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数连乘教案
-
五年级小数连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六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
-
连乘教案
教学内容:P80——81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
-
《连乘》教案
《连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学校体操表演方阵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过程目标: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胜利友爱小学段洪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综合算式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2.
-
三年级《连乘》教案
三年级《连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乘加、乘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步计算算式的意义,从中抽象出综合算
-
连乘、连除(教案)
连乘、连除(1) 教学内容:P6、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在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学会数学化能力。从单乘单除迁移到连乘,在分步计算的基础上过度到
-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7。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
连乘应用题教案一
应用题(一) (连乘应用题)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解答。(二)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培
-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 第1时总序号:第 节 教学内容 本40-41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
小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同学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和观察、比较、笼统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同学初
-
连乘、乘加、乘减 教案
连乘 乘加 乘减[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
-
连乘应用题
连乘应用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 2.使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 3.培养学
-
连乘应用题
连乘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学习连乘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
-
连乘应用题
1、 每盒有6块肥皂,每块肥皂要2元,买5盒肥皂一共要多少元?2、 一盒饼干有8袋,每袋18块,5盒饼干有多少块?3、 每个班要摆8盆植物,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一共需要多少盆植物?4
-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乘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 2.使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
-
《小数加减法》教案
《小数加减法》教案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元4角=( )元 1.5元=( )元( )角 3元6角=( )元 5角=( )元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9.40=
-
《认识小数》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清水塘学校:邓婷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
-
小数比大小教案
《小数比大小》教学设计 谢永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正确比较两个小 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经历猜一猜、想一想、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