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制度的问题与策略

时间:2019-05-15 05:3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德育制度的问题与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德育制度的问题与策略》。

第一篇:小学德育制度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德育制度的问题与策略

摘要:德育是一门组织严密、计划周详、综合性强,并且要求学生亲身参与的课程,尤其是小学德育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分析了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小学德育教师以及相关教学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德育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目标空大、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德育教学水平和效率,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困扰小学德育教师的难题。因此,针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育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向,随着时代发展,新形势对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能发现这方面的教育途径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能融合起来。通常小学德育教育采用的方法以说教为主,采用品德评价、榜样示范等方式,而较少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同时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时也较少结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导致最终教与学上的脱节。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家庭,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了就全然是老师的责任,对于家庭方面的德育教育不重视甚至不教育,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第二,当前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差。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等都带来了方便,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小孩都拿着手机、平板等观看网络内容,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很多黄暴信息也是通过互联网到处传播,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彻底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网络信息内容的查看权限。小学生还处于对道德认知不是那么清晰的年龄,这些网络不良信息会造成小学生道德的错误认知,而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也会造成他们只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对道德教育不那么关注。第三,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投入没有像其他课程大,很多学校没有针对学生德育方面的专门师资投入,很多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意识,更多的是关注与学生的学习结果,他们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整体投入不足。而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个人问题,比如以自我的重心,不接受他人意见等,这也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需要被迫切关注。

(一)目标空大

德育课教学水平是评价教学水平的硬指标,许多学校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德育教学目标设置过高、过大,但是德育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这种德育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方法陈旧

许多学校的德育教学方法陈旧,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德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等几乎一致,只重视教学形式,但是不关注教学内容,依然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讲故事,学生被动地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仅仅只能记住几个特殊的问题,但是并不理解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许多学校的德育教师由文化课教师担任,并没有专业的教师,文化课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德育教育培训,其知识水平和品质相差甚远,其教学方法更是生搬硬套,导致德育教学效率不高。

(三)观念落后

许多小学的德育教学只是做做样子、喊喊口号,教育观念落后,德育活动自身没有新意,往往是老调重弹,无规划、无组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其有效性相对较差。

一、小学德育工作当前情况分析

(一)教材方面原因

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材落后,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但是教材更新的步伐没有跟上,课本上的内容比较保守,缺乏新意,加上现在社会信息量这么大,教材的不合适显然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一种制约。

(二)教师方面原因

小学生虽说还小,但是由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较快,还有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小学生懂得也比较多,思想也比较活跃,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所改变,以适应当前小学生的个性特征。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什么就听什么,现在的小学生需要教师耐下性子与其做朋友,以此方式去教学,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如果一味的强制强压,或者是单调的在讲台上纯讲,小学生也没兴趣听,所以教师还要探寻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讲故事或者是小组合作等方式,尽量引导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不要单一的灌输。

(三)学校方面原因首先,学校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例如受各界压力,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都能制定出细致的策略,可是对比德育教育,往往只是走走过场,没有量化任务,光口号喊的响亮,实际效果确实有待提高。另外,对于学生的差异性也要关注,做到因学生而异,努力把德育教育拓展到小学教育的各方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德育教育更重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好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比只会知识要实用的多,也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四)社会方面原因现在社会发展较快,不只是好的方面,坏的方面也有,这就对小学德育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毕竟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较快。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多负面现象都会左右小学生的思想,例如腐败、赌博、吸毒、暴力等等,有些现象甚至在小学生自己的家庭里也会出现,这更是会影响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以前教育小学生说帮助老人过马路,现在出现老人跌倒不敢扶的现象,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潜在影响,这些都或多或少阻止和破坏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小学德育教育对策

1.小学德育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高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德育就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要继承传统文化,懂得中国的传统礼仪,传承吃苦耐劳的品质,弘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小学德育教育必须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

2.小学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德育教育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教师只是德育教师或者班主任的事情,与其他科目的教师没有关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生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在课堂上,每个任课教师都是教育者,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操场上,体育教师通过指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此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为小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提供风帆;在食堂,那些辛苦做饭的厨师会教小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

