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教案
附件1:
关于教师授课教案、讲稿、电子教案等 的说明
一、教案的概念
教案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每一个知识点(群)编制的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思想的体现。教案也可以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更适合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生的要求。
因此,教案绝不是教材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更不是“电子教案”所能替代的。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教学经验。讲稿、电子教案是教材的摘录、讲授内容的介绍。
二、教案要求
1.教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可以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2-3学时)编制一个教案。
2.针对不同的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案要有所区别。如,同一授课内容,如专业不同,则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就不一样,要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同一授课内容而授课层次不同,那么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也会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3.教案书写(设计)必须以教务处统一格式进行。教案可含有必要的图、表、版书设计等。
4.承担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都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参考所提供的教案格式编写教案,以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5.提倡写出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教案。
三、教案内容
1.上次课与本次课程的衔接内容; 2.本次授课内容:a.本次课的教学目的;b.讲授的内容纲要;c.重点、难点;d.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e.各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f.板书设计及教具、图表、幻灯和录像、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具体措施和要求等。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培养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编写的步骤大致如下: 1.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说应包含知识教学、能力发展、思想教育三个内容;
3.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授课类型,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准备好教学资源(即授课时使用的各种教具和设备);
5.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全过程的程序及布置作业等。
四、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1.讲稿,它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2.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
3.讲稿与教案,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4.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
5.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篇幅较短。
五、关于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
1.多媒体课件包括电子教案、CAI课件和网络课件和电教片等。
2.电子教案、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等不能代替授课教案
第二篇:护理教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基础护理学
使用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基础护理学》 授课内容: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会阴部护理、晨晚间护理
教学时数:3学时
授课时间: 2014年4月24日第5、6、7节 授 课 人:
课的类型:讲授课 授课对象: 2012
级
护理学 专业
教 案 内 容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
。压疮的概念、压疮的易患部位、压疮的预防措施、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会阴部清洁护理的操作步骤
2.熟悉
。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会阴部的清洁评估
3.了解
。压疮的危险评估量表、压疮的发生发展规律、压疮对患者的影响、晨晚间护理的目的、晨晚间护理的对象及内容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压疮的概念及其发生的原因及诱因
2、压疮常患部位、压疮的预防措施(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具体措施)
3、压疮的三个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
4、压疮的治疗与护理(重点在于局部治疗与护理)
5、会阴部的清洁护理步骤
6、晨晚间护理简介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压疮的概念及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压 疮的易患部位,会阴部清洁护理操作步骤。
2、难点:压疮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压疮的评估量表、压疮的预防措施、压疮的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与护理。
四、教学媒体与教具:板书及多媒体幻灯
五、教学进程及时间安排:
[第1节]复习旧知识,引言提问导入
5min
讲解新课:1.压疮的概念,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
10min
2.压疮的易发部位,(以自己的身体和图片为道具展示)
5min
3.压疮的分期与护理
15min
4.回顾这节课讲的内容
5min
[第2节]
5.压疮的预防
20min
6.手法按摩护理应对压疮
5min
7.进行手法按摩的操作练习及互相指出压疮的好发部位(学生们互相练习)
10min
8.课堂讨论病例,进行总结
5min [第三节]
9.会阴部清洁的评估
3min
10.观看会阴部清洁护理的视频。
8min
10.现场示范操作会阴部清洁护理(以假人为模特)20min
11.简介晨晚间护理
9min
六、教学后记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回去加强记忆,并复习这堂课内容,为下节课会阴部清洁护理的操作实验课做好准备。
第三篇:护理礼仪教案
护理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与道德、文化、技术、操守一样是优质护理的基本要素,是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深化护理工作的前提,更是新时期护理文化建设的必修课程。
一直以来,全社会对文明礼仪、服务规范都非常重视。特别是护理岗位,通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文明礼仪在护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项道德准绳,文明礼仪能强化护理行为效果,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并在独立工作时也能用“慎独”精神来约束自己;作为一帖疗伤良药,文明礼仪能满足人们心理需求,消除因环境陌生产生的不安情绪,达到医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作为一种情感黏合剂,文明礼仪能密切护患关系,利于信息交流,便于发现患者现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防患于未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文明礼仪还是宣传、塑造护理人员形象的主要手段。
第一节 概述
人在从事着社会活动中,其行为一般都要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或制约
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
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 社会活动的准则
风俗:自发的行为规范被众多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循﹐便成为风俗;
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国家民族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评价标准:善与恶、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
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一种准则。
宗教规范:是神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它采取了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形式﹐具有极强的自制性﹐在一定社会中起着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
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礼仪是指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
礼仪是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仪的作用?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一、礼仪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礼仪在人类摆脱愚昧之后就已经产生
