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猴子和大象》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审老师:
大家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关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今天,我们一起交换思想,希望你我都能有所收获。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4课《猴子和大象》第一课时生字教学。
这几年,我听了不少课,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着较严重、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第一课时松,第二课时重,第三课时空的弊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学会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理解有关词语。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初步感知课文。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现在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设计,在这里将呈现我的设计理念、教法和学法的指导。
一、谜语激趣、创设情境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语,就象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因此,在导入时我采用谜语激趣法:1、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最会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2、两耳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学生兴致勃勃地猜出谜底是猴子和大象。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猜谜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根据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
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一个勇闯三大关的游戏比赛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一种紧张而又不失趣味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关:读准字音。在这一关中,我设计了五个小的环节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1、课件出示17个生字及拼音,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生字并标记出来,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2、指名读,适时纠正、鼓励。3、要求学生找出认为最难读、最不好读的生字,老师相机归纳出: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翘舌音、平舌音等生字并带读。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读音。5、找出生字中的多音字,加以辨别。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已能读准本课生字的读音,成功闯过第一关,老师在第一个关头插上一面红旗以示表扬,并激起学生闯下一关的兴趣。
第二关:认清字形。这一关我精心设计了几种记字形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清字形。1、先要学生互相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清这些生字的字形,然后请学生说说讨论的结果,并随机点开与之相对应的课件。2、归纳记清本课生字字形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用动画,如“卷”字,我用课件设计了一副画卷卷起来的动画,使学生印象更深刻。3、我还运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如“愁”字,我把它编成了一则小故事,运用课件语音讲出来,使学生能深刻地记住这个“愁”字。“猜谜语”的方法,如“载”字,车上装满土,斜勾、撇、点来帮忙。“背”字,北上明无日。通过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编儿歌”的方法,如“冠”字,我把它编成儿歌,让学生边拍手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给这些生字组词,造句,进一步巩固。
二年级下期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讲故事、编儿歌等方法来分析生字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用的事半功倍的目的。
当学生成功闯过第二关,我就在第二关上插一面红旗,表扬、鼓励,激励学生勇闯最后一关。第三关:写好生字。我们教生字不仅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记清字形,还要教会学生写好生字。首先,要求学生提出认为最难写的生字,讲出难写的理由是什么?然后逐个分析,如“鼻”字,这是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我手指自己的鼻子问学生,“这是谁的鼻子呢?”学生回答:“是老师自己的鼻子。”“对,所以鼻字最上面是一个自己的自。”接下来利用课件带领学生书空,掌握生字的笔顺。然后是学生课堂练笔,要求先描红,再临写。老师巡回指点,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表扬好的,指出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当学生成功闯完三大关,教师充分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评选出“智慧星”进行颁奖,同时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最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总结。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
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们,学海不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抠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
第二篇:猴子和大象 教案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猴子和大象比本领,小鸟让他们到河那边采摘树上的果子,猴子和大象互相帮助,满载而归。课文含蓄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只有互相合作,扬长避短,就能把事情办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出课题。a、小朋友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生自由发言。
b、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了两个朋友。它们出了两个谜语想考考你们,就是不知道同学猜不猜的着。
课件:
谜面1——
一物象人又象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出示猴子的照片)
谜面2——
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出示大象的照片)
c、出示课题——
24、猴子和大象
二、学习新课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准备奖励大家一个动画片,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播放动画课件,初步感知。
播放动画课件
2、学生自主提问,整体感知。
动画片真有趣,你还记得动画片的内容吗? 哪个同学当个小考官,出个问题考考大家。
2、自由读课文
现在小朋友就根据刚刚这几个同学提的问题自由读读课。
(二)学习故事开头(第1-2自然段)
1、猴子和大象为什么争论?(比本领)
2、延伸:想象一下大象和猴子是如何争论的?
(猴子会有哪些本领呢?大象又会有哪些本领呢?他们争论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
3、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小鸟当评判。)
(贴板画:小鸟)
4、小鸟是怎么说的?(叫一个学生来读)
(河那边长着许多果树,你们先去把果子采来,我再来评定谁的本领大,好吗?)
板书:摘果子
(三)学习大象帮猴子(第3-4自然段)
过渡语:于是猴子和大象就按照小鸟说的办法去做了,首先他们来到了哪里?(小河边)
1、这时候猴子遇到了困难,它是怎样?(叹了一口气)
2、叹了一口气说了什么呢?(出示猴子说的话)
读的时候我们带上表情来读
想一想:猴子为什么这么说,再找个同学来读读。
过渡语:遇到了困难,小猴是不是就回去了?谁帮助了它?(大象)
3、大象是怎么回答猴子的?
