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第一框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B)(教学设计)课件
第一课 《我的祖国 为你自豪》 第一框《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不仅疆域辽阔、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有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还留下了许多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知道并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含义、核心、主要内容及其在不同时期也有它不同的内涵及作用。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曲体验祖国的伟大,通过新闻及书本知识及奥运宣传片、体育图标等了解中国疆域辽阔、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及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通过历史小故事、抗日爱国诗人的诗、红军长征、非典烈士——叶欣等事件,知道并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歌曲欣赏】《大中国》(时间:4:08)
师:这首歌在歌唱什么?通过这首歌曲,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祖国。了解了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秀美的山河……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吧。
【说明】通过熟悉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祖国的伟大,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
师:你知道吗,我国的五岳指的是哪几个?
生: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的总称。【新闻报道】泰山引领 五岳联名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附录一)师:五岳为什么联名申请世界自然遗产? 【学生交流】略。
师:东岳雄、西岳险、南岳秀、北岳奇、中岳奥”。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绝佳的自然风光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在人们心中,五岳就是中华大好山河的代名词。
【学生阅读】书第3页《相关链接》 师:中国不仅疆域辽阔、山川秀美,而且资源丰富。【多媒体显示】
一、幅员辽阔的秀美山河
【说明】通过新闻及书本知识让学生再次了解中国疆域辽阔、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师:五岳为什么除了要联名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外,还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生:具有历史人文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多媒体显示】中华五岳的人文景观(附录二)【多媒体显示】
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短片欣赏】播放《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宣传片》(时间:3:16)师:同学们从宣传片中看到了什么?与中国文化有什么联系? 生:中国传统的剪纸、传统民乐等。
师: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吉祥物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宣传片中所有的背景都来源于剪纸。又增加了光、色彩和空间感,这在动画制作上可以说是首创。吉祥物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宣传片中,交响乐的贯穿和民乐压轴的点睛之笔相映成辉。浓墨重彩的旋律中加入了丝竹的清丽。尤其是最后那点睛一笔———三弦,使“北京欢迎您”的收尾异彩纷呈。
师: 我们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嘉定有些什么?你觉得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哪儿?(民族性、传承性)
【学生交流】略。
【多媒体显示】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 师:你认为这些图标怎么样? 生:简单、易懂。
师: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包括35个图标,被国际奥委会官员评价为“奥运历史上最好的体育图标”。任何国家、任何语言的人,看到相应的体育图标,都能知道它代表的是哪一个体育项目。这与中国文化有什么联系? 生:像中国的甲骨文等。
师: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
【学生阅读】书第5页中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阅读天地》
师:我们的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说明】通过奥运宣传片、体育图标、学生举例等让学生了解祖国有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师:我们的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同时,还留下了许多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多媒体显示】
三、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 【多媒体显示】历史小故事(附录三)师:这些故事蕴藏哪些传统美德? 生:爱国、贵和、守信等。
师:这些故事所蕴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略。
师:我们还有哪些传统美德?
生:有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尊师重教、尊老敬贤、助人为乐等。师:你做得如何? 【学生交流】略。
师:有些同学也谈到了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略。
【说明】通过历史小故事让学生了解知道我国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并针对自己日常行为的不足来达到导行的目的。
【多媒体显示】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附录四)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在日军阴暗潮湿的地牢中写的一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
生:朗读。
师:请大家体会一下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 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
师:面队凶残的侵略者,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什么不怕牺牲,奋起抵抗?为什么我们民族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
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师: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你准备怎么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交流】略。
师:你认为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有哪些? 【学生交流】略。
师: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生:爱国主义精神。
师:这种精神与民族精神有何关系?
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师:下面请大家将书翻到P7,看一下并找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生:略。
【多媒体显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为国家尽责,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说明】通过朗读体会抗日爱国诗人的诗让学生感悟蕴含在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知道并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含义、核心及其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多媒体显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当年率领红军长征的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师:你能说说长征精神是什么吗?
