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洋教案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第十三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再让学生感悟第一部分的时候则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读出不同的语气变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了解并深入文本,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技能目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承接上文,总领下文的写作手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
1、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2、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及课外相关资料的阅读,大家对海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那你眼中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交流。
3、是呀!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她孕育着万物生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探索海洋深处的秘密。(学生齐读课题并感悟)
二、学习第一部分。
过渡:那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到底怎样密切呢?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的?(1---3自然段)
1.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找出中心句。
2、指名回答。
3、思考:文章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默读课文,写批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2.交流。
两方面 :
(一)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
(1)大海慷慨地给予人们什么?(水产品、食盐)【ppt出示相关图片及课外资料】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为什么说是不可缺少的食盐呢?
(3)你能把人们热爱海洋,海洋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吗?(读出人们热爱海洋的语气。板书:热爱。)
(4)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过渡:海洋是那么广袤,地球是那么美丽!千百年来,海洋给人们带来幸福,让世界的人民借助于航行得到了交流;海洋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但是,它发起脾气来,带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灾难。
(二)出示: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海洋发起脾气来,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灾难吗?
【ppt出示海啸的相关图片】
(2)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出可怕的语气及人们敬畏海洋。板书:敬畏)
(3)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够读出不同的语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要是能控制海洋的脾气多好啊!海洋的脾气人们能能控制吗?(不能。)从课文中哪个词语看出的?(喜怒无常)
(三)出示: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有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1)“喜怒无常”什么意思?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怎么办?
(3)引读: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4)指导朗读,体悟人们对海洋既“敬畏”又“热爱”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5)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发挥想象,完成填空。
出示:海洋海洋,你!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说话写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1、总结: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 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难道人类总是只能这样望洋兴叹吗?(不是)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出第四自然段)
3、请大家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ppt出示)
(1)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2)指名回答(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一切。)(3)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4)科学的力量如此巨大,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要读出怎样的感情?
(非常的自豪、喜悦。)
4、齐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望洋兴叹,还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那么,进入21世纪,人类将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呢?请大家自读课文的5—8自然段,分组交流讨论找出答案。
1、学生汇报:
(1)第五自然的写了人类将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呢?
指名回答:可以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a.老师边板书边问:海洋中的矿产资源多吗?指名回答。
b.为什么要把目光转向海洋呢?
引读:由于大陆上的很多资源由于长期的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师出示能源危机相关资料,生读资料,了解危机。)
c.谁还能告诉老师书本上是怎样写人类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的?
指名读句子:“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座座……、一艘艘……”说明了什么?(ppt出示图片)
(开发海洋矿产资源的景象繁荣。)
从“大显神威”看出了什么?那怎样读好这段呢?(读出自豪、喜悦。)d.集体读这一段。
(注意: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们不仅找出从哪方面去开发和利用海洋,而且还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接下来,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6—8自然段。同时,还注意用好手头的资料,做到证据充分、用力。)
(2)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ppt出示图片)a“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b学习土地荒漠化资料
(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c朗读第6自然段。(转忧为喜)
(3)利用海水发电(出示“能量的源泉”)
a“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b观看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站的相关图片及资料。c朗读第7自然段。(梦想成真的喜悦)(4)淡化海水(出示水荒资料)
a“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b观看淡化海水图及成就。(5)建设海底城市
a“在海底建设城市……”(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ppt出示图片)b朗读第8自然段。(流利、明白)(师在授课过程中随机板书)
能源 危 机——— 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 匮 乏 —— 索取高蛋白食品 能量 浪 费 —— 利用水力发电 缓解 水 荒 —— 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 —— 建设海底城市
2、师:你还能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与观察,说说海洋中还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吗?
生:海洋中有许多的金、银、铜、铁。
生:海洋中有大量的食盐。
生:还有丰富的化学元素。
……
(师出示补充资料)
小结:的确,海洋就像个“聚宝盆”,给人类带来许多财富,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希望。而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图片。(配乐欣赏,师配解说)
三、学习第三部分,激发情感,落实行动。
1、老师相信有科学技术作坚强的后盾,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前景一定十分广阔。但与此同时,老师不禁想问大家海洋她一定能够成为人类未来的希望吗?请大家看这样几张图片。
图片1:海面漂着大量石油。
图片2:海豚尸体漂浮海面。
图片3:人类大量捕杀海洋生物,海水大片被染成红色。
2、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生:人类真是太可恶了,怎能破坏人类自己的希望呢?
