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尹少淳谈美术教育》读后感
今天我读的是《尹少淳谈美术教育》第一章的内容,“点”内“点”外的思索,美术教育的产生、意义与价值。
在这一章当中,我认识到美术教育如果是一条大河的话,它有四个流向,流向一就是奉献人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要达到的核心的能力。在美术这个学科,也对这个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鲁迅也提出了美术可以辅以道德的观点,这就充分证实了美术其实是和其他一些人文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都有相关性的。
流向二是奉献独特的学科素养。也就是说我们在美术学科当中能够通过触觉、嗅觉等来提升我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认知能力,通过记忆、绘画、制作等方式,提升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能力等等,以及工作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工作态度。流向三培养终身的爱好。其实到这个年龄我曾经质疑过,有哪一些爱好是终身的呢?我是一个学习美术的人,有时候也会因为职业而带来一丝丝倦怠。但是通过读书和书中举的例子,我发现职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爱好才是一个人终身的追求。
一个人在职业之余还保持着终身爱好和兴趣,可以充实闲暇、丰富情趣、提升精神、改变生活品质真的是太好了。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即使他的爱好,岂不是更幸运?我应当告诉自己的,我是最幸福的人,何谈倦怠呢?流向四,成就职业梦想。我觉得这大概是美术成就了我教师的职业梦想,虽然这个职业看起来并不那么起眼。在书中的例子当中我看到林风眠著名的画家,他在6岁时就被父亲送到蒙馆学习,临摹《芥子园画谱》(这本书学校给我们美术教师订购了,真的应该珍惜)和练习书法。
中学时期的林风眠在美术教师梁伯聪的指导下学习美术,出于惜才、爱才、梁伯聪甚至给他的作业打了120分,这极大的鼓励了和振奋了他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可见一个职业梦想的促进,也是需要我们这些职业人的努力的。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也许我们的某一句话就成就了某一个人的职业梦想。
这便是尹少淳谈美术教育第1章节的`内容了。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更加加深了我对于作为一个美术教师的信心。学校这么充分的开展美术课,其实就是给我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美术形成美术素养的一个机会。我们这些从业者就应该更加的去思考自己。我原本是一名怎样的小学教师呢?我教学的优势在哪里?我还有哪些劣势?我对美术课堂教学的认识,究竟有什么?在教学当中我还有哪些困惑是需要我去解决的?而不要听到别人说副科老师,我们就真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副科老师了,我们需要提升自身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以保证能够给学生带来最好的美术课堂,扎扎实实的打牢他们美术素养的根基。
小三门、体音美。我们排在最后一门,但是我们自己不要这样想,说不定我们的努力在别的孩子身上就成就了他们一生的职业梦想。也许他们不曾记得我们,但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上好每一节美术课,更恰当的处理美术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积累一生受益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的快乐所在吗?这也是我们职业的幸福,加油自己!
【《尹少淳谈美术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1.送杨少尹序翻译及原文
2.送杨少尹序文言文
3.淳真的友情作文
4.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阅读练习题
5.《送杨少尹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6.韩愈《送杨少尹序》阅读答案
7.《寄河南杜少尹》唐诗赏析
8.《汉川山行,呈成少尹》原文及作者介绍
9.《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阅读答案
第二篇:尹少淳教授 美术 核心素养报告演讲录
什么是核心素养
中国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知识与技能” ,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在”“知识与技能”未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但它不等于素养和能力。只有关注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和如何运用“知识与技能”(进入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将其转化为素养和能力。
因此需要围绕核心素养,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二,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1.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感受特定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为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铺垫道路。
2.直觉地感受图像的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情感。
3.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了解图像的类型,并加以识别、指导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4.在读图时代,能够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
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知识基础与结构心理
学科体系核心领域思维方式人格特征杨向东
审美态度就是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
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
追寻“器”“道”相合的美术教育
字数:1455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3期
【摘 要】“审美人生教育”立足美术本位,致力于追寻“器”“道”相合的美术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形式美的感受力,培育创造能力,获得审美提升,陶冶审美情操。
【关键词】美术教学;“器”“道”相合;审美人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62-01
【作者简介】尹少淳,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美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
