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反比例复习课》

2021-04-16 03:4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反比例复习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反比例复习课》》。

《正比例、反比例复习课》教案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课,教材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思考方法,并要求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量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感受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描述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又一种有效的数学型。

学情分析:在教学了正比例了知识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如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正比例,在做相关的题目时,学生出错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在于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上。可是一旦教授了反比例的知识之后,学生开始混淆两者了!不知道是把两个量相“乘”还是相“除”!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于学生对于“正”和“反”的理解不够到位。

教学目标:⑴通过回顾与交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形成系统。

(2)通过具体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正比例、反比例的量。使同学们能够、迅速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通过复习与整理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能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重要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回顾与整理;

2、搜集10组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并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一

1.说一说

①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板书课题)。课前大家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进行了回顾与整理,现在和同桌互相交流吧!把你整理的过程与心得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生互相分享整理的知识,过程和心得。)

交流后展示。

②什么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什么样的两个量成反比例?

(指名说一说)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成正比例关系。关系式为: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得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关系式为:

③同学们说的真棒!那么,你能说一说正比例和反比例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生交流后指名回答。)

不同点

相同点

意义不同

变化方向不同

关系式不同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

2.议一议

正比例和反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四人小组同学互相举例说一说,并说明自己的举例为什么是成正比例或者成反比例。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每组说明正、反比例实例各一个,其他小组注意不要重复,并把本组需要交流的问题展示出来。

(生1:买苹果时,苹果的单价一定,那么需要的钱数和买的数量成正比例。如果花费总钱数一定,苹苹果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生2:一个人行一段路程,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生3: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π的值是一定的,所以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生4: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有些学生对此提出疑问)

讨论: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虽然圆的面积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圆的面积和它半径的比值不是固定,所以它们不成正比例。)

生5:给一个房间铺地砖,需要地砖块数和地砖面积成反比例。)

(二)回顾与交流二

生活中有许多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只要我们能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就一定能准确判断出来。

⑴、填一填:

1.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关系。

2.时间一定,总产量和单产量成()关系。

3.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关系。

4.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关系。

5.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成()关系。6.如果,那么x和y成()关系。

7、已知

A÷B=C,当

A一定时,B和C()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比例。

8、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中:

()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注:1、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2、指名回答,集体纠正。

⑵、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一个数和它的倒数。

2.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

3.小丽跳高的高度和她的身高。

4.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6、生产机器的总台数一定,生产天数和每天成产的台数。

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树高和影长如下图:

①看图填写下表:

树高/m

影长/m

②树高和影长成比例吗?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③根据图象,估计8米高的树,这时的影长是多少米?

注:1、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⑷解决问题

1.用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砖铺一条路,需用900块。如果改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需用多少块?

2.六(1)班买来72米长的绳子,剪下8米做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买来的绳子共可做跳绳多少根?

(三)、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2、你还有什么疑惑?

(四)、作业:

1、35:()=20÷16==()%=()(填小数)

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学校图书馆的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12000本,其中科技书占,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2:3,故事书有多少本?

4、小明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如果再读15页,则读过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

2:3,这本书有多少页?

5、每条男领带20元,每支女胸花10元,某个体商店进领带与胸花件数比是3∶2,共值4000元。领带与胸花各多少?

(五)、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学中,我从创设生活数学问题入手,进入新课学习,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又回到问题情境的他讪,同时还提供一个理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题目:

“你能举出一个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例子吗?

为什么?

”在学生能准确由A

X

B

=

C

表示三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同学自己举一些生活中较熟悉的三量关系,说说它们之间存怎样的关系,再次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教学的价值,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如:

在学生知道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关系式后,我提出:

“用你喜欢的方式喜欢的方式表示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既注重了科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成果。

练习与提高部分,我打破了老师出示题目――自己完成――集体订正的模式,而是通过练习型课件,让学生自己判断正确性,既充分挖掘各省市毕业会考试题这一课题资源,又通过“你真棒”、“你太聪明了”、“有点马虎哟”、“要加把劲呀”、“要仔细呀”等鼓励性的“语言”,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收获与提高。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反比例复习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反比例复习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姓名: 等级: 一、填空 1、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2、比例尺分为( )比例尺和( )比例尺。 3、在1:3000000的图纸上,实际距离为255......

    《正比例反比例》教案

    教学内容: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较。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判断下面两种理成不成比......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 骊山新家园小学蒋向超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正比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正比例 教学内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案

    2.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1课时 正比例 【教学内容】 正比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反思

    刚刚上完正比例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点心得:1、比例是建立在比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回顾明确什么是是比。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比号写法,......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第一讲:认识正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 江苏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让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

    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一、正比例 路程÷时间=速度(商一定,或理解为不变) 1.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比值(商)一定。(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