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溜索》位于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第二单元的课文有:教读课《孔乙己》和《变色龙》、自读课《溜索》和《蒲柳人家》。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理清小说情节,关注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了解作品中折射出的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理解小说的主题;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不同风格的小说写人手法的异同;品味欣赏小说的语言,把握小说的不同风格,提高文学鉴赏力。
《溜索》选自于当代作家阿城的短篇小说集《遍地风流》。小说描写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帮溜索的场景。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而是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塑造了高山深涧中马帮首领等人强悍勇猛的形象。文章篇幅不长,寥寥几笔,人物神态毕现。
《溜索》之前,已深入分析了《孔乙己》和《变色龙》,所以《溜索》我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在了赏析阿城的语言特色。
【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小说是熟悉的。初一的时候学过《最后一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和《孤独之旅》,九年级下册又有《孔乙己》和《变色龙》,学生对于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也应该是熟悉的。在这样反复学习小说的基础上,自读课《溜索》让学生根据小说三要素,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完成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故事情节和理解环境描写这些内容的学习应该没有问题,而阿城的语言是初中语文课本中难得一见的,老师需稍加引导方可实现。
【教学目标】:
1.自主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的对比烘托手法;
2.精读相关语句,品味作者阿城的语言特点;
3.了解作者阿城,理解文中作者蕴含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品味阿城小说的语言特色。
【整体设计思路】:
设计此课时,我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首先,明确《溜索》是一堂自读课。既然是自读课,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能够完成的。按照学生以往学习小说的经验,他们能够找到小说三要素这个抓手,作为学习小说的支架,学生能自主解决《溜索》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之后品味语言特色需要老师点拨,因有一定难度,所以合作完成。
其次,自读课也要“紧贴字词”。我以一个列子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触动自己的句子,让学生去思考这些句子的特点,让学生始终在字里行间来回游走。自读课就是要尊重学生初读课文的感觉。但在必要时刻,仍要发挥老师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们没有关注到的,引导学生去没品味他们没有品味出的。
最后,自读课也要有深度和广度。在品读语言的基础上,学生对作者蕴含着的感情有了深刻理解;在分析字句之间,学生对阿城有了兴趣和猜想;在猜想和现实的反差中,让学生思考“读书”和“行路”的问题。教师轻轻叩击,让《溜索》意犹未尽,把学生引向《棋王》《遍地风流》,以及更广大的语文世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准备“溜索”
同学们,小说风格各异。看有的小说就像推一扇扇的门,能看见一幕幕环环相扣的情景;看有的小说,就像这乍暖还寒的天气,时而悲痛欲绝,时而破涕为笑;而看有的小说,就像瞬间置身于惊心动魄的场面,心有余悸。《溜索》就是后者,作者阿城猝不及防地要带我们溜索了。
设计意图:老师深情并茂地讲述各类小说风格,唤起学生阅读小说的记忆,点明课题,奠定本堂课的基调。
二、默读全文,自主“溜索”
1.立足经验。在《溜索》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学过的小说,九上有《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九下我们刚学过《孔乙己》和《变色龙》,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是怎么读小说的?
答案预设: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2.自定目标。根据小说三要素,结合《溜索》,你觉得我们这堂课具体要解决哪些问题?即请你自己制定这堂的学习目标。
答案预设: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的主人公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汉子和我?为什么还要写鹰、牛?为什么要写怒江?
3.自我解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至少解决一个问题。即自己完成至少一个学习目标。学有余力者可以完成多个。(提示:默读为不动唇不出声的读,要求每分钟500字,所以这篇文章默读时间3分钟。)
答案预设:首领带着马帮和我过溜索。
首领是一个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勇敢无畏、身手非凡、关心他人、粗犷豪迈的人。
衬托手法。用其他的汉子的勇敢沉着和鹰来正衬;用我的胆小害怕,以及牛来反衬、对比。险峻的环境对人物起烘托作用。
设计意图:作为自读课,就要本着“从学生会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所以在一整块的时间里面,学生自己发现、制定学习目标,自己解决这些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也是学生自己互相评价。当然老师要适时精要点拨、纠错。
三、品析语言,再度“溜索”
1.个性阅读。到此,《溜索》读完了吗?显然没有。读小说,不读三要素是不行的。读小说,只读三要素是万万不可的。我们回到初始。我们是怎么读小说的。除了读出小说的共性,还要读出一篇小说的个性。刚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被什么吸引?
老师被阿城文字营造出的画面吸引。一起来看看:PPT投影:
【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
最初吸引老师的画面在第7段描写首领的句子,“首领的眼睛细成一道缝……”这是一个对首领脸部的特写镜头。“细”写出眼睛细长,“冷光一闪”既有颜色又有光彩,“绷出筋来”仿佛清晰可见那条条深青色粗壮的青筋。这个画面感怎么来的呢,细细品读,我注意到了动词。动词是一个句子的灵魂,生动精准的动词让一个个画面动了起来,活了。
也许你能从其他方面来品读这句话。比如叠词的运用。
2.品味语言。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最具画面感的一处文字品读,然后小组分享并思考为什么是这些文字?他们有什么特点吗?
