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高高二平面向量课件
导语:平面向量是在二维平面内既有方向(direction)又有大小(magnitude)的量,物理学中也称作矢量,与之相对的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数量(标量)。平面向量用a,b,c上面加一个小箭头表示,也可以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字母表示。以下是小编整理职高高二平面向量课件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表述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运算法则,并能进行相关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通过学习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形结合思想,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教学难点: 对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所讲的向量都是用有向线段表示,即几何的方法表示。向量是否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比如用坐标来表示呢?如果可能的话,向量的运算就可以通过坐标运算来完成,那么问题的解决肯定要方便的多。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二、新知探究
思考1:设i、j是与x轴、y轴同向的两个单位向量,若设 =(x1, y1)=(x2, y2)则 =x1i+y1j,=x2i+y2j,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向量 λ(λ∈R)如何分别用基底i、j表示?
思考2:根据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 +,3 +4 的坐标.解: + =(2,1)+(-3,4)=(-1,5),-=(2,1)-(-3,4)=(5,-3),+4 =3(2,1)+4(-3,4)=(6,3)+(-12,16)=(-6,19).点评: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直接求解。
例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1)、(-1,3)(3,4),求顶点D的坐标。
解:设点D的坐标为(x,y),即 3-x=1,4-y=
2解得 x=2,y=2
所以顶点D的坐标为(2,2).另解: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
所以顶点D的坐标为(2,2)
点评:考查了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之间的联系.变式训练2:已知平面上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2, 1), B(-1, 3), C(3, 4),求点D的坐标使这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
(1)两向量和的坐标等于各向量对应坐标的和;
(2)两向量差的坐标等于各向量对应坐标的差;
(3)实数与向量积的坐标等于原向量的对应坐标乘以该实数;
五、反馈测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
(1)向量的坐标即此向量终点的坐标
(2)位置不同的向量其坐标可能相同
(3)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它的始点坐标减去它的终点坐标
(4)相等的向量坐标一定相同
A.1 B.2 C.3 D.42.已知A(-1,5)和向量 =(2,3),若 =3,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
A.(7,4)B.(5,4)C.(7,14)D.(5,14)
3.已知点,及,求点、、的坐标。
板书设计
略
第二篇:职高数列,平面向量练习题[推荐]
职高数列,平面向量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5,那么a2n=()。A 2n-5
B 4n-5
C
2n-10
D
4n-10(2)等差数列-7/2,-3,-5/2,-2,··第n+1项为()A 12(n7)
B 1nn2(n4)
C 2D 27(3)在等差数列{ an }中,已知S3=36,则a2=()A
B
C
D 6(4)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2=2,a5=6,则a8=()A
B 12
C
D
24(5)平面向量定义的要素是()
A 大小和起点
B
方向和起点
C 大小和方向
D 向和起点
(6)ABACBC等于()
A
2BC
B 2CB
C 0
D
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
B
平面上任意三点A、B、C,一定有ABBCAC C 若ABmCD(mR),则AB//CD
D若ax1e1,bx2e2,当x1x2时,ab
(8)设点A(a1,a2)及点B(b1,b2),则AB的坐标是(A(a1b1,a2b2)
B(a1a2,b1b2)
大小、方)
C(b1a1,b2a2)
D(a2a1,b2b1)
(9)若ab=-4,|a|=2,|b|=22,则是()A 0 B
90
C
180
D
270(10)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A a(4,2),b(3,5)
B a(3,4),b(4,3)
C a(5,2),b(2,5)
D a(2,3),b(3,2)
(11).等比数列{an}中,a2=9,a5=243,则{an}的前4项和为().A.81
B.120
C.168
D.192(1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2,若a1,a3,a4成等比数列, 则a2=().
