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读后感
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读后感1继续阅读《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这是阅读的这本书的第五周。书中从许多叙事故事中引领学生们的德育成长,也包括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德育问题,书中都是用故事的方式来引导我们感悟,比如美国挑选海军陆战队队员“三选一”的故事。我也是把这些故事乐此不疲的讲给我的儿子听,讲给我的学生听,这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教育。
故事从何而来?书中这样说:一个好的主题,一个好的故事,一次生动的叙述,一个感人的情节,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张内涵丰富的,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这样的资源。生活就是故事,成长就是故事教育就是故事。把育人的要求隐藏在生动的故事中,春风化雨,育人无痕,这就是叙事育人的智慧,拨动“情”弦的艺术。教育是一个走进故事、创编故事、完善故事的过程。用故事走进心灵,以智慧引领成长。
书中的这些故事我们都能讲述给我们的`孩子听。“苏珊大妈”、“月亮妈妈”、厨房工友都是普通人,他们因为有了人生的目标追求、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了改变命运的志向,真正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孩子们都喜欢这些故事,并从中获取你不可思议的力量。
毋庸置疑,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比机械反复的唠叨和堆砌的视频更有趣,也更有效。我们可以尝试讲故事,用自己或者别人的故事,重新拾起一个个句子和情节,赋予他们新的养分,细细琢磨,寻找着更为生动的表达,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种渴望已久的感觉又重新流淌在心与心之间。
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读后感2本周我继续阅读《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的60-78页的内容,也是思路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相较于前篇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摘录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显得生动有趣多了。
这一部分内容继续讲述了叙事育人的德育方式在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中摘录了《十字架的故事》、《白龙马与小驴》、《大师的追求》《苏珊大妈》、《月亮妈妈》和《百年清华名人录》中打饭工友孜孜不倦学习的故事来说明心中有目标、有追求才有实现理想的不竭动力。
书中指出,励志故事是人生的加油站,富有理想追求精神文化的儿童青少年需要励志故事的不断加油,才能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勇气和动力。在芸芸众生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我们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感人的故事、亲情的故事、哲理故事、励志故事,只要通过有效叙述可以感化我们,同样可以感化未成年人。我要利用好叙述故事来感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成长。
那么故事从何而来?书中指出一个好的主题,一个好的故事,一次生动的叙述,一个感人的情节,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张内涵丰富的,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这样的资源,真是“处处留心皆故事”啊。生活就是故事,成长就是故事,教育就是故事。把育人的要求隐藏在生动的故事中,春风化雨、育人无痕,这就是叙述育人的智慧,拨动“情”弦的艺术。教育是一个走进故事、创编故事、完善故事的过程。我以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讲好故事、用好故事,用故事走进心灵,以智慧引领成长。
第二篇:读《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有感
读《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有感
——做一个会叙事的老师
最近,我在读李季教授的一本书《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当我一看见书名的时候,这本书就深深吸引着我,我想从书中寻找到解决小学德育问题的好对策。
这本书开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这句话给了我们一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颗定心丸。面对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德育问题,我们班主任正需要一套破解德育难题的方法和对策。德育问题层出不穷,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把握规律,就能找到有效的对策。
1、积累故事,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叙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痕的教育,是一种以情感表达、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为动力的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叙事教育犹如一股春风,轻轻地滋润着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灵。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阐明一个个鲜明的道理,让听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内化、明理,导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叙事之所以感人,主要源于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感人。真实生活是故事一个很好的源泉。在我们每天和学生的相处中,就会发生很多事情,这些就是很好的故事素材。所以,要想实践好叙事德育,教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多积累故事,发现故事,学会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在常规处着力,细节处着手,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李季教授在书中分享了很多意味深长却又通俗易懂、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世上最美味的泡面》、《一碗牛肉面》、《苹果树》等。这些故事都能走进心灵、感化心灵、引导心灵。
2、抓住规律,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
叙事德育的心路历程,是“感触——感动——感悟”。有强烈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感动,有强烈的感动才有强烈的感悟。只要抓住规律,以“情”动人,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故事走进心里,感化心灵,才能引导心灵。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说理的模式,善用动人心弦的故事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故
事中引起情感共鸣。一个善于用故事走进学生心灵,感动学生心灵和引导学生心灵的老师,是一个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这是一种教育能力,更是教育艺术。拥有感人的故事还不行,教师还要有讲故事的能力。教师要有较强的讲故事的语言艺术,正如李季教授所说,叙事可以没有激情,但不能没有风格。教师的叙事要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听你讲的故事,这样才能达到自我内化、教育的效果。语言艺术在叙事德育中也非常重要。
3、反思总结,做一个专业发展的老师
教师在叙事中育人,更在叙事中成长。叙事德育既是育人的活动,也是促进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叙事过程中,要用心留意观察生活和积累故事素材,要学会记录生活事件形成教育故事,要进行构思、收集、筛选、加工故事,还要对教育事件进行反思。这些都能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和水平的发展。教师在叙事德育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探索提高,感受学生在叙事教育中的转变和进步,更感受自己在不断成长。叙事过程也是教育者的一种成长过程。
叙事德育是一种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理”导人的有效的德育模式。把育人的要求隐藏在生动的故事中,春风化雨,育人无痕,这就是叙事育人的艺术。用故事走进心灵,用智慧引领成长,让我们做一个会叙事的教师。
第三篇:读后感:上好课:问题与对策读后感
一部好“药典”
一部好“药典”
——读《上好课:问题与对策》
三年组 孙玉红
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面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茫然之处,不知所措。读了《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小学数学)》一书,我豁然开朗,许多问题的症结和对策一目了然,让人心悦诚服,仿佛是面对疑难杂症的医生获得了一部指点迷津的医药宝典,不仅要如饥似渴的读下去。