本世纪开元前后,我接连承担了教育部交付的两项重任。一是主持全国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我任班主任,陈铁梅是学员。她治学严谨,毕业汇报大会上宣读的关于“成就动机与儿童绘画”的论文,成为全班最有深度的作品之一。此时赶上《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在调研会上,她关于“美术教育与文化”的实践思考颇有见地。之后常听到她的好消息。在“中美艺术教育论坛”和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年会上,我听到了她在大会上阐述“名画课程”,以及积极倡导她的教学主张“审美人生教育”,更感欣喜。
陈老师在追寻的是“器”“道”相合的美术教育。《易·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可以比作美术教育的内部关系。美术本身比之于器,教育功效比之于道。离“道”谈“器”则盲,境界不高,生发不远;离“器”言“道”则玄,空虚飘忽,缺乏基础。所以,美术教育不能拘于美术自身的目的,否则,其作为教育学科的地位便大可怀疑,但美术教育的教育功效又不能不在美术的基础上生发,否则根基动摇。陈老师无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陈老师始终以美术为轴心和基点展开教学,在磨“器”、淬“器”的过程中成就雅“器”、美“器”。
第一,陈老师关注美术知识和表现语言的教学。着眼美术本身,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机理、意境等美术语言的教学,帮助学生感知美术世界的独特魅力,将美的形式的特征、知识、规律,刻录进学生的审美感知中,建立审美认识基础上的审美理解。
第二,陈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用艺术灵感和技巧促进创造力的提升。美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陈老师用教育行动印证并发展着罗氏的观点。
第三,陈老师倡导“基于欣赏,基于经典”的教学。帮助学生以纯然审美的眼光欣赏事物,“培养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获得审美享受。正如乔治·桑塔耶纳所说:“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观赏最大限度的美。”
陈老师不遗余力追寻美术教育的“道”,这是一种深刻的认识、崇高的立意、宽广的情怀。
第一,陈老师的美术教学基于学生,她通过美术的教学,激起学生的审美冲动,继而更好地、更自由地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开发潜能。
第二,陈老师站在了一个高远的地方,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思考、践行美术的教育取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审美趣味,以美储善,美善相乐。
第三,陈老师努力让审美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有创意地组织多种美术活动,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德性。
总之,陈老师在识“器”得“道”的进程中,帮助学生在审美的世界里解决感性和理性、苦与乐、神性与人性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抵达人性的完美境地。
第三篇:尹灵芝谈观后感
这部影片另我们小学生受益匪浅。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像尹灵芝这样的共产党员,时时刻刻心系着百姓才取得了中国的胜利。
影片虽然是红色主旋律电影,但定位却非常年轻化,着重将视角放在抗战青年身上,从他们的故事中折射出整个时代对于人们命运、思想、成长变迁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引发当下电影主流受众的情感共鸣。
影片以“心中有信仰”为主线塑造了少年尹灵芝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从曝光的概念海报可以看出,海报以“信仰”贯穿主体,在抽象的概念设计中具象地传递了影片的中心思想。刻意渲染的立体感十足的灰色系背景传 递出肃杀景象,不仅象征着那个时代浓重的硝烟味儿,也象征着尹灵芝深陷黑暗、遭遇到残酷折磨。而海报主画面,一朵冲破灰暗包裹、浴血而出的鲜红玫瑰正是尹 灵芝的化身,这个坚强不屈、信仰坚定的美丽少女在花一般的年纪有着花一般的美好信念。虽然是概念海报,设计师却于细节处着笔,海报正中完全鲜红的花蕊便是 尹灵芝内心的象征。整张海报非常传神得传递出了尹灵芝无论面对怎样残酷黑暗的现实,都改变不了那颗因信仰而坚定的心忠诚。
第四篇:德国美术教育读后感
《德国美术教育》读后感
看过很多国内教育名家的专著,假期特别找了一本外国的教育书籍《德国美术教育》,书中介绍了在德国文化大背景中,德国的艺术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辩性、有序性的特点,又吸收了宽容性、多元性等优点,形成了具有相当伸缩力的教学模式。从我们的美术教育的角度看德国的艺术教育,它具有很强的个性,深受启发:
一、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在德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外,还得用2—3年的时间来专修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确定。这样决定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具有相当伸缩性的艺术教育成为可能。在小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对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学校对一、二年级实行包班,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设日课表(但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向一个学科内容为一课时过渡),教师所教内容可随机应变,如:课堂内突然出现了美丽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随蝴蝶而转,这时教师的教学内容随蝴蝶而变,让学生观察蝴蝶飞的动态、形状,介绍有关蝴蝶的种类、习性等常识,然后要用语言来描绘蝴蝶;用彩色笔画蝴蝶。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儿我体会到学科的横向联系,教学的灵活性,颇像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但在国内似乎缺少一个过渡的阶段,让教师从一个循规蹈矩的状态突然转变到一个随心所欲的状态,结果必然是混乱失败的。