生:人类啊,赶快醒悟吧!请不要将你的罪恶之手伸向海洋。……
3、小结: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 ,只有这样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只有一句话:
a:海洋—21世纪的希望。
b: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
c:海洋—21世纪的希望。
6、下面,请大家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让全世界,全人类共同来保护海洋。
a: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海洋—21世纪的希望,需要我们共同的保护。……
四、总结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五、布置作业
1、写一写: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2、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海洋矿产资源--------能源 危 机
索取高蛋白食品---------食物 匮 乏
利用水力发电--------------能量 浪 费
淡化海水--------------------缓解 水 荒
建设海底城市--------------生存空间狭小
《海洋——21
世纪的希望》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单
位
姓
名
时
间钓台办东张村小学 马
娟
2015年3月19日
第二篇:海洋教案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文材料,感受海洋特点,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
3、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合作交流,了解今天海洋开发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1、品读感悟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及文本语言,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感受海洋特点。
1、(板书:海洋)提到海洋,你了解它吗?能介绍一下吗?(指名说)
是的,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施特丹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就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你知道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多少吗?地球上有四大洋,分别是?出示世界地图
2、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了解一组数据(PPT出示)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与人的关系。
1、让我们打开书,自由朗读文章,看一看大海与人类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
2、交流生字词语
3、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 生交流:①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指导朗读。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小结:海洋温柔的时候,它像一位慷慨慈祥的母亲,发起脾气来,却像一个残酷无情的恶魔,凶猛地吞噬着一切。面对这喜怒无常的海洋,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昨天,人们有能力去改变它、利用它吗?(不能)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束手(引:无策),无可(引:奈何),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望洋兴叹”。板书:(昨天 望洋兴叹)
⑤你能把昨天人们对海洋既热爱却又敬畏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练读、齐读2、3小节)第二课时
三、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海洋。
1、同学们,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类已经迈向了21世纪。可是你们知道吗?21世纪人类的生活不容乐观,我们将面对很多很多的难题。请同学们看看这一段资料:
人类遇到了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三大难题。一些重要的陆地矿产资源濒临枯竭;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2012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70亿,全球贫困人口已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
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痛苦、绝望)
幸运的是,我们还拥有海洋,海洋,是我们21世纪的希望。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师范读,读着读着,我们的心情不免激动起来,读着读着,你发现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那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是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
①快速浏览5—8小节,随后小组合作讨论、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人们又是从哪几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试着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结合其中的一方面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②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生交流,师随机用多媒体出示: 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1)海洋是一个“蓝色的宝库”。如果把整个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以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海洋里有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如果我们人类能合理开发利用的话,将不会再闹“能源危机”。
(2)海洋是个天然的蛋白质仓库,拥有海洋生物20多万种。据估计,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上耕地提供的食物多一千倍。
海洋是盐的故乡,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吨,若按这个字计算,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3)人们把潮汐能称为“蓝色的煤海”。据科学家估计,海洋的潮汐、海水温差每年能为人类提供的能量在70亿千瓦,同学们看,这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国朗斯潮汐电站,我国也有,浙江的江厦潮汐电站是世界第三。④人类对海洋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你能结合课后搜集到的资料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其实,海洋还是我们地球的中央空气调节器,具体介绍请同学们自己看看导学案 ⑤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观看视频)看着这些骄人的成绩,你想说什么? 小结:如果说昨天人们还只能对海洋望洋兴叹,那这些资料足以表明今天的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已大显神威,随机板书:(今天 大显神威)
四、图文结合,畅想未来海洋。
1、科学家早已预料到,出示句子(师引读):
①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②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③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遐想。那时,提取海洋生物基因能制成特效新药、艾滋病、高血压、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去海底城市居住生活、游览不再是梦想„„那时的你也许已是一位海洋开发的建设者、创造者,让我们读读以上这段文字,去描绘人们美好的未来,去塑造一个未来的我,行吗?(配乐,学生畅想、交流)
4、从同学们美好的畅想中,可以看到人们明天的生活——充满希望。板书:(明天 充满希望)
5、小结:此时,我们可以由衷地说:海洋的确是人类(生齐读,师完成课题板书:——21世纪的希望)
五、激情励志,增强环保意识。
1、海洋这位温情的母亲,它以宽广的胸怀,用生命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儿女,可人们又是如何与它共处的呢?老师摘录了一段新闻标题,大家读一读,内心有什么感受?想对人们说些什么?(生交流)
2、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高声向全人类呼吁(生齐读最后一节)。
3、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据科学家统计,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仅占它的10%,还有面广量大的海洋资源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开发,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奋发努力,将来用你们非凡的智慧去揭开海洋更多的奥秘,让海洋真正成为人类(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七、课后作业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附板书:
昨天 望洋兴叹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今天 大显神威 明天 充满希望
第三篇:海洋地理教案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四、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本讲重点:
1.海底地形、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4.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5.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本讲难点:
1.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考点点拨:
[nextpage]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西洋:呈“s”形。
.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nextpage]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
—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
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nextpage]
第二课时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经典例题1]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1)海洋热量收入来自太阳辐射,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热量收入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图可知热量收入最多在赤道以北 10°n 附近,从全球海洋看热量收支平衡,而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不一定平衡,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 a、d。
(2)洋流通过对高、低纬度热量输送、交换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的水温差异,且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由于近岸洋流影响导致水温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故正确选项为 b、d。
【答案】(1)ad(2)bd
(二)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①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达4.1%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不超过1%
3.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如下图)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④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nextpage]
二、海水的运动
(一)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二)洋流
(1)洋流分类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2)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nextpage]
第三课时
co2的主要途径。
的两叶肺。
2一、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①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②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③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存库,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吸收是平衡④海洋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1)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2)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1、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东部温度低、海面低的状态下形成的。如图所示:
2.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
②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指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
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指数表现为明显的持续负指数;
③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④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高于正常状态;
⑤两半球副热带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区和向东偏移。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平均偏低1—2℃,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拉尼娜现象(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2)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具有低于正常温度的深厚冷水层,海面温度一般次表层水温偏低2—4 ℃; ②赤道中、东太平洋斜温层深度比正常浅,深度仅达50~100m; ③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④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3)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三、海岸带的开发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②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此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④港口规划中,通常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旅游
[nextpage]
(3)海洋旅游 ①按照其空间范围,分为: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和海底②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远洋旅游
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2.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3.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生物资源衰减。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海底矿产资源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油气资源为主。
五、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六、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洋交通与通讯
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②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向西去欧洲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但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③南北美航线,也称巴拿马运河航线: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海岸的联络和运送阿拉斯加的石油具有特殊的意义。委内瑞拉、巴西、智利等国的农矿产品也多由此转运输出。
④北太平洋航线:北美各国同亚洲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逐年增加。
⑤非洲航线,也称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它是从欧洲到东南亚、东亚
的唯一海上通道。目前,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轮散装船舶仍要利用这一航线。它对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也利益攸关。除此以外,还有南大西洋航线、南太平洋航线等。
(2)围海填海造陆
[nextpage]
1旋、风暴潮、2 第四课时
一、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一)海洋自然灾害: .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海啸、巨浪、海雾等。.风暴潮:
啸。
.海啸(1)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2)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如图所示:(3)海啸危害特点:其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
4.海冰和冰山
咸水冰以及
先形成海冰。
大的破坏性。
大冰块。
2(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二、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活活动。污
人体健康。
来源,它集中
响海洋生物。
(一)海洋环境污染:(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①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积,最终流入
海洋。
④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
此,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污染物集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因而也备受公众关注。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①人类生产活动
排放污染物一—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一—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
