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策划书教程
策划书教程
活动名称(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一、活动主题(主题名称用宋体,小四,加粗)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大学××活动主题”,置于页面中央,当然可以写出正标题后将此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
二、活动意义和目标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活动目标要具体化,并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这部分要求明确写出时间地点。(时间地点用宋体,小四)
四、活动主办部门:(宋体,小四)
五、活动参与人员:(宋体,小四)
六丶活动流程(活动流程是策划的核心)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写出每一点能设想到的东西,没有遗漏。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方面:会场布置、接待室、嘉宾座次、赞助方式、合同协议、媒体支持、校园宣传、广告制作、主持、领导讲话、司仪、会场服务、电子背景、灯光、音响、摄像、信息联络、技术支持、秩序维持、衣着、指挥中心、现场气氛调节、接送车辆、活动后清理人员、合影、餐饮招待、后续联络等。
六、经费预算:
列出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包括使用的地方,如教室或使用活动中心都详细列出。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七、活动注意事项;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
第二篇:商业策划书写作教程
商业策划书写作教程
一、执行总结是商业计划的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
1、本商业(business)的简单描述(亦即“电梯间陈词”)
2、机会概述
3、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
4、竞争优势
5、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6、团队概述
7、提供的利益
二、产业背景公司概述
1、详细的市场描述,主要的竞争对手,市场驱动力
2、公司概述应包括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以及它如何满足一个关键的顾客需求。
3、一定要描述你的进入策略和市场开发策略
三、市场调查和分析这是表明你对市场了解程度的窗口。一定要阐释以下问题:
1、顾客
2、市场容量和趋势
3、竞争和各自的竞争优势
4、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5、市场发展的走势(对于新市场而言,这一点相当困难,但一定要力争贴近真实)
四、公司战略阐释公司如何进行竞争,它包括三个问题
1、营销计划(定价和分销;广告和提升)
2、规划和开发计划(开发状态和目标;困难和风险)
3、制造和操作计划(操作周期;设备和改进)
五、总体进度安排公司的进度安排,包括以下领域的重要事件
1、收入
2、收支平衡点和正现金流
3、市场份额
4、产品开发介绍
5、主要合作伙伴
6、融资
六、风险、问题和假定
1、创业者常常对于公司的假定和将面临的风险不够现实
2、说明你将如何应付风险和问题(紧急计划)
3、在眼光的务实性和对公司的潜力的乐观之间达成仔细的平衡
七、管理团队
1、介绍公司的管理团队。一定要介绍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2、注意管理分工和互补
3、最后,要介绍领导层成员,商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八、企业经济状况介绍公司的财务计划,讨论关键的财务表现驱动因素。一定要讨论如下几个杠杆:
1、毛利和净利
2、盈利能力和持久性
3、固定的、可变的和半可变的成本
4、达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月数
5、达到正现金流所需的月数
九、财务预测
1、包括收入报告,平衡报表,前两年为季度报表,前五年为报表
2、同一时期的估价现金流分析
3、突出成本控制系统
十、假定利益这是你的“卖点”,包括
1、总体的资金需求
2、在这一轮融资中你需要的是哪一级
3、你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4、投资人可以得到的回报
5、你还可以讨论可能的投资人退出策略
编辑本段商业计划书模板
以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商业计划书为例
第一部分摘要一.公司概况描述二.公司的宗旨和目标三.公司目前股权结构
四.已投入的资金及用途五.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或服务介绍六.市场概况和营销策略七.主要业务部门及业绩简介八.核心经营团队九.公司优势说明十.目前公司为实现目标的增资需求:原因、数量、方式、用途、偿还十一.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及退出方案)十二.财务分析1.财务历史数据2.财务预计
3.资产负债情况
第二部分综述第一章公司介绍一.公司的宗旨二.公司简介资料三.各部门职能和经营目标四.公司管理1.董事会2.经营团队3.外部支持第二章技术与产品一.技术描述及技术持有二.产品状况1.主要产品目录2.产品特性3.正在开发/待开发产品简介4.研发计划及时间表5.知识产权策略
6.无形资产三.产品生产1.资源及原材料供应2.现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3.扩建设施、要求及成本,扩建后生产能力4.原有主要设备及需添置设备5.产品标准、质检和生产成本控制6.包装与储运第三章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二.目标市场的设定三.产品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四.目前公司产品市场状况,产品所处市场发展阶段(空白/新开发/高成长/成熟/饱和)产品排名及品牌状况五.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六.行业政策第四章竞争分析一.有无行业垄断二.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
三.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公司实力、产品情况四.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变化分析
五.公司产品竞争优势第五章市场营销一.概述营销计划二.销售政策的制定
三.销售渠道、方式、行销环节和售后服务四.主要业务关系状况五.销售队伍情况及销售福利分配政策六.促销和市场渗透1.主要促销方式2.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七.产品价格方案1.定价依据和价格结构2.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和对策八.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九.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第六章投资说明一.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二.资金使用计划及进度三.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任股权/对应价格等)四.资本结构五.回报/偿还计划六.资本原负债结构说明七.投资抵押八.投资担保九.吸纳投资后股权结构十.股权成本十一.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说明十二.报告十三.杂费支付第七章投资报酬与退出