A.-4 D. -10
B.-6
C.-8
(1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3a11=16,则a5=(A)1
(B)2
(C)4
(D)8(1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a2+a10=(A)12(B)16(C)20(D)24 二.填空题:
(1)数列0,3,8,15,24,…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2)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n+12+n,则a10=_________________.(3)等差数列-1,2,5,…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1(4)等比数列10,1,10,…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5)ABCDBC=______________.(6)已知2(ax)=3(bx),则x=_____________.(7)向量a,b的坐标分别为(2,-1),(-1,3),则ab的坐标_______,2a3b的坐标为__________.(8)已知A(-3,6),B(3,-6),则AB=__________,|BA|=____________.(9)已知三点A(3+1,1),B(1,1),C(1,2),则
n,41.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sin写出数列的前5项。
2.在等差数列{ an }中,a1=2,a7=20,求S15.315.在等比数列{ an }中,a5=4,q=2,求S7.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为对角线交点,试用BA、BC表示BO.4.任意作一个向量a,请画出向量b2a,cab.5.已知点B(3,-2),AB=(-2,4),求点A的坐标.6.已知点A(2,3),AB=(-1,5), 求点B的坐标.7.已知a(2,2),b(3,4),c(1,5),求:(1)2ab3c;
(2)3(ab)c
18.已知点A(1,2),B(5,-2),且 a2AB,坐标.求向量a的
第三篇:平面向量复习题
平面 向 量
向量思想方法和平面向量问题是新考试大纲考查的重要部分,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题型多为选择或填空题,数量为1-2题,均属容易题,但是向量作为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三角、函数、导数、解几、立几等问题解决中处处闪光。最近几年的考试中向量均出现在解析几何题中,在解析几何的框架中考查向量的概念和方法、考查向量的运算性质、考查向量几何意义的应用,并直接与距离问题、角度问题、轨迹问题等相联系。近年考纲又新增“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试题进一步要求我们具备多角度、多方向地分析,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去创新,而不是去做大量的模仿式的解题。一个问题解决后,不能匆匆而过,回顾与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目的价值。除了要重视一题多解外,更要重视一题多变,主动探索:条件和结论换一种说法如何?变换一个条件如何?反过来又会怎么样?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一、高考考纲要求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二、高考热点分析
在高考试题中,对平面向量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理解和运用其直观的几何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其二考查向量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
其三是和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考查向量与学科知识间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高考命题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知识的交互渗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由于向量具有代数和几何的双重身份,使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成为联系多项知识的媒介.因此,平面向量与其他知识的结合特别是与解析几何的交汇、融合仍将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同时它仍将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附Ⅰ、平面向量知识结构表
1.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律
1此类题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与性质,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能熟练进行向量的各种运算,熟悉常用公式及结论,理解并掌握两向量共线、垂直的充要条件。1.(北京卷)| a |=1,| b |=2,c = a + b,且c⊥a,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
A.30°
B.60°
C.120°
D.150°
()
2.(江西卷)已知向量
A.30°
(1,2),(2,4),||
B.60°,若()
C.120°,则与的夹角为
2()
D.150°
3.(重庆卷)已知A(3,1),B(6,1),C(4,3),D为线段BC的中点,则
A.
