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设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
一、建设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2015年,国家提出“健康中国”的概念,并将其定位我国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健康中国”这一理念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健康中国”指出,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有健康的制度,还需要有健康的文化。而体育文化正是健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体育文化的推广,能够让广大民众都掌握健康知识,并且具备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说,体育文化的宣传与普及是至关重要的。而小学,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在学校内建设良好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并为“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目标的推进作出卓越贡献。
(二)体育知识的重点宣传途径
体育知识的宣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掌握一项或者多项运动技能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升学。事实上,体育知识包含了体育项目技巧、体育赛事知识、生理健康知识、运动安全知识等多个方面。通过体育知识的宣传,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并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然而,当前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体育项目技巧知识的教学上,而忽视了上述提到的赛事、生理健康以及运动安全等知识。这就导致学生能够学习与接触到的体育知识有限,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而在校园内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则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保障学生运动的安全性,从而达到利用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目的。除此之外,体育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成长过程中身体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状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在小学校园中,学校必须要重视体育文化建设。
(三)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需求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情况决定了学校能够获取的资源,包括资金以及生源等。对于小学来说,要想在未来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学校的竞争力,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师资、校园文化等软实力。而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里重要的一环,通过良好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使学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一直提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必然会被社会竞争淘汰。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储备、心理素质、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因此,无论在哪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无法通过教材或者授课来完成,更多的是依靠实践活动。而校园内体育文化的构建,则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也要求学校必须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
二、建设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一)组织多项体育活动,让学生强身健体
当前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进行体测时出现问题的新闻报道,也能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体育测试都十分反感,甚至认为体育测试是不必要的,是对学生的一种体罚。但是,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数外那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必须要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不正确观念,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不是强制性的,进行体育锻炼不是惩罚也不是多余,而是要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使他们拥有更强壮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以积极的面貌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是学生兴趣和习惯培养的优质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培养出一个或者多个体育运动相关的兴趣爱好,那么就能让他们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要做到这点,教师可以在校园里组织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比如说拔河、投篮、踢球、跳远等。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极富有好胜心的,而且他们都希望通过赢得比赛、奖项来获取长辈们的关心和夸奖。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举办一些比赛,这样就能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更有参与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1]。
(二)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强化他们的心灵
前面提到,现在许多学生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体罚。为什么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那是因为体育活动是对身体的一种锻炼,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身体难免会感到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对人的成长其实是有益的。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是进行身体的强化,同时也是进行心灵的磨炼。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痛苦、沮丧,乃至于想要放弃。然而,当突破了这一关的时候就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在校园中进行体育文化建设时,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些身体上的磨难,这样让学生在磨难中培养他们的挑战精神、不服输精神,完成自我的提升。体育文化的建设,应当拥有这样的作用。
(三)让学生融入团体,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任何人都不能独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整个社会就是由不同的个体融合成不同的小团体,再由小团体融合成一个大的团体。个体作为团体中的一员,不能孤立存在。同时,单独的个体力量也是有限的。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去完成。体育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团结合作。比如说足球比赛、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这些都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获胜的集体项目。在这些集体项目中,学生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他们必须要融入团体中,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让团体获得胜利。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团体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从而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2]。
(四)强化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打击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小学中,体育活动是最具竞争性、对抗性、挑战性的活动之一。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要在遵守体育规则的前提下,通过突破自己的极限来赢取胜利。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来自外界的或者内心的各种压力。学生若是想要获胜,则必须扛住压力并经受住来自各方的打击。此时此刻,学生的抗压和抗打击能力就会一步步提高。而当学生赢得比赛或者是突破自己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这股自信能够让学生在未来更从容自信的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3]。