(一)礼仪的起源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都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形成为祭祀礼仪。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
(二)礼仪的发展
礼仪在其传承沿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演变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
1.礼仪的萌芽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用动物骨头、石块、草籽串成项链,用兽皮和树叶做成衣服打扮自己,形成了最早的服饰礼仪。到了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在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村公墓地,坑位排列与死者身份有关,产生了最早的等级尊卑观念
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在汉以后2 000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对礼仪非常重视,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 “礼”看做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管仲把“礼”看做是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5.现代礼仪的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腐朽、落后的礼教进行了清算,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被继承、完善、流传,那些繁文缛节逐渐被抛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以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方一些先进的礼仪、礼节陆续传入我国,同我国的传统礼仪一道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革,现代礼仪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礼仪书籍相继出版,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讲座、礼仪培训日趋火红。人们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礼仪必将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
二、礼仪的概念
“礼仪”最早在我国是作为一个时代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使用的。“礼仪”的含义比较丰富,包括“礼”和“仪”两个部分,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一)礼仪的含义
1、“礼”的含义 1)表示尊敬的动作或语言
2)社会活动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如典礼、婚礼等 3)泛指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4)指礼物。如生日礼物、结婚礼物等
2.“仪”的内容如下: 5)法度、准则;
6)形式、程序(如司仪、仪式等); 7)典范、表率(如仪仗、礼仪小姐等); 8)容貌、风度(如仪态、仪容、仪表); 9)礼物:如贺礼、谢礼等。
(二)礼仪的相关概念
礼仪同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1.礼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仪表及言谈举止来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它反映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2.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具有形式化的特点,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礼貌行为。
3.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外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容貌、姿态、服饰已经个人卫生等方面。
4.礼宾:指人际的、社会的乃至交往过程中表现尊重、友好的具有一定程式的活动规范。如迎宾式。
三、礼仪的内容
(一)一般礼仪:包括礼仪的起源和历史演变,礼仪的功能、原则、特点以及礼仪的本质等。
(二)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法行为规范及为人处世准则,是一个人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负面达到具体规定,是文明行为的大的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仪表仪容、语言谈吐、举止行为等。
(三)家庭礼仪:具体称谓,具家庭成员间的礼仪,祝贺礼仪,待客礼仪等
(四)礼仪文书
(五)交际礼仪:是人们沟通过程中必须遵循和掌握的礼节和礼貌
(六)涉外礼仪 人们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和国家形象,向外宾表示尊重、友好的各种礼仪、礼节和习惯做法。
(七)宗教礼仪 是宗教信仰者为了表达对崇拜对象的尊敬和崇拜而规定的各种礼节、用餐礼仪和好的总称。
(八)职业礼仪 是职业人员在职业场所从事职业好的是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二节 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一、礼仪的特点
(一)继承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礼仪文化,都是在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二)变动性
礼仪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它是在人类的交际活动实践之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由此而引起的众多社交活动的新特点、新问题的出现,又要求礼仪有所变化,这就使礼仪具有相对的变动性。
(三)通用性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参加交际活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活动取得成功,而礼仪正是一门可将交际活动导向成功的学科。因此礼仪是一门人人必修的普及性学科。
(四)差异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约定俗成的规范,这是各民族礼仪文化的一个共性。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运用,则会因现实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这主要表现在:同一礼仪形式常常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使其意义出现差异。
(五)实践性
与纯粹的理论演绎、概念探讨、逻辑抽象显然不同,礼仪来源于社会实践,并且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
(六)针对性
礼仪主要适用于交际场合,适用于普通情况之下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在这个特点范围之内,礼仪肯定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则未必适用。这就是礼仪的限定性特点。必须明确,当所处场合不同,所具有的身份不同时,所要应用的礼仪往往会因此而各有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差异很大。
二、礼仪的基本原则
(一)敬人的原则
在礼仪的两大构成部分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一部分,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这一部分实际上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之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二)自律的原则
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三)宽容的原则
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四)诚信的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理解并接受。
(五)从俗的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六)平等的原则
在礼仪的核心点,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这一点上,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给予不同待遇。但允许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七)适度的原则
这要求在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当然,运用礼仪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只有勤学多练,积极实践。
(八)遵守的原则
在交际应酬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行举止。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
第三节 学习礼仪的意义
一、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形象是指交往双方在对方心目中形成的一种综合印象。判断形象的好坏绝大多数是依据各种形式的礼仪运用回成都,如日常生活中的见面、问候、握手、告别、着装、较高级场合的举止等、都包含着许多的礼仪。一个懂得使用礼仪的人,必然有着优雅得体、自然大方的举止,一定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获得同仁的信任与好感。
二、有助于形成完美的人格
礼仪对于一个人形成完美的人格作用不可低估。洛克指出:“礼仪的目的与作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得柔顺,是人们的气质变得温和、尊重他人、和别人合得来。没有玩好的礼仪,其余一切就会被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 健康人格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
礼仪不仅是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更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一个人内在的品格和文化修养,还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及应变能力,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
