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等差数列与求和2
等差数列及求和(2)
一.知识梳理
1.等差数列的概念
若数列{an}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数列{an}叫等差数列.首项记作a1,公差记作d。
2.通项公式:an(a1an)na1(n1)d前n项和公式:Sn=2=nan(n1)
1+2
d 3.等差中项:若a、b、c成等差数列,则b是a与c的等差中项,且b=ac;
4.等差数列an的常用性质
1)在等差数列中,anam(nm)d
2)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amanapaq
3)在等差数列中,前n项和为SS*
n,那么数列Sk,2kSk,S3kS2k,(kN)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2d
主要方法及结论
1.证明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1)利用定义,证明anan1为常数(n≥2)为常数或an1an为常数(2)利用等差中项,即证明2anan1an1(n≥2)或2an1anan2 2.在等差数列{a0
n}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1)当a1>0,d<0时,满足
am的项数m使得asm
m10
取最大值.(2)当aam0
1<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am1
0sm取最小值。
二.基础达标
1.等差数列{a1
n}中,已知a1=
3,a2+a5=4,an=33,则n是()A.48
B.49
C.50
D.51
2.在等差数列{an}中,a5+a10+a15+a20=20,则a8a17,S243.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25,前10项和为100,则它的前15和为。
4.已知等差数列an,(1)若a411,a114,求a15
2)若a1a3a560,求a
2a4
5.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a1=-9,S3=S7,那么使其前n项和Sn最小的n是_____________
三.例题分析
例1.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0=30,a20=50.(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Sn=242,求n.例2.已知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n14,当n为何值时,前n项和Sn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例3.等差数列an中,a28,a10185
1)求an的通项公式(2)从数列an中取出第2、4、8,2n项,按原来的顺序组成数列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课后作业:备考指南P111 #8P112 #12
巩固练习:备考指南P111~112#2#3#5#6 P112 #9#10
(((((
第二篇:等差数列求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等差数列求和教案
知识与能力:通理解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定义,理解倒序相加的原理,记忆两种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体会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已知其中三个量,求另两个值。
教学难点:获得公式推导的思路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故事提出问题: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位于印度,是国王为他心爱的妃子而建,传说泰姬陵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圆宝石镶嵌而成,共有100层,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吗?
(板书)“
2.讲解新课
(板书)等差数列前 项和 公式推导(板书)
问题1“S=1+2+3+4+、、、、+n(倒序相加法)分小组讨论
问题2:
”,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于是.于是得到了两个公式: 和
3、知识巩固:(1);
(2)
4、课堂小结
1.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
(结果用 表示)
2.倒序相加法和分类讨论法的数学思想
第三篇:等差数列求和教案
课题:等比数列前 项和的公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方法求一些数列的前 项和.(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3)通过教学进一步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难点是公式推导的思路.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见教材第26页)提出问题:1222…229=?
二、新课讲解:
记s1222229,式中有3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29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即s1222229,①
2s222229230, ②
②-①得 2ss2301,即s2301;由此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sna1a1qa1q2a1q3a1qn1,如何化简?
等比数列前项n和公式
仿照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和方法,等式两边应同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q,即
sna1a1qa1q2a1q3a1qn1 ③, 两端同乘以q,得
2sna1qa1q2a1q3a1qn1a1qn
④, ③-④得(提问学生如何处理,适时提醒学生注意 的(1-q)sna1a1qn ⑤,取值)
当q1时,由③可得snna1,(不必导出④,但当时设想不到)当q1时,由⑤得
a1(1qn)。
sn1q反思推导求和公式的方法——错位相减法,可以求形如的数列的和,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板书)例题:求和:
s1234n 234n22222设, 其中n为等差数列,为2n等比数列,公比为1,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2解:
s11111223344nn22222
两端同乘以1,得 2111111 s2233445nn1222222两式相减得
111111ns234nn12222222
于是,所以1n11s2n1n(1n)1222ns2n112212
说明:错位相减法实际上是把一个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公式其它应用问题注意对公比的分类讨论即可.三、小结:
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公式的应用;
2.用错位相减法求一些数列的前n项和.
第四篇:等差数列求和教案
等差数列求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获得推导公式的思路.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播放媒体资料):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课件设计见课件展示)二.讲解新课
(板书)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 1.公式推导(板书)
问题(幻灯片):设等差数列 的首项为,公差为,由学生讨论,研究高斯算法对一般等差数列求和的指导意义.思路一:运用基本量思想,将各项用 和 表示,得,有以下等式,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似乎与 的奇偶有关.这个思路似乎进行不下去了.思路二:
上面的等式其实就是,为回避个数问题,做一个改写,两
式左右分别相加,得,于是有:.这就是倒序相加法.思路三:受思路二的启发,重新调整思路一,可得,于是
.于是得到了两个公式(投影片): 和.2.公式记忆
用梯形面积公式记忆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这里对图形进行了割、补两种处理,对应着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两个公式.3.公式的应用
公式中含有四个量,运用方程的思想,知三求一.例1.求和:(1);
(2)(结果用 表示)
解题的关键是数清项数,小结数项数的方法.例2.等差数列 中前多少项的和是9900?
本题实质是反用公式,解一个关于 的一元二次函数,注意得到的项数 必须是正整数.三.小结
1.推导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思路;
2.公式的应用中的数学思想.
第五篇:等差数列求和练习题
入门题:
1、有一个数列,4、10、16、22 …… 52,这个数列有多少项?
2、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3,公差是2,项数是10。它的末项是多少?
3、求等差数列1、4、7、10 ……,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是多少? 4、6+7+8+9+……+74+75=()5、2+6+10+14+ …… +122+126=()
6、已知数列2、5、8、11、14 ……,47应该是其中的第几项?
7、有一个数列:6、10、14、18、22 ……,这个数列前100项的和是多少? 练习题: 1、3个连续整数的和是120,求这3个数。2、4个连续整数的和是94,求这4个数。
3、在6个连续偶数中,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的和是78,求这6个连续偶数各是多少?
4、丽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6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会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16个。丽丽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多少个单词?
5、有8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
6、某班有51个同学,毕业时每人都要和其他同学握一次手,那么这个班共握了多少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