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上《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2021-11-06 01: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教科版六上《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六上《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六上《地球的运动》单元教学设计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浙江省安吉县第二小学

蔡文娟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资料获取地球运动的关键信息,从而认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活动一:阅读“地心说”和“日心说”两大学说的文献资料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一)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

(二)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三)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2.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2.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难点: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材料一组

小组: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铁线、第1

课中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手电筒、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展示班级记录表,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几种假设。

2.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假设的根本区别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3.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板书)

二、探索: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20分钟)

活动一:阅读文献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1.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2.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改进地球模型

a.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实现自转的“地轴”(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倾斜作为事实直接告知学生即可,不必过度延伸)。

b.在地球模型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贴上1个反光的小圆片,使两个小圆片刚好分别处于白天和黑夜,为了方便观察和交流给小圆片编号。

2.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从地面观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过程。

3.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三、研讨:交流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12分钟)

1.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依据是什么?

3.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4、借助活动记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拓展:(预设3分钟)

1.你还知道哪些现像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2.课后收集更多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资料。

【板书设计】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日心说证据:

1.有长期的观测数据支持

2.伽利略通过观测也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3.傅科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地心说证据:

地球上看

日心说

地心说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活动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一:比较异同点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填序号)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3.地球是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4.太阳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5.日月星辰等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6.地球和其它星球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地心说

日心说

活动记录表二:画出小圆片的亮暗情况

小圆片

自转前半周自转后半周亮暗

情况

【作业设计】

1.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太阳绕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太阳自转

2.改进地球模型时,穿金属丝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从南极穿入,北极穿出

B.从下面穿入,上面穿出

C.从北极穿入,南极穿出

D.随意穿,没要求

3.下面()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A.B.C.D.4.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日心说的观点是()。

A.地球是球形的B.太阳在宇宙的中心

C.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且绕地轴自转

D.地球在宇宙的中心

下载教科版六上《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六上《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设计 一、 教材简析 本节课知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内容,本单元包括: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地球为什么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是通过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和我们的......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剖析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课堂教学实录(一) ,学习目标设计: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并能找证据解释观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共五篇]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探究“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并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案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 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第3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作者:徐乾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75 更新时间:2010-9-7 学科:科学 课题:地球的运动 课型:新授 教师:徐乾坤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孙玥婧(怡园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②使学生......

    新版人教八年级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过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