答案预设:
(1).奇特的比喻。例句: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到这隐隐闷雷……依然是闷闷的雷……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2).真实的不避俗的细节描写。例句:
“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
“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
(3).动词的精妙,且吸收了古代汉语的特点,有词类活用现象。例句:
“精瘦短小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腮上绷出筋来。”(4).动词的精妙,同字不同意蕴。例句:
“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牛的胆小惊恐)“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马帮移动之慢)“首领缓缓移下马。”(首领的沉着勇敢)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鹰在怒江上峡谷上凭风滑翔的情景,鹰的潇洒勇敢。)
(5).动词的精妙,一字多用现象。83个“一”,12个“抖”,9个小,6个“移”。
“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绳子抖了几抖。”
“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⑹.文字干净简洁;常省略主语。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发现阿城的语言特点有如上几点:干净简洁,动词精妙,比喻奇特,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别有韵味。
设计意图:自读课要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自读课也应该精读。所以这个环节留出了大部分时间让学生静静地阅读、思考,反复地交流合作,让“生生”“师生”都能碰撞出火花,读出之前没有关注到的地方。
四、走进“溜索”,揣摩情感
1.一切思考感悟,都是建立在阅读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对阿城一字一句的关注,你应该应经感受到阿城在文中的情感态度。
答案预设:对勇于挑战自然的马帮人的赞美。对勇敢沉着、团结协作的马帮人的歌颂。对胆小懦弱的牛的鄙视和讽刺。
2.一字一句,都是作者内心的投射和外化。从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对马帮的描述中,你能猜想阿城的学历和经历吗?
PPT投影:
【我叫阿城,姓钟。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清明节。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
我永远要感谢的是旧书店。小时候见到的新中国淘汰的书真是多,古今中外都有,便宜。我想我的启蒙,是在旧书店完成的。
于是去山西、内蒙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
——《遍地风流》自序】【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84年,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该小说获得第3届中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6年,担任剧情电影《芙蓉镇》的编剧,他凭借该片入围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1991年,担任剧情电影《棋王》的编剧。2010年,出版散文《好说歹说》。
2015年,担任古装动作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剧,该片入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2016年,出版作品集《阿城文集》】
读了阿城的自我介绍和他的成就,你有何感想?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世上没有白读的书,读过的每本书都将长成你的骨,化为你的肉,刻在你的内心,有一天将绽放在你的笔下。
设计意图:“语文立人”。教语文是为了教学生向上地生活,积极地做人。文章背后的故事往往更有这样的力量,作为教师应该适时补充,及时点化,使余音绕梁,给学生人生之力量。四、拓展延伸,“溜”向远方
课后推荐同学们阅读阿城的《遍地风流》《棋王》,感受其小说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
最后仍然请大家记住:我们是怎么读小说的。根据三要素去解读人物,概括情节,分析环境;通过文字去品析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当然不同的小说,有侧重点不同的阅读方法,期待你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教一篇文章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读一篇小说是为了让学生读整本小说。且最后再点明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心有余”而“力更足”。
【课后思考】:
好课是“磨”出来的,更是反思出来的。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创新,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结构。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而言,最摸不着头脑的是自读课。上完《溜索》,我有几点思考。
首先,自读课的“放”应先好好的“收”。
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教学整体。九下第二单元的第7课《溜索》之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自己来解决目标,都是建立在我详细讲解了第5课《孔乙己》和第6课《变色龙》的基础上。我首先立足于小说三要素来讲解第5课、第6课,之后我分析又比较了《孔乙己》和《变色龙》的写作手法上的异同,指出读不同的小说用侧重点不同的方法,最后还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提示,再次清晰整个单元的总目标。
其次,自读课的“放”要“有的放矢”。
《溜索》这篇小说主要人物突出,情节简单,环境描写部分更是没有难点,所以我大胆“放”。课堂显示,这部分放手是正确的,学生甚至能制定出更加详细的目标,且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之后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我放在作者语言的品味上,阿城的语言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动词精妙,比喻奇特,在初中阶段这样的文章难得一见,值得细细品味。这也是将单篇阅读《溜索》引向整本书的系列阅读的契机。
最后,自读课的“放”是精准的“放”。
自读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让教师学会了真正的“闭嘴”,让学生真正自己“动”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中,我学会了慢下来观察学生的“已见”,点拨学生的“错见”,引导学生去看“未见”。如此这般精准地导读导学,就是瞄准了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突破口,也就瞄准了自读课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