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卓越教师培养品质的制度优化探究
摘要:现代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教师教育评估制度面临挑战,师范院校质量建设重任在肩,需要参照国际标准以提升教育品质。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基本框架是:教育理念是先导,政策法规是基础,质量标准是准绳,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关键,评估体系是保证。卓越教师培养的制度优化可从五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
完善师范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
优化生源、实行多元协作的培养模式;
构建开放多样的培养课程,培养高品质的卓越教师。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
品质保证;
教育制度优化;
评估体系
深化教师教育制度改革是新时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命题。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
2018年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这些措施增强了教育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2019年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小学教师‘减负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条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但《意见》的落实可能会遭遇一些问题,因为教师负担很大一部分源自于上级布置的任务,减负要治标更要治本,因此,我国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教师专业评价。[1]对于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而言,教育制度与人才资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制度是根本,人才是关键。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实施卓越人才战略,是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两个彼此关联的重要方面。
一、教师教育品质保证的内涵
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是教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只有高品质的教师教育,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1.教育质量与教育品质。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近年来国内学者有强调教育品质的倾向。教育质量通常被理解为“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在学校中所获知识、技能及态度为其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作准备的适切性”。[2]近期,康宁、杨东平等学者倡导“教育关怀”,主张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教师对于提高教育品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造高品质教师教育是时代交付的使命,师范院校要抓住国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机遇,促进教师教育“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建强做优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转型升级之后的教师教育基本上归属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范畴。教师教育质量观的演变、教师教育质量的内涵、评估和保障是教师教育质量研究的四大领域。教师教育质量是多维度的概念,教师教育质量的内涵、属性和评价均不同于中小学教育。高师院校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2014)指出:教师教育的变革,需从课程内容和教学上加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关注师范生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特质。[3]智慧型卓越教师的培育是时代赋予师范院校的新使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文件,都在强调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健全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构建卓越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改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2.教师教育品质保证的核心范畴。构建卓越的教育品质保证体系是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为此需要认真回答教师教育品质保证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向谁保证、保证什么、谁来保证、如何保证。为了系统深入地阐明教师教育品质保证的基本内涵,现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①向谁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目的是要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从中可以看出,是向党和人民保证,让党和人民满意。②保证什么。2018年国家发布的几个教师教育文件都强调,要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普遍建立,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这说明,保证的是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能力能够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③谁来保证。从教师教育保障主体的不同来看,有内部和外部的质量保证体系,内部的保障主体是师范院校,外部的保障主体是各级政府。此外,还有作为第三方力量的社会机构。④如何保证。三种途径: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把教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督查督导,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的重点内容。教师教育的品质保证是一个复合领域,涉及以下主题:教师教育的层次与类型,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等等。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新一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卓越教师培养的政策蕴含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育高素质的教师,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教师教育机构应着眼于教师自我角色的形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实践智慧的养成,着手于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内涵以及实施方式的改革,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4]
二、教师教育的品性与影响因素探究
相较于基础教育和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具有独特的品性,作为质量标准的一部分,它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各类因素的影响。1.教师教育之“品性”探微国内有学者对教师教育的“品性”进行了探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提出“教师教育是兼具学术性、专业性和公共性三种基本属性于一身的教育”,其实,教师教育还具有实践性、地域性和人文性。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必须基于其多种属性,多措并举,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自觉地保障教育质量。现代教师教育的标准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技能、品性。新标准用“品性”取代了原有的“态度”并成为新的一维。“品性”标准的提出,克服了传统教师教育表面上重视教师道德教育而忽视实际工作表现的缺点,“品性”强调把师德教育的理论标准与实践行为结合起来。学校对教师品性的评价不仅看教师的德育理论学习,更主要的是借助观察和记录,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评鉴。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数量扩充之际,更应重视教育品质的提升。教师教育品质主要包括学术品质、行政品质与服务品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品质保证专责单位或评鉴团体对高校进行品质监督,以确保教育品质,这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2.教师教育的影响因素探究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制度、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教师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教师教育及其质量施加影响。我国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表层化倾向,二是行政化倾向,三是形式化倾向。工作浮于表面,缺乏实际效益。