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道德行为偏差成因及纠正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道德行为偏差的初中学生。所谓道德行为偏差,是指违反《初中生日常规范》中道德行为要求的一些表现。例如:沉溺网吧、打架斗殴、涉足早恋、吸烟严重、服饰怪异、抗拒教育、偷窃财物、参与赌博等等。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已成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题。下文,笔者就初中生道德行为偏差的成因及其纠正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初中生道德行为偏差形成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1、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例如:现在的游戏有暴力、色情、赌博、无限升级等特点,这些对初中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致使部分学生丧失意志、无心学习。
2、不良家庭影响。
(1)问题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问题家庭包括:单亲家庭、无父母家庭、父母冲突型家庭、留守型家庭、犯罪型家庭等。这些家庭的普遍特点就是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缺少亲情,学生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学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结交了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继而道德行为发生偏差。
(2)家长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有的学生家长自身素质差,沉溺于在家中打麻将赌博,有时甚至还叫孩子上阵,使孩子形成赌博的恶习。
(3)家长忽视对孩子的管教。有的家长忙于自身的工作,对孩子疏于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3、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1)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目前的初中生中相当部分本来就是品德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对他们的教育,有的班主任不是施以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产生烦恼厌恶情绪,甚至采取过火批评和体罚等错误的手段。结果使这些学生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2)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班级风气不正,好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为不良道德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内部因素
1、有较强的模仿性和依赖性。由于初中生阅历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部分初中生出于对一些演艺明星崇拜心理,认为染发、留奇异发型、佩戴首饰等行为非常时髦,模仿他们染发、留奇异发型、佩戴首饰。虽然班主任不断进行劝导、教育、处理,但个别学生仍是我行我素,效果并不显著。
2、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虽然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思维方法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对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等还未真正认识理解。
3、道德结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部分初中生感情容易冲动,不善于用意志去控制感情,好胜心强,遇事缺乏冷静思考,不问是非,处事不顾后果。发生小事往往不是沟通化解矛盾而是用“打架”方法解决。
二.初中生道德行为偏差纠正对策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初中生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而道德行为发生偏差,归根结底是学生(内因)起主要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道德行为是学生品德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构成完整的品德结构。这几方面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笔者认为可从学生的道德认 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个方面去探讨初中生行为偏差的纠正对策。
(一)提高初中生道德认识水平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观初中道德行为偏差的表现,他们的不良道德行为大多数是在无纪律的自由观、低级庸俗的乐趣观、个人主义的英雄观、哥们义气的友谊观下产生的。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提高他们的 道德认识水平,是纠正不良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如何提高他们道德认识水平,笔者认为:
1、结合初中教育的特点对初中生进行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班主任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教 师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辨别美丑,在增强学生识别力、免役力、抵制力 等方面下工夫。
2、在班集体中营造良好的舆论风气和对初中生进行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尤其是这个集体的舆论氛围是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重要基础。我们看到:班风好的集体,—些不良的道德行为就不易蔓延,没有市场。即使发生了,也能得到及时的纠正。班风不好 的集体,违纪现象不断,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不但不感到孤立,反而在错误的舆论中得到鼓舞。在这样的班级,要对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转化,难度是很大的。我们应该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这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校开展了行为规 范达标活动,以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为基本形式,将初中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这样做既将养成教育落到了实处,又加强了班集体的建 设,对于道德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初中生健康的道德情感
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培养初中生道德情感方面,要做到如下二点:
1、丰富初中生的道德观念。初中阶段正是积累知识,学习人生经验的时期,他们在判断力和抉择力都还不够,个性品质、能力、志趣、爱好、思想和行为特征等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有待于在学校、社会教育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成熟起来。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及时调整他们的价值追求与实际追求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和合理的社会角色,从而在原有的自尊感、友谊感、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衍生出公民感、人际感、社会责任感等更加广阔的情感范围和更加丰富的情感层次。
2、引导初中生道德感情的升华。教师要引导初中生多看一些健康、向上的书刊影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教育他们不与社会上那些道德败坏、作风不正的人交往;对于青少年男女交往,学校要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体和各类兴趣活动,充实初中在校内的生活。教师要注意多引导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通过坦然、淡然的正常交往,建立起纯真的友情。教育他们在异性交往中,要注意避免单独、过深的相处,特别要注意防止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一些违法或遗憾一生的事,必须保持头脑冷静,珍惜友情的纯洁。
(三)锻炼初中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意志行为或意志行动,因此,锻炼初中生的坚强意志,尤其重要。
1、提高初中生的自觉性。初中生在意志行动上缺乏的正是自觉性,表现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而动摇道德认识,做出不符合遵德准则的事情。这种情况,在道德行为偏差的初中生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本来已经痛改前非,但因自觉性不高,稍受影响又重蹈覆辙。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必要的督促和帮助,将重点放在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和理智地调节自己行为上。现在,我校实行德育辅导员制度,教师和道德行为偏差学生开展“结对子”活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事实证明:通过谈心,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从挖掘学生内在积极因素入手,这对于做好思想转化工作,训练学生提高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意志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培养初中生的自制能力。自制力是关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是冲动、任性、不能控制自己。有些初中生的道德行为偏差就是在情绪失控时发生的,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个特点,把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和控制冲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善于调节控制冲动的本领,学会预料行为失控可能带来的后果。
总之,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初中生道德行为偏差的反复性和教育的艰巨性,尢其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大量存在,学校以外的不可控因素的大量存在,同时,还要看到对道德行为偏差的初中生的教育更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只要摸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从上述几方面努力,那么,纠正初中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工作就一定会取得较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