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安排
市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安排
一、关于xxxx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质监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狠抓全面提高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基础水平、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筑牢四个意识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市局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的同时,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专题会等带领全局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学习6余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四个意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是扎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局机关以处室为单位调整组建党支部,支部书记均由处室负责人担任,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一岗双责”有效落实。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局领导带头参加“三会一课”等支部学习活动xx次,举办学习贯彻新党章专题培训班和党建主题培训班,以“蓉城先锋?党员e家”为载体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聚焦深化拓展三项整改“回头看”和“五个三”分类整改要求,以及巡视巡查和全国全省环保督查发现的问题,在整改问题过程中深化学习教育效果。
三是认真学习把握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质量思想,大力宣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结合质检总局提出的“x个破题”要求深入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准确把握质量第一、质量变革、高质量发展等新理念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变理念、激发动力。
(二)着眼推动质量共治,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围绕服务全市产业“生态圈”建设,开展国际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研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全年市领导对质监工作肯定性批示达xx次。质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先后列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产业发展大会工作部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先后出台实施《x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召开规模达xxxx人的x市品质提升动员大会,质量工作连续x年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区(市)县制定了本区域质量发展规划,积极开展质量强(区)市县活动,温江区、郫都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区政府质量奖评选。
二是不断完善部门联动机制。认真履行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牵头制定xxxx年推进品质提升及质量强市战略目标绩效考评体系,会同发改、经信、环保、规划、建设、科技、农业、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加强质量工作考核,压实了质量工作责任,增强了质量提升合力。在市级部门和区(市)县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产业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稳步提高,我市在全省市州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等、全省第一的成绩。
三是努力推动质量共建共享。依托“x信用”网发布质量信用信息xxxx余条,实施质量诚信分级分类监管,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举办全国标准引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研讨会,组织xxxx余家企业参加卓越绩效培训、首席质量官培训和质量分析会,着力提高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在世界“计量日”“标准化日”“认可日”和“质量月”广泛开展实验室开放、计量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标准走进大众”公益讲座等群众性质量活动,营造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质量共治氛围。
(三)着眼观大势谋大事,多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一是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推开。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下最大气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重大要求落实到行动上,谋划早、动作快,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积极采用国际一流标准 开展品质提升行动建设品质x的意见》,把标准作为质量提升的“牛鼻子”,牵头会同xx个市级部门推进x市品质提升行动,推动产业、文化、环境、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九大领域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加快标准升级,取得初步成效。xxxx年,我市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x项、国家标准xxx项,发布地方标准xx项,成立电子商务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培育x个团体标准制定主体,发布团体标准xx项,《商务楼宇公共服务规范》《社区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规范》等x项标准成功获批国家标准立项;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x项,启动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xx个;温江区、郫都区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有序推进。
二是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首次纳入《x产业发展白皮书(xxxx)》、检验检测人才首次纳入《x人才白皮书(xxxx)》,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首次纳入《x市先进制造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在发改、经信等市级部门和天府新区、成华区、龙泉驿区、x区、温江区、双流区党委政府以及x产业投资集团的支持下,市局牵头制定的“一区四园”布局《x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初步规划布局方案》和《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xx)建设方案》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可,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中航工业集团x飞机设计研究所、中电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技师潘玉华进入中国质量奖建议名单,我市在国家最高规格的质量奖实现正奖“零的突破”;中国质量奖首次设立的城市单元中,x市人民政府进入提名奖建议名单;x家企业(单位)进入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新增x质量奖x个、提名奖x个。x名牌达xxx个,居全省第一。组织开展第二届市长质量奖评选。龙泉驿、大邑分别获批“全国汽车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全国石油机械配套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崇州成功创建“国家家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大邑、邛崃获批“x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个,总数达xx个,继续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大邑获批创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郫县豆瓣、蒲江雀舌成功入围“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互认”名单。
四是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国际互认,与法国必维、德国莱茵、英国天祥等国际权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对外合作,与老挝科技部共同建设“建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完成水电十局在老挝多个水电站计量仪器设备的检测工作。积极打造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南亚区域标准化合作会议,与南盟区域标准化组织和南亚x国标准化机构建立合作机制。
(四)着眼产业发展需求,切实加强质量基础建设
一是计量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新建xx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xx项CNAS认可项目和x项计量认证项目,在生物医药、轨道交通、食品化工、制药等领域新建xx项检定(校准)能力,制定x项x省地方校准规范。
二是标准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x),成功获批国家首批、西部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和“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试点”。x市标准资源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成功获批筹建国家南亚标准化(x)研究中心,与x大学签署共建协议,开创了院校共建新模式,为国家层面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提供了“x经验”;建成南亚标准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创办《x技术贸易措施》期刊,开展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收集翻译南亚国家标准题录x.x万余条,得到国标委领导好评。加强标准研究,x个研究项目获得科技部正式立项,《品质x 标准引领》文章在国务院内参发表,完成《标准引领 助力x国家中心城市“起飞”》研究报告,《以标准化推进品质x建设的对策建议》调研文章在市政府内参发表。