二、提高小学德育水平的主要途径1.用德育文化环境熏陶学生

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对很多事情不能做出正确地判断,要想减少人生路途的坎坷,优良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关键要把小学生置放于德育环境中,让其每天都能得到来自教师、同学的帮助与鼓励,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获得精神的力量。经过长期的熏陶,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校园德育环境,可以通过黑板报、橱窗等方式进行展示,还可以举办一些以“感恩“”诚信”为主题的辩论赛、征文比赛等。2.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

小学生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开设的课程也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在教授基本知识之余,教师要把本学科的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小学生能够时刻接受德育教育,使其在长期的熏陶中,提高德育水平。例如:语文学科可以从学习汉字开始,教师把汉字的产生传说以及与汉字有关的历史故事讲述给小学生,让其对汉字充满好奇,进而上升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数学学科,教师可以把有关数学家励志的故事讲述给小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力的坚毅品质。3.给学生灌输先进的教育内容

德育教育如果一味停留在过去,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小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将新鲜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现今,国家非常注重社会文明建设,不断推出一系列的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同时也举办了很多相关的电视节目,如央视每年举办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寻找最美少年”等节目。此外,国家还推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科学理论。这些都是时代的精华,再加上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八礼四仪”的内容,可以说,小学生德育学习的先进内容非常丰富。4.用实际行动带动学生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做事风格等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生活中要遵纪守法、守时诚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自己要做得更好才行。同时,教师要认真学习业务理论,恪守职业操守,在努力中逐渐完善自己,给学生展现最美好的形象,让学生都能从教师身上源源不断地获取正能量。5.对学生多一些包容与理解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智力发育还未达到一定水平,对世界的认识有限,所以他们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长期的发展中,小学生出现一些错误,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如偶尔的一次迟到、与同学闹矛盾等。小学德育教育就是纠正小学生的这些错误并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认知的过程。因此,教育者要对小学生多一些包容与理解,给予他们更多指导。总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其成人成才的基础,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德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广大教师在教师职业道德和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一定能把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一)教师要改变观念和改善教育方法

教师作为跟学生接触较多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让学生以师为荣。教师更应注重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尤其对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开始变得更为活跃,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出现叛逆,对这样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一定不要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可以私下谈心,或者是给学生写鼓励信,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积极向上的方面。对于思想品德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多探索研究好的教学方法,为的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见贤思齐。

(二)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的制度要改善

学校是小学生一天当中呆的时间第二长的地方,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也是学生全面学习的重要场所。第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工作,对教师要定期指导培训,让他们的专业教学技能更为提高,摆脱灌输式教育,把教学方式多元化,让学生喜欢主动去学。第二,学校可以多组织德育教育方面的比赛,比如爱国教育演讲方面的,或者是长大后理想是什么的演讲,也可以在学校橱窗和班级张贴好人好事榜,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思想品德。第三,学校要和家庭互动,互相推进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校教师负责,在家父母管教,建立微信群、QQ群方便及时联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做好校园内和校园周边的环境建设

好的环境会塑造好的学生,对校内外环境要结合政府部门做到安全、卫生、绿色,对搞破坏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在校内营造一个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这么一个氛围。在校外要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安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品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加强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途径,要把德育教育彻底深入到各种教育内容中,学校对各科教师应该有德育教育的要求,要把德育教育渗入到各科学习中。同时,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融合德育教育的活动,比如志愿者、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并且能收到德育熏陶教育,能处理好各种问题。比如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专题广播、宣传栏、板报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第二,要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进行美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才能让小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形象,因此,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的美化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手段。美化德育教育环境可以通过几个点进行:(1)校园文明环境的建立,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关键的作用,小学生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渡过的,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搭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了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以及学校校风、学风的建立。(2)建立良好的社会德育教育环境。这个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统一建立,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还需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统一的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不管处于什么场所都能有良好的氛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加强德育教育。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要充当良师的角色又要充当知心长辈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问题,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并且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要做教书的工作,还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责,将学生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有礼貌、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行为,那么教师先自己做到,言教不如身教。同时,要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才能对一些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比如有一位学生纪散漫、上课总是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过来谈话,在谈话中,我不是直接批评,采用引导的方式,给他们讲一些关于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能进行改正。通过这次谈话,该同学果然转变过来了,上课也变得专心起来,也不迟到了。面对这些学生,我都是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先了解情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用自己的关爱去关心学生,循循善诱,不操之过急,这样的方法比直接指出错误来的有效多了,也不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总之,对于小学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升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一个人品行优劣的特殊阶段。教育教学工作教书育人的天职注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传道”、要育好人。新课程标准也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明确要求德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怎样才能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情趣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结合工作实际,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为人处世作为一种形象的示范,会直接成为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一种心理暗示。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幼稚,品格、行为习惯正处于养成时期,老师是他们学习模仿的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给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人格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做到先正己,后正人。必须从内在知识、思想、气质到外在风度、习惯、言行举止等方面,全面加强自身修养,同时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时反省,提升自身道德修,做到先正己。是注意在平时有意识的抓住时机或者巧设时机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品格,做到后正人。

