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史复习课件)现代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
4.“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A.欧元的发行和流通,使得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过程 B.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实现了统一的欧洲大市场 C.欧洲消除了国家概念,实现了一体化 D.欧洲消除了关税壁垒,实行贸易同盟 A 5.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B.完成了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封锁 C.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D.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欧洲铺平了道路 D * * 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1917~1945)整体世界的扩展(1945年至今)现代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经典题例 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1917~1945)拓展精练 20世纪上半期,对现代化转型的不适应引发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的另一个突破性进展体现在罗斯福新政上。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顺应了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类型的现代化国家具有开创意义。关于苏俄的经济发展问题,要特别注意新经济政策的创新之处,联系罗斯福新政借鉴计划经济的做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综合分析这种突破意识形态的经济政策的运用的现实意义;复习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自我调节,关注罗斯福新政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对当下金融海啸的启示。阶段特征――现代世界(1917~1945)
1、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列宁在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现代化的新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巩固苏维埃政权,俄国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经济政策肯定了市场和货币的作用,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是正确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随着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的进行,斯大林模式形成。斯大林模式在形成的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存在严重的弊端。知识梳理――现代世界(1917~1945)
2、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导致危机深化。1933年罗斯福政府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知识梳理――现代世界(1917~1945)
3、科学与文化的新发展:20世纪初,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盛行。1926年,贝尔德发明了电视,电视迅速成为最普遍的大众媒体。知识梳理――现代世界(1917~1945)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②手段相同:都动用国家机器,干预和指导经济。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③结果相同:都缓解了危机,巩固了统治。不同点:①根本目的的不同:苏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美国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②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改革,后者是资本主义改革。③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以市场调节为主;后者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④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后者是以工业为核心,实行工业复兴法。重点透析―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一次是1921年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一次是1933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一次是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社会生产力,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现代化建设打开了新局面。可以看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市场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重点透析――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三次重要改革和调整机遇(2007年广东高考)――现代史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变化: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⑴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原因: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2007年广东高考)――现代史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⑵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评价: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1.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考察,十月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 A.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成功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 C.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D.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D 拓展精练: 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寄出的一封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信中的“您”是指 A.斯大林 B.丘吉尔 C.罗斯福 D.杜鲁门 C 3.“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经济。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为此苏联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B 4.罗斯福新政和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似点 ①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 ②运用国家机器干预和指导经济 ③以调整工业为核心措施 ④以福利政策来缓和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5.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你认为他所说的“消极的东西”主要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苏联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苏联农业的落后局面 A 6.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点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剥夺年代”分别指什么时期?作者为何如此命名这两个时期,请说说你的理解。“退却年代”:指新经济政策时期。“剥夺年代”: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时期。作者是依据当时俄国实行的政策特征而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承认货币和市场的作用,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中小企业,暂时“后退”了一步;为了支持工业化,斯大林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牺牲了农民的很多利益,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材料二 嘎斯车是苏联时代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而最早在苏联生产“嘎斯”车的,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福特原先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声称除非苏联的意识形态变得适合他的口味,否则他“不会运一个螺帽去那儿”。哈默劝他说:“要是这样,你会有太长的时间没法在那里做生意,那里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事后证明,福特对这笔与苏联的交易十分满意。在高尔基市,福特与苏联家里了汽车联合企业,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在苏联的道路上奔跑。――摘自大型记录片《大国崛起》 ⑵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判断福特最早可能是在以上什么“年代”去苏联建造汽车厂的?你如何评价“福特去苏联建造汽车厂”一事? 在“退却年代”:因为根据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国内经营企业。我认为这一做法是符合当时苏俄实际需要的,利用资本主义的力量,恢复和发展了苏俄的经济,为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说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是可以搞好合作的。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经典题例 整体世界的扩展(1945年至今)拓展精练 二战后,世界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和平竞争、相互借鉴,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政治上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都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阶段特征――现代世界(1945年至今)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越出了一国的范围,亚洲和欧洲出现了运用社会主义模式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国家,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大阵营对峙开始。
2、苏联的改革及苏东剧变: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先后出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但他们的改革并没有摆脱这一模式的束缚。东欧一些国家的改革成效也不大。90年代,苏东剧变,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遭受了重大挫折。知识梳理――现代世界(1945年至今)
3、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缓解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矛盾,使生产关系较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时期。
4、战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迅速恢复。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福利国家的出现。1973年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相继陷入“滞胀”状态。知识梳理――现代世界(1945年至今)
5、战后,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开始凸现,“冷战”开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从60年代开始,欧共体建立,日本崛起,与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多个政治力量的崛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90年代初,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6、战后,诞生了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如联合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加强,整体世界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知识梳理――现代世界(1945年至今)7、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80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贸合作组织的建立,使区域集团化加速,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与整体世界的发展。
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如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为全球化进程与整体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知识梳理――现代世界(1945年至今)①概念:所谓的全球化,就是商品、劳务、资本、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②形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③成因: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商品流通的渠道;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全球化的关键因素;冷战的结束为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金融组织的形成和壮大是经济全球化的促成因素。重点透析――全球化相关问题 ④表现: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金融全球化。⑤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展。⑥影响: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同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各国经济过于相互依赖,同时还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共同繁荣。重点透析――全球化相关问题(2007年全国文综)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 拓展精练: 1.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阻碍了整体世界发展的事件是 A.两次世界大战
B.工业革命