一.股票上市二.股权转让三.股权回购四.股利第八章风险分析一.资源风险二.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三.研发风险四.生产不确定性风险五.成本控制风险六.竞争风险七.政策风险八.财务风险九.管理风险十.破产风险第九章管理一.公司组织结构二.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三.人事计划四.薪资、福利方案五.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第十章财务分析一.财务分析说明二.财务数据预测1.销售收入明细表2.成本费用明细表3.薪金水平明细表4.固定资产明细表5.资产负债表6.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7.现金流量表8.财务指标分析商业计划书应该注意的几点当你在写商业计划的时候,应该达到下列目标:
1、力求表述清楚简洁。
2、关注市场,用事实说话,因此需展示市场调查和市场容量。
3、解释潜在顾客为什么会掏钱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4、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引导他们进入你的销售体系的策略。
5、在头脑中要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投资退出策略。
6、充分说明为什么你和你的团队最合适作这件事。
7、请你的读者做出反馈。当你做商业计划并向投资者提交时,必须避免下列问题:
1、对产品/服务的前景过分乐观,令人产生不信任感。
2、数据没有说服力,比如拿出一些与产业标准相去甚远的数据。
3、导向是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市场。
4、对竞争没有清醒的认识,忽视竞争威胁。
5、选择进入的是一个拥塞的市场,企图后来居上。
6、商业计划显得非常不专业,比如缺乏应有的数据、过分简单或冗长。
7、不是仔细寻求最有可能的投资者,而是滥发材料。
第三篇: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啊。《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理论的性质
2.关于文学理论的形态
二、概念源流
文艺学
三、答题要点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四、相关知识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发展
2.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3.卡冈: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
五、参考文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一、内容提要
1.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2.关于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二、概念源流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三、答题要点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论人类的生活活动和按美的规律建造
2.恩格斯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交互作用
3.马克思恩格斯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4.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
5.哈贝马斯论交往行为
6.钱中文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五、参考文献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2.关于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3.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二、概念源流
1.生活活动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5.文学本体论
6.劳动说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三、答题要点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5.关于文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文学活动与人类生活活动的有机联系的问题。
6.关于文学发展动因上的多方面性与终极追溯。
四、相关知识
1.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
2.“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3.治世之音安以乐
五、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
2.关于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3.关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关于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二、概念源流
1.文学(literature)
2.意识形态(ideology)
3.话语(discursive)
三、答题要点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四、相关知识
1.冯?戴伊克:话语分析方法
2.杰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的七种模式
3.伊格尔顿:文学与意识形态
4.伊格尔顿:文学、话语实践和修辞学
5.阿多诺:艺术的双重性
6.阿尔都塞:艺术与审美和意识形态
7.中国古人论话语含蕴(四则)
五、参考文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一、内容提要
1.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3.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二、概念源流
1.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推陈出新
4.人民性
三、答题要点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的问题?
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学的意义。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论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五、参考文献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2.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二、概念源流
1.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
3.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
三、答题要点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言语?