五、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细节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反映个人教养的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礼仪水准如何,往往反映着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整体素质与整体教养。古人曾指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将礼列为立国的精神要素之本。而在日常交往之中,诚如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言:“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荀子也曾强调:“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六、如何把护理礼仪运用于康成亚健康管理中
对于护士文明礼仪管理做到3H(医院hospital、家
home、宾馆
hotel)和5S(微笑smile、效率speedy、诚信sincerity、安全security、跟踪服务scout):即护理人员必须懂得一定的医疗知识,比如:各种慢性疾病的症状、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计划、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急救知识等,又必须有宾馆酒店等场所的标准化服务。并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应用。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问候 1.标准问候语
如“王先生,下午好”、“欢迎您光临康成亚健康管理中心”: 2.问候多位客户的原则
统一问候。如:“大家好”
由尊而卑。如:“张总好”、“李经理好” 先女士后男士。由近到远。
(二)迎送 1.欢迎用语
欢迎光临、感谢您的到来、您能光临本公司,我们不胜荣幸、见到您很高兴等。2.送客用语
再见、慢走、走好、欢迎再次光临、多多保重等。
注意在说话的同时应该恰当地辅以动作,如注目、点头、微笑、握手和鞠躬等。
(三).请托
1.当你不能及时为客户服务时,应该说:“请稍等,这边马上就好” 2.当打扰客户时,首先要说“对不起,打扰您了”
(四)致谢
1标准式:谢谢您。
2.加强式:万分感谢、非常感谢。3.具体式:有劳您为这事费心了。.(五)沟通
沟通原则
与客户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同情客户的病情,愿为患者奉献爱心的姿态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一个要求:即对病人诚信、尊重、同情、耐心、关怀。2.二个技巧:一是倾听,即多听客户说几句;二是介绍,即多对客户说几句,介绍客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预后发展情况。
3.三个掌握:掌握病的病情、治疗和检查结果;掌握客户及家属社会心理因素。
4.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变化;留意沟通对象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5.四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立即接受;避免语言过激;避免过多使用医学术语;避免刻意改变和压抑对方情绪。
总之,我们要想客户所需,待客户如同自己的家人。遵循客户第一、服务为先的原则,从细节做起,用细心、爱心、热心、用心地服务好康成的每一位客户。
第四篇:护理技术教案
批准人: 年 月 日
护理技术教案
授课对象:全连官兵 授 课 人:
单
位:
日
期:
护理技术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护理技术
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掌握护理的基本方法,更好的完成战场伤员的护理。
内容:
一、注射技术
二、静脉输液
三、氧气吸入法
四、无菌技术
五、换药技术 时间: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地点:
要求:
1、认真听讲,刻苦训练;
2、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4、注意爱伤观念。
器材:训练教材资料:音像资料:模拟人、模拟伤员(真人):各类药材装备:夜视器材:战场救护仿真环境(选)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15分钟
1.清点人数、准备器材,伤员化妆; 2.宣布作业提要;
3.理论提示。今天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 作业实施………………………………………………XX分钟
【讲解示范】
一、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人体内的方法。注射给药药物吸收快,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吸收的量也较准确,适用于需要药物迅速发生作用或因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但注射给药会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可致疼痛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因药物吸收快,某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迅速、处理较难。
基本知识
一、注射原则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2)注射部位按要求进行消毒,并保持无菌。皮肤常规消毒方法:用2%碘酊棉签,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擦,直径在5 cm以上,待碘酊干后,用70%乙醇棉签以同法脱碘,脱碘范围应大于碘酊涂擦范围,待干后方可注射。或用0.5%碘伏以同法涂擦消毒2次,无须脱碘。注射部位有污垢时先清洁后消毒。
(3)注射器的乳头、活塞和针头的针梗必须保持无菌。(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物变质、变色、混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不可使用。若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应查实确无配伍禁忌再进行备药。
(三)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液量、黏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以及给药途径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损、不漏气;针头锐利、无钩、无弯曲,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衔接必须紧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须密封,并且在有效时间内使用。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处。不可在有炎症、损伤、疤痕、皮肤病、硬结处进针。对需长期注射的患者,应轮流交替注射部位。
(五)在合适的时间溶解、吸取药液
药液按规定的注射时间临时溶解、吸取,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六)注射前排尽空气
注射前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不可浪费药液。
(七)进针时绷紧皮肤并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
进针时应绷紧皮肤,以减少进针阻力并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不可将针梗全部刺人组织内,以防发生断针时处理困难。
(八)注药前检查回血
进针后抽动注射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方可注入药液。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
(九)减轻患者的不适与疼痛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
(2)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和姿势,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
(3)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快,推药慢,推药速度要均匀。
(4)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5)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较长的针头,而且进针要较深。
(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使用过的注射器与针头须先浸泡消毒后清洗。一次性注射物品应按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二、注射器与针头的构造及选择
(一)注射器与针头构造 1.注射器
注射器由空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空筒前端为乳头,后端为筒边,空筒上标有容量刻度,活塞后部为活塞轴、活塞柄。其规格有1mL、2mL、2.5mL、5mL、10mL、20mL、30mL、50mL、100mL九种。目前有玻璃和塑料两种制品,塑料制品为一次性使用。
2.针头
针头由针尖、针梗、针栓三部分构成。常用的针头型号有4、41/2、5、51/2、6、61/2、7、8号多种。目前针头针栓有金属与塑料两种制品,塑料制品为一次性使用。
(二)注射器规格及针头型号
实际操作
1.皮内注射术
一、概念
皮内注射术是指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二、目的
(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2)预防接种。
(3)协助诊断人体对细菌或病毒的易感性,如结核菌素试验、锡克氏试验。
(4)局部麻醉时的起始步骤。
三、常用部位
(1)皮内试验与协助诊断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内侧注射,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皮色较淡,如有局部反应易于辨认。
(2)预防接种常选上臂三角肌下缘。(3)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处。
四、操作前准备(一)评估患者