面对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出现使命感不强、实效性不彰等问题,业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影响教师教育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交错在一起。社会第三方力量薄弱一直是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的短板,由此造成我国教育监督和评估的缺失,但这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社会力量和中小学都是教师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它们在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事务中不可缺位。社会第三方的力量极为重要,这些力量主要出自那些自发结社的、非营利的民间组织和机构。由于社会力量是分散的,也是难以组织的,因此,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充分发挥中小学的多重作用。中小学无疑是教师教育第三方社会力量中的最佳担当者。中小学不仅是卓越教师的需求方,而且是参加卓越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小学与市场(学生及其父母)、政府、大学等联系紧密。基于这样的多重作用,中小学可以在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岗前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大学和政府相比,中小学最清楚市场(学生及其父母)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包括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既可以直接将他们的需求反馈给政府以及师范院校,也可以直接参与并影响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培训过程。此外,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对卓越班师范生毕业进入中小学工作之后展开跟踪调查工作,中小学将跟踪调查的结果回馈给政府与高校,诊断与调适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各环节,等等,都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品质保证制度建设
教师教育的品质保证制度建设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教师教育标准和认定制度、教师教育的机构质量保证制度、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和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制度。1.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之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各级师范院校得以落实。国家政策中的卓越教师主要是指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有:热爱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
富有童心,善于沟通;
擅长教学,善于反思;
终身学习,追求卓越。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育人标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教师教育需参照国际标准提升教育品质,基于中国国情建立教师教育品质保证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标准。从招生环节看,优秀生源是教师培养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
从培养环节来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师范生实习的实践标准都可以起到品质保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来保证教育条件与结果的质量;
从入职环节来看,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执照证书来保证教师入职质量;
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角度来看,把教师职称标准、荣誉标准、教师绩效工资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更新等融为一体,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从而使教师教育的每个环节都有品质保证,最终得以建立教师教育标准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美国教师教育领先于世界,其有两大特点:开放性和多样性。在体现开放性的同时,美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互协调、有机配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其中教师教育质量认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教师专业标准既是教师执业的量尺,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教育认证机构,其发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被业界认定为美国最全面细致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teac)是成立于1997年的新型教师教育专业认证机构,代表着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方向。教师准入制度是保证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美国教师准入制度历经200多年的发展,结构体系现已较为完备,形成了管理机构多元化、准入标准专业化、准入评价综合化、准入保障一体化的特点。[6]2.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教师教育共同体是由大学与中小学共建的工作和学习体系,是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联合型团体。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由双方教师(包括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参与的有机组合的团队,有共同的愿景、互相理解和分享的思维方式、共同的教学研活动,并拥有共同专业发展的集体记忆与特有的话语体系。[7]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这类共同体重视实践,提供优质师资,促进教师流动,实现教学和科研合作,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聚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深入的问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的落实。大学与中小学共建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有不同的类型:有大学和中小学及相关部门共同建立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有大学教育院系或教育研究机构与中小学协作而成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有中小学主动邀请大学教师参与的教师教育共同体,等等。这些共同体应该根据各自特长,充分发挥团体的作用。“u-g-s”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是教师教育的新模式,也是当前国家政策大力倡导的。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三方协同培养教师,但三者在利益诉求、制度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一致会产生教育的实践困境。对话理论与“u-g-s”合作共同体建构与发展所需的价值取向、隐性内聚力、协商对话、集体智慧等旨趣相契合,也为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各类机构及其内部人员更好地构筑信赖与合作关系提供了合法化路径。[8]在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让中小学真正重视教师教育,真正参与和融合到卓越教师培养中来,需要政府、高校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通过政策与资金扶持,给予中小学发挥的空间与平台;
高校重视横向的联系与沟通,挖掘中小学在卓越教师培养的多重作用,让中小学将其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资源最佳配置和效果最大化。社会第三方力量是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是师范院校和政府的中介和平衡力量。在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重要的不是消极地等待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与力量的滋生,而是给其充分的时间,创造条件让其健康滋长,找到能有效发挥第三只眼的监督与调适作用的“源泉”,这在高校启动卓越教师培养工作的教师教育格局中显得格外重要。3.完善师范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近年来,追求教师培养质量和相应的质量保证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为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自2007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免费(公费)师范生教育,为中小学尤其是乡村学校补充了大批教师。如何完善师范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进一步提高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亟待探索的新课题。新加坡是提供师范生公费教育的少数国家之一,新加坡的公费师范生教育富有特色,政府和高校相互协作,自觉树立质量意识,在设定发展性的师范生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构筑具有高吸引力与高门槛的生源质量保障机制、完善师范生培养课程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建立完备的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保障机制、社会第三方机构对培养项目进行持续动态评估监控等层面构建了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质量保障链条。