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教案(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1 20:5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帝》教案(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帝》教案(共)》。

第一篇:《黄帝》教案(共)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的丰功伟绩。

2.认识“础、虐、毅、擒、妄、伐、陵、缅”8 个生字,积累“奠基、暴虐、惨

教学重点:课文的 3~4 自然段,理解黄帝为什么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黄帝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教具:1.搜集有关黄帝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单元整合,导入新课

1.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名人灿若群星,在本单元中咱们就一起走近了孔子,读了有关他的小故事;认识了“心正笔正”的书法家柳

公权,感受了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今天,让我们再一同去领略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展示课件第三屏)学生简要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黄帝的资料。

1.默读全文,思考:你从课文中获得了有关黄帝的哪些信息?

二、自主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全文,思考:你从课文中获得了有关黄帝的哪些信息?

2.指名逐段读课文,交流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重点词句。(展示课件第四屏)我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

3.学生浏览全文,借助板书,理清课文脉络。想一想: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请你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

4.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逐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归纳课文内容,显示小标题(展示课件第五屏),引导学生注意每一词组之间的共同点。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默读全文,思考:黄帝为什么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画出来,再仔细读读。

2.小组交流讨论自学情况。

3.集体汇报交流,在交流中适时穿插朗读。引导学生从如下三点去体会:

(1)黄帝统一了各部落,成为中华民族第一帝王。

在学生交流到“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联合炎帝族与蚩尤大战于涿鹿” 这句话时,显示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五句话。

(展示课件第六屏)写话训练:哪个词特别让你感动?此刻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在书旁写一写吧!

(2)黄帝带领先民们创造的制作和发明,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奠定了基础。在学生交流到“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使这个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这两句时,显示课文插图 2。(展示课件第七屏)想象说话: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古人劳作的情景。

(3)相传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黄帝的后裔。

在学生交流到第四自然段中第八句话时,(展示课件第八屏)老师简要介绍句中提到的帝王领袖。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本文,认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后人为了铭记黄帝,在许多省地都修建有纪念性的陵墓,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陕西省黄陵 县修建的黄帝陵。

2.(展示课件第九屏)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练习,比比谁的速度快。(展示课件第十屏)

4.全班交流评议。

5.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查阅、搜集有关文字资料及图画照片,办一期介绍黄帝的小报。

第二篇:《黄帝》解说词

大型史诗纪录片《黄帝》解说词1-6集

大型史诗纪录片《黄帝》介绍一部追溯人文初祖的宏伟巨制一幅再现史前文化的时代长卷一次解析神秘传说的传奇之旅一面凝聚华夏儿女的精神旗帜影片简介:

本片由《出世》、《北融》、《南合》、《治世》、《寻道》、《永生》六集组成,展现了人文始祖黄帝的历史篇章。《黄帝》的拍摄历时半年、走遍全国40余省、访谈学术及社会近百位名人,运用大量的史实资料与艺术再现相结合,把蕴藏在陕西黄帝陵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及黄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黄河、长江流域的考古发现和专家论述,结合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同时结合动画、再现、后期合成技术,全景式深入展现在黄帝时代,中华文明诞生之时的情形,并在五千年文明的追述回望中,刻画出那些影响后世和谐思想的智慧先驱。

【第一集 出世】5000多年前,地球上的面貌,和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全球范围的人类都在北纬30度线附近活跃着。

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古巴比伦人,在丰饶的河水边,开启着他们各自文明的传奇。5000多年前的古中国,也正经历着中华文明开创的传奇时代。

据说一个叫黄帝的伟大英雄,起始了世界东方这片土地上,众多的伟大创造,他在史前的两次大战之后,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形成了中国的雏形。

今天,地球上逾五分之一的人,把黄帝奉为共同的祖先,称他为人文初祖。

这是现今已知年代最久远的黄帝形象,出现东汉时期。在这些画像砖出现之前,有一个人试图用文字真实地描摹黄帝。

他就是中国2000年前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曾亲自巡游各地,考察古老文献中记载的历史事件。