生:长征精神,可以说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也可以说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等。
师:江泽民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师: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生: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
【多媒体显示】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作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昂扬向上,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辩一辩】我们在革命战争时期需要民族精神,那么在和平时期就不需要了吗? 【学生交流】略。
【多媒体显示】介绍非典烈士——叶欣(附录五)【FLASH歌曲】《白衣天使》 【学生感悟】听歌看FLASH 【多媒体显示】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资料(附录六)师: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火山般迸发出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总会有力地体现出来。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地震后的每一天,全中国的人们都把心放在了灾区,把爱献给了汶川。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在震后的每一寸土地上,到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到处张扬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旗帜。面对生命,中国负责;面对死亡,中国不怕;面对灾难,中国团结;面对悲痛,中国坚强。汶川地震灾难的背后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难的力量。
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铸就了我们的灵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战争年代下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非典精神、女足精神、特奥精神、汶川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师:这种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作用? 生:国家富强……
【多媒体显示】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对长征事件和非典烈士——叶欣等的了解,感悟体现在其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知道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也有它不同的内涵及作用。
【教师小结】民族精神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又指向未来,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长期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她不仗势欺辱弱小民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遭劫难,受尽凌辱,但她不自暴自弃,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经过百年抗争,重获新生,扬眉吐气.中华民族精神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在于支持着中华民族创造了古代辉煌,走出近代泥泞,重获现代的新生,并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持凝聚,绵延不绝,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宏大高尚完善,自然异于群族”(粱启超语)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努力培养既继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让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凝聚起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勇气,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而奋斗不息。
三、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制定“做一个负责任的、爱国的公民”一周行动计划。通过这一评价内容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将责任教育、民族精神的传承真正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
四、教学设计说明
《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选自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共2课时。
本课的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本课的教材处理:《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属于知识课型,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理念: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认知实际和社会所创导的主流价值观的需要出发进行备课,适时适度地处理和运用教材。以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从创设情景、案例教育出发,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五、附录 附录一:
泰山引领 五岳联名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007-12-3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正式结盟,联合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1987年,泰山被列为国内首家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衡山、华山、恒山、嵩山四岳20年来一直徘徊在世界遗产的大门之外。2003年,有关部门开始尝试在泰山申报成功的基础上“扩展”申遗项目,增加“五岳”申报成功的可能性。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据了解,本次联合申遗将是有史以来中华五岳在生态多样性、历史人文性、景观完整性等遗产保护和申报工作中的首次结盟,也是中国遗产以联名方式向世界遗产最高荣誉发起冲击的首次尝试。附录二:
东岳泰山耸立在山东省中部,高接云天,巍峨陡峻,气势磅礴,最高峰为海拔1500多米,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天下,仅限于鲁国邻近的几个国家。后人在泰山山顶上刻有“孔子小天下处”的碑碣,以示纪念。故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说。唐代诗人杜甫登临泰山山顶后,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据记载,历代有七十二个帝王,都来过泰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盆地北缘的湘江之滨。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0米。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到过这里,山上散布着庙宇亭台、石刻碑记等古迹,而且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山脚下的南岳庙,始建于唐代,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华山的雄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如上天梯。游客到了“千尺幢”下“回心石”处,如无勇气,便会回心转意,望峰兴叹,悻悻而归。据说唐代的文人韩愈曾偕数人同游华山,登上苍龙岭时,只见下面万丈深渊,白云绕路,不堪回首,顿生绝望之念,便写了一封遗书投在崖下诀别,后来还是华山所在地的官员把他救下山来。如今在当年韩愈痛哭投书的地方,经过修复,已是石级平稳,石柱为栏,铁索可依,还可以索道上下,已不愁登临之险了。华山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华山西峰上,至今还留有巨大的“斧劈石”。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东北部,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这里因交通不便,声名不如泰山、华山那样昭著,但偏是深山藏宝,恒山的许多古迹,如挂在半空之中、镶嵌在笔立的山壁上的“悬空寺”,邻近处还有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塔----应县木塔,在全国是仅有的。
