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课堂改革提质增效经验总结】深化多元课堂
提升教育质量
2021年7月份“双减”政策发布后,减负这个老话题便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双减”背景下,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的“书包减肥”,让作业瘦身,还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贴心课后服务。学校在落实“双减”上作出的努力,学生的成长成才,要取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都要在学校课堂的教育主阵地上来。教育不管如何改革推进,都要始终围绕课堂来实施。课堂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阵地,更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所以,落实“双减”的治本之路还是要回到课堂上来,回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改革上来,离开课堂谈“双减”和教育改革是无力的、只是美好的空中楼阁。只有课堂灵活高效了,学生的课业、作业负担才能真正减下来。“双减”要求我们减负不减质,更不减成长。“双减”是课堂教学的求新与做实,也就是要回到课堂的实效上来,所以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就课堂改革和学校工作设想谈一下我校的做法和以后的打算。
上学期,我通过推门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等形式,听课20多节,参加了学校各类各项活动。通过参与,我发现了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发生改变。相当一部分教师关注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观念逐步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理念和操作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第二教学环节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精要讲解再讨论再练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较以前强化了,时间较以前增加了。第三、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明显改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对自己课堂讲授时间的控制,有意识地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保障其思考表达练习的时间,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第四、课堂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主动要求上,老师集体听课评课已成常态老师们对教研的兴趣明显增强,校园呈现出浓浓的教研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探讨研究也趋于活跃。第五、课表上的教育教学活动能按期完成。学校在课表安排内的教育与教学活动都能够及时按期的完成,基本实现了集体备课、预习指导、堂堂清。第六、课后服务活动创新开展。通过我校特色项目腰鼓等各种活动和形式的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和双减工作的扎实落实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同时也感受到,我校教育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够积极,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多元评价机制不灵活等。
通过上面的思考,2022年新年和新学期,我们学校的课改和双减工作,我们着力要在深化多元课堂、提升教育质量上做足功夫:
一是唱响主旋律,坚持立德树人。
教育改革的根本在课堂,核心在“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完备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其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服务国家和人民。多年以来形成片面的追求高分成绩和技能的多样化,却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造成了一大批留美学生学成不回国、追求物质享受的有才无德的现象。方向比眼前的利益重要,从根本上践行从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未来战略。坚持以人民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每名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搞活大课堂,拓展育人途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格物致知,社会、政治、生活是丰富的实践出真知的大课堂。我们要不断扩展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学习的空间和方式,实现体验式教育。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关注道德、目标、问题、探索、合作、融合,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构建多维型课堂。借助地域资源开展多样化研学旅行等体验式教育活动,让生长在杨陵的学生知晓杨陵和杨凌的渊源、马革裹尸故事、教稼知义等丰富的人文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立体推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等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美与共的良好局面形成,要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大大丰富校园内外文化生活,同时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和,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培养立志高远、心系国家、人尽其才的社会有用人才观,从而多元育人的教育成果。三是创设新机制,坚持多元评估。
改变唯分数、唯成绩的相对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推行以学定教。打破“成绩好百样好”的陈旧观念,采取将落实课程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效果作为评价的着力点,通过学生完成创设情境中的真实任务及努力的结果,考查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得出一个学生课程素养发展真实水平的科学评价。四是围绕生命线,狠抓提质增效。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力以赴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1.推行集体备课,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各项管理。以《导学案》为抓手,围绕“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突出道德价值观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评价,成长成才与丰富的生命生活体验同长共进。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作业设计上要整合多学科的教学目标,分层提出综合性、实践性作业方案,建立学校、班级两级作业公示制度,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2.立足校本教研,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过程、目标教学为抓手,力求达到“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模式。围绕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重新知识的生成,力求课堂上做到有经历、有参与、有思考、有成长,让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让经过成为生活真实的体验,充分“点燃”每一名学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3.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特长。精准开展校园特色和社团活动,创新开展“5+2”课后服务。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兼顾作业辅导和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不断改进课后服务质量,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特色成长的双赢。4.构建家校共育新常态,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开放日、大家访、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大力做好“双减”政策和“课堂教学改革”宣传,对家长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让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亲身感受“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课堂、作业、课程和学生每天成长中的可喜变化,从而赢得家长的支持,推进学校持续良好发展。