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

2020-07-22 18:0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

第1课《我和汉语》教案

教学任务

目标:

1.汉语文章写作的格式复习、拟定题目、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

具体任务:

1.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2.一些句式的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3.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关于写作课的学习目的要求(5分钟)

二、本课导入(约5分钟)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

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

(约15分)

(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一、写作课的目的要求,学习方法

1.从“写”的角度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写得好,也是汉语能力之一。

2.从书面表达词语、句式、格式、文章基本机构、开头结束方法、修辞表达等方面进一步理解汉语,使自己能有好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把自己学过的汉语知识运用到文章表达中,对汉语的词汇、语法能力进行全面复习,使之再提高。

二、导入新课。

让大家说说自己学汉语的经历。(或:同教材中的导入)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边读、边讨论边记录,可以是只记录词语)方法:

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些词。?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例文中的作者是怎么开始学习汉语的?她是怎么学习的?

(三)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的5个问题的答案。

可以展开讨论,看选那个词更好,例如:

(1)作者是怎么开始了解汉语和汉字的?

偶然

方块字

好奇

(2)作者是什么时候把汉语作为专业的?

大学

第二年

(3)作者是用什么机会来到中国学习的?

奖学金

机会

(4)作者在中国留学的体会是什么?

珍惜

(5)作者在中国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习汉语

民族舞

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在文章内容和结构讨论之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课本的模板可以引导学生:

《我和汉语》写了作者学习汉语的经历。上中学的时

候,……。两年后,……,……。学汉语

专业一年之后,……,……。在中国,……,……。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

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

(1)用“对…来说…”改写下面这段话。

提示:这个句式用来表达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角度看问题。参考答案:

我得到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如果…就…,而且……”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上面是两个复句连用,前一个表示假设,后一个表示更进一层。

参考答案:

如果不到中国来,就不可能很快地掌握标准汉语,而且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经过……,终于……”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以上句型需要考虑词语位置的更换。参考答案: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我终于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第1题,阅读(或请学生轮流读)《边读边练》部分的课文,读后就文后选择问题组织讨论:

1.格式有哪些问题?怎么修改?

(开头应该空两格,题目放在最高一行的中间位置)

2.哪一段可以并入上一段,不作为另外一段?(“那时候”开始的一段可以并入上一段)

第2题,考虑短文题目,大家讨论,并且在书本上合适的位置上写下来。参考:

我学汉语时的困难

第3题,用下面的词语概括安达学汉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有3分钟的练写机会,看看哪一组或是哪一位写得最好,给予表扬。

流利

词汇量

丰富

表达

充分

误会

四、参考练习部分

参考练习

排列句子为短文,并且按照汉语写作的格式写在下面。

A

大多数汉字是由两个或者更多的部分组成的。

B

其次是上下结构,如“花”字。

C最常见的是左右结构,如“你”字。

D例如,“好”字是两个部分,“品”字是三个部分。

E

再其次是内外结构,如“国”字,“风”字。

F

有的汉字由三个或更多部分组成。

G

例如,“心意”的“意”字,“输赢”的“赢”字。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E

(6)F

(7)G

五、课后作文布置,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

(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空两个格开头,每段都是这样,是新的段落标志。

(二)文章要有题目,题目位置在最高一行中间。

可以自己定题目,最好把要评论的对象体现在题目中。

可模仿范文,可以使用本课词语或结构。

(三)要运用标点符号。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一、本课导入

讨论:我们现在都在学汉语,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回顾当初,你们为什么选择学汉语?我们每个人学汉语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你是怎么开始学的?当初对汉语、汉字的印象怎么样?

二、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例文,讨论:写汉语文章要注意哪些格式特点?(可与自己母语文章的格式比较一下)

2.下文有几个段落?找出每段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这些词语下面画线,把它们按先后排列出来,写在文后练习3里。

我和汉语

陈霞

(印度学生)

上中学的时候,我偶然看见爸爸书桌上放着一张报纸,上面的字都是一个个小方块儿。那是什么字?我十分好奇,就马上给爸爸打了个电话。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了,那些神秘的方块字叫“汉字”,使用汉字的是一个东方民族——中华民族。爸爸说,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于是,我萌发了学习汉语、认识汉字的念头。

两年后,我在一个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同时在另外一个大学学习汉语。我对汉语、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一年后我决定改变专业,专心学习汉语。经过严格的考试,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成为了尼赫鲁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始中文专业学习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因为我是个新生,不知能否赶上班里其他同学。系里的老师对我都十分关心,特别是从中国来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教我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的汉语水平很快地提高了。

学汉语一年后,我得到了一个参加印中文化交流奖学金考试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既是我梦寐以求的,又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通过了考试,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来到中国以后,我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几乎每天都有汉语课。我更深地体会到,如果不到中国来,就不可能很快地掌握标准汉语,而且,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我应该珍惜这个机会。现在,我已经学了一个学期了,我感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我们外国学生学习,这里的老师都有经验,非常亲切。有人说,没有去过长城,就不算到过中国,没有吃过烤鸭,就不算来过北京,我想说,没有来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也是一种遗憾,这里的外国朋友来自世界各地,这是我们留学生的乐园,我相信,在这里我们一定能学到很多很多!

除了学习汉语以外,我还爱好跳民族舞蹈。在印度国内,我专门学过印度古典舞蹈——波罗多舞。来北京后,我参加了两次演出,在“首都外国留学生新年文艺晚会”上,我既展示了印度舞蹈,又欣赏到各个国家的舞蹈艺术,也欣赏了中国的古典舞蹈。我希望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能更多地了解到中国的民间艺术,尤其是传统的舞蹈艺术,将来为增进印度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选自《学汉语》杂志1998年第2期(略有改动)

词语:

偶然

ouran

悠久

youjiu

尼赫鲁

如愿以偿

ruyuanyichang

梦寐以求

mengmeiyiqiu

千载难逢

qianzainanfeng

增进

zengjin

3.把上文中查找的时间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顺序。

(1)

(2):

(3):

(4)

4.把上文概括成8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运用下面的句子组织概括的内容。要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我和汉语》这篇文章写了……。作者上中学的时候,……。两年后,……,……。学汉语一年后,……,……。来中国后,……,……。

(80字)

4.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

把引号(“”)和破折号(——)加在下面这段话合适的地方,并试着说明原因:

那些神秘的方块字叫汉字,使用汉字的是一个东方民族,中华民族。

(2)

用“如果……,就……,而且……”

改写下面这段话。

不到中国来,不可能很快地掌握标准汉语,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

(3)用“终于……”改写下面的句子

我通过了考试,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多年的梦想实现了。

三、边读边练

1.检查一下,下面的汉语短文格式是否正确?哪几个地方有问题?(印刷时需用带格子的页面)

题目:我学汉语的原因

“你为什么会来中国?为什么会学习汉语?”许多人曾经问我这个问题。我原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觉得这是一个偶然的事情。但是,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呢?

我想起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女老师,她是中国人。

那时候,我们班的男孩子都很淘气,常常恶作剧,故意让老师生气,对老师开一些不太友善的玩笑。可是,那位老师始终没有生气,她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其中有很多中国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让我们听得入迷。于是,我们常常去找老师要书看,要求她讲更多的故事。小学毕业后,我跟大家一起上了中学,又上了大学,我选择了贸易专业,可是,那些美丽的中国民间故事已经留在了我的心里。

也许这就是我现在想学汉语的原因之一吧。

2.给这篇短文起一个题目。

(题目)

我叫安达,法国人。我很羡慕那些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人,希望自己也能说得那么好,能够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此,我来到中国学习,我下了决心,一定要学好一门外语,来到北京后,我和中国朋友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口语和听的能力明显提高了,从前听不懂的现在能听懂了,我有一些成功的感觉。可是,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困难。首先,我的词汇还不够丰富,比如,我跟朋友们一起吃饭时,我常说“好吃”,“很喜欢”这样几句话,总是在重复几个简单的句子,有时我很担心朋友认为我不是真心的。其次,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我也弄不清楚,哪些是口语中常用的,哪些是书面语中常用的。比如,有一次我说,“这些房子很美丽”,而朋友说,口语中应该用“漂亮”,不该用“美丽”。另外,汉语的褒义词和贬义词的使用关系到礼貌的问题,用不好就会产生误会,闹笑话,我也得把常用的记住,比如,你看见一个人用钱比较节省,你得说“你很节约”,不能说“你很小气”,因为“小气”是贬义词,别人听了会生气或者不好意思。还有,我觉得说得还不够流利,也不够充分,常常说不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多交中国朋友,多找机会和中国人说话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我在和中国朋友的交往中,得到了友谊,当然,也提高了自己的汉语水平。

词语(移到本页尾注)

随意suiyi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褒义词baoyi

ci:

含有赞扬、尊重感情色彩的词。

贬义词

bianyi

ci:含有批评、看不起感情色彩的词。

3.选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写上面这段短文中安达学汉语的情况。

羡慕

流利

词汇

丰富

表达

充分

误会

参考练习

1.给下面的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划分一下段落,并且说明原因。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我学汉语的时候,觉得汉字很漂亮,也学很有意思。我在汉字课里了解到,除了独体字以外,大多数是合体字。合体字有多种结构,例如,有上下结构,如“音”,由“立”字和“音”字组成;有左右结构,如“好”,由“女”字和“子”字组成。有全包围结构,如“国”,由外面的“口”和里面的“玉”组成,等等。可是,为什么正好是这两个字(或者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呢?它们组合的关系有什么含义呢?比如,偏旁“亻(人)”加上“也”,就组合成了“他”字,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他也是人”的意思;“亻”加上“尔(er)”就是“你”字,可以理解为:“你也是人”;“亻”加上“二”就是“仁”,就是说,在生活中不能只想着一个人,要考虑到两个人的存在才能称得上“仁”。这样,我觉得汉字很有意思,含义很丰富。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6000多种语言,25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利益不同,观念不同,信仰不同,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要实现和平共处,应该提倡“全球道德”,考虑多方利益。汉字里包含的这些哲理,引起了我深深的兴趣,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感叹,汉字真有魅力,我爱上了汉字。

