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盐、矿泉水,1克重的物品若干份,厨房小秤8台,苹果若干,果冻4千克,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用眼睛观察得到,只能用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项老师的心里有点紧张,谁能送老师一个拥抱鼓励下老师吗?
生
师:你的拥抱可真神奇,现在老师心里一点都不紧张了
(拉着学生的手),谢谢你!(请同学一起站在讲台上)
咦,我们俩站在一起,你们能一眼看出谁的体重更重一些吗?
生1….师:真棒,你们眼中有杆秤.谁愿意上来抱一抱,感受下我们俩的体重?
生.4..师:有什么感觉?
生.5老师好重,XX同学好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示物体轻重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克和千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分别可以用g,kg表示。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见过克和千克吗?
生:
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看来同学们对克和千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认识“克”,二,认识克
师:1克到底有多重呢?不用秤,掂一掂,估一估学具篮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呢?
活动一:
师:那么多物品,你为什么选择了它呢?
生:
师:哦,这是你们的想法,那你们为什么又选择这种物体呢?
生:
(如果都选对了)师:
师:你们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怎么验证呢?
生:(用秤称一下)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秤吗??
生.(超市里,菜市场里。)
师:你们真细心,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秤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PPT)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用秤来称一称验证一下你们选的物品真的是1克重的吗?
活动二:
验证完毕后汇报说一说质量是1克物体有哪些?
师:真历害,你们的心中也有杆秤!
活动三:请每位同学手中拿起1克的物品掂一掂,闭上眼睛记住这种感觉
师:有什么感觉?
生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把物品放回篮中)
师:1克好轻,轻的好像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刚才同学们找到的1枚1角的硬币,一张小纸片,3个回形针,4根小棉签,等这些东西它们的质量都是1克。(教师板书)
师:1克很轻,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克更轻的物品呢?
生1一粒米,一根头发,一根线,一张小纸片,一片小花瓣,生2一粒芝麻
生3…….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并记住了1克的质量,能不能把你的小手当作秤来掂一掂,估一估这些物品大约有多重呢?
活动四:掂一掂,估一估,圈一圈
师:为什么你不选这个量呢?(引导推理)
两包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怎么知道?
生.500克+500克=1000克
称一称,并记录下你们称出的结果.师:板书(500克+500克=1000克)
师:老师也想把这样的两包盐放在盘秤上称一下,你们仔细看,为什么现在指针指着1呢?
生:
师:这1难道表示这两包盐重1克吗?
师:你真聪明,1000克和1千克相比,哪个量更重呢?
板书(1000克=1千克)
活动六:掂一掂1千克
师:同学们现在依次把两包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闭上眼中记住1千克物品在手上的感觉。
师:记住1千克的感觉了吗?
师:你们能从学具篮或身边中找到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吗?
生:(两瓶矿泉水,或4本数学书)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记住了1千克物品在手中的感觉,现在请同学们拎一拎书包,估一估你的书包有多重?
书包:A.30克
B.300g
C.3000
克
D.3kg
三.学以致用
练习一:改错(会正确用单位)
快乐的周末
周末,妈妈带我和弟弟去超市购物我们先来到生鲜区,买了一些鸡蛋,每个鸡蛋重约50千克,还买了一袋重25千克的大米,接着我们又来到水果区,买了一些我和弟弟喜欢吃的水果,8个苹果共重2克,一个西瓜重6克,一个火龙果600千克.练习二(会换算,会比较大小)
妈妈让弟弟提最轻的水果,你知道弟弟提的什么吗?
练习三(活动内化1千克的感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称果冻的那位神奇阿姨,我说想买1千克果冻只见她随手一抓刚好一千克,她的手就像是一杆秤,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小手作杆称,往这个袋子里抓果冻吗?比一比,看谁抓的果冻最接近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