4、同桌读读,叫两个同学站起来展示读。
(四)学习猴子帮大象(第5.~6自然段)
1、大象
过渡语:过了河,大象和猴子摘到果子了吗?
a、现在换做是谁遇到困难了?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这里有一个“叹”字,想想大象的语气应该怎样读?
找两个学生来读
2、猴子
a、听到了大象的话,猴子是怎么说的?
找两个同学来读读。
3、比赛分角色读读
师读旁白,男生读大象说的,女生读猴子说的
加上表情和动作。
(五)学习故事高潮(第7~8自然段)
1、讲解动词的连用
a、找动词
师:经过了几重困难,猴子和大象摘到果子了吗?
过渡语:瞧,他们开始摘果子了,用了很多的动词你找到了吗?
找完整了吗?哪个同学来补充完整?
b、说句子
师:你能不能也用许多的动词说一段话?
2、延伸
想一想:如果只有猴子或大象一个能摘到果子吗?
<六>学习故事结局(第九自然段),表演全文
1、讲解词语“满载而归”
摘到果子后,大象和猴子回到了小鸟的身边,里面有一个词语老师非常喜欢,同学们猜猜是哪个词语?
(“满载而归”)
用这个词说句话
2、延伸
想一想:他们听了小鸟的话以后会怎样想,又会怎么说呢?
叫几个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总结
1、同学们现在认认真真地和伙伴读读课文,等下老师叫几个同学来表演表演。
2、你懂得了什么?
<四>课堂延伸,联系实际
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小小任务要你们完成,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告诉老师好吗?
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样和别人合作?
第三篇:《猴子和大象》教案
《猴子和大象》教案
两市镇城南小学
申致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问等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只有互相合作,扬长避短,就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课文录音、课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它们是谁呢?(出示猴子和大象的图片)
2、你知道猴子和大象分别有什么本领吗?(指名说)
3、猴子和大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品读《猴子和大象》这个有趣的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听课文录音。
6、听完录音,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师相机总结;大象和猴子比本领,请小鸟当评判,小鸟让它们去河那边采果子,猴子和大象互相帮助,满载而归。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猴子和大象要比本领呢?请打开书127页,快速找到。(第一自然段)
2、齐读第1自然段。(出示课件)
3、猴子和大象为什么争论?指名答。(板书:比本领)
4、它们确实是争论了很久,它们会争论些什么呢?请同桌之间演一演。
5、现在,老师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猴子和大象是怎样争论的。
6、你瞧,它们已经争得不可开交了,于是,它们请来了小鸟做裁判,小鸟说了什么呢?请大家齐读第2自然段。(出示课件)
4、小鸟让它们做什么呢?(板书:摘果子)
(二)学习3~8自然段
1、猴子和大象会怎么比呢?比赛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8自然段。请看学习提示。(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8自然段。
(2)同桌之间交流:猴子和大象谁的本领大?为什么?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汇报、交流。
生甲:我觉得大象的本领大。因为大象会游泳。(1)请你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2)评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3)猴子过不了河,心情怎样?(失望,着急,难过)谁来扮演猴子,读读它的话。
(4)这时,大象是什么心情?(骄傲,神气)谁能读出大象的神气十足。
生乙:我觉得猴子的本领大。因为猴子会爬树。(1)请你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2)评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3)大象摘不到果子时,会是什么心情?(犯愁)请你读出大象发愁的语气
(4)这时,猴子是什么心情?(骄傲,神气)谁能读出猴子的骄傲。生丙:我觉得它们各有各的本领。因为猴子会爬树,大象会游泳。
4、后来,猴子和大象摘到果子了吗?你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中知道的?(第7自然段)
5、(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它们是怎样摘果子的?请你边读边加上动作。
6、谁能说出这段话中的动词?指名说。学生圈出动词。齐读,要求动词读重音。
(三)学习第9自然段
1、理解“满载而归”
师:现在,大象驮着猴子,过了河,回到小鸟身边。你们瞧,它们摘的果子多吗?(多)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板书:满载而归)
2、猴子和大象为什么能满载而归呢?指名答。(板书:团结合作)
3、小鸟看到大象驮着小猴满载而归,高兴地说:“你们还需要我评判谁胜谁败吗?”请看这句话。
4、课件出示句子。
你们还需要我评判谁胜谁败吗?