三是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x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金银珠宝饰品国家质检中心已通过资质认定并正式运营,汽车零部件、移动互联网软件、电线电缆产品等x个国检中心正加快建设。新增智能机器人、食品包装安全、建筑新材料绿色节能、环保等领域共xxx个产品、xxxx个参数的检测服务能力。“互联网+检测”智慧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获得发明专利x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xx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x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xx篇。
四是认证认可作用有效发挥。圆满完成低碳产品认证试点,x家企业x个认证单元获得低碳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支持帮助西南交大交铁检验认证(x)有限公司取得了国家认监委颁发的体系认证资质。对全市xx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开展x次全覆盖监督检查,处理存在问题机构xx家。全市新增认证证书xxxx张、总数超过x万张,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新增检验检测机构xxx家,取得资质认定机构达到xxx家。
(五)着眼维护群众利益,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针对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品开展监督抽查xxxx批次、风险监测xxx批次,监督抽查有机产品xx批次;配合x地铁集团进行电线电缆进货检验,开展全市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得到总局和省局充分肯定。加强强制认证产品日常监督和专项整治,暂停或撤销xxx家企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共计xxx张。开展市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xxx批次、重点领域计量监督检查xx次,检定固定集贸市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x种常用计量器具x.x万余件。
二是保持特种设备监管高压态势。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针对电梯、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安全隐患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监督抽查和综合督查,共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单位近xxxx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近xxx起;配合有关部门完成xxx台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突出电梯安全监管,以规范电梯维保行业为重点,建立实施电梯维护保养行为公示制度,启动电梯维保单位信用评价,依托电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电梯档案管理信息化、位置查询可视化、日常巡查智能化、安全监督社会化,电梯按时维保率从xx%提高到xx%;完成xx台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
三是着力发挥行政执法威慑作用。针对农资、化肥、烧结砖、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质检利剑”春风秋风行动、安全生产“扫雷”专项行动、“双十一”消费品电商领域执法打假集中行动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xx次,严厉打击“地条钢”和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行为,全年全系统立案查处质量和特种设备违法案件xxxx件。未发生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和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故。
(六)注重质监队伍建设,质监形象不断提升
一是优化质监服务。获批成立产业服务处和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处,从组织机构上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保障。主动对接天府国际机场、x地铁等重大建设项目,围绕需求做好精准服务。自x月x日起停征计量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所有经营性涉企收费标准一律下浮xx%,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开展一窗式、全天候的“智能补办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服务,全年完成行政审批事项xx万余件,为重大项目建设和xxxx余家企业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行政审批公众评价满意率达到xxx%,《x日报》在头版专题报道质监网上审批工作成绩,质监窗口被评为“政务服务窗口先进单位”和“美丽x共产党员示范团队”。调整优化权责清单,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全年无一起行政诉讼败诉案。
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养选任。补充配备x名处级领导干部和x名处级非领导干部,选派x名干部到基层挂职历练、x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委干部人才递进班培训。组织干部xxx余人次参加各类上级部门调训和自主培训;面向全市质监干部职工组织开展业务培训xx期,xxxx余人次参训。
三是推动作风转变。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和“微腐败”专项治理,支持驻局纪检组办理信访x件,完成市委督导组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
四是抓好对口扶贫工作。投入资金xxx万元帮扶简阳义和村、都江堰红旗社区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向对口扶贫村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约xx万元。投入资金xx万元帮扶蒲江x个村开展“百村容貌”整治。
五是加强质监信息化建设。完成国家质检总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建设试点,实现数据对接。完成质监信息系统项目二期建设,信息水平和网络安防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目标管理、网络理政、建议提案、信息公开、新闻宣传、计划财务、内部审计、应急、信访等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
二、关于质量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x进入“三步走”战略发展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市质量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质量基础建设还有待加强,品牌知名度还有待提升,质量共治氛围还有待浓厚。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我市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供给质量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对此,全市质监系统要深入研究质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分析我市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准确把握质监工作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方向上准确判断、在认识上保持清醒、在工作上持续用劲。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质监工作的新内涵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突出地强调了质量,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建设质量强国,等等。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如此深刻、系统地强调质量,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些重要表述和部署要求,是新时代质监工作最直接最具体的指导方针。对此,我们一定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二)正确理解我市的阶段特征,充分认识新常态赋予质监工作的新任务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着眼贯彻新理念新要求,努力闯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市经济发展新特征,指出我市正处于城市能级向更高级跃升阶段、低水平同质竞争向转型升级协同发展转变阶段、强化城市战略转型引领经济发展转型阶段、政企良性互动预期走强阶段;要求努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走在中西部最前列。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我市的阶段特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发挥质监作用、发出质监声音、展示质监形象,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三)牢记质监部门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质监工作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实施《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向全党全国作出了最有力、最集中的质量动员。总局已经作出部署,明确集中力量开展三年质量提升行动,确定今年为“质量提升行动年”,提出了“五个提升”要求。省局把质量提升行动作为工作总抓手和突破口,要求下最大力气抓好xx个方面工作。市委经济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对标国际一流创建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持续提高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工作的牵头部门,要把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使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三、关于xxxx年工作安排
xxxx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x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线,以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以质量提升行动为总抓手,推进品质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基础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质监力量。
(一)全力推进质量提升行动