(根据2010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学生黎氏青玲的作文改写)

词语:

合体字

感叹

2.排列句子为短文

3.课后作文,600字左右。也可以自己拟一个跟汉语有关的题目。

(1)我和汉语

(2)我是怎么开始学汉语的(3)我学汉语的经历

(4)我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本课写作知识要点

1.汉语文章格式知识复习

(1)

汉语文章的开头要空两个字的位置,如果一篇文章分好几个段,每一段的开头都要空两个字的位置。空两格,是一篇文章、文章的一段开始的标志。

(2)

题目写在正文上面,位于中间。副标题可写在正式题目的下一行,前面用破折号(——)。

2.文章的题目

(1)

文章题目首先要切合文章内容;其次是简单明确,不能过长;第三是尽可能新颖,有吸引力。

(2)

文章也可以有副标题,是对题目的补充。例如下面的文章的格式:

古老而年轻的北京

——在北京留学的感受

我来到北京留学已经三个月了。到这里来之前,我曾无数次地想象北京的样子,可是脑子里出现的都是长城、故宫等古代建筑,这些建筑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

当我来到北京时,我惊奇地发现,北京不但是古老的,还有很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跟我们国家的大城市一样,显得那么年轻。

朋友带我去参观的第一个地方是王府井。那是北京最大的商业中心,漂亮的商店一个挨着一个,宽阔

而平整的路面,如果我不时时提醒自己,我简直就忘记了这是在北京——中国的一座古城。

3.标点符号在汉语写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助文字进行表达。具体地说,标点符号的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

(1)表示停顿。口头说话时一个句子完了要停顿,书面语也需要表示停顿的符号,否则句子连接成一片,就容易出现误解,需要用标点符号来表示。有时停顿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如:

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2)

表示语气。每句话都有一定的语气,口头说话时可用声音的高低或语调来表示,书

面语必须用标点符号来表达。如:

都来了?

都来了。

以上两个句子,一问一答。前一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后一句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3)

标明词语的性质或作用,也表示上下文的关系。如:

这是《现代汉语》。

他说:“我今天不想去参加这个会。”

前一句“现代汉语”加上书名号表示是书名。后一句“说”的后面加冒号表示下

面是“说”的内容。

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的问题

1)在文章中,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冒号的位置不能太随意,它们通常占用一个字的位置,特别要注意的是,它们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下面的句号位置是不对的:

我们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一个小车站

。这时我们都累坏了!

2)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下面的前面引号位置不对:

他突然站起来对我们大家说:“

我认为我们不能等下去了。”

3)

破折号、省略号要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第1课《职业理想和道德》教案

教学任务

目标:

1.对议论文的题目进行加工的方法、表示顺序的词语。

具体任务:

4.范文阅读和讨论,了解对歌曲、画作进行评论的写法。

5.练习对有关事实材料进行评价,说明自己的根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6.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上次作文(关于歌曲、艺术作品的评论)讲评。

(约20分)

二、本课导入(约5分)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

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

(约15分)

(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五、上次作文讲评(电影评论)

4.交作业的情况。

5.作文内容的充实、丰富程度。

6.写作技巧方面的能力评论,比如,电影内容介绍与评论的安排分量等。

7.好句子展示、需要共同改进的问题、句子讨论。

六、导入新课。

让大家说说理想的职业。或:(同教材中的导入)

讨论:1.你喜欢哪些歌曲?

2.歌曲、美术在人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

二、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边读、边讨论边记录,可以是只记录词语)

(一)先让学生默读一遍范文。

要求: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思考问题: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作者认为这是一首怎么样的歌?:受欢迎的、打动人的。

(三)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的6个问题的答案。

(1)怎么知道这首歌的:联欢晚会上

(2)歌词只要内容:

爱情

(3)特点之一是:

爱情

月亮

浪漫

(4)

特点之二是:含蓄

(5)

特点之三是:

旋律

操作方法:可建议学生每题只写两到三个重点词语或句子,教师给予点评,并总结或请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思路。

(四)在找出关键词语或句子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进行概括,然后尝试让学生脱离模板自行概括。

学生概括后,教师可让大家讨论:

有哪些句子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

(1)用“从那以后,……”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那”代替“那件事”,表示时间的起点。参考答案:

那位女同学在唱第二遍时,大家也不由自主地拍着手,跟着她一起唱。从那以后,这首歌就常常出现在我的耳边。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除此之外”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此”是代词。代替上文说到的内容。参考答案:

这首歌表现了人类最最浪漫的感情,很受到欢迎。除此之外,这首歌在艺术上还有很多自身的特点,比如,利用月亮的象征意义,创造美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等等。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例如”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例如”用来引出要举出的例子。参考答案:

这首歌在艺术上还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例如,使用了最普通而又最美的月亮作为爱情象征,旋律优美动人,等等。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一)阅读《吴冠中和他的《小鸟天堂》,读后教师就文章有关内容提问,读时建议大家在一些重要的词下面画线,教师尽可能板书展示:

吴先生的画儿,画了什么?

(鸟

树)

吴冠中是一位怎么样的画家?

(尽人皆知)

3.吴冠中先生善于画什么,题材内容一般是什么?

(善于画水乡)

4吴冠中先生的画儿有哪些特点?吴先生为什么认为应该是这样的?(雅俗共赏

相通)

(二)请一两个学生选用练习3中的几个词说几句话,说明吴先生作品的特点。

(口头语段训练,例如,可以选“善于、既……又……、独特、感动”),大家评论,教师点评。

四、参考练习部分

(1)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歌的歌词。例如《我和你》歌词: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

(2)参考答案:

(然而

此外

尤其

因为

例如)

历史上,许多诗人写下了因秋天而伤心的诗篇,因为生命在这个季节都处于衰

弱消亡的状态,花落叶落

。自然界的变化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人生,尤其是那些对事物变化特别敏感的诗人们。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对于花落叶落都那么悲哀,他们也有许多赞美秋天的佳句,例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赞美秋叶的典型例子。此外_,“病树前头万木春”也表现出对未来的强烈希望,是

使人很受鼓舞的诗句。

(3)参考答案:

(6),2(1),3(2),4(3),5(4),6(5)

引申讨论:这段话讨论什么问题?提出什么观点?根据什么提出?

五、课后作文布置

(一)我们都喜欢听歌,有点人还喜欢唱歌。哪些歌让你常常想起?快乐的时候听什么歌?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常听什么歌?介绍一下。

(二)讨论歌曲、美术作品评论的特点和写法。

根据本课的范文,我们知道,评论一般有两部分主要内容:一是作品内容的介绍;二是评论,即对作品的内容、艺术特点等进行议论。

可以自己定题目,最好把要评论的对象体现在题目中。

可模仿范文。

讨论写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词语、句子等。(可以使用本课词语或结构)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一)作文讲评部分,教师应根据实际作文情况安排讲评时间,多鼓励学生的成绩和努力,调动他们的兴趣。

(二)教师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喜欢的歌曲、音乐、美术作品,会更有针对性。

课堂可以适当唱一两个大家都会的歌,调动气氛。

(三)作文字数,可以视学生情况而定。

第2课《往事与朋友》教案

教学任务

目标:

1.汉语文章开头的常用方法;文章分段的标志和目的、方法。

具体任务:

7.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8.一些常用句式的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9.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本课导入(约5分钟)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

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

(约15分)

(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七、导入新课。

让大家说说自己对“朋友在生活中的意义”的看法。(或:同教材中的导入)

八、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持笔边读边记录或作记号,可以是只记录词语)方法:

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些词。?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

1例文中作者的朋友是个怎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不能忘记这位朋友?

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作者为什么以朋友的话来开头?

(参考答案:这句话对自己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影响,自己印象很深,同时,也能表现出朋友的性格特点,与文章要写的中心内容关系密切。因为是朋友的话,作者用上了引号。)

(三)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问题的答案。

可以展开讨论,看选那个词更好,例如:

(1)我自己的性格:

内向

犹豫

(2)朋友中村的性格;

开朗

积极

主动

(3)中村的想法:

挑战

鼓励

(4)我得到的启发:

年龄相同

也能做

(5)作者的变化:

一个人旅游

自信心增强

(6)对朋友的感情:常常回忆

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在文章内容和结构讨论之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

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

(1)用“善于……”改写下面这段话。

参考答案:

这位朋友善于建立朋友关系,善于组织集体活动。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与…相同……”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参考答案:

我与他的看法相同,都认为在网上交朋友得小心一些。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鼓起勇气”改写句子并造句。

参考答案:

开始的时候,我有点儿害怕:一个人到国外去,遇到问题怎么办呢?可是,想到这个朋友的话,我就鼓起勇气,开始了行动。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第1题,阅读(或请学生轮流读)《边读边练》部分的课文,读后试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内容。参考答案:

1.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2.俞伯牙善于弹琴,但他觉得没人能懂他的琴声。

3.俞伯牙遇到了知音: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4.两人成为好朋友,可是有一年钟去世了。

5.知音的故事感动了后人。

第2题参考答案:

概括故事内容,可以让学生有3分钟的练写机会,看看哪一组或是哪一位写得最好,给予表扬。参考答案:

俞伯牙善于弹琴,许多人都赞美他的琴声。一年,他路偶遇钟子期,钟听懂了俞的琴声,俩人成为知音好友,每年相约见面弹琴听琴。可是钟子期却因病去世,俞伯牙觉得没有人能听懂自己的琴声了,就在钟的墓前摔碎了自己的琴。

四、参考练习部分

分段参考:

第一段:开头到“又亲切”,是开头,以时间为线索,很直接。

第二段:从“1996年”到“从后面数起的第一名”,写小学的大事。

第三段:从“2002年”到“第一个秘密”,写初中的大事。

第四段:从“高一的那个暑假”到“第一个人生体会”,写高中的大事。

第五段:从“前年秋天”到“我一定要努力”,写大学的大事。

五、课后作文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写文章,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

(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文章要分出段落,每段空两个格开头。

(二)文章要有题目,要注意运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的开头方式很灵活,要与内容相关,最好能吸引人读下去。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二、本课导入

朋友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你记得你以前的好朋友吗?他(她)是个怎么样的人?也可以展示一下你们在一起的照片。

三、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如果这篇文章不要第一段,从第二段开头,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讨论:文章中“我”和朋友的性格有哪些不同?