C.联合国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 拓展精练: 2.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C.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条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依靠的主要手段是商业贸易 D 3.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这件事情说明了 A.黄金的价值超过美元的汇率 B.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C.美国经济实力上升,导致美元升值 D.尼克松政府主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B
第二篇: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总结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工艺美术运动”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1.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
英国伦敦1851年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示的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显示了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弊端及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从反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2.“水晶宫”
“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它是一座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材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在博览会上深受各国来宾赞赏,会后被完整的拆迁到赛登汉(Sydensam,伦敦南部),1936年毁于大火。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的应用。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1.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设计思想
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著名的设计改革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
①希望重新振兴工艺美术的民族传统,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中世纪的、哥特式的、自然主义风格。
②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主张设计为大众服务,提倡中世纪行会的协作精神。
③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否定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希望回到中世纪设计讲究手工艺精湛的局面。
④开设了世界第一家设计事务所,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
2.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设计风格
清新自然,简洁,以功能为主。
3.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代表作品——“红屋”
第三、四 讲 “新艺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新艺术”运动的概念、风格及其影响
二、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
三、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四、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的概念、风格及其影响
(一)新艺术运动的概念
1.新艺术运动是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时间大约在1895—
1910年,长达10余年,涉及欧美十余个国家,后来逐步被“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所取代。它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2.新艺术运动设计范围十分广泛,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绘画,在现代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初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3.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等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也是对工业化风格的一种强烈反应,重视传统手工艺,放弃传统装饰风格,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获得装饰动机。
4.新艺术运动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多用曲线和有机形态。
5.新艺术运动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这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有关,评论家取其中的“新艺术”为名来称呼这个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
6.新艺术运动影响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五国、中欧及俄罗斯和美国。在各国产生的背景相似,但各个地方的风格和名称却不尽相同,在奥地利为“分离派”,德国叫“青年风格”等。
(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影响
1.虽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这点上,所有卷入这个设计运动的国家都是相同的,它的装饰性的、手工艺的方法依然是陈旧的。
2.它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装饰、自然主义的风格等等,使这场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3.对于曲线的重视和强调,使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平面特征,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艺术影响痕迹,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的痕迹。这场运动风格细腻,装饰性强,因此常常被成为女性风格。4.“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承继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风气泛滥的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复兴设计的优秀传统。
5.这场运动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新的时代、工业化的、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因此从意识形态上看,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接近结束和一个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它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阶段。
二、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
1.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是最为极端、最具有宗教气氛的,最著名的设计代表人物是建筑家安东尼·高蒂。他的风格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有强烈的象征性。2.安东尼·高蒂的设计作品(1)文森公寓(2)居里公园(3)巴特罗公寓(4)米拉公寓
(5)高蒂最重要的作品是“圣家族大教堂”——他为之投入了43年之久,并且至今仍然没有完成
三、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1.格拉斯哥设计风格形成,主要奠基人有察尔斯·马金托什、赫伯特·马克奈、麦当那姐妹,他们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主要首脑人物是察尔斯·马金托什,他们的风格注重各种植物纹样的装饰。2.察尔斯·马金托什的设计风格和代表作品(1)设计风格 主张直线、主张简单几何造型,主张黑白色等中性色计划。他的探索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马金托什是一个联系“新艺术”运动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过渡性人物。(2)代表作品 高背椅子
四、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
1.奥地利“分离派”运动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运动,但是这两个运动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从简单的几何造型,从直线的运用上寻找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因此它们应该被视为界于“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
2.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的主要设计家——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1)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视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他早期的设计也受到“新艺术”风格的影响,经历了一个探索性设计阶段。
(2)贝伦斯的代表作品:
德国电器集团(AEG)的厂房建筑(1909年)
第 五 讲 装饰艺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风格特点
二、“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异同
一、“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风格特点 1.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
20世纪初,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的形式下,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了解到适应时代的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回避新材料(如钢铁、玻璃等),采用大量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美化。这场新的设计探索活动被称为“装饰艺术”运动。2.“装饰艺术”运动风格
(1)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光泽
(2)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
(3)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 的视觉印象。
二、“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异同(1)形式特征上的“同”:时间上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都肯定机械化生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都在设计中注重简单几何外形的运用
(2)意识形态上的“异”:装饰艺术运动发轫于法国,强调装饰,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现代主义”运动发轫于德国,否定装饰,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
第 六 讲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本讲主要内容:
一、现代主义设计概念、思想特征、设计风格
二、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及其设计作品
三、德国工业同盟及其宗旨
四、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五、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一、现代主义设计概念、思想特征、设计风格
1.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的发展,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它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影响到20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整个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设计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的了解都应建立在对现代主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2.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特点:(1)民主主义
主张设计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
(2)精英主义
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却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3)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现代主义在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大起大落的动荡时期,希望通过设计建立良好社会,改变大众生活,所以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主义成分。3.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点(1)功能主义特征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3)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注重设计的实用、经济性目的
二、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及其设计作品
1.勒·科布西耶——马赛公寓、朗香教堂
2.沃尔特·格洛佩斯——包豪斯校舍、法古斯鞋楦工厂
3.密斯·凡德罗——西格莱姆大厦、巴塞罗那椅子 4.佛兰克·赖特——流水别墅
三、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萌起 1.德国工业同盟成立
1907年,穆特休斯、贝伦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这个组织的形成,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的发轫。2.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四、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一)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定义
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20世纪初期年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注重简单几何结构。
(二)构成主义的代表设计师及其作品
1.埃尔·李西斯基——海报,《红契子攻打白色》 2.塔特林——第三国际塔
塔特林在1919-1920年完成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
五、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一)风格派简介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和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是凡·杜斯伯格,维系这个组织的中心是《风格》杂志,其主编也是凡·杜斯伯格。