二、通过教材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著名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必须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要紧紧围绕课文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篇课文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渗透着一个德育主题,如助人为乐、诚信友爱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从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少先队主题活动、外出参观等形式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通过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主题班会是按照教育目的,任务的要求,在班主任的精心指导下,围绕特定的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确定班会主题,比如根据学生爱吃零食、上学迟到等不良习惯,通过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主题班会活动,适时地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改正不良行为习惯。也可以根据节令、纪念日确定主题,比如元旦、“五四”、教师节、国庆等节日确定主题,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尊敬师长的教育等。通过少先队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少先队工作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配合学校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因此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对队员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拥有学校班级授课并列入课程表的特有优势,抓住主题队会活动就是抓住少先队德育教育活动的关键,开创性地开展主题队会活动,会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多样化,会充分体现少先队特有的德育教育功能。学校要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德育教育的这一特有优势,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通过开展“我爱五星红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品质;通过开展“比一比,看谁学习习惯好”主题队会,让队员在队会中互相比较寻找差距,帮助他们树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决心等;通过开展“红领巾小广播”、“光荣榜”等活动,宣传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先进、比超先进、争当模范。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外出参观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参观旅游风景名胜,感受祖国山河壮美;通过深入农村,体验农家生活,感受生活的艰辛等。总之,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必须要放在突出的位置去开展。

二、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其德育观尚未形成,并且对于事物的认知还处于一个模糊的阶段。因此,该阶段的德育教学目标重在打基础,在该阶段,教师应该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思考,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与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严格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种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德育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对此,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以此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例如,以生活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德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以及形象化,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例如,以“秋天的收获”为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秋天自己的收获,学生既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谈秋天成熟的果实,也可以与家长、同学交谈,了解更多关于秋天的收获,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将教材、网络等多途径收集到的果实拿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并根据果实的特点进行分类,这种学生与家长、同学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转变教学观念

新时期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打破了传统听声音的枯燥教学观念,并深入对德育教学理念的研究,创新教学观念,并引入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二篇:《弟子规》与小学德育相融合策略浅谈.

《弟子规》与小学德育相融合策略浅谈 作者单位:柳城县寨隆镇中心小学 作者姓名:李婷婷

《弟子规》与小学德育相融合策略浅谈 李婷婷

【关键字】《弟子规》、小学、道德教育、启蒙 【正文】

一、我对于《弟子规》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

我们古老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之花的——儒家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园地上,儒家文化犹如一朵奇葩,显示出其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其中,《弟子规》作为儒家的蒙童教育读物,传承了自孔孟以来儒家一脉对幼学教育的教学思想,自其文问世以来,教育了我华夏民族代代子孙奉行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对于启蒙养正、敦育忠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我们再度拿起这稿书卷,就是想向古圣先贤借智慧,服务于今日的社会主义小学道德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个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系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子曰弟子出则孝,入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字一韵编纂而成,分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求教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其中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遂通用至今。

《弟子规》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讲述的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作者的初衷就是告诫小孩不能做什么,启发小孩要

怎样做,教育从小孩子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其总叙有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而学文。”可以说是为全篇定下了主基调:弟子规这本书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简而言之就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语言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还要做到和大众相处时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

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以后,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里面充分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中“德育先行,智育为辅”的深刻内涵。

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便在才智方面不及别人,也能用自己的品德来感化众人,服务社会。相反,一个有才而无德的人,往往都会成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祸源,而且他的才智越高,祸害就越大。然而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养成,并非是一日之功,必须是长久以来的习以为常的良善行为的积累才得以实现的。而一个人的幼学之年所受到的道德教育,是足以决定他一辈子的品德修养有多高的。俗语有云“三岁定六十”便是这个意思。而《弟子规》的适用对象十分广泛,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小儿皆可从学,而且它的实用性十分的强,只要你按它里面的要求把行动落到实处的去做了,天长日久,品格自然便形成了。以上便是我对于《弟子规》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我对于如何将《弟子规》之内涵教义和小学生道德教育相融合的认识与所做的努力

