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教案

2021-08-10 04: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因此本文深受师生的喜爱。

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宝库。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思路写的。本文思路清晰是第一个特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多。先讲品种多,再讲范围大,因为树多,所以这里像“绿色的海洋”。这是小兴安岭景色的总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介绍。

春天,作者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反映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夏天,树木茂盛,枝叶“密密层层,”野花盛开,晨雾很浓,一片旺盛的景象。

秋天,“落叶飞舞”,森林献出丰富的山货和珍贵的药材,一派丰收的景象。

冬天,林中雪花飞舞,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各种动物准备过冬,一派北国风光。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以此结尾,紧扣题目,洋溢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语言生动、准确。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这里用“抽出”就把春天植物变化迅速的特点描写得准确、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既生动又贴切。

第三个特点是修辞方法运用得体、恰当。如“它们有的俯下身来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里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小动物熬过冬天,欢快地迎接春天来到的情景。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拟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小兴安岭的距离,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动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2.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抓住教材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升华感情,强化理解。

3.先扶后放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看一看,读一读。

(1)出示山脉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2)板书“岭”。谁能说说“岭”是什么意思?

(3)板书“小兴安岭”。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个岭,位于黑龙江省(出示地图,指出相应位置)。谁知道课题怎么读?

相机指导读音。“兴”还有一个音读什么?

(4)拓展。有小兴安岭,大家一定猜到可能还有——大兴安岭。(指出大兴安岭在地图中的相应位置)

2.看一看,想一想。

(1)播放小兴安岭的视频。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2)板书“美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一读,猜一猜。

(1)指导读课题。

(2)猜一猜:作者会怎样去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呢?

(3)提示: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导入的设计多次出现图片、视频及地图,让学生看看、读读、想想、猜猜,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学习活动中。由于学生观看了小兴安岭的视频,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有了初步的感受,于是在读课文之前让学生猜作者会怎样去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除了激趣外,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表达。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读好长句

1.明确要求,初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字词反馈,纠正错误。

(1)认读生词,注意读准加点的生字。

小兴安岭  侧着脑袋  欣赏  树梢  宿舍  名贵药材

(2)出示四组词语。

积雪融化  汇成小溪  涨满春水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落叶飞舞  酸甜可口  又香又脆

积满白雪  又松又软  没过膝盖

①分别点四名同学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②全班读,读词想画面。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根据教师的提示读词语:描写春天的——(积雪融化、汇成小溪、涨满春水),描写夏天的——(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描写秋天的——(落叶飞舞、酸甜可口、又香又脆),描写冬天的——(积满白雪、又松又软、没过膝盖)。

3.词语回家,读好长句子。

(1)提示:现在部分词语要回家,回到句子中了,大家有信心读好吗?

(2)出示长句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要求:正确停顿,不读破句子。

指导第一句:按词连读,读好停顿。什么东西?怎么样了?(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学生尝试读后面两句,读读评评。

4.试着用上面呈现的第四组词语说一至两句话。

【设计意图】本课四字词语较多,检查学生生词认读情况时,出示四组四字词语,用途有三:一是让学生正确认读;二是厘清顺序,读出词语的画面感,感受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四季不同的景色,也为理清课文顺序做好了铺垫;三是帮助学生积累好词语,初步感受这篇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板块三 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个句子概括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1)预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读中心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小结:这句话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对全文作了总结。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谁能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同时参照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小结:这种根据课题概括文章的方法叫文题扩展法。

4.品读句子。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1)读一读,这一句写什么?

(2)作者写小兴安岭树多,用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词语,你发现了吗?

(3)句子中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哪些树?(出示小兴安岭的资料)

(4)在省略号后面加上几种其他的树,再读句子。

(5)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全文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板书:总—分—总)

【设计意图】本文结构清晰,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是着眼于整体,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教学中注意方法的渗透,教给学生根据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板块四 聚焦春天,感悟生机

1.自由朗读,交流“春”的印象。

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年四季都美丽的小兴安岭吧!先去春天的小兴安岭看看吧!

(1)读第2自然段,思考:春天的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在文中相关的地方画上横线。

(2)学生交流。

预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充满生命力。

2.关注景物,品味关键词句。

(1)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特有的生机?(适时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仔细品读,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3)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预设一:学生交流树木的生机勃勃。

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①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生机?