一要加强工作谋划。市局将围绕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立足服务我市主体功能区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突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两个重点”,瞄准重点产业和热点消费品,结合质量强市工作制定“x方案”,力争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各区(市)县局也要因地制宜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出台方案。
二要持续开展品质提升行动。按照质检总局“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聚焦重点产品、服务、产业和区域,增加个性化、高端化、高品质标准供给,支持鼓励企业(组织)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推动标准与创新融合、军标与民标融合,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加强品质提升工作考核,推动产业、文化、环境、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九大领域积极导入运用国际一流标准和先进标准。
三要深化品牌培育。召开第二届市长质量奖颁奖大会,开展“品质电商”培育行动,对标国际一流创建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积极争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知名品牌示范区,力争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个以上、x名牌xx个以上。各区(市)县局也要在品牌培育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着力打造更多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
四要实施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工程。建立企业质量服务清单,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活动,帮助广大企业强化质量管理意识,解决企业在质量控制、检验能力、仪器检定(校准)、计量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到问需于企、按需施策、精准服务。
五要弘扬质量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和业务指导培训中开设质量专题课程,在世界“计量日”“标准化日”“认可日”和“质量月”等加强质量文化宣传,广泛开展质量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群众性活动,推动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二)全力加强质量基础建设
一要加快打造西部一流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尽快出台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牵头推进“一区四园”x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抓紧申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xx),力争x园区率先启动建设,着力构建以集聚区为载体、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主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生态圈”。加快x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和汽车零部件、移动互联网、电线电缆、中低压电气产品等x个国检中心建设,联合西南交大抓紧申报筹建轨道交通国检中心。
二要加快打造西部一流的标准化服务平台。以创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x)为载体,抓好“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服务各类创新主体研制具有x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抓好“国家首批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试点”,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制定标准提供标准验证服务,力争在轨道交通、消费品安全等领域率先取得成果。加快国家南亚标准化(x)研究中心建设,尽快入驻“中国—欧洲中心”,强化与x大学合作,持续开展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加强南亚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战略、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等研究,加快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为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蓉欧+”战略提供标准化服务。
三要加强计量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计量设施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军民融合计量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现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性能。探索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动计量在工业产品设计、研制、试验、生产、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的精准应用,力争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计量技术交流合作。推进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x)建设,培育能源计量示范单位xx家以上。
四要发挥认证认可质量基础作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加强x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助推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大力推动有机认证;积极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环保、低碳产品、节能节水等新领域高端认证,引导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全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一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针对重要日用消费品、新兴消费品和消费热点领域,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加强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加强认证认可事中事后监管,对高风险的认证产品领域开展重点抽查,持续开展有机产品监督抽查。稳步推进强检计量器具登记备案和免费检定工作,加大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检测、安全防护等重点领域计量监督检查力度,开展机动车检测机构计量器具监督检测和防作弊研究,加强计量行政权力事中事后监管,深化计量惠民工程,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xxx家以上。
二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加强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抽查和隐患治理,做好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抓好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检验检测,持续巩固电梯安全监管、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燃煤锅炉节能减排“三大战役”成果。创新推动液化石油气钢瓶监管信息化建设。突出电梯安全监管,启动x市电梯困人应急处置平台(xxxxx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市政府出台实施《x市电梯维保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对失信企业“黑名单”惩戒,深化电梯维保行业整治,规范电梯维保行业秩序,促进全市电梯安全水平提升。
三要加强行政执法。针对农资、建材、儿童玩具、日用消费品、食品相关产品、汽车用品及配件、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和重点行业开展“质检利剑”春风、秋风行动,加强舆论分析和线索摸排,深挖质量违法“潜规则”,针对质量安全隐患实施专项执法检查整治。加强系统内综合执法、协同监管,健全执法监督制度,推进技术执法。
四要加强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质量信用水平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着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质量失信惩戒体系。
(四)全力加强质监自身建设
一要加强法治质监建设。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健全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推进行政执法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法治责任落实。全面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和智能化,探索建立行政审批服务新形态,开展智能服务窗口建设试点,推动服务端口下移、服务窗口靠前,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二要加强科技质监建设。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行政监管网、行政执法网、检验检测数据网,构建“三网融合”的质监大数据监管平台,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开展预测预警,促进精准监管。加强计量、标准、检验检测领域技术研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参与“科技兴检”“科技进步奖”评选。
三要加强和谐质监建设。加强质监文化建设,促进事业认同,增强队伍凝聚力。强化对外宣传,运用新媒体新方式讲好质监故事、传播质监声音、树立质监形象。加强基层质监业务指导和能力培训,促进工作协同。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办好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着力解决质量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稳定和谐。抓好目标管理和督查督办,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督查,提高机关事务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工青妇、离退休干部等工作。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质监事业协同进步。
(五)全力加强质监党的建设。质监事业是党领导下的事业,质监队伍是党领导的队伍。质监作为管质量、管标准的部门,更要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
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质监全体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任务上来。