我的一个朋友

(日本学生

内村好彦)

“向生活挑战”,这是我的一个朋友用来鼓励自己的话,也是用来鼓励我的话。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从小做事就犹犹豫豫,不敢单独行动。在中学学汉语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常常一起学习,这位朋友对我的性格产生了影响。

我的这位朋友叫中村达郎。他的性格开朗,生活态度积极,除了学习之外,业余时间他还主动地和朋友建立联系,他善于组织活动,遇到麻烦时他总能想办法解决。

那年夏天,我们一起到北京来留学。我第一次来中国,有点紧张,学过的汉语都说不出来,更不敢单独出门。同学们都是结伴行动,一起出去吃饭,一起购物。只有中村例外,显得最放松,常常一个人去学校外面逛街,还用说得非常生硬的汉语和老人聊天,购物,问路。我觉得不可思议,就问他:“你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行动时,一点也不紧张吗?”中村说:“其实,我第一次单独做事的时候,也有点害怕,可是,我总是说服自己:这没什么的,多做几次就好了。如果做什么都害怕的话,就什么都做不成。”他告诉我,他常常用“向生活挑战”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努力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听了他的话,我感到有点惭愧。我与他年龄相同,他做的事我应该也能做。暑假学习结束后,我们一起到上海、南京去旅游。那时,我们的汉语水平还不太高,但是中村一有机会就说汉语,我也跟他一样,常常开口练习。在他的影响下,我还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人去越南旅游,因为,“向生活挑战”这句话,我想亲身去体验一下,中村能做的事,我也能做。这样,我鼓起勇气,一个人去了越南,接着还去了老挝、泰国。在旅行中,我遇到许多困难,我得一个一个地解决,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锻炼。通过那次旅行,我的自信心增强了。

现在,我来到中国学习,和达郎已经很久没有机会见面了。可是我还常常回忆起他鼓励我的话:向生活挑战。我希望他也到中国来学习,可是他说,他不能来,感到很遗憾。他对我说:“加油吧,内村。”

“向生活挑战”,这句话对我的成长产生过重要的作用。

词语:

挑战

tiaozhan

内向

nèixiàng

犹豫

yóuyù

生硬

shēngyìng

增强

zēngqiáng

越南

Yuènán

从上文中查找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思路。

(1)

我的性格:

(2)朋友中村的性格:

(3)中村的想法:

(4)我得到的启发:

(5)我发生的变化:

(6)

我对朋友的感情:

3选用下面的词语,描写上文中“我”和那位朋友的性格特点(也可以运用一些学过的描写性格的词语):

内(外)向

开朗

积极

紧张

善于

勇气

独立

害怕

4.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用“与……相同”改写下面的句子划线的部分。

我们俩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基本一样,都认为在网上交朋友得小心一些。

(2)

用“善于”

改写下面这段话。

这位朋友在建立朋友关系、组织集体活动方面做得很好。

(3)用“鼓起勇气”改写下面的句子划线的部分。

开始的时候,我有点害怕:一个人到国外去,遇到问题怎么办呢?可是,想到这个朋友的话,我就克服害怕的心理,开始了行动。

四、边读边练

1.朗读或阅读下文。试概括每一段的内容,并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写在文章后面。

高山流水遇知音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流传至今。一位叫俞伯牙的先生,善于弹古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就像高山流水。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总觉得遗憾,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琴声的人。

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乘船路过汉阳江口。晚上,云开月出,景色迷人,伯牙拿出古琴,专心致志地弹奏起来。忽然,他看到一个人在岸边站着,一动不动地听着。伯牙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捆柴,他想:一个打柴的人,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他问:“你既然喜欢我的琴声,那请你说说看,这是一首什么曲子?”打柴人的回答非常准确,伯牙非常兴奋,又为他弹了几个曲子。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两个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伯牙非常惊喜,他遇到自己的知音!

这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他们约定每年的中秋到这里来见面,弹琴,听琴。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可是有一年的中秋,俞伯牙来到这里,怎么也不见钟子期。于是他弹起琴来,希望邀来这位知音,可是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得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能听到俞伯牙的琴声。

俞伯牙闻讯万分悲痛,他来到子期的坟前,悲伤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完,他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碎,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我还能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真诚的友谊的确值得赞颂。

词语:

打柴

dǎchái

知音zhīyīn

遗言yíyán

琴弦qínxián

请写一个句子简要概括文章四个段落的内容:

(1)

(2)

(3)

(4)

2.把上文的内容缩写成100个字左右的短文写在下面。写完后向大家读一读。

五、参考练习

1.下面短文后的四个题目哪个对这篇短文比较合适?为什么?

我是个兴趣广泛的人,首先我喜欢学习汉语,因为我喜欢艺术,漂亮汉字当然很吸引我。其次,我也喜欢英语,英语很好听,在任何国家都非常有用。当然我也喜欢自己的母语,尤其是母语中的诗歌,因此我常常参加朗读诗歌的表演,得到过不少奖励,老师和父母都认为我在语言方面很有天分,模仿能力比较强。此外,我还喜欢绘画和音乐,尤其是绘画。我觉得,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总能找到许多让你喜欢的东西。

题目:(1)谈谈我对汉语的兴趣

(2)我的兴趣简介

(3)我不但喜欢汉语,同时也在其他方面的有兴趣

(4)我对语言的兴趣

2.把下面对话中的故事改成一段叙述性短文(另用作文纸完成)

(提示:a自己可以增加故事内容;

b

把故事中其中一人当作自己,即以“我”的人

称方式来叙述故事。)

李方:给你讲个故事吧!

刘林:那太好了!

李方:

一个很冷的冬天,两个朋友在雪地上行走。因为迷了路,他们吵架了,高个子打了矮个子一拳。

刘林:那矮个子一定非常生气吧!

李方:当然生气了,他在雪地上写了几个字:今天高个子打了我一拳。

刘林:那他们后来的关系一定有点麻烦了。

李方:你听说完。后来,他们继续往前走。矮个子觉得越来越冷,全身都发抖,几乎走不动了。

刘林:那高个子呢?

李方:高个子连忙把自己的大衣脱下,帮助矮个子穿上。

刘林:

那真是雪中送炭啊!矮个子一定很感动!

李方:对,他拿出一把小刀,在雪地上找到一块石头,在石头上刻下:今天高个子救了我。

刘林:他为什么要用刀在石头上刻字呢?

李方:矮个子说,朋友的相互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得尽快忘记,而朋友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得把朋友的帮助永远记那下来。

刘林:说得好极了,这是对友谊最好的解释啊。

3.给下面的短文分出段落,并说明分段的理由。

个人大事记

1980年6月,我来到人间,爷爷给我取了个名字:梅梅。从小学到大学,我对自己的名字都是非常满意的,叫起来又好听,又亲切。1986年,我开始上小学。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我得了50米短跑第一名。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和欢呼。可是,我第一次的语文考试也得了第一名——从后面数起的第一名。1992年,我上了初中。我开始喜欢打扮,喜欢漂亮的衣服。我还悄悄地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生,可是,这件事没有人知道,这是我的第一个秘密。

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到一个饭店去打工。我才知道,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回到学校,同学们都说我比以前成熟多了。经历辛苦,才会逐渐成熟,这是我的第一个人生体会。前年秋天,我上大学一年级了。我加入了学校的舞蹈队,还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到农村去当义务代课老师。我才知道,中国还有很多贫困的地区、有很多孩子缺乏教育的设备。现在,我正在上大学三年级。人生刚刚开始,路还很远,我一定要努力。

4.课后作文,600字左右。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1)成长中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人或事

(3)

我的成长过程

(4)

难忘的往事

(5)

我的好朋友——XXX

写作基础知识

1.文章开头的常用方法:

文章的开头应该紧密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同时最好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头的方法是各式各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5.说明时间,或介绍中心人物;

6.直接说明文章的话题;

7.发表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情:

8.引用与文章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言论。

2.段落知识

(1)什么是“段落”?文章把内容密切联系着的句子连续说完,这就是一段。较长的文章一般不会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部分,而是分成几个段,这样能读者能使文章层次清楚,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2)段落的标志:汉语文章的段落,以另起新的一行、开头空两个字为标志,短语段之间不空行。

(3)分段的目的:划分段落的目的是使内容发展的层次、重点表达得更为清楚,让读者对每个部分的内容理解得更准确。如果从头到尾不分段落,读者会感到条理、重点不够清晰明显。

(4)分段的方法:可按事物叙述过程的独立性、完整性来分。叙事文章可以按时间推移来分,也可按地点的转移交替来分,还可按事件的发展过程分,议论说理的文章一般按照议论的逻辑来分,说明的文章一般以说明对象的转换来分。

第3课《童年与梦想》教

教学任务

目标:

1.汉语文章结尾的常用方法;文章上下文的照应;夸张方法

具体任务:

10.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11.一些常用句式的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12.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本课导入(约5分钟)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

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

(约15分)

(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九、导入新课。

让大家说说童年趣事或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或:同教材中的导入)

十、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持笔边读边记录或作记号,可以是只记录词语)方法:

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些词。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

1例文中作者写了童年怎么样的事和人?作者为什么不能忘记这个人?

