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杨万里童趣诗群文教案
-
群文送别诗教案
送别诗群文教学 安阳市北门西小学靳云丽 教学目标: 1.理解5首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
-
送别诗群文阅读 教案
送别组诗 教案 教学内容:送别组诗 《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送朱大入秦》、《送别诗》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四首古诗,了解大意。 2、运用“解诗题——读诗文—
-
杨万里教案
杨万里 【教学目标】 1、了解杨万里的生平2、了解杨万里的诗歌思想及艺术特色 3、杨万里诗歌的不足之处 【教学重点】 1、从杨万里的几篇诗作之中,品味其艺术特色及思想 2
-
读童诗 群文阅读
《读童诗,品童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趣味和美。 2.体会儿童诗的特点。3.激发想象,在阅读实践中运用初步学会创编简单的儿童诗。 二、
-
送别诗群文阅读(5篇模版)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理解
-
群文阅读、趣味数字诗
《趣味数字诗》教学案例 教学篇目 《骄傲的0》《七的歌》《数字8》《6和9》《咏雪》 议题解读 此议题是对单篇课文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的拓展补充,旨在打通学科界限,把数学中
-
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四年级上册第三组“中外童话”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
-
群文阅读教案
《父母之爱》群文阅读 廖艳丽教学内容: 《母亲的故事》《鼾声》《父爱安全网》《秋天的怀念》表现父母的爱的文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
-
群文阅读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至爱亲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亲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2. 引导学生在学
-
群文阅读教案
《巨人的花园》阅读教学案例 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带来环境变化的真实意义。 2、感受童话的特点,从童话故事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教学准备:《自私的巨人》,反义
-
《咏柳》群文教案
古诗二首(一)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第2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书写古诗。 2.学生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
-
群文阅读教案
人生难活一份静 人生在世,俗事缠身。为生活而忙碌,为名利而奔逐,再加上红尘喧嚣,“静”就成了一份难得的享受。 有时候,很羡慕乡下的那些老人。冬春时节,农事不忙,他们喜欢篱下负暄
-
童趣 教案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童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背诵、翻译全文。 ②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③领悟作者的奇思妙
-
童趣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学设计 和安中学 钟光尤 2007 09 20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能正确翻译并领会课文大意。
-
《童趣》教案
《童趣》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本文,宜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
-
《童趣》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理清作者对童年趣事的记叙。 3、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4、学习
-
童趣教案
5.童趣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 ,并认识文言文的概念及学习方法。 (2)学会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凑。 (3)认识几种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 (4)学习积累文章中重点的文言词汇,并
-
童趣教案
童趣》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如: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 2、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学习基本的翻译方法,理解文言词句,掌握文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