三要加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党章》提出的系列新要求,以党建标准化为依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员教育管理,着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选用干部,开展多层次能力培训,着力打造讲政治、懂城市、懂经济、善管理、专业化的质监队伍。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细则,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抓好“微腐败”治理,严格执纪问责,支持派驻纪检组开展监督,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第二篇:市老干部局2010年工作安排
市委老干部局在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党员的基本素质,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结合2009年走访老干部工作的基础上,明确2010年工作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重点工作,制定了《2010年全市老干部工作要点》。力求在2010年
全市老干部工作上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优力度。
一、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要有新举措
做到四个“有”。一是有好班子。要求全市对老干部党支部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调研,调整充实班子成员。按照守信念、讲奉献、能力强、威望高的要求,进一步配好党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二是有固定阵地。各地各级抓实老干部党支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确保每个老干部党支部活动学习有固定阵地。三是有好资料。各地各级要在老干部学习资料的增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市委老干部局定期编发的学习参考资料进一步紧扣时事和老干部思想实际。四是有好形式。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能紧贴老干部实际情况。除了系统单位和老干部部门组织的学习活动外,因地制宜,建立社区型、老干部社团型、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关工委等老干部学习活动小组。
二、老干部服务工作要有新突破
要求做到体系健全、重点明确、服务规范。一是建好老干部工作部门、主管部门、老干部原单位、老干部家庭、老干部居住地社区“五位一体”的综合工作体系。体系要凸现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主导作用,主管部门和原单位的主管作用,社区补充作用,家庭的责任作用。二是重点明确,完善社区老干部服务体系。重点完善四就近工作机制,搭建好四个平台,即搭好学习的平台,组织老干部就近学习。搭好活动平台,组织老干部就近参加社区文化体育和公益活动。搭好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党员义工和青年志愿者助老服务队伍,成立老干部互助协会,开展经常性的助老服务活动。搭好发挥作用平台,组织老干部为建设和谐社区发挥作用。2009年末,市委老干部局和有关社区社区党组织召开了联席会议,就共建活动进行了商讨,共同做好社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2010年,市委老干部局每个处室与市区老干部较多的社区开展结对共建。三是服务规范。重点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负责制,对老干部反映的问题做到责任明确,会办迅速,解决及时,跟踪服务。
三、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功能要有新拓展
按照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意见》精神,加强对退休干部活动学习的组织工作,拓展新的功能。一是增设富于时代气息的新的活动学习项目。通过研究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差异,老年大学重点建设地方特色课程,为建设文化城市、精致城市培养老年人才;老干部活动中心增设具有当代特点的老年人文体活动项目,定期举办当代老年文体活动知识和心理保健讲座。二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功能。老干部文体社团的工作与思想政治活动相结合,配合全市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活动。加强学校和中心的宣传阵地建设,弘扬正气,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发挥老年工作的示范作用。通过有影响的系列活动,打造全市老年工作的精品工程。
四、信息调研成果转化要有新成效
一是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市、县(区)两级老干部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重点调研课题,减少泛泛调研,宁少勿滥。二是健全调研课题会商机制。调研成果形成后,及时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落实课题成果转化责任处室和牵头负责人(一般由分管局长担任)。及时召开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落实解决问题。对牵涉全局的重大问题,提请市委研究落实。三是建立调研成果转化督查机制。有关责任处室根据联席会议精神,组织督查,确保按序时进度落实到位。四是建立交流评比制度。适时召开全市老干部工作调研成果转化工作会议,交流落实情况,对成果转化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
五、老干部发挥作用要有新载体
根据发挥老干部作用的基本原则和扬州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建设新的载体。一是搭建社区载体,完善城市社区老干部发挥作用组织机制。成立社区老干部发挥作用联络小组,由老干部局、社区党组织、社区老干部协会共同负责。二是搭建部门载体。由老干部较多的部门和老干部工作建设,部门老干部专兼职干部、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和老干部局定期研究,确定发挥作用的主题和组织方式。
六、队伍建设要有新抓手
一是继续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加强工作队伍建设,2010年开展“老干部工作基层服务年”活动。以纪念扬州老干部局(部分县市区局)建局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全市老干部工作机制。全局工作人员加强与挂钩结对单位地联系,通过指导开展工作,强化政策业务能力,并进一步促进作风的转变。二是创建老干部工作品牌建设工程。在全部门创建有社会影响的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工作的水平。
第三篇:市督办督查局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打算
市督办督查局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打算
市督办督查局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打算
2013年以来,市督办督查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开展“三找”主题大讨论活动为突破口,创新督查机制、改进督查方法、突出督查重点、提高督查效率,有力推动了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好评。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狠抓目标考核,着力推动工作落实。始终坚持将目标管理和督促检查这两项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完善两者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既促进了考核内容的完善,又增强了督查效果,形成了推进工作、促进落实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责任分解。年初,将市委全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等逐项细化、层层分解,并纳入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确保工作任务“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责任明确、无缝连接。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实现了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增强了目标考核推动决策落实的实效性。二是强化动态管理。为强化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我们将全市要完成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并根据难易程度分别赋予不同权重,采取加、减分方式予以考核,增强了目标考核推动决策落实的针对性。三是强化机制创新。年初以来,我局在总结以往考核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重新制定了《XX市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并以筑委厅字〔2013〕70号文件印发实行。新修订的考核办法在考核内容、评估方式和结果运用等方面作了较大突破,突出了实绩考核,体现了辛苦指数,在以往将考核结果同干部选拔任用、经济奖励直接挂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在干部任用、责任追究、经济奖罚等方面的运用,推动干部作风的转变,增强了目标考核推动决策落实的有效性,发挥目标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二)狠抓督促检查,着力推动决策落实。今年以来,我局始终按照“把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工作思路,采取实地督查、跟踪督办、明查暗访、联合督查等方式,对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一创四办”、社会管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开展各类督查,有力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的督促检查。我局对市委、市政府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市委专题会等重要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了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形成《责任分解表》并以“两办”或以局的名义印发,建立日常跟踪督查工作机制,督促各责任单位按照时限及相关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有效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突出对“三重”工作的督促检查。督查工作中,我局始终围绕全市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开展督促检查,切实做到“督在关键处、查到点子上”。比如,我局将“二环四路”景观整治、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棚户区城中村及旧城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南明河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纳入重点督办事项,明确工作总体要求、阶段性目标和责任单位等,并结合阶段性目标和关键时间节点适时开展跟踪督查,准确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症结,提出督查工作建议,并以专报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供领导决策,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三是强化领导批示交办件的督办落实。