(二)风格派设计特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和绘画等的特征完全拨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单体
2.把这些几何单体重新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在新的结构组织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可视性 3.注重非对称式的研究和运用
4.特别注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三)风格派的思想主张
1.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努力将它们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
2.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机体和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
3.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 4.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四)风格派的设计代表作品
1.盖里·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子 2.蒙德里安的非对称式绘画
3.凡·杜斯伯格轴线确定式建筑预想图
(五)凡·杜斯伯格设计思想
致力于在荷兰国内发展一种中性的、现代的风格,主张“少风格”,减少主义的简单几何结构、没有色彩的中性的计划,全力研究新的国际主义,主张用更加简单、更加国际的术语来建立国际风格基础
第 七 讲 包 豪 斯
一、包豪斯成立
二、包豪斯的变迁
三、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四、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
五、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一、包豪斯成立
1919年4月,包豪斯(Bauhaus)成立,沃尔特·格洛佩斯出任第一任校长。包豪斯专门培养新型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1933年停办。
二、包豪斯的变迁
(1)第一个校址在魏玛(1919——1924),校长格罗皮厄斯1919-1928(理想主义),1928离开包豪斯
(2)第二个校址在迪索(1925——1932),1928年汉斯·迈耶1928-1930(共产主义)任校长(1927年,建筑系开始招生,汉斯·迈耶主持这个系的工作)
(3)第三个校址在柏林(1932——1933),校长密斯·凡·德罗1930-1933(实用主义)
(4)1933年,希特勒上台,包豪斯被迫封闭
三、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四、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
(1)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完整的奠立起来。
(2)工业产品设计用现代材料进行批量生产,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
(3)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第一章。
五、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奠定了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创立了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课的基本结
构,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2)确立了工作室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过程
(3)建立了和工业企业界的联系,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让学生亲自体验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4)开设有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门设计课和理论课,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5)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方式已在世界的每一个设计院校延续
第 八 讲
工业设计的兴起和现代设计的职业化
本讲主要内容:
一、美国的工业设计
二、流线型运动
一、美国的工业设计 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 1.沃尔特·提格
2.雷蒙·罗维——可口可乐玻璃瓶、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火车头(流线型)3.亨利·德莱佛斯
4.诺尔曼·贝·盖迪斯
二、流线型运动(1)流线型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工业设计中它最早应用于汽车设计,但到20世纪30、40年代,流线型设计被广泛用于产品、家具等设计之中,一时成为一种风尚。
(2)这种主要为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而采用的风格,改变了产品设计的外观,颇具现代感,带有浪漫的美学特征,也成为新世纪速度的象征。流线型风格尤其受到美国设计师的青睐,在30、40年代的美国产品设计中,很多采用流线型式样的产品其实并不需要流线型的功能,所取的无非是一个时髦的形式而已。
第 九 讲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本讲主要内容:
一、波普设计运动
二、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一、波普设计运动
(1)波普设计是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设计风格,波普艺术风格主要是把美国大众文化的一些内容进行组合,反映出大众文化的面貌,它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具有知识分子反叛正统、反文化的精英
立场。
(2)波谱设计都具有夸张、奇异、富于想象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游戏特色。
二、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1.欧洲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
2.国际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的联系和区别(p225)(1)国际主义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2)二者在设计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注重理性、注重功能、反对装饰、单纯、冷漠。
(3)二者在意识形态和思想动机上则完全不同。
现代主义设计是一场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运动,主张设计为广大民众享有,改变设计为权贵的立场。
国际主义设计与美国的丰裕社会结合,这种原本具有民主色彩的设计就变成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成为具有强烈资美国本主义特征的、代表金钱与权利、代表企业的设计。
第 十 讲
世界现代设计
(一)本讲主要内容:
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
二、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
1.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五个国家,这个地区的设计比较注重传统风格,传统和现代结合,具有人情味和手工艺传统,把功能和美观完美的结合起来,其设计成为优雅设计的代名词。2.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
(1)斯堪底纳维亚的设计重功能也重形式的美感,他们擅长在 传统和民间的样式及自然的造型和色彩中获得设计的灵感
(2)设计师喜欢采用自然的材质,注重材料生命的纹理和温暖的肌理感(3)设计单纯、稳定、舒适、实用
(4)在产品设计中把重功能、重理性和细致的做工、简洁的形式美感结合起来,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又展示出典雅的审美效果。(5)注重技术美学和人体工程学因素。
(6)设计重传统,但他们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符号和形式,而是把传统精神和现代形式相结合。
二、意大利的反设计运动
意大利设计主流风格和激进设计运动并存 1.意大利设计主流风格
(1)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2)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3)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
2.意大利“ 反设计运动”
(1)在20世纪60、70年代,意大利的一些激进设计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成立了一些激进设计组织,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反设计”运动。他们把设计当作表达意识形态,弘扬个性和直击社会的手段,通过刺激、新奇的设计来表达他们的设计观点。(2)“反设计”运动提倡“坏品味”或者任何非正统的风格,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通过历史风格的复兴、折衷主义和波普风格来破坏与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相关的美学和道德标准。这是一股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乌托邦”运动,由于这股激进的设计思潮脱离社会实际,也脱离市场和工业生产规律,70年代,随着社会**因素的逐渐消退,反设计运动也消退了。3.反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艾托·索扎斯(书架)
十 一 讲
世界现代设计
(二)本讲主要内容:
一、德国的现代设计
二、美国的当代设计
一、德国的现代设计 1.德国设计特点
重功能、重理性,善于运用科学技术,重视产品质量,强调秩序感、逻辑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的设计特点 2.乌尔姆设计学院
(1)1953年,在二战的废墟上,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他们发展了包豪斯的传统,提出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新理性主义设计思想。
(2)乌尔姆设计学院最大的贡献是它完全把现代设计,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坚决的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从科学技术的立场上培养设计人员,设计在这所学校内成为单纯的工科学科。(3)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目的是培养工业产品设计师和其他现代设计师,它首先从工业产品设计上进行教育改革。
二、美国的当代设计的特征
(1)实用主义、商业主义(2)折衷主义、多元化(3)非精英主义
(4)平面设计上的幽默性
(5)对于世界流行风格的兼容并收特点
第 十 二 讲 后现代主义
本讲主要内容:
一、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二、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
三、后现代主义(狭义)风格
四、后现代时期的设计风格
一、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1.国际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从设计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的特点。
2.但是国际主义在设计形式上受到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主张的影响,在50年代下半期逐步发展到形式上的减少特征,为了达到减少的形式,甚至可以漠视功能的要求,不但使用者的心理功能需求被漠视,就连简单的功能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种状况开始造成社会中的青年一代开始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逐渐产生不满情绪,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逐渐开始式微。(波谱设计、反设计)
二、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
1.“后现代”(时间概念)
后现代在设计上是指现代主义设计结束以后的一个时间阶段,基本上可以说,自从7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设计探索都可以归纳入后现代时期。2.“后现代主义”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即指后现代时期的各种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活动和风格,(包括解构义、“高技术”风格、建筑风格、狭义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等等)
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具体的一种设计风格,这种风格首先从建筑上衍生出来,逐步影响到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它主要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的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装饰性修正。
三、后现代主义(狭义)风格特点(1)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
(2)对于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
(3)娱乐性,以及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四、后现代时期的设计风格 1.“高科技“风格
2.解构主义风格(p342)3.后现代主义风格 1.“高科技“风格(1)“高科技“风格特点
高品位的、技术性风格,强调工业技术的特征。这个风格的特点是运用精细的技术结构,讲究现代工业材料和工业加工技术的运用,达到具有工业化象征性的特点,也就是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成分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以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高科技”风格给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机构部件以美学价值。
(2)“高科技”风格代表作品
理查·罗杰斯——蓬皮杜文化中心
2.解构主义风格(1)解构主义概念
所谓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在建筑领域开始,其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弗兰克·盖里。
(2)解构主义是具有很大个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与批判。
世界现代设计史上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约瑟夫·伯克斯——“水晶宫” 2.威廉·莫里斯——“红屋” 3.安东尼·高蒂的设计作品(1)文森公寓(2)巴特罗公寓(3)米拉公寓
(4)高蒂最重要的作品是“圣家族大教堂” 4.察尔斯·马金托什——高背椅子
5.彼得·贝伦斯——德国电器集团(AEG)的厂房建筑(1909年)6.勒·科布西耶——马赛公寓、朗香教堂
7.沃尔特·格洛佩斯——包豪斯校舍、法古斯鞋楦工厂 8.密斯·凡德罗——西格莱姆大厦、巴塞罗那椅子 9.佛兰克·赖特——流水别墅
10.塔特林——第三国际塔(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11.盖里·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子 12.蒙德里安的非对称式绘画
13.雷蒙·罗维——可口可乐玻璃瓶、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火车头(流线型)14.艾托·索扎斯——书架
15.理查·罗杰斯——蓬皮杜文化中心
第三篇: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总结