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6.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7.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8.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9.关于文学言语的含蓄、多义、模糊性特征问题。
四、相关知识
1.“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
2.关于弗洛伊德的艺术是“性欲的转换形式”之说
3.关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和“原型”
4.审美“心理距离”说
5.“移情”说
五、参考文献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关于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关于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二、概念源流
1.材料
2.艺术发现
3.创作动机
三、答题要点
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3.自己是否从事过文学创作?是否发生过灵感?如果有,试述灵感的特点与个人体会,并尝试与直觉比较。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
5.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
四、相关知识
1.弗洛伊德等论人的心灵、潜意识及创造活动之奥秘
2.阿恩海姆等论视觉思维(含观察)、材料积累、艺术发现与创作动机
3.德谟克利特等论灵感与直觉
4.阿瑞提等论想象、意象以及构思
5.萨特等论意象与语词、心与手的关系
五、参考文献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一、内容提要
1.关于艺术真实
2.关于情感评价
3.关于形式创造
二、概念源流
1.艺术真实
2.艺术概括
3.情感评价
4.艺术形式
三、答题要点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作出评述。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5.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8.阐释“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文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四、相关知识
1.列?斯托洛维奇:诠释艺术的多方面本性的审美价值论
2.A.卢那卡尔斯基:审美价值——真善美之合一
3.F.席勒:艺术真实是诗意的真实而有别于历史的真实
4.黑格尔:艺术的真实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协调一致
5.N.冈察洛夫: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不是同一东西
6.乔治?卢卡契:文学创造中的人的主观性
7.高尔基:文学的真实是从同类许多事实中提出来的精萃
8.歌德: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9.丹纳: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殊表现得彰明较著
10.莫泊桑:艺术真实是运用诗艺创造出来的11.迪伦马特:艺术的主观性
12.胡风: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的融合
1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创造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14.恩格斯评论文学创造中的情感评价
15.列宁论托尔斯泰作品里情感评价的价值取向
16.中国古典诗学论情
17.罗宾科林伍德:艺术是表现情感的18.苏珊?朗格:艺术品就是情感的形式
19.鲁迅论情感评价的品格及其社会功利性
20.《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人文主义
21.童庆炳: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张力
22.黑格尔:内容与形式的独立完整的统一,就是艺术的中心
23.别林斯基:思想与形式融合一体,是不可分的24.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传达的内容决定形式的选择
25.宗白华:艺术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
26.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
五、参考文献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
2.关于文学作品的体裁
二、概念源流
1.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
2.象征型文学
三、答题要点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
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3.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5.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四、相关知识
1.有关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论述
2.有关象征型文学的论述
五、参考文献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2.关于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二、概念源流
1.典型
2.特征化
3.意境
4.意象
三、答题要点
1.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审美意象与意象主义的意象观的区别。
四、相关知识
1.关于典型概念
2.关于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
3.关于意象的多种理解
4.关于典型、意境、意象之间的关系
五、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文学的叙事
一、内容提要
1.关于叙事界定
2.关于叙述内容
3.关于叙述话语
4.关于叙述动作
二、概念源流
1.叙事学
2.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叙述者的声音
三、答题要点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4.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6.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7.试分析《窦娥冤》中的行动序列。
8.试分析《猫》和《沉沦》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四、相关知识
1.传统的西方叙事理论
2.传统的中国叙事理论
3.新叙事学
五、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抒情界定
2.关于抒情性作品的构成3.关于抒情方式
二、概念源流
1.抒情与抒情话语
2.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3.抒情话语的修辞
三、答题要点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10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相关知识
1.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宗白华论诗画关系
3.高友工论中国抒情美学
五、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一、内容提要
1.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2.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3.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4.文学风格与文化
二、概念源流
1.风格
2.创作个性
3.风格类型
三、答题要点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2.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3.如何理解文学的时代风格?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论风格的多样性
2.毛泽东论艺术要有特殊的民族风格
3.曹丕论作家的个性和风格
4.陆机论文体风格特征
5.刘勰论风格
6.方孝孺论风格类乎其人
7.姚鼐论风格之美
8.钱鍾书论“文如其人”
9.亚里士多德论风格的追求
10.布封论风格
11.歌德论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
12.巴尔特论风格
13.李延寿论南北词人之得失
14.刘师培论南北文学不同
15.赫拉普钦科论文学流派
五、参考文献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2.关于文学接受的文化价值
二、概念源流
1.文学消费
2.文学传播
3.高雅文学
4.文学接受
5.文学交流
三、答题要点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
4.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
8.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认识价值?
9.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阐释价值? 12
10.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交流价值?
11.如何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与其商业价值并无必然联系?
12.如何理解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出版业的复杂性?
13.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金钱的关系?