中岳嵩山,屹立于河南省豫东平原西隅。有三个高峰,其最高峰1440米。始建于秦代的巍峨庙宇----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较为完整的一所岳庙,也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此外,还有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建造的“观星台”,以及被称为我国佛教禅宗发源地的少林寺。
附录三:
苏武(?一前60)牧羊:公元前100 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 相抗,誓死不屈。匈奴又采取各种手段,迫苏武就范未成,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至荒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身陷绝境的苏武以草根野鼠为食,面对南天,怀念祖国,强烈的爱国信念,使他顽强地与困境抗争。他孤身一人与羊群相伴19 年,始终不辱汉使气节。公元前81 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朝。苏武临大节而不辱,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负荆请罪: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欲羞辱蔺,蔺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徙木为信:《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十金。
附录四:《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
附录五:非典烈士——叶欣 2003年年初,作为护士长的叶欣,亲自走到床头护理非典病人,不幸感染上了非典,年仅46岁的她于2003年3月25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抗击非典英雄”等称号。
(附录六):汶川地震灾难的背后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次大灾难。但是,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从这次罕见的大灾难背后,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灾难的背后是高度负责精神。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亲临危险的第一线指挥抢险救灾。随后,温总理数个日日夜夜几乎不休不眠同救援人员一道,奋斗在最前沿。温总理在救灾现场的话语仍历历在目:“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要克服种种困难,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在救灾现场,66岁的温总理声音哽咽,泪水流淌。5月16日,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国家主席胡锦涛飞赴四川灾区,在万米高空上指挥抗震救灾。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心系灾民,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第一线,充分表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胡主席和温总理的这一举动,毋庸质疑给灾区的百姓带来了希望和活下来的勇气,带来了百倍的信心和力量,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温暖。胡主席和温总理对灾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感动了中华儿女,感动了世界人民。
灾难的背后是不怕牺牲精神。救灾现场,一分一秒就是生命。抢救埋在废墟中生命的紧迫与生命随时被夺走的危机相伴相存。时间每划过一秒,这就有可能意味着又一个希望远去。也有可能呈现的是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再生。道路不通,就步行;公路被阻,就空降。救援人员在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灾区,奔向最危险的第一线。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的生理极限抗争。“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废墟坍塌后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消防战士的一系列举动感人肺腑。灾区百姓的话语透露他们的内心:“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公安干警、医生护士,都表现出了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崇高精神。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灾难的背后是精诚团结精神。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难阻中国心。灾难让中华儿女空前团结起来,全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奉献爱心,抗震救灾。当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天,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就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灾区。成龙、杨受成等人联合捐1000万、中国银行6400万、某个普通市民10元……捐助分数额,爱心无大小。此外,一拨又一拨的志愿者赶赴灾区。灾难发生后,台湾在第一时间有了行动,国民党和民进党都表达关切,宣布要帮助灾民。此外,台湾台塑集团捐款1亿元人民币;台湾鸿海集团捐款6000万元人民币。台企联也将向地震灾区捐款670万元人民币。“抗灾救灾”在无形中拉近了两岸的距离,这是中华儿女血浓于水、亲情外露的体现。19日晚上的央视《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伟大抗争精神。活动进行中,所有参加者纷纷走向募捐箱,献出爱心。在艺术家们的亲身参与和感召下,活动共募集各界捐款15.1429亿元人民币。
灾难的背后是顽强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更坚韧,灾难让我们更顽强。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
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画面感动着。透过这真实的一幕幕,我们的耳畔响起的是这样的声音——孩子,别哭!母亲挺得住!汶川,别哭!中国难不倒!我们决不怕任何困难,面对灾难,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坚强。在灾难的考验面前,我们做到了坚韧顽强,做到了英勇不屈。
教学设计:嘉定区桃李园实验学校 赵敏
指导教师: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唐剑影
第二篇:第一框教学设计
第一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
教学重点:
‚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计划用四课时授完,其中辅导练习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见教材引言)
2、板书课题:
第18课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二、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框 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1、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情境活动一:讨论下列行为分别会产生的结果(见教材P89页)活动设臵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议一议:(引导学生从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不同角度去讨论)①七年级学生小明经常和同学一起到社会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②刘刚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依旧经常迟到。
③赵新和父母商量,决定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一部分,帮助经济上有困难得同学。
教师赠言:
人在社会中,要工作,要学习,要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每一种行为或直接、或间接的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结果!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90页)
生活中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都会给周围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事例。(见教材P90页)
活动设臵目的:一是印证以上观点,二是教育学生要注意生活中的小节,不要因为细小举动给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
想一想:
①自己是否遇有过类似的举动? ②这一举动对他人和自己有什么影响? 实践探究:(相关链接—见教材P90页)想一想:
链接材料分别说明了行为的影响。
你能说说这两种行为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吗? 教师讲述:
前者偏重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后者偏重于行为对个人的影响。所以说不同行为有不同的结果。(板书)
2、不同行为有着不同结果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91页)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小结)
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先阅读P91页教材,再阅读材料进行讨论)
教师讲述:(对材料中‚方斌拨打‘110’ 报警电话的事例的分析。)方斌拨打‘110’,就其动机是为了满足对‘110’报警电话的好奇心,其目的是为了验证警察接警后到现场的速度,其采取的手段是谎报险情,其行为的程度上未使用更为恶劣的手段,未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故而其行为的结果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了社会秩序,构成了违法,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刘浩同学面对歹徒毫不退缩,机智勇敢的行为,保护了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犯罪分子受到了惩罚,得到了老师、同学的称赞。而方斌谎报险情的错误行为,既违背了社会公德,又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实践锻炼:(详见教材P91页材料)请你为这个材料续写可能的结尾——
(学生阅读材料后,相互交流,然后在课堂上交流续写内容)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
四、作业
(详见《资源与学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课
第十五课实践训练
一、例题1:(辨析题)
中学生小黄做作业遇到了一道难题,不想多费脑筋,就找要好的同学抄一遍县
城的答案,说是‚小意思,不要紧‛;由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偷偷抽烟,还说这是‚小意思,好玩‛;另有一位同学跟邻居玩扑克赌钱,竟然说:‚钱不多,小意思,何必大惊小怪‛。
你认为这类‚小意思‛是小意思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认为这类‚小意思‛不是小意思。这类‚小意思‛,多数属于学习和生活中的缺点,玩扑克赌钱已经是一种赌博行为。这些同学之所以认为是‚小意思‛,就是认为其行为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不严重。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被‚笑一死‛之类的‚蚁穴‛开启绿灯,就会逐渐发展到恶习上瘾而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中学生因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知道区别对与错父母,是与非,好与坏;要严于自律,做事多考虑后果,明白积小成大的道理,坚决抵制不良行为。
例题2:(材料分析题)
刘某在学校读书时常偷同学和学校的东西,学校老师对他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初中毕业后,他又在社会上行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多次。但就在那一次拘留期满回家的第三天,他又抢劫银行,被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请回答:
(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刘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检查学生对一般违法行为的理解)
答: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法律法规的行为。案例中刘某的偷窃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2)什么是犯罪?刘某的什么行为是犯罪?(检查学生对犯罪行为的理解)
答:犯罪是指对社会危害性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李忠刘某抢劫银行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3)刘某从小偷小摸到成为抢劫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理解)答: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注意改正,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4)我们应该从这个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考察学生对知识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理解运用能力。)
答:提示:1要认识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关系‛的观点是错误。2要防微杜渐,自觉守法。既要树立守法观念,有的养成自觉守法习惯。
例题3:
2005年九月,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在全国联合组织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专项行动。截至11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的刑事案件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1名,其中刑事拘留123人,取保候审21人,逮捕了25人,治安处理了35人,现在已经移送起诉的17人;关闭清除了一批淫秽色情网站,净化了网络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1)因为色情活动对未成年人有何危害性?
答:未成年人在涉‚黄‛后,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则极易诱发违法犯罪,造成更大的危害。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抵制淫秽色情活动的诱惑?
