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时 等量代换
第1课时
认识钟表(时、分)教学内容:教材第80~82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以及1时=60分。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结合熟悉的事情,经历看图说话、观察钟面、拨动表针等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时间,知道1时=60分。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猜谜语: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想)好,来猜猜看。
课件出示:会说没有嘴,会跑没有腿,嘀嗒嘀嗒不停息,提醒我们按时起。(打一物品)
师: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答对了!
2、复习旧知: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钟表并不陌生。那钟表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师:对了!认识了钟表,我们就可以知道时间、就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下面咱们就来看看亮亮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作息时间的?(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幅图,看看亮亮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可以选取其中的任意一幅图给大家讲一讲,谁来?
指名6生回答,师注意评价,并问问学生是怎么看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
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六幅图按照发生的时间排一排顺序,连起来讲一讲?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找同学说。开始吧!
指名一生回答。
师:他把亮亮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说的也很完整,时间也安排的也非常合理,表扬他!生活中咱们也应该象亮亮一样做一个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孩子。
3、出示课题:
师:在例1的学习中同学们都能熟练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任何一个时刻,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钟面、继续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2: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例2)
师:为了使同学们看得清楚,我把表盘放大。
师指大屏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关于钟表,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有时针、分针、秒针,有12个数字…… 师:哪根是时针、分针、秒针?(微机配合演示)。师:有关秒的知识下节课再学习。
师:12个数字是怎样排列的?12和6在什么位置?
生:时针和分针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师生比划顺时针方向)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课件出示: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多少个小格。
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 师:这些题在题卡1上,同学们边观察边完成题卡1,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听清楚了吗?好,开始!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调控。
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课件演示,总结出: 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课件演示、生齐数12个大格;课件继续演示、生齐数60个小格。师:这是数的方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课件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师:如果时针从1走到2呢?谁知道,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生:时针从1走到2是1时,从6走到7也是1时,…… 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也就是说时针只要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也叫1时。(板书: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板书: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分针从12走到1,走一大格是几分?你怎么知道的?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从12走到1走一大格是5分,因为1大格等于5小格。
师: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乘法口诀算的)太聪明了!
师:从12走到4呢?12走到8?…… 生答。
师:要是分针走一圈呢?(60分)
2、学习例3:
师:时和分都是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猜一猜?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配合演示:钟面上初始时间是12时,分针和时针同时走、同时停,终结时间是1时)
师:再观察一遍。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师:是不是所有的钟表都是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呢?下面咱们来验证一下。
师:小组合作,拿出学具表,一人来拨,其他人观察。下面把表拨到3时整,让时针从3走到4,注意看分针的变化。
师:谁来说说你的观察结果?(生答)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师:那你认为1时和60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指名3学生回答,全班齐说、师板书:1时=60分。
3、感受1分、1时:
师: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静静地听1分钟音乐。师:估计一下,你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 生1:我可以帮妈妈刷4个碗。生2:我可以跑80米。生3:我可以叠一条被子。……
师:1分钟到底能做多少事情呢?我们来做个实验:1---3做口算,4---6小组读课文,7、8组拍球。(同时放1分钟音乐)
师:现在做一下现场采访:请问……
师:通过刚才的体验,我们发现,一分钟虽然很短,但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它,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同学们看(电脑出示):
中央电视台播音员1分钟能播180个字 银行点钞机1分钟能点1500张人民币 我国1分钟能炼15万吨钢
师:1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珍惜时间。
师: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就是说时间比 金子还要宝贵,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珍惜每一分钟,好好学习。师:1时有多长呢?
课件出示“想一想”: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指名回答。
师:1时要比1分长的多。
三、全课小结、梳理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时、分的认识”,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还知道了1时=60分。
四、看书质疑、思考交流:
师:今天所学的内容在书上80—81页,打开书看一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生2:1时=60分。生3: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生4: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一起学习,愉快地合作,不知不觉度过了40分钟,在临下课时,老师送大家几句有关时间的名言(课件出示: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同学们,让我们象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时间吧!