14.如何理解文学交流的典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与巴赫金的“对话批评”?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论作家决不应为了挣钱而写作
2.马克思、恩格斯论资产阶级将诗人和艺术家变成它的雇佣劳动者
3.马克思论艺术生产作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
4.马克思论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5.马克思论艺术生产本质上是非经济意义上的生产
6.马克思论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
7.马克思论精神产品的劳动量和价值量难以精确计算
8.马克思论精神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9.马克思论精神生产是人类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
10.马克思论艺术生产一定要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相联系
11.马克思论精神消费比物质消费更高尚
12.马克思论精神产品的两种存在形式
13.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
14.马克思论精神生产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5.马克思论精神生产作为雇佣劳动是巨大的进步
16.布瓦洛论文学是神圣的事业,不应成为惟利是图的手段
17.贝尔论艺术家与宗教狂
18.埃斯卡尔皮论不阅读的文学消费(“炫耀式”的文学消费)
19.瓦特论小说的兴起与读者大众的关系
20.鲁迅论文学创作与读者的关系
21.马克斯?韦伯论技术的进步不一定带来艺术品审美价值的提高
22.本杰明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
23.本杰明论艺术品的两种价值及其两种接受方式
24.本杰明论文艺与消费大众的关系
25.萨特论文学的商品化及文学的价值
26.桑切斯?瓦斯克斯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27.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论文化工业(大众文化)
28.本杰明论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中的作家及其作品
29.马克思论小说作品的认识价值
30.恩格斯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认识价值
31.葛兰西论通俗文学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和文化阐释价值
32.萨特论文学接受的交流价值
33.伽达默尔论阐释学经验的对话交往性质
34.姚斯(又译作“耀斯”)论艺术审美接受的互动与认同模式
35.姚斯论生活世界是一个互为主体的世界
36.巴赫金论文学接受的交往与对话价值
37.哈贝马斯论主体间性、自我认同与交往对话的关系
38.哈贝马斯论话语交往行为的规范性基础
五、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接受的发生
2.关于文学接受的发展
3.关于文学接受的高潮
二、概念源流
1.期待视野
2.隐含的读者
3.共鸣
4.净化
三、答题要点
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14
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
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
5.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
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的关系。
9.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有什么区别?
10.延留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有什么意义?
四、相关知识
1.孔子与“诗可以兴”
2.钟嵘与“滋味”说
3.司空图与“超以象外”、“味外之旨”
4.伽达默尔与文艺解释学
5.姚斯、伊瑟尔与接受美学
五、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一、内容提要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2.文学批评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
二、概念源流
1.文学批评
2.文学批评的标准
3.文化批评
三、答题要点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4.选择两种批评模式进行比较,说明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的区别。15
5.立足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简析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四、相关知识
1.方法、方法论与文学批评的方法
2.文学批评的文体
五、参考文献
第四篇:网络营销教程
http://学习,账号你的QQ号,密码是您注册时的密码,网络创业教程网是由普春燕女士个人出资2011年创办,本站出售自己撰写的网络创业教程。我们的教程讲述了从一件热销的网络产品开始做起,迅速扩展到如今包括皮革制品,家用电器,工艺礼品,日用百货,服装鞋帽,服装服饰,办公用品,办公设备,文体用品,体育用品,体育器材及配件,图书零售,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玩具、化妆品销售的B2C模式专业平台。
在通过网络销售产品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的实战网络营销的经验及技巧,并整理成一套有系统的网络营销知识体系,先后指导和策划了多家实体网站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平台,并提升了最高200%的的销售业绩。
网站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际路33号 网络创业培训项目合作唯一咨询邮箱:lizhao8878@126.com
官方免费服务投诉电话:400-6601-400 电话:0971-6962545 邮编:810000
http://学习,账号你的QQ号,密码是您注册时的密码,网络创业教程网是由普春燕女士个人出资2011年创办,本站出售自己撰写的网络创业教程。我们的教程讲述了从一件热销的网络产品开始做起,迅速扩展到如今包括皮革制品,家用电器,工艺礼品,日用百货,服装鞋帽,服装服饰,办公用品,办公设备,文体用品,体育用品,体育器材及配件,图书零售,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玩具、化妆品销售的B2C模式专业平台。
在通过网络销售产品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的实战网络营销的经验及技巧,并整理成一套有系统的网络营销知识体系,先后指导和策划了多家实体网站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平台,并提升了最高200%的的销售业绩。
网站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际路33号 网络创业培训项目合作唯一咨询邮箱:lizhao8878@126.com
官方免费服务投诉电话:400-6601-400 电话:0971-6962545 邮编:810000
http://学习,账号你的QQ号,密码是您注册时的密码,网络创业教程网是由普春燕女士个人出资2011年创办,本站出售自己撰写的网络创业教程。我们的教程讲述了从一件热销的网络产品开始做起,迅速扩展到如今包括皮革制品,家用电器,工艺礼品,日用百货,服装鞋帽,服装服饰,办公用品,办公设备,文体用品,体育用品,体育器材及配件,图书零售,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玩具、化妆品销售的B2C模式专业平台。
在通过网络销售产品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的实战网络营销的经验及技巧,并整理成一套有系统的网络营销知识体系,先后指导和策划了多家实体网站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平台,并提升了最高200%的的销售业绩。
网站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际路33号 网络创业培训项目合作唯一咨询邮箱:lizhao8878@126.com
官方免费服务投诉电话:400-6601-400 电话:0971-6962545 邮编:810000
第五篇:思想政治工作教程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体系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一、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历史沿革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义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理论体系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手段对受思想政治工作客体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
思想教育是对教育对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帮助教育对象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政治教育是进行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观点和政治品质的教育,坚定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道德教育是指社会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包含有四层意思:
第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理论基础,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才是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引导人们自觉地服从党的政治领导,以便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发挥强大 的动员作用,从而保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的完成。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振奋人们的精神,激发人们的热情,调动人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服务。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结构的要素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最终表现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体系
1.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2.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完整系统地揭示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3.思想政治工作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4.思想政治工作是被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学。5.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科学。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阶级性。2.实践性。3.综合性。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1.人的思想活动的规律
客观外界是复杂多样的,但客观外界作用于人们头脑产生思想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是物质因素(主要有物质生产资料、物质消费资料和物质享受等方面,其中物质消费包括吃、穿、住、行、用五个方面)。