1现代设计与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工艺美术运动”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1.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英国伦敦1851年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示的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显示了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弊端及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从反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它是一座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材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在博览会上深受各国来宾赞赏,会后被完整的拆迁到赛登汉(Sydensam,伦敦南部),1936年毁于大火。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的应用。1.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设计思想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著名的设计改革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①希望重新振兴工艺美术的民族传统,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中世纪的、哥特式的、自然主义风格。②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主张设计为大众服务,提倡中世纪行会的协作精神。③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否定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希望回到中世纪设计讲究手工艺精湛的局面。④开设了世界第一家设计事务所,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风格 清新自然,简洁,以功能为主。3.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代表作品——“红屋”
一、“新艺术 概念1.新艺术运动是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时间大约在1895—1910年,长达10余年,涉及欧美十余个国家,后来逐步被“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所取代。它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2.新艺术运动设计范围十分广泛,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绘画,在现代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初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3.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等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也是对工业化风格的一种强烈反应,重视传统手工艺,放弃传统装饰风格,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获得装饰动机。4.新艺术运动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多用曲线和有机形态。5.新艺术运动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这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有关,评论家取其中的“新艺术”为名来称呼这个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6.新艺术运动影响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五国、中欧及俄罗斯和美国。在各国产生的背景相似,但各个地方的风格和名称却不尽相同,在奥地利为“分离派”,德国叫“青年风格”等。
(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影响1.虽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这点上,所有卷入这个设计运动的国家都是相同的,它的装饰性的、手工艺的方法依然是陈旧的。2.它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装饰、自然主义的风格等等,使这场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3.对于曲线的重视和强调,使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平面特征,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艺术影响痕迹,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的痕迹。这场运动风格细腻,装饰性强,因此常常被成为女性风格。4.“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承继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风气泛滥的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复兴设计的优秀传统。5.这场运动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新的时代、工业化的、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因此从意识形态上看,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接近结束和一个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它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阶段。
二、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1.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是最为极端、最具有宗教气氛的,最著名的设计代表人物是建筑家安东尼·高蒂。他的风格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有强烈的象征2.安东尼·高蒂的设计作品(1)文森公寓(2)居里公园(3)巴特罗公寓(4)米拉公寓(5)高蒂最重要的作品是“圣家族大教堂”——他为之投入了43年之久,并且至今仍然没有完成三、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1.格拉斯哥设计风格形成,主要奠基人有察尔斯·马金托什、赫伯特·马克奈、麦当那姐妹,他们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主要首脑人物是察尔斯·马金托什,他们的风格注重各种植物纹样的装饰。2.察尔斯·马金托什的设计风格和代表作品(1)设计风格主张直线、主张简单几何造型,主张黑白色等中性色计划。他的探索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马金托什是一个联系“新艺术”运动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过渡性人物。(2)代表作品高背椅子
四、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1.奥地利“分离派”运动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运动,但是这两个运动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从简单的几何造型,从直线的运用上寻找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因此它们应该被视为界于“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1.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 20世纪初,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的形式下,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了解到适应时代的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回避新材料(如钢铁、玻璃等),采用大量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美化。这场新的设计探索活动被称为“装饰艺术”运动。2.“装饰艺术”运动风格(1)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光泽(2)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3)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
二、“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异同(1)形式特征上的“同”:时间上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都肯定机械化生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都在设计中注重简单几何外形的运用(2)意识形态上的“异”:装饰艺术运动发轫于法国,强调装饰,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现代主义”运动发轫于德国,否定装饰,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一、现代主义设计概念、思想特征、设计风格1.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的发展,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它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影响到20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整个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设计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的了解都应建立在对现代主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2.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特点:(1)民主主义 主张设计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2)精英主义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却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3)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现代主义在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大起大落的动荡时期,希望通过设计建立良好社会,改变大众生活,所以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主义成分。3.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点(1)功能主义特征(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3)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4)注重设计的实用、经济性目的 1.勒·科布西耶——马赛公寓、朗香教堂2.沃尔特·格洛佩斯——包豪斯校舍、法古斯鞋楦工厂3.密斯·凡德罗——西格莱姆大厦、巴塞罗那椅子4.佛兰克·赖特——流水别墅
三、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1.德国工业同盟成立1907年,穆特休斯、贝伦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这个组织的形成,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的发轫。2.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一)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定义 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20世纪初期年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注重简单几何结构。
(二)构成主义的代表设计师及其作品 1.埃尔·李西斯基——海报,《红契子攻打白色》2.塔特林——第三国际塔 塔特林在1919-1920年完成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
(一)风格派简介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和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是凡·杜斯伯格,维系这个组织的中心是《风格》杂志,其主编也是凡·杜斯伯格。
(二)风格派设计特点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和绘画等的特征完全拨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单体2.把这些几何单体重新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在新的结构组织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可3.注重非对称式的研究和运用4.特别注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三)风格派的思想主张1.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努力将它们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2.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机体和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3.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4.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四)风格派的设计代表作品1.盖里·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子2.蒙德里安的非对称式绘画3.凡·杜斯伯格轴线确定式建筑预想图!包 豪 斯
一、包豪斯成立1919年4月,包豪斯(Bauhaus)成立,沃尔特·格洛佩斯出任第一任校长。包豪斯专门培养新型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1933年停办。
二、包豪斯的变迁(1)第一个校址在魏玛(1919——1924),校长格罗皮厄斯1919-1928(理想主义),1928离开包豪斯(2)第二个校址在迪索(1925——1932),1928年汉斯·迈耶1928-1930(共产主义)任校长(1927年,建筑系开始招生,汉斯·迈耶主持这个系的工作)(3)第三个校址在柏林(1932——1933),校长密斯·凡·德罗1930-1933(实用主义)(4)1933年,希特勒上台,包豪斯被迫封闭
三、包豪斯的设计风格(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四、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1)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完整的奠立起来。(2)工业产品设计用现代材料进行批量生产,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3)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第一章。五贡献(1)奠定了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创立了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课的基本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2)确立了工作室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过程(3)建立了和工业企业界的联系,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让学生亲自体验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4)开设有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门设计课和理论课,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5)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方式已在世界的每一个设计院校延续