第二篇: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案
人教版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出示动画故事《曹冲称象》图片。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师: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演示大象的体重=石头的重量)
师:说得多好啊!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换一换的办法来解决。(揭题)
二、创设情境,启发探究
1、情景激趣。
这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他叫冬冬,他也象曹冲一样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问题。
2、出示图,五月一日那天冬冬要去动物乐园玩,冬冬:先去买点水果,打算买西瓜或苹果,买个西瓜(称瓜图)买苹果(称果图),3、冬冬: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一样重呢?(假设每个苹果的重量相等)
探讨如何换苹果。同桌交流合作摆一摆
师: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怎么想的?贴图演示:西瓜换苹果的思考过程。
生1:因为:一个西瓜3千克(等于3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3千克(3个砝码),总共要换3次,因此是12个。(师依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因为1千克(1个砝码)和4个苹果的重量相等,三个砝码就和12个苹果一样重,把三个砝码换成12个苹果,一个西瓜和12个苹果的重量相等。
三、橘子+ 葡萄=400克 老师把这一信息记录下来,为了记录方便用图形代表。
橘子 +葡萄 苹果=550克 你会记吗?
你可以求出哪一种水果的重量?
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称水果的问题,(换一换的方法),那么交换的两个量必须是怎样的呢?(相等的)
四、运用知识,自主练习。
1、冬冬又到肯得基店里吃了早餐。
肯得基店为了庆祝五一,进行了促销活动,一个汉堡换2个鸡翅,一个鸡翅换3个冰激凌,一个汉堡可以换几个冰淇凌?(学生直接抢答)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说说理由,让学生重点换的过程,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结。
2、(1)△=□+□+□ □+□+□+□=24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来换,就变成了□+□+□+□=240,所以□=6,再用6换掉第一个等式中的□,所以△等于18。
(2)□+□+□+ + =41 □+□+□+ + +□=59
3、冬冬去了动物乐园观看了一场动物表演。多媒体课件出示第3题。
2只鸭子 1只鹅 4只鸡 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他在观看翘翘板时,想到了一个问题。:1只鸡和一只鸭谁更重一些呢?
师:同桌讨论一下,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2只鸭=1只鹅,2只鸡 < 一只鹅,所以1只鸭比1只鸡重。
师:这种方法对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2只鹅=4只鸭,2只鹅 > 4只鸡,所以1只鸭比1只鸡重。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师: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
4、拓展练习:
有2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280元,(用图形表示桌椅价格,列出等式)
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把椅子的2倍,(怎么表示)一把椅子的价格是多少?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自由回答)
师:我们用“换”的思想,解决了生活中许多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等量代换》教案
《等量代换》教案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109页的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验证,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语言表达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出示图,跷跷板:鹅∕鸭
问:你看到了什么,又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鹅比鸭重?
说:鸭子可不服气了,他找来了和它一样重的同伴站在了一起。出示图,跷跷板:鹅_鸭鸭
问:你看到了什么,又知道了什么?你怎么知道2只鸭的重量等于1只鹅的重量? 说:我们就说2只鸭的重量和1只鹅的重量是等量的。(板书:等量)问:如果在跷跷板的左边再放上1只鹅,要让跷跷板保持平衡,怎么办?
在跷跷板的右边再放上4只鸭子,要让跷跷板保持平衡,怎么办? 放1只鹅行不行,为什么?
二、进入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例二的情景图。
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1千克的砝码=4个苹果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苹果的重量 问:你们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说:其实这里面除了你们刚才说的等量关系外,还可以的得出一个西瓜的重量=(?)个苹果的重量,你们可以在本子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找出结果来,然后把你思考的过程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说清楚。学生动手。
抽学生上台来边摆边说。(1个砝码换4个苹果)
问:为什么要用1个砝码换4个苹果,换3个行吗?这就叫等量代换。(板书:代换)问:为什么要把砝码换成苹果?
问:列算式是什么样的?第一个4表示什么,第二个4表示什么? 问:有没有同学能在右边的这个天枰里换一换,也能得出结果来? 学生上台来边摆边说,(右边盘里加一个砝码,左边盘里加4个砝码)问:最后把什么换掉了?