黄帝,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人。

司马迁认为,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名叫轩辕。

1000多年前的学者认为,黄帝叫轩辕,是因为他发明了车。

轩,是木车上的栏杆,辕是前面驾车的木杆。

而司马迁的记载中说,黄帝居住在一个叫“轩辕之丘”的地方,所以黄帝叫轩辕。

司马迁距离传说中的黄帝,已经过去了近3000年,是传奇还是神话,在司马迁的笔下,黄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出生就很有灵性,不久就开口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后广博透彻。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黄帝从出生一刻起就异于常人。

晋代《帝王世纪》,还这样描述了黄帝降生时的情景。

据说黄帝是有熊氏少典的儿子,母亲叫附宝。一天晚上,附宝看到北斗七星天枢星周围,起了一道电光,因而怀孕。24个月以后生下了黄帝。黄帝出生之时,紫气满屋。

也许一个普通人的生死,注定会遗忘在历史中,而一代伟人的生死,总会被长久传颂,总会被赋予一些神奇的力量。

人类早期渔猎游牧的生活是不稳定的,先祖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很强,细微的环境变化都可能使古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时孩子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而黄帝,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上世纪50年代,在陕西西安郊外的半坡,出土了一座大型史前村落遗址。

在这个距今5600-6700年之间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儿童的瓮棺葬。

这些精美的陶盆,就是小孩瓮棺的盖子。有学者认为,陶盆上的这个图案,是祖先祈求护佑的图腾。

也许正是史前儿童如此高的死亡率,加重了司马迁对天生聪颖、健康的黄帝,异于常人的描绘。

循着司马迁的笔触,在他身后的2000多年里,对黄帝神奇经历的探索和发现,从未间断。而最震撼的一次发现,发生在100年前。但这一次,不是由一个中国人完成的。

公元1921年,这个瑞典人——安特生,在这里看到了这种美丽的陶器。一次伟大的文明探索开始了。

这些考古证据,就像一把打开历史时空的钥匙,让久远的黄帝时代,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些文明的遗迹在传递着什么信息,我们要怎样把这些文明证据与黄帝相连?

黄帝时代融合了数千年原始文明的发展和积累,进入了一个文明集成的时期。

文明的起源多么的不可思议。

中华文明自黄帝开启,自黄帝汇集绽放。

从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实证中,我们试图破解5000年前的文明,进入黄帝的生活,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

历史记载,黄帝发明了釜甑,一种用来蒸煮食物的陶器。

在今天陕西半坡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釜甑。

1978年,甘肃天水大地湾出土了距今7800年的建筑遗迹,最令人吃惊的是,地面成分和今天的混凝土十分相似。

不论黄帝是不是真的发明了舟车,这只出土于浙江河姆渡的独木,确实已有了7000年的历史。

这是古人在7000年前用鹤骨制作的笛子,已经有了七个音阶的区分。

经过残留物检测,这只7000年前的陶罐里,有多种药物的成分。

有学者相信,这些5000年前的刻画符号,就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第二集北融】司马迁,陕西省韩城人。如今,他的祠堂墓葬孤傲地耸立在家乡一座险峻的山梁上。犹如他生前的境遇,更像是这位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史学家性格的写照。

2100多年前,当司马迁开始撰写被后世尊为中国第一部信史的《太史公书》时,世间关于黄帝的事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司马迁删剪掉了各种矛盾和离奇的故事,只保留下他认为最可信的内容。

黄帝之时,炎帝的影响和势力开始衰落。各个部落趁机作乱,相互混战,百姓因此遭殃,而炎帝却没有能力平息战乱。于是,黄帝站出来平定四方、安抚百姓、发展农耕,许多部落前来归顺。炎帝不满,炎黄二帝因此在阪泉大战,以黄帝获胜而告终。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时代,要比左丘明晚数百年。他解释了炎黄大战的缘由和经过,却删减掉了左丘明对炎黄二帝本是同胞兄弟的表述。

那么,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到底从何而来?两位先祖刀兵相见,又如何共同缔造出一个华夏民族的呢?