答:①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②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③要运用法律手段同各种不良诱惑作斗争。
(3)因从事淫秽色情活动被治安处理的35人和被逮捕的25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这两种行为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前者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后者属于犯罪行为。区别: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
治安管理处罚,尚未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对社会危害性大,受到的是刑罚处罚。联系:一般违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可见,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作业
将以上各题在作业本上完成。
第十六课实践训练
1、中学生陈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得‚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增因头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可是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请回答:
(1)陈某的行为哪些终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
(2)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3)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1)小陈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偷学校东西?打骂同学是违纪行为。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是一般违法行为。拦路抢劫是犯罪行为。
(2)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一般违法和犯罪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道德修养,不注意杜绝不良行为,就有可能从犯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3)我们应该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许,增强法制观念,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才能防患于未然,健康成长。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国家文化部队网吧管理明文规定: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材料二:中学生小陈迷恋上网,不断旷课,还经常彻夜不归,其父亲老陈对此想尽办法,可儿子仍然不能自拔。这次儿子又失踪了,老陈苦苦寻找了三天,走遍了当地的网吧,最后才在一家网吧找到了小陈。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老陈发现,在一些网吧中,很多中小学生整夜泡网吧。
材料三:为了给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日,山东全省重拳出击,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一批非法经营的黑网吧、电子游戏厅被依法取缔,还学生一个健康的环境,还校园一片洁净。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2)中学生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部法律?为什么?
(3)材料一、三体现了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只要有了这项保护以及家庭、学校的保护,小陈就能改正错误吗?请说明理由。
答:(1)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2)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因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陈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他应该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应该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小陈旷课泡网吧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而是违法的。
(3)材料一、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有社会保护和家庭、学校保护,小陈不一定能改正错误,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还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小
陈在依靠社会保护的同时,还应该增强自律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探究•创新•实践
今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某中学的三位男同学在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正在路旁一居民家扒窗行窃的偷盗分子。于是他们三人分工,一个去报警,另两个藏在路旁监视,不让犯罪分子溜掉。报案的同学跑到附近的法院报告了情况,法院的值班人员说这不属于自己管辖,未予受理。于是这位同学只好又跑到电话亭打110。另两位同学看到犯罪分子作案后要溜掉时,大胆地迎上去与其周旋,最后于犯罪分子展开搏斗。警察及时赶到,大家一起把犯罪分子扭送到公安机关。
请回答:
(1)三位同学的做法体现了法律常识的哪些内容?(2)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
答:(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②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凡效仿三位同学的做法,以及其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得方式方法的正面回答,都可以。
三、作业
在作业本上完成这三道题。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课
复习内容:第十七、十八课实践训练
1、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答: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分清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选择:首先要有明确所谓判断标准,包括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不断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
(见教材P87页)
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答:我们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在做一件事之前预先队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3、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完本学期的《思想品德》后,在思想品德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一次‚我有什么责任?‛的主题班会。班会开得非常成功,同学们围绕‚我有什么责任?‛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多同学在班会后都反省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该班的小佳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小佳想,过去,自己的数学没考好,总是怪爸爸没有辅导;自己忘记写日记,总是埋怨妈妈没有提醒自己;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总是说老师偏心,不请他来回答……经过这次班会后,他经常用‚我有什么责任?‛来问自己,认识到很多事情没有做好,责任在于自己。逐步地,小佳各方面都有起色,而且学会了促使自己进步的一种思想方法。
