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贞观政要求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贞观政要求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贞观政要求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帮助学生借助工具书巩固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2.技能目标:掌握古代的文化常识,培养分析古文的能力,拓展探讨问题的思路。
3.情感目标: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感悟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教学方法】
1.诵读
2.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即李世民,“世民”是什么意思?“济世安民”。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远大抱负,所以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有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除了他个人的智慧外,最重要的还得益于他虚心纳谏。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兢的文章《求谏》,看一看唐太宗对纳谏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认识。
二、找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
1.给划线的字正音:
必假颜色 必藉忠臣 遂至灭亡 半身不遂
2.检查词义
公等:你们。遂:终于。举措:举动、措施。寻:不久。钳口:闭口不说话。藉:借助。
谏诤: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其改正。
3.分析第一段
首句:结合画像 威容严肃——和颜悦色(为什么)
A.创造进谏的和谐氛围
B.表明求谏的态度:虚心、积极
C.求谏的目的:知政教得失
D.对求谏的认识
比喻、类比:求谏的必要(正)
假设:后果(反)
结论(“故”):君臣皆亡
举例:隋朝君臣
联系现在:臣必谏
4.探讨:议论文的题目与开头的关系
A.谁求谏?向谁求谏?(君主求取正言直谏)
B.是真的还是假的?(听其言、观其行)
先做(行),后说(言)
放在开头,既紧扣题目,又令人信服。
三、全班学生齐读第二段
1.翻译句子:
A.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B.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期,实愿罄其狂瞽。
2.分析:
A.“言”
君(求谏)——唐太宗
正主、邪臣;正臣、邪主(不能致理)(反)
君臣如鱼水(比喻)(正)
臣(进谏)——王珪
木头墨线——国君纳谏(比喻、类比)
古者圣主有诤臣七人(举例)
联系实际(既赞太宗,又表态度)
B.“行”
称善、诏令、纳之(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3.探讨:谏——听谏——纳谏——求谏,这一过程反映了什么?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
分直谏(屈原被流放、比干被挖心)和讽谏(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
听谏(晋灵公、当耳旁风)
纳谏(被动)
求谏(主动)
拒谏(隋炀帝)
A.唐太宗是一个雄才大略、从谏如流的帝王(谏难,纳谏更难)。
英明、勤于政事、虚怀若谷、宽厚体谅、处事谨慎,想把国家治好。他这样做,成就了“贞观之治”,是不是一心为民?
客观上,人民免受战乱,得到了休养生息;实际上,他是封建帝王,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像当年秦始皇一样,使天下成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因此,本单元的题目“家国天下”,这里讲的即为“家天下”。
四、学生朗读课文,归纳写作特点
唐太宗的言论中,采用了很多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2.类比论证
3.假设论证
4.对比论证
5.事实论证
五、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唐太宗关于求谏和纳谏的言论,表现了唐太宗的勤于政事、虚怀若谷、宽厚体谅和处事谨慎,为后来统治者提供了学习的模范,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六、布置作业
1.读完此文,掩卷沉思,在今天“求谏”还需要吗?
2.下面一段文字出自《贞观政要·求谏》,阅读后回答后面问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A.用”/”给以下部分断句
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
B.翻译文中句子——“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3.对相关读物《原君》的指导(附板书设计):
《原君》——推究为君之道
君主的产生:顺应形势,凭己辛苦赢人拥戴
君主的职责:为天下人兴利除害
古人之君:天下为主,君为客
后人之君:君为主,天下为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教后反思】
1.为了让学生对“家国天下”的思想深入了解,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理论和事例。如: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 “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的先进思想等。
2.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关系;重点探讨在现实生活中还需不需要“忠言”等问题。
《贞观政要求谏》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文科班)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师介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
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视为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
三、结合单元说明,介绍两本书内容。
《贞观政要》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框架之内的治国之术,唐太宗作为一位开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为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明夷待访录》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知识分子跳出君主专制的框架,对君主专制体制所做的清醒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一为帝王治国思想的总结,一为帝王专制的批判,两篇课文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并吸取其中精华的东西。
四、学生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必假颜色 必藉忠臣 幸诸公数相匡救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实愿罄其狂瞽 纳刍荛 如属文之士 美恶必见
等数人勖之 纂组伤女工
【《贞观政要求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贞观政要·任贤》原文及翻译
2.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3.读《贞观政要》有感范文
4.《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5.贞观政要原文和翻译
6.《贞观政要》文言文
7.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贞观政要》
8.《贞观政要·卷六·论慎言语》原文及翻译
9.《贞观政要·李靖传》原文及翻译