②如果把“抽出”换成“长出”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③指导朗读。

预设二:学生围绕积雪融化交流。

①关注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

作者通过哪些动词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冰雪融化、春水淙淙的过程?

②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生机。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想象。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学生想象:我仿佛看见了积雪在慢慢消融,仿佛听见了小溪淙淙流淌的声音,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春水清新的气息。

③课件播放积雪融化汇成小溪的视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预设三:交流小兴安岭的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喜悦。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①小鹿可爱吗?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②读出小鹿的可爱。

③想象:可爱的小鹿还会干什么?提示: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在草丛里打滚,还有的在追逐嬉戏。

3.配乐读第2自然段,再次从文字中感受春天的美丽。

4.小结学法。

我们通过读第2自然段,对小兴安岭的春天有了一个总的印象,接着抓住春天特有的景物,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到了春天特有的美,并进行了配乐朗读。我们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教学意在通过想象画面、替换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语句的生动,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勃勃生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封”“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迁移学法,学习单助学

1.导入新课,明确学习方法。

(1)提问: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第2自然段的?

(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总结。

谈季节总印象——找季节特有景物——品味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学习单,迁移方法自学第3~5自然段。

学习单

季节

总体印象

特有景物

关键词句

(在书中画一画)

春天

春意盎然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天

秋天

冬天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一:学生交流“夏天”部分。

(1)相机出示句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①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封”“挡”“遮”能不能调换位置?

(2)相机出示句子。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①读到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②出示森林浓雾的图片。你觉得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预设二:学生交流“秋天”部分。

(1)相机出示句子。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①相机欣赏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的图片,读: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

②出示小兴安岭其他物产图片,仿写句子:这时候,森林还向人们献出了(香甜可口)的(山梨),(营养丰富)的(山核桃),(新鲜)的(金针菜和蕨菜)……

(2)拓展更多小兴安岭的资料。

学生说: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啊!

预设三:学生交流“冬天”部分。

(1)相机播放小兴安岭雪景视频,体会冬天的美。

(2)比较句子。思考:“飞舞”换成“飘落”行吗?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冬天,雪花在空中飘落。

(3)引导交流: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哪种动物?体会小兴安岭大雪覆盖下蕴含的生机。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语:孩子们,让我们用朗读当画笔,用情感当染料,来读一读这美丽的小兴安岭吧!

(2)师生合作读,四个小组分别读春、夏、秋、冬四部分,教师读首尾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

【设计意图】在第1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回顾“谈季节总印象——找季节特有景物——品味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的学法,获得阅读体验,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习得能力。同时关注文本表达特点,如写秋天部分,作者写果实时运用了恰当的修饰词,让我们有垂涎欲滴之感。于是,为学生呈现小兴安岭秋季其他物产图片,让学生尝试模仿表达,充分发挥言语结构的示范功能,实现读写迁移。

板块二 分层表达,推荐旅游季

1.如果到小兴安岭去旅游,你会推荐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1)点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开场直接表明观点,并用一句话说说推荐的季节给你带来的感受。

如果到小兴安岭去旅游,我会选夏季去,因为那时的小兴安岭会盛开各种各样的野花,很美丽。

②借助学习单把季节中的景物的美说清楚。可以突出景色美丽的特点,也可以突出物产丰富的特点,还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分点进行表述。

③运用文中的词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描述景物的样子。

(2)小组内交流。

(3)再点学生全班交流。

2.总结:同学们的推荐非常好,把喜欢的季节中的小兴安岭介绍得那么吸引人,怪不得作者说小兴安岭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老师真想每个季节都去看看。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是根据教材后面的习题要求,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里小兴安岭的美丽,意在引导学生大胆交流阅读感受,实现语言内化运用。

板块三 拓展交流,最是家乡美

1.过渡激趣:小兴安岭的四季这么美,我们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

2.出示课后四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四幅图分别是哪个季节的。

3.家乡最美的季节里有哪些景物特别吸引人?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引导交流:你能学介绍小兴安岭的方法,用上积累的词语,介绍家乡美丽的季节吗?

