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和拉教学设计
推和拉 教学设计
南皮县寨子镇大安小学 张国芝
教学设计思想:
《推和拉》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力——推力和拉力,设计了3个活动,使学生在玩游戏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参与游戏、联系生活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让学生喜学、乐学,从而在玩中学到科学知识。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懂得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用力的方向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向也不同。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可以分辨出推力和拉力,懂得用力的方向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向也不同。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玩具车、沙包、水杯、胶水、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列车今天驶入第9站,你们想知道这一站又有哪些神奇美妙的科学等待我们去探索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那我们就赶快进行探索吧!教师走过去把教室门打开。教师:请看老师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怎样做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 学生回答。
教师:打开展示台,关上展示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推和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师: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手推和拉这些物体,想一想物体受到推拉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成果
师:你用手推拉这些物体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我用手推小汽车,小汽车动了。生:„„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它们的看法概括一下。
生:这些物体原来是不动的,推拉使他们运动起来。师:“不动”在科学上叫静止,“动”叫做运动。
静止和运动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
推和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板书课题)
所以我们就可以说:
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知识真棒,希望同学们在下面的学习中表现的更加出色。师:看老师在干什么?
生:推粉笔盒,拉粉笔盒。
师:无论是手推粉笔盒,手拉粉笔盒都需要在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两个。师:哪两个? 生:手和粉笔盒。
师:推和拉都是手对粉笔盒施加的力,所以我们就说:
推和拉都是力。(板书课题)师:那推和拉这两个力是完全一样的吗?他们所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推和拉的练习,找出其中的答案。
生:小组内自由实验游戏,小组交流。(丢沙包、推水杯、铅笔盒等)
师:谁有了自己的看法,来说一说。
生:我推小车它向前走,我拉小车它向后走。„„
师:推是向前,拉是向后,说明推和拉的什么不同? 生:方向不同。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师:推和拉这两个力的方向不同,所以我们就可以说:
力是有方向的。
师:那么推和拉这两种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结果相同吗? 生:不同,我推小车小车向前走了,我拉小车它向后走了。„„
师:推和拉的方向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关于推和拉的知识,不知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播放课件)大家认真观察,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学生:看图并回答。
教师: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这些物体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那同学们想一想是谁使他们发生了变化? 生:推和拉。
结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三)、感受推和拉
教师: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板书力)它们是两个什么样的力呢?想感受一下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做过推手掌和拉手臂的有戏吗?大家想做吗? 学生回答。(想)(1)学生活动
教师:我们就做这两个游戏,感受推和拉。小组讨论,每个游戏你们想怎样做?游戏中应注意什么? 教师:谁来说一说游戏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表扬注意安全很好,同学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任务来做游戏。学生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分别采访获胜和失败的同学。
①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②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
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每组选代表说一说生活中用到的推和拉。
教师:同学们找到生活中这么多推或拉的例子,可见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观察,是生活的有心人。(四)、作业:折纸蝙蝠 教师:看!老师这儿有一只纸蝙蝠。仔细看老师玩纸蝙蝠,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想做一只吗? 学生回答。
教师:好!同学们,翻开课本32页,看活动2纸蝙蝠,按照课本的制作方法课下时也做一只纸蝙蝠。制作方法: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五)、交流收获
教师:我们这次的科学探索马上要结束了,那么此次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指生回答。说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补充。教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推和拉,推和拉就在我们身边,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板书:
推和拉 都是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有大小和方向
第二篇:推和拉教学设计
推和拉 教学设计
黄骅市齐家务乡乾符小学 韩文松
教学设计思想:
《推和拉》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力——推力和拉力,设计了3个活动,使学生在玩游戏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材料与用具:
玩具车、课本、水杯、粉笔盒等。课时建议: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列车今天驶入第9站,你们想知道这一站又有哪些神奇美妙的科学等待我们去探索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那我们就赶快进行探索吧!教师走过去把教室门打开。教师:请看老师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怎样做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 学生回答。
教师:关门是要用到推,开门时要用到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推和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师: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手推和拉这些物体,想一想物体受到推拉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成果
师:你用手推拉这些物体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我用手推小汽车,小汽车动了。生:„„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它们的看法概括一下。
生:这些物体原来是不动的,推拉使他们运动起来。
师:“不动”在科学上叫静止,“动”叫做运动。静止和运动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推和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我们就可以说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知识真棒,希望同学们在下面的学习中表现的更加出色。
师:看老师在干什么? 生:推粉笔盒,拉粉笔盒。
师:无论是手推粉笔盒,手拉粉笔盒都需要在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两个。师:哪两个?