(五)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达成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各个学科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在未来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活动当中。而小学体育文化的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是因为体育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而在小学校园中,教师可以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比如说踢毽子、跳绳、拔河等。与传统体育活动不同,这种体育活动更加富有趣味性,而且其中的竞赛性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活动中。除此之外,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学会不同体育器材的用法,这为他们将来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设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必须要遵守的理念。要知道,在小学校园建设体育文化的本意是让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和强大的心灵,才能实现小学的人才培养目的。所以,在进行体育文化建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谨记要围绕学生来展开。在开展任何体育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包括学生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来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程体系,绝对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只做面子工程而忽视学生自身对于体育的需求或者是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状况。除此之外,还要避免前文笔者提到过学生抵触体育活动的情况出现。在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或者课程内容的时候,绝对不能让学生有被强迫的感觉。如果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学生是非自愿、不愉快的,那么很有可能就会给他们留下体育活动是痛苦的感觉。而小学生是非常依赖自身体验和感觉来判断事物的。如果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没有体验到愉快的感觉,而是留下坏的印象,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拒绝甚至反抗参加任何的体育运动。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到愉悦,最好是能让他们自愿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4]。
(二)加强校园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虽然,在体育活动中,有短跑、接力赛、长跑等项目可以只借助极少的设施就能展开。但是,这样的体育活动未免太过于单调。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绝大部分小学生活力十足,对外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爱动爱玩爱探索。如果仅仅是单调的跑步活动,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就让他们失去兴趣。因此,体育文化建设也需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而这就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体育设施。通过不同的体育设施能够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始终抱有新鲜感,从而维持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能够自愿进行体育运动,而不需要教师催促或者强制。除此之外,体育设施还有一项极大的作用,那就是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的人身安全。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而小学生由于体能、生理和经验的关系,一旦遇到危险,不用说保护他人,就连自己都没办法保护。而体育设施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当然,要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作用,除了教师要拟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外,还需要重视设施的维护工作,要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施没有出现损坏或者其他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以此确保学生的安全,让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5]。
(三)完善体育文化建设制度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还离不开体育文化制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根据完善的规章制度展开,这才能够解决体育文化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和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完善的体育文化建设制度,可以更好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将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到最大化,从而解决师资力量与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避免体育文化建设与其他科目教学产生矛盾。除此之外,在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制度的时候还需要保证两点。首先,必须要保证用来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能够做到专款专用,不会以其他名目被侵占。其次,就是要保障校园内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重点关注这一块的工作,才能确保未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时候,除了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以外,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进行锻炼,是一种辅助手段,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如果一个人每天锻炼1小时,但是每天都熬夜晚睡,这算是健康吗?这显然不是的。只有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才能达到体育育人的目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要从细节入手。比如说注重个人卫生健康、早睡早起、保证充实睡眠等。除了寒暑假以外,学生一天中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课余时间或者体育活动时间,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能够在校园中开展良好生活习惯益处的宣传,利用板报、公告栏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益处,通过提高学生认知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五)打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要想在校园中建设良好的体育文化,学校还应当注重校园内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这是因为环境能够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体育元素的环境中,那么必然会让他们对体育产生亲切感和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课后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首先可以从文化墙入手。在每一个小学中,文化墙的设置都十分重要。通过文化墙,能够从潜意识影响学生。同时,文化墙也能够起到宣传和引导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的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建设体育文化的时候,学校也可以利用文化墙来宣传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体育精神,并且绘制或者张贴一些具有体育元素的图画,在校园内打造浓浓的体育气息。其次,除了文化墙以外,校园橱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口。在橱窗中,除了张贴体育知识相关内容以外,校园还可以通报一些体育表现良好的学生或者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奖项、名次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后,每一个学生也有好胜心和虚荣心,当他们发现表现良好的学生能够得到学校表扬并让学校所有人和家长知道时,他们就会更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或者体育竞赛当中,并在课后自主进行锻炼,这样就能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校园内体育文化的建设是必要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开展建设工作时,教师要明白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第二个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因此,在小学校园中,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必须要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从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让体育文化建设能够实现它的作用,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打下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