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一、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2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3个词语。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3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
语文学科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6.金色的草地课型阅读主备丁晓燕教材、学情分析《金色的草地》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一学期教学设计课题名称16.金色的草地课时2授课时间课标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
-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草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
-
部编新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金色的草地
(教学反思参考3)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
-
部编新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金色的草地
(教学反思参考2)金色的草地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金色的草地》教案教学设计课题金色的草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通过描写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后来,作者偶然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展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
-
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 学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同步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同步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蒲公英的花像我们的手掌,能张开、合上。B.小燕子站在电线上,像五线谱上的音符。C.那雪如同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金色的草地》部编版(1)
16《金色的草地》一.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2.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人物的快乐,能紧扣关键词说出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 金色的草地》作业单
《金色的草地》练习—、看拼音,写词语。shèngkāiwánshuǎdiàoyúguāncháhélǒngyÌběnzhèngjīngyǐnrénzhùmù二、填写合适的词语。的花瓣的草地
-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精选47篇)
篇1: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的语句,能体会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的快乐。2、根据相关内容理清蒲公英颜色在
-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 学习目标: 1.掌握品读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学习运用想象和对比的教学方法。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15个词语。 2、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
-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公开课教案 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
-
三年级语文上册《2.金色的草地》教案
2.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
-
三年级上册《金色的的草地》教案-精选文档
三年级上册《金色的的草地》教案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