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庙李中心校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校:姓名:分数: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方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3.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在上的发展。
4.新课标是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和四个学习领域。
5.与本《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
与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
6. 美术教学过程的、表现活动的和评价标准的,提供了
最适宜的环境。
7.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8.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两类。
9.美术课程应适应要求,面向,以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神和,为促进学生的形成,促进他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2.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5.下列哪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内容()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B.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C.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D.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6.“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根据学生成绩的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是()
A.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B.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C.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D.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E.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F.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8.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评价建议()
A.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B.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C.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D.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9.“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是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哪个学段阶段目标。()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三、判断(每题1分,共7分)
1.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的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2.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3.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4.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5.美术学习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6.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7.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5分)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5分)
五、案例分析(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5分,共35分)请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谈谈你的感想。
案例1:在《纸浮雕》一课巡回辅导过程中,我发现有位同学趴在桌上睡觉。我走过去,轻轻推醒他——那是王鹏。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不会。”他看也不看我,回答道。“那你会什么?” “什么也不会,美、术、课。”他摇了摇头,“跟我就没缘!” 我递给他一张纸:“你会撕纸不?”“那谁不会?”他朝我翻了一眼。“你随便撕给老师看看。”
他抓起纸,三下两下撕起来,然后又把纸从桌上抛到地下。我说:“你随便拾一张你撕的纸块给老师,老师有用。” 他想也不想,弯腰抓起一块丢在桌上。
我把纸块在桌上摊平,问他:“你看这纸块像什么,能看出来吗?”
好一会儿,王鹏说话了:“像什么……像……像长江吧。”
“好,太好了。你很有艺术细胞嘛,怎么能说和美术无缘呢?” 同学们都围了上来。我向前面的同学要了块蓝色卡片纸,递给王鹏,“把你撕的纸块贴在这张蓝色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卡之上。”王鹏很快完成。
“你能把长江经过的省、市标出来吗?” “能。”这次他答得很干脆,随后,他找出地理书,工工整整标上各省、市地方。一张“长江图”完成了。我把这幅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都赞叹不已: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学校“迎新年第十届美术作品展”,我展示了王鹏的“长江图”。地理老师告诉我,王鹏后来很偏爱地理课。
案例2:《泥条头像》教学案例分析
环节一:
“同学们会搓长长的泥条吗?”“会”。“我们来试一试,看谁搓的长,搓的粗细均匀。”我在巡视的时候,很自然的把两个同学的泥条接到了一起,顿时,他俩的泥条成了全班最长的。其他同学也受到了启发,他们把泥条接到了一起变成了长长的泥条。环节二:
制作泥条头像前,学生自由分组后,我说:“为了更好的做出头像,两位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打算怎样分工?”有的学生说:“我用泥条把瓶子盘起来。”有的学生说:“我来做五官和头发。” 环节三:
学生在做完头像后,把作品摆到前面一起欣赏,我说:“自己的作品哪些地方是最值得夸耀的,你们小组介绍一下。”一组同学上来,一位拿者头像,另一位向大家介绍成功的地方。一位介绍完后,另一位还可以补充。通过这样,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他们友好合作的成果。
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2.甄别、选拔
3.学业成绩多方面的潜能发展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育功能原有水平4.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客观事实评价教学形成性
6.情趣性自由性多样性创造活动 7.综合性学习8.欣赏
9.素质教育全体学生学生发展 审美能力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4分)
1.A 2.B 3.B4.A5.D6.C7.D8.C9.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2.×3.√ 4.√ 5.×6.√7.×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1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2分)。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
