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认识千克和克

时间:2019-05-15 06:0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认识千克和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认识千克和克》。

第一篇: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认识千克和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能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感知1克与1千克有多重。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方法

实践感悟、讨论。教学准备

课件,盘秤一台,鸡蛋和水果糖各1千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说一说陪家长去超市采购:糖果、水果等食物的经历,然后启发学生联想我们常用的称物体质量的秤。

师:过年你们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些什么?请同学来说说你的经历。师:怎样知道西瓜或苹果有多重呢?(同学们说到什么物品,就问怎么知道它有多重呢?)生:用秤来称。

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磅秤。)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认定问题阶段。

教师启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现质量的两个单位:克与千克。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

师:丫丫和聪聪去超市购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从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交流。

生1:有的用千克做单位,有的用克做单位。生2:我发现重的物品用千克,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生3:第一个秤上,“10”下面写的是“kg”,第二个秤上,“100”下面写的是“g”,怎么不一样?

师:兔博士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预备起。生:“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表示。

师:这么细微的不同都能发现,同学们真细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有信心吗?

三、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

师(拿出一袋盐):现在,谁来估量一下一袋盐的质量?(学生估计)。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注,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师:我们把这两袋盐放到秤上称称看吧!(出示课本情境图)生:1千克!师:这两个一千克的单位一样吗?(不一样)多少个1克是1千克?(1000个1克是1千克)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大家猜一下多少个1 克会是1千克呢?

生:1000个克是1千克 师:你是怎么猜想出来的? 生1:我从盘秤的刻度上看出来的。

生 2:我看 到一包盐上标的净含量是500克,刚刚又称了一千克的盐有两包,就 是500+500=1000克,我就才1千克等于1000克。

师小结:满1000克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 “千克” 来表示 师:1000克=1千克

四、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

师:你们可真是一群爱动脑的小天使啊!我想来考考你,请拿出 一个鸡蛋,先掂一掂,感觉一个鸡蛋有多重,再估计它大约是多少克?

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师:(出示情境图)我们来称称看是多少克。生:67克。师:可以写成67g。

师:那1千克估计有多少个鸡蛋呢? 生1:12。

生2:14。

师:(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师生交流)师称出1千克鸡蛋,和大家一起数一数。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找人回答。

第二篇: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克和千克 教案

《克和千克》教案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题

二、设计思想: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发现这节课不但要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更在尝试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地联系,因此,我们在本节课里,致力于精心搭建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2.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3.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4.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 1.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2.认识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③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 盘秤 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然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千克。

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然,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认识感知1克

(1)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3)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与1千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才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盘子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②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③知道1千克=1000克 6.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巩固拓展

1.的确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 问:刚才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3.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八、课后反思:

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再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学校数学应向生活数学回归”等口号,生活、活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如何把这两者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1.通过亲切的谈话让学生重温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即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人教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单元主题图,它是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体的概括。之前,我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只是把图中物品包装上的质量标示作为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引子,没有得到学生的共鸣。之后我们反思再挖掘,发现这幅图蕴含着两层意思:它不仅只是为了呈现出生活中所常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更是想联系生活实际揭示质量单位的产生,从而体现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解读了教材后,我们重新设计: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购买水果的过程,从而体会质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了解国际上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样导入,让学生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特别是“找一找”这个环节,不仅通过“对比着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而且在各小组交流找到的1千克物品时,让学生资源共享,形成更丰富的表象,加强质量观念。

3.在学生把质量单位与生活表象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并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看到物品的质量后,学生能用“相当于两枚2分的硬币”、“相当于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这样的语言进行描述,说明已经把1克和1千克的感觉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说明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活动是有效的,说明我们前面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已经能够用这种质量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其实,在本环节之前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已经能用这些方法来选择物品合适的单位了。我想从实际生活到数学知识,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吧!而我们正是在精心为学生搭起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关注体验活动的有效性:

1.学习材料的选择提高活动的有效性。①本节起始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台秤请进了教室,且是用于对各小组同学找出的1千克物品的验证及对1千克=1000克的演示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因此并没有让秤出现满教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常规课堂。②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学习”,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设计:有的材料比1千克重,有的比1千克轻,有的和1千克一样重,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学习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装上有质量标示,有的没有质量标示,使学生学会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种方法来找,体会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体验的方法指导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曾经“热闹”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思考,反思过后我们高呼:“还数学课堂一丝宁静。” 不论是掂一掂,还是找一找,我们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数学小精灵的“活动提示”、“静静感受”等的语言指导、对有序活动的针对性表扬„„把这种体验的方法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渗透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活动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话。

我们都知道生活与数学有联系,在它们之间我们要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

另外关于教材的活用说明:

我们在深入研读了教材后,在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作了部分补充和调整。(1)关于练习十八第1题的调整:因为生活中用千克作质量单位的盘秤比较多,因此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用千克作单位的盘秤,一方面更贴进生活,另一方面与前面用克作单位的秤对比,从而强调在读秤时不但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2)关于1千克和1克教学顺序的调整:因为1克太轻,学生对1克的感受比较难,因此本节课我们将认识感受1千克放在了1克的前面,对感知1千克的方法指导为学生自主体会感知1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千克和克冀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千克和克

一、单选题

1.一筐苹果质量约为35()。

A.克                                           B.千克                                           C.吨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方形的周长是长的2倍          B.3千克的铁比3000克棉花重          C.204×8的积中间没有零

3.四个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已知小兵比小芳重但又比小军轻,小丽比小芳轻,那么小兵的体重是()千克。

A.38                                            B.39                                            C.41

4.1千克棉花和2斤铁比较,()重。

A.棉花                                          B.铁                                          C.一样

二、判断题

5.1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6.3千克棉花与3千克铁一样重。()

7.小明的身高13分米,体重45千克。()

8.1千克苹果和1千克的纸没法比重量。

()

三、填空题

9.小芳抱着两个玩具一起称重,称出来是30千克,每个玩具中2千克,小芳的体重是

________千克。

10.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鸡蛋重约50________        李明体重35________

一头大象的体重约是5________    一辆汽车载重5________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5厘米

________50毫米

8厘米________1分米

15千米

________1500米

2千克________1980克

700分钟________7时

50千克+50千克________1吨

12.在横线上填

“>”、“<”、或“=”.

6×128________125×6

5900克________59千克

96÷2÷4________96÷8

________

四、解答题

13.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照这样推算,1亿枚1元硬币大约重多少吨?请你试着推算一下。

14.小红重25千克,小明比小红重7千克,两人一共重多少千克?

五、应用题

1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果每人每天能节约500克水,那么100人一周能节约多少吨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一筐苹果的质量约为35千克。

故答案为:B。

【分析】质量的单位有:吨、千克、克,本题结合实际生活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长方形的周长不一定是长的2倍,原说法错误;

3千克的铁和3000克棉花一样重,原说法错误;

204×8=1632,积中间没有0,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3千克=3000克,据此解答。

3.【答案】

C

【解析】

4.【答案】

C

【解析】【解答】1斤=500克,1千克=2斤,所以1千克棉花和2斤铁一样重。

故答案为:C。

【分析】1斤=500克,1千克=1000克,1000克里面有2个500克,所以1千克=2斤。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1千克=1千克,所以1千克的铁和1千克棉花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判断为:错误。

【分析】铁和棉花都是1千克重,所以二者是一样重的。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3千克=3千克,所以3千克棉花与3千克铁一样重。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3千克=3千克,无论是什么物体,它们的质量都是相等的。

7.【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13分米=1.3米,45千克=90斤,属于正常范围,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只要身高,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就正确。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1千克苹果和1千克的纸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苹果和纸都是1千克,质量是相等的。

三、填空题

9.【答案】

【解析】【解答】玩具的重量为:2×2千克=4千克芳的体重为:30千克-4千克=26千克

【分析】注意小芳抱的是两个玩具

10.【答案】

克;千克;吨;吨

【解析】【解答】一个鸡蛋重约50克;

李明体重35千克;

一头大象的体重约是5吨;

一辆汽车载重5吨。

故答案为:克;千克;吨;吨。

【分析】常用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计量很轻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千克做单位。