说:两次都把砝码换掉了,砝码就叫做西瓜和苹果的中间量,生活中的等量代换就是借助这样的中间量进行的。(板书:中间量)
2、出示图。
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2千克的砝码=2个菠萝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菠萝的重量 问:你知道了什么? 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学生汇报。
1×4=4,问:1是什么,4是什么? 2×2=4,问:第一个2是什么,第二个2是什么? 归纳出,1组砝码等于2个菠萝。
3、出示图。
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2千克的砝码=3个梨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学生汇报。
2×3=6,问:2是什么,3是什么? 为什么分2组?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古代的时候没有钱币,人们到市场上不是买卖东西而是以物品换物品,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古代的物品交换市场?
出示文字:4只羊=1头猪
1头牛=2头猪
2头牛=?只羊 学生思考
汇报结果,说出思考的过程。
2、出示图。
+=240 ++= =()=()
四、归纳总结、集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证明了你们是最棒的,今后咱们遇到有些问题不能直接解决时,就可以想一想、换一换、只要我们做个生活学习中的有心人,就会发现数学的等量代换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相信你们一定是最棒的!板书设计:
等量
代换
中间量
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1千克的砝码=4个苹果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苹果的重
课后反思: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同时,等量代换的理论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了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新课引入时,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玩跷跷板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等量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一组量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组量也要相应的增加或减少,才能使两边的量相等,为新课的操作提供样本。
2、在新课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等量的理解,学生动手或画或算,找到自己容易理解的方法探寻出结果,并对自己思考的过程详细描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研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准确表达,有序表达的素质。学生在汇报结果时,利用老师准备的教具演示替换的过程就显得游刃有余,表达清楚清晰,在第二个天枰中还利用到了增量的方法来解决等量代换。
3、由形象到抽象,初步建立代数的概念。在两个砝码等于两个菠萝的等量代换中,学生想到了4个砝码相当于2个2,一组就等于2个菠萝,有了一组的概念,在解决两个砝码等于三个梨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想到了一组来代替,利用代数的知识很快就想清楚了。
我感到不足的是,本节课中的练习题的形式有些单一,以及练习量还不够,有个别学生对等量的概念理解了,但对代换的技巧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等量代换》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等量代换》教案
执教者:张珏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58页 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验证,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语言表达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连环画,请同学们仔细看,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曹冲利用了谁的重量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生:石头。
师: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
师:相等的两个量进行交换,我们数学上叫等量代换。(板书课题),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你们看,曹冲才7岁就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了大人们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多聪明呀!你们愿意学习这种思想方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等量代换的问题。
二、提出问题,激趣探究。
1、课件出示课本的情景图。
师:你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12 一个三角形=三个圆形
问一个圆形和一个三角形各代表数字几
师:三角形与圆形之间有联系吗? 生:有。
师: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他俩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生:学生同桌进行交流。生: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一个三角形加一个圆形等于12,一个三角形等于三个圆形,相当于四个圆形等于12,一个圆形就等于3.师:让学生完整地叙述推导过程,并课件演示代换过程。
教师小结:在这里用一个三角形代换了三个圆形,我们根据他们的关系,把三角形换成圆形,就能求出它们各是多少。就像曹冲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刚才我们又借助砝码作为中间量,用16个苹果代换了4千克砝码。人们借助中间量进行等量代换的方法一直应用到现在。
三、激趣练习,巩固新知。
1.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称量工具,(出示天平实物)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学生回答:天平)对了,是天平。天平是用来称较小物体的重量的。(教师手举砝码)这个叫砝码,每个砝码上标都标有它的重量,砝码上面的刻度就表示这个砝码的重量。老师现在拿的是50克的、还有20克的等等。称量时,在天平的左侧放要称量的物体,在天平的右侧放上和它同样重的砝码。同学们猜一猜,当天平两边平衡时,说明了天平两边的重量怎样?
几个苹果和一个西瓜一样重?
2.师:下面我们就利用天平的两端平衡就说明两边的重量相等的原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看主题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生说叙述图意)图中的两位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生: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一样重? 师:要想知道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需要知道什么呢? 生:西瓜的重量和苹果的重量。
师:说对了。请同学们来看屏幕。谁来说一说一个西瓜的重量是多少? 生:1个西瓜是4千克。
师:谁来说说苹果的重量?师:假设天平上的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一样的,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呢?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现有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研究的结果?