第二篇: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巡查答疑。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具体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文言现象。
2、完成练习二—五。
3、难句的翻译。(教师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二.分析课文
1、提名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练习一。
第一段.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说里,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况于明哲乎?”接着进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使国家常常治久安,就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先指出历史现象: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殷勤深”,能够“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难免得意洋洋,以致“纵情以傲物”。而“竭诚则……为行路”。心态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深慎”,这是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关系比作水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精警。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虽然全段未见一个“思”字,但是从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两条戒骄傲;“了盘游”、“忧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最后作者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4、联系背景说明本文的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了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就从魏征进《十思疏》的贞观十一年来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宫殿,多次巡游、打猎。老百姓为了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大臣进谏,他竟说:“百姓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于是,魏征在这一年从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代灭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
第三篇: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及语法现象。
2.诵读课文,领会魏征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3.研习“德治”的重要性。4理解“十思”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及语法现象。2.理解“十思”的具体内容。教学难点
研习“德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本
魏征,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可是,他之所以彪炳史册,得到后人景仰,却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冒死直谏的“诤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写给唐太宗的十思疏。(板书题目)
二、检查预习
1.解题——谏:劝谏
“疏”疏—分条陈述,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奏章,属议论文体。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考查句式)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考查词类活用)
(重,大:形容词作名词 重任 ;重大的地位
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居有天地间重要的地位,将推崇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考查重点词与特殊句式)...(虽然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震慑人们,人们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内心却不服气。)
三、梳理脉络
师:同学齐读三句话,再来看看这三句话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请选用你认为适当的关联词语串连这三句话的内容,使之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果国君想要永保无疆之休就必须积其德义,去除严刑;只有积其德义,百姓怀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君才能永保无疆之休。)
师:能不能听出来,同学的表述中实际上都突出强调了“积其德义”强调了“德”:只有积其德义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怀仁,国君永保无止境的美善。而这正是作者表达的重要内容。
接下来同学就围绕“德”(板书德)来梳理文章脉络,找出每一段的观点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提取关键词板书:
积德
衰德
宏德)
四、重点探究 师:(1)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理解每一段的内容,理解角度建议如下: 第一段:讨论“必积其德义”重要性体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
第二段:讨论“德衰”的表现、后果„„
第三段:理解十思的内容,分析它们的共同点与侧重点„„(2)展示研究成果
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怎样表达“积其德义”观点的?
(论证手法:类比论证
正反对照
假设论证
强调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
形象 有力
语言上:不卑不亢,先由自然界的事物自然引出所说话题,符合自然规律,自然不突兀,皇帝不腻烦;“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名哲呼?” 不忘臣子身份,抬高皇帝但又不让有反驳的余地。结构上:首尾照应)
积其德义的重要性在于: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板书:国家长治久安)明确:“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是魏征斩钉截铁的结论,没有半点迟疑,没有半点犹豫。另外加深一点,我想说作者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积”,更强调要让德义“厚”重起来。(投影)那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看当时的背景:
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找关键词)。
关于第二个问题:
师:作为国君,懂不懂得“积德”的重要性?懂不懂得“厚德”的重要性?既然懂得,那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国家都灭亡了?当然有很多因素,但作者认为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国君不仅没有厚积自己的德义,反而衰减了。我们来听听第二小组的思考。(选一个代表回答)
“德衰”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纵情以傲物 董之以严刑
震之以威怒 后果怎样?
骨肉为行路
不怀仁
不心服
覆舟,可畏惟人,不厚积自己的德行,只能招致人民推翻的命运。
国家灭亡,真的是百姓可怕吗?百姓不可怕,可怕的是国君的“德衰”。作者这里着重强调了德衰的危害,强调了人民的力量:你纵情傲物,严刑威怒百姓就不会怀仁心服。反过来说所只有“积德”“厚德”,人民才会怎样? “人民怀仁心服”(板书)
师:第一段的“德”与第二段的“德”有什么联系?