11.【答案】

=;<;>;>;>;<

【解析】【解答】解:5×10=50(毫米),所以5厘米=50毫米;

1×10=10(厘米),所以8厘米<1分米;

15×1000=15000(米),所以15千米>1500米;

2×1000=2000(克),所以2千克>1980克;

7×60=420(分),所以700分>7时;

5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吨=1000千克,所以50千克+50千克<1吨。

故答案为:=;<;>;>;>;<。

【分析】单位换算,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换算成单位一致的之后再比较大小即可。

12.【答案】

>;<;=;<

【解析】【解答】解:(1)6×128=768

125×6=750

768>750

所以6×128>125×6;

2)5900克=5.9千克

5.9千克<59千克

所以5900克<59千克;

3)96÷2÷4=12

96÷8=12

12=12

所以96÷2÷4=96÷8;

4)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结果,化成相同单位,再进行比较.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6×100000000=600000000克=600000千克=600吨

答:1亿枚1元硬币大约重600吨。

【解析】【分析】先计算出1亿枚硬币的克数,再根据1吨=1000千克=1000000克,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

25+7+25=57(千克)

答:两人一共重57千克。

【解析】【分析】小明的体重=小红的体重+小明比小红重的千克数,那么两人一共重的质量=小明的体重+小红的体重,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五、应用题

15.【答案】

解:500×100=50000(克)

50000×7=350000(克)

350000克=350千克=0.35吨

答:100人一周能节约水0.35吨。

【解析】【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100个500是多少,就是100人每天节约用水的数量,然后乘7就是一周节约用水的数量,再根据1千克=1000克,把克化成千克即可。

第四篇: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第1课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

【教学内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材第101~103页例

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重点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一架天平、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几粒黄豆

学生:四人小组一袋食物(10克胡椒粉、100克方便面、50克薯条)四人小组一个信封(一粒黄豆、1枚1角硬币、1颗牛肉糖、1个果冻)每人一枚2分的硬币和质量为1千克的实物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介绍工具,引入课题

先让体重、身高有明显差距的两名同学在黑板前站一站。师:看着他俩你们想说什么?

生:(小明比小刚高。)(小明比小刚重。)师:小明比小刚高多少呢? 生:20厘米、15厘米、22厘米……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谁估计得最准呢?

生:用尺子量。(请学生来量,并出示结果为15厘米)

师:是呀,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高多少,我们可以用工具——尺子去量,要用到长度单位厘米,那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重多少,该怎么办?要用到什么单位呢?

生:用秤来称,要用到重量单位。

(学生说出了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磅秤、天平等,教师有的就出示实物,没有的就出示图片,学生还说秤上有像尺子上一样的刻度和单位。)

师:关于质量单位你又知道什么?(千克、克、吨、斤、公斤、两)师:公斤、斤、两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千克、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一起先来研究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就留到今后去学习。板书出示:克和千克

【新课讲授】 动手操作,实际感知 1.建立1克的概念

(1)设疑:请小朋友拿出2分硬币,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想知道它有多重吗?用什么秤比较好呢?

(2)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们将2分硬币放在左边的托盘里,右边的托盘里放上1克重的砝码,天平的左右两边基本平衡了就说明2分硬币的重量约是1克。

(3)巩固概念。

每名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你能从信封里摸出大约重1克的实物吗?你能摸出比1克轻一些的实物吗?比1克重一些的呢?比1克重得多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天平验证得出:1枚2分的硬币大约是1克,1粒黄豆比1克轻一些(1克黄豆大约有5粒),牛轧糖比1克重一些,果冻比1克要重得多。

2.感知几克

师:一枚2分的硬币重1克,两枚重多少?(同学合作掂一掂)10克需要几枚2分硬币?

师:这儿有三样东西(胡椒粉、方便面、薯条),分别重10克,100克,50克,猜猜看什么东西是100克?什么东西是10克?

(先让学生猜,老师不要急于宣布结果。然后,让学生从四人小组的食品袋里拿出物品,每个小朋友先掂一掂,再猜猜,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猜对了。)

师:通过刚才的两次猜想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们要知道物体的重量,不能光看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而是要用手去掂一掂。师:我这里有一个鸡蛋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有多重吗?