(1)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2)注射部位及其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二)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安静且有足够的照明。(三)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好口罩,掌握沟通交流技巧。(四)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注射盘l套,急救盒1个(内有盐酸肾上腺素1支、地塞米松1支、砂轮1个、无菌纱布l块、注射器1付),无菌盘内放已配制或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和针头。
五、操作规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选择注射部位,以70%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核对。
(3)再次一滴排气,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一侧,注射器刻度与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50角刺人。
(4)将针尖斜面完全刺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一手拇指固定针栓,另一手推入药液0.1mL,使局部隆起呈半球状皮丘,局部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随即拔出针头,切勿按揉。
(5)再次核对,清理用物,随时观察反应。
六、注意事项
(1)若患者对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内试验,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
(2)忌用碘类消毒剂,以免因脱碘不彻底,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且易和碘过敏反应相混淆。
(3)注射完毕,嘱咐患者勿揉擦局部,以保证药量准确及避免影响对反应的观察。
2.皮下注射术
一、概念
皮下注射术是指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二、目的
(1)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药物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
(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用药。
三、常用部位
注射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也可选择上臂外侧、腹壁、后背、大腿前外侧。
四、操作前准备(一)评估患者
(1)患者的用药史与过敏史。
(2)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3)注射部位及其皮肤与皮下组织情况。(二)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安静且有足够的照明。(三)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好口罩,掌握沟通交流技巧。(四)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注射盘一套,无菌盘内放已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和针头,治疗车下层放_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以浸泡消毒使用过的注射器与针头。
五、操作规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选择注射部位,用2%碘酊与70%乙醇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核对。
(3)再次一滴排气,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一侧,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0~40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2/3。
(4)一手固定针栓,另一手抽动活塞,无回血后即可推注药液。
(5)注射毕,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再次核对,清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六、注意事项
(1)对长期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更换注射部位,以促使药物的充分吸收。
(2)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皮下注射。
(3)针头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00,以免刺人肌层;对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穿刺角度适当减小。
(4)注射少于1mL的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以保证注入药液的剂量准确无误。
3.肌内注射术
一、概念
肌内注射术是指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人体肌肉组织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是多孔的类脂质膜,药物透过的速度较透过其他生物膜快。自肌内注射的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吸收较完全而迅速。
二、目的
(1)用于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
(2)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液量较大时。
三、常用部位
肌内注射一般选择肌肉较为丰厚,且距血管、神经较远处。其中最常用的注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一)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之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止于股骨上部。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部,约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中点处下降至股部,其体表投影为自大转子尖至坐骨结节的中
点向下至胭窝。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定位方法有两种: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骨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2)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联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臵于髂前上棘与髂骨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构成的角内。
(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三)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取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的范围。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
(四)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取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量注射。
四、操作前准备(一)评估患者
(1)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2)患者对注射给药的认识及合作程度。(3)注射部位及其皮肤与肌肉组织情况。(二)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安静且有足够的照明。(三)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好口罩,掌握沟通交流技巧。(四)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注射盘一套,无菌盘内放已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和针头,治疗车下层放一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以浸泡消毒使用过的注射器与针头。
五、操作规程(一)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二)协助患者取合适的卧位,使局部肌肉放松(1)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3)仰卧位 两腿伸直略分开,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患者与股外侧肌注射时。
(4)坐位坐位高度适宜,便于进针,常用于上臂三角肌注射。
(三)选择注射部位并消毒
选择并暴露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核对。
(四)进针
再次一滴排气,一手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用手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针梗的2/3~3/4,约2.5~3cm。
(五)推注药液
一手固定针栓,另一手抽动活塞,无回血后以均匀的速度慢慢推注药液。
(六)拔针
注射毕,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再次核对。
(七)协助患者卧位
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六、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或股外侧肌注射。
(2)进针时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难以取出。若针头折断,应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针头移位,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针头。若断端全部埋入皮下,即请外科医生处理。
(3)抽吸时若见回血,应拔出针头重新消毒、注射。
二、静脉输液
一、概念
静脉注射术是指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二、目的
(1)需迅速发挥药效,尤其是治疗急重症时。(2)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时。
(3)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性检查,如肾功能试验、胆囊X线摄片检查。
(4)股静脉注射适宜于抢救危重患者时注入药物或臵管加压输血输液。
三、常用部位
常用的静脉有四肢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与股静脉。(一)四肢浅静脉