生:手和粉笔盒。
师:推和拉都是手对粉笔盒施加的力,所以我们就说推和拉都是力。
师:那推和拉这两个力是完全一样的吗?他们所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推和拉的练习,找出其中的答案。
生:实验,然后小组交流。
师:谁有了自己的看法,来说一说。
生:我推小车它向前走,我拉小车它向后走。„„
师:推是向前,拉是向后,说明推和拉的什么不同? 生:方向不同。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师:推和拉这两个力的方向不同,所以我们就可以说力是有方向的。师:那么推和拉这两种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结果相同吗? 生:不同,我推小车小车向前走了,我拉小车它向后走了。„„
师:推和拉的方向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关于推和拉的知识,不知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大家翻开书P30,看书上这幅图,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学生:看图并回答。
教师: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这些物体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那同学们想一想是谁使他们发生了变化?
生:推和拉。
结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三)、感受推和拉
教师: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板书力)它们是两个什么样的力呢?想感受一下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做过推手掌和拉手臂的有戏吗?大家想做吗? 学生回答。(想)(1)学生活动
教师:我们就做这两个游戏,感受推和拉。
小组讨论,每个游戏你们想怎样做?游戏中应注意什么? 教师:谁来说一说游戏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表扬注意安全很好,同学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任务来做游戏。学生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分别采访获胜和失败的同学。①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②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 小组讨论。教师:同学们找到生活中这么多推或拉的例子,可见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观察,是生活的有心人。
(四)、作业:折纸蝙蝠
教师:看!老师这儿有一只纸蝙蝠。仔细看老师玩纸蝙蝠,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想做一只吗? 学生回答。
教师:好!同学们,翻开课本32页,看活动2纸蝙蝠,按照课本的制作方法课下时也做一只纸蝙蝠。
制作方法: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五)、交流收获
教师:我们这次的科学探索马上要结束了,那么此次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推和拉,推和拉就在我们身边,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板书:
推和拉
静止 运动 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 都是力 力有方向 方向不同 结果不同
力有大小
第三篇:推和拉 教学设计
《推和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蝙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其他目标:能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推和拉”
教具准备:
每组一套材料(60克的卡纸1张,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同学们好!看老师在干什么?怎样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关门用到了推,开门用到了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推和拉”,从中感受到力的作用。进一步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首先请大家看图“推和拉”。
师: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受到推和拉的物体会怎样呢?
生:拉动绳红旗升起来了;拉到线风筝飞上了天空;拉动玩具鸟身上的吊线,鸟会抬爪走路。
生:推开篱笆门;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在用力推。
师: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你们发现无论推或拉都需要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至少两个。
师:说明无论推或拉都是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推和拉都是力,推是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后,物体有变化吗?从不同的位置施加力,物体变动的方向相同吗?
生: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推和拉,我们做下面的一个游戏。
活动1
实施过程:
师:(1)三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裁判,交替进行。
(2)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
(3)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
师: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讨论,并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两个同学同时推,力气大的一方会将力气小的一方推出界线,要想赢,就要增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发现力有大小。
生:用力推时,必须对正方向,方向偏了,也会输,发现了力有方向。
师:同一规则再做拉手臂游戏。
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 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比一比谁列举的例子多。
生: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推和拉会使物体移动位置或变形,推和拉是一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体移动的位置远近也同。
生:打开抽屉需要向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拉开冰箱门;拉灯;拉窗帘;拉落水儿童;马拉车;推手掌;拉手腕;拔河赛;推铅球;引体向上;按图钉;拔钉子等。
推和拉是一种力,力的方向不同,大小不同。
三、通过上面的游戏,我们认识了推和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蝙蝠,用推和拉让它飞起来。
实验过程:
1、(1)拿出你们的学具,将一张正方形纸形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2、大家可以用彩笔把自己的蝙蝠装扮的漂亮一点。制作完后,让学生一只手捏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翅膀,观察有什么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会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用图或文字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纸蝙蝠,并把推或拉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
小结: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推和拉。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们都是力,而且有大小和方向。
第四篇:《推和拉》教学反思
《推和拉》教学反思
牛蕙莉
为了使课堂真正为全体学生服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学习,我将《推和拉》一课进行了两次设计,从两次设计中使我感受到不同的设计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是不同的,同时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设计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老师在上课用键盘打字时,如何拿出键盘?(拉)如何放回去?(推)开抽屉时如何打开?(拉)如何关上?(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推和拉”
3、(演示文稿)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你找一找图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哪些地方用到了拉?物体受到了推和拉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出示注射器)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推和拉?谁想来做个小医生?仔细体会推和拉的感觉。
5、请两位同学谈谈感受。
6、小结: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使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物体受到推、拉之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感受推和拉。
1、谈话: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都来感受推和拉这两种力,怎么样?
2、(演示文稿2)请同学们看图:他们在做什么活动?这些活动该怎么做?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3、谁愿意边做边说?
4、请同学们记住我们刚才说的这几点,开始活动吧!
5、现在小组交流一下:游戏时你的手臂有什么感觉?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
6、引导:我们在做推手掌和拉手臂游戏时,用力的方向一样吗?这说明力有什么?你战胜了对方,对方输给了你,说明你的力气怎么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7、你还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推和拉的例子吗?