我局严格按照“准确、快捷、高效”的工作要求,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及时办理领导批示交办事项,切实做到“批必查、查必清、清必办、办必果”。比如,今年8月,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我局迅速对有关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与省直部门开展对接工作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通过督查专报的形式及时将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得到了陈刚书记、李再勇市长、王保建副书记的批示。比如,按照刘文新常务副市长的指示,今年6月14日全市消防安全工作紧急会议召开后,我们利用周末,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地对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开展督查,对XX区等3家火灾隐患排查不力单位进行点名批评,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督查建议,有效推动各地各部门存在问题的整改。四是注重民生问题的跟踪督办。牢牢盯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来信来访反映利益诉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督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比如,我局牵头负责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实事项目通过征集意见、立项审定后,立即进行责任分解,将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通过实地查看、召开推进会等方式定期跟踪督办进展情况,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比如,今年7月,按照市委要求,我局承担了“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留言反映我市有关问题督办工作,我局将直通交流台转办件纳入督查重点,针对市民群众反映事项开展专项督办。截至目前,共办理41期,帮助市民群众解决涉及利益诉求的各类问题225个,维护了群众的合理诉求,省委办公厅回访中对我市办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今年以来,我局共编发《督办督查专报》、《督办督查通报》143期,共获省、市领导批示139件次,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03件次。
(三)狠抓督查调研,着力发挥参谋作用。紧扣中央、省、市党委和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注重抓住具体督办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或敏感性问题,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查找症结、研究对策、提出建议,供领导决策和再决策参考,努力做到“督查一个事项,解决一批类似问题,推动一方面工作”,真正使督查工作成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的助推器。今年以来,我局多次组织对“5个100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工业企业发展状况、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等进行专题调研,及时撰写调研报告反映工作推进情况和提出工作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今年以来,我局共起草上报《贵阳督查专报》、各类信息简报40余期,被采用近10篇。
(四)狠抓党建工作,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强化作风转变。按照市委的要求,扎实开展“三找”主题大讨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以“抓转提强”等活动为载体,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二是强化廉政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通过宣传教育确保干部职工坚守底线,通过风险防控确保干部职工远离红线,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干部筑牢防线。今年以来,我局未接到任何举报,也未发生违法违纪情况。三是强化教育培训。采取定期召开学习例会、派员参加培训、外出考察、自主举办培训班、组织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四是强化帮扶工作。我局整合“四帮四促”、“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扶贫攻坚”等载体,深入开展“转变作风大帮促、服务基层先锋行”主题活动,在派员驻点帮扶的基础上,组织干部职工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政策宣传。今年以来,共深入帮扶点走访群众270余人次,协调筹集帮扶资金和物资21万余元,用于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赢得帮扶单位和群众的好评,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我局推动了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发挥了职能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大督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在有效借助领导权威提高督查实效,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参与督查等方面还有待强化。二是督查结果运用的落实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上的运用还未实现制度化。三是督查调研深度还不够,特别是有时陷于事务工作,研究思考不深入,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充分。四是学习提高不够,一定程度存在重事务、轻学习的现象,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打算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督办督查工作职能,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目标管理,推动工作落实。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目标绩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认真修订完善《XX市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切实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二是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等中心工作,认真梳理纳入目标绩效管理的“三重”工作目标任务,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三是加强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和考核,充分发挥目标绩效考核在奖优罚劣方面的结果作用,激励引导各级各部门全面推动工作落实。
(二)强化督促检查,提高工作实效。一是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中心工作,抓住领导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推进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在狠抓分解立项、督促检查和跟踪督办上下功夫,有力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付诸实施、落到实处。二是始终抓住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推动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贯穿到督促检查全过程。特别是狠抓为民办“十件实事”和省、市民生工程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始终按照“批则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果”原则,及时有效办理上级部门及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做好督查调研,服务领导决策。要按照市委对督查工作提出的“要敢于反映问题,要提出建议,要供领导决策”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积极克服督查任务重、人员少等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项目开展督查调研,重点对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清镇职教城建设、“5个100”工程、工业园区建设、四个“一体化”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督查调研,了解掌握决策落实中存在的困难,收集汇总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督查部门决策参考,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四)整合督查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进一步争取领导支持。调整充实市督办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督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督查工作权威性和实效性。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继续加强同区(市、县)督查部门和市直部门联系,深入开展联合督查,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工作顺利实施。三是进一步探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新闻媒体参与督查工作的新机制,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提高督查工作水平。
(五)建强督查队伍,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深入开展“三找”主题大讨论活动,结合市委对督办督查工作的新要求,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督办督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督查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二是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按步骤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升督查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及市委市政府相关规定,坚持贴近中心、突出重点、创新服务,大力发扬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精神,提高督查队伍的落实力和执行力,有力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四篇:卫生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入点,扎实推动各项卫生工作的开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一年来主要目标和工作完成情况暨明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入