上肢常用肘窝(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腕部、手背的浅静脉;下肢常用足背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二)头皮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较为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表浅易见,易于固定,又方便病儿肢体活动。病儿静脉注射多采用头皮额上静脉、眶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选择静脉时,需注意与头皮动脉相区别。
(三)股静脉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的内侧。
四、操作前准备(一)评估患者
(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以及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2)患者意识状态、对静脉注射给药的认识及合作程度。(3)注射部位静脉是否显露,以及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二)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安静且有足够的照明。(三)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好口罩,掌握沟通交流技巧。(四)用物准备 1.注射盘与无菌盘
注射盘一套,无菌盘内放已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和针头,治疗车下层放一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以浸泡消毒使用过的注射器与针头。
2.其他用物
(1)四肢浅静脉注射止血带、小垫枕,需要时备头皮针和胶布。
(2)头皮静脉注射型号合适的头皮针(41/2~6号)、胶布,需要时准备备皮物品。
(3)股静脉注射无菌纱布、胶布、砂袋。
五、操作规程
(一)四肢浅静脉注射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系止血带,使静脉充盈、显露,常规消毒皮肤,或先用2%碘酊消毒,再系止血带,后用70%乙醇脱碘。再次核对。
(3)再次一滴排气或连接头皮针后排尽空气,需要时嘱患者握拳,以一手拇指绷紧静脉下方皮肤,使其固定,另一手持注射器与针头,食指固定针栓一侧,或拇、食指固定头皮针针柄,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呈200~25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4)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固定针头缓慢推药。(5)注射过程中要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仍在静脉内,若局部疼痛、肿胀隆起、抽无回血,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6)注射完毕,将干棉签轻压穿刺点(皮肤、静脉),迅速拔出针头,按压至不出血为止。
(7)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二)头皮静脉注射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病儿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必要时剃去注射部位毛发。(3)由助手固定病儿头部,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核对,连接头皮针并排气。
(4)术者一手拇、食指固定静脉两端,一手持头皮针针柄,沿静脉向心方向,针头与皮肤呈100~20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后推药少许,如无异常,即用胶布固定针头,缓慢推注药液。注药过程中注意约束病儿,防止其抓拽注射部位。
(5)注射完毕,将干棉签轻压穿刺点(皮肤、静脉),迅速拔出针头,按压至不出血为止。
(6)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三)股静脉注射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臀下垫砂袋便于穿刺,如为小儿注射,需用尿布覆盖会阴,以防其排尿弄湿穿刺部位,再次核对。
(3)常规以2%碘酊和70%乙醇消毒局部皮肤,并消毒术者左手食指和中指,排气。
(4)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联线中点扪及股动脉最明显部位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呈900或450角,在股动脉内侧0.5 cm处刺人,抽动活塞见有暗红色血液,提示针头已进入股静脉,固定针头,注人药液。
(5)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后局部立即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min,确认无出血后,用胶布固定。
(6)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六、注意事项
(1)对长期静脉用药的患者,为保护血管应有计划地自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静脉注射。
(2)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以及病情变化。
(3)去甲肾上腺素、钙剂等强刺激性药物不宜采用头皮静脉注射。
(4)注射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穿刺成功后,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静脉内,再换上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推药,以防药液注入血管外而致组织坏死。
(5)股静脉注射有出血倾向者不宜采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如抽出鲜红色血液,提示针头刺入股
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5~10min,确认无出血后,在另一侧股静脉穿刺。
七、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1)肥胖患者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较深、难以辨认,但较易固定。注射时,在摸清血管走向后从静脉上方进针,进针角度稍加大(300~400角)。
(2)水肿患者可沿静脉解剖位臵,用手按揉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使静脉充分显露后再行穿刺。
(3)脱水患者血管充盈不良致使穿刺困难,可在扎止血带后,从穿刺部位远心端向近心端方向反复推揉,以使血管充盈后再穿刺。
(4)老年患者老人皮下脂肪较少,静脉易滑动且脆性较大,针头难以刺人或易穿破血管壁。注射时,可用手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再沿静脉走向穿刺。
(5)天气寒冷浅表静脉收缩,可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局部,使血管充盈后再穿刺。
八、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针头刺入静脉过少,进针时虽见回血,但松解止血带后静脉回缩,针头滑出血管,抽吸无回血,药液注入皮下。
(2)针头斜面未完全刺人静脉,部分在血管外,抽吸虽有回血,但推药时部分药液溢至皮下,局部隆起并有疼痛感。
(3)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有回血,推注少量药液局部可无隆起,但因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患者有疼痛感。
(4)针头刺入过深,针头斜面穿出血管壁,抽吸无回血。
三、氧气吸入法 [目的]
供给氧气,改善缺氧症状
[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治疗盘,鼻导管,生理盐水,小镊子,污物缸,无菌棉签,弯盘,绷带,胶布,扳手,氧气表,湿化瓶,灭菌注射用水,氧气瓶,记录单
3、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氧气从气门流出(吹尘),随即迅速关好开关
4、将氧气表接于氧气瓶的气门上用手初步旋紧,将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瓶旁
5、连接湿化瓶,湿化瓶内长管连接氧气瓶
6、关闭流量表开关,打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7、关闭流量表,待用
8、携物品至病人床前,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诊断,病人意识清楚,解释取得合作
9、选择合适鼻孔,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清洁鼻腔
10、连接鼻导管,湿润鼻导管前端
11、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好流量
12、量好长度(鼻尖到耳垂的2/3)
1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鼻腔,固定在面颊部
14、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先关流量表
15、再关总开关,然后再打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再关好流量表
16、清洁口鼻,恢复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7、整理用物,记录用氧起止时间
[实施] 评估患者
1、双人核对医嘱。携治疗卡核对床号、姓名、床尾卡
2、评估患者。询问身体状况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查看颜面口唇有无紫绀,评估鼻腔情况,双侧鼻腔是否通畅,有无鼻部疾患,向患者交代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3、口述评估结果。经评估该患者清醒配合,自述胸闷憋气,查体颜面口唇无紫绀,属于轻度缺氧,经检查你的双侧鼻腔都是通畅的。
4、遵医嘱给予双侧输氧管吸氧,流量每分钟1-2L,环境安全,符合吸氧要求。[步骤]
一、吸氧
1、规范洗手。
2、携用物至床旁,依据治疗卡核对床号、姓名及手腕带,与患者交流取得配合。询问患者是否调整卧位。
3、装表
(1)氧气瓶
①调整氧气瓶至便于操作的位臵,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闭总开关,以达到清洁该处的目的,以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
②确认关闭小开关。将表的旋紧帽与氧气瓶的螺丝接头衔接,用手初步旋紧,然后将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瓶旁,查有无漏气,打开总开关,听有无气流声。
③接湿化瓶,内盛1/2-2/3灭菌注射用水,旋开流量表下的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全套装臵是否适用,关上小开关。
