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等差数列习题
-
等差数列及习题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a(n)=a+(n-1)×d项数n=(末项-首项)/公差+1,是正整数,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已知,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就确定了。从通项公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 -
等差数列习题(共五则)
1.(01天津理,2)设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且Sn=n2,则{an}是( B )
A.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B.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C.等差数列,而且也是等比数列D.既非等比数列又非等差数列
2.(06全 -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综合习题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已知an1an30,则数列an是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常数列 D. 摆动数列 1,那么它的前5项的和S5的值是 231333537A. B.C. D. 22223.
-
等差数列教案2
等差数列(二) 目的:通过例题的讲解,要求学生进一步认清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意义,并且能够用定义与通项公式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差数列。 过程: 一、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
-
第二周等差数列课后习题范文
课后习题:
1、超市工作人员在商品上依次编号,分别为4,8,12,16,...请问第34个商品上标注的是什么数字?第58个呢?2、商店中推行打包促销活动,每6个商品为一包。第一包中每个商品的 -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前n项和习题。(精选)
一. 选择题
1. 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a则a等于 A. 3B. 1C. 0D. 1
2. 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1,公比为q,前n项和为S,则数列
A.
1S
1
的前n项之和为na
B. SC.
Sq
n1
D.
1q
n1
S3. -
习题2
习题(2) 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审计准则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准则,又称,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A审计依据B审计标准C审计假设D审计条例
2.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 -
等差数列专题
等差数列的运算和性质专题复习【方法总结1】(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
-
线性代数习题2
第2章线性方程组练习题 1、已知 1 = ( 1 , 1 , 0 , 1 )T ,2 = ( 2 , 1 , 3 , 1 )T ,3 = ( 1 , 1 , 0 , 0 )T ,4 = ( 0 , 1 , 1 , 1 )T , = ( 0 , 0 , 0 , 1 )T ,(1)求向量组 1 ,2 ,3
-
古代汉语2习题全集
第三单元 语法(上) 一、 什么是词类活用?举例说明词类活用的条件。二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
-
《2 降落伞》习题2
《2 降落伞》习题 一、填空题 1.降落伞主要包括( )、( )和( )。 2.中国神舟五号飞船上的降落伞足有( )平方米,质量仅有( )多千克,伞衣有( )多米长,加上伞绳,一副降落伞几乎( )多米长。 3.充到
-
习题2(五篇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操作的最小单位是 (B ) A.字节B.数据项 C.记录 D.字符 2. 系统分析阶段,图1中的四种符号用于绘制( A ) 图 1 四种符号 A. 数据流程图
-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2
习题精选(二) 1.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2.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
-
2012造价员习题2
1.工程建设定额按定额的不同用途可分为。 A.预算定额 B.施工定额 C.材料消耗定额D.劳动定额E.概算指标 2.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必须满足’的要求有。 A.定性描述清晰,便于正
-
《海燕》习题2
《海燕》习题 一、找出下列各题的正确选项。 1.文中把海燕比喻为“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2.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
-
古代汉语习题2(精选合集)
(0192)《古代汉语下》复习思考题 一、词语解释 1.句读 2.倒置 3.并提 4.互文 5.引用 6.代称 7.委婉 8.上古音 9.中古音 10.对仗 11.平仄 12. 小令 二、填空题 1.古代有所谓三十六( ),大致反映
-
2思考习题
第二章思考习题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 -
民法习题2
民法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王某和张某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同时履行,王某在自己还没有履行的情况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