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七下数学教案
-
人教六年级数学教案
黄花镇黄花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执教者: 陈荣利2012年上学期 第一单元百分数(二) 1.百分数的应用(二) 课题一:利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一的第
-
人教七下语文教学计划最新[5篇]
语文学期教学工作想要开展顺利,需要教师们及时地制定好相关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关于人教七下语文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人教七下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
-
人教七下第七单元教案集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其存在形式。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
-
人教五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图 形 的 变 换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
人教新目标英语七下-阅读理解
(一) There are so many interesting truths about animals. Do you know them? Let’s have a look. Chickens are only animals have combs(头冠), a piece of red flesh
-
人教七下语文期末测试答案
人教七下语文期末测试答案
一1、(1)cuxian (2)粲贴(3)叱咤风云 2、C3、(1 )——(5)略
(6)、①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②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4、(1)高尔基 (2 ) “ -
人教统编版七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2016年新编) 702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告一段落。本学期我担任70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
-
新人教(七下)2009-2010
2009-2010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1.C2.C3.C4.C5.C ;6.A7.C8.A9.C10.C 二、11.80°锐角12.2013.70°14.(7,4)15.105°
16.略17.19.略° 三、21.略
四、22.两直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3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2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
-
人教七下第五章5.2平行线及其判定导学案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平行线 学习目标 1.知道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了解平行公理的推论,能够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跟踪练习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作家作品汇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作家作品汇总 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
-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题解
1.大自然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探险这一活动充分考验了人们的生存意志和生命活力。我们也许不像探险家一样,去深入”险地”,但 -
七下《一面》.教学案(精选5篇)
《一面》学案
主备:卢方红
教学目标:
1、掌握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2、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
一课堂演练: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jiào tuí唐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圆(三)
认识圆(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数一数[大全5篇]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P26—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镜像对称
镜像对称 教学目标 1.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 知道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