(2)中心供氧
①取下一次性使用扶舒清包装
② 取氧气头连接湿化瓶,确认关闭小开关,装表于中心供氧装臵。
4、检查棉签,清洁双侧鼻孔,注意勿过湿。
5、检查输氧管包装、效期,将输氧管与氧气表连接,打
开小开关调节氧流量,检查输氧管是否通畅。
6、查对治疗卡及患者床号、姓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插鼻塞,将输氧管轻轻插入病人双侧鼻孔,并妥善固定。检查输氧管是否打折扭曲。
7、核对床号、姓名,口述吸氧时间xx时xx分,流量xxL/min。
8、交待注意事项,嘱患者吸氧过程中不要随意摘除输氧管或调节流量,如感鼻咽部干燥或胸闷、憋气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同时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9、整理床单元,洗手,记录吸氧时间及流量于吸氧记录单上,吸氧记录单挂与氧气瓶上。
10、推车回处臵室处臵用物,洗手,在护理记录单记录上记录用氧情况。
二、停氧
停氧前先评估患者胸闷、气喘等自觉症状有无改善。
用物准备清洁治疗盘内放内放纱布、弯盘、扳手、治疗卡、笔、感染性垃圾筒、中心供氧不需扳手
1、评估患者核对医嘱、携治疗卡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床尾卡、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口述评估结果经过评估患者的胸闷、气喘症状改善,遵医嘱停氧。
2、操作前要求,着装整洁,洗手。
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4、取下输氧管,用纱布擦拭鼻部,查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并口述停氧时间xx时xx分停氧
5、关小开关,关总开关,开小开关放余气,分离输氧管,关小开关。中心供氧只需关小开关。
6、分离湿化瓶,卸表。
7、与患者交流,感谢配合。
8、整理床单元,洗手,记录停氧时间于用氧记录单。
9、推车回处臵室,处臵用物,洗手,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停氧情况。
三、用物处理
1、鼻塞、棉签、纱布等按垃圾分类要求放臵
2、湿化瓶、弯盘放入500mg/L含氯制剂中浸泡消毒
3、氧气装臵用75%酒精擦拭。
四、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瓶放臵阴凉处。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2、持续吸氧病人输氧管每日更换2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和压迫。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证用氧效果。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
除输氧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氧气瓶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²时,即不可再用,应悬挂“空”的标志,以防止灰尘进入瓶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未用的氧气筒,应悬挂“满”的标志,以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5、用氧过程中,准确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
五、供氧方法
输氧管法、漏斗法、面罩法、鼻塞法、头罩式给氧
四、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专门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技术。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有创治疗)时,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
进行一些进入人体组织、器官的无创操作(导尿、插管等)时,通过不当的操作,极易将微生物带入人体组织、器官。
如何在操作中加强与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是当前需要强调的问题之一。主要内容
1无菌技术概念。2无菌操作意义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一)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二)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三)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四)有菌区: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是经过灭菌处理而被污染的区域
(五)污染:是指凡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致病微生物相接触 1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2物品布局合理
3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4剪短指甲、规范洗手、手消毒 5带口罩
6必要时穿无菌衣 7戴无菌手套
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
操作时:面向无菌区域,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20cm距离 ;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 四不可:跨越,讲话,咳嗽,打喷嚏 取物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用后处理
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均不可再用,应更换,并重新灭菌。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2无菌容器的使用 3取用无菌溶液 4无菌包的使用 5戴无菌手套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种类 : 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有卵圆钳、三叉钳和长、短镊子四种
目的 : 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一无菌持物钳的存放方法及注意事项
干燥保存法,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疗前开包,4h更换一次 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2不能夹取油纱布、换药或消毒皮肤。
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4打开包装后的持物钳4小时更换。
5检查包裹无破损、潮湿,包外化学指示物是否变色。6取无菌钳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的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二取密封瓶内取无菌溶液法无菌溶液注意事项
1认真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溶液质量,确信质量可靠后,方可使用。
2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量于无菌容器内
3倒溶液时,不得浸湿瓶签,液体不得溅出。4取完立即塞上瓶塞并消毒瓶塞边缘。5手不得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
6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7记录开瓶日期以打开溶液的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
三无菌包的使用方法
无菌包布是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双层包布。其内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种技术操作用物,经灭菌处理后备用 注意事项
(1)检查无菌包的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是否均匀,有效期及质量,包布潮湿、破损时不可使用。
(2)开包、关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污染包内无菌物品,不能跨越无菌区。
(3)无菌物品一次未使用完,关包后要准确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剩余物品可在24h内使用。四戴无菌手套的难点
戴第一只手套时第二只手套外面接触衣袖 开始戴第二只手套时
手指容易触及第一手套的反折部分(内面)
戴第二只手套时手背内卷(最大的难点)及注意事项 翻边扣衣袖容易污染已戴手套的手指和手掌部分 戴手套时双手靠近护士服、桌面等非无菌物品 戴第二只手套时第一手的拇指“帮忙”
1戴手套时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2戴手套发现破洞,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翻转脱下。
4戴好手套后清除手套上的滑石粉,避免落入无菌区,刺激组织。
5脱手套时,如有脓血等污物,先用消毒液清洗,然后脱下手套;脱手套时应从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五、换药技术
换药又称更换敷料,包括检查伤口、清洁伤口、处理伤口、更换敷料。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项重要外科操作。【换药器械及敷料】
1、常用换药器械,换药前准备常规物品:
必备:平镊二把、换药碗或弯盘两个(或一次性换药碗); 视伤口情况准备:血管钳、剪子、探针、手术刀、持针器、缝线等。
2、换药常用敷料及药品:
必备:敷料、消毒棉球(碘伏、酒精等)、胶布; 视伤口情况准备:干棉球、凡士林油纱条、盐水(生理
盐水、高渗盐水)、3%双氧水、引流条(管)、绷带、棉签、胸腹带、治疗单等。【换药方法】
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避免浪费和临时忙乱。换药者戴帽和口罩,洗手后准备换药物品。一、一般伤口换药
1、去除敷料
(1)先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绷带及撕胶布取下敷料。撕胶布取敷料的方法有两种:
①撕胶布时应自伤口由外向里,可用手指轻轻推揉贴在皮肤上的胶布边沿,待翘起后用一只手轻压局部皮肤,另一只手牵拉翘起的胶布,紧贴皮面(即与皮肤表面平行)向相反的方向慢慢取下,切不可垂直地向上拉掉,以免产生疼痛或将表皮撕脱。
②还可用一只手指伸至敷料边缘与皮肤之间,轻柔地用手指向外推压皮肤,分离胶布与皮肤的粘合部分。若遇胶布粘着毛发时,可剪去毛发或用汽油、乙醚、松节油等漫润后揭去。
(2)伤口内层敷料及引流物,应用无菌镊取下,揭起时应沿伤口长轴方向进行。若内层敷料与创面干结成痂,则可将未干结成痂的敷料剪去,留下已干结成痂的敷料使其愈合;
若创面内层敷料被脓液浸透,可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浸湿,待敷料与创面分离后再轻轻地顺创口长轴揭去。