二、重视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给孩子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独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的。关于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指的是重新组织观念,而产生新的结果,并且在面对一个对象时,做出各种选择的假设。”在德国艺术教学大纲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重研究创造的行为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学生的作业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找到更好方法,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三、师生之间提倡“帮助我,让我自己来做”,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使教师由权威变为顾问,创造平等对话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启发学生如何感受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本身美的潜在性,尊重学生对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这一点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
四、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新的知识。
对于色彩的基本知识,在德国的美术教学中表现为有序而轻松,色彩以心爱的事物为对象来认识;色环通过色板的游戏找色彩之间的关系;色调的联系通过一些故事描述等方法来出现。如:“一座房间夜里着火了”,(既形成色调,又认识暗与亮的关系);“公主希望城市变成红色”;“绿色宫殿里的红色巫师”等。表现有兴趣的内容促成知识掌握,不至于太理论化。
组织参观当地的一些博物馆和参加一些传统节日,结合这些活动来表现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事。如参观汽车博物馆,画出不同时期汽车的风格;汽车比赛的场景;星期天的登山活动;为狂欢节制作脸谱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有生活体验,丰富了知识,又能生动地在画面中体现。
这些灵活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而让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加以考试,还要在他们人生第一次重大事件中记录上一笔,不是学生没兴趣不爱学,是我们硬把学生踢出了艺术的大门,不是老师们教不好,而是我们赤足站在烧得火红的石头上,只有快步奔跑保命,无力顾及其它。
除以上四大方面以外,德国艺术教育同时强调艺术教育的学科性,体系框架十分清晰,学科色彩很浓等等。总之,艺术教育始终是围绕最高教育目标,学生不仅是学会画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审美力、动手能力及个性的发展。努力使艺术教育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相适应,把美术造型观念和能力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与一切领域的活动相联系。德国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及其观念,对我们的艺术教育深受启发,值得我们借鉴。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育读后感
儿童画——绘童心世界
读《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有感
每当我望着孩子们那明亮的眼睛,看着他们那一幅幅稚趣的图画,那变幻的线条、缤纷的色彩,我感动,我庆幸,我是一名美术老师!我将尽我所能,让他们的世界美丽如画……
近来,我阅读了《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一书,这本书是美国杰出的艺术家、教师、演说家和电视法制新闻制作人玛琳·林德曼所著的。书中详细地讲述了美术与儿童美术的概念,及儿童美术的发展。所有的艺术理念,指导程序以及教学实例,均来自调查研究,并已经过实践检验,带给我很大的启迪。
儿童画是孩子另一种语言形式,他们画画如说话,都体现了稚气和天真。让我们通过儿童画,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感受,去领悟!
(一)以“童真”学“童画”。
毕加索这样说:“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纯真、自然,不加修饰,不懂避讳;不会刻意,不会做作,纷繁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是那样迷人,他们画出来的物体夸张中变形,变形中夸张。看似混乱的色彩和线条,可在儿童眼里却是充满魅力!他会告诉你,“这是我在散步”,“那是一只蚱蜢,那是一团熊熊的烈火。”
儿童总是用坦率的画笔记录着生活,记录着自己的梦想。他们的作品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是众多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齐白石的艺术特点就是用童心去观察世界,他以“童真”学“童画”,开拓了艺术领域中全新的视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是白石老人的治学名言。
(二)以“童眼”看“童画”。
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的画都是在画自己!在一次美术课堂中,我看见一幅儿童画,描绘一个小朋友在吃水果,一颗颗的牙齿表现得非常清楚,而且牙齿被涂上了亮亮的柠檬画色。
我问孩子:“怎么画上那么多牙齿呀?”
“不用牙齿能吃水果吗,要吃东西所以必须画牙齿。”孩子答道。
“那为什么牙齿是黄色的?”
“水果很酸,黄色就是表示酸。”孩子肯定的回答。
而后,我陆续的发现了这一现象,为了表示在抓鱼,两只手被这样夸张,简直就是机器人的手呀!打篮球投篮时,一只手被拉得很长,自己伸到了篮筐等等。
儿童画就是了解儿童的一扇窗户,让我们透过这扇窗户,走近孩子。
(三)以“童心”教“童画”。
教学中,我们用“童心”去想儿童所想,看儿童所看,感儿童所感!以一颗“童心”,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纯真、自然的方式去感受儿童画。对儿童来说,画人是空洞的,画“我的一个朋友”是具体的。画树是空洞的,画“我家门前的那棵桔子树”才是具体的。有了具体的描绘对象,才有具体的情节和感情,才能使儿童画丰富起来。
对于思维的整体功能而言,感觉同时也是思考,推论同时也是直觉,观察同时也是创造。
——鲁道夫·阿恩海姆
比如:在一次画完《大气球飞呀飞》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幅画:画面上的热气球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圆圆的,看上去一幅惊讶的表情,可旁边密密麻麻的小点子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们就猜了起来:
“是小雨点吧?”“不对,是飞远了的热气球”,“不对,不对,那是地面上的房子”还有的说是装饰用的底色。这时,小作者很神气地站了起来,得意地说:“那是天下雪了!”孩子们和我都不禁惊叹起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发言也很积极,他们不光欣赏到了构思独特、想象丰富的作品,更增强了孩子们再次创作的信心和欲望。
如果生活是多元色,我们就是那充满生机的绿色,大树是我们的衣衫,蓝天是我们的笑脸,我们不断延伸、伸展,播撒无尽的绿色,带给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春天!
老师朋友们,让我们蹲下身子去了解孩子的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吧,让我们融入他们之中,以满怀期待的“童眼”去看一颗天真浪漫的“童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