与的夹角为()
444
4B.arccos C.arccos()D.-arccos()
2555
5
4.(浙江卷)已知向量a≠e,|e|=1,对任意t∈R,恒有|a-te|≥|a-e|,则
arccos
()
A.a⊥e B.a⊥(a-e)
C.e⊥(a-e)D.(a+e)⊥(a-e)
.(上海卷)在△ABC中,若C90,ACBC4,则BABC 2.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
1.(湖北卷)已知向量a=(-2,2),b=(5,k).若|a+b|不超过5,则k的取值范围是
A.[-4,6]
2.(重庆卷)设向量a=(-1,2),b=(2,-1),则(a·b)(a+b)等于
A.(1,1)
B.(-4,-4)
C.-4
D.(-2,-2)
()
()
B.[-6,4]
C.[-6,2]
D.[-2,6]
()
3.(浙江卷)已知向量a=(x-5,3),b=(2,x),且a⊥b,则由x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A.{2,3}
B.{-1,6}
C.{2}
D.{6}
例4.(2005年高考·天津卷·理1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和点B(-3,4),若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且||=2,则OC=。
5.(全国卷)已知向量OA(k,12),OB(4,5),OC(k,10),且A、B、C三点共线,则k=.6.(湖北卷)已知向量a7.(广东卷)已知向量a
(2,2),b(5,k).若|ab|不超过5,则k的取值范围是
(2,3),b(x,6),且a//b,则x.3.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ABAC
),[0,),则1.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POA(|AB||AC|
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A.外心的()B.内心
C.重心
D.垂心
2.(辽宁卷)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P在对角线AC上(不包括端点A,C),则AP等于()
A.(ABAD),(0,1)
B.(ABBC),(0,C.(ABAD),(0,1)
D.(ABBC),(0,
3.已知有公共端点的向量a,b不共线,|a|=1,|b|=2,则与向量a,b的夹角平分线平行的单位向量是.
4.已知直角坐标系内有三个定点A(2,1)、B(0,10)、C(8,0),若动点P满足:OPOAt(ABAC),tR,则点P的轨迹方程。
4.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函数等知识的结合当平面向量给出的形式中含有未知数时,由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可以得到关于该未知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有关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的综合问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转化为代数运算,其转化途径主要有两种:
①利用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②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和性质.1.(江西卷)已知向量(2cos
xxxx,tan()),(2sin(),tan()),令f(x).224242
4求函数f(x)的最大值,最小正周期,并写出f(x)在[0,π]上的单调区间.2.(山东卷)已知向量
m(cos,sin)
和
n
sin,cos,,2
,且
mn求
cos的值.28
3.(上海卷)已知函数
f(x)kxb的图象与x,y轴分别相交于点
A、B,22(,分别是与x,y轴正半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函数g(x)
x2x6.f(x)g(x)时,求函数
(1)求k,b的值;(2)当x满足
g(x)
1的最小值.f(x)
【反思】这类问题主要是以平面向量的模、数量积、夹角等公式和相互知识为纽带,促成与不等式知识的相互迁移,有效地考查平面向量有关知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应用及综合解题能力。
5.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交汇与融合由于向量既能体现“形”的直观位置特征,又具有“数”的良好运算性质,是数形结合与转换的桥梁和纽带。而解析几何也具有数形结合与转换的特征,所以在向量与解析几何知识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已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亮点。
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结合通常涉及到夹角、平行、垂直、共线、轨迹等问题的处理,解决此类问题基本思路是将几何问题坐标化、符号化、数量化,从而将推理转化为运算;或者考虑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利用其几何意义解决有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题型:
1、运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处理解几中有关平行、共线等问题
运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来处理解几中有关平行、共线等问题思路清晰,易于操作,比用斜率或定比分点公式研究这类问
题要简捷的多。
2、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处理解几中有关长度、角度、垂直等问题
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可以把有关的长度、角度、垂直等几何关系迅速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计算”出所要求的结果。
3、运用平面向量综合知识,探求动点轨迹方程,还可再进一步探求曲线的性质。
1.(江西卷)以下同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①设A、B为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
PA||PB|k,则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
(),则动点P的轨迹为椭圆; 2
②设定圆C上一定点A作圆的动点弦AB,O为坐标原点,若③方程2x
5x20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x2y2x2
1与椭圆y21有相同的焦点.④双曲线
25935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A(3,1),B(1,3),若点C满足OC0AOB,其中,R,且
1,则点C的轨迹方程为()
A.C.3x2y110B.(x1)2(y2)25 2xy0D.x2y50
2.已知平面上一个定点C(-1,0)和一条定直线l:x=-4,P为该平面上一动点,作PQ⊥l,垂足为Q,
(PQ+2PC)(PQ-2PC)=0.(1)求点P的轨迹方程;
PC的取值范围.(2)求PQ·
第四篇:平面向量说课稿
平面向量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的教学,所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四,教学内容为第74页至76页.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等就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运算率),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在学生了解了物理学中的有关力,位移等矢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向量的深入学习.为学习向量的知识体系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2教学结构
课本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一课时,首先从实际例子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
等向量等基本概念.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同时深化其认知过程和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将这样安排教学:将本节教学中认知过程的教学内容适当集中,以突出这节课的主题;例题,习题部分主要由学生依照概念自行分析,独立完成.3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共线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会用字母表示向量,能读写已知图中的向量.会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平行,共线,相等.(2)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
