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行程问题相遇追及问题
-
应用题--行程问题(相遇,追及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之 行程问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会分析不同类型的相遇及追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加强了解列
-
行程问题之追及问题
第八讲:行程问题之追及问题 教学目标:1、理解追及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量间的相依关系。2、能根据问题的画出符合题意的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3、在培养学生逻辑思
-
运动学——追及与相遇问题
●“运动学”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
1、“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速直线运动”:何时相距最远、何时相遇2、“匀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
处理方法:求出“速度相等”时的 -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7相遇,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7(相遇、追及问题) 执笔人:彭再荣 审核人:邹伟杰 教学目标 1、 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化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 2
-
高三物理教案 追及与相遇问题复习
高三物理教案 追及与相遇问题复习一、相遇 指两物体分别从相距x的两地运动到同一位置,它的特点是: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的矢量和等于x,分析时要注意: ⑴、两物体是否同时开始
-
行程问题之相遇和追击教学案3
行程问题之相遇和追击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相遇问题中总路程、相遇时间、甲乙的速度之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灵活选用适当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追击问题中路程差
-
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 (相向而行):追及路程/追及速度和=追及时间(同向而行):追及路程/追及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奥
-
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 1、 姐妹两人分别从相距20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同向出发,妹妹每分钟走45米,姐姐每分钟走65米,妹妹在前,姐姐在后,多少分钟后姐姐追上妹妹?2、 姐妹两人分别从相距200米的甲
-
小学行程问题
.小学行程问题的经典应用题(附答案)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
-
行程问题 1
行程问题1.小王汽车从家去县城,原计划每小时行12千米,由于有事晚出发半小时,要想按时到达,必须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行4千米。县城距小王家___________千米。
2.某人开车从A地到B地要 -
行程问题(一)
行程问题(一) 引入:甲乙两人相距200米,甲每小时走45米,乙每小时行55米。几分钟后两人相距500米? 完成“相遇问题”填空1~3;“追及问题”填空1~3。 讲解例1~例4。 例1: 妹妹放学回
-
行程问题教案(汇编)
第七讲 行程问题(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教育内部教材六年级《行程问题》。 一、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
-
简单行程问题教案
“简单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金城江区第九小学 yinhaijin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53页例5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意义和速度简便表示
-
行程问题教案
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内涵。从实际问题中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间的关系。 2.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
-
行程问题三
第三讲行程问题(三)
【专题导引】
本周主要讲结合分数、百分数知识相关的较为复杂抽象的行程问题。要注意:出发的时间、地点和行驶方向、速度的变化等,常常需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 -
六年级行程问题
六年级《行程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三者关系的问题,并能解答实际问题。◆重 难 点: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三者关系。 ◆教学步骤
-
《相遇问题》教案
相遇问题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100页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建立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相遇问题”的
-
《相遇问题》说课稿
《相遇问题》说课稿 《相遇问题》说课稿1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变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