2.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2分)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1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2分)
五、案例分析 1.(要点)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弱势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要落实到实处。该教师对这位不喜欢上美术课的学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为学生的进步、进取,多一分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地进行个别辅导。(6分)教师机智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把个别学生的“美术与我无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3分)这种资源的价值体现在:(1)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粗暴处理,而是及时为该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该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该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2)该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根据该学生的特长,让他在想象成“长江”的蓝色卡纸上标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这既符合该学生喜欢地理的需求,又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该学生在绘图表现的过程中,在找到了学习自信的同时又进行了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3)该学生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的教育。显然,这样的教育,学生是终身受益的。(11分)2.(要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果。(2分)
这是合作前的预演,通过商量、讨论,使学生明白,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可以直奔主题,避免在做的时候,一些同学无所事事。(5分)
整堂课始终渗透着合作的精神。接泥条、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头像、一起介绍头像特点,都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而且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合作,主动探究合作的效率,友好地合作,使合作不显现于表面层次,使学生真正明白了合作的含义。(8分)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第二篇:教育教学理论模拟试卷
(第二卷)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
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
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第三卷)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
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
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
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
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
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
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第四卷)
一、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
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
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
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
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
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五卷)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
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
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
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
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
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
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
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第六卷)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
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
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
第三篇:高中美术教师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描绘叔齐、伯夷拒绝降周而逃至首阳山以野菜充饥最终饿死的历史故事的作美术教师理论考试试卷
3一、填空题:(40分 每空1分)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折射所呈现出的彩虹色带,称之为光谱色。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种色光秩序排列。
2、白色三原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颜料三原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这三种颜色相加是最重的_______色。
4、构图从形式上来说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两种。
5、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三面”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五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美术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7、色彩的三要素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术包括绘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绘画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中国画颜料是从_________ __________提取的。
二、判断题:(10分 每小题2分)
1、红色和黄色相加成为紫色。()
2、美术教师应该具有:营造互动发展的教学过程、面对全体学生、树立课程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等教育观念。()
3、对于教材,教师可根据个人喜好任意组织教学内容,体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4、泥塑的基本技法揉、搓、盘、刻、粘、切、挖等。()
5、《自由女神像》是法国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创作的作品。()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国联通公司标志的创意源是
()A.双钱 B.中国结 C.方胜 D.太极图
2、最早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为中心的传神论的画家是