整本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在直言不讳的做具体的案例分析。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难懂的理论,只有易受的经验;没有纸上谈兵,只有脚踏实地;没有多余的内容,只有阅者所需。
全书按照“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四个大科目进行系统分述,清晰而有序。每一个大科目中又挑选最为典型和急待解决的七、八个问题作为剖析的对象。如在“数与代数”科目中分8个小节论述:
1、数学情景应该如何创设?
2、学生什么都能发现吗?
3、数学课学生会交流吗?
4、数学学习材料怎样组织?
5、“你知道吗?”的数学史教学内容怎样上?
6、怎样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7、怎样培养数
一部好“药典”
感?
8、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这里的哪一个问题不是一线问题?哪一个问题没有代表性?哪一个问题又不是急待解决的呢?文中在剖析每一个问题时都会列举有关这一问题的几种概述现象,而后针对每一个问题呈现多个问题案例,接着就这一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做最为必要的分析,给出最佳解决对策,最后还附上一节借鉴性极强的好课诠释对策。让你看完一个问题就会解决一个问题。
整本书包罗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即使找不到一样的也能找到雷同的,让你既可以信手捏来,也可以有所参照。而且,每一个问题的处理都是有理有据,让你不得不服。即使你不采取它的方法另辟蹊径,回头再看,仅大同小异而已。因为你已经被它的剖析所折服,它的思想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深入你的脑海。
好书不会束之高阁,好书读了还想读,好书总让人拿起,“它”就是一本好书,因为“它”如同医药宝典。
第四篇: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赵 亚 斌
(陇南市宕昌县南阳中学甘肃宕昌748507)
摘要:德育概念在内涵上的模糊和外延上的不断延伸,让我们在面对德育问题并解决时有种无处入手的感觉,可想出现德育危机再去解决时就可能有些茫然了。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困惑的各种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此来提高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德育; 中小学 ;成因分析; 对策、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德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旨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在中小学,德育问题一直困绕着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德育面前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出了问题时谁都难以解释,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出了德育问题时束手无策,这样导致德育的实效低下。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检讨现行的学校德育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课程知识化;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个体关注少;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德育教学,除了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中有相关的德育内容涉及外,其它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等科目)中的德育只能使潜性的东西了,并且实施起来有难度。而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有的却沾上了一些政治色彩,经常通过考试能够选出A、B、C、D或者作为评论他人的“理论工具”。笔者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对干瘪无味的说教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学生已有一套对付老师的“德育”。从而让课堂中的德育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
(一)三级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套存在缺陷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有利弊,各有特色,因此这三种课程应相互配套和相互补充。在实施德育教学方面,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往往或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校德育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而德育课程的开设除了思想品德课外,主要还需要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校本课程。而综观目前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让人有点担忧,尤其在交通落后偏僻的农村开发校本课程就更加困难或者根本不存在开设的条件。
(二)在德育评价制度方面
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评价体系,无论是对一个领导干部(主要指德、能、勤、绩、廉)还是对一个学生(主要指德、智、体、美、劳)都至关重要,因为在他们的
1都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具体的德育评价制度这也就是德育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有困难,并且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也有评价单一化、定势化的现象存在。个别学校甚至有“以德代智” 的现象存在。例如在学生的通家书操行评定一栏中,有关对品德的评价仅用“良好”、“端正”或“恶劣”等词语来形容,而对智育夸夸其谈;另外,在我们的教育中选用英雄、名人的事迹教育学生,为了增强说服力,有时把这些人进行艺术加工,装扮成一个没有任何缺憾的“完人”,让学生去学。其实生活中很难找到没有任何缺点的“榜样”,他们在听到和看到之间,从神话的人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之间发现了差异,“完人”的形象就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三)在社会价值取向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已有的一些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而更加趋向务实和功利化。市
场经济社会承认个人利益,提倡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开始具体的利益标准而不是传统的利益标准。他们注重个人利益的维护,注重个人能力的锻炼,不断强化效益观念和权利意识,关心家庭,关心朋友,关心环境和国家的现实经济运行情况,而诸如理想和信念放在了较轻的地位。这表明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逐渐形成了务实的特点。对长期长期争论的“义”和“利”的问题,他们持有自己的态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人生道路。在他们看来,既不能见利忘义,也不愿求义舍利。对于道德操行在内的各种生活领域,他们认为义利兼得才是理想结果。
(四)在操作层面
1.缺少渗透性。理论说教多,情感投入多,拨动不了学生的心弦。教师只有恨铁不成钢的热情,没有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工作平铺直叙,强化重要性,缺少艺术性,单刀直入,让人难以接受。
2.缺少共振性。一些德育活动重形式轻效果,针对性不强,满足于轰轰烈烈,失去了扎扎
实实。
3.缺少穿透性。德育载体单调,没有吸引力,经常出现组织者热血沸腾,而参加者无动于
衷的现象。
4.缺少氛围,缺少特色,千校一面。德育的特点决定德育工作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只有
在一个到处充满德育氛围的学校和时空环境中熏陶,才能使道德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形成独特的道德个性。然而目前的中小学学校的时空特性被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所统领的智育氛围所笼罩,很少能嗅到德育的气息。另一方面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合时的载体才能实现,这种载体就是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德育问题的症结
我国德育问题的症结何在?这个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能够手清楚,就“德育”一词的定