[9]师范院校培养卓越教师的路径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开拓创新。公费师范生是乡村教师队伍的“预备军”和“人才库”,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乡村教育发展起着保障性作用。公费师范生学习积极性既反映其在校学习状态,又影响着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是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必要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准教师”的培养质量。激发和强化公费师范生学习动力的策略有:改进政策条款、加大政策宣传、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能力培养、强化资源保障等。[10]4.构建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模式。卓越教师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教育的教师专业化,有赖于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国卓越教师培养应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构建开放多样的教师教育课程,实行多元合作的培养方式。作为中小学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地方高师院校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生力军。优秀生源是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是“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地方高师院校需遵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理念与要求,紧密结合学校所处地域发展现状以及地方对优质中小学师资的需求,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优化中以卓越性、前瞻性、实践性和独特性为目标,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与时俱进,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方位提高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5.鼓励成立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评估是衡量教育教学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教师教育评估机制存在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为了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实现教育培训的意义和价值,构建生态、多维、发展、一体的评估机制便势在必行。[11]环顾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评估既有个性也有共性。美、英、法三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不同的教师教育评估模式,但三国教师教育评估却有着共同的特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程序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评估结果运用的科学合理性。教师教育评估中,教师能力的有效评价是当今教育评估界备受关注的一个主题。美国高级教师资格认证有严格的标准和科学的评估手段,强调评估的过程性,这对中国教师的能力评估具有借鉴意义。我国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价可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进行。校内主要是依靠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高等师范院校应设置教学专业团体组织,对有关学生学习、有效评估学生学习、制度化学习三方面进行审核;
校外由政府、权威性的质量评估机构、民间质量评估、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等进行保障,从全方位多元化师资培训、教师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全员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教师教育保障与评价体系。[12]教师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制作用,同时确保教师培养机构的办学自主权,确保社会第三方参与,形成内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第二篇:培养孩子的卓越品质-教子心得
家长学校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通过家长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女儿去年九月进入了小学一年级,与此同时我也踏进了家长学校的大门。从第一次参加家长学校以来我们在家长学校已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我深感受益匪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幸好有家长学校,通过她,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实践中自我价值的体现,二是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教育孩子,从自身的言传身教到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不知不觉中,孩子在小学已度过了八个月的学习生活,在这八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我伴随孩子体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对孩子取得的成绩,我由衷感谢老师们对孩子耐心的教育和帮助。
在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跟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一、尊重孩子
/ 4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我是非常爱我的女儿的,但常常因为学习的问题恨铁不成钢,时常在女儿面前高声训斥,这一声训斥就淹没了我对她所付出的一切辛苦,让我的爱不能被女儿接受和认可,每当这时女儿总是哭着对我说:“妈妈你不爱我了。”女儿因此对我更加不信任了,有什么事情都不敢告诉我。下半学期我开始反思,开始给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使女儿很自然的感受到我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我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与行为习惯。
二、用心倾听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我在与女儿的沟通中深有感受。每当我下班回到家,问她今天过得快乐吗,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啊?她总是兴奋的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她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所以,家长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不管在何时、何地、何种心情的情况下都要认真用心倾听孩子诉说的一切,关心询问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导孩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评论,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
三、以书为伴
/ 4
我常常对女儿提起宋帝赵恒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告诉她读书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多读书、读好书,长大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女儿刚会说话的时候,就给她买了很多故事磁带,磁带里面绘声绘色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她。有空的时候我也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她讲故事。慢慢地,引导她去讲自己听的故事。在认识字之后,就开始慢慢的引导她读书的习惯,带她去书店看书,去感受那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在学校里,老师对读书的要求也很高,我始终认为,只要喜欢读书,多读书,就会在语言表达、写作、阅读理解等几个方面,有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四、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她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她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的性格。
五、养成良好习惯 终生受用
能改变我们一生的,也许就是一些良好的习惯!对孩子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受用终生。我们家长要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检查作业的习惯、细心认真的习惯。另外还有培养孩子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为了鼓励女儿养成好的习惯,我们在家里制定了学习及行为星星计划,将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制作成表格,如果按要求按时完成可以根据内容
/ 4
不同奖励不同数量的星星,并根据得到星星数量的多少,可以由女儿自由兑换图书、玩具、外出游玩等。通过这个奖励方法,女儿目前养成不少好的习惯。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想想自己是否那样做了。