()A.吴道子 B.张璪 C.顾恺之 D.谢赫
品是
()
A.《采薇图》 B.《泼墨仙人图》 C.《溪山行旅图》 D.《屈子行吟图》
4、能表现出人物头部特征的是脸型、五官以及
()
A、发式 B、道具 C、手势 D、眼神
5、毛泽东被誉为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其造诣极深的是
A、草书 B楷书 C 篆书 D 隶书
四、简答题:(共16分 每小题4分)
1、什么是色调? 色调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
2、透视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3、什么是素描?)
(4、你认为头像默写应掌握哪些基本要领?
五、分析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本题6分)
以下是与学习方式有关的三个案例,请根据所提供的分析结果进行单项选择。
案例一:部分同学请美术课代表代为完成美术作业,因为他们想得 高分却又怕画不好,还怕耽误其它学科的学习时间,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案例二:在临摹图案时,老师提示学生可以“创造性的临摹”-----临摹书上的纹样再自己配色,或者自创纹样,并借鉴书上的色彩,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案例三:在涂颜色时,有的同学用笔蘸别人调好的色来画画,因为他们觉得某某同学的颜色漂亮,自己调不出,又怕画不好,只好用别人现成的颜色,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A、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部分同学能从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转向被动与主动相结合、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B、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逃避美术学习的懒惰思想,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方式造成的结果。
C、这种做法是依赖学习心理和不想动脑筋主动学习的习惯所造成的,学生也已经习惯“给一口吃一口,不给不吃,少给少吃,多给多吃”不动脑筋、不主动、不创造的学习方式。
六、连线题:(本题8分)
1、将以下作品和作者用线连接起来
《富春山居图》 张择端 《韩熙载夜宴图》 范宽 《清明上河图》 顾闳中 《溪山行旅图》 黄公望
3、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名称与国家连接起来
雅典卫城 德国 婆罗浮屠 希腊 科隆主教堂 俄罗斯 圣彼得堡历史名城 印尼
七、问答题(10分)
由于我校现在高二美术生分班比较晚,学生原来基本上没有美术基础,导致学生现在的专业成绩不是很理想。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成绩、力争绝大部分同学通过美术联考呢?请你根据学生现状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案
一、(40分,每空1分)
1、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2、红
绿
蓝
3、红
黄
蓝
黑
4、横构图
竖构图
5、亮面 灰面 暗面
亮调
灰调
暗调
反光
明暗交界
6、备课
上课
作业批改
质量检测
7、纯度
明度
色相
8、绘画
雕塑
建筑 工艺美术 书法
9、点、线、面
10、植物
矿物
二、(10分)
1、X(橙)
2、V、X 4、V
5、X
三、(10分)B C A A A
四、(共16分,每小题4分)
1、色调主要是指画面的主色调。即色彩整体、协调的关系。是在画彩色的共性。通常大家画的是对象的印象色彩。色调的形成可从色相(即红、橙、黄、绿、蓝、紫)、冷暖(即冷灰色调、暖灰色调、冷暖对比或补色)、明度(即高明调、中明调、低明调)这三种方面来考虑。
2、(1)近大远小(2)垂直大平行小(3)近者清晰,远者模糊
3、素描是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做素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
4、(1)熟练掌握人物头部解剖知识
(2)进行有针对性地头像写生训练
(3)大量临摹加强记忆
五、(6分)B A C
六、连线题(8分)
1、将以下作品和作者用线连接起来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溪山行旅图》 范宽
2、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名称与国家连接起来
雅典卫城 希腊 婆罗浮屠 印尼
科隆主教堂 德国 圣彼得堡历史名城 俄罗斯
七、问答题(10分)
要求:抓住要点,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
参考:
1、除了多画以外要多想,在色彩方面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无形中就培养出了色感,2、白天练习色彩,晚上练习素描。素描这个东西除了画,还
要想那些所谓的基本的知识规律,不要轻视那些基本的规律,近实远虚,明暗什么的要是你能处理的很好,3、一定要多画画
4、多临摹,多记忆
第四篇:干部职工理论考试试卷
兰州市安宁区“三学”活动干部职工理论考试试卷
(满100分,限时120分钟)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A 一国两制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 解放思想,实事求事
2.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A 根本变革B 全面调整C 自我完善和发展D 质的飞跃
3.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D 坚持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为本。
A 发展生产力B 思想建设C 经济建设D 人
5.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 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应提倡的B 有利于扫除文盲
C 是与“双百”方针相矛盾D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6.()分别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A 党的领导和科技进步B 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C 四项基本原则和科技进步D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7.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是()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 是否有利于经济建设、是否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是否有利于党的建设
C 是否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
D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
8.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
A 军事上的竞争B 政治上的较量C 外交上的较量D 科技人才的竞争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基础是()
A 市场B 企业C 计划D 部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两种经济制度。()
5.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不仅取决于经济上的实力,而且还取决于政治上的成熟和精神上的凝聚力。()
6.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宪治国。()
7.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8.竞争是提高市场活动效率的关键所在。()
9.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10.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
三、简答题(共5分,每题6分,共30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5.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原则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30分)