师:齐读句话。你们觉得还需要小鸟评判吗?(不需要)如果不用问的语气,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指名说)你们不需要我评判谁胜谁败。
师:比较这两句话,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反问的语气更强,更肯定。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话。
5、出示练习:
你不知道我是爬树冠军吗? 你知道我是爬树冠军。
(指名读,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
6、最后,为什么大象和猴子听了小鸟的话,互相看了看,笑了?(课件出示)
7、师总结:现在,猴子和大象已经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只有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把事情办好。
8、这时,大象和小猴会对小鸟说些什么?(指名说)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提问: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师:是的,就像这些名言警句所说。
3、出示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齐读。(课件出示)团结就是力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
四、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说一说:回家把《猴子和大象》这个故事以及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的道理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4、猴子和大象
小鸟:摘果子
猴子___________________
大象
\
比本领
/
\ /
\
过河
/
\
爬树
/
\
满载而归
/
(团结合作)
第四篇:《大象耳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把重点方在了四个问句的朗读指导上,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话和人物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小兔、小羊因奇怪大象的耳朵和他们的不一样而产生的疑问,读出惊异的语气;抓住“都”“真的”重读,读出大象信以为真的语气;最后是大象在思考,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心里的疑问。
总之,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的理解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现出来了,以至于在分角色朗读中特别有真实感。
第五篇:《大象和蚊子》说课稿[模版]
《大象和蚊子》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河北版大班上学期主题六中一节音乐课----打击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
一、说教材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活聪慧。《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既符合幼儿的现实水平,能提升孩子已有经验,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大班的幼儿对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并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时笨拙、可爱和蚊子飞起来轻巧、淘气的样子。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与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音乐情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二、说目标
对于我班幼儿来说,日常生活中只认识了几样简单乐器名称外形和使用方法,对于乐器音色的辨认和与故事情节匹配接触的较少。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为此,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倾听辨别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乐器的匹配的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3、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教学难点是: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合作游戏。并能控制自己的串铃。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要忽略个体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达到比较协调整齐的演奏效果对幼儿来说非常困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我突破难点的策略则采用难度层降法。即把最后环节的多通道练习在前面的层次中逐步进行分步练习,以达到半自动化的程度,根据故事情节匹配乐器做了铺垫,随即我有带领孩子边讲述故事便使用乐器演奏。
四、说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观察图片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形态,并能够模仿它们的各种动作。
物质准备: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手铃、小鼓和沙锤。《拍蚊子》音乐。
五、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
1、情景法:教师以幼儿玩伴身份和幼儿一起听故事、说故事,和幼儿一起融入到故事里,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情景。
2、提问法:提问,“大象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咚咚咚)小蚊子飞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嗡嗡嗡)最后大象生气跺脚时,发出什么声音?(咚)”这一系列问题,为打击乐的匹配做了铺垫。
3、发现法: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地探索发现本次活动所用的打击乐:大鼓、手铃、沙锤。以及相应的匹配关系。即大象散步“咚——咚——咚——”的脚步声与打鼓的节奏匹配,然后大象睡着了,蚊子出来了,蚊子“嗡嗡嗡”的声音与串铃的声音匹配,大象甩尾巴“刮——刮——刮——”的声音与刮胡匹配。
4、游戏法:活动设计以游戏贯穿始终,整个活动让幼儿一直处于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5、操作法:通过用打击乐来表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六、说学法
多种感官参与法,情景游戏体验法通过积极参与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主动、愉快的探究中获得发展。
七、说教学程序
一、图片导入 激发兴趣
师:教师:小朋友,森林里的景色真美啊,今天我们带着音乐到了大森 林里去玩吧,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两位动物朋友。
活动一开始,教师注重为幼儿营造一个童话般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主动融入活动的积极性。
二、出示乐器 辨别音色,老师参与,引导幼儿注意摇玲的轻重、快慢。在引导幼儿分辨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乐性质时,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能够分辨得出。
三、演奏故事
我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游戏。幼儿对乐器的演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选择了两种幼儿易于分辨的、音色对比明显的音乐,让幼儿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乐器的伴奏,进一步增强对乐器的感受和理解。乐器不仅可以用来为旋律伴奏,还成为了幼儿喜爱的游戏道具,达到活动的高潮。
四、《拍蚊子》游戏
引导幼儿利用身体各个感官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创动作,感受游戏的快乐。进 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五、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能够起到巩固拓展的作用。集体教学的时间很短,稍纵即逝,仅仅靠这一点时间来让幼儿接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将在在表演区继续投放更多的乐器宝宝,让幼儿继续探索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象走路,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小蚊子在飞,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象甩尾巴,继续听音乐用乐器进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