二是政治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党组织、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方面)。
三是精神因素(主要有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友谊爱情、生活方式等方面)。
客观外界这三大基本因素反复作用于人的头脑,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这里所说的“影响”,一是指影响人们形成某种思想,二是指动摇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某种思想,三是指检验或校正某种思想。我们把客观外界这三种基本因素称为影响人们思想的客观源,它是通过有组织和无组织、有意识和无意识、自觉和自发的途径和方式来起影响作用的。
由于客观外界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外界作用于大脑形成的思想也是复杂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把人群中复杂多样的思想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包括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政治观、宗教观、理想观、道德观、荣辱观、美丑观、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等等,人们通常把人的思想意识形象地称为“灵魂”或“心灵”。
二是思想认识,主要是指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观察力、分析力、鉴别力和思想方法等。人们的思想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人们行为的复杂多变性。不管人们的行为怎样复杂多变,但构成人的行为的,主要有三个要素:
一是表情,主要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等。二是语言,主要有口头浯言、文字语言和形象语言等。
三是动作,如手舞足蹈,东跑西颠、前后奔忙、上下活动、左右摇摆等。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不是一种因素单独构成的,而是三种要素协调一致构成的。马克思主义把人们的需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物质的需要(包括物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二是精神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文化、道德、理想、信仰等)。三是交往的需要(包括生产中的交往、社会交往等)。
四是劳动需要(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职业劳动等)。
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违背了它的规律性,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收到不好的效果,或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范围、方法和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范围。
(1)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的研究。(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3)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体系理论的研究。(4)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的研究。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方法。(1)思想分析的方法。(2)调查研究的方法。(3)总结经验的方法。(4)实验的方法。(5)系统综合的方法。
三、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
第二,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
第三、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腐蚀,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四,有助于我们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建设。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 2.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建设起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为人们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确立群众观点、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针原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理论基础,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1.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 2.关于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3.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理论。
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相关科学理论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学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伦理学的关系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发展与优良传统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3.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4.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中国建立以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3.“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教训。
三、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1.端正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2.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3.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
4.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及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一、保证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任务服务
二、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干部和群众
三、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
六、实事求是地同错误思潮作斗争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
一、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
1.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连续性和前进性的统一。2.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质的稳定性与量的变动性的统一。3.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内容与新鲜经验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统一。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1.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2.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探索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第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一、“生命线”的科学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向我们表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解决从事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来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生命线”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包含着指引、保证、服务三层意思。所谓指引,就是给群众指方向和引路。我们党给群众指方向和引路,主要是通过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的。
所谓保证,就是从思想上、政治上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和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党要完成各项任务和实现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激发群众的奋斗精神和积极性。
所谓服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党的其他一切事业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为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顺利发展制造舆论,讲清这项事业的重大意义,使人们自觉投入到改革和建设之中。二是为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三是动员人们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四是教育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当有了矛盾时就自觉服从国家的利益。五是排除“左”右倾向的干扰,防止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侵蚀,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始终健康向上,使社会政局长治久安、稳定发展。
二、“生命线”在新时期的历史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起政治保证作用。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在历史的大变动、大转折中进行的,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是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中进行的。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保证经济建设始终沿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防止在经济建设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倾向和错误决策,同时也保证经济建设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和舆论环境。
2.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起动力支持作用。