虽然,现代的史学家认为,炎帝和黄帝是两个部族首领更迭承继的名号,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但是,并没有否认炎黄二帝血缘上的关系。

在今天的陕西宝鸡有一座炎帝陵,世代流传着炎帝的传说。有学者认为,从炎黄故事流传和遗迹分布地点如此相近来看,即便不是兄弟,他们也应有联姻,或是相同的祖先认同,是血缘亲密的两个部族。

血脉相连的两个兄弟部族却又兵戈相向,司马迁的记载会是炎黄历史的全部真相吗?背后会不会还有着司马迁所不知道的原因呢?

【第三集南合】没有人知道他们真实的样子,但他们却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在这座东汉时期武氏家族的小祠堂中,四十多块画像石刻在这里静默了千年。

这是迄今为止,对那个时代的英雄们,最久远的刻画。

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今天的人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年代,更没有人了解当时完整的情景。但循着文明进程的脚步,人们在疑惑、欣喜的交替往复中,依然能触碰到曾经真实的片段,和先祖们曾经真实的体温。就如同黄帝战蚩尤充满玄幻的情节一样,虽然一切云遮雾障,但面对这些被传诵了千年的神话,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从没有放弃过对那个群体的猜测,还有,对中华文明诞生那一刻面容的探寻。

在人类生存的这颗星球上,或许是巧合,古文明的出现,都与河流息息相关。

无论是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诞生的古巴比伦文明,还是印度河、恒河成就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孕育的中华文明,都是如此。

传说中的炎黄大战结束后,两个部落结为同盟。炎帝部落先进的农耕技术被黄帝部落学习、吸收,一个更为强大、完整的华夏集团很快形成。

与此同时,以泰山为中心的东夷集团,还有覆盖今天河南省中部、南部以及洞庭、鄱阳两湖等地的黎苗集团,也相继形成。这其中,黄帝统领的华夏集团最为强大,其次就是东夷集团蚩尤统领的九黎部族。

在那个相对封闭的时空中,从一开始,这三大集团就依托黄河、长江等水系,不断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今天的人们大多认为,黄帝统领的华夏部族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就是今天的陕西、河南等地;而蚩尤的九黎族部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今天的山西、山东等地。这个距离在史前时代是交流的巨大阻碍。

对于黄帝战蚩尤,因为缺少记载和考古实证,太多环节都扑朔迷离、难以定论。双方为何而战,大致有物候变迁、权力之争和资源之争等几种相互关联的推想。

【第四集治世】由于全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中国黄河流域的气温,在5000年前左右的时候开始下降,亚热带气候的温暖湿润,逐渐被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寒冷、干旱所取代。

今天,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气候,并通过农业技术的改良,不断把粮食产量推向新高。

不过,5000多年前,我们祖先们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还相对落后,对于环境的变化还不能够很快地适应。一旦遭遇极端天气,人们就会陷入混乱和疾苦中。

苦难,同样是人类文明诞生与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很多古典典籍中都有这样一句话:黄帝作井。认为黄帝是最早带领百姓挖凿水井的人。井的出现,不但拯救了备受干旱折磨的史前百姓,而且,对于中华文明的诞生来说,更是影响深远,意味深长。上世纪中叶,考古学家在距离山西省襄汾县不远的陶寺村发现了一处面积达到了280万平方米的史前遗迹。追溯其年代,最少可到4300年前。考古学家们在这个遗址中发现的文明迹象让人确信,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诞生,远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绝非空想。

就在陶寺遗址,考古学家曾经找到过一口古老的水井。深达10余米,井的底部有圆木搭建的护壁框架,还堆积着大量汲水陶壶的碎片。

在中国,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水井,是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中,它出现的年代,可能会比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还要古老,距今至少5700年。

虽然,黄帝是不是水井的最早发明者至今无法证实,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水井在黄帝时代已经出现并渐渐普及。水井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抗旱手段,而且,由此诞生了一种土地管理手段,井田。宋代的史学家郑樵认为,开创设立井田的人就是黄帝。黄帝把围绕水井平均划分出的土地分给八家耕种,不但避免了因分配不均而引起的争端。而且,邻里之间存亡相守,互相扶持,相互通婚,形成了性情可亲的淳朴民风。井田,大概是中华大地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社会治理手段,直到今天,我们经常使用“井井有条”这个成语,以形容某人做事有条理,有法度。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史前时代,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管理好水源的分配与使用,就几乎完成了治理社会的大半任务。换言之,管不好水,那对部族的其它管理,都无从谈起。

