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学奥数追及相遇问题
-
小学奥数3-1-3 多人相遇和追及问题.教师版
多人相遇和追及问题教学目标1.能够将学过的简单相遇和追及问题进行综合运用2.根据题意能够画出多人相遇和追及的示意图3.能将复杂的多人相遇问题转化多个简单相遇和追及环节
-
小学奥数3-1-4 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教师版
3-1-4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画图解行程题2.能够利用柳卡图解决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3.能够利用比例解多人相遇和追及问题知识精讲板块一、由简单行程问题拓展出的
-
小学奥数3-1-2 相遇与追及问题.教师版
相遇与追及问题教学目标1、根据学习的“路程和=速度和×时间”继续学习简单的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问题2、研究行程中复杂的相遇与追及问题3、通过画图使较复杂的问题具体化、
-
小学奥数——追及问题(范文)
第3讲 追击问题 (一)知识要点 1.追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路程差=速度差×追击时间 在速度差、追击时间和路程差这三个量中,如果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2.在解
-
奥数追及问题
奥数第七讲 行程问题(一) ——追及问题 第七讲 行程问题(一) ——追及问题 本讲学习的追及问题与相遇问题同属于行程问题中的一类,它是同向运动问题。追及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两个
-
小学奥数追及问题总结(精选五篇)
追及问题 解决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在解决追及问题中,我们要抓住一个不变量,即追赶者所用时间
-
小学奥数3-2-3 猎狗追兔问题.教师版
猎狗追兔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本讲学习要学生学会对行程问题中单位进行统一;2.追及问题在分数应用题的理解与应用;3.能够理解比例及相关知识的初步引入;4.解题中追及问题公式、比例(
-
应用题--行程问题(相遇,追及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之 行程问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会分析不同类型的相遇及追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加强了解列
-
运动学——追及与相遇问题
●“运动学”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
1、“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速直线运动”:何时相距最远、何时相遇2、“匀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
处理方法:求出“速度相等”时的 -
小学数奥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
【例题】 一群松鼠共108只,在一起吃草莓,每只大松鼠分到15个草莓,每只小松鼠分到12个草莓。草莓刚分完,小松鼠很快就把草莓吃完了,又要求再给每只小松鼠分3个草莓,每只大 -
2014最新小学奥数高斯问题
五年級(繁體)下冊《高斯求和》 姓名:班別:日期:得分:高斯求和 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幼年時代聰明過人,上學時,有一天老師出了一道題讓同學們計算: 1+2+3+4+…+99+100=? 老師出完題後,全班同學
-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相遇与追击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相遇与追击 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
-
四年级奥数追及问题-教师版1[推荐5篇]
追及问题精讲 知识导航 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 例1:甲、乙两地相距240
-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7相遇,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7(相遇、追及问题) 执笔人:彭再荣 审核人:邹伟杰 教学目标 1、 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化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 2
-
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 【知识点讲解】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
-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及答案(大全)
Fpg 盈亏问题 1、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の有
-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定稿)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
-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教案.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教案 一、本讲学习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弄清楚工作量、时间、效率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行程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工程问题的实质就是工作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