小佳的变化使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答:(1)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我们在家庭里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社会上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只有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第三篇:5第一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教学设计)
第五课着眼未来永续发展
第一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涵义,认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懂得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展示活动、阅读资料讨论分析了解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初步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关爱、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在熟悉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型学习。2.师生统统确立探究专题: ①、我国的人口状况 ②、我国的资源状况 ③、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
④、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3.学生自由组合,每组3—5人,并确定组长,讨论决定探究专题。4.教师及时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和进展情况。5.教师整理教学思路、整合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纪念日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08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认识地球,和谐发展”。我们更加期盼真切地认识地球,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
【多媒体显示】课题:第五课着眼未来永续发展
当2008年第39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举目望去全球水污染、空气污染、白色污染各种各样的污染让地球失去了光芒。【多媒体显示】触目惊心的一组图片
<思考>:面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这些问题,我们应怎么办?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我们今天的建设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书)
教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显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简要的说,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具体的说,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得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多媒体显示】
◆人口增长,目前世界上人口每年以1亿速度增长,到2030年人类可能达到100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地球绿色屏障锐减,在20年中全球每年砍伐森林2000多万公顷
◆土地的沙漠化,每年有500万——7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全世界有10亿人口生存在沙漠化和受干旱威胁地区
◆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人类将增加皮肤癌、黑色素瘤、白内障发病率。教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都生存在一个地球上”,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认识地球、保护地球,与地球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板书)引导学生看书p2知识窗
教师:面对如此严重的现实,国际社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落实可持续发展? 师生共同归纳:
1972年,联合国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1974年,首个地球日,主题“只有一个地球” 1987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21世纪议程》 教师介绍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措施。(见附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介绍)
教师:寻求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永续发展之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与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多媒体显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的
教师: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中国,我们又是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师: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认为那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 年代我国环境污染趋势加剧,生态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我国的人口现状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探究活动交流①>:我国的人口状况
<思考>:◆过多的人口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压力? ◆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三个重大课题是什么? ◆面对人口压力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人口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多媒体显示】(1)、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学生探究活动交流②>:我国的资源状况
<思考>:◆为什么说我国既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面对我国的资源状况我们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5第一段及阅读天地进行思考)
师生共同归纳: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之一。但是,我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占有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从人均资源来看,我们可以说是资源“贫国”。因此,我们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多媒体显示】(2)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实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学生探究活动交流③>: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
<思考>:我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同时采取了哪些保护环境的措施?(结合教材p5、p6知识窗)
师生共同归纳:退耕还林;对大城市的环境和大江大河的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多媒体显示】(3)环境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必须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师:综上所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媒体显示】
