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初中阶段现代汉语虚词
-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完整版
一、按 根据,依照。 1.按+名。按后边可以是单音节名词,也可以是多音节名词或名词短语。用在多音节前时,“按”后边可加“着”。 按时汇报 | 按期完工 | 按一定的程序加工制
-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28例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模版)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28例 1.不必 未必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
-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范文大全
初中文言虚词整理 故 1、 旧,原来。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学过的知识。) 《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原因,缘故。 《陈涉世家》:“扶苏
-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
-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14个
2012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临沂九中 刘翠松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4个。 【之】 (一)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1.作第三
-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0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的常见用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最终5篇)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
-
2011届初中150个实词及6个虚词整理
2011届初中150个实词及6个虚词整理 比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3)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 1)并列,靠近
-
现代汉语专题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1.普通话是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 √ ) 2.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而应该保留。( √ ) 3.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鼻
-
2002现代汉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02年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 《现代汉语理论》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狭义的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
-
初中阶段心理特征
一对一辅导发现初中阶段: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的第二个发展飞跃期会出现自我意识的高涨,反抗心理,情绪表现的矛盾性(强烈狂暴
-
初中阶段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虽然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非智力因素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初中生学习的非智力因 -
虚词语气词范文合集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
-
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 -
虚词教案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
-
常用虚词专题(含五篇)
中考文言文复习——常用虚词初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孙永健学生姓名:之(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