义就有很多种。在《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而在《中学德育纲要》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纪律、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不过从世界其它国家来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德育均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长期以来指称“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我国如今所谓“德育”,就其性质、目标和内容来说,属于广义的“德育”,有别于一般所谓的“道德教育”就其途径和方法来说,它也有别于近代以来通行的“道德教育”观念。因为通行的“道德教育”,主要速诸于“教育性教学”,在现代主要通过课程(其中特别是、社会、文学、历史、伦理课程)实施,辅以学生行为指导和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而我国如今的德育,主要指课程以外的工作,把社会伦理政治涵盖在内,它主要由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者”承担。表明我们试图以比一般“道德教育”更为狭窄的途径,实现比一般“道德教育”更为宽泛的目标,此症结一。
症结二:迄今为止,我国实际上还未形成堪称“思路”的德育思路。这是由于我国“德
育”概念。或为历史形成的概念,或从别国搬运过来,其含义模糊,范围有点大,(普遍使用“德育”一词是从二十世纪初西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传入我国才开始的,近代多用“训育”指称德育。现有的“德育”框架是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并掺杂别国经验、教训拼凑而成,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形成的“路”,而不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产物:现有的“德育”总体上缺乏“研究”含量。不少“德育理论著作”,只是按照“德育”的意义任务内容过程原则途径方法,排列“德育”知识,从而落入传统教科书的俗套。其中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与特定的德育任务与德育内容缺乏具体的联系,德育途径与方法同德育内容缺乏具体的联系。而所谓德育原则只能流于形式,或者是不着边际的空谈,而对于真正需要研究的问题,如学生道德品质如何形成,学生政治和社会教养如何提高,学生的精神和道德品如何陶冶,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各不相同或者互有区别的目标如何确定,采取什么手段较为恰当,却缺乏可靠研究。
(二.)多元价值中道德选择的困惑与成因分析
伴随着信息刺激源多元化、社会经济多元化,中小学学生的道德价值趋向也多元化。这
种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非道德主义的气焰,并使之任意泛滥,从而给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形成了不利的社会环境,尤其对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未健全的中小学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摧残。多元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人们评判同一事物或现象时出现了多种价值标准,而每一种标准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因为支撑他们的“每一种文化教育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都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光彩照人的魅力[7]。”看来我们需要做道德价值判断,抉择是必要的,而不是被“西化”和“自私”。有学者提出,“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21世纪意味着传统的‘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必须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8]”。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多种标准都合理,并且都是正向价值的前提下进行,而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中小学
生——各方面还不成熟,要让他们在多种价值观中判断抉择就有点牵强了。
由于双重标准或多重标准的并存,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缺乏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故而一定程度上造成道德规范的混乱,这种混乱往往使中小学学生的道德品质下降。
(三)经济体制转型中的道德困惑的成因分析
市场经济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不过在我国出现的比较迟罢了。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必然会在改革中或前进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再加上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步伐迅猛,由此带来了公共生活的内容空前增多,公共生活准则骤增,这使得习惯传统道德运作模式的人们来不及将新道德观念迅速纳入原有的道德思维中去,更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化为内心信念并付诸自觉而积极的道德行动,而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没能跟上时代步伐,依然停留在“差序格局”的状态,这样一来,长期受到传统道德思想(其实质为儒教伦理)影响的人们在对待一些公共生活领域道德问题时有点茫然。“虚无道德”或“道德困惑”的帽子扣给市场经济是有失偏颇的,而相反市场经济很重视道德(如诚信,公平等),只不过这种过快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没有适宜的道德规范去制约,这也验证了一位学者的论断“道德基础规范的一致性的丧失,是深刻而危险的现代性的伦理危机”[9]。
市场经济的导向促进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并承认人的多种需要,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唤醒了被抑制的“自我”于“自主”,[11]这样一来,大众文化脱离意识形态的规范河自主地发展,并且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难免有人认为世态炎凉,或道德危机。总之,对待德育这样的抽象问题要辨证的看待,绝不能把现象扩大化或以点盖面。
三、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育人的场所,抓好学生德育责无旁贷。因此,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更是思想和品德的启蒙和引领者。无论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还是各科的任课教师,首先都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师态度,真正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职工作和最重要的任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的提升,绝不能像本文前面分析的那样把德育的责任推卸到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老师一个人的身上。其次,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在保证人员配备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学习、培训等途径,把握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开展德育活动和应对突发情况等的能力。最后,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所谓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且还要在思想、行为和日常表现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改进实施方法,多种途径育德
1.注重渗透教育,潜移默化育德。德育与智育不同,在方法上,智育只要讲清概念、原
理、观点,而德育更重要的是靠渗透,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渗透,即课堂教学渗透、教育活动渗透和环境情感渗透。课堂教学渗透是利用每堂课的每一个契机,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适时的德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力;教育活动渗透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环境情感渗透是学校通过创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和人际环境于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心灵,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开展个性咨询,提高教育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需要也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从传统的大规模群众性单项灌输教育方式向现代的小型个体化多层面的双向交流教育方式转化。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的日益强烈,客观上也要求中小学德育更多地采取咨询型的教育方式方法。