1.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人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
<学生探究活动交流④>: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联系p6知识窗及p8相关链接 教师归纳: 【多媒体显示】
人口多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 环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资源保护和管理不断加强
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教师: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引导学生看书P7-P8)<思考>:怎样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多媒体显示】(1)、要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贯彻落实。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包括出生人口的素质、人民的健康素质。
教师: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紧密相连的,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多媒体显示】(2)我们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教师:要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多媒体显示】(3)我们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和大中城市的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遏制草原退化和荒漠化。由此可见:
(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板书)<故事朗读>:《一位令人尊敬的环保行动者――马永顺》 <思考>:听了马永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师生交流:略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才能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向前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我国的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真正实现良性循环,以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作业布置】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新认识,结合探究专题,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课前、课堂教学过程主要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与他人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能力。
2.组织学生评分小组,师生共同对学生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课堂交流情况进行打分,打分情况记录入中学生成长手册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情况记录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栏。
五、教学设计说明
1.本框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2008年4月22日第39个“世界地球日”,全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严重现象的多媒体图片,从感性的角度走进课本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第二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分两个方面分析。其一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生态不断恶化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通过学生所找资料交流,认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其二,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多媒体显示成果、数据、图片)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本框知识内容比较多,可读性强,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时可合理安排,根据课文内容列出专题,利用寒假,组成若干个小组上网查找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丰富课堂教学,在收集材料、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体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
六、附件
各国对未来能源安全的战略准备
(虽然对后石油时代到来的时间尚不确定,但各国均已开始研究和制定相关的对策和计划。美国一直在加强对氢能、核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俄罗斯为加强对未来能源的研究,建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跟踪世界在此方面的进展,积极与各方开展研发合作,推动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和工艺,并加紧对有关人才的培养。
欧盟今年在其新能源政策中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消减20%,可再生能源份额达到20%,生物燃料占运输领域的份额至少为10%;瑞典在欧盟中处于领先,其目前的电力几乎全部是由核电和水电构成,运输领域生物燃料也占很大份额。其提出了在15年内摆脱依赖石油的计划,并将大力开发生物质能和风能。
法国目前电力的80%由核能提供并在积极开发新型核能系统,同时,法国还大力发展如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为刺激清洁能源的利用,法国提高了由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价。环境立国是日本国策。日本在其新国家能源战略中将其依赖石油的份额从目前的50%降低到40%,将核能的份额提高到30%~40%,2030年,日本的汽车将改用可再生能源燃料。英国政府计划在2012年将可再生能源份额提高到10%,并开始考虑引入新的核电机组,同时加强对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加拿大在其长期能源规划中将氢能作为运输的燃料,计划在2010年冬奥会中全部使用氢燃料汽车,并开始拨款建立氢基础设施;CGEN制定并推进实施了巴西“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发布了濒危动植物保护名录,确定国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及公平分享生物多样性惠益的优先领域和相应的管理规范,实施了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国家策略和区域行动方案。巴西计划5年以后,其80%的运输工具都改用生物乙醚燃料。
教学设计:市八初级中学南慧芳杨晓菊 指导教师: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何宁
第四篇:祖国祖国 我们爱你教学设计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
教材分析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六册第一课内容,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歌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画个图画比一比”的情景创设,展现了小朋友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用画笔表达爱祖国的纯真心灵。歌曲是单二部曲式,主要采用平稳级进的手法,加上间奏的运用,使得旋律在平稳中略带活泼,体现了小朋友们天真可爱的音乐形象。学情分析: 由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我们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在音乐方面,三年级的学生节奏、节拍、音准都是非常不稳定的,所以在教授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状态,开展自主合作,培养集体观念,建立一定的信心!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爱祖国”为主线,设计了看、听、说、比、创五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轻松、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听、说、比、创等手段引导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体验二拍子、解决八分休止符,能为歌曲进行歌词的创编。