围海造田——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2.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地理、生物、化学:赤潮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植物中的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细菌等;海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存在,是赤潮形成和发发展的基础。
②地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③地理(气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条件):春夏温暖李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
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总之,赤潮发生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然现象。
(2)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
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如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海口湾等。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3)赤潮的危害:
①危害水产养殖和捕捞业。赤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上,使其窒息死亡;
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缺氧窒息死亡。
②损害海洋环境。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等。
③危害人体健康。水产品富积赤潮毒素,人们不慎食用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④影响海洋旅游业。破坏旅游区的秀丽风光,因赤潮有毒,应避免在赤潮发生水域
游泳或做水上活动。
(三)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
引起的 2.带来的危害:
(四)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陆地资源和海
洋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经典例题2]2000年8月20日,广东大亚湾发生赤潮,下列各因素与之关系不大
的是()
a.晴天连续水温偏高 b.海流运动微弱
c.湾内污染严重 d.有台风活动
【解析】要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赤潮发生的原因及赤潮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所谓赤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数具有一定的颜色。正常情况下,由于数量小,不易察觉。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繁殖增多时,它们便大全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种颜色。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而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赤潮的出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窒息而死。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生物毒素,可使鱼类病变
【答案】 d
[经典例题3]读下面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和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年10月 3日,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
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 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
命危险。
——摘自《中国环境报》2000年12月30日
(l)材料上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
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 海峡,运送的石油主
要供应。
(3)如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
其原因是
a
b
c
d 面上的油膜将向偏 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4)有关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近海航线上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近岸或渔场周围,可以采用分散法使石油迅速分散 .小面积的油污可用燃烧法清除 .吸收法只能在净水环境中进行
【解析】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怎样减少石油污染、海上石油泄漏有哪些方法,都是学习中应该了解掌握的内容。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 标注略(2)马六甲 日本(3)西 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4)d
[nextpage]
三、海洋权益
“海洋国土”,它不仅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它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eez)、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
1.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性的海洋开发利用热潮,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海洋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国际社会经20多年努力,于1994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解决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行为准则。该“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在享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6000多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中国的领海面积37万平方公里,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为300万平方公里。
(2)我国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海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3)存在海洋划界等问题:
①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中有1/3是周边国家也声称拥有“主权”的水域。
②我国海上相邻或相向的八个国家,都与我国有海洋争端。
③与我国相邻或相向国家片面划定涉及我国管辖的海域范围共约150万平方公里之多。
④就目前而言,存在“重复水域”、大陆架和岛礁争议的重区域是在东海和南海。
3.关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①主权意识: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内水及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和主权权利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②资源意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③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义:现代海洋资源的开发,属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海洋资源讲课带动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经典例题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a.领海范围为 a + b=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a + b=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 a =12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b=200海里
【解析】沿海国家拥有 12海里领海权,其管辖海域范围可外延至 200 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由此可推断正确选项为 b、c。
【答案】b、c
[经典例题5]读“海洋空间的划分留”回答下列问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 权;对b处享有、、、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是 财产。
(2)我国 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
的。
(3)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请用数学公式列出该答案的计算方
法:。)
【解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94年 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 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答案】(l)领海 勘探 开发 利用 国际共同海域 人类共同继承(2)管辖二分之一(3)
[nextpage]
1中正确的是(能力训练 .读“太平洋1700w附近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其)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2.(图2)是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③图中c地位于()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4.流经①图a海域的洋流是()
a.秘鲁寒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日本暖流