生:我是用算的方法,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用4乘4就得出1个西瓜与16个苹果一样重。(说得好教师要及时奖励)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晰,叙述得很完整。还有哪个小组也是用算一算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请你再来说一说。师:刚才两个小组的同学都是用算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那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呢? 生:我们小组是用摆一摆的方式,4个苹果是1千克,1个西瓜是4千克,我们需要换4次,也就得到1个西瓜与16个苹果一样重。
师:哪个小组再叙述一下摆的过程?其他同学边听他说边看老师摆。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在友好的合作下,我们知道了1个西瓜的重量与16个苹果一样重。像这样把一个西瓜换成和他同样重的16个苹果,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等量代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等量代换的过程。(师边操作边讲解)要想进行等量代换,一定要找到两个物体的中间量,一个西瓜是4千克,也就是4个1千克,4个苹果是1千克,中间量就是1千克。1千克等于4个苹果,1千克等于4个苹果……一个西瓜的重量就等于16个苹果的重量。
四、巧妙设计,激趣检测。有信心迎接冬冬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呢?(有)1.动物代换。
那好!我们先进入跷跷板乐园。请看:(课件出示做一做跷跷板图)谁能说说你从这幅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两只牛和几只羊同样重?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进行西瓜与苹果之间的等量代换时,必须先要找到什么?生:中间量
师:同学们看这道题中猪、牛、羊的中间量是什么? 生:猪、牛、羊的中间量是猪。师:那我们就需要从猪与羊、猪与牛的关系入手进而求出2头牛等于几只羊。好,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生讨论师巡视)师:现在那位同学愿意汇报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汇报结果,教师给与及时评价。(至少两组汇报,还要自己说说思考过程)2.美食代换。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冬冬奖励同学们去肯德基去美餐一顿。多诱人的汉堡呀!请同学来说说这道题的题意是什么? 生:一个汉堡换2个鸡翅,一个鸡翅换3个冰激凌,一个汉堡可以换几个冰淇凌?(2人)
师:请同学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等量代换的方法,先找汉堡和冰淇淋的中间量,然后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生:汇报答案。
师:你能说说你换的过程吗?
生:叙述思考过程。(学生会怎么说?)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这里教师)
生:叙述思考过程。(学生会怎么说?)(教师及时评价)
师:刚才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动物、肯德基美餐还有水果的等量代换问题?(换一换的方法)那么交换的两个量必须是怎样的呢?(重量或数量相等的。多找几个同学说)3.图形代换。
师:原来我们在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有趣的数学等量代换问题。那食品、动物我们会换了,数学图形你们也能正确的进行代换吗?请同学们拿出题卡,认真读题,动笔算一算。(巡视)师:谁来汇报你的答案? 生:(……)
4.动物重量比较。(机动)
看来冬冬出的题没有难住同学们呀!咱们再来看看冬冬给我们带来的最后一道题目。(多媒体课件出示 2只鸭子 1只鹅 4只鸡)师:先来看第一个跷跷板,你知道了什么? 生:2只鸭=1只鹅
师:第二个跷跷板呢?是平衡的吗?
冬冬在观看翘翘板时,想到了一个问题:1只鸡和一只鸭谁更重一些呢? 师:你能解决冬冬提出的这个问题吗?
生:思考后解答。这种方法对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师: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
五、意犹未尽,激趣结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证明了你们是最棒的,今后咱们遇到有些问题不能直接解决时,就可以想一想、换一换、只要我们做个生活学习中的有心人,就会发现数学的等量代换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相信你们一定是最棒的!
六、板书设计:
等量代换
中间量
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1千克的砝码=4个苹果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苹果的重
第五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109数学广角
(二)------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感悟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其应用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应用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师(课前激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爱动脑筋、善于思考,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看看谁的发言多,发言多下课后可以换奖品!发言越多,奖品越多,对自己有信心吗? 生:有!师:好,上课!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连环画,同学们猜猜这幅画讲的是什么故事?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生齐答:《曹冲称象》!师:对!这就是《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名称),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生1:曹冲很聪明!生2:曹冲很了不起!师: 是啊,那谁能说说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体重的呢?