第四篇: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在东西方世界的表现对比以及影响——《全球通史》读后感
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在东西方世界的表现对比以及影响
——读《全球通史》第7版有感
《全球通史》是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最富盛名的一本著作。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秒各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近年来,在诸多以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文明历史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书写的尝试中,最具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后经作者多次修订增补,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这7个版本的《全球通史》的出现正说明了,此书的宝贵价值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少。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围绕着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结合《全球通史》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对该持续百年之久、对后世影响甚大的活动进行概述,并横向对比其在东西方文明中的表现和模式,以及其对后来东西方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撰写《全球通史》的时候,同样将世界文明史划分为两个部分,以1500年为界,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1500年前后,或者让我们更加明确一些,15-16世纪,为什么在众多学者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在这段时期里,世界上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15-16世纪,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这次大航海以空前的规模和重大的地理大发现而闻名后世。首先,在1405-1433年间,中国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明朝皇帝之命,以弘扬国威为目的(也有寻找建文帝、发展贸易等其他说法),先后七次扬帆远航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开创了当时世界远洋航行的纪录。而后葡萄牙人将目光投到远洋上,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组织了多次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的航行探险,在马德拉、亚速尔、佛得角等群岛建立了深入大西洋探险的前哨阵地。而在这个世纪末,世界航海史上最具有重大意义的航海活动开始了。1492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大力支持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而与此同时,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新航道。经历过千辛万苦,达·伽马终于成功抵达印度,成功开拓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人类的舞台终于从陆地上扩展到了海洋之上,而各个孤立隔绝的文明也终于开始了相互间的交汇。这其中有友好的贸易和交流,也有流满鲜血的暴力奴役和欲望。从美洲大陆以及其他殖民地源源不断流向欧洲大陆的财富和人力帮助欧洲国家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为它们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遥远的东方,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消失在远洋上,“片板不许下海”,明朝严厉的海禁政策将古老中国向外打开的大门慢慢闭上。封建王朝还在享用着最后的荣光与盛世繁华,但是在大洋的另一端新的科学技术文化已经在崛起,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引子就在这时候埋下了。
这次大航海所带来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交流等联系的规模与性质,世界市场的雏形就此形成。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性开拓性的历史突破,标志着人类文明走向现代社会的最早起步。
二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历史性的大航海中,东西方——西欧与中国——几乎是同时向大洋迈出了自己探索与征服的步伐,可以说在这个重大历史发展时机的把握上,中国甚至更先走了一步。但是为什么在后来发展中,中国却没有占到上风,或者可以说是与西方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们必须先对西欧与中国在该时间段的航海活动发展趋向有个大致的了解,进而我们需要对欧洲文明以及中国文明的文明性格特点做出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把握。16世纪的法国曾出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热潮,即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理论。如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 J.博丹便主张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国家形式和社会进步。该理论过于夸大了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形成尤其是其文明性格的塑造是有很大作用的。
欧洲大陆位于高纬度近北极的地区,由于濒临大西洋一侧地势过于平坦和低洼,来自极地和西风带的寒流可以大肆侵入,所以在早期,欧洲大陆的自然气候上并不具备大力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欧洲自然地理轮廓破碎,总面积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而欧洲本身的面积又不大,仅有1040万平方公里,这使得欧洲各国距离海洋都极近,加深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也加深了海洋对文明的影响。欧洲大陆面积有限,资源又不充足,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大多缺乏自给自足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它们习惯于用国际贸易以及掠夺的手段来互相取长补短。因此欧洲很早就呈现出一种海洋文明、重商文明的特点。而欧洲众多林立小国与城邦,政权的反复快速更替,海陆贸易的繁荣以及战争的频繁等等让欧洲文明反复地经历动荡和**,这让它很早就体现出了一种外向的文明性格。
而位于东亚的中国则与欧洲大大不同。中国位于辽阔的亚洲大陆最东端,外部地理环境上十分安全或者说是易于隔离: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最高海拔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使得中国不像印度文明般长时间受到外族入侵的威胁,让中国文明一直比较有安全感,但是这种地理环境也使得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比较受到限制。而在内部地理环境上,中国拥有着极其辽阔的疆土,资源丰富物产丰盈,能够自给自足自主发展,又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滋养,两河流域内平原辽阔,没有显著的天然屏障划隔,极其适合农业大发展。而气候上,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有着“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常常能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收获。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使得中国文明拥有一种更为稳定持久,相对内向封闭的文明特点。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之间不同的文明性格注定了在面对相同的历史机遇的时候,两方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更根本一点是,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在对待商业上截然不同的态度。欧洲由于地理的限制和发展的需要,商业一直是其重要的社会支柱。所以在欧洲,资产阶级从一开始就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增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在中国,士农工商,由于长期的儒家思想影响,商人阶层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社会地位上。即便他们握有巨大的社会财富,中国商人依然缺少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所以在嘉靖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颁布了禁海令的时候,这项政策立即得到了执行。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体制结构和向外拓展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三
而为了了解东西方两种不同航海队伍的组织方式与任务,我们可以引用罗荣渠教授的一张图表。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哥伦布与达·伽马等人的航行主要是西欧中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和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东方的香料与金银的需求刺激。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渴望越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意大利人对于东方贸易的重重阻碍,直接与印度、中国等地直接发生贸易联系。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最直接有力的经济动力。而在政治上,西欧各王室奉行重商主义,以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人们出海探险是为了增加王室的金银收入以及壮大本国实力。欧洲封建式的领主经济结构大大限制了王室直接获取财富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对于开辟新航路,拓宽财源,发展贸易有着极大的兴趣。再加上那时传教士们对在海外传播基督教有着极其狂热的信仰和追求,这使得欧洲的大航海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而反观东方,郑和的船队受命于皇帝,航行的大笔财物与人力的支出都是依赖于国库,并不具有西欧航海家们的独立性。在中国封建王朝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中国人并不如西欧人一般有着如此狂热的对外贸易的需求和热情。郑和下西洋的动力与其说是经济上的,更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是为了确保海道畅通,弘扬国威,以期达到当初诸番来朝的盛况。而这样的航行,人力物力所耗之大不说,与当地进行的贸易也较少,多是以“朝贡”的形式来进行,即“厚往薄来”,以宣示大明的富强。所以与获利极大的西方大航海相比,中国的大航海为国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而非收益,造成了国库的亏空与大量财富的流失。而在政治上,一方面,明朝对海外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则严禁人员随意出海。试问,这样的政策,又怎么能够发展航海事业呢?
结论
海禁的政策对中国日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短期来看,这项政策能够防止倭寇的入侵,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但长期上,它阻断了中国对外交流贸易的步伐,使得民间兴旺的海上贸易力量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是牺牲了新兴的经济利益来服从传统的政治利益的一个弊大于利的做法。
欧洲的大航海开拓了欧洲人的眼界与认识,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使得他们的眼光从局限的欧洲放宽到了整个世界,从此开始了雄心勃勃向世界迈进的步伐。而中国的大航海,同样也获得了各种珍禽异兽,新奇物品,但是它只增长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满足了中国人的虚荣心,没有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与自傲封闭的心态。中国人依旧在封锁的眼界里去看待全新的辽阔世界。这着实是让人遗憾的一件事情。
在那个时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隔阂已经被打破,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慢慢出现。在面对历史性的大机遇面前,我们不能退缩,只能迎头而上;不能封闭,只能开放交流。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如果不能跟上,就只能落后。由于原本的虚荣与自大,中国曾经被外面的世界狠狠地打败过。但是曾经的失败并不可怕,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明的大转折,让它涅槃重生,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走向现代文明。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而现代中国,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正如北京奥运会上曾经响起的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参考资料: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3.南炳文,《关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的几点浅见——纪念郑和远航开始600周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第五篇:世界现代设计史 总结 复习重点
① 世界现代设计史总结
② 哥特式、____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罗可可
式)
③ ____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穆特修
斯
④ 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的设计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便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型而形-----(“意大利线条”)
⑤ _______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 计师的代表之一。(罗伯特·文杜里)
⑥ 俄国构成主义
⑦ 俄国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由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致力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的需要,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与雕塑的主题,以致使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结构物,因而被称为“构成主义”。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是它的两大源泉,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等。他们的许多作品是半抽象或抽象性的,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