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开头就说明文章的内容与“童年“相关,使读者马上了解主题。)

文章是怎样结尾的?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结尾也与“童年“有关,照应了开头,也说明童年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

(三)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问题的答案。

可以展开讨论,看选那个词更好,例如:

(1)使文章自然开始的词语:人们都说

回想

童年

(2)引出往事内容的词语:

还记得

有一次

那一年

(3)连接前后部分,使文章内容自然衔接的词语:于是

那时候

现在(4)让文章自然结束的词语:仍然

童年时

眼中

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在文章内容和结构讨论之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

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

(1)用“V也V不够”改写下面这段话。

参考答案:

……,……好像说也说不够。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可是,连…也……”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参考答案:

他是个外国人,可是,他汉语说得很好,连中国人也听不出他是个外国人。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由于……,竟然……”改写句子并造句。

参考答案:

由于那位演员演得那么出色,连严格的导演这次也不由得夸奖起他来。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第1题,阅读(或请学生轮流读)《边读边练》部分的课文,读后试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并请说说理由。参考答案:

1.斯芬达克斯终于死心了,他渐渐变成了石头,青年人顺利地通过了那条路。(把故事的结局清楚地交待出来。)

2.斯芬达克斯的谜语终于被破解了,勇敢聪明的青年人成功地通过了那个路口。(照应了文章中对青年人的描写,也说明了故事的结局。)

第2题:给<弱小者的力量>结尾

(可以让学生有2分钟阅读讨论,二

人组写,看看哪一组或是哪一位写得最好,给予表扬。参考答案:

弱小者并不意味着没有力量,有时候,弱小者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总结内容,照应开头,使文章完整.)

五、参考练习部分

试用夸张方法完成句子:

(1)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静得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见。

(2)这个人在花钱方面十分小气,花一分钱也得思考半天。

(3)这个人头上的头发已经很少很少了,几乎能数得出来有多少根。

(4)今天天气非常炎热,太阳能把鸡蛋烤熟。

五、课后作文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写文章,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

(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

(二)文章要有题目,要注意运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内容相关,注意照应。

u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第三课

童年与梦想

二、本课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一般来说,童年是美好的。选用下面词说说童年:

回忆

美好

童年

好奇

热爱

幸福

三、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束部分有什么特点?如果这篇文章不要最后一段,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注意下面画线的语句。

2.讨论:你喜欢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或者哪些部分?

童年的回忆

(日本学生

仓光孝次)

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回想我童年的一些往事,我觉得的确是这样。

我还记得,六岁那一年的春天,有一天我跟母亲去买东西,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出神地看着农村的景色,外边下着细细的雨。路的左边是一条河,因为这两天下雨,河水浩荡,平常清亮透明的河水也变黄了。河的对岸是一片绿油油的山野,河的右边是农村住宅,一条柏油路从中间穿过,路边成百上千只奶牛好奇地看着我坐的“大铁箱”。我就住在这个地区,虽然很熟悉这里的东南西北,可是从公共汽车里看到的村子仿佛和平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很新鲜,绿树、小河、奶牛,我睁着眼睛看也看不够……

于是,我迷上了坐公共汽车,成了个坐车迷。在日本,6岁以下的儿童坐公共汽车都免费,作为一个坐车迷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因此,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

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开这班车的司机是佐藤先生。他穿着整齐的制服,裤线熨得笔直,像用裁纸刀裁出来的一样;他戴的黑亮的司机帽显示着他对自己工作的骄傲。他是这班车的唯一的工作人员,乘客从后门上车,在前门那儿给他交车费下车,工作井井有条。在这辆车里,他是国王,大家都服从他,按他的要求去做。我觉得他比任何人都强。小男孩儿一般都崇拜强壮的英雄。除了父亲以外,佐藤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英雄。

那时候,大人看见小孩儿一个人坐车,就会觉得奇怪。于是常常有人诧异地问我:“到哪儿去啊?”“你妈妈呢?”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喜欢坐车。”其实,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是这样:“我只是喜欢坐车,我可以免费乘坐;而且这班车的乘客不多,不影响别人;我只坐一站就下车回家,不用担心。”可是我当时的脑子不够用,没有能力说这样的话,我以为简单地说我喜欢坐车就解释得很清楚了。可是大人们却觉得很奇怪,他们的盘问越来越厉害了。我心里想:大人真喜欢管闲事,他们想把事情弄复杂。正在这时候,佐藤先生大声说话了:“不用担心,”他一直注视着前面的路,没有回头,“我认识他的父母,终点站那儿有他母亲的单位,家长在那儿接他。”这句话当然不是真的,可是听起来,连我也觉得我的母亲会在终点站等着我。佐藤先生跟平时一样,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头也没回,认认真真地驾驶着这个大铁箱。我们只能看到他高大的背影,他那严肃的背影仍然显示着他对工作的自豪。

就这样,佐藤先生这时成了我心中的英雄。他就像能干的律师一样为我巧妙地辩护,使我摆脱了。我更喜欢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跟他聊过天儿,我很想跟他说话,可是我怕他因为认真工作而不理我,所以只能坐在他的后面,看着他高大的背影。后来,我由于崇拜佐藤先生,想当宇航员的梦想竟然变成了当公共汽车司机了!

现在,作为一个开始走向社会的青年,我回忆起佐藤先生,仍然很佩服他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可是他是我童年时眼中的英雄。

词语:

出神chūshén

好奇hàoqí

熨yùn

井井有条jǐnɡ

jǐnɡ

yǒu

tiáo

诧异chàyì

盘问pánwèn

2从上文中查找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思路。

(1)

使文章自然开始的词语:

(2)

引出往事内容的词语:

(3)连接前后部分,使文章内容自然衔接的词语:

(4)让文章自然结束的词语:

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把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改成用“V也V不够”来表达。

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都兴奋极了。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儿,好像有永远说不完的话。

(2)用“可是,连……也……”

改写下面这段话。

他的汉语说得非常标准,一些中国人也以为他是个中国人。

(3)用“由于……,竟然……”改写下面的句子

那个演员演得那么出色,严格的导演这次也不由得夸奖起他来。

选用下面的词语,用100字左右缩写上文的内容,写完向大家读一读:

那一年

绿油油

迷上

崇拜

盘问

辩护

英雄

普通

四、边读边练

1.阅读并讨论:

分小组给下面的故事写一个结尾,并且说说这样结尾的理由,写完后比较一下,看看各有什么长处。

狮身人面怪物的谜语

在埃及(Egypt)的金字塔旁边,有一个巨大的狮身人面石雕,据说它就是传说中的怪物斯芬达克斯。关于它,还流传着一个猜谜的故事。

听说,这个狮身人面怪物还没变成石雕之前是很凶的,它坐在一条通往开罗(Cairo)的必经之路上,经过此地的人都要回答他的一个谜语,凡是猜不着的人,都成为了它的美餐。那个谜语非常奇特,一直没有人能够猜对。人们说,要通过那条路,那真是比登天还困难。于是,有急事要去开罗的人都只好绕道而去,可去可不去的人干脆不去。

一位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这个年轻人英俊,勇敢,聪明,他决定去试一试。别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去那里太危险了,但是他坚持要去,谁也拦不住他。

斯芬达克斯一看见有人来了,非常高兴。他照例又让年轻人猜谜语:“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

“这……”年轻人确实感到难猜,紧张得汗如雨下。

“快点!”说着它就张开那比山洞还大的口,恨不得一口把年轻人吞下。但它还是要看一看这小伙子有什么办法?

“是人。”小伙子果断地说话了。

“你说什么?”它知道这个青年人猜对了,感到万分的惊慌,但仍不死心:“为什么是‘人’?”

“因为,人刚生下来还不会行走,所以两手在地爬着走,这就是四条腿。当人长大了,就学会了走路,独立行走,不就是两只腿吗?当人老了,走路必须拿着拐杖,这就是三条腿。”

(续写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

埃及

Aijí(Egypt)

2必经之路bìjīng

zhīlù

3绕道ràodào

2.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结尾,看看怎样结尾比较好。

弱小者的力量

一般来说,强大的事物总是令人敬畏,而弱小的东西则总是被人们忽略或小看。可是,我发现,在生活中,弱小者并不意味着没有力量。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天,突然刮起一阵巨大的狂风。狂风中,一些大树被吹断了,还有一些大树被连根拔起,倒在地上,而那些小小的、矮矮的树,却仍然顽强地站立着,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一只大狮子,它发怒的时候吃掉了无数动物,可是,一只小小的蚊子爬到他的腿上,轻轻松松地吸它的血。狮子愤怒的声音让全世界都听见了,但却无法把蚊子甩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汉语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坝,由于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就有可能会全部毁坏。

结尾(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

1敬畏

jìngwèi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qiān

lǐzhī

huǐyú

xué

上面的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试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五、参考练习

1.下面的短文在句子顺序、词语的顺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加以调整。

回忆第一次看到北京

我很吃惊,看见那么多的自行车在街上,第一次我来到北京的时候。

它们在路上像河水一样流过,自行车的颜色各种各样,黑的、蓝的、红的都有。骑车的有老人、女的、小孩子、男的,似乎人人都会骑自行车。

由此看来,北京人的自行车普及率是很高的。我看见有的自行车后面还坐着一个人,甚至前后都坐着人:坐在前面的是小孩儿,坐在后面的是女人。这是不是有点儿像表演骑车技术呢?总之,我觉得有些新奇,也有点儿担心。

2.试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完成下面的句子。

(1)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静得

(2)这个人在花钱方面十分小气,(3)这个人头上的头发已经很少很少了,(4)今天天气非常炎热,3.课后作文,600字左右。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童年的生活

小学、中学、大学的生活

小时候的梦想

我最想做的十件事

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生活的榜样

写作基础知识

(一)文章结尾的常用方法:

结尾是文章的最后部分,应该使文章有整体感和完整感。结尾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说明事件的结局、讨论的结论,文章自然地结束;

2.总结全文,强调主题;

3.发表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情:

4.故意留下让读者想象的空间。

(二)文章的前后呼应

文章的照应,是指文章的上下文意思上互相配合,上文提出的问题下文有交代和回顾、适当的重复。这样做能突出文章主题,使文章结构严密。

照应主要有两种:一是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比如在本课例文中,开头是:“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结尾是:“他是我童年时眼中的英雄”,意思相同,这就是首尾照应。

二是前后照应,是指行文章里前后段落、句子之间的互相照应。

这样,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例如,例文中第三段最后一句是:“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第四段第一句是:“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两段的内容联系得很紧密。

本章上面“编读边练”部分中的练习中,讨论关于弱小不等于没有力量的问题,也可以写一个呼应式的结尾,如:

“生活中,弱小者也是有一定力量的,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弱小,就放弃了努力。”

(三)夸张的方法

为了使文章更吸引人,我们常常使用修辞的方法,让文章更有艺术性。

夸张是汉语写作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指为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运用夸大的方法来表现事物。试比较一下以下两个句子:

a她的哭声非常大。

b她的哭声十公里以外都能听见。

后一个句子显得更生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又如下面的句子:

这件事情对母亲的打击很大,她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

我渴得嗓子都冒烟了。

我饿得都成照片了。

他刚说完,全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第4课《异域风情》教案

教学任务

目标:

1.汉语写作中的书面语表达;指代词的连接作用;拟人方法

具体任务:

13.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14.一些常用句式的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15.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本课导入(约5分钟)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

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

(约15分)

(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十一、导入新课。

让去过西安的学生谈谈西安印象,说说对旅游的兴趣,印象中很特别的异域风情。(或:同教材中的导入)

十二、范文<说不尽的西安古城>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持笔边读边记录或作记号,可以是只记录词语)方法:

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些词。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

作者对西安的印象如何?

