的快感,总之是在忘掉自己局限性的暂时超越中感到人的快乐,得到不由自主的情感满足和精神调节。审美愉悦性与情感感染性密切联系。
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