靠什么调动人的积极性呢?首先靠共同的利益,同时也靠共同的理想,靠我们党的组织工作,靠我们党的凝聚工程。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这个工作的。人民群众通过党的组织工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就会更加充满信心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能够日益巩固。这也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搞好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
3.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起精神凝聚作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等日益多样化。这些多样化,增强了社会生活的活力,更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各种利益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群众晓以大局、讲明道理,理顺其情绪,增强人们对于改革和发展的信心,减少可能出现的思想疑虑,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思想政治保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使人民群众更加和谐地团结和凝聚起来。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而且是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事实上, 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主要是靠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因为, 构成劳动者积极性的主体因素——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形成。而由思想政治工作所形成的劳动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决定着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具有相同劳动能力的人, 其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这两个量之间的差往往取决于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第二,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其劳动态度的好坏和劳动纪律的强弱, 而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的状况又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第三,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关系到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 影响劳动者作为群体一员的群体意识、协同意识以及责任感等。而这些因素也对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中心环节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环节 1.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2.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条件。
3.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
4.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
回顾我们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并且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可以说,我们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总之,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我们党靠它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在建设年代,我们党靠它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靠它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所具有的优势和团结胜利的法宝,愈是困难的时候,愈是关键的时刻,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愈大。我们要无比地珍惜这一传统,努力发挥这一政治优势。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手段
四、思想政治工作能为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新的途径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与任务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客观依据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理论基础。2.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现实依据。
3.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状况与人们人格的发展规律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直接依据。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所谓目标,就是指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人们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进行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及行为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简单地说,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1.改造思想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思想意识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表露出来的个人好恶、欲望等情感,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制约和影响。
改造思想意识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
人的觉悟一般有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之分。政治觉悟,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政治方向问题,指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它是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品质和政治行为等的综合表现。
思想觉悟主要是指对社会、对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它是思想品质、思想作风、思想方法和思想行为等的综合反映。
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是不能分离的,一般统称为思想政治觉悟。其中政治觉悟是核心,影响着思想觉悟的提高。
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2.改造思想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改造主观世界不只是改造思想意识,还必须包括改造认识能力。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改造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人们只有有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而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性。
提高认识能力,主要是指提高人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分辨能力。
观察能力,也叫观察力,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敏锐感觉和对各种现象的鉴别能力。分析能力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是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从感性发展到理性,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化。就思维活动来说,基本上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是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阶段、属性,区别事物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偶然的和必然的各种因素,掌握事物某些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综合则是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阶段、属性在思想上连结起来,探索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分辨能力,就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要完全分辨是非是很困难的。这里既有政治上的大是大非,也有生活上的小是小非,更有大量思想上、政治上、学术上、艺术上存在的各种是非认识问题。我们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要掌握辨别是非的标准。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也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人们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也就是提高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1.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针。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们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
2.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中的主要工作(1)抓住“灌输”环节,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2)抓住“转变”环节,帮助人们认真改造思想。(3)抓住“调节”环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1.必须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2.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力帮助群众实现多种多样的需要。(2)要切实解决好影响群众积极性的外部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群众发挥积极性的外部环境。(3)要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4)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第六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要教育人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区分对象、循序渐进
三、始终把转变人的世界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