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第五篇:护理理论考试试卷
护理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下列预防窒息的措施中,哪项错误()
A、解开衣领,松解衣服,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保证气道通畅。B、立即让患儿平卧,头高足底位,在头下垫一高枕。
C、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
D、备好急救用品,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2、科室备用药品的批号不允许超过()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下列那项药物治疗有预防和控制惊厥的双重作用,副作用小,主要为镇静作用,呼吸抑制不明显()
A、地西泮直肠灌肠 B地西泮静推 C苯巴比妥肌注 D苯巴比妥灌肠
4、下列对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压力、轻松愉快是理想的生活状态 B、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不是如何逃避环境中的压力源,而是如何应对你将可能面临的压力。C、他人是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
D、如果压力过大,那么逃避是正确的选择
5、严重胀奶大多是由于:()
A.催乳素水平高 B.喂哺次数过少 C.产后抑郁 D.催产素水平高
4、关于辅食添加,正确的是()
A.添加的量越多越好 B.同时添加的种类越多越好 C.由多种到一种循序渐进的原则 D.4-6个月开始添加
6、促进母乳分泌的最佳方式()
A.母亲多喝汤 B.婴儿频繁吮吸 C.母亲多睡觉 D.做乳房按摩
8、以下疾病不适宜母乳喂养的是()
A、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产妇 B、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产妇 C、高血压伴有重要器官损害的产妇 D、患糖尿病的产妇
9、静脉穿刺前的消毒范围正确的是()
A一次性钢针>5CM,留置针大于>6CM B一次性钢针>3CM,留置针大于>8CM C一次性钢针>5CM,留置针大于>8CM D一次性钢针>3CM,留置针大于>6CM
10、因特殊药物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局部会出现疤痕,影响头发生长,影响美观,所有 小儿不宜首选()静脉穿刺。
A手背静脉 B头皮静脉 C大隐静脉 D颈静脉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是惊厥的临床表现()
A、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多半眼球固定上翻、凝视或斜视; B、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
C、严重者可出现角弓反张,呼吸不规则或屏气,发作严重或惊厥时间延长者,有面色苍白,口唇、指趾甲紫绀;部分患者 可有大小便失禁;
D、发作大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2、预防惊厥患儿外伤的措施有()
A、惊厥发作时,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B、在已长牙患儿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用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C、床边放置床栏,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防止抽搐时碰到床栏。
D、若患儿发作时倒在地上应就地抢救,移开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
3、高热惊厥患儿抢救后转留观,护士应指导的健康宣教有()A、留观病人不能外出 B、疾病知识宣教
C、防坠床、防摔伤等意外发生
D、静脉输液注意事项、保留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4、积极应对压力的方式有()
A、压力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持积极的心态。
B、有很多事情我们必须做、应该做和想做。但却一直没有去做,所以现在开始做好计划,做好时间上的统筹安排,解决堆积的事情。
C、能在今天办完的事不拖到明天,能在当时办完的事不拖到数个小时之后。因为很多事情搁着未做,本身就能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D、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发现,只要你“各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5、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包括()A.患半乳糖血症的婴儿 B.患糖尿病的婴儿
C.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婴儿 D.患苯丙酮尿症的婴儿
6、母乳的保存,正确的是()A.25-37℃室温可保存4小时 B.15-25℃室温可保存8小时
C.冰箱冷藏室内2-4℃的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 D.冰箱冷冻室内保存(-18℃以下)可保存12个月
7、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母乳喂养正确的是()A、乳汁中的病毒<血液中的
B、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比较没有增加婴儿感染的额外风险 C、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D、新生儿在接受免疫治疗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不需要限制母乳喂养
8、儿科及新生儿科必须在下列哪些文书中纳入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A、入院告知书 B、护理记录 C、岗位职责 D、环节质控 9、6个月母乳喂养的婴儿,腹泻三天,蛋花汤样便,伴发热,尿少,采取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给予抗生素治疗 B、立即停用母乳喂养,使用配方奶喂养
C、继续母乳喂养,同时进行病原体检查及对症治疗 D、不用处理
10、静脉穿刺前的消毒要求正确的是()A、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擦拭
B、至少消毒两遍或参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避免吹,煽等动作,也不要用干棉签擦干,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C、酒精脱脂,清洁皮肤,消毒应大于敷贴的面积,碘酒或络合碘约小于酒精的面积 D、消毒范围,一次性钢针>3CM,留置针大于>5CM
11、正确的是()
A、急救器械、药品完好率100% B、无菌用品合格率100% C、护理书写合格率≥95% D、月护理差错及缺陷发生次数≤0.5%,护理事故发生率0.0%
12、我科护理管理监测目标中及目标值正确的是()
A、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B、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0% C、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掌握率≥95% D、病人 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率≥90%
13、我科护理管理监测目标中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及目标值正确的是()A、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率100% B、留置针意外脱管发生率<1% C、护士依法执业率100% D、坠床、跌倒的发生率<0.5%
三、填空题(共4空,每空2分,共8分)
1、护士绩效考核由哪几部分组成()()()()
四、问答题
1、患儿,男,1岁2月,面色发绀,双眼凝视,牙关禁闭,四肢强直抽搐;由家长急抱送入抢救室,如你是首接护士,请回答对该患儿的抢救流程?(15分)
2、我科护理管理监测目标有哪些及其相应的目标值是多少?(提示:分工作质量目标、服务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15分)
3、我科使用到的特殊药品有哪些及外渗后的处理措施?(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