2例文中哪些词语或表达方式与口语不一样?

参考答案:

(1)

……,历史上许多朝代的首都都建于此地。(口语为: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在这里建立过首都。书面语更简洁)

(2)

……,有高楼林立、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比如上海。(口语为:比如上海,有许许多多高楼,现代化程度很高。书面语运用成语,复句倒置方法强调重点)

(3)

……惊叹其规模之宏大:一千多个与真人大小的兵马俑排列成队伍。(我惊叹,它的规模多么大啊:一千多个兵马俑,它们和真人的大小一样,排列成队伍。书面语更倾向用长句子。)

划线的句子有时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把古迹人性化,能“向游客们解释着历史,诉说……”)

(三)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问题的答案。

可以展开讨论,看选那个词更好,例如:

(1)旅游经历:上海

丽江

西安

(2)去西安前后的感觉:白胡子老人

灰尘

古代文明

(3)对兵马俑的印象:

宏大

排列

军队

(4)对兵马俑的描写:五官清晰

神态生动

威武

严肃

(5)

参观其他地方:博物馆

大雁塔

碑林

华清池

(6)参观的感受:记住

永远留在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在文章内容和结构讨论之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

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

(1)用“在……中”改写。

参考答案:

我喜欢旅游。在我走南闯北去过的地方中,有的规模宏大、闻名中外……,……。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与……相比”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参考答案:

我参观过颐和园,也参观过北海、景山等公园。与北海、景山公园相比,颐和园有很多古迹,风景……。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此时此地”改写句子并造句。

参考答案:

我在街上的古玩小店前购买物品,在古迹前拍下照片,在风味独特的饭馆里吃饭此时此地,我已经忘记了,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第1题,阅读(或请学生轮流读)《边读边练》部分的课文,看看括号中的指代词哪些可以省去,并请说说理由。参考答案(下面划线的可以省略):

第一次来到伦敦,(我1)觉得伦敦与我去过的许多城市很不一样。

(我2)在伦敦街上,我很少看见有人大声说笑,偶尔有人打手机电话,这个人说话的内容很多人都能听到——不是因为他声音大,而是街上没有别的人大声说话。

有一次,(我3)在地铁站台上等车。一位女孩儿也在等车,(她4)大概是站累了,(她5)想靠在旁边的皮箱子上休息一下,可是因为箱子没放稳,她当众摔了一跤。旁边的人都看见了,其中有一个男人“哈”地笑了出来,(那个6)女孩儿显得很不好意思,(她7)脸都红了,而更不好意思的是那个笑的男人,(他8)马上转身走开了,(他9)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声笑是没有礼貌的,比摔了一跤的人还要不好意思。

不过,也不要以为伦敦人不爱说话。我刚到伦敦时,(我10)因为不认识标志,常常找不到地铁站,(我11)只好向别人问路。只要一听到问路,那些正在急急忙忙走路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马上就会停下来,(他们12)耐心地、认真地告诉我该怎么走,(他们13)还有的主动为我带路,热情地跟我说话,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人,说得那么详细,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这些谈话了。

我明白了,原来伦敦人说话是分时间、地点和角色的,当他们是一个普通行人的时候,(他们14)就不说话或小声说话,而如果(他们15)是需要为别人提供帮助的人的时候,就一定要详细地说,直到说清楚为止。

(保留还是删除这些指代词,要看上下文的连接是否有问题。在汉语表达中,如果不影响连接和明确的指称,就应该删去。)

第2题:概括为80字短文。

(可以让学生有2分钟的讨论机会,看看哪一组或是哪一位写得最好,给予表扬。参考答案:

六、参考练习部分

1.下面这篇大会发言稿语体色彩是什么,指出典型书面语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首先,我谨代表所有获奖的同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能够参加表彰大会并代表获奖学生发言,我深感荣幸。作为外国留学生,有机会在这样一个人文气氛浓厚的大学里学习,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深感不枉此行。在过去的一年,我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其中有我自己的努力,也应该归功于老师们的帮助,归功于全体同学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气氛。我将永远记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日子。

毕业在即,我想再一次向老师们、同学们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恭祝老师们、同学们新的一年里

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文学系韩国学

李文

2010年12月2日

参考答案:是书面语语体色彩。

2下面这份通知中,哪些地方用了书面语词语?把它们标出来。

通知

兹定于6月22日下午5点在友谊餐厅召开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联谊会,为中外学生提供广交朋友之良机。届时请各位共进晚餐,共享美好时光。有意参加者请于20日之前到学生会报名。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06年2月9日

五、课后作文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写文章,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

(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

(二)文章要有题目,要注意运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内容相关,注意照应。

u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第四课

异域风情

一、上次作文讲评

教师总评

二、本课导入

说说你的旅游经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旅游。旅游能带给我们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和口语表达不太一样?

说不尽的西安古城

在中国,我游览过许多地方。在我去过的地方中,有高楼林立、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比如上海;有美丽而不太发达的城镇,比如丽江。在这些城市中,最吸引我的是西安古城。

没到西安前,我想象中的西安是一个“白胡子老人”——走过了千年历史,身上盖满了灰尘。可是,当我走进西安时,还是被震动了,与我去过的其他城市相比,西安的历史遗迹简直是太多了,这些古迹透过岁月的灰土,在向游客们解释着历史,使人不能不惊叹,古代文明曾经这么辉煌——西安曾经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中心,历史上许多朝代的首都都建于此地。

去西安当然首先要看兵马俑。虽然我早有耳闻,但看到眼前的兵马俑时,还是惊叹其规模之宏大:一千多个与真人大小的兵马俑排列成队伍。如此规模的兵马俑在世界上十分罕见,它让人们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高超技艺:这些兵马俑五官清晰,他们的神态动作都不一样。这一千多个兵马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好像一个准备出发的军队。

我停留在一些兵俑前面,仔细观察他们的形象。他们身穿古代军服,头戴帽子,脚穿靴子,有的牵着马,有的手拿着武器。他们的武器是典型的古代武器:长刀、矛、弓箭,等等。他们有的长得像个威武的军人,有的则长得比较文静些,有的脸部表情很严肃,有的则好像带有一点微笑。此时此地,我好像回到了几千年前的秦朝时代。

作为人类著名的文化遗产,这些兵马俑都保护得非常好。我希望它们可以长久地留下来,让人们参观,回望久远的历史。

我还去参观了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游览了古老的大雁塔、奇特的碑林、神秘的华清池,品尝了西安的牛肉面。我拍了很多照片,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我记住了西安古城,它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词语:

遗迹yíjī

2朝代cháodài

3兵马俑bīngmǎyǒng

从上文中查找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思路。

(1)旅游经历:

(2)去西安前后的感觉:

(3)对兵马俑的印象:

(4)对兵马俑的描写:

(5)

参观其他地方:

(6)参观的感受:

2把上文概括成1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运用下面的句子组织概括的内容。要注意时间词的运用,使用合适的标点符号: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写了……。去西安之前,……。到了西安,……,……,……。作者还……。

3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可以用“在……中”改写下面这段话划线的地方吗?

我参观过很多古迹,有的很大、很有名,例如长城;有的比较小,知道的人不多,例如云南的一个古镇。

(2)试用“与……相比”改写句子:

我参观颐和园,也参观过过北海、景山等公园。颐和园有很多古迹,风景更美丽,规模更大,更有参观价值。

(3)用“此时此地”

改写下面这段话。

我在街上的古玩小店前购买物品,在古迹前拍下照片,在风味独特的饭馆里吃饭。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我已经忘记了,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

四、边读边练

1.阅读下文,讨论:作者对伦敦的印象怎么样?文章写了这个城市的哪些特点?

伦敦印象

第一次来到伦敦,(我1)觉得伦敦与我去过的许多城市很不一样。

(我2)在伦敦街上,我很少看见有人大声说笑,偶尔有人打手机电话,这个人说话的内容很多人都能听到——不是因为他声音大,而是街上没有别的人大声说话。

有一次,(我3)在地铁站台上等车。一位女孩儿也在等车,(她4)大概是站累了,(她5)想靠在旁边的皮箱子上休息一下,可是因为箱子没放稳,她当众摔了一跤。旁边的人都看见了,其中有一个男人“哈”地笑了出来,(那个6)女孩儿显得很不好意思,(她7)脸都红了,而更不好意思的是那个笑的男人,(他8)马上转身走开了,(他9)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声笑是没有礼貌的,比摔了一跤的人还要不好意思。

不过,也不要以为伦敦人不爱说话。我刚到伦敦时,(我10)因为不认识标志,常常找不到地铁站,(我11)只好向别人问路。只要一听到问路,那些正在急急忙忙走路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马上就会停下来,(他们12)耐心地、认真地告诉我该怎么走,(他们13)还有的主动为我带路,热情地跟我说话,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人,说得那么详细,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这些谈话了。

我明白了,原来伦敦人说话是分时间、地点和角色的,当他们是一个普通行人的时候,(他们14)就不说话或小声说话,而如果(他们15)是一个需要为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就一定要详细地说,直到说清楚为止。

词语

伦敦

Lúndūn

(London)

2.用80字左右概括上文的内容:

五、参考练习

1.下面这篇大会发言稿书面语色彩很浓,指出下面划线的词的意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首先,我谨代表所有获奖的同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能够参加表彰大会并代表获奖学生发言,我深感荣幸。作为外国留学生,有机会在这样一个人文气氛浓厚的大学里学习,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深感不枉此行。在过去的一年,我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其中有我自己的努力,也应该归功于老师们的帮助,归功于全体同学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气氛。我将永远记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日子。

毕业在即,我想再一次向老师们、同学们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恭祝老师们、同学们新的一年里

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文学系韩国学

李文

2010年12月22日

2.下面的请假条在语言表达、格式等方面都不够准确,请修改,并重新写一遍。

老师,对不起,北京的天气对我来说还不太习惯,因为我第一次到北京来,现在我感冒了,而且还咳嗽,咳得很厉害,我得上医院看一看,拿一点儿药,所以,今天的课我不能上了,请您原个谅吧!