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节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一、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这条基本路线概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它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它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根本政治原则和基本国策。3.它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规定了完成中心任务的基本方针。
二、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1.党的基本路线是指引和决定全局的政治路线。2.党的基本路线是具有严肃的科学性的路线。3.党的基本路线是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的路线。第三节 理想信念教育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第四节 道德教育
一、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二、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第五节 民主与法制教育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二、要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之间的关系
三、要科学地把握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的目标
四、领导干部要带头接受民主法制教育 第六节 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要大力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
1.通过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使人们对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2.通过加强国家形势的教育,让人们全面认识西方文化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
3.通过加强国家形势的教育,让人们认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增强加速自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紧迫感。
4.通过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培养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形势的习惯,提高人们观察形势的能力。
二、要大力加强国内形势政策的教育
1.要从维护大局出发,深入进行当前国内形势教育。
2.要紧密配合改革的中心任务和难点问题,广泛深入地进行方针政策教育。3.要善于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结合起来。
第七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一节 坚持“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一、“两手抓”方针的基本内容
二、新时期坚持“两手抓”方针的战略意义
1.坚持“两手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方针。2.坚持“两手抓”是对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三、新时期坚持“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有效途径
1.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增强党政领导坚持“两手抓”的自觉性。
2.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两手抓”作为培训、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把“两手抓”作为培训、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干部。
第二,要把“两手抓”作为管理、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使广大干部成为“两手硬”的好干部。严格考核,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两手抓”的方针,制定出明确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中央组织部曾对新时期考核干部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作了总结,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一是考德,主要是考核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和作风; 二是考能,主要考核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是考勤,主要是考核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 四是考绩,主要是考核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率;
五是考学,主要是考核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的情况。第二节 坚持疏导的工作方针
一、疏导方针的含义
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方针,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方针,即疏导方针。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疏导是指疏通人们的思想,把人们的思想、言行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疏通,就是广开思路、言路。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言论渠道,让大家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畅所欲言,把想法、意见和建议表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相互沟通、理解。
引导,就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也就是在广开思路、言路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认识问题,把人们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对正确的思想和意见加以采纳、支持和提高,对不正确的思想和意见进行解释、教育和必要的批评。这种教育和批评,应该是晓之以理、授之以知、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
二、确立疏导方针的科学依据
1.疏导方针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2.疏导方针适合人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规律。
3.疏导方针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
4.疏导方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符合我国的实况情况。
三、全面贯彻疏导方针
1.必须坚持双向疏导。
双向疏导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互动活动,要注意调动教育对象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双方是互相学习、相互教育的。因此,教育者在对教育对象疏导的同时,也接受教育对象的疏导,这将有利于教育双方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坚持疏导与灌输相结合。3.坚持疏导与执法相结合。
4.要勇于疏通。5.要善于引导。
第八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灌输原则
所谓灌输,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正确的、科学的思想、理论、观点、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等等,从外部传递、输送给工作对象。
首先,人的正确思想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
其次,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不能从工人阶级内部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部灌输进去。再次,意识的园地不是空白的,无产阶级意识不去占领,资产阶级的意识必然会占领。
二、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
首先,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关系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其次,是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所要求的。再次,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目标上结合。第二,在制度上结合。第三,在行动上结合。
第四,各种手段的运用相结合。
三、教育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这是由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人们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所要求的。再次,这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觉悟和调动其积极性的需要。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教育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尊重群众的主人翁权利。
第二,要理解和关心人们的情感和需要。第三,要把教育人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
第四,要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把教育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
四、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思想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思想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是指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是否实事求是、是否符合辩证法、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思想意识问题,主要是指人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道德和其他意识观念等。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有两层含义: 第一,在处理由于某些部门工作的失误或职工本人的实际困难而产生的思想问题时,一方面要进行思想教育,做好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第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是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了解群众思想问题背后存在的实际问题,防止和克服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第二,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要积极加以解决。第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要进行思想教育。
五、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