因此,千百年后,中国的周王朝继续沿用了围绕水井划分土地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井田制”,据说,周王朝的建立者还是黄帝的嫡系后人。殷商王朝比周王朝更古老,那时出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了“井”字,它大概是甲骨文中最形象、最容易识别的字之一,3000年来它都没有改变。

【第五集寻道】这是位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

相传,统一各部的黄帝,为求天地之道,特亲临此山,向隐居于此的智者广成子请教。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庄子》中,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这里的“黄帝问道处”,也在种种传说的熏染中,散发着旷古神话的浪漫。

但当我们真的走入那段历史,却发现,一切绝不像神话传说那般轻松、惬意。

距今5000多年前,建立不久的华夏部落联盟并不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灾难、疾病和饥饿经常困扰着他们,脆弱的文明也时刻面临着毁灭的危险。这一切,使得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变得更加迫切。他们相信,天地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客观自然规律,顺应它才是生存的根本。

在黄帝时代,人们敬畏大自然,白昼轮转不息的太阳,夜晚盈缺相乘的月亮,还有缓慢转换的星辰,这些都让先祖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于是,观测天象,便成为了先祖们寻找自然规律的最直观手段。

相传,黄帝组织了天象官进行天象观测,并进行记录和研究。当时的人们,已经试图将年、月、日等计时单位进行编排,以便记录和计算较长的时间序列,这被后世叫做历法。5000多年前,温饱问题始终是摆在先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随着生产方式由游牧转向农耕,制定历法尤其显得重要,它是指导农耕的关键。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如果不按历法耕种也不可能收获粮食,远古时期更不能例外。可以推测,制定历法应该是古时人们探寻生存之道的首要步骤。

1976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在一位老乡家暂住时,无意中发现这家人所用的历法和现在的公历大不相同。从老乡那里得知,这是从祖先那里传下来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当《十月太阳历》的发现被公之于众时,引起了各国人类历法学家的关注。经研究,古代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能始于10000年前,比古巴比伦、古埃及、墨西哥及印度的《太阴历》都要先进。这个历法能简明计算日、月,并准确区分季节变化,有些甚至都优于现行公历。史学界研究发现,5000多年前,彝族也是黄帝部族的一支。因此,黄帝时代的历法,应该和《十月太阳历》,有着极为近似或是互通的微妙关联。通过对日月运行规律的观察总结,具备历法思想和初步实践的黄帝时代,令后人充满想象。

相传,为了给历法创建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黄帝命羲和观测太阳的运行,令常仪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臾区观察星宿的运行规律。这些观测结果,还需要加以归类计算。据说,古人又从音律中受到启发,开始了算学,隶首承担了这个角色。黄帝的史官大挠,发明甲子记日。甲子,也就是后来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甲子一周是六十,可以连续不断地计算时日。

最终,在黄帝的授命下,一位叫容成的智者,将各部族的历法进行调整,建立了一种全新的阴阳历法。他将一次月圆周期称为月,同时设置闰月,以调节、对应一个太阳回归年的天数,这就是史料所载的“调历”。然而,有关黄帝时代的历法,我们现在仍然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古人为了寻找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应该做过许多思索与实践。

200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考察时,发现了一个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该观象台呈半圆形平台,中心是观测点,沿东南至东北方向,立有13根夯土柱子,形成了12道缝隙,观测点处在半圆形平台中心位置。在观测点上,透过缝隙可以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那一刻。如果观测到出升的太阳正处在缝隙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某一特定日子。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复原了这一观象台,1号缝尚未发现观测功能。从2号缝往北至12号缝,恰好观测到上半年太阳的运行,时间由冬至到夏至。从北往南又可观测到下半年的时节,一年内共可观测到20个时节,即一年有二十个节气。