《弟子规》将各类儒学的德育意义集于一点,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起到了蒙以养正的积极作用。如何将《弟子规》与当代小学德育相融合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以读文本,读中感悟。

熟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根据3—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这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我采取熟读背诵这个既简单又便捷的方式,指导学生以读文

本,读中感悟。但以读为本,不是仅停留于统一形式的读,我通过组织多样的朗读形式拓宽诵读空间,使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各种形式中得以延续。如利用课前一分钟进行“弟子规开火车读”、“弟子规角色朗读”、“同桌拍手读”、“师生对读”;利用星期四的早读课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配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欢快的有时是深沉的,让学生在不同的节奏中诵读更能激发学生读的热情。通过诵读学生既体会了句式韵律美,又从语境中领悟出其中蕴含道理。

(二开展形式丰富的诵读活动,让学生亲《弟子规》之言、信《弟子规》 之道。

1、学唱《弟子规》。我在网上找了几首有关《弟子规》的歌曲,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唱。第一次教学生唱的是《出则孝》,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个平时记背能力差的学生,是学得最快的,一节课下来她竟能把歌曲顺溜的唱出来。

2、为了淡化记背《弟子规》枯燥,我还学了一套武术操以《入则孝》为口令教学生练这套操。学生一看我摆的架势就很兴奋,朗读的声音“哗啦啦”就大了很多分贝。《弟子规》武术操看到学生们兴致黯然的一边大声念着《弟子规》一边挥舞拳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弟子规》武术操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感悟。

3、开展诵读比赛。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我举行了诵读比赛,给那些获奖的选手发了一个可以别在衣服上的胸章。为了得到这枚这可爱的胸章,很多学生都暗地里下功夫想方设法读好《弟子规》了。

“亲其师,信其道”,我想方设法开展形式丰富的诵读活动,引导学生从亲近《弟子规》、到信《弟子规》的道,以实现用《弟子规》的目的。

(三努力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发挥名言警句的激励作用。

每日让学生写一句“我喜爱的一句弟子规”贴在桌子前角上,这样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去读一读别人的“我喜爱的一句弟子规”。我还在学习园地设立了《弟子规》诵读专栏,把写得字迹端正、美观的“我喜爱的一句弟子规”贴

在上面。我还将《弟子规》里的句子配上国画打印在彩色纸上,贴在教室里供学生欣赏。这样就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在班级中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情韵幽幽的风景线。让他们在浓郁的人文氛围和环境中,接受《弟子规》思想精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将《弟子规》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所强调的内容与《弟子规》的大同小异。我想这样来一个古今融合,取长补短,教育效果会更佳。事实却是如此。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的“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这一条时,我让学生找找《弟子规》里相应的内容读一读,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

看法。通过引导学生读读说说,深刻领悟到尊重、团结他人在重要性。对通过借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提出的要求,我还节选了《弟子规》里面的内容作为我们的班规、班训,这样学生对班规、班训不但记得牢,领悟更深刻。

(五典故与说教相结合,帮助学生领悟思想精华。

《弟子规》这本蒙学读物,里面的很多句子是从其它古籍中借鉴来的,如“亲有疾,药先尝”则出自《礼记·曲礼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而“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这句话是根据典故《史记·袁盎晁列传》里的故事。可见《弟子规》里的句子隐含着很多的典故,所以我就阅读了很多相关的知识,收集了很多的故事,如“黄香温席”、“棘刺刻猴”、“晏子使楚”、“虢国传”等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学生们对这些故事很感兴趣,听得都很入神。比如,我在讲解“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一句时,我就把著名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当讲到周处射猛虎杀恶蛟为民除害,最后幡然醒悟自己就是第三害并且痛改前非之时,孩子们都深受教育,特别是以前班上的几个比较顽皮捣蛋的孩子还羞愧地低下了头,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已经很好地达到了。有时候我给他们讲完故事后就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可以用《弟子规》的那句话来概括呢?”,接着让孩子们自己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感想。这时我再顺势点拨补充教导一番,学生就对该句内容有深刻领悟了。我利