5.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围海造田,有可能引起海岸侵蚀
b.过度开采海滨砂矿,会减少人工养殖海产品场所
c.对鱼类过度捕捞,有助于减少生物对海洋造成的压力
d.海产品受污染,可影响人体健康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国,目前已确证有20多万死亡。据此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海啸的叙述正确的()
a.海啸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b.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可引发海啸,而风暴则无法引发海啸
c.海啸是波浪的一种表现形式
d.海啸的毁坏破坏力极大,主要是对海上船只及其岛屿而言,而对沿海建筑和村镇则影响很小
7.此次地震的震中在苏门答腊岛西岸,具体地理坐标为北纬3.6°,东经96.28°,关于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有()
a.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地球公转速度明显变慢
b.处于震中海域轮船上的人,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再感觉到上下颠簸
c.震中位于板块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d.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8.此次地震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自救能力差 ②人口密度大 ③人口老龄化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读图,回答9—11题:
9.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
第四篇:《海洋鱼类》教案[范文]
《海洋鱼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了解海洋鱼类保护的措施和意义,了解我国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
2.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海洋鱼类保护措施及意义的了解,继续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学生只有了解了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意义,了解了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才能知道怎样做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生态学观点,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作为重点。
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常易混淆,或把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所以养殖和增殖的概念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本题参考时:1时
二、教学过程
(一)引言:
先复习讨论上节留的两道思考题。学生回答后,简要小结,并强调淡水鱼的种类在我国是较多的,而海洋中鱼的种类也是较多的。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海洋鱼类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引本节题。
(二)新:
1.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
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我国海洋鱼类生活、繁殖的优越地理环境,然后通过录像(也可以是投影片或挂图)给学生展示我国丰富多采的海洋资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鱼类已知的有10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6,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0种以上,并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种类,如:带鱼、鳕鱼、马面鲀、鳓鱼、鲐鱼等。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但现在和以前相比较,鱼类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可以请同学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若举不出来,教师可给学生举出例子说明。现在我国鱼类资源遭到这么大的破坏,我们必须要加强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从而引出下一个学习内容。
2.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
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强对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学生经过讨论会回答出各种具体的措施,学生可能会答出:制定法律条文,禁止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捕鱼,控制鱼网网眼的大小等。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我国已在1986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其中规定了“不得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进行捕捞,不得使用禁用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规定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这些措施可比较有效地保护产卵期间的亲鱼和肥育期间的幼苗,还规定了“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将渔业发展的重心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所以搞好渔业生产的养殖和增殖,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好渔类资源。
3.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
此部分内容最好通过放海洋鱼类养殖和增殖的有关录像使学生了解人工养殖和增殖的具体方法,从而了解养殖和增殖的概念。
首先让学生了解利用潮水涨落地区的内湾、滩涂、入海河流两旁的盐碱地,来挖沟、筑堤、蓄水、把鱼苗引入圈养的水体中,这是进行人工养殖。
然后让学生了解,通过建立人工鱼礁来诱集真鲷、鲻鱼、金枪鱼等多种鱼类的方法和通过人工方法使少数亲鱼产生出大量优良品种的幼鱼,大量投入海中,让其利用天然饵料自行成长即人工放流的方法都可以使鱼类得到增殖。所以进行人工放流与建造人工鱼礁都是积极增殖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
【板书设计】
第三节海洋鱼类
一、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
带鱼、马面鲀、鳓鱼等
二、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
养殖为主
三、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
(1)养殖:人工养殖
第五篇:海洋不是垃圾箱教案
9.海洋不是“垃圾箱”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目前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过程方法目标:继续学习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自主探究海洋污染的危害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海洋环保的自觉意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导致海洋污染的原因,能主动探究导致海洋污染的危害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把搜集到的关于海洋污染危害性的图片、音频、视频做成课件,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示。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搜集海洋污染危害性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生命起源于哪里呢?海洋给了人类什么呢?
【设计意图: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了解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初步了解海洋生态环境,感知海洋资源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并从生活入手感知海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
二、明确污染原因
1.初步感知污染海洋的原因。
2.同位讨论了解污染海洋的四种主要污染源。垃圾倾倒、污水排放、石油污染、核泄漏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并结合图片明确污染的来源,认识到造成海洋污染主要是:生活垃圾污染、污水污染、石油污染、核污染,明确四种污染源后为下文更好的学习污染的危害做好铺垫。】
三、探究四种污染的危害
1.这些污染都会给海洋带来哪些伤害呢?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语音资料对污染造成的危害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四、防治污染的办法
1、防止污染有哪些办法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为保护海洋做力所能及的事,真正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出发,做实事,并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监督相关工厂或个人做污染海洋的事。】
五、总结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六、抒写对海洋美好的心愿
学生将自己的祝愿写在小鱼卡片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保护海洋方面的想法或者对海洋的心愿表达出来,激发起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