这种咨询型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有各种疑难问题时主动找老师寻求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可以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相对低下变为逐渐平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另一方面,咨询的保密性、科学性也提高了教育的信度,使咨询者容易暴露真实想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能较好的达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3.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实践锻炼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情感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注重情感这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师要有充分的爱心和尊重,对学生有较好的了解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德育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平等、和谐和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才成长的促进者。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课堂,必须切实加强。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把真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内心体验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有助于形成良好稳固的道德品质.⒋扬长避短,建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德育课程,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根本保障,也是营造良好的优秀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要养育好一方人,必须要利用好一方水土。很难想象,不同的学校用统一规划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模式,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一个学校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德育实效,是看他有没有探索并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德育课程。由于不同学校的历史原因、地理位置、师资构成、学生来源、办学经验、校园文化等诸多会有所不同,有优势也有劣势,学校的德育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深入分析、挖掘、整合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形成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校本课程。因此校本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总要求和学校自身实际结合的产物,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此外,在开发学校德育课程的过程中,全体师生都是构建德育课程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全体成员参与,有利于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同时,校本德育课程能够有效弥补三级课程之间衔接的不足。
(三)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在组织好校会、班会、社会实践的同时,可以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水平,各方面密切配合,最终达到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的目的。
总之,中小学德育教育量大面宽,任务艰巨。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地运用德育教育方法,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时钟.全国德育重点课题研讨会综述.[J]教育评论,1999(2)
[2]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7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
[4]朱小蔓等.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5]陈桂生.德育书简(九.十).[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5期
[6]陈桂生.德育书简(一-----四).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2期
[7]马永芝.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及工作对策.[J]中小学教育.2002.11
[8]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对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9]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30
[11]金生宏.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第8期
第五篇: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
恩施市盛家坝乡大集场小学覃艳珍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他们普遍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其思想世界凸显出自我封闭、放任自流等问题,已[1]
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在寄宿制的农村小学里,即使物质方面的需要可以解决,但留守儿童心灵关爱的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如何塑造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着力提升留守儿童独立自主意识;扎实推进农村教育,创新留守儿童德育培养新模式;落实政府相关决策,夯实留守儿童精神关爱的现实基础等方面,经多方协同治理从而实现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德育工作 心灵关爱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年到沿海城市务工,其中仅很小一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孩子可以随父母到务工城市读书。但更多的孩子无法随父母到城市,只有继续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有的甚至还寄放在其他亲戚朋友家里。这样在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作者所执教的学校当中,有大约70%以上的学生属于该群体。他们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乏正确的监督和引导,形成了自我封闭、性格忧郁、脾气暴躁、学习懒惰等问题。他们的教育问题就成了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新问题。而教育的根本在于思想品德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归根结底在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因此,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恩施市盛家坝乡大集场村属于经济落后的山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十多年前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农。由于地处山区,农业水平低,农民的年收入水平一直不高,故造成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18-60 岁年龄段的男性,以及年富力强的女性基本没有在家的。留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大人的引导、关爱和教育,监护人的思想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思想和行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基本都是隔代监护,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偏 1