(请几个小朋友掂一掂,看看它们分别和什么食物的重量差不多,然后用秤称一称,得到鸡蛋大约重60克,和薯条差不多,梨大约重100克,和方便面差不多)

3.感知“1千克”

师:能把你们重1000克的东西借老师用一用吗?

(师生合作,一边数一边放,100克,200克,300克,……900克,1000克)

师:1000克可以写成1千克。(边说边写板书。)师:那么,3千克与3000克哪个重?哪个轻?为什么? 师: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带来的1千克物品?

(生带来的有一袋白糖1千克,2袋500克洗衣粉,4袋250克盐,还有的带了1千克的苹果,但苹果个数不等……)

师:奇怪了,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怎么有的是6个,有的是8个,有的只有4个啊?

生:老师,我的苹果和他们的苹果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的大,只有4个,他们的很小,有10个呢。

师:是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怪不得白糖、盐、洗衣粉它们虽然都是1千克,但数量也都不同,1千克白糖只有1袋,1千克洗衣粉有2包,1千克盐却有4包,原来也是它们每一包的重量不一样的缘故。

4.感知几千克

师:2千克有多重呢?3千克呢?4千克呢?如果把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都合起来有多重?

师:你的体重是多少?猜猜老师的体重是多少? 【课堂作业】

1.在○里填上“<”、“>”或“=”。1千克○1000克 3000克○2千克 5千克200克○2500克

8千克○7900克 2.趣味题

昨天,聪聪也学习了“克与千克”的知识,回家后他根据所学知识写下了这么一篇数学日记:

5月18日

放学了,我背起3克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走进家门就看到妈妈已经给我放好了大约250千克重的大苹果,放下书包我就狼吞虎咽地把苹果吃了下去。然后,我拿出重100克的作业本和重10千克的铅笔开始认真地做作业了,刚做完作业,体重100克的胖爸爸回来了,他手中还拎了个6千克重的西瓜呢,我兴奋地叫着:“哇,我爱吃的西瓜来了,我又可以吃西瓜了!”爸爸说:“你不能再吃了,再吃下半个西瓜你的体重就要接近30千克了。”

小朋友,读了聪聪的日记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自己在班内分别找自己喜欢的实物5个,通过“掂一掂、猜一猜、比一比、填一填、评一评”等活动,完成下表: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多留心观察。【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1000克=1千克

教学反思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分组就座,每组均拥有独立的学习活动用具,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称、掂、数、比、看、算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名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重量单位,建立明确的重量概念。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旺苍县金溪镇中心小学校

曾方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会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教学难点:

知道1千克=1000克,会根据物体的实际质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角硬币若干、黄豆、玉米、红豆、较轻积木若干、电池若干。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1、师出示课件:(1)我的体重是30米。

(2)妈妈买的水果重2分钟。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回答后,出示“关于克和千克你了解多少?”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和千克

小组汇报搜集到的知识

2、知道1千克=1000克

小组汇报,并用实例讲解。

3、感受1克有多重。

小组汇报,使同学们亲身感受1克有多重。

4、认识各种称物品的秤。

在小组汇报中,展示同学们带来的秤,并介绍用法。

5、实际动手操作,先估量再称重。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交流。

三、综合运用

1、选择合适的单位,圈一圈。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2、将物品与适当的重量连一连。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3、糊涂的明明

通过明明的一封信,找出关于克和千克的知识,看一看明明糊涂在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大家分享一下。作业布置:

教材第105页 第3题

教材第106页 第8题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克 g

500克 500克=1000克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下载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认识千克和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认识千克和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精品教案 课 题:克和千克的认识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 教学目标: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

    《克和千克(第1课时)》参考教案

    克和千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 ---10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等量代换(最终定稿)

    第1课时认识钟表(时、分) 教学内容:教材第80~8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以及1时=60分。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一、教学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教科书第29~38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与千克》上庄乡王寨小学 刘霞 一、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 以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知道1千克=1000克 2、认识秤 知道用秤......

    小学二年级数学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详细介绍: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

    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的内容。 陈述性知识: 1.千克和克是质量单位,分别用kg和g表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