张秀清

请假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份通知中,哪些地方用了书面语词语?把它们标出来。

通知

兹定于6月22日下午5点在友谊餐厅召开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联谊会,为中外学生提供广交朋友之良机。届时请各位共进晚餐,共享美好时光。有意参加者请于20日之前到学生会报名。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06年2月9日

3课后作文,600字左右。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1)

我的一次旅游

(2)

我最喜欢的一个外国城市

写作基础知识:

1汉语的书面语

书面语原来是指用文字表达的语言,现在也指在正式场合发表带有庄重、文雅、简洁的讲话(例如演讲、发言等)。汉语的词语有些常用于口语,如“大伙儿、聊天儿、压根儿”等,而有些专用于书面,例如:双亲、情侣、抵达、会晤、悠久、愚昧、倘若等。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经过加工的形式,表达上更简洁;口语随想随说,可以马上补充修正,书面语要经过思考推敲,讲究严谨;口语可以借助语调、手势、情景;书面语要用标点符号,讲究用词的准确;口语表达中句子简短,语气词多,关联词语少;书面语句子可用复杂的长句,修饰语比较多,关联词也用得比口语多;书面语讲究篇章结构的完整性。

2指代词语的作用

指代词语是文章中起指别、代替作用的词语,如:你(们)、我(们)、他(们);这、那、这里、那里、这样、那样,等等。书面写作中不能经常重复上文已经提到的名称,经常要运用指代词语说明陈述对象。如果上文提到一个具体名称,下文就可以用指代词语来替代这个名称,起到使文章简洁而又富于变化的作用。如:

北京和上海最近开始了一项新的科技合作计划,这意味着这两个城市在人才交流方面有更大发展。

这个句子中的“这”就代替了前面所说的那件事。同时,指代词语还有连接句子、段落的作用。如下面这段话,如果没有指代词语,关系就不明确,句子就连接不起来,如:

巧克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食品。(它)虽然是小小的一块,可是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是很大的。(它)能使正在哭闹的小朋友换上一张笑脸,使正在努力的孩子得到无言的鼓励,(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的。

指代词语的使用能使表达更为简洁。但是,如果文章叙述中涉及的对象比较多,则一定要注意指代的准确清楚。如下面这个句子的指代词所指称的对象就不清楚:“张方和小南是好朋友,他下了课常常到他的宿舍去聊天。”

3拟人的方法

把事物当做人,使其具有人的特点,这样的方法叫“拟人”。例如本课的例文《说不尽的西安古城》中,“这些古迹透过岁月的灰土,在向游客们解释着历史”就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所写的事物人格化,让读者感觉更亲近。

第5课《热爱美食》教案

教学任务

目标:

1.汉语文章里段落衔接照应的几种方法;运用比喻方法

具体任务:

16.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17.一些常用句式的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18.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本课导入(约5分钟)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

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

(约15分)

(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十三、导入新课:

关于美食的话题。

教材中的导入参考:

寿司是一种很美的食物,一看就有食欲。其实做寿司的材料很灵活,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做寿司也不难,用紫菜把米饭蔬菜等包紧就行了,出门游玩,把寿司放在饭盒里带到外边吃也很方便,而且寿司有营养,是健康食品。

(概括的词:

食物

食欲

材料

灵活

方便

营养)

十四、范文<我是个小馋猫>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持笔边读边记录或作记号,可以是只记录词语)

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些词。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

1作者”小馋猫”的外号怎么来的?

2”我”长大后对美食怎么看?

找出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划上线,看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的词语,内在有什么逻辑.(参考答案:1小时候我有三个心愿…

2长大后,我一直相信…

3我也一直相信美食有一种……

我还一直相信……

5喜欢美食的人有时难免挑剔……

后来……。以上这六个自然段中,第一、第二、第六用的是时间词的递进发展来呼应连接,第二、三、四段的开头重复用了“相信”来说明自己热爱美食的态度,强调了文章主体和逻辑。“美食”一词也多次在段落开始使用,使全文内容紧密连接。)

(三)文章划线句子的表达特点:

我又像翅膀长硬了的小鸟,飞离了温暖的家,到外地上学。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自己比作“小鸟”。而小鸟的特点是自由、能飞得比较高远,而且形象可爱。这个比喻切合文中刚刚长大成人、在父母眼中还是稚嫩可爱的孩子的形象。如果不用这样的比喻也可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感情的色彩就淡薄一些。

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让学生选用词语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

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

(1)用“一是…,二是…,三是……”改写。

参考答案:

父亲有三个爱好,一是京剧,二是养小动物,三是看电视剧。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此后”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参考答案:

六岁的时候,我第一次为妈妈做了晚饭。此后,我对烹调的兴趣不断增加,烹调水平也不断提高。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难免”改写句子并造句。

参考答案:

刚到外国生活,难免会感到孤独,不习惯新的环境。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讨论<中餐和西餐>的段落连接特点参考答案:

这篇短文写的是作者对中餐和西餐的看法,是一篇讨论性较强的文章,因此作者注意段落间的逻辑连接,一是用主题词”中餐\西餐”进行段落开头衔接的方法比较多,最后的总结段落也用”相比之下”来自然承接.逻辑性比较清楚.七、参考练习部分

1.下面这篇大会发言稿语体色彩是什么,指出典型书面语词:

参考答案:是书面语语体色彩。

2下面这份通知中,哪些地方用了书面语词语?把它们标出来。

通知

兹定于6月22日下午5点在友谊餐厅召开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联谊会,为中外学生提供广交朋友之良机。届时请各位共进晚餐,共享美好时光。有意参加者请于20日之前到学生会报名。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06年2月9日

五、课后作文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写文章,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

(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

(二)文章要有题目,要注意运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内容相关,注意照应。

u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第五单元

热爱美食

一、上次作文讲评

教师总评

花瓣几片——好词好句好文展示,请摘要记录。

修枝剪叶——错句修改,请摘要记录。

二、本课导入

下面是一段短文,请阅读,然后用所给的词语简单概括一下短文的意思。概括后互相交流一下,老师简评。

我最喜欢的食物是寿司。因为:一,寿司看起来很美,有黄色的大根儿、红色的火腿、绿色的菠菜、白色米饭,它们包在黑色的紫菜里。这么美的食物,吃的时候食欲一定很好。二,做寿司的材料没有严格的规定,很灵活,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材料包在里面。这样,做出来的寿司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三,做寿司也不难,只需把菜烫一下,在米饭中倒点香油,放入切好的火腿、蔬菜,用紫菜紧紧地包起来。出门游玩,把寿司放在饭盒里带到外边吃很方便。四,寿司有营养,是一种健康食品。

概括:

食物

食欲

材料

灵活

方便

营养

三、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作者问什么喜欢美食?

各段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各写出一句概括的话。

我是个“小馋猫”

小时候我有三个心愿:一是读遍天下好书,满足自己好奇的愿望;二是买

下所有漂亮的布娃娃,满足自己好玩的心愿;三是尝尽世上美食,满足自己好吃的天性。妈妈说我小时候就贪吃,我学说话时,第一个说出的词是“妈妈”,第二个词就是“吃”,不知这是不是真的。还有一个笑话,在我八九岁时,有一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一起吃饭,听说我看过《红楼梦》,大家就故意考我,问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章。我马上就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家都频频点头,又问:“那么,你能说说这一章的内容吗?

”我说:“我最喜欢刘姥姥吃的茄子和点心。”接着,我流利地背起来:“鱼香茄子,绿豆糕……”大家都笑着说:你真是一只小馋猫。

长大后,我一直相信,热爱美食的人对生活也是充满热情的。真的,看着那些颜色鲜艳、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心情一下子就会单纯、开朗起来。我的一个好朋友常常约我一块吃饭,她说:“看见你吃饭时手舞足蹈的快乐样子,我也非常高兴,胃口大开。”原来好胃口和好心情一样是可以“传染”的!

我也一直相信美食有一种让悲伤停止的力量。记忆中有一个寒冷的傍晚,我心里珍惜多年的一份感情被伤害了,我孤单地在寒风中走了几个小时,眼泪都流完了,连路灯都在冷淡地嘲笑我。晚上十点多,我实在走不动了,于是进了路边的一家小店,要了一份咖喱饭。当那一盘色泽诱人的金黄色米粒摆在我面前时,我冰凉的心慢慢温暖起来,已经麻木的知觉开始复苏了!

我还一直相信,美食能让人发挥创造力。我六岁那年,妈妈过生日,我勇敢地担任了厨师,做了一桌子的菜:煮鸡蛋、水蒸蛋、炒鸡蛋、煎荷包蛋……摆了满满一桌子,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满蛋全席”。此后,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从麻婆豆腐到英式薯条,从饺子到意大利面,无不受到称赞。

喜欢美食的人有时难免挑剔。有一次,我埋怨妈妈做的菜口味单调,缺乏新鲜感。妈妈只是笑笑,可爸爸却为妈妈说话了:“你吃腻了?我吃了几十年还没吃够呢!”