⑧ 简述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答:1877年,莫里斯在《小艺术》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想,他认为:我们没有办法分别所谓的大艺术(造型艺术)和小艺术(设计),把艺术如此区分,小艺术就会显得是毫无价值的,机械的,没有理智的东西,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失去了小艺术的支持,大艺术也就失去了为大众服务的价值,而成为毫无意义的附庸,成为有钱人的玩物。此外,他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师为千千万万人服务的,而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项基本原则使他的设计思想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很符合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思想。因此,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从其出发点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设计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其中包含着很多真知灼见。但是,其内在矛盾性也是较为显著的。一方面是脱离了大众的生活实际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⑨ 彼得.贝伦斯
德国工业联盟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他最有代表性的设计都与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联系在一起,他全面负责该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为公司树立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企业形象,不仅开创了现代公司标识体系的先河,而且他与公司的合作开创了欧洲现代工业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先河。他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培养了包括格罗佩斯、米斯和勒科布西耶等在内的众多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
⑩ 7)安东尼·高蒂不同时期设计风格的演变 答: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中的著名建筑师、设计师,他不仅吸取了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并结合了自然形势,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柔性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米拉公寓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在他的一生中,设计风格进行了三次变化: 早期,是其设计生涯的“阿拉伯摩尔风格”阶段。这阶段中,他的设计不单纯复古而是采用折中处理,把各种材料混合利用,典型的设计是“文森公寓”。中年开始,在他的设计中开始糅合了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艺术运动中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致,同时又赋予神秘、传奇的色彩,最富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洛公寓”。后来,他设计的“米拉公寓”进一步发挥了“巴特洛公寓”的形态。在他所有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是他为之投入43年之久,至今尚未完成的圣家族教堂,尖塔虽保留着哥特式的韵味,但结构已简练得多,教堂浑身上下看不到一条直线,一点清楚地规则,弥漫着向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的气息。______堪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 理论家和建筑家。(亨利·凡得·威尔德)_____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对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路易斯·沙利文)_____被称为意大利第一代著名设计师,深受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于1928 年创办了著名的设计杂志《Domus》。(吉奥·庞蒂)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被称为____,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现代艺术”、)“芝加哥学派” 是美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形成的一个派别,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他们的设计手法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大片事整齐排列的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是既无浮饰而又适用的艺术风格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并对整个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和沙利文等 贝聿铭 华裔美籍设计师,出生于中国广州,从20世纪四十年代到1990年,他设计了上海美术馆,纽约基辅湾公寓,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楼等著名建筑,这些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设计,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光与空间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名言。生态设计 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产品设计的新概念。指设计师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事物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的事物蓝图等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环境融合,使生态学成设计思想的一部分。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解构主义风格 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作为一种哲学思潮,1967年前后由哲学家贾奎斯.德里达推出,作为一种设计风格,20世纪80年代由建筑师彼得.埃森曼和贝马得.屈米提出,解构主义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出现在建筑领域开始 简述“计划废止制”及其影响。
答: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思想从盲目崇拜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样式转向比较理性,注重科学技术、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等方面上来。并形成了一种为满足市场消费潮流的设计样式,这是“设计样式追随销售”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计划废止制”。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代替老产品;二是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到消费者丢弃;三是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事件后无法再使用。总之,其目的在于以人为的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进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计划废止制”的观念很快涉及到包括汽车设计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设计领域。尽管它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样式、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轨道,但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到战后美国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很大影响。21)论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方面的体现。1、“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这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与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等高效率、高技术原则相一致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第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理性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则与后工业社会相一致,倾向于幽默,满足人性的本能需要。
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6分)
2、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下,作为设计领域最重要分支之一的建筑,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第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
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6分)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的“为人设计”和关注环境的“环保设计”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6分)
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主要体现表现在: 60年代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形式特征不那么明确,在8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它不但将古典的纹样、符号引入到设计中把现代通俗文化中各种流行偶像、地区民族的传统图形,甚至是群众游行时的标语形象都搬上了画面,使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元化。(6分)(2、3、4、点需要就主要风格或运动进行分析。)(6分)39 新艺术运动中,西班牙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蒂最重要的作品是他为之投入了四十年之久,并且至死仍未能完成的______。(神圣家族教堂)
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成就的是______。(格拉斯哥四人团)
在建筑设计领域,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_____。(“芝加哥学派”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出现了一场由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发起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________。(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_____被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被尊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他的海报设计,尤其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札幌冬季奥运会的设计,奠定了他在日本平面设计界不可动摇的地位。)44 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中最有影响的组织——______。(孟菲斯集团)45 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到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要求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
简述“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特点。
答:王受之先生在其《世界现代设计史》中,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出发,对现代主义设计形式进行来了深刻分析,并指出现代主义设计形式应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和效率。
第二,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通过摒弃装饰和使用中性色彩降低成本来为大众服务。
第三,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是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第四,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上述这四个方面,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有充分的表现,在其后的一些设计领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尽管这种设计形式使建筑造型和平面设计的构图存在着严重的单一化倾向,但是其所追求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理念,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列举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
高科技风格,过渡高科技风格,极少主义,解构主义,微电子主义,“软高科技”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
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_____发起的。(维也纳分离派)55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_____,始于19世纪80年代。(先锋派运动)
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____。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______在工业设计上的运用及生产积极效果,堪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人机工程原理)
日本的工业产品设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_______。(集体主义工作方式)
1956年英国画家______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理查德·汉密尔顿)
风格派运动
风格派是指1917年,荷兰以《风格》杂志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青年艺术家为成员的松散艺术团体。风格派基本是一种美学运动,目的是要创造一种普遍的形式语言,追求“普遍真理”。风格派有一个共同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的几何形象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其组织和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奇等。
38)比较“工艺美术”和“新艺术运动”的异同。