用典故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弟子规》,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感悟其蕴含的哲理,受到启迪,端正了为人处事思想态度。

(六躬行实践,把感悟付诸于行动,号召“日行一善”,逐渐形成习惯,以习惯促成品德。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道德标准的灌输,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小孩品德的教育,如果只有单纯的说教那时徒劳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做,去实践,将理论付诸于行动。把《弟子规》的内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就要结合孩子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孩子通过生活去理解《弟子规》的真谛。所以我鼓励学生身体力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日行一善”,把《弟子规》用行动表现出来。比如,在校园里见到有别人乱丢的垃圾,就主动的捡到垃圾桶去扔掉;爱护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不践踏草坪;平时和小朋友在一起说话时言

2012 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语文明,不讲粗话、脏话,养成温良恭俭让的习惯等等。周末我给他们布置的 任务是“弟子规说,我做”,目的是让学生实践《弟子规》。有一生这样回答 “《弟子规》说父母命,行勿懒,所以我 妈妈喊回家我就回了。”我觉得也是 进步了。利用母亲节这个契机,我结合“入则孝”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组 织学生制作小手工送给自己的母亲或奶奶,说句感恩的话,并鼓励他们帮母亲 或奶奶做一件事情。经常鼓励孩子们做一件《弟子规》里的事使孩子们在日常 生活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的躬行实践,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然后已习惯促成品德的养成,以完善孩子们的道德人格,达到升华灵魂的 作用。【结论】 在本学期的诵读《弟子规》活动中,由于我大胆的尝试把《弟子规》与日 常说教相结合,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班的班风、学风都有了 很大的改变。班里的好人好事多了、学生见面打招呼多了、班里地面干净多了、集队的时候他们的话头少了、自习课写作业的时候小动作少了。这足以体现出 传统文化对于教化人心、纯净灵魂的伟大作用和意义。《弟子规》 其教育理念正是孔夫子的儒学核心思想,即“孝悌”与“仁爱”。其利用日常生活中儿童最易接触的事情对儿童进行着多方面的教育,在德育工 作中,把《弟子规》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孝道的理解、有助 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

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价 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观、有助于学生树立重义轻利、先公义后私利的价值观。这些对于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培善根、养正气有着重 要作用,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端正,对于培养他们正直诚实 的品格影响深刻。《弟子规》体现的在教育中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重 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儒家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领域仍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将《弟子规》与 6 2012 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德育教育相结合这是值得各位同仁去尝试的。1 【参考文献】

1、《弟子规解读》,作者钱文忠(中国青年出版社)

2、《弟子规》,【清】李毓秀撰,冯锐主编(延边人民出版社)

3、《弟子规》全解,房春草注解(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年 1 月北京第 1 版 2009 年 5 月第 2 次印刷 出版 李婷婷,女,柳城县寨隆镇中心小学教师,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ltt526970829@qq.com 7

第三篇:读《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有感

读《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有感

——做一个会叙事的老师

最近,我在读李季教授的一本书《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当我一看见书名的时候,这本书就深深吸引着我,我想从书中寻找到解决小学德育问题的好对策。

这本书开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这句话给了我们一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颗定心丸。面对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德育问题,我们班主任正需要一套破解德育难题的方法和对策。德育问题层出不穷,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把握规律,就能找到有效的对策。

1、积累故事,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叙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痕的教育,是一种以情感表达、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为动力的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叙事教育犹如一股春风,轻轻地滋润着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灵。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阐明一个个鲜明的道理,让听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内化、明理,导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叙事之所以感人,主要源于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感人。真实生活是故事一个很好的源泉。在我们每天和学生的相处中,就会发生很多事情,这些就是很好的故事素材。所以,要想实践好叙事德育,教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多积累故事,发现故事,学会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在常规处着力,细节处着手,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李季教授在书中分享了很多意味深长却又通俗易懂、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世上最美味的泡面》、《一碗牛肉面》、《苹果树》等。这些故事都能走进心灵、感化心灵、引导心灵。

2、抓住规律,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

叙事德育的心路历程,是“感触——感动——感悟”。有强烈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感动,有强烈的感动才有强烈的感悟。只要抓住规律,以“情”动人,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故事走进心里,感化心灵,才能引导心灵。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说理的模式,善用动人心弦的故事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故