专家在实地模拟观测后,与现行农历比较发现,节气时令的精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据专家的初步结论,该观象台形成于距今4100多年前,这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只有几百年的时差。

从距今10000多年的《十月太阳历》,到距今4100多年的陶寺古观象台,历法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华大地上从未间断。位居其中的黄帝时代,虽尚无直接考古实证,但其具备相对完善的历法思想,绝不是虚无神话。

《史记》记载,黄帝时代的人们已经学会按照节气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全力以赴的劳作,并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等各种财物。

相传,黄帝不仅让他的臣子们观测天象,还要求他们观察花草、树木、水等周围一切自然现象。他们把产生并孕育生命的神奇自然称为“天”,认为人做任何事都应该循乎自然的“天”行事,这一思想被后世称作“天人合一”。

【第六集永生】今天,地球上有十几亿人把黄帝尊为共同的祖先。每年的清明节,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代表,都会在这里聚集,对这位先祖进行祭拜。这种国家级别的祭祀,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

这处举行公祭大典的地方,古代称为桥山。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去世后,就被葬在了桥山。

这是一个在世界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人文景象,今天的人们,祭拜着以黄帝为代表的先祖,万众一心的磁力,却源于5000多年前,源于那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这片山丘,古称釜山。相传黄帝、炎帝、蚩尤携众部落首领,在此会盟,制定了古称“合符”的盟约。“华夏部落联盟”,由此诞生。早期国家和集权政治的雏形,和包容万物的精神境界一起,成为了中华文明强有力的保护体。这也使黄帝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站在了中华文明坐标的起始点上。从这一刻起,闪烁在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之光,开始汇集成推动历史前进的坚实力量。交融、学习、互助、创新,成为闪烁在那段文明初创时期里,最温暖的光泽。

我们可以想象,这位教人盖房的建筑师,来自炎帝部落;这位给其他部族演示取火方式的年轻人,应该来自燧人氏的部落。类似的场景,在50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时空里,一定不止一次的上演过。因为,如果缺失了这段令人充满想象的历史阶段,中华文明,便不可能在短短的1000多年后,经尧舜禹、夏商周,迅速走向成熟。更不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个脱胎于黄帝时代智慧核心的伟大思想,横空出世,恩泽千秋。

以黄帝为代表的那个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源起,更是一段真实上演的传奇。有华人的地方,大多都有经营这类器物的市场或是店铺。中国人对玉器的喜爱,由来已久。内敛、谦逊的隐喻象征,始终散发着中国万年玉文化既亲和又神秘的魔力。

当下的人们恐怕很难想象,这件温润的玉鸟,是5000多年前先祖们留下的作品。人们推测它可能是古人尊奉的一种神鸟。

这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直径达到了39.4厘米,它可能是世界上已知资料中最大的玉璧。这件玉璧,一定见证过一次规模盛大的祭祀。或许今人对黄帝所有猜想与疑问的答案,就封藏在它无言的记忆中。

这件镂刻着龙纹的汉代玉璧,与早期用来祭天的玉璧不同,更多地采用了浮雕、透雕工艺。在这件玉璧的上下两端,分别刻着“长”、“乐”二字。故后人谓之“长乐玉璧”。

如此精巧华美的玉璧,却远不及与之同期、同名的一座宫殿的威名。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长乐宫,并由此开启了引领全球的城市建造历史。

从汉长安城到唐长安城,从元大都到明清两朝的北京城,相通的建筑理念,相同的礼治传承,砖瓦错落间,静默着匆匆数千年的传承与荣耀。

这些壮美画卷的肇始,不是秦汉唐宋,也不是夏商两周,而是更遥远的那个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匮乏,但却英雄辈出的传说时代。

这是位于河北迁安的轩辕村。这里的村民大多以“轩辕”为姓,并口耳相传着久远的黄帝渊源。

类似这样的地方,全国还有多处,黄帝在此建城、生活的相同传说,也使这些地方,有了一个相同的统称——“黄帝城”。

从甘肃的大地湾遗址到山东的大汶口遗址,从陕西的姜寨遗址到辽西、内蒙古一代的红山遗址,充分说明黄帝时代的先民,不但掌握了初步的建城理念与技巧,而且还能广泛地运用于实践。在逐渐成熟的建城规制导引下,一座座初具规模的城市,遍布中华大地。