后来,我又像翅膀长硬了的小鸟,飞离了温暖的家,到外地上学。然而,飞离家门的“小鸟”还是改不了“馋猫”的习性,爱吃美食的习惯一如既往。我最喜欢吃学校附近一家小店的菜。有一天,我下课后又来到这个小店,吃着吃着,突然明白了自己喜欢这里的原因:这些菜的味道很像妈妈做的菜啊……原来,“小馋猫”最爱吃的还是妈妈做的菜,家乡的菜。

(选自2005年1月17日《文学故事报》作者李娜)

词语:

贪吃

tānchī

馋猫

chánmāo

一如既往

wǎng

选用下面的词语,用100字左右缩写上文的内容:

天性

好吃

开朗

胃口

诱人

悲伤

力量

创造

口味

外地

吃着吃着……

3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

用“一是……,二是……,三是……”改写下面的句子:

父亲有三个爱好,喜欢京剧,喜欢养小动物,喜欢看电视剧。

(2)用“…着…着(如“吃着吃着”),……”

改写下面这段话。

下午我和一个朋友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就在这时候,我们都想起了一位老朋友。

(3)用“此后”改写下面的句子

六岁的时候,我第一次为妈妈做了晚饭。第一次做了晚饭后,我对烹调的兴趣不断增加,烹调水平也不断提高。

(4)用“难免”改写下面的句子

刚到外国生活,很可能会感到孤独,不习惯新的环境。

四、边读边练

1.阅读下文,讨论:中餐和西餐有什么不同?

2.把文章分成几个段落,并且讨论为什么这样分。

中餐和西餐

我常有机会吃西餐,然而似乎我还是更喜欢中餐。我知道,西餐比中餐更讲究营养均衡和饮食卫生,但是,那些还有点红的牛排、生鱼,那些黄油,还有用生的蔬菜叶拌的沙拉,总让我的胃感到不太舒服。我觉得中餐更好。然而,我有一个英国朋友,他虽然很喜欢中餐,却不同意我的看法。我们认真地讨论了一次,客观地比较了一下中餐和西餐。最后,我认为,他的话有道理:中餐和西餐各自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先说西餐。牛排是西餐的代表“作品”。点牛排时,饭店里的服务员一定会问:烤还是煎?要几成熟?五成?八成?全熟?厨师完全按照顾客的要求煎烤,而且也不加调料。调料要在牛排上桌后,让顾客自己加,放多少盐或者胡椒粉,放多少柠檬汁或番茄汁,按顾客口味决定。虽然西餐里也有一些规定,如西式早餐,一般是一杯热饮、一杯果汁、一份肉食、两个鸡蛋及面包,但还是给顾客留下较多的选择余地:热饮可以选咖啡或牛奶或红茶,自己选择加糖或不加;果汁有橘子汁、西瓜汁、番茄汁等多种;肉食、面包也有多种,面包抹黄油还是果酱,由自己选择,还可以多要;鸡蛋,可煮可煎,煎成什么样子,煮到什么程度,都由顾客自由选择。再谈谈中餐。吃中餐时有固定的菜单,服务员一般不会问顾客有什么要求。一道菜怎么做,是煎是炒,是煮是蒸,生熟老嫩,放不放辣椒、醋,加多少油放多少盐,一切都由厨师决定。无论什么人来吃,无论吃的人口味如何,同一道菜厨师总是同样的做法,所以总是同样的味道。顾客是否喜欢,合不合口味,厨师就不管了。另外,吃中餐一般是使用共餐制,大家都是围桌而坐,一起食用各个盘子里的菜;吃饭的时候,年龄、地位、身份不同的人坐哪个位置还有一些规矩,即便不讲究规矩,大家同吃一桌饭,吃多吃少,吃这个还是吃那个,也是互相关联的,不能每个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若是在正式的宴席上,规矩就更多了。喝什么酒,喝多少酒,愿不愿喝,一般由不得你。而西餐则是分餐制,各人自己决定吃多少、吃什么,不用互相客气,彼此互不干扰。西方人喝酒也是全凭自愿,喝不喝酒,喝什么酒,喝多喝少,没有人会勉强你。相比之后,我不得不说,西餐体现出的饮食观念对不同的人来说,还是合理一些,也更自由。按道理说,吃饭应该是一种个人行为,吃的感觉怎样,只有自己知道。在这方面,西餐尊重个人要求,而中餐则更强调共性。

(文章节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词语:

讲究

jiǎngjiū

均衡

jūnhéng

3共餐制

gòngcānzhì

把上文的内容缩写成100个字左右的短文写在下面。写完后向大家读一读。

五、参考练习

1.文中,加上括号的是各段的连接词语。读一读,讨论:如果没有这些连接词语,文章的表达效果会不会受到影响。

法国人的就餐习惯

法国人在饮食上很讲究艺术性。单是餐桌的布置,从桌布、餐巾的精心选择到餐具的颜色、风格都要完美统一,还要考虑灯光、蜡烛的配合。同时,他们也注重实际,无论是大型宴会还是便餐,一般都是上四道菜,这样,既能使人吃好又不浪费。

(第一道是冷盘。)冷盘用各种蔬菜做成,放上专门的调料,正式宴会也用海鲜代替蔬菜。第二道菜是主菜,常为肉食,或是牛肉,或是羊肉、鱼等,一般是炸的或烤的,再配一些蔬菜。第三道菜主要是奶酪。法国现有365种以上的奶酪,一天吃一种,一年都不会重复。这些奶酪有带葡萄干的,有带核桃仁的,有软的,有硬的;有咸的,有辣的……法国人习惯把奶酪夹在面包里吃,百吃不厌。最后一道菜是甜食,即甜点心、水果或冰激凌。

(除了食物,法国人对喝的更为讲究。)他们的饮食离不开酒,他们以葡萄酒为主,但不同的食物配不同的酒。在正式宴会中,人们先喝开胃酒,吃一些小点心之类的东西。开胃酒的种类有伏特加酒、威士忌、金酒等,度数一般在16度至40度之间。冷盘上来后,一般喝白葡萄酒或红葡萄酒,度数一般在11度至12度。吃主菜时,法国人习惯于边吃红肉(牛肉、羊肉等)边喝红葡萄酒,如果吃白肉(即鸡肉、鱼等)就喝白葡萄酒。当上奶酪时,一般喝红葡萄酒,如讲究一些的,要喝专门的配合吃奶酪的红酒。最后在吃甜食之后,他们习惯喝点消化酒,如法国香槟酒、白兰地等。酒在法国的饮食中,成了非常重要的佐餐食品。

(从上文可以看到,)奶酪和葡萄酒在法国的饮食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觉得法国人的就餐方式既讲究实际,又富有艺术性。

词语:

1就餐

jiucan

务实

wushi

国宴

guoyan

4佐餐

zancan

扮演

banyan

2.把下面的段落合理地连接起来。

A然后把西红柿切成片儿

B

先把鸡蛋打在盘子里,搅拌好

C

西红柿茶鸡蛋这个菜又好吃又有营养,它的做法很简单

D两种材料都准备好了,就把锅放在炉子上,烧热

E再炒西红柿,最后把鸡蛋也放在西红柿里,就可以吃了。

F

锅热了,把油倒在锅了,先炒鸡蛋,鸡蛋好了,就装在盘子里

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文,600字左右。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我喜欢的一种食品

我会做的一个菜(点心)

中餐和我的家乡饭的异同

写作基础知识

(一)段落之间的衔接连贯

写文章从一件事写到另一件事,从一个问题写到另一问题,需要衔接的词语或句子。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1.利用关联性词语衔接上下文。可以参考下表:

类别

段落间常见的连接性词语

时间词

不久

随后

接着

在那以后

后来

正在……的时候

地点处所词

在……里

路上

……里

……前

副词、连词

终于

果然

另外

然而

至于

所以

但是

因此

如果

表示顺序的词

首先

其次

第一

第二

最后

言归正传

这就是说

相比之下

总的看来

由此可见

综上所述

总之

既然如此

话说回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表示逻辑关系

(承接、归纳、总结、补充、比较)的词

2利用词语的重复衔接上下文

本单元写作实践中的《我是“小馋猫”》文中,有不少重复使用的词语:

长大后,我一直相信,热爱美食的人对生活也是充满热情的。真的,看着那些颜色鲜艳、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

我也一直相信美食有一种让悲伤止步的力量。记忆中一个寒冷的傍晚,……

我还一直相信,美食能让人发挥创造力。我六岁那年,……

“我一直相信”这句话的几次反复,就起了连接作用,衔接了几个内容近似而又有所区别的段落。

3利用设问句衔接。设问句有组织上下文的作用,例如:

以上我们谈了上海的城市特点。那么,北京又有哪些特点呢?

北京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建筑风格方面。……

(二)比喻方法

比喻。比喻是用具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种事物。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今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便于人们理解。

汉语的比喻有三种:一、明喻,用比喻词“像”(如“我又像翅膀长硬了的小鸟);二、暗喻,用比喻词“是”(如“你真是一只小馋猫”);三、借喻,不用比喻词,要说明的事物也不出现(如:“不论困难多大,我们会充满信心地迎接暴风雨),句中的“暴风雨”是指困难。

比喻的使用有习惯性,也有比较强的文化色彩。比如,中国人不会把漂亮的女人比喻成“狐狸精”,也不会把喜欢的人比喻成“狗”,这样的比喻有贬义,使用时要注意。

一、本课导入

朋友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你记得你以前的好朋友吗?他(她)是个怎么样的人?也可以展示一下你们在一起的照片。

三、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如果这篇文章不要第一段,从第二段开头,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讨论:文章中“我”和朋友的性格有哪些不同?