明确: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在谈“厚德”的重要性:第一段是从正面论说,第二段是从反面论说; 第一段是从国家的层面讲,第二段是从人民的层面讲;第一段是从现实的层面讲,第二段是从历史层面揭示了自古以来国君不积德行纵情傲物的普遍规律。(投 影)
关于第三个问题:
师: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那作为一国之君,怎样厚积德行呢?那就是“十思”:(自由读 请一生读)
十思的概括:一思知足不纵欲;二思知止不扰民;三思谦冲不傲物;四思居下不傲慢; 五思三驱不纵猎; 六思慎重不懈怠; 七思兼听不妄行;八思正身不近恶; 九思施恩不谬赏;十思惩罚不滥刑。
明确:十思共同点
形式上:整齐
构成排比,两两为一组
内容上:每一思都是在事情没有发生时候的告诫,体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都要求国君端正自己的德行从而辐射到外在的事物。这就是“正己安人”(投影)
(宏德——国君正己安人
板书)
侧重点—— 概括为“五戒”:一戒贪心奢侈、二戒骄傲自满、三戒放纵懈怠、四戒壅蔽谗邪、五戒谬赏滥刑。
或者:生活方面
戒奢侈——俭
待人方面
戒骄躁——谦
处事方面 戒放纵——慎
用人方面
戒偏邪——正 执法方面
戒偏颇——明(投影)
师:尽管同学分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有两点可以达成共识:1.这十条劝诫,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既体现出魏征对这些问题的深思熟虑,也表现了这位谏臣的胆识与智谋。2.这十条劝诫都是要国君时时刻刻端正自身,约束自身,通过“正己”来“安人”,也只有厚积自己的德行才能进一步去“宏德”。(投影)
师:如果真能做到些,会是怎样的一番图景呢?(同学齐读)
从两方面强调:臣子各司其职;国君垂拱而治!
五、总结提升
师: 魏徵直接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十思”,但魏徵是不是只是让唐太宗做到“十思”就可以了?如果国君再有问题了,是不是又会写十一思,十二思?(不是,关键是让国君会反思)所以我认为魏征是借“十思”,让唐太宗借此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态度,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能够从思想上醒悟,弘扬“德治”。
魏徵通过这一奏章,表达了对唐太宗忠诚恳切的告诫,而他告诫的背后是“德”的支撑。德治不仅对唐太宗,对历代国君都非常重要,而且对我们这个以儒家为背景的民族来说,宏“德”也始终是社会坚守的信条。
六、结束语
送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人,当面对世界的时候,需要的是一扇窗户;而面对自己的时候,需要的是一面镜子。
第四篇:《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的内涵。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背诵全文。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魏徵的爱国忠君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的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与一般的议论文教学一样,让学生在掌握文言文的一般学习程式之基础上进而提升学习能力,感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识人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肯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三.研习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古代散文的句式美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整齐美”,一是“参差美”。前者在骈文、赋当中表现突出。“参差美”即错落之美,指语言形式上有规则地错落,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骈散结合的文本即是一例,采用既整齐又错落的句式(几乎全用排比句、对偶句构成,间以反问和其他长短句式),因此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充畅。例如“反问”句式的使用——第1节中“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从内容上看,正面设喻,用的是陈述句;反面设喻,改用反问句,变换句式,避免板滞。第2节引用历史教训,在五组对偶句中插入一些反问“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除内容的需要以外,也是为了使语言富有变化。第3节里,作者在述及做到十思的好处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煞尾,“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语意恳切,引人深思,并使文章富有余味。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文章开头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加强了说服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知其不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知其不可”。因此,人君当“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就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凸显出来了。再如,第2节“殷忧而道著”与“功成而德衰”的对比,“善始者”“繁”与“克终者”“寡”的互现,“竭诚”与“傲物”不同结果的比较,“载舟”经验与“覆舟”教训的对照,处处证明">明君主“积其德义”的重要,主题得到了深化。“奔车朽索”的危险,“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的危害与“文武争驰,君臣无事”的清明,“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安康更令唐太宗坚定了“积其德义”的信念。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采用比喻,力求语言精练含蓄,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排比:如文中第3节列述十思,一连十句,各句字数略有参差,但句子结构相似,语气连贯,构成排比,铺陈议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地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内容,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魏徵作为一个敢于直谏的政治家的磊落胸怀。在述及做到十思以后的好处时,作者又连用“智者尽其谋”等四个排比句,这样的铺陈描写,就在唐太宗面前勾勒出一幅政治清明、文武尽忠的图画,既说明了“积其德义”的重大意义,又以这幅动人的图画来吸引唐太宗,使他易于采纳自己的意见。叠用十个“思”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 :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择善而从(之):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事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附板书: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篇: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1、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本册侧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
2、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积累。因而,现阶段教学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
3、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味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二)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文章。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文章内容翔实,语言质朴,情感浓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全篇被一种不加修饰的感人挚情所萦绕,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同时,表达看爱子对母亲的深沉含义,意识到小结人生是为了体悟人生奋斗的意义。与此同时,本文还是与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铺垫之作。由此看来,本文不仅应通过师生平行的对话实现师生知识与能力的自然生成,更应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真正理解至爱亲情,体会母爱的真挚和伟大,进而理解生活中的母爱。
(三)学生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整体感知阅读的能力。2.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不会出现障碍,但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会有所偏差。因为本文中母亲的形象距离我们已经很久远,而且初二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叛逆性格较重,他们讨厌母亲的唠叨,不喜欢受约束,受不得委屈,缺乏感恩之心。加上由于受年龄限制,虽然本文文字浅显,但感情深沉厚重,学生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得到深沉的母爱。而我希望籍此美文,唤起学生内心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爱的行动的理解。