重点难点突破
由于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本章的基础.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首先必须掌握向量的概念,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所以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是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是为高一后半学期学生设计的,尽管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多数学生对向量的认识还比较单一,仅仅考虑其大小,忽略其方向,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认为向量概念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多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相等的有向线段让学生进
行辨认,加深对向量的理解.三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1)由教材的特点确立类比思维为教学的主线.从教材内容看平面向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与物理学中的有向线段,矢量的概念类似.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类比作为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由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
通常学生对于概念课学起来很枯燥,不感兴趣,因此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考虑到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四 教学过程设计
Ⅰ知识引入阶段---提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
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由生活中具体的向量的实例引入:大海中船只的航线,中国象棋中”马”,”象”的走法等.这些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由实例得出有向线段的概念,有向线段的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明确知道了有向线段的起点,方向和长度,它的终点就唯一确定.再有目的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向量的概念及其几何表示。(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
在得到概念后进行归纳,深化,之后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①向量的要素是什么? ②向量之间能否比较大小? ③向量与数量的区别是什么? 同时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和学习的主题.Ⅱ知识探索阶段---探索平面向量的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1)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也即共线向量,并且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规定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平行向量不一定相等,但相等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即向量平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2)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道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也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
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
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III 知识应用阶段---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解题方法(1)分析解决问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相等的概念.抓住相等向量概念的实质:两个向量只有当它们的模相等,同时方向又相同时,才能称它们相等.进而进行正确的辨认,直至最终解决问题.(2)归纳解题方法
主要引导学生归纳以下两个问题:①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它只与零向量相等;②两个向量只要它们的模相等,方向相同就是相等向量.一个向量只要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任意平行移动的,即向量是自由的.Ⅳ 学习,小结阶段---归纳知识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本阶段通过学习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技能,方法的一般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1)知识方法小结 在知识层面上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对它们进行类比,加深对每个概念的理解.在方法层面上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探索过程中用到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如:类比,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2)布置课后作业
整理课堂笔记,习题2.1第1,2,3题.
第五篇:平面向量概念教案
平面向量概念教案
一.课题:平面向量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向量的物理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一些基本概念,能正确进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
2、让学生经历类比方法学习向量及其几何表示的过程,体验对比理解向量基本概念的简易性,从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向量的概念方法源于现实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类型:新知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向量及其几何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的概念。
2、难点:向量的概念及对平行向量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在物理中,位移与距离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
2、在物理中,我们学到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量吗?
3、在物理中,像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而把那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数量。
(二)讲授新课
1、向量的概念
练习1 对于下列各量:
①质量 ② 速度 ③位移 ④力 ⑤加速度 ⑥路程 ⑦密度 ⑧功 ⑨体积 ⑩温度
其中,是向量的有:②③④⑤
2、向量的几何表示
请表示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5N的力,和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8N的力(1厘米表示1N)。思考一下物理学科中是如何表示力这一向量的?
(1)有向线段及有向线段的三要素(2)向量的模
(4)零向量,记作____;(5)单位向量
练习2 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__,与 相等的还有哪些?
总结向量的表示方法: 1)、用有向线段表示。
2)、用字母表示。
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1)相等向量的定义(2)共线向量的定义
六.教具:黑板 七.作业 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