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数学七年级试题
-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人教)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
-
人教新版七年级古诗文(定稿)
观沧海 【作者】曹操 【朝代】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
-
人教新版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试题二
四年级上期数学期末复习(二) 班级姓名 分数5、在1和5之间添7个0,这个数就是一亿零五。( ) 6、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 7、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相交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1. 某中学有若干名学生住宿舍,若每间宿舍住4人,则有20人没有宿舍住;若每间住8
人,则有一间宿舍住不满。求住宿学生的人数及宿舍的间数。2.若不等式组x-a>0的解 -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试题
兰陵县向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测试题(2014) 姓名: 班级: 学号:成绩: 选择题: 1、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麦积
-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后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是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和小学学过的方程的基础上而展开的,第一节内容从算式到方程,重在让学生体验用方程的思想解
-
【精品教学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平行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平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已知直线
-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7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修改后》《语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 -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人教)(精选五篇)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 A.秦朝 B.东汉 C.西
-
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_人教新课标版
A.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B.牺牲了自己就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单项选择题(42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之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范文合集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直接写出得数 (共1题;共10分) 1.(10分
-
七年级数学 1.2.1 有理数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5篇)
1.2.1 有理数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
-
七年级数学下册_平移教学设计_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五星乡一中 王金花 ●教学目标: ( 1 )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设计图案等活动,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 2 ) 能力目标:培养学
-
数学:1.1正数和负数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1. 1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
-
2018年人教七年级数学培训之第一讲 有理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讲有理数 知识点回顾: 1.有理数: 凡能写成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
-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下学期试题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下学期试题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下学期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9.
-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果向东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那么向西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记为( ) A.错误!未找到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