我的一个朋友

(日本学生

内村好彦)

“向生活挑战”,这是我的一个朋友用来鼓励自己的话,也是用来鼓励我的话。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从小做事就犹犹豫豫,不敢单独行动。在中学学汉语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常常一起学习,这位朋友对我的性格产生了影响。

我的这位朋友叫中村达郎。他的性格开朗,生活态度积极,除了学习之外,业余时间他还主动地和朋友建立联系,他善于组织活动,遇到麻烦时他总能想办法解决。

那年夏天,我们一起到北京来留学。我第一次来中国,有点紧张,学过的汉语都说不出来,更不敢单独出门。同学们都是结伴行动,一起出去吃饭,一起购物。只有中村例外,显得最放松,常常一个人去学校外面逛街,还用说得非常生硬的汉语和老人聊天,购物,问路。我觉得不可思议,就问他:“你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行动时,一点也不紧张吗?”中村说:“其实,我第一次单独做事的时候,也有点害怕,可是,我总是说服自己:这没什么的,多做几次就好了。如果做什么都害怕的话,就什么都做不成。”他告诉我,他常常用“向生活挑战”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努力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听了他的话,我感到有点惭愧。我与他年龄相同,他做的事我应该也能做。暑假学习结束后,我们一起到上海、南京去旅游。那时,我们的汉语水平还不太高,但是中村一有机会就说汉语,我也跟他一样,常常开口练习。在他的影响下,我还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人去越南旅游,因为,“向生活挑战”这句话,我想亲身去体验一下,中村能做的事,我也能做。这样,我鼓起勇气,一个人去了越南,接着还去了老挝、泰国。在旅行中,我遇到许多困难,我得一个一个地解决,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锻炼。通过那次旅行,我的自信心增强了。

现在,我来到中国学习,和达郎已经很久没有机会见面了。可是我还常常回忆起他鼓励我的话:向生活挑战。我希望他也到中国来学习,可是他说,他不能来,感到很遗憾。他对我说:“加油吧,内村。”

“向生活挑战”,这句话对我的成长产生过重要的作用。

词语:

挑战

tiaozhan

内向

nèixiàng

犹豫

yóuyù

生硬

shēngyìng

增强

zēngqiáng

越南

Yuènán

从上文中查找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思路。

(3)

我的性格:

(2)朋友中村的性格:

(3)中村的想法:

(4)我得到的启发:

(5)我发生的变化:

(7)

我对朋友的感情:

3选用下面的词语,描写上文中“我”和那位朋友的性格特点(也可以运用一些学过的描写性格的词语):

内(外)向

开朗

积极

紧张

善于

勇气

独立

害怕

4.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用“与……相同”改写下面的句子划线的部分。

我们俩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基本一样,都认为在网上交朋友得小心一些。

(4)

用“善于”

改写下面这段话。

这位朋友在建立朋友关系、组织集体活动方面做得很好。

(3)用“鼓起勇气”改写下面的句子划线的部分。

开始的时候,我有点害怕:一个人到国外去,遇到问题怎么办呢?可是,想到这个朋友的话,我就克服害怕的心理,开始了行动。

六、边读边练

1.朗读或阅读下文。试概括每一段的内容,并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写在文章后面。

高山流水遇知音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流传至今。一位叫俞伯牙的先生,善于弹古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就像高山流水。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总觉得遗憾,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琴声的人。

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乘船路过汉阳江口。晚上,云开月出,景色迷人,伯牙拿出古琴,专心致志地弹奏起来。忽然,他看到一个人在岸边站着,一动不动地听着。伯牙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捆柴,他想:一个打柴的人,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他问:“你既然喜欢我的琴声,那请你说说看,这是一首什么曲子?”打柴人的回答非常准确,伯牙非常兴奋,又为他弹了几个曲子。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两个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伯牙非常惊喜,他遇到自己的知音!

这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他们约定每年的中秋到这里来见面,弹琴,听琴。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可是有一年的中秋,俞伯牙来到这里,怎么也不见钟子期。于是他弹起琴来,希望邀来这位知音,可是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得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能听到俞伯牙的琴声。

俞伯牙闻讯万分悲痛,他来到子期的坟前,悲伤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完,他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碎,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我还能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真诚的友谊的确值得赞颂。

词语:

打柴

dǎchái

知音zhīyīn

遗言yíyán

琴弦qínxián

请写一个句子简要概括文章四个段落的内容:

(1)

(2)

(3)

(4)

2.把上文的内容缩写成100个字左右的短文写在下面。写完后向大家读一读。

七、参考练习

1.下面短文后的四个题目哪个对这篇短文比较合适?为什么?

我是个兴趣广泛的人,首先我喜欢学习汉语,因为我喜欢艺术,漂亮汉字当然很吸引我。其次,我也喜欢英语,英语很好听,在任何国家都非常有用。当然我也喜欢自己的母语,尤其是母语中的诗歌,因此我常常参加朗读诗歌的表演,得到过不少奖励,老师和父母都认为我在语言方面很有天分,模仿能力比较强。此外,我还喜欢绘画和音乐,尤其是绘画。我觉得,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总能找到许多让你喜欢的东西。

题目:(1)谈谈我对汉语的兴趣

(2)我的兴趣简介

(3)我不但喜欢汉语,同时也在其他方面的有兴趣

(4)我对语言的兴趣

2.把下面对话中的故事改成一段叙述性短文(另用作文纸完成)

(提示:a自己可以增加故事内容;

b

把故事中其中一人当作自己,即以“我”的人

称方式来叙述故事。)

李方:给你讲个故事吧!

刘林:那太好了!

李方:

一个很冷的冬天,两个朋友在雪地上行走。因为迷了路,他们吵架了,高个子打了矮个子一拳。

刘林:那矮个子一定非常生气吧!

李方:当然生气了,他在雪地上写了几个字:今天高个子打了我一拳。

刘林:那他们后来的关系一定有点麻烦了。

李方:你听说完。后来,他们继续往前走。矮个子觉得越来越冷,全身都发抖,几乎走不动了。

刘林:那高个子呢?

李方:高个子连忙把自己的大衣脱下,帮助矮个子穿上。

刘林:

那真是雪中送炭啊!矮个子一定很感动!

李方:对,他拿出一把小刀,在雪地上找到一块石头,在石头上刻下:今天高个子救了我。

刘林:他为什么要用刀在石头上刻字呢?

李方:矮个子说,朋友的相互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得尽快忘记,而朋友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得把朋友的帮助永远记那下来。

刘林:说得好极了,这是对友谊最好的解释啊。

3.给下面的短文分出段落,并说明分段的理由。

个人大事记

1980年6月,我来到人间,爷爷给我取了个名字:梅梅。从小学到大学,我对自己的名字都是非常满意的,叫起来又好听,又亲切。1986年,我开始上小学。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我得了50米短跑第一名。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和欢呼。可是,我第一次的语文考试也得了第一名——从后面数起的第一名。1992年,我上了初中。我开始喜欢打扮,喜欢漂亮的衣服。我还悄悄地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生,可是,这件事没有人知道,这是我的第一个秘密。

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到一个饭店去打工。我才知道,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回到学校,同学们都说我比以前成熟多了。经历辛苦,才会逐渐成熟,这是我的第一个人生体会。前年秋天,我上大学一年级了。我加入了学校的舞蹈队,还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到农村去当义务代课老师。我才知道,中国还有很多贫困的地区、有很多孩子缺乏教育的设备。现在,我正在上大学三年级。人生刚刚开始,路还很远,我一定要努力。

9.课后作文,600字左右。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1)成长中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人或事

(6)

我的成长过程

(7)

难忘的往事

(8)

我的好朋友——XXX

写作基础知识

1.文章开头的常用方法:

文章的开头应该紧密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同时最好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头的方法是各式各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0.说明时间,或介绍中心人物;

11.直接说明文章的话题;

12.发表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情:

13.引用与文章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言论。

2.段落知识

(1)什么是“段落”?文章把内容密切联系着的句子连续说完,这就是一段。较长的文章一般不会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部分,而是分成几个段,这样能读者能使文章层次清楚,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2)段落的标志:汉语文章的段落,以另起新的一行、开头空两个字为标志,短语段之间不空行。

(3)分段的目的:划分段落的目的是使内容发展的层次、重点表达得更为清楚,让读者对每个部分的内容理解得更准确。如果从头到尾不分段落,读者会感到条理、重点不够清晰明显。

(4)分段的方法:可按事物叙述过程的独立性、完整性来分。叙事文章可以按时间推移来分,也可按地点的转移交替来分,还可按事件的发展过程分,议论说理的文章一般按照议论的逻辑来分,说明的文章一般以说明对象的转换来分。

下载《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级汉语写作课教案

    高级汉语写作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 学习汉语时间约2500学时,掌握词汇3000个左右,汉语水平相当于HSK7~9级的外国留学生。 二、教学内容: 1.复习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分析优秀范文两篇......

    发展汉语教案

    第八单元 文化 阅读一《书与书香》 一 教学目的1 练习阅读技巧 2 根据课文理解 二 教学内容 1 课文 《书与书香》 2 生词开卷 有益 面目可憎 科举考试 十年寒窗 毛边纸 松......

    1最新儿童社会性发展 全套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性、儿童社会性的概念及意义。 2. 能够掌握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2.儿......

    汉语写作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一, 教学对象:少数民族初中教师 二, 教学目的:通过对复句和关联词语的理解,使学员能够正确掌握关联词在复句中的用法,并能够在客观选择题中熟练应用。 三,......

    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

    第八课 记叙文分析 一、教学对象:初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两年制”培训物理专业学员 二、教学目的:结合例文分析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表达方式,使学员熟悉掌握记叙文的结构和......

    教案 发展汉语高级Ⅱ第二课 累积时间的力量

    第二课 累积时间的力量 一、字词准备 1.告诫 1) 作家在作品中告诫人们要珍惜友谊、热爱生命。 2) 父母告诫年幼的子女不要接触危险的物品。 2.瓶颈 1) “三农”问题已经成......

    英语高级写作教案

    英语高级写作课程教案 学期:2012 — 2013学年第2学期 学时:32 学分:2 授课对象: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专业学生 教材:《写作教程 第四册》,2007,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任课教师:宇文静......

    汉语写作教案第一课5篇

    《汉语写作》 一、教学对象:参加培训的初中少数民族物理专业教师 二、所用教材:《MHK民族汉考(三级)短期强化教程.书面表达分册》(吕滇雯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