一是新农合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今年参合农民97.9928万人,参合率为99.6%,基本实现全覆盖。优化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发挥新农合医保构建分级诊疗秩序杠杆作用,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新农合保障水平得到提高。至11月底止,全市共兑现住院补偿86231人次,一次补偿达5千元以上23591 人次、达5万元以上47人次,新农合参合农民一次报账率达90%(目标任务为90%),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达75.46%(目标任务为75%),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8万元。稳步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以县为单位全面实施按床日付费,并在保证服务质量前提下,合理控制诊疗费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今年1-11月份,新农合共使用统筹基金26118.1798万元,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7%(目标任务为85%)。积极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管理试点,探索建立管理、经办和监管分离的运行新机制。加大新农合基金监督管理力度,推进即时结报机制,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开展新农合基金管理、运行和定点医疗机构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收费和使用抗生素等问题,进行整改,并给予扣减同额补偿费用和暂停六个月新农合病人处方权执业的处罚。
二是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有序开展。将国家要求的20种重大疾病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对白内障、唇腭裂、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尿毒症患者实施常态化免费救治。启动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工作,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手术治疗。至11月底止,累计免费为生活困难的尿毒症患者血透638人,为符合条件的心脏病、白血病儿童免费救治235人和17人,精神病免费筛查5304人、免费救治1276人。积极探索和建立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与大病保险的衔接工作。在乐平试点先行基础上,优先将20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除免费救治项目外,新农合按照70-75%的比例进行补偿,补偿后个人负担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部分,再由大病保险按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偿,困难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在政府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参加全省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配送等,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较往年同期上升1.16%。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拓展和延伸,配合公立医院改革,将基本药物制度向二三级医疗机构、非政府办医疗机构有序推进和延伸。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均达到30%,其中乐平市的二级医院达到4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达15%。认真落实基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政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次门诊费用和均次住院费用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5.1%和3.3%,切实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四是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稳步实施。积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考核、药品供应和人事分配等机制,建立健全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和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定编定岗,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成和落实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等,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竞聘上岗并签订聘用合同。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分级医疗、有序就医格局,今年上半年,珠山区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大力推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城市居民契约式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有400家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补偿比例较同级医疗机构西医治疗提高10%的优惠政策。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年底将完成3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保健服务。
五是公立医院改革稳妥推进。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大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推行预约诊疗服务,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积极推进基本诊疗路径管理和电子病历,增加基本诊疗路径管理病种,扩大实施范围。今年1-11月份,实行基本诊疗路径管理的病人达1830例(目标任务为1500例,完成任务率为122%),有
效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正式启动乐平市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工作,制定出台实施方案,乐平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三家试点公立医院从今年2月份起调整门诊诊疗、住院诊疗和医疗检查等相关费用,所有药品均按中标价降价出售,并实行按床日付费改革,加强对药品降价信息和其他收费项目调价政策的宣传,使老百姓了解情况、明白消费、降低医药
负担。
六是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城乡居民。继续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抓好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工作,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规范化管理率,以及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等。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降氟改灶等项目。至11月底止,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位资金969.45万元,城乡居民电子建档108.6047万份,高血压、二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病等健康管理人数年底可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均有序开展。积极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六类人群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540.0754万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50.02%等。
(二)重点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1.大力实施“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
我市被省卫生厅纳入全省第三种模式试点地市后,加快 “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步伐,推行市直医院有关数据通过院内前置机汇总发往省卫生厅信息中心,经过数据处理后再返回到市政府信息平台(即“阳光医药”网上监察平台)的运行模式。截止11月底,市直8家医院已全部完成数据上传,其他县级医院也即将建设到位。加强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和监管工作,推行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建设,使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衔接,实现药品生产、流通、配送的全程监管。在现有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自筹资金350万元,努力搭建全市卫生系统统一的区域卫生平台,不断提高卫生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积极推进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医院建设
**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研究,精心谋划,积极推进新区医院建设。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区医院筹建工作,确定依托市一院建设新区医院,将新区医院建设列为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并加强工作协调和调度。二是成立新区医院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以一院为工作主体的筹建办公室,提出将新区医院建成环境、设备、技术、服务一流,省内设区市领先的综合性医院的定位。三是组织人员赴九江等地考察其新区医疗机构建设情况,并与上海卫生建筑设计院多次商讨和修改新区医院建设设计方案。四是加强与新区办、发改委、规划局、土管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抓紧办理新区医院建设红线图、可研报告、土地测绘、项目申报、立项和招投标等事宜。目前,新区医院立项已批复,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公司议标和建设工程设计招标已完成,并签订了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建筑工地土地平整工作完成70%左右,现仍抓紧施工。
3.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突显