三、纸蝙蝠。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蝙蝠,同学们想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纸蝙蝠吧!
2、(演示文稿3)这里有一个纸蝙蝠的制作图,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是怎么做的?
3、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你的纸蝙蝠,并为它做一下简单的装饰。
4、同学们的纸蝙蝠做好了吗?下面就用我们今天学过的这两种力玩一玩,看看有什么现象?
5、为什么会这样?联系今天学到的知识想想应该怎么解释?
四、拓展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都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而且也知道了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课上没时间进行了,体育锻炼课我们再一起来玩好吗?
五、作业布置:
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用到的推和拉的事例。设计二:
一、导入:
1、播放“推、拉键盘”的片段并提问:在刚才的片段中他们都做了哪些动作?从而引出“推和拉”的课题。
2、播放书中的图片,(将图片做成可移动的形式)提问:图中哪些物体用到了推?哪些物体用到了拉?物体受到推、拉之后会怎么样?
3、“给水果宝宝打针”,体验推和拉都是力。
4、师生小结:推和拉都是力,都可以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与上次设计不同,导入中我将问题换成了播放动作片段,并且让书中的图片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能够动起来,注射器也变成了给“水果宝宝”打针,这一切都比原来的设计生动、有趣,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二、感受推和拉
1、出示游戏图片(推手掌、拉手臂),找学生演示。
2、学生边看演示边想注意的问题。
3、播放小鼠标的提示及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活动。(活动前事先分好活动小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活动感受。
(此环节设计较上次相比,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演示;让学生在演示中自己了解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活动之后自己谈感受。一切活动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纸蝙蝠:
1、演示纸蝙蝠的制作方法。
2、找学生边讲解边演示制作。
3、学生动手制作并装饰纸蝙蝠。
4、用今天学过的两种力玩一玩自己做的纸蝙蝠。
5、汇报、交流玩纸蝙蝠的感受。
6、列举推和拉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此环节与上次相比,增加了学生讲解、演示纸蝙蝠的制作方法,这样就使没有看明白图片的学生也学会了制作方法,做起来得心应手。将列举推和拉应用的例子放在这个环节,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更多了解了推和拉之后能够举出更多的例子。)
四、拓展活动: 投沙包:课下完成。
(将活动放到课下即有充足的时间,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五、布置作业:
留心我们身边应用推和拉的例子。(将科学课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地指导。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取知识,如:引入图、推和拉的游戏等,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厚,尤其是给“水果宝宝打针”这一环节,每个学生都想来尝试,但从同学们失望的眼神中我体会到:这个环节的设计虽然很成功,却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如果给每个人一次尝试的机会,我想他们的主动性会发挥得更好,记忆得也会更深刻。教学环节的设计是需要经过不断的推敲、反复的修改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每个设计只有在反反复复的修改后才会收到好的效果。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不是一节、两节课所能完成的,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完善起来的。
第五篇:《拉勾勾》教学设计
《拉勾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轻松悦耳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学会用歌唱中的表情向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友好。
2.看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
3.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主动与老师表演《拉勾勾》,并且自信的与小组同学编创舞蹈《拉勾勾》。
教学重点:
明白拉勾勾的意义,学会用正确的歌唱姿势与表情演唱《拉勾勾》;感受音的强弱,并能够用肢体乐器表达。
教学难点:
与小组员一起创编《拉勾勾》舞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学唱《拉勾勾》
1、情境导入:
播放音频《幸福拍手歌》,组织律动教学。
提问:小手可以表示心情,还能表达什么?师生讨论,之后出示多媒体图片,引出拉勾勾主题。
2、聆听歌曲:
提问:歌曲唱了什么?(播放音频)。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受音乐。
3、小知识:
反复聆听,引导学生感受音的节拍与强弱,并用肢体乐器表示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多媒体出示三拍子强弱规律图示)。(多媒体出示歌词)学生边做三拍子律动,边随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指导学生准确的读出歌词,调动学生积极性)
4、学唱歌曲: 讲述正确的歌唱姿势。
发声练习:2╱4 12 34▕ 54 32▕1-▏ Lu----------------教师弹琴,学生用“LU”逐句模唱。随后加入歌词,师生接唱、生生接唱、小组接唱。
分小组唱,师指导突破歌唱的难点。
(设计意图:学生往往在集体歌唱时唱得很流畅,但是单独唱时,很容易找不着调;集体唱也不便于老师听辩学生是否唱正确,所以让学生分组练唱,老师便于听辨的同时其余学生也得到了听辨训练。)
三、表演
1、为学生分小组,太阳小组、月亮小组和金星小组。
2、聆听范唱,小组创编舞蹈(教师引导、辅助)。
3、小组表演,得星最多的小组成为小童星组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演唱和表演歌曲《拉勾勾》,最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拉勾勾的含义——讲信用,希望小朋友们在一起不仅要团结互助,更要说话算数,讲信用。那么请你用最真诚的歌声告诉老师,你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播放伴奏,在愉快的歌声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