这是黄帝时代,或者说距今50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时空里,比较普遍的一类生活器物。

相传,黄帝始设陶正之官,专司制陶。

在这些陶器的底部,大多都留有这样的经纬线条,应该是当年承托陶器的纺织物留下的。结合其它考古发现,专家认定,那个时代的先祖,一定掌握了纺织,虽然缺少完整的文物实证,但这件汉代文物足以说明,如果没有远古先民最初的发明创造,后辈子孙的传承实践,便无从谈起,更不可能诞生如此精致的绝代风华。

就像这一个个华丽转身的器物,延续着先祖的创新精神,合于实用、合于自然的智慧和审美追求,始终致敬着5000多年前,那个以黄帝为代表的文明源起的时代。

第三篇:23* 黄帝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远古时代,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为了天下安定,黄帝携炎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这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成为天下的共主。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二、新授

(一)考查生预习效果

出示一组词语,请同学认读

A组,基础、暴虐、毅然、妄动、擒获讨伐、缅怀

B组,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人文始祖、丰功伟绩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1)中华文明创始奠基

(2)姓氏称号

(3)大战蚩尤被称黄帝

(4)壮大力量文化摇篮

(5)人文始祖公祭缅怀

2.交流讨论,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

(1)历史地位(2)姓氏称号

(3)传奇经历(4)陵墓庙宇

※(引导学生理清脉络的同时,要注意每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学习提示:

(1)什么叫始祖?

(2)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灿烂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监。

(4)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他的后裔。

(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都公认黄帝为“人文”始祖,你怎么理解这个“人文”?

要点:(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带领人民告别蛮荒。)

(四)出示黄帝陵图片,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三、练习

1.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帝的()、()、()、()四个方面的情况,使我们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在()里写出近义词,在___上写出反义词。聪慧()

拥戴()

坚毅()

侵凌()

衰落______弱小 ____ 灿烂 _____ 悠久______

课堂小结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折射着今天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课后习题 《黄帝》习题

一、基础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价绍了黄帝的()、()、()、()四个方面的情况,使我们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在()里写出近义词,在___上写出反义词。(1)聪慧()

拥戴()

坚毅()

侵凌()(2)衰落__________

弱小 ________

灿烂 _________

悠久__________

二、综合题 1.选词填空。注视

凝视

重视

(1)现在连小学生也开始()学英语了。(2)警察们()着周围的动静。

(3)小明抬起头,()着墙上的心爱的小提琴。2.按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

(1)教师节

儿童节

妇女节

元旦

国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彩电

家电

电器

电视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

奶奶

表妹

伯母

表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 1.缩句。

(1)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帝联合炎帝族与蚩尤进行的涿鹿之战是远古时代的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的中华儿女都公认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都公认黄帝为“人文始祖”,你怎么理解“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历史地位

姓氏称号

传奇经历

陵墓庙宇 2.

(1)聪明

爱戴

毅然

侵略(2)强盛

强大

暗淡

新兴

二、综合题 1.(1)重视(2)注视(3)凝视 2.

(1)元旦

妇女节儿童节

教师节国庆节(2)电器

家电

电视机

彩电

(3)奶奶

伯母

妈妈

表哥

表妹

三、提高题 1.

(1)黄帝肩负责任。(2)涿鹿之战是大战。(3)黄帝是“人文始祖”。

2.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的贡献,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带领人民告别了蛮荒时代。

板书 黄帝

历史地位

传奇经历

陵墓庙宇

人文始祖

姓氏称号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23黄帝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23黄帝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

要求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传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①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黄帝时代一系列灿烂的制作和发明,诸如衣冠、宫室、舟车、蚕桑、文字、音乐、历法、指南车,等等,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句导读:承接上句,举出黄帝时代的制作和发明的一些实例,来说明他确实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②列举这些古代文明,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介绍黄帝的历史地位,表明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黄帝本姓公孙,因为出生于轩辕之丘,因此号称轩辕氏。黄帝是在姬水边长大的,所以又以姬为姓。由于黄帝是有熊国国君,人们又称他为有熊氏。[③这几句话交代了黄帝的哪些信息?]