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卫生防疫意识,控制疾病的流行。认真做好省爱卫会对我市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完成省下达的6500座改厕任务;继续做好血吸虫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增强防治能力;强化免疫规划工作。积极开展优质门诊、数字化门诊创建活动,全市所有县(市、区)均通过省卫生厅以乡(镇、街道)为单位90%达标检查,全市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9.28%,未发生疫苗针对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继续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超额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艾滋病感染者发现任务,对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并完成结核病新发涂阳病人572例、任务完成率101.7%,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力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召开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举办市级医疗机构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知识培训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范水平。制定市级应急预案和医疗救治工作预案(试行),指导和规范我市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好相关应急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具的储备工作,提高应急能力。扩大流感监测范围和数量,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增加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排查,并做好病例登记、报告和采样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实行疫情24小时值班,并启动疫情日报和零报告制度,较好预防和杜绝了H7N9禽流感疫情在我市的发生。
4.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监督工作力度,确保了全市的食品和医疗卫生安全。一是制定下发《**年景德镇市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就全年工作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明确目标,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相关制度的落实。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制定下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市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和《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等,不断规范和强化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三是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宣传力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市人民广场举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并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强化对企业负责人、店主和市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其自觉履行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规定。四是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提高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食品安全日常监督促落实工作,充分发挥市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督促和指导政府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六是加强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联合下发《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文件,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医疗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努力抓好其它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以及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提出的若干规定。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与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目标责任状,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认真开展省、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和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整改落实工作,制定下发《市卫生局党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监督检查,组成由局领导带队、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督查组,多次分片下到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督查。今年以来,我局机关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接待费及其它开支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扎实开展民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收受“红包”问题专项治理和“小金库”治理工作“回头看”等活动,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专门召开动员会,开展自查自纠,并在单位醒目处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至11月底止,我市市直卫生系统未发现设置“小金库”、违反财经纪律和挪用、占用民生专项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年工作安排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做好明年的各项卫生工作
**年,我局将采取专题辅导、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下达的各项卫生工作目标任务,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全力推进和落实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协调、督导工作力度,确保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我市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以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拓展延伸,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推进和建设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全面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继续完善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大力实施“卫生人才服务团”项目,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公开竞聘工作,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继续推进公立医院和相关领域改革,确保年底医改任务的完成。
(三)继续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认真做好以霍乱为重点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不放松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大血吸虫病、典缺乏病防治力度,促进达标工作。继续做好卫生应急工作,完善预警机制,做好随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工作。全面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艾滋病、结核病、规划免疫等慢病防治工作,争取将艾滋病等母婴阻断项目扩大到城市区,不断提高慢病规范管理和控制率。
(四)继续推进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
将国家新增要求的重大疾病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继续对白内障、唇腭裂、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患者等实施常态化免费救治。进一步开展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免费救治筛查和确诊,加强精神科门诊、住院病人的救治工作,并做好居家随访工作。大力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手术治疗为重点的民生工程,继续抓好乐平农村重点污染区域专项医疗救治工作。
(五)继续做好食品安全、医疗和卫生监督工作
积极开展整治医疗市场秩序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设置和诊疗行为,净化医疗服务环境。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医疗机构设置档案大检查行动,切实做好医疗机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全面推进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现卫生监督窗口前移。在完成食品安全工作移交前,继续履行好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认真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食品安全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六)积极做好其它工作
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加大督查力度,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卫生行风大家评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活动,进一步改进医德医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大力推进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医院建设,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新区医院的住院楼能早日开工建设,明年门、急诊大楼等也能开工。到**年底争取能够完成总体框架建设,建筑总面积达到39230平方米,投入建筑资金约1.9亿元。