【注意】在换药过程中两把换药镊要保持其中一把为无菌镊,一把为有菌镊,不可净污不分,随意乱用。一手(左手)持无菌镊用于夹持无菌换药碗内的敷料及消毒棉球,交递到另一手持(右手)的有菌镊;有菌镊用于接触伤口及污物。
(3)取下的污秽敷料均放在有菌换药碗内,不得随意乱放、丢弃,以防污染环境或交叉感染。【注意】两个换药碗,一个为无菌换药碗,盛放无菌物,敷料,碘伏棉球、酒精棉球;另一个为有菌换药碗,盛放从创面上取下的污染敷料、引流物和换药时用过的棉球、敷料等污染物。
2、创周(创口周围)皮肤处理
去除敷料后,0.5%碘伏或用75%酒精棉球,无菌切口由内向外消毒,注意勿使消毒液流入伤口内;化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若创周皮肤粘有较多胶布痕迹及污垢,则用松节油或汽油棉棒擦去,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创面(创口内的组织表面)处理
(1)用0.1%新洁尔灭或等渗盐水棉球自内向外轻柔地拭去创面分泌物,涂擦创周皮肤的棉球不得再接触创口内面。在拭去创面分泌物时切忌反复用力擦拭,以免损伤创面肉芽组织;如分泌物或脓液较多不易清理,可用3%双氧水冲洗创
腔。擦拭创面所用棉球不应太湿,否则不但不易清除分泌物,反而使脓液外流污染皮肤和被褥,可用换药镊将棉球中过多的药液挤掉。
(2)创腔或脓腔深大者,棉球擦洗时应防止脱落在创腔内。
(3)创面拭净后,应注意检查创腔内有无异物,彻底移除伤口内线头、死骨、坏死组织等异物。
(4)最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创周皮肤。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凡士林纱条、药物或盐水纱布覆盖,或放入纱布引流条等。
4、包扎固定
创面处理完毕,创口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创面大,渗液多的创口,可加盖敷料或棉垫,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胸带、腹带包扎固定。
5、换药后注意事项:换药毕,整理好病人衣服及床单,并将污秽敷料到入换药室污物桶内,换药用过的换药碗和器械清水洗净,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一次性换药碗放入污物桶。不可随意摆放或丢弃。
二、缝合伤口换药
1、缝合伤口(无引流伤口)
多为无菌伤口,常于术后2-3天左右检查伤口,注意观察有无缝线反应、针眼脓疱、皮肤红肿、伤口下硬结包块,皮下或深部化脓;有无积液、积血,必要时试行穿刺抽液。
(1)无菌缝合伤口:用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消毒缝合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范围略大于纱布覆盖范围,然后覆盖无菌敷料。
(2)切口缝线反应:术后2-3天内,创口一般均有轻度水肿,针眼周围及缝线下稍有红肿,但范围不大,这是一种生理反应。其处理为伤口常规消毒后用75%酒精纱布湿敷即可。
(3)针眼脓肿:为缝线反应的进一步发展,针眼处有脓液,针眼周围暗红肿胀。对较小的脓肿,可先用无菌镊子夹破并用无菌干棉球挤压出脓液,然后涂以碘酊和酒精即可;脓肿较大或感染较深者,应提前拆除此针缝线。
(4)伤口感染或化脓:缝合切口局部红肿并有压痛,伤口周围红肿有硬结,甚至有波动感出现,作如下处理:
①可先用针头试穿抽脓,或用探针由切口处插入检查。②确诊为伤口化脓后,应即尽早部分(拆1-2针线)或全部拆除缝线,将伤口敞开,清除脓液和伤口内异物(如线头等);
③清洗化脓性创面或创腔后放臵合适的引流物,化脓性创腔的引流多选用生理盐水纱条,其纱条的大小要合适创腔,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换药至创口愈合。
④若伤口扩开后分泌物不多或仅有血性分泌物,则于清洗或清除异物后,用蝶形胶布拉拢创口即可,以后酌情换药;
⑤伴有全身症状者,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配合局部理疗或热敷。
(5)疑有创口积血、积液时,可周围正常皮肤处穿刺,试穿有无积血、积液;或用探针、镊子、止血钳由创口缝合口处插入,如有积血、积液,稍加分离引出,可根据情况拆除1-2针皮肤缝线,扩大引流口,并臵入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换药至创口愈合。
2、缝合伤口(放臵引流物伤口)(1)消毒同无引流缝合伤口
(2)术后伤口放臵引流物多为橡皮片(或胶皮管)。橡皮片多在术后24~48小时取出,可在拔除橡皮片时换药。对放臵引流物的伤口要注意引流量及引流性质,若有多量引流液,应随时更换敷料。
(3)橡皮管引流或烟卷引流(腹腔内引流一般在腹壁另戳口引出)可按常规换药,在覆盖纱布的一侧剪一个缺口,包绕引流管的根部。烟卷引流管在换药时要注意引流物的多少和性质,并稍稍松动烟卷引流管(不可拔出)并覆盖敷料。
(4)引流管的拔除:决定拔管,先松动引流管,引流管拔除后,创口处敷油纱条、敷料。
【附】换药常用药物及消毒剂
1、盐水:生理盐水棉球及纱布用于清洁创面、创面湿敷、填充及引流脓腔;盐水用于冲洗脓腔;5%盐水具有较
强局部脱水作用,用于肉芽水肿明显的创面。2、3%双氧水:与组织接触后分解释放出氧,具有杀菌作用。用于冲洗外伤伤口、化脓或坏死组织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的伤口。3、0.02%呋喃西林溶液:有抗菌和杀菌作用。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4、碘伏(聚乙稀吡咯酮,简称PVP-碘):对各种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广谱的消毒剂,且无刺激性,有收敛消肿等作用。0.5%碘伏溶液用于粘膜、创面、脓腔;l%-2%溶液用于湿敷感染创面,最适用于下肢溃疡和癌性溃疡。
5、抗生素溶液:常用l%新霉素Ⅱ和庆大霉素混合液、庆大霉素用于等待二期缝合的污染伤口、较大创面,如烧伤植皮前的创面湿敷,敷料应每日更换1-2次。6、0.1%新洁尔灭、0.1%洗必太溶液、75%酒精 7、10%大蒜素溶液:具有杀菌和增强组织细胞吞噬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效果较好。8、10%-20%硝酸银溶液:用于慢性窦道和腐蚀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用后需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
9、凡士林油纱条:用于稍低于皮肤的新鲜肉芽创面,促进肉芽、上皮生长作用。
10、碘仿纱条:具有抗菌、防腐、收敛、去臭和促进肉
芽组织生长的作用,用于慢性窦道病灶清除后的伤口,或用于脓肿切开引流的创腔填塞。碘仿有毒性不宜长期使用。
11、鱼石脂软膏:10%-20%鱼石脂软膏有消炎退肿作用,用于早期皮肤及浅表组织炎症的外敷。
12、氧化锌软膏:10%氧化锌软膏涂于皮肤表面,有保护皮肤免受分泌物侵蚀的作用,常用于肠瘘、胆瘘等皮肤周围的保护。13、2%聚乙烯吡咯酮碘软膏:用于烧伤、慢性溃疡创面。
14、如意金黄膏、生肌散(中药类):具有止痛、消炎、拔毒、生肌、排脓等作用。
作业讲评………………………………………………5分钟
1.重述训练课目、目的、内容及重点、难点; 2.今天同志们训练效果很好。训练热情高涨。但是还存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希望同志们多加练习,争取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在以后的训练中更好的为战时救护做准备。
第五篇:护理研究教案
护理研究教案
1.护理研究的伦理原则:(1)有益的原则:免于遭受伤害或不适的权利、不被剥削和利用的权利。(2)尊重人的尊严的原则:自主决定权、充分认知的权利。(3)公正的原则:公平治疗的权利、隐私权。2.知情同意的特点:(1)自主,就是应该允许有理性的个人自我决定。(2)研究对象的同意必须是自愿的,任何环境的压力、外在的威胁等不利因素都可能使自由自愿的同意收到影响。(3)同意必须由有行为能力的人做出。
3.护理研究中应遵循的相关伦理准则:(1)客观性(2)真实性(3)诚实性(4)合作性(5)平等性(6)效率性
4.护理研究基本程序中的基本步骤:(1)确立研究问题(2)进行文献检索与文献回顾(3)陈述理论框架(4)确认研究变量(5)形成研究假设(6)科研设计(7)预实验(8)资料收集与整理(9)资料分析(10)撰写论文
5.护理研究选题过程中应注意:(1)选题范围不可过大,研究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避免宽泛,涉及面过大则不易深入研究。(2)要有所创新,避免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3)应注意选题的可行性。(4)结合自己的专业 6.在实际护理研究中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步骤:(1)确立研究问题(2)进行文件检索与文献回顾(3)陈述理论框架(4)确认研究变量(5)形成研究假设(6)科研设计
7.护理研究的实施阶段应该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预实验(2)资料收集和处理(3)资料分析
8.护理研究论文大多包括以下几部分:(1)文题,又称论文题目,是撰写论文的关键,必须用心斟酌选定,力求新颖、切题、简明、规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3)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一般在200字左右(4)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
(5)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包括前言,教材与方法,结果和讨论(6)参考文献
9.研究题目的方向常见有:(1)研究各临床护理专业问题(2)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护理措施的效果(3)评价新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模式(4)护理教育(5)护理管理?(6)发展和检验测量工具等
10.形成理论/概念框架的方法和步骤:(1)选择与研究现象相关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界定(2)陈述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3)形成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层次结构(4)构成理论或概念框架图(5)选择合适的理论作为研究框架的依据(6)检查研究理论/概念框架 11.文献检索的基本途径:(1)从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检索的途径:书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2)从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检索的途径:分类途径(分类途径的查找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分析检索内容,确定学科类别;在选用检索工具的分类目次上查找对应到的类目;根据类目的起止页码逐条查阅;将筛选出的文献线索逐条记录下来,并据此获取原始文献)、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分类主题途径
12.文献检索的步骤:(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目的(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4)查找文献线索(5)获取原始文献
13.文献阅读的基本技巧:(1)先读主题内容相同的中文文献,后读外文文献(2)先读文摘,后读原文(3)先粗读后细读,这是阅读文献内容最关键的策略(4)先读综合性文献,后读专题性文献(5)先帝现刊文献,后读过刊文献