段导读:介绍黄帝的姓氏。

􀀍黄帝生活在五千多年前,是著名的部落首领。据说他一生下来就异常聪慧,青年时敦厚❶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❷。[句导读:本段开头两句介绍了黄帝生活的年代、地位及他一生中各年龄段的特点。作者用“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三个词分别形容黄帝童年、青年、成年的特点,为后文的描写埋下伏笔。]当时,发明了农耕和医药的天下共主炎帝族已经衰落,而九黎族的部落首领蚩尤十分强悍暴虐,侵凌弱小,兼并其他部落。炎帝族也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向黄帝求援。[④写炎帝向黄帝求援,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联合炎帝族与蚩尤大战于涿鹿❸。[⑤“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这是远古时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在后来的传说中也真的加进了鬼神。[⑥后来的传说中人们为什么真的加进了鬼神?]双方的将士英勇无畏,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句导读:这两句概括描写了“涿鹿之战”的情景。]最终黄帝胜利了,擒获蚩尤,并将他处死。战争之后,各部落一致拥戴轩辕氏为天子,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古人认为生长万物的大地土色呈黄,黄色是大地的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是大家所崇尚的颜色,因此,他们称轩辕氏为黄帝。[⑦概括黄帝名字的命名原因。]

段导读:写大战蚩尤及轩辕氏被称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❹。黄帝一面让人画了蚩尤的像送给那些企图妄动的部落,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蚩尤败亡的教训,一面用武力讨伐那些敢于作乱的人。于是,来归附黄帝的部落更多了。后来,炎帝族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和黄帝族发生了冲突。[⑧炎帝和黄帝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炎帝族战败后,并入了黄帝部落,黄帝族的力量更大了。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使这个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句导读:讲黄帝族等各族人们共同开发黄河流域。]相传尧❺、舜❻及夏❼、商❽、周❾三代帝王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句导读:讲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段导读:写三族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第二部分:写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的原因。

􀀏黄帝在位时间很长,他带领先民们为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⑨这句话说明突出了什么?]几千年来,凡是中华儿女,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公认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句导读:讲黄帝得到了所有中华儿女的认同。]现在,在陕西省黄陵县松柏常青的桥山上,还保留着黄帝陵和轩辕庙。[句导读:指出黄帝陵和轩辕庙的地理位置。]每年清明节,各界人士都要前往黄帝陵公祭黄帝,缅怀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第三部分:写黄帝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⑦重点句解析:用大地的正色来称代轩辕氏,充分说明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由于他聪明坚毅,敢于在混乱中挑起安定天下的担子,并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得天下太平,所以被大家用他们所崇尚的颜色来称代,进一步说明了他的贡献之大。

❹骚乱:混乱不安。

⑧炎帝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

❺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

❻舜:传说中上古帝王名。

❼夏:文中指夏代,禹所建。

❽商:朝代名,汤所建。

❾周:周朝,姬发所建。

⑨这句突出了黄帝的功绩,肯定了他“为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蛮荒时代”到“文明时代”,可见黄帝的功绩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

.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了解华夏族的形成分成几个过程,了解与黄帝有关的历史知识。

学生查找的关于黄帝的生平资料以及相关神话故事。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导入:在远古时代,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为了天下安定,黄帝携炎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这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成为天下的共主。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2.考查学生预习效果。

出示两组词语,请学生认读。

A组:基础 暴虐 毅然 妄动 擒获 讨伐 缅怀 黄帝陵

B组:异常聪慧 敦厚能干 聪明坚毅 人文始祖

点拨:“妄动”的“妄”下半部分是“女”,不是“心”,要与“忘记”的“忘”区别开;“伐”的左面是“戈”,要与“代数”的“代”区别开;“虐”的读音是nüè,不要读错。

二 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介绍黄帝的历史地位,表明黄帝是中华文明创始奠基人。

介绍黄帝的姓氏。

写大战蚩尤及轩辕氏被称黄帝。

写三族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写黄帝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交流讨论,理清脉络。这篇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

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理清脉络的同时,要注意每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 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学习提示:

什么叫始祖?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黄帝时代一系列灿烂的制作和发明,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使这个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相传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他的后裔。

带领先民们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都公认黄帝为“人文始祖”,你怎么理解“人文”?