总之培养孩子成才,是每个做家长的愿望,但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也绝非仅凭家长的主观愿望所能达到的,只有培养孩子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作为家长要舍得花时间,下力气,有信心,才能把培养孩子的工作做的更有效。
希望学校今后多办家长学校,让我们家长也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一起努力学习知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优秀人才,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
/ 4
第三篇: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发言稿
“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学生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教育科学学院11(6)班的xxx,与大家一样,我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来到了本次开学典礼,我们离教师队伍又更近了一步。作为本期“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的一名学员,我由衷的为结识众多优秀教师而高兴,为能与众多同伴共同成长而欣喜。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卓越教师,为了使我们将来能更好地胜任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学校集中优势资源,为我们师范生搭建了可贵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请允许我代表实验班全体学员,向为本次培训无私奉献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打从懵懂时便对三尺讲台上神采飞扬的老师满怀崇敬,有人问我将来打算干什么,我很自豪的说,做教师。也许有人会笑,认为老师的平凡,重复着一切,然而教师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世上很少有像教师这样的职业,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古往今来,有人把教师比作在红烛,比作春蚕、蜜蜂、园丁等等,这些都说明教师是一种倍受全社会尊重的职业。我们既然选择了师范,就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立志做民族的文化保安、道德保安,平凡而又伟大。
面对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都非常珍惜,为此,我谨代表本期“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81名同学向领导、老师们庄严承诺:
我们要时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牢记领导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盐城师院精神,以这次学习为契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加强自身建设的热潮中,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师技能密切结合,切切实实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本次教师培训仅仅是学校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期工作,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循序渐进,所以我们要积极进行利弊、得失分析,取长补短,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加强三字两话基本功的训练,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卓越教师而努力奋斗。
我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卓越教师成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即使前路坎坷,我们仍然要披荆斩棘,昂首前行。在新的环境里,我们将不断充实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实践中锻炼能力,在茫茫的学海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所特有的这一切都在向我们热情的挥手,相信我们通过本次学习会更更上一层楼的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有所成、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2012.3.7
第四篇:教师培养制度
曹庄中学教师培养制度
为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稳步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为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成人成才、教师提高、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我校教师培养方案。
⒉教研、科研研究。包括课题的筛选、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课题研究的原则及注意事项,课题实验报告、总结或研究论文的撰写等。
⒊教育科研理论。最新教育科研理论,包括教育科研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程序等。
⒋以“老”带“新”活动或“结对子”活动。
⒌进行小问题实验研究,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分析解决问题。
⒍定期或固定活动。
五、制度保障
⒈对教师实行五级管理制度。学校对全校教师分为五个层次,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引领教师、发展教师、新手教师等。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分别展开课堂教学研讨课,进行同伴互助。教导处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周都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借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⒉学习培训制度。校内每周集中学习次;学校每学期组织次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每年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次。每次培训学习后,都要写出心得体会或学习报告。
⒊手册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填写《发展反思录》和撰写《教学日记》,积累第一手资料。学期末,由校教导处负责检查考核。
⒋帮扶制度。帮扶活动每两周次,帮扶的内容可以为示范课、汇报课、辅导课、谈心等,帮扶内容以书面形式交校教导处,以便存档和考核。
⒌沙龙制度。沙龙活动每学期次。可以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所得进行交流,可针对某一实验问题作理论上的阐述,或以自己的实践印证、说明某一实验思想;也可就某一专题进行辩论。
第五篇:卓越教师培养措施与方法
卓越教师培养措施与方法
为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卓越教师,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并能起到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我校卓越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培养一支由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县卓越教师、及各类优秀卓越教师组成的青年卓越教师队伍。
二、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卓越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卓越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青年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集体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卓越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三、卓越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的卓越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
3、学校创造条件为卓越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服务。
4、要求卓越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5、每学期学校提出卓越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6、每学年卓越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卓越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7、适时组织卓越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8、学校每年对卓越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卓越教师。
9、学校对卓越教师实行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卓越教师培训
(1)参加各级举办的卓越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卓越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3)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4)各级卓越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
卓越教师培养措施与方法
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