3.因此在教授本文时我重在训练学生用整体感知的方法读课文,并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地研读课文,深入课文中去,感受文章中深沉的母爱。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感知文章,把握母亲形象,深入理解文章主旨。2.品味自然、质朴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截取母亲生活中最典型经历来表现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启发引导下, 能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艺术、领悟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从而理解和关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难点】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学习截取人物中最经典的经历或镜头来表现人物。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学会如何概括事件,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文章如何在朴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真挚情感和深深的怀念.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作者的生平阅历和文章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背景与当前学生的生活相隔很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文章,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目标,本节课,我将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讲授法、探究法、进行教学。学法上,我贯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形成板块式语言积累。(第一课时完成)2.批注法、讨论法——认真品析,积极参与,促就对文章美的鉴赏。
3.自主、合作、探究法——独立思考,集思广益,实践新方法,巩固提高学习能力。
(设计依据和意图:依据新课标中提出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建议,我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这样既可以表现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这一教学建议,又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录音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一、导入(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活动2【讲授】流程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
三、了解作者(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生自由读,了解胡适相关情况。
四、探索新知 ㈠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
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㈡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度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㈢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生结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活动3【活动】互动
1,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真实的母亲,要写出真实的感受.2,这些形容词里有没有是你不欣赏母亲的地方(答案不必公开,这份感受是属于自己的.)教师或同学举几个真实的事例反映母爱的伟大.教师讲解: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往往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在我们平淡 的生活之中你可能早已习惯了母亲的默默付出,时常发现的却往往是她不被你欣赏的地方.也许母爱的伟大更多地体现在亲临危难之时,但我们永远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时刻.梳头,洗脚,做早餐,一次深情的拥抱,这些事情有哪件不是母亲时常为我们做的呢然而我们又为母亲做过几件 做过几次课前我们留了一项特殊的预习作业,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你们期待已久的信封,看一看母亲对你为她所做的事写下了怎样的感受
(找几位同学读一读,谈谈自己的心情,使学生情感达到最高峰.)(解决教学难点——对学生人格的教育,情感的提升)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对于母亲身上你不欣赏的地方今后你会怎样对待呢?(让学生分别发言。)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博知识,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能住进我们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得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请加倍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远都是属于你的唯一——母亲。
六、作业
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说出对母亲的爱!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首先,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词、文学常识,并且让每个学生提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这些小任务促使学生主动认真地自学课文。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必然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上课过程中,我以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推动课堂进程,引导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我只作点拨和归纳。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相互讲发生在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生活细节。这既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加深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
其次,落实了“四基”。我没有放弃字词、文学常识这些基本知识,而是把它们放到了课前预习里面。这样做既促进了学生自学,又使课堂内容更集中紧凑。在上课过程中,我始终抓住“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及形象”这一教学目标展开。不论是开始的导入,还是后面的母亲性格分析,儿子对母亲的爱,都让学生找到相关的细节,并加以诵读品味,进一步感受细节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再次,实现了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德育目标都得到较好的落实。学生通过这一堂课,切切实实懂得了运用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在情感方面,我通过让学生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寻找母亲的感人细节、诵读表现母子情深及失母之痛的段落、欣赏感人图片“非洲1962”、听我讲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等手段,不断调动、积累学生的情感。后来,在听我讲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时,十多个同学在下面抹眼泪,其他同学及老师也眼圈红红。学生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生活细节时,也声音哽咽。我在点评时,也深受感动,几乎说不出话。可以说,这一节课让师生都受得一次情感的洗礼。经过这一次情感的洗礼,大家更加热爱父母,热爱生活。
最后,充分落实了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此篇课文是“体验情感”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在课后的“思考探究”中强调了“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要求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文中细节。我在教学过程中,正是围绕“情感与细节”做文章,层层推进课堂。以归纳母亲性格品行为纲,串起所有细节,做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较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