答: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大生产。第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第三,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它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第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第五,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大量的装饰都有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等为装饰动机,使设计上有一种特殊的品味。64 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并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来解决产品造型问题,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把哥特式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充分运用了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把感觉因素引入了设计,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
39)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总体上讲,它们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是工业设计同一根源上的两条分枝,各自沿着自己侧重的方向发展;二者是机器取代手工的工业时代在设计中的两个反映面;他们都是新艺术运动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同时也是对新艺术运动的反逆。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虽然都主张采用新的材料,主张机械美,主张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手法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但是,“装饰艺术运动”所强调的装饰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属于不同的设计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共同信奉的机械美学在寻找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点上表现出各自的个性,装饰艺术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现代主义则在功能和实效那里找到了归宿。二是两者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装饰”艺术禀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即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当时正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而现代主义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带有一定的左倾性,具有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成分。(10分)
40)区别“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答:现代主义开始于19世纪到二战结束,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工业文明为基础。
一、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
二、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三、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基本上反对在图版、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四、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强调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追求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理念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它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为特征、并以后工业社会文明为基础。
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讲究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和人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把握,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
40)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____、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杜斯伯格)
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____,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马列维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代主义的设计并不突出,但还是出现了_____,法国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号称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三位大师之一。(勒科布西耶)
英国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风格——_____。(波普设计风格)
在20世纪六七十期间,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突飞猛进,有两个中心阿姆斯特丹和___。(海牙
二战后波兰的招贴设计家_______,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作是波兰视觉传达设计的精神领袖。(亨利克·托玛泽维斯基)
丹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具设计方面出现了号称“丹麦设计怪杰”的三位著名 设计师——_____、保尔·雅荷尔摩和娜娜·第赛尔。(维纳·潘东)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特征
这种风格的特征是: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设计文化相结合,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多样化文化的融合,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并避免过分的形式和装饰因素,尊重自然材料,从而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美学。代表人物有瑞典的布鲁诺·马特松,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等。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现代设计的风格的转变与形成。8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短短十几年内,意大利在在美国政府的援助,经济迅速恢复,而美国将自己的设计形式及其文化理念也渗透到了意大利的设计中,因此,战后意大利的设计一时间具有浓郁的美国风格和特征。具体表现在设计界奉行“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意大利设计形式明显受到美国样式主义设计和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5分)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的不少设计师将美国风格特征的设计与意大利民族传统和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便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式样而形成的“意大利线条”独特风格,提出了“新现代主义”消费美学,从而使意大利设计逐步脱离原来的传统风格,向现代主义转化。(8分)到了60年代随着意大利经济的快速发展,50年代以来初步形成的设计风格最终得以确立,具体特征是:(1)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2)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3)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这些特征综括起来,被称之“意大利文化”设计风格。(10分)在60、70年代,意大利的一些激进设计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成立了一些激进设计组织,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反设计”运动,把设计当作表达意识形态,弘扬个性和直击社会的手段,通过刺激、新奇的设计来表达设计观点;主张走“另外的道路”,提供“坏品味”或者任何非正统的风格,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开始了标新立异、不循常规而大胆的设计探索。这实质上是一股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设计运动。(7分)
战后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是由设计师奥托.艾舍提出的 83 第一个汽车专职设计师是(厄尔)
芬兰现代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图的真正贡献,在于强调建筑要有(人情味)
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产生于美国,时间大致是20世纪的(30年代前后)86 法国政府决定在1889年举办100周年大庆典活动,包括举办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和建造一座雄伟的纪念碑——(埃菲尔铁塔)
复习资料
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1、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
2、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瑟夫·奥尔布里希、和约瑟夫·霍夫曼。
3霍夫曼于1903年发起成立了维也纳生产同盟。
4、1907年在穆特修斯、贝伦斯及凡·德·威尔德的发起组织下,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同盟。
5、芝加哥学派主要人物有,第一代
路易斯·沙利文
第二代
弗兰克·赖特
弗兰克·赖特是第二次芝加哥学派中最负盛名的人物。
6、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主张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和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
新建筑运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三种新型建筑材料——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取代了木材、石料、砖瓦,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弗兰克·赖特,德国的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瑞士的勒·柯布西耶,芬兰的阿尔瓦·阿图。
7、格罗皮乌斯1911年设计的法格斯鞋楦工厂。赖特1936年设计的“流水别墅”,柯布西耶20世纪30年代设计的公寓
朗香教堂
8、荷兰风格派主要代表人物除杜斯博格外,还有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1920年创造的《红、黄、蓝》油画,以最简单的纵横结构和单纯 的三原色,成为风格派主张“用纯粹几何形象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9、里特维特设计的“红黄蓝椅”它由13根机制木条和层压板垂直构成。
10、俄国构成主义代表拉吉米尔·塔特林。构成主义运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是1920年由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
11、当代美国著名设计家兼理论家查尔斯·詹姆斯认为现代主义是现代生产技术(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现代思想(平民化、大众化的市场为定位的设计)和现代生产方式(大工业的生产组织)的结合。
12现代主义的实质和内容:
现代主义设计是民主主义的;
现代主义设计是建立在大工业机器生产之上的;
现代主义设计的两大内核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13、包豪斯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到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
14、包豪斯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原则:
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
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15、包豪斯最早担任基础课的教员
约翰·伊顿
马科斯·沸宁格
16、工业设计这个词也因1919年美国设计师约瑟夫·西奈尔在自己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首次使用而广为传播。
17、美国工业史上影响最大、最为成功的工业设计家、美国设计之父、万能设计大师——罗维。
他创办的罗维设计事务所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公司。
18、流线型运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形成了以流线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
19、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和最富才华的人物是吉奥·庞蒂,他集设计师、建筑师和教育家、理论家于一身。20、1928年他创办了《多姆斯》设计杂志。
PH灯具根据室内采光的要求和设想,从照明的科学原理出发来确定其造型。丹麦20世纪30年代最著名的PH灯具设计师是保罗·海宁森。
22、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芬兰最有影响的设计界人物是阿尔瓦·阿图,他通过其建筑、家具等设计成为北欧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大师。
23、计划废止制:功能性废止、款式性废止、质量性废止。
真正使乌尔姆设计学院到达新的高度是乌尔姆第二任院长、建筑家,托玛斯·马尔多纳多,他认为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学院应完全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出科学型的设计师,多尔姆较之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系统性有着更大贡献。
24、汉斯·华格纳是确立战后丹麦设计国际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
1944年他设计的“中国椅子”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风格,艺术品味极高,是西方设计师模仿中国家具设计最杰出的例子之一,1947年,他设计了“孔雀椅”。
1949年设计的一把被称为“最美的椅子”的圈椅是华格纳最出名的设计。
25、阿勒·雅各布森是丹麦战后又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
1958年他为弗里兹·汉森公司设计的“天鹅型”椅和“蛋型”椅。
26、艾罗·沙里宁
他最著名的设计是“胎式”或“内凹式”椅子郁金香椅
27、波普来源于英语“大众化”(popular)但当它与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联系以来,就不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
英国的波普风格设计具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折衷特点,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反动,带有一种对社会,对传统的玩世不恭式的反叛和戏谑,波普设计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其追求新奇、古怪的宗旨最终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其设计违背了工业设计的机械化生产,人体工学,经济实用等基本准则,最终成为了一闪即逝的真正流行风格,但他对现代主义设计观产生了很大冲击,活跃了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气氛,并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间接的思想影响。