14.护理研究设计中的基本概念:(1)研究设计(2)干预(3)设立对照(4)随机化(5)盲法(6)预实验
15.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1)实验性研究:优点:是检验因果假设最有说服力的一种研究设计,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外变量对依变量的影响,比较准确的解释了处理因素与结果即自变量与依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局限性:在护理问题的研究中尚不能广泛的应用,因难以有效的控制某些干扰因素;不易做到完全随机分组,很难找到完全均衡的对照组。(2)类实验性研究:优点:进行人群的干预研究时可行性高,较为实用,不易触犯理论原则。局限性:由于类实验性研究有时无法进行随机分组,使得研究中已知的和未知的干扰因素无法像实验性研究那样随机均衡地分布于各组中,特别是对于无对照组的类实验性研究,效果的判断很难完全归因与干预措施,因此类实验性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不如实验性研究高。(3)非实验性研究:优点:简便、易行,可以同时收集到较多的信息,特别适用于对研究问题知之不多或研究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为实验性研究打下基础,较常用。局限性:没有人为的施加因素,即无干预措施,也无法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无法解释因果关系。
16.质性研究的特点:(1)质性研究具有整体性,深入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而不是截取某一片段。(2)质性研究要求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情景,并在此情景中生活或工作相对长的时间,建立与研究对象间的信任关系,从而获得研究对象的真实经历或体验。(3)质性研究的设计具有灵活性,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
(4)往往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即根据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特征的判断有目的地选取实验对象。
(5)一般多采取综合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6)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是同步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7)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17.常用概率抽样的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
18.非概率抽样的方法:(1)方便抽样(2)定额抽样(3)目的抽样(4)滚雪球抽样
19.选择性偏倚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1)原因:入院率不同,诊断标准不准确或者不统一,无应答,完全与整体存在差别。(2)控制方法:设计严谨,设立并严格掌握严谨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设立多组对照,提高应答率,减少失访率。
20.收集资料方案设计的步骤:(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2)选择资料收集的方法(3)选择或编制研究工具
(4)预实验(5)设计资料收集的形式和程序(6)实施资料收集的方案
21.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类型:(1)局外观察者:观察者经正式介绍后进入观察领域,但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2)参与性观察者:观察者作为参与者进入观察领域,但其活动以观察为主,参与为辅。(3)观察性参与者:观察者作为参与者进入观察领域,其活动以参与为主,观察为辅。(4)完全参与者:观察者以完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观察领域,观察者本身就是观察群体中的一员。22.观察法的分类:(1)自然观察法(2)标准情形参观法(3)结构式观察法(4)非结构式观察法
23.减少抽样误差的方法:(1)尽可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提高样本的代表性。(2)增加样本量到适当水平(3)选择变异程度小的研究指标
24.假设检验的步骤:(1)建立假设(2)确立检验水准(3)计算统计量(4)确定P值(5)做出统计推断
25.统计表的绘制要求:(1)每个表均应有相应的表号和表题,写在表的上方中央。(2)纵标目和横标目均应注明单位(3)一般采用三线条式,组合表还应有分层线,统计表中不应有竖线,斜线和多余的横线(4)数字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同一列数字应个位对齐,小数点后位数保持一致,表中数值为0者应应记为0,缺失数字用„表示,无数字用“—”表示,不能留空项。(5)如有备注,则应在表中相应位置用*等符号标出,并将解释写在表下面
26.护理研究的范畴:(1)护理教育的研究(2)护理管理的研究(3)护理学历史的研究(4)护理理论研究(5)各专科临床护理研究(6)其他 27.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1)研究介绍(2)风险描述(3)利益描述(4)保密描述(5)补偿描述(6)联系人说明(7)关于退出实验的说明
28.文献的分类:(1)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主要指原始论著、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录、档案资料、专利说明书、学位论文等。一次文献有创造性、新颖性、先进性和成熟性,是最基本的文献类型,是产生二次、三次文献的基础,但它数量庞大、类型复杂、语种繁多、发表分散,查找起来相对困难,因此需要借助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才能有效利用。(2)二次文献:是将大量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搜集整理,著录其特征,并按一定的顺序加以编排,以供读者检索所形成的文献。包括各种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以提供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是文献检索的主体。二次文献仅对一次文献进行著录和标引等深层加工,不会改变一次文献的原有内容。(3)三次文献:是科技人员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经过系统的阅读、分析、研究、整理和概括而编成的文献。主要有论述、评论、进展等。三次文献是充分研究已经发表的文献基础上,对已取得的成果、进展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帮读者快速了解、掌握当前的研究水平和动态,不必再一一阅读一次文献。(4)零次文献:指未经发表或未进入社会交流、未经系统加工整理的最原始文献,如书信、手稿、私人笔记等。零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素材,对一次文献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情报信息源。29.研究假设的作用:(1)依据假设,提出并确定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种类、数目及其关系,从而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目标。(2)依据假设,确定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向、范围和方法。(3)依据假设,确定处理与分析数据资料的方向、范围,以便验证假设。(4)研究假设可以使理论的形成更加完整,帮助填补知识体系的不足。30.阅读实验报告的注意事项:(1)实验设计是否严密(2)实验观察方法是否精确、完善(3)实验条件是否严格控制(4)观察记录是否客观(5)实验结果是否可信,能否重复得出,重复实验次数是否合理。31.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1)优点:省时、省钱,而且便于对研究对象提供的资料进行保密,也不会因资料收集者的不同而影响研究对象完成问卷。(2)缺点:回收率相对较低,另外,研究对象可能经过反复斟酌,掩饰了其观点和看法,而未提供真实的资料。
32.访谈法的优缺点:(1)优点:应答率高;适合于不能填写问卷的研究对象;所获得的资料较为完整、丰富。(2)缺点:费时,需要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一对一交谈;花费较高,需要预约对象,并按照预约时间地点见面、交谈、电话费、交通费支出较大;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结果偏差.33.观察法的优缺点:(1)优点:适用于不易被测量的情形;通过应用观察法,研究者可获得更为深入的资料。(2)缺点:可能会涉及理论问题且较复杂;具有霍桑效应,即被观察者可能因为知道被观察而有意改变其行为而造成结果偏差;观察结果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获得的资料主观性较强,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34.绘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1)重点突出:一个统计表以表达一个中心内容为宜,不要把过多内容放在一个庞杂的大表里(2)层次清楚:通常统计表就如完整的一句话,主语和宾语分别作为横标目和纵标目,.构成完整的一句话(3)简洁、明了:表中的文字、数字和线条尽量从简,不要出现过多复杂的字符(4)统计表与文字描述结合使用:用了统计表后,可用文字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总结或补充。但是不要用文字简单重复表格中的数字,这样浪费篇幅和读者的时间。
35.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步骤:将资料转录为文字;反复阅读转录的文字资料;设计分类纲要;编码;提炼主题
36.护理科研论文的特征: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可读性 37.个案研究的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2)找出个案的健康问题或者有关的护理诊断;(3)针对研究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4)整理结果或护理效果;(5)做出评价
38.综述论文的基本特征:信息性;新颖性;综合性;评述性;客观性
39.统计图的绘制要求:(1)图号和图题:扼要说明图的内容,写在图的下方中央位置(2)纵轴和横轴:刻度应均匀等距,标明数值,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上而下,数值一般由小到大,纵轴刻度一般以0为起点。纵轴外侧和横轴下方,用文字标明各轴代表的含义,并注明单位。纵轴、横轴比例为5:7或7:5为宜。(3)图例:统计图中用不同线条或色调代表不同事物时,需用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