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讲义提纲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西汉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
(1)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同时存在)
内容:一部分郡县制(汉郡、县二级,中央集权),一部分王国(王国、支郡、县三级,地方分权)、侯国(属所在汉郡或王国管辖)。汉初,王国控制的国土、人口更多。
原因:吸收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安抚宗室和功臣的工具;维护刘氏政权的长期统治。
影响:积极方面,给王国较大自主权,客观上维护了刘氏政权、促进了各地经济发展。消极方面,逐渐威胁中央集权,文景时期形成“王国问题”。
(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剥夺诸侯王的政治权力
页12导言:前154年,吴王刘濞等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刘濞起兵原因:一是景帝做太子时打死其子;二是景帝称帝后欲削其二郡(晁错建议“削藩”,吴国有3支郡53城)。
结果:叛乱被平定,七王死而六国废(保留楚国);取消诸侯王的政治权力,王国由皇帝派官管理,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王国境内侯国全部迁出——基本解决王国威胁问题,中央集权得以巩固和加强。
(3)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①颁布“推恩令”等,分割王国领地(名是“推恩”,实是“削地”)
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汉郡统辖。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②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郡、国的监督(州:监察区→行政区)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君权神授,人民和诸侯王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必修3页9)
2、唐代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弱化:
(1)前期强化:
①中央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地方权力归中央六部,官吏任免权归中央
②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必修2页12,初为10道。道:监察区→行政区)
(2)后期削弱:
①节度使权重。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军镇(又称藩镇、方镇),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自募军队、任免官吏、自行征税,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②安史之乱(755—763年)。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起叛乱,最终被平定。影响:破坏了北方经济;削弱了中央集权,唐朝由盛而衰落;内地增设节度使,形成藩镇林立局面。
③藩镇林立。延续一百多年(有割据,有依附)。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3、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强化:
背景: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措施:收回节度使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
——军事上,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成为虚职,只领俸禄而不赴任);②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选入中央禁军(“强干弱枝”)等。
——行政上,①派文官做知州(页12、13“出行图”,从节度使受重视到文官受重视);②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等。
——财政上,地方赋税,小部分留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路”的转运使运送中央。宋太宗末,废“道”置十五“路”,各设转运使,逐渐成为高级行政区。
影响:
①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南宋吕中说“本朝无内患而有外忧者”,地方财力、兵力不足,没有产生王国问题、藩镇割据问题。
②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页13“历史纵横”,“积贫”指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积弱”指军队战斗力衰弱不振。仁宗时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意在解决积贫积弱问题。
4、元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背景:疆域空前广大
措施:
①大都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辖:由最高行政管理机关——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②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由职掌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之军政事务中央机构——宣政院直辖。
③多数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0—11个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一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一在于行省划界主要原则“犬牙相入”。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是古代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容易借之割据,“犬牙相入”,人为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造成行政区域犬牙交错的局面,不易割据。见《元朝行省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跨过南岭等。
④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等土司: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由土司(宣慰司、土知府、土知县等)土官(少数民族首领)治土民,上属行省管辖。特点:因俗而治、官其首领、世袭其官、交纳贡税。明清时期“改土顺流”:改土司土官为流官,中央间接统治→中央直接统治。
思考题:阅读页13《元朝行省图》,元朝在有效管理边疆地区方面有何贡献?一是在蒙古高原、东北、云南等边地设立等行省;二是西藏地区由中央宣政院直辖;三是“万里石塘”(今“南海诸岛”)隶属于湖广行省;四是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隶属于福建行省(从江西行省析出)泉州府同安县。
二、专制君主制的演进(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1、汉武帝强化君权:
背景:汉初丞相多由功臣宿将担任,位高权重。
措施:
①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必修3页10,平民、儒生身份低微,只能依附皇权,容易驾驭。
②建立内外朝制度,形成内朝决策、外朝执行机制。直接为皇帝服务的“宫中”(又称“禁中”“省中”)的官就是“内朝官”,直接为丞相服务的“府中”的官就是“外朝官”。让内朝官的职责由秘书、侍卫等变为参与决策,让外朝官由参与决策变为执行一般政务,由此架空相权。皇帝多信任身边人,故诸葛亮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否,不宜异同”。