要点: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的贡献,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带领人民告别了蛮荒时代。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总结: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2.出示黄帝陵图片,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 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搜集与黄帝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画照片,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介绍黄帝或黄帝陵的板报。

1.上课伊始,要让学生分辨“黄帝”和“皇帝”两个词的内涵。

2.本文是故事性记叙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由来。在读“大战蚩尤”这部分内容时要能从中感悟到战争的惨烈和黄帝的勇猛。

.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衣冠

宫室

涿鹿

讨伐

2.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愚蠢—

强盛—

瓦解—

仁慈—

3.为什么中华儿女认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一 黄帝与嫘祖

相传有一年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园养蚕时,碰到黄帝。黄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着一件金色彩衣,闪着灿烂的黄光,地面上堆着一堆蚕茧。黄帝就问少女身上穿的是什么,少女就说了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道理。黄帝听后,想起人们还在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的生活,感觉到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能让人们穿衣御寒。于是,他就与这位少女结为夫妻,让她向百官和百姓传授育桑养蚕的技术。这位少女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

二 《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

三 皇帝与黄帝

皇帝不同于“黄帝”,皇帝是专制政治体制下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一词相传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时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则称皇帝为“陛下”“万岁”或“圣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篡政。

第五篇:23__黄帝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写本课新字生词;理解“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过程与方法

1、由故事引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讲述他是怎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的故事。

2、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学课文,感知大意。

3、引导自读自悟,掌握文意,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民族意识、培养民族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黄帝为什么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大看台——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经常说自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你们知道这里的“华夏”和“炎黄”指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23课《黄帝》,一起了解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指代整个中华民族。

2、教师简述黄帝的历史传说。

二、故事开讲——初读全文

1、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简要介绍了黄帝的历史地位、姓氏称号、传奇经历和陵墓庙宇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检查字、词的预习效果。

出示生字:础、虐、毅、擒、妄、伐、陵、缅 出示生词: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

4、交流讨论,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黄帝的? 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历史地位。第二方面(第2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姓氏称号。第三方面(第3、4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传奇经历。第四方面(死5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陵墓庙宇。

(说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同时,应注意每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再读课文,感悟探究

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4)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他的后裔。(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一边看图,一边读文,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

1、完成课后题。

2、教师总结。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深深记住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他带领先民们为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传承文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资料,以《寻根之旅》为主题办一期小报。

课后习题 抄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载《黄帝》教案(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帝》教案(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舍得黄帝颂

    《舍得.黄帝颂》 《舍得.黄帝颂》中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纪念酒,邀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帝王黄瓷文化研究专家——李余孟先生亲自担纲设计与制作,以抽象的轩辕黄帝为造型,继承......

    黄帝故里欢迎词

    黄帝故里欢迎词各位游客朋友们首先呢,我以南阳美玉的典雅,信阳毛尖的回甘,白象方便面的鲜美,双汇火腿肠的芳香,龙门的豪情,牡丹的富贵,少林寺的博大,黄帝故里的厚重,代表着河南旅行社......

    明朝黄帝简历

    明朝黄帝简历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共五篇]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下面是关于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

    读《黄帝传》有感(共5篇)

    读《黄帝传》有感凡事烦心乏身,日为生计奔波,一部大著《黄帝传》,数次捧读,总因琐事搅扰而未竟。借辛卯春日之暇,用心研读,终于领会全书气势之恢弘、故事之精彩,深感作者毅力超凡,勇......

    三字经教案自羲农 至黄帝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推荐: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 黄帝教案 语文S版

    23*黄 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3、 积累“奠基、暴虐、惨烈、讨伐、......

    黄帝故里调研报告

    “黄帝故里”调研报告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景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突出了中华民族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