第五篇: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工作总结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科技工作重大部署,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区在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中,连续第二次获得科技进步先进区。现将今年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聚集创新要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先后跟踪汽车零部件协同创新中心等14个重点项目、引进易泰克智能交通系统等10个科
技项目;重点引进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等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成功促成欧美同学会在我区建立人才工作站。成功推动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升级为省级技术研究院;成立成都经开区汽车科技协会。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8.5亿元;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共1.3亿元,同比增长6倍;遴选128个优势项目,落实经费予以支持。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51%;全年技术交易额7.3亿元,同比增长200%。
二、培育创新企业,科技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获得国家级项目30项、省级项目67项、市级项目77项;列入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3家、优势培育企业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院士工作站1个;获成都市专利奖4项;开展汽车技术路线图等专项培训10次。出台《成都市龙泉驿区专利资助实施细则》等科技工作管理办法与扶持政策2个,并代区委、区政府草拟《关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4个。
三、实施专利战略,科技竞争实力大幅提升。今年专利申请量约2100件,同比增长30%,专利授权量约1150件。专利实施转化产值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四、强化城乡统筹,科技富民惠民成效显著。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医药领域,开展集成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5项,实施新技术集成应用5项;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实现每亩增产20%;新建专家大院9个,科技信息服务站2个。开展“科技之春”等主题科普活动10次。新建科普宣传画廊10座、科普基地2个;新获批市级创新创业载体1个。
五、抓好内部建设,科技服务效能加快改善。以开展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为契机,完成10个专题学习,全年集中学习41次。制定内部管理制度5个。与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联合成立招智引技工作小组,并在我局增设招智引技项目办公室。同时,今年新进人才6名,其中海归硕士2名,国内重点高校硕士3名。
综上所述,2013年,区科技局扎实开展各项科技管理服务工作,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14年,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举措、卯足干劲、攻坚克难,更好的完成与推动本部门各项职能工作。
**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全国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南,以主体培育、平台搭建、载体建设、人才聚集、环境优化为抓手,以建设中外知名汽车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增强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为创造性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城、国际化生活品质城”提供强大动力。
二、主要目标
推动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大会,配套出台创新政策;力争引进10个高端研发项目、5个校地合作项目、1名院士、5名领军人才、50名海外人才、10名创业精英人才;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15家以上;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技术中心5个、市级技术中心6个;转化科技成果40项,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30项;专利申请量达225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0件,专利实施转化产值达10亿元;新建孵化器30万平米;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科普基地2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50亿元。
三、重点工作
2014年,我们将按照上述思路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开好创新大会。推动召开区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全面部署实施我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表彰和奖励拥有杰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和企业,弘扬科技创新精神。配套出台《关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政策》,从资金、人才、税收、土地、市场等方面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二)培育主体骨干。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吉利高原、一汽专汽、华川电装、豪能科技、陵川特工等企业大力实施柴油版SUV、新能源环卫车、汽车电机、汽车同步齿环、燃气排放系统等30个重点项目加快研发及产业化。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创新骨干作用,支持航天技术研究院、原子能研究院、玄武岩纤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加快推进涡喷发动机、电子控制仪器设备、辐照技术、高性能纤维等一批产品开发及技术转化。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基础作用,加强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
大、中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快落实5个校地合作项目。
(三)集聚高端人才。加快引进集聚院士、创新领军人才、海外人才和创业精英人才。依托欧美同学会、德国汽车产业协会、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重点抓好一汽李俊、科学院邱勇、工程院卢秉恒等3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闫全忠、金星等5名领军人才,上海同捷雷雨成等10名创业精英人才及50名海
外人才的引进工作。
(四)搭建孵化载体。抓好区内创业苗圃、孵化器、孵化加速器、科技楼宇等四类科技孵化器的建设。规划建设十大孵化器。组织总部经济港申报省级孵化器,龙凌汽车研发总部、鼎峰动力港、经开科技孵化产业园等5家科技孵化器申报市级孵化器,成都亚环汽车节能大厦申报市级科技楼宇。加快促进龙投工业园、百兴城兴汽配园等30万平米的孵化器建成投用。促进大旗聚力东方、绿地海派中心等孵化器引进科技项目60个。
(五)做强技术平台。即按照“引进一批、升级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加快区内创新平台搭建。全力引进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平台、SGS、德国TUV等5个创新平台。组织孔辉科技、宽和科技等1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支持航天模塑、宁江山川等5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孔辉科技、玄武岩、川汽等5家企业申报省级技术中心;支持联创精密、成都中牧等6家企业申报市级技术中心。支持拓利化工、龙之泉科技等6家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争创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
(六)加速成果产出。组织豪能科技、华川电装、陵川特工等30家企业开展成果鉴定工作,全年推出成果40项以上,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30项以上;积极创建省级百亿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促进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发明专利增长20%以上,工矿企业专利增长25%以上;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0亿元,新增150亿元。
(七)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支持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建设;整合多方资源,成立创新创业天使投资联盟,吸引美川国际、世华财富、上海富毅等风投机构入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发挥汽车科技协会作用,成立汽车检测检验技术创新联盟、汽车工业设计技术创新联盟等,提供信息、人才、技术、数据、文献、设备等资源的共享服务。
(八)做好统计调研。强化科技统计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区级部门协作,建立完善科技统计体系,为摸清科技实情及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紧密结合“走基层”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创新调研,深入挖掘企业、群众对科技创新的真实需求;对中央、省、市科技相关政策进行汇编,收集整理最新科技动态,为企业畅通信息通道,为工作决策提供参考;积极联合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课题调研,为科技创新工作号脉把关、找准方向。
(九)落实民生工程。建设科技信息专家大院3个,新建科普基地2个,科普宣传画廊10个,农村科普图书室2个;开展桃有机集成技术推广、实施白肉枇杷示范试点建设,带动茶店、柏合、山泉等4个乡镇,示范面积1万亩;加快开展龙泉山脉植被恢复、农残综合修复等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支持天邦生物、思畅生物建设生物研发平台,开展生物新药、疫苗等的研发与重大成果转化。
(十)提升行政效能。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抓好服务型、学习型、效能型机关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评审的程序和标准,加强对科技专项经费及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一步充实科技工作力量,抓好干部培养与队伍建设工作;建好廉政风险防控电子监察平台,抓好党风廉政、目标管理工作,为科技工作开展营造和谐稳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