2、隋唐强化君权:
背景:汉末以来丞相多篡位,如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等;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措施: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承旨草拟诏令(决策权);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审议权,或批准,或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执行权),下设六部。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初在门下省,后迁中书省。中书、门下二省均设在宫内,尚书省设在宫外)。
特点:
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群相);②是皇帝独揽大权下的相权分化(或认为类似于深圳“行政权三分”改革,或认为是中央决策层的分权),最高决策权在皇帝。
影响:
①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一是中央行政管理由丞相总揽到三省分工;二是六部长官只是政府的政务官,不兼为皇室的家务官,理顺了皇室和政府的关系。
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依据:相权一分三;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
3、北宋强化君权:
背景:宋初沿袭唐中期以来三省之外独立设立的“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
措施:
①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享其行政权。赵普独相持续近十年,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②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出其军权。枢密使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到宋代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
③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出其财权。宋太祖时,三司使总领度支、盐铁、户部。
宋代相权强化与否,学界看法不一。正文认为弱化了;页14“学思之窗”认为强化了,宰相李沆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
4、元朝君权相对弱化:
(1)中书省一省单独行使宰相职权,统领六部;(2)后期宰相左右皇位的继承,相权回光返照。
三、官僚制度的变化——选官、任官制度的变化
三代官员是贵族世袭产生(世官制,标准:血缘、出身),春秋战国时出现军功制(标准:军功)。
1、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察举制:
含义:由郡、国分科推荐,经考试后,由中央任以官职。
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秀才、明经、明法等10余种。如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对象:现任官员;平民;太学生等。
特点:①由下而上推荐,中央任命;②推荐与考试、试用相结合;③选拔标准兼顾品德与能力;④以孝廉为主要察举科目;⑤政权相对开放,官员不问出身,不问军功。
意义:①科目多,有利于选拔各类人才;②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含义:由各地中正官按照家世(父祖官爵,谱牒再次盛行)、品德、才能三者定出士人品级(称乡品或资品),由吏部授予相应官职(官品);一次评定,有效期三年。
资品与官品的大致对应关系如下(有浮动和例外情况):
起家官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资
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阎步克:秦汉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主要是功臣、外戚、宦官、儒生、文吏等。而至魏晋南北朝,一个被称为“士族门阀”的阶层崛起了。东晋南朝时,二品以上是上品、士族,以下是下品、寒门、庶族、单家。寒门并非指贫民阶级,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如三国徐庶,本单家子。
特点:
①按照门第高低享受政治权力(重视出身)。个人德才是软标准,家庭出身是硬标准。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②具有贵族政治色彩,政权相对封闭。由世家大族垄断朝廷要职(世家: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
3、隋唐的科举制:
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形成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隋文帝开始,有秀才、明经两科。进士:进入士流。进士科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唐朝选官制特点:礼部试+吏部试。前者是礼部组织的科举考试,是做官的资格考试,一年一考(宋代三年一考),中试者皆称进士(宋代分三等),后者是吏部组织的复试“关试”(又称释褐试,即脱去平民衣服),中试者被授官。关试选官“四才”标准——身(体貌)、言(口才)、书(书法)、判(文笔、法理),笔试+面试。宋代科举及第直接授官,废除释褐试,提高选官的公正性。
特点:
①报考方式的相对开放性和公开性:可自由报考,不需要官员推荐,不需要中正官评定,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体现政权的开放性。但科举有资格限制,如初期商人、犯人子不得报考。
②录取标准的相对客观性和公平性:以考试成绩确定入仕资格。
③重视个人才学,政权相对开放。唐代做官,先要取得资格(科举出身外,还有门荫、荐举等),再要通过吏部释褐试。科举不重家世,利于平民进入政权,意义巨大。
意义:
①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的作用
以诗赋取士、不以经学取士,更有利于庶族。经学是士族的文化优势,经学重师传家学。诗赋更依赖于个人的思想阅历、才能灵性而非家学渊源。
②扩大了官吏来源,一般民众可参与政权,阶级分化与对立不固化
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
中国古代阶级分化与对立不固化原因:经济上,土地私有、土地买卖和土地诸子平均继承,自耕农可升为地主,没有固定的贫富;政治上,科举制度促进社会流动,布衣可以为卿相,没有固定的贵贱。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形成了乡村士绅阶层
科举出身的官员,在读书和书法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乡村士绅阶层是科举制的副产品,包括退休居乡的科举官员和所有科举功名之士。士绅集团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官吏任命权收归中央,也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一是殿试,二是门阀势力的衰败,新的流动性强的士大夫阶层与世袭的皇室难以抗衡。魏晋南北朝是“皇帝与士族共治天下”,唐宋逐渐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⑤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诗歌、传奇(“行卷”)、书法(明书科)等发展,见必修3。
小练习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台湾高考题)某学者指出:“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所谓“后世”及这位学者的时代可能是
A.所谓“后世”是指秦汉,这位学者是六朝时人
B.所谓“后世”是指魏晋,这位学者是隋唐时人
C.所谓“后世”是指六朝,这位学者是两宋时人
D.所谓“后世”是指两宋,这位学者是明清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