生:准备一艘船,把大象赶上船,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一道线,再把大象赶下船,然后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身沉到刻线的地方为止,再一块一块的称石头,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师:说的真不错!因为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曹冲用石头替换了大象,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曹冲呀,小小年纪就已经会用我们数学里面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等量代换,来解决大象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这种思考方法,仔细看老师写下这几个字.(板书课题:等量代换)
师:大象是动物园里的体重冠军,小狗、小猪、小兔也在玩跷跷板比体重呢,看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出示课件 生1:小猪比小狗重 生2:小狗比小兔重 生3:小猪最重,小兔最轻
师:观察的真仔细!你能根据它们的体重排排顺序吗? 生1:小猪的重量>小狗的重量>小兔的重量 生2: 小兔的重量<小狗的重量<小猪的重量
师:不错!(点击课件),继续观察,又来了一只小狗,跳上跷跷板,你发现了什么?
生齐答:跷跷板平衡了!师:跷跷板平衡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一头小猪和两只小狗一样重 师:那你能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1: 1头小猪的重量=2只小狗的重量 生2: 1头小猪的重量=2只小狗的重量
师: 对,(师板书: 1头小猪的重量=2只小狗的重量)师:同学们继续观察,2只小兔也跳了上来,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只小狗的重量=3只兔子的重量
师:真棒!(师板书: 1只小狗的重量=3只兔子的重量)师:这样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等式表示出来了,等号左右两边是相等的量,这两个量的关系就是等量关系,如果小狗同样重,小兔也同样重,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生1:两只小狗的重量等于几只小兔的重量呢? 生2:一只小猪的重量和几只小兔的重量一样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太好了,(板书: 1只小猪的重量=()只小兔的重量),同学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有!生2:我知道,1头小猪和6只小兔同样重!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知道了,那你们能不能用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都清楚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行吗? 生:行!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商量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吧!(学生在小组内积极热烈的交流讨论,商量好以后就开始动手操作,同时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摆一摆)
师:咱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在黑板上是怎样摆的,你得到了什么?你能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吗? 生:我得到了1只小猪和6只小兔同样重,因为1只小狗和3只小兔一样重,2只小狗就能换6只小兔,所以1头小猪和6只小兔同样重.(师根据学生的答案板书:6)师:还有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把学生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生1:我是用写的方法:因为1只小狗=3只小兔,2只小狗=6只小兔,而2只小狗=1头小猪,所以,1只小猪=6只小兔.生2:我是用算一算的方法:2×3=6只,表示1头小猪和6只小兔同样重。
生3:我是用画一画的方法,我用一个“猪”字表示1头猪,一个“狗”字表示1只狗,一个“兔”字表示一只小兔,我也得到1头猪和6只小狗一样重。
生4:我用摆一摆的方法,我用一个○代表一头小猪,用一个□代表一只小狗,用一个△一只小兔,我也得到1头猪和6只小狗一样重。师:同学们真能干!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那你们比较喜欢哪种方法呢?
生1:我喜欢用摆的方法
生2:我喜欢用算的方法,这样算起来问题解决的快 „„„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演示代换过程)。这三种动物中,小猪是体重冠军,它可得意了,又找来小羊、小牛比体重。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2只羊和1头小猪同样重,1头牛和4头小猪同样重
生2:一头猪的重量等于两只羊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四头猪的重量
师:假设小羊的重量是相等的,小猪的重量也是相等的,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1:1头牛的重量等于几只羊的重量? 生2:2头牛的和几只羊同样重? 生3:8头牛和几只羊一样重? 师:(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
一头牛的重量等于几只羊的重量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并把你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说说。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用算的方法,2×4=8只羊,表示一头牛和8只羊同样重。生2:我用图片摆的方法也得到1头牛和8只羊同样重。„„
师:1头牛和8只羊同样重,那2头牛和几只羊同样重呢?(课件出示问题)
生:2头牛和16只羊同样重,2×8=16 师:你真聪明!那8头牛呢? 生齐答:8×8=64只
师:对,我们可以依次类推解决其他问题。小动物们比来比去,又渴又累,来到商店,准备买些水果解解渴。(课件出示天平图1)同学们看,商店里是用什么来称西瓜的重量的? 生齐答:天平。
师:对,天平的的左边用来放物体,右边用来放砝码,天平保持平衡说明左右两边的物体相等。现在天平的左边放的是什么? 生:西瓜!