表扬与批评,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常用的两种教育方式。表扬,就是对人们取得的成绩,人们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对人们的优点、长处加以赞扬。批评,就是对人们正确的思想、行为、态度提出意见和看法,对人们的缺点、错误予以否定。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进行表扬和批评的工作。
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把握好量度。第二,把握准确度。第三,选好时机和场合。
六、思想教育与法纪处理相结合,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疏导方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但不是取消纪律、否定法制。首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耐心。其次,要提高执行法纪的自觉性。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同时要辅之以严格的组织纪律。
七、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靠说,二是靠做,而且做比说更为重要。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去影响和教育群众,做群众的榜样。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言教能力。
第二,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第三,在身教时也不能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是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言教讲道理,身教作表率,言教不能脱离身教的制约。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臵抓紧抓好
二、突出主题,明确任务,为不断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三、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五、占领阵地,扩大覆盖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九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艺术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 1.说服教育,以理服人。2.关怀体贴,以情感人。二、一般教育与个别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三、抓两头促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的方法
1.树立榜样,典型示范。2.帮助后进,促其转化。3.抓好中间,促进两头。
四、寓教于有益的理论学术和文体活动的方法
1.必须正确对待、积极支持群众的正当兴趣和爱好。
2.要充分重视网络、报刊、电影、电视、广播、录像、音乐、舞蹈等现代化工具和宣传形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3.形象化教育必须与说理教育相结合。
五、激励的方法
激励通常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的心理过程,亦即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心理过程。衡量积极性高低有以下标志:
第一,工作自觉性。第二,工作主动性。第三,工作创造性。第四,工作坚韧性。第五,工作情绪性。第六,工作有效性。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一种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激励方法。所谓目标是指劳动者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需要的对象。目标管理指上级和下级、领导和群众共同制定企业经营目标或部门工作目标,使人人从中受到激励,并且在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下放权限,使下属人员在执行目标的方法步骤上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目标管理,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运用目标激励法有三个阶段。一是确立目标。二是执行目标。三是对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评定。2.民主管理法。
实行民主管理,人民群众能参加决策、发表意见,从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尊重、信任的需要。同时,实行民主管理,领导与人民群众之间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加深了理解,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相互信任的社会心理气氛,人民群众心情舒畅,产生满意感、归属感。因此,民主管理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因而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
民主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1)参与式管理。(2)提案制。(3)对话制。(4)职工代表大会制。3.强化方法。
正负强化运用于管理过程就是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对人的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奖励作为一种正强化,能够满足人的某些需要,增强活动动机,从而可以激发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惩罚作为一种负强化,可以使人失去已获得的地位、荣誉、尊严。因此,具有预防受到惩罚作用。为了不受到处罚而努力工作,从反面激励人们的积极性。
有效奖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奖励的公正性。
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三是奖励要与贡献相当。
四是奖励要及时,奖励要注意其时效。
五是奖励方式要依据受奖者的需要及个性特征而定。有效的惩罚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改进工作的手段,因此惩罚的出发点应该是善意的。第二,处罚要适当。该惩必惩,但必须注意罚过相当,过宽过严都会产生消极作用。
第三,惩罚要一视同仁,领导者要不论亲疏,凡该罚者一律罚,不能姑息迁就,袒护有过者,以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和领导者的权威性。
第四,惩教结合。惩罚是为了教育,为了改进工作,不能单纯地惩罚,必须与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帮助有过失者认识自己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制定改正的具体措施。
4.反馈方法。
反馈用于管理过程中,通常指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使人们知晓自己活动的结果。运用反馈激励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反馈信息的灵敏性。二是反馈信息的可靠性。三是反馈方式的多样性。四是反馈信息的因果性。5.竞赛方法。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艺术 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艺术
二、个别谈心的艺术
三、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语言表达的艺术
第十章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选择与优化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含义。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指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全部过程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2.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基本特征。(1)广泛性。(2)复杂性。(3)动态性。(4)渗透性。(5)可塑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影响。2.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影响。
3.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影响。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作为构成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生产力实体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水平的总和。
二、政治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环境中最直接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价值目标,同时还向全体社会成员传递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使受教育者形成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塑造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这就意味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制约具有普遍性、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政治环境的构成主要有以下五个层次:一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制度;二是反映社会政治制度的具体体制;三是政治生活的运行过程;四是与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五是国际政治。
三、文化环境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因素的文化,主要指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一定社会精神文化的总称。
四、人际关系环境
人际关系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群体之中,并且在与群体成员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内容,成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直接影响源。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选择与优化
一、环境的选择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际关系环境基本上是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相适应、相一致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也不排除在某些问题上和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性。这具体表现在:(1)经济上的不适应。(2)政治上的不适应。
(3)在思想文化上的不适应。(4)在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在实际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选择必须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客观原则。2.择优原则。3.御劣原则。
二、环境的优化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坚持两手抓,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优化小环境,强化微观的可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