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学3年数学级习题
-
高频习题答案3
第三章习题与解答 3-1 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已知Vcc24V,输出功率Po5W,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中的直流分量Ic0250mA,输出电压Ucm22.5V,试求:直流电源输入功率P;集电极效率c;谐振回路谐振电
-
计算机习题3
1、键盘是—种 。 A.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 C.存储设备 D.输入输出设备 B 2、将计算机外部信息传入计算机的设备是。 A.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 C.软盘 D.电源线 B 3、将微
-
审计学习题3
习题3一、单项选择题
资料1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0年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在测试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A注册会计 -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3(5篇)
习题精选(三) 1.某同学在科技活动课上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瓶内放了足量的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6.5g锌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图A)。将图A的装置在托盘天平
-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3
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A 5、C 6、A 7、B 8、B 9、C二、名词解释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
-
极限绪论习题3
1. 利用有限覆盖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
证明:反证法:设{xn}:axnb,但是没有收敛子列。则x[a,b]都不是{xn}的任何子列的极限,从而对x[a,b],O(x,x),其中只含有{xn}的有限项。这样[a,b]O( -
上机习题3教案(范文模版)
实验三 MATLAB7.0基本编程 实验目的: ① 掌握脚本和函数; ② 掌握matlab中的变量和M文件的流控制语句; ③ 掌握函数的设计和实现。 实验要求:给出程序和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 一
-
《加法和减法》习题3(定稿)
《加法和减法》口算题
6-5= 5+4= 4+0= 9+0= 1+6= 3+7= 8+1= 10-3= 7-4= 7-5= 4+5= 5+5= 6+1= 10-1= 10-2= 10-0= 8-8= 6-4= 6-5= 7-1= 10-5= 10-6= 10-7= 6-4= 4+6= 9-2= 9- -
《第一节 日本》习题3
《第一节 日本》习题
一、填空题
1.日本的四个大岛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2.日本的民居,多用________的建筑材料建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目前 -
《做框架》习题3
找框架习题 填空: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它的优点是。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 4、举例三角形在生
-
助师理论习题-3
广东深圳职业训练学院姓名:联系电话:理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用地是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A居住B公共设施C道路广场D市政公用设施2、在
-
微观经济学3、4章习题及答案
问题 1 得 5 分,满分 5 分 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答案 所选答案: 对 正确答案: 对 问题 2 得 0 分,满分 5 分 需求曲线可以从收入消费线推导出来 答案 所选
-
新增公文写作习题3(范文)
公文写作核心考点概述 1.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根据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准确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4)坚持“
-
狱内侦查学习题3(范文大全)
一、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单个证据都必须具备的属性是( D ) A.整体性、一致性、唯一性 B.整体性、客观性、唯一性 C.关联性、一致性、合法性 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2、现场勘
-
第三章 基础习题3[精选五篇]
第三章 基础习题3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是。 A、过境货物 B、暂准进出口货物 C、一般进出口货物 D、
-
2015教师招考习题及答案3(模版)
2015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练习及答案 单选 1.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B )。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陶行知 2.下列表述中,最能体现启
-
3线性方程组典型习题解析
3 线性方程组 3.1 知识要点解析(关于线性方程组的常用表达形式) 3.1.1 基本概念 a11x1a12x2axax2112221、方程组 am1x1am2x2a1nb1a2nb2amnbm 称为含n个未知量m个方程的线性
-
《“变废为宝”研究交流会》习题3
《“变废为宝”研究交流会》习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C、随手乱扔垃圾 D、自觉重复使用废旧物品 2、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