师:右边放了几个砝码? 生:四个砝码
师:那么这个西瓜有多重呢?(课件出示天平图2)生:一个西瓜重4千克
师:仔细观察,4个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生:1千克
师:看着图中两个天平上的物体,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 生2: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 师:真棒!假设苹果的重量是相等的,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呢?(课件出示问题)生1:1个西瓜的重量和16个苹果的重量相等
生2:1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因为4个苹果重1千克,4千克就是4组4个苹果。
生3:用4×4 就可以得到16个苹果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代换过程)。我们能够用西瓜换相等重量的苹果,实际生活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代换,请继续看屏幕
(课件出示:妈妈买来一个大西瓜,每千克3元,爸爸也买来了西瓜,要是把妈妈买的西瓜换成苹果,苹果每千克2元。能换多少千克呢?)师:先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说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然后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小组内讨论交流,师巡回检查计算情况)师:有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3×4=12(元)12÷2=6(千克)答:能换回6千克的苹果。生2:西瓜每千克3元,4千克西瓜值12元,能换回12元的苹果,每千克苹果单价2元,所以能换回6千克苹果。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有道理!西瓜每千克3元,4千克西瓜需要12元,能换回12元的苹果,每千克苹果单价2元,所以能换回6千克苹果。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种换法与前面换法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是按重量相等来交换,后面是按物品价值相等进行交换 师:好,下面我们继续用等量代换的解决问题。()
求出○、△、□代表的数。
△+□=240
△=□+□+□
△=?
□=?
师:在这道题里,我们可以把 △+□=240中的△用什么代换? 生思考答:可以换成3个□ 师:再怎么往下做呢?
生:4个□相加等于240,1个□就等于240÷4,等于60 师:真聪明!,那么△就等于什么呢? 生:3个60相加就是△所代表的数(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做题过程)师:(课件出示)
今年3月29日,向阳小学举办了闲置物品交易会。一支钢笔可以唤支铅笔,一支铅笔可以换2块橡皮,一本图书可以换2支钢笔,3支钢笔可以换一本字典.小红有一本闲置的图书和一直不用的钢笔,她
可能换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小红会换些什么呢?利用课下时间做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40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生: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师:非常好!其实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的孩子,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好,看到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表现的这么优秀,老师很开心,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下课!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谢谢合作!板书:
等量代换
1头猪的重量=2只狗的重量
1只狗的重量=3只兔的重量
1头猪的重量=6只兔的重量
《等量代换》教后反思
本课时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内容中等量代换知识,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初步的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并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这节课在设计和教学中始终体现了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注意由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入手,我从学生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中引入“等量代换”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有一个鲜明的探究主题和层次,寻求出等量代换问题的解决规律。教学全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把问题隐含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完成之中,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内在因素。一是考虑到了学生初次接触等量代换思想,在运用教材中,用“换”字入手,化解学生对等量代换的陌生感觉,同时又充满了趣味。二是发挥了教材编排作用,不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巩固练习中的习题选择,我都注意发挥文本优势,既尊重教材,又灵活运用驾驭教材。按不同标准进行代换,先由量的代换,到物品价值的代换,再过渡到图形代换、物的代换。
3、注重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整个教学过程又是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下,又呈现出教师在全过程中的组织引导作用,使人感到课堂师生间、生生间合作氛围较浓,自主作用发挥得当。
回顾整节课,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特别需要改正的是:(1)要注意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又是还需要老师的帮助。特别是在出现文字题时,又是还不能马上理解,这是就不能让他们自由发挥,还需要点一下,也可以全班边读题目边逐步列出算式,这样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也能反映出学生出现的问题。(2)回答问题的学生面不全。我在授课过程中面对的是全班学生,而不是几个别的优秀学生,所以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涉及的面也应该广一些,即使有同学把问题回答上来了,也可以再叫几个学生说说的,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3)我在上课的时候,激情不够,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这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和改正。
最后,在此非常感谢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