事中引起情感共鸣。一个善于用故事走进学生心灵,感动学生心灵和引导学生心灵的老师,是一个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这是一种教育能力,更是教育艺术。拥有感人的故事还不行,教师还要有讲故事的能力。教师要有较强的讲故事的语言艺术,正如李季教授所说,叙事可以没有激情,但不能没有风格。教师的叙事要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听你讲的故事,这样才能达到自我内化、教育的效果。语言艺术在叙事德育中也非常重要。

3、反思总结,做一个专业发展的老师

教师在叙事中育人,更在叙事中成长。叙事德育既是育人的活动,也是促进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叙事过程中,要用心留意观察生活和积累故事素材,要学会记录生活事件形成教育故事,要进行构思、收集、筛选、加工故事,还要对教育事件进行反思。这些都能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和水平的发展。教师在叙事德育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探索提高,感受学生在叙事教育中的转变和进步,更感受自己在不断成长。叙事过程也是教育者的一种成长过程。

叙事德育是一种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理”导人的有效的德育模式。把育人的要求隐藏在生动的故事中,春风化雨,育人无痕,这就是叙事育人的艺术。用故事走进心灵,用智慧引领成长,让我们做一个会叙事的教师。

第四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策略与方法研究 》

1、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策略与方法研究 》

研究对象:小学数学学科

研究问题:学科德育渗透策略与方法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广大教师在深刻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明确知识与品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关系,在观念层面形成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内化德育渗透的意义,提高渗透意识。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方面的偏颇,学校和教师屈从于教学压力,教师在观念方面和理论与实践、评价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得到真正具体的落实。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研究它们德育之间纵向的有机联系。

学科德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一是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总的来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随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国内外学科课程德育存在着不平衡性,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科德育的研究,尤其是英、美两国,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其中包括对德育专门课程与非专门课程的讨论。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学科德育的研究,我国从“六五”规划起,就对学科德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各科课程教学与专门德育课程的配合问题是学科德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要处理好各科教学课程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张力,道德教育应完成为各科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各科课程中又要避免片面的“德化”倾向。

课题创新点和突破点分析:

1.扎实利用教材,深入分析教材,逐册进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丰富,挖掘教材的德育渗透点,形成德育教育的无痕化

2.德育渗透课题研究注重分课型进行研究,总结的方法更贴近教学,也能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教学信息

3.德育渗透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每个课型分高中低学年段。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旨在从德育理论到德育实践有所突破,构建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小学德育新模式,促使学生主体认识的内化,增强其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自我做人能力,完善学生品德,升华学生人格。通过研究,力争做到

(一)所有教师树立全员德育,全程育人的思想。

(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知晓科学的德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能熟知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找准数学学科实施德育的着力点,并能创造性地加以联系,力争形成体系。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中有市级学科带头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一名,区级骨干教师四名,青年教师三名。年龄结构合理,人员分布层次合理,既有起引领作用的老师,又有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

2.课题组成员均是我校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这个工作室已经成立两年多,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区进修校的大力支持,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网络合作体。期间每学期有自己的研究计划,有自己的研究课。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室会议,成员团结友爱,有共同的目标,都对数学学科充满热爱之情,并愿意努力去做研究

3.学校重视科研工作,重视我们数学工作室。给我们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提供很多指导和帮助。

4.作为班主任教师,更能深入体会德育教学在学科中的应用的益处。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是德育渗透

什么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具体地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我们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程的理念,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使德育回归到应有的核心和统摄地位。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

总体思路:

结合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和现状,以发展和创新的意识,努力寻找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通过理论更新,教材研究、课堂教学、开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法,特别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德育渗透,实现教学相长,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内容:

1.做好现状调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

2.根据课题组成员逐册整理德育渗透分析,制订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实施细则,把德育渗透点纵向归纳,形成层次。

3.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形成一系列课例集。

4.开展德育互动实践活动。•

5.编好相关论文集和校本教材。

研究重点

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形成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课例系例,并形成文集。•

整理好成果,并形成教师培训校本教材。研究方式: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互动研究法: •

4、个案研究法: •

5.教育叙事研究法: 研究过程设计

(1)设计申报阶段:

(2)实验准备阶段:整理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预备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开题论证会。

(3)课题实施阶段:

1.参加市课题开题会,全面启动课题研究。•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明确分工。

3.实施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方法研究,开展学科与德育渗透的课例研究活动。

4.抓好课题过程管理,适时召开中期推动会,阶段成果展示会,引领、推动课题研究。

(4)结题鉴定阶段

1.接受课题结题申请,撰写结题报告,编制研究成果集。•

2.整理全部成果等待结题。

2012.1 课题论证,•

2012.1到2012.2进行理论知识学习

2012.3市级骨干教师做引领课,课题组成员共同设计,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和评课

2012.4 •

区骨干教师做研讨课。课后重点研讨如何实现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无痕化?确定课题观察表

2012.5 •

青年做课题研讨课,依据课题观察表进行研究。•

下发案例分析学习材料进行批注式阅读

2012.6 •

各成员整理本学期课题实践收获,课题组进行学期课题小结(韩彦玲负责)•

2012.7—2012.8 •

根据课题组老师所任学年,进行第七册,第九册,第一册教材德育渗透分析 •

王晓丹,王征,李成娇负责第七册 •

韩彦玲,陈玲,徐琪负责第九册 •

高玉宝,王艳红,贺拥军负责第一册 •

2012.9 •

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韩彦玲负责)确定本学期研究重点:不同课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整理学习资料(陈玲负责收集)相关理论学习(王晓丹组织)•

2012.10 •

李成娇贺拥军(数学概念)并谈自己在此课型中德育渗透的应用,研讨。写感悟反思

2012.11 •

高玉宝王征(图形课)并谈自己在此课型中德育渗透的应用,研讨。写感悟反思 •

2012.12 •

王艳红(解决问题)并谈自己在此课型中德育渗透的应用,研讨。写感悟反思 •

各成员整理本学期课题实践收获,课题组进行学期课题小结(韩彦玲负责)

2013.1—2013.2 •

第二册和第四册教材德育渗透整理 •

王艳红,陈玲负责第二册,王晓丹指导 •

李成娇,徐琪负责第四册,贺拥军指导 •

其他成员丰富第六册,第八册和第十册内容 •

2013.3 •

制定本学期课题计划

陈玲(解决问题)并谈自己在此课型中德育渗透的应用,研讨写感悟反思

2013.4 •

韩彦玲(练习课)并谈自己在此课型中德育渗透的应用,研讨,写感悟反思 •

2013.5 •

王晓丹(数学广角)并谈自己在此课型中德育渗透的应用,研讨,写感悟反思 •

2013.6 •

将两个学期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整理,形成经验文集

2013.7—2013.8 •

第一册和第三册教材德育渗透整理 •

韩彦玲,陈玲负责第一册 •

王晓丹,王征负责第三册

其他成员丰富第五册,第七册和第九册内容 •

2013.9 •

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重点:成果推广

利用专题网站,请科研部领导及教研员指导等方式宣传此课题成果,并在区域内进行推广(校级—校级联动—全区交流)(韩彦玲负责)•

教材德育渗透点解析整理成书(高玉宝负责)

2013.10 •

课题组成员相关论文整理,形成文集(陈玲负责)•

2013.11—2012.12 •

准备结题材料(韩彦玲负责)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1)校长牵头,负责本课题的健康发展。

(2)请区进修校教研员及科研部、德育教研室对研究内容、进度、方式、途径给予指导、督促,并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德育工作能力。•

(3)针对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处理好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点,注意课堂预设和生成。•

(4)将科研和校本教研结合。通过磨课、评课、赛课等方式对本课题进行研讨和实验,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9、预期研究成果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文集(按研究计划,每学期每人一节课)

数学学科各册教材德育渗透点分析文集(2012.2完成三册教材,2012.8完成三册教材,2013.2完成两册教材,2013.8完成两册教材,2013.11丰富内容整理形成成果)•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感悟反思文集(按研究计划,每每人一篇)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课题观察点分析表(按研究计划,每节研讨课时完成后上交整理2013.10整理成文集)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课题研究论文集(2012和2013年每名成员上交一份课题经验交流材料,2013.12将论文整理成文集)•

利用专题工作室设立课题研究专题,反映过程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

教师方面:

1、促进教师把“育人”目标放在首位,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让教师成为社会上在道德修养方面鹤立鸡群的人。

2、与学生一起成长,受到心灵的震撼,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内化成道德行动,为兄弟学校的老师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体验教学育人的乐趣,把德育的渗透内化为职业的崇高感、自豪感、成就感。

学生方面:

1、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建立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

2、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3、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体验教学带来的乐趣,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对学科教学的主动参与的动机和兴趣。

4、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格,让学生越来越接近我们所倡导的“人”的文明,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写的 “人”。

学校发展方面:

1、将进一步巩固、深化、创造性地应用本课题成果,提高教研成果对我校持续性、跨越性发展的价值,提升我校良好的形象,带动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学校决策方面:走上学科与德育相融合的道路上来,对教育评价将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研究成果去向设想:

学校内学习推广 •

校际之间联动时介绍

阶段性成果递交区市教育学会,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问题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问题策略

合浦县廉州镇平田小学

周壮美

这是我参加县教育局送教下乡时上的一堂公开课。这是一堂认识《圆的周长》的课。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

2、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圆周率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鉴于这节课意图在于让学生对周长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我在这堂课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并且这些活动的安排是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其目的还是根据学生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规律,让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周长。其次,数学也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所以这堂课中所有活动的安排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再者,数学也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这种趣味有时源于学生自己的发现和探索,有时也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但不管是通过怎样的途径,都应该让学生体会、品味到数学的乐趣所在,从而也能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基于以上的考虑和分析,我这节课也就有了这样的设计和安排。

第一,在第一环节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动画显示:正方形内有一个最大的圆,清晨,兔子和乌龟在草地上跑步锻炼身体,乌龟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兔子沿着圆形的路线跑。要求乌龟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从而引出了正方形周长的概念,让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回顾。(动画显示兔子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师问:要求兔子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马上想到兔子跑的路程是圆的周长,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圆的周长。在直观的动画情境中,巧妙地由正方形周长的概念推出圆周长的概念,由强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着倍数关系为新知教学埋下伏笔。

第二,理解圆的周长。出示一个圆,师:谁来说说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请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我这个圆片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学生相互指说)并给学生强调完整的一周要从起点再回到起点。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再让学生总结出圆的周长的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通过创设情境、实际感知、迁移类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清晰的圆周长的表象。这样让学生说出周长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第三,学生汇报,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量出它的周长呢?看谁最聪明!1,请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下,测量出一个圆片的周长。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测量圆片的周长。屏幕演示:用绕线的方法和滚动去测量圆周长。2,出示一个光盘,你会测量它外面的周长吗?哪里面的这个小圆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用刚才的方法来测量光盘里面的小圆很困难。引发了要是能像长方形,正方形那样有公式计算就好啦!3,于是,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找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以上这三个环节的安排,让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一个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周率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开展了这些环节,目的是体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探究能力,都得以充分的发挥。

第四,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老师把同学们测量周长和直径的结果整理一下,从他们汇报的数据看,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吗?初步结论:在同一个圆内,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用课件出示,师:同学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研究出来了,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再用课件出示: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汇报交流,不仅可以突破难点,还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第五,自主学习例题,学生自主解答例题这样安排一方面是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其次还想通过这些活动告诉学生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处处学数学。

总之,关于图形认识的课程,我觉得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空间想象思维,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思维习惯尤为重要。

下载小学德育制度的问题与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德育制度的问题与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反思与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反思与策略 虽然已课改了几年时间了但走进现今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还是为教材而教,为考试而教。学生任由老师摆布,听从老师指挥,自己根本没有思......

    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4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拼音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从《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出发,着眼于送气与否、字母与音素的复杂对应、改写与省写规则......

    初中生德育策略

    初中生德育策略一、德育应融入各学科 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由于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在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贯穿其中,让道德教育......

    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集合与图形”的教学问题与策略马付小学: 刘玉军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教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

    小学英语对话操练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摘要] “操练”是对话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发现我们很多老师在对话教学设计上往往会偏重于“呈现”这一环节,而忽视“操练”这一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目前小学英......

    小学手工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手工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提要:综合型手工课是典型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课。它体现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多种知识、技法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不断学习新理......

    德育制度

    德育制度目录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德育队伍建设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德育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

    德育制度

    邓州市龙堰乡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一、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1、 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有一名校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