教学重点:能轻松、活泼、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为歌曲进行歌词的创编。
教学策略:采取听歌曲、看视频、说感受、小组赛、编动作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感知音乐。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2-3分钟)
1.师生问好。
2.听《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音乐伴奏,律动体态感受二拍子的强弱。
3.欣赏《祖国大好河山》
设计意图:体验二拍子的强弱特点,欣赏祖国河山,为教唱作铺垫和新课的熏陶!
二、新课部分(25分钟)
1.初听,联想画面,体验情绪。
2.复听,从感受情绪不同切入,为歌曲分乐段,感受歌曲旋律的跳跃性和连贯性。
3.再复听,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旋律的跳跃性和连贯性。4.再复听,自主体验旋律的跳跃性和连贯,区分前奏,间奏、尾奏。
5.学习a乐段
唱歌谱或用la跟唱。(通过跟唱,注意学生的歌唱状态,音准等问题的解决)
唱歌词(跟琴唱歌词)师生接龙
分小组对唱
轮唱:师生轮唱,生生轮唱。6.学习b乐段
唱歌词(跟琴唱第二乐段歌词,解决音高,八分休止符)分小组合作(一组演唱组、一组伴奏组:咚哒、咚哒哒)7.完整演唱歌曲——轮唱第一乐段再完整演唱歌曲。8.创编环节(7分钟)
第二关(小组创编歌曲歌词)出示闯关要求,学生创编后展示。
三、拓展部分(情感升华)(5分钟)●奥运夺冠
●70周年反法西斯国庆阅兵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觉得作为一名中国人很自豪!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吧!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成为祖国的栋梁!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们努力拼搏的精神。
第五篇:第一框《面对冲突》教学设计
第一框《面对冲突》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教育要回归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能感知、体验的东西出发,延伸到对理论或道德认知的高度;引导学生在整理、反思已有经验与体验基础上,拓展、提升、指导其整体生活。
【教材分析】
第五课《当冲突发生》由《面对冲突》、《我们的智慧》、《校园不容暴力》三个框题组成,三个框题呈递进关系。
本课是以冲突解决为主题的。在相处中,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冲突发展到极端就是暴力。目前中小学中的校园暴力不容轻视。辱骂,殴打,勒索,抢劫,这些暴行在校园里并不罕见,它们给受害学生带来的创伤是深刻而长久的。温总理说“要让让学校成为学生愿意去的地方”。校园不再美好,生活危机四伏,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幽灵般的面孔就会出现,而且还受到威胁不许告诉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日子太可怕了。更令我们痛心的是,施暴者也往往是稚气未脱的学生,他们中的不少也曾是受害者。当暴力行为发生后,它的实施者和承受者都是受害人,他们都需要帮助。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我们的智慧》是本课的学习重点。生活中的冲突虽然是难免的,但错误处理冲突是很有害的。因此,引导大家学会理智处理冲突的方法尤其重要。为了把握这一重点,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采取现场模拟几种冲突的办法,让同学们针对模拟的冲突设身处地想办法解决.然后集体讨论,从而认识并掌握几种处理冲突常见的方法。
2、《校园不容暴力》是本课的学习难点。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许多同学或许就亲身遭遇过校园暴力。作为一名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能力的限制,他们面对校园暴力,很难理智而巧妙地处理,因此,学习这一难点时,我们要通过模拟情景,宣讲处理办法和国内外的一些先进处理理念,从而让大家明白正确处置校园暴力的道理,进而学会巧妙处置校园暴力。
3、建议用三课时完成对本课的学习任务,每框分别安排一课时。
【学情分析】
在相处中,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由于受年龄、阅历、能力的限制,他们面对校园的冲突、矛盾,有的不知所措,让他们感知、体验感受冲突、矛盾,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道德价值判断。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错误处理冲突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认识到生活中的冲突是难免的,错误处理冲突是很有害的。
3、知识目标: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教学难点】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冲突发生的原因和的后果。
【教学手段】对话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搜集学校家庭中冲突的事例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思考并搜集学校家庭中冲突的事例;编导、排演冲突剧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前布置,演练八年级上《家庭剧场》中的两个冲突小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的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冲突呢?自然地引入主题:同学间的人际冲突。
新课学习。
一、冲突现场、议一议:除了上述的同学们在家与父母发生矛盾外,还会在哪些场合与人发生冲突?
学生: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因为它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范围。
2、请学生详细描述冲突的情形。
生答略。
归纳:人与人之间,同学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客观存在的。
(过渡)
师:小事情,小矛盾,小冲突如果不化解会带来哪些的严重后果呢?
二、冲突的后果
、观看由小事同学间产生冲突带来的严重后果的事例或者视频。
想一想:同学间的冲突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能酿成巨大的危害?
学生:①人际关系的紧张;②造成身心伤害;③影响同学间的感情与友谊;④严重的还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害;⑤有的还要受到纪律的处分和法律的制裁……
2、冲突矛盾难道只有不好的一面吗?与学生一起解读P47最后两段。
生:冲突矛盾如果处理得好邮局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谊。
3、指导学生阅读“阅读角”后思考、交流:自己是否也有“不打不相识”的例子?
生答略。
归纳并特别强调:冲突只有处理地好,才能体现积极意义。
(过渡)
师:冲突矛盾有不好的一面,有也好的一面,同学们是不是想到过冲突为什么会发生呢?
三、冲突为什么会发生?
、请举出一些与同学产生冲突矛盾的典型例子?
生答略。
2、分析冲突矛盾产生的原因,看看有哪些?
生答略。
归纳:性格好强,不肯服输;玩笑开过了头;以自我为中心;不他人作想;不讲诚信;见利忘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体验与感知了同学间的冲突现场,合理推测了冲突的的严重后果,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需要继续思考、学习的是寻找解决冲突矛盾的办法?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问题:
小平认为自己今天倒霉透顶了,原来,中午放学的时候,小平为了早点回家,不小心撞翻了邻班一个同学的单车,那个同学骂了他几句,他也回骂了几句,要不是周围同学出面,他俩差点还打起来了。回到家里,妈妈又因为小平边吃。中饭边看电视数落了他几句,气得他也顶了妈妈几句,最后“砰”的一声把自己锁在房里蹬脚。
小平处理冲突的方式可取吗?这样做有什么严得后果?
小平与同学、父母的冲突分别是怎样发生的?
作为同龄人如何巧妙化解与同学、父母的冲突,请你为小平支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