28、荷兰的工业设计飞利浦公司代表,它成立于1891年,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电器生产公司之一,战后成为荷兰经济的核心,在欧洲市场与德国的AEC公司,西门公司一决高下,其成功的设计策略广为人知。
29、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设计家里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是70年代工业风格的典型代表。
30、1981年由意大利设计大师索扎斯在米兰组织成立的孟菲斯设计团体,更令世界设计界为之侧目。
索扎菲作为孟菲斯运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其代表作是一个奇形怪状的书架(博古架)
31、1958年密斯凡德罗与菲力普·约翰逊合作,在纽约设计了西格莱姆大厦,奠定了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形式基础,西格莱姆大厦,奠定了国际上第一座“玻璃盒子”的高层建筑,完全没有任何装饰,黑白两色的色彩计划,单调的几何形态,建筑表面格子式的工整网状形式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型特征。
密斯凡德罗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原则改变了世界大都会三分之二的天际线。
32、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分为三点:
即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
33、罗伯特·文丘里他是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家,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之一。
34、美国设计师菲力普·约翰逊于1978-1984年设计完成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
厦——AT&T大厦,被认为是成熟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之一。
35、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征:采用历史主义,古典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折衷手法进行处理,注重产品的娱乐性,隐喻性和装饰细节处理的含糊性。
36、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的,其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风格的设计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
54、解构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弗兰克·盖里和彼得·埃森曼等人,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
37、解构主义是具有很大个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和批判(特点)
38、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博物馆东馆。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和法国罗浮宫前的“水晶金字塔”等都是新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
简答题
1、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简答)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2)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3)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4)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并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等装饰纹样。
2、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简答)
反对照搬历史上的各种装饰风格和折衷主义倾向,反对忠实模仿自然(2)主张艺术家,设计师到大自然中寻求自然美的本质
(3)强调整体艺术环境,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为主张“纯艺术”与手工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艺术。
3、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简答)
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用折衷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以此产生一种新风格。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在造型上趋向于采用最简单的几何外形,但并不强调几何对称,以直线为基本设计语言,同时设计中又常常出现阳光放射型,闪电型,曲折型,重叠箭头等几何构图;色彩上多采用鲜红,鲜蓝,鲜黄以及金属色,使其设计达到绚丽夺目甚至金碧辉煌的效果。
装饰运动集中体现的“三个结合”
手工艺于工业化的结合 东方风格与西方风格的结合 人情化与机械化的结合3、波普风格(名词解释)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在设计中强调新奇 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波普风格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它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制,人体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
但是波普设计的影响是广泛的,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
4、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生产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于建筑设计领域,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后现代设计是针对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单调的缺乏人情味的理论而冷酷的面貌,后现代主义以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的形式,塑造多元化的设计特征。
其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强调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的象征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
6、简述德国工业同盟的设计主张
(1)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
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5)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6)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
7、流线型风格
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不但促进了美国设计职业化发展,同时也促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的流行——流线型风格。这种风格与当时的时代气氛、技术发展水平是很适应的。流线型风格主要出现在产品设计上,特别是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设计上,以后成为一种风格,影响到其它产品,甚至建筑和室内设计,是30年代很典型的美国式的现代主义风格,与欧洲的包豪斯式的现代主义大相径庭。盖迪斯是使流线型风格普及化的重要人物。
8、极少主义风格
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其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受米斯?凡?德?罗 “少则多”的思想和影响发展而来的。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比较生硬的表面处理特点。1984年成立的意大利“宙斯”设计集团是极少主义风格最有代表性的组织,而法国设计家菲力普?斯塔克是极少主义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9、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Green Disign)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未出现的一股设计潮流。它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实质上,绿色设计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动,一种牵动世界诸多政治与经济问题的全球性思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的今天与未来的文化反省。
10、哪位设计家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马克穆多)
11、“好莱坞”风格是什么运动在美国发展出来的一种风格(装饰艺术运动)
12、“装饰艺术”运动发轫于哪座城市(法国巴黎)
13、现代建筑自从产生以来,坚持面向大众,实现了奥地利建筑家鲁斯提出的(装饰即罪恶)
14、提出“从内到外”设计原则的设计师是(美国工业设计师亨利.德莱佛斯)15、1971年发明了第一部微型处理机的美国公司是(美国因特尔公司)
16、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哪种设计上得以确立(建筑设计)
17、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中著名的行会有马克穆多成立的(世纪行会)
行会,以及阿什比成立的(手工艺行会)行会等
18、通用汽车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有计划废止”的观念成为一种促销方式,但是也受到环保主义者的抨击
19、新艺术运动的渊源是什么?
答: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它有三大源泉:哥特式风格,洛可可式风格和日本浮世绘。
哥特式风格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艺术设计风格,主要盛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这一时期,随着大城市的崛起,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生活都发展到了最高潮,这种形式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表现就成为哥特式。它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受到封建宫廷文化的强烈影响,结构上轻盈、纤细。“哥特”指野蛮人,哥特艺术是野蛮人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了。它以蛮族的粗狂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建筑是天堂里的神宫。
洛可可风格是受来自中国等东方风格启发的产物,“洛可可”的含义是“贝壳形”,它源于法语,因属于路易十五时期的艺术风格,所以也称“路易十五样式”。这是线条流畅、轻盈、轻快的同时又具有女性气质、东方情调的风格,它主要致力于用曲折多变的波浪型来体现轻快的运动感与精巧的装饰效果,以非对称的形式来传达浪漫的精神追求,线条常用C或S形,或用旋涡形,强调实用中的轻便与舒适,最早产生于法国。
浮世绘是江户时代最具平民色彩的画种。一般认为,“浮世”是佛教用语,是指短暂、虚假而又无常的人间尘世,对应于超脱轮回、美妙永恒的佛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说,广义的浮世绘是指那些描绘人们日常的非宗教的绘画作品;而狭义的则主要是指江户宽永年间出现的,以青楼女子,戏剧演员和自然风光为基本表现主题的版画作品。
20、海宁森的PH灯具
海宁森的灯具设计以科学安排光线分布及讲究与室内建筑的融合而著称。PH灯具根据室内采光的要求和设想,从照明的科学原理出发来确定其造型,重叠式灯罩既形成了反射面,又增加光线的层次,并且形成了优美独特的外形轮廓,照明效果柔和、均匀、无眩光刺激,光色适宜,具有极好的功能效果。
21、美国工业设计的新特点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美国在全球经济大国的确立和科技的领先,使美国的工业设计出现了以下新特点:
首先,计算机产品的设计和更新换代,引发了工业设计革命。
在计算领域,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引导或左右了计算机革命甚至网络时代,这种状况,一方面保证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改变了美国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其次,新技术被迅速地融入设计的同时,为人设计的思想成为设计的一大宗旨。
再次,将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强调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方面最典型例子是“企业形象设计”的出现和完善。
22、工业设计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因而各种设计探索运动和风格层出不穷,软高技设计、极少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曼菲斯风格等成为这一时期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和思潮。我们把这些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统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和关注环境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为人设计”和“环保设计”成为工业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引发了众多的设计潮流和趋势的出现,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成为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此外,属于平面设计范畴的企业形象系统设计成为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在企业竞争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23、、工业化时代的人体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机械时代(1750-1890年)(1分)。这个时期的设计主要是简单地为寻找符合使用者的尺度的设计细节,对于真正的适应性,特别是效率性、安全性,则没有适当考虑。(2分);(2)技术革命时期(1870-1945年)(1分)。人-机关系在设计上显得日益重要。(2分);(3)为人的思维的设计阶段(1945-)(2分)。扩大人的思维力量设计方面,使设计能够支持、解放、扩展人的脑力劳动(2分)。
2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
答:(1)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2分);(2)开始了采用现代材料的、以批量生产为目的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2分);(3)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主要的和重要的根源(2分);(4)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以往那种只绘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2分);(5)还开始建立与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体验工业生产与设计的关联。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设计生产密切联系的第一章(2分)。
25、试简述美国工业设计家雷蒙·罗维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1)简练(2分);(2)容易维修和保养(2分);(3)典雅或者美观(1分);(4)使用方便(1分);(5)经济(1分);(6)耐用(1分);(7)产品设计通过产品的形状表达使用功能(2分)。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