低。近年来农村隔代监护的规模呈增长趋势。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第一,由于隔代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第二,农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有时家中农活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即便是有时间,因为代沟原因,他们也很难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滞后,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农村中的老一辈人大多没有家庭教育意识,很少为了孩子的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开发。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首先是学习环境差。我校由于地方经济落后,资金投入少,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低。孩子们的所见所闻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相去甚远。而在家中,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就更加恶劣,很多家庭甚至都没有孩子的学习空间,除了睡觉的一张床,基本上只是再有一盏昏暗的灯。贫困的生活条件大大限制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
第二是志向不明确。很多孩子由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因此对学习的目的以及未来的理想缺乏认识。有些孩子来到学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等待到了合适的年龄,可以跟随父母一起出去务工。
第三是学习成绩差。极小部分有父母在家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比其他留守孩子要好很多,这种差距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明显。据老师反映,留守的孩子升学到中学,不仅思想行为方面表现普遍很差以外,学习成绩也非常糟糕。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儿童时期正处在人心理成型的关键时刻,若在这个关键时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模式,将会影响到个体未来的发展,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缺乏心理关爱和对现实的不满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
首先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孩子与祖辈在一起生活,与父母相处和沟通的机会很少,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很少,因此孩子的内心不免感受到失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有大部分孩子对自己的父母都存有抱怨。在于孩子们沟通当中,绝大部分孩子表示他们都希望父母不要外出打工。
第二是留守的孩子大都认为自己家里很穷父母才出去打工,自己的很多方面都不如他人,尤其在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方面,再加上他们的这种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便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少,能力没得到发展,[2]
导致自我封闭,消极退缩的人际交往模式。寄养家庭的不良代养方式,使孩子变得内向、敏感和多疑。
第三、留守儿童经常对临时监护人无理由地发脾气,甚至出现暴力行为。这是由于留守儿童内心需求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维护,压抑的内心情感没有得到正当的宣泄,没有安全感,焦虑地担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与人交流的时候常常表现出警惕甚至是敌意。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留守儿童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自己监护的义务和责任,千方百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应当从一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第一是要加强对子女德育的重视,鼓励留守儿童提升独立自主意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的理想。康德曾言:“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前应该有鼓励孩子多锻炼和实践。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使留守儿童获得“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独立生活”及“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原因导致的自卑心理。要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勇于面对和克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是要重视与子女的沟通,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交流,尽可能做到多关心鼓励孩子,而不仅仅是以金钱弥补。很多孩子家里没有通讯设备的,学校可以为孩子和家长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比如可以利用计算机室在课余时间让孩子和家长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第三是家长应当重视与学校的联系。不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代理监护人,都应当与学校保持联系,时刻掌握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以便及早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二)营造社会教育环境
改善农村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眼下值得施行的。国家和政府应更多关注农村教育,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农村小环境的社会风气治理,给予儿童正确的道德引导。儿童因为交际范围的限制,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主要限于所在的村镇,社会信息的来源也主要
依托电视和社会人员对社会现实的评论。因此,社会要重视多给孩子以正确的社会道德引导。
[3]
(三)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应该加强对政教处或德育处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和考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保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有效进行,落实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并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之联系起来,互相补充,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学校应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无法有效的发挥。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其次学校要提高监护力度,学校要全面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数量上确保“一个不能少”,在内容上确保全面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监护状况等,以便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
再次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农村去。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带去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同时也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5][4]
三、结语
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塑造,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共同努力。但是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只有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整体加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才有可能获得解决的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多秀.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J].德育研究.2011,01
[2] 刘桂智 洪庆喜.“类学校”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运用———对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反思[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25)
[3] 卞桂平,焦晶.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与多方协同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4)
[4] 王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5] 向荣.关爱留守润无声德育花开满园春——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