学生练习,再全班交流。

5.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刚才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设计意图】出示课后四幅图,旨在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写一段话,介绍家乡最美的季节,是为了帮助学生调动积累,实现读写结合,也是为单元习作“这儿真美”准备素材。

板块四 指导书写,练习写字词

1.归类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按结构归类。

(2)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带有穿插笔画的“线”“软”。

①范写“线”:左右结构,右边部分的两横稍斜,撇要穿插到左边绞丝旁的下面,托稳整个字。

②范写“软”:右边“欠”的长撇要穿插到“车”的提下面,使整个字结构紧凑。

(3)上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横画较多的“袋”“实”。

①范写“袋”:“代”的斜钩要向外伸展,给“衣”的点让出空间,“衣”的横短而斜,撇、捺要舒展。

②范写“实”:下面“头”的横要稍长,把上面托住,最后一笔是点。

2.学生书写生字,每个字写2个。

3.抄写词语。

东北  脑袋  严严实实  挡住  视线  花坛  显得

苍翠  飞舞  名贵  药材  雪花  巨大  宝库

提示格式,抄写时一个词语空一格,注意词语之间的间隔。看一个词写一个词,要注意两个字的大小相当,高低一致。

【设计意图】进入三年级后,不必逐个指导生字的书写,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写字经验书写。但对于难写的字、容易出错的字教师要重点指导。本课“线”不容易写好看,“袋”不容易写紧凑,“软”的穿插不安排好,左右容易分家,因此需要重点指导。

板书设计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富有美感。比如“抽出”一词将春天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描绘得形象直观。“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和“封”,表现了夏天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写出了勃勃生机;“浸”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片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因此教学时,我抓住这些重点词语,让学生品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课文中还有一些比喻句、拟人句,引导学生去关注,去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情趣。

另外,本课的结构很有特点,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中间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个自然段结构相似,适合学一个自然段,再迁移学法自学另外三个自然段。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适时的点拨也起到了主导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场。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把合适的词语连起来。

嫩绿的宝库

抽出

影子

蓝蓝的叶子

欣赏

白雪

美丽的天空

积满

膝盖

巨大的花坛

没过

枝条

二、读下面的句子,欣赏画线的词语。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用得真好,它让我仿佛看到了。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字用得真妙,它让我感受到。

3.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飞舞”用得真生动,它让我的眼前出现了。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下面描写小兴安岭的树木的句子。

()落叶在林间飞舞。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树上积满了白雪。

四、重点段落品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你喜欢小兴安岭的冬天吗?为什么?

2.你能写出四个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吗?

(雪花飞舞)()()()()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写写自己的家乡。

你觉得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嫩绿的叶子

蓝蓝的天空

美丽的花坛

巨大的宝库

抽出枝条

欣赏影子

积满白雪

没过膝盖

二、1.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

2.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

3.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

三、(3)(2)(1)(4)

四、1.喜欢。

因为小兴安岭的冬天,林中雪花飞舞,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各种动物准备过冬,一派北国风光。

2.白雪皑皑

滴水成冰

银装素裹

寒风凛冽

五、家乡的夏天来得特别早,骄阳似火,热不可耐孩子们纠缠着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河里游泳,“扑通扑通,”一个接着一个往水里跳,在水里游泳,比赛。

有的甚至还比起了捉鱼捉虾,瞧他们那股高兴劲儿。更好的是荷花开了在满池绿荷的映衬下,荷花显得更清淡美丽。再远处看就倾浮在合理的红胭脂,又犹如落在河上的云霞,别具一绝。荷叶展绿叠翠,碧盘上水珍珠滚来滚去,皎洁无暇。再看隐居在绿荷之中的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无不人使不想到那是一位位含笑欲放,娇羞欲语的仙子。真所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下载「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物产多,一年四季各具特色。作者在描写小......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新人教版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以及丰富的物产。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2.听写生字词。 3.课文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看看他的四季到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 文章中间部分按照四季......

    三年级上册 19,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19、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业单

    《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yào cáishÌxiànfēiwǔmίngguÌ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或词。又又又又